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

指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Mecklenburg-Vorpommern)是德国东北部的一个州。它是由原梅克伦堡约三分之二的区域以及普鲁士时期的波美拉尼亚西部,还有普利希尼茨的一小部分地区和北部的乌克马克组成。.

34 关系: 吕根岛居斯特罗帕尔希姆下萨克森乌克马克县乌瑟多姆半岛什未林德国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德国社会民主党德国铁路勃兰登堡因塞尔希登塞因塞尔波埃尔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维斯马罗斯托克罗斯托克大学爱达邮轮联邦州 (德国)西北梅克伦堡县自然保护区東德格赖夫斯瓦尔德梅克伦堡梅克伦堡邦汉萨同盟波兰波罗的海波美拉尼亞新勃兰登堡施特拉爾松德普利希尼茨县普魯士

吕根岛

吕根岛(Rügen, lat.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吕根岛 · 查看更多 »

居斯特罗

居斯特罗(德语:Güstrow)是德国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的一个市镇,也是居斯特罗县的县治所在。.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居斯特罗 · 查看更多 »

帕尔希姆

帕尔希姆(德语:Parchim)是德国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的一个市镇。总面积106.83平方公里,总人口18242人,其中男性8868人,女性9374人(2011年12月31日),人口密度171人/平方公里。.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帕尔希姆 · 查看更多 »

下萨克森

下萨克森(Niedersachsen),位于德国西北部,与荷兰接壤。这个土地广袤的联邦州面积达47600平方公里,占地面积仅次于巴伐利亚-zh-hans:州; zh-hant:邦-,是德国第二大联邦州。--首府是汉诺威。.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下萨克森 · 查看更多 »

乌克马克县

乌克马克县(Landkreis Uckermark)是德国勃兰登堡州的一个县,首府普伦茨劳。乌克马克县是德国面积最大的县。 U.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乌克马克县 · 查看更多 »

乌瑟多姆半岛

乌瑟多姆半岛(德语:Usedom;波兰语:Uznam),波罗的海一岛屿,位于奥得河河口以北。 该半岛面积445平方公里,其中西部373平方公里属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东部72平方公里属波兰西滨海省。人口76500人,其中德国人口31500人,波兰人口45000人。其岛形狭长,以42公里的白色沙滩闻名。 U U cs:Usedom.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乌瑟多姆半岛 · 查看更多 »

什未林

什未林(Schwerin),德国的一座古老城市,位於什未林湖區。什未林曾属于東德,在兩德統一后,成为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的首府。.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什未林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德国 · 查看更多 »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Christlich Demokratische Union Deutschlands),简称基民盟(CDU),台灣又譯基督教民主黨、基民黨,是德国主要政党之一,也是德國現在的執政黨。傳統上是一個保守主義和基督教民主主義政黨。.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 · 查看更多 »

德国社会民主党

德国社会民主党(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简称德国社民党(SPD),德国主要政党之一,它是德國歷史最悠久的政黨,成立于1863年。社民党於1966年至1982年,1998年至2009年和2013年至今参与聯合政府。現在11个州内参与执政,9个州内任州總理。.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 · 查看更多 »

德国铁路

德国铁路股份公司(Deutsche Bahn AG)一般简称为德国铁路(DB),是一家总部设于柏林的德国国有运输公司,于1994年在法兰克福创立,由原德国联邦铁路及德国国营铁路合并而成。公司重心于2000年迁至柏林,入驻位于波茨坦广场旁新落成的铁路塔。该集团的开发和其它一些中央部门则仍设在法兰克福。目前,它是仅次于德国邮政的世界第二大运输企业.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德国铁路 · 查看更多 »

勃兰登堡

勃兰登堡(Brandenburg,下索布语:Bramborsk,低地德语:Brannenborg,口语:die Mark)是德国东北部的一个--,为前东德的一部分。该州首府和人口最多的城市是波茨坦,其他的重要城市有科特布斯,哈佛尔河畔勃兰登堡和奥德河畔法兰克福。 勃兰登堡州环绕着德国首都柏林,与其共同构成了拥有约六百万人口的柏林-勃兰登堡都市圈。勃兰登堡州超过三分之一的面积被自然保护区,森林,湖泊和其他水域覆盖。 马克勃兰登堡的成立年份被认为是1157年。在这一年阿斯坎尼家族的阿尔布雷希特一世夺回勃兰登堡,使其被纳入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从1415年到1918年,这片区域被霍亨佐伦家族统治。从1701年到1946年,勃兰登堡地区成为普鲁士的一部分,1815年到1947年作为勃兰登堡省,这之后第一次成立了勃兰登堡州,在东德被划分成了不同区域。1990年两德统一,作为联邦德国的一部分,成立了现今的的勃兰登堡州。.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勃兰登堡 · 查看更多 »

因塞尔希登塞

因塞尔希登塞(德语:Insel Hiddensee)是德国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的一个市镇。总面积19.03平方公里,总人口1014人,其中男性494人,女性520人(2011年12月31日),人口密度53人/平方公里。.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因塞尔希登塞 · 查看更多 »

因塞尔波埃尔

因塞尔波埃尔(德语:Insel Poel)是德国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的一个市镇。总面积36.24平方公里,总人口2624人,其中男性1260人,女性1364人(2011年12月31日),人口密度72人/平方公里。.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因塞尔波埃尔 · 查看更多 »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Schleswig-Holstein;Slesvig-Holsten;低地德语:Sleswig-Holsteen,北弗里西亚语:Slaswik-Holstiinj)是德国16个州中最北面的一个州。这个州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其州府为基尔。它面积15,761.4平方公里,是德国非城市州中第二小的(仅大于萨尔)。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北邻丹麦,南接德国的汉堡市、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下萨克森三州。 历史上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这个名字包括更大的区域,包括今天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和丹麦的南部。.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 · 查看更多 »

维斯马

维斯马(德语:Wismar),是德国北部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的一个市镇。总面积41.69平方公里,总人口44057人,其中男性21541人,女性22516人(2011年12月31日),人口密度1 057人/平方公里。 属于漢薩同盟,2002年六月二十七日維斯馬老城與施特拉爾松德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世界文化遺產。.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维斯马 · 查看更多 »

罗斯托克

汉萨城市罗斯托克(德语:Hansestadt Rostock)位于德国北部,人口接近二十万,是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最大的城市。瓦尔诺河(Warnow)流经市区,在瓦尔诺明德(Warnemünde,意为瓦尔诺河口)汇入波罗的海。公元600年左右,开始有斯拉夫部落在瓦尔诺河下游定居,瓦尔诺河在入海前约13公里处由窄变宽,早期居民称这一景象为Roztoc,并以此命名其据点,这也是今天城市名称Rostock的起源。罗斯托克是德国在波罗的海沿岸的三大港城之一,也是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文化上和经济上最重要的城市,主要经济部门包括造船业、海运业、旅游业和服务业。海滨,港口,汉萨城市的历史,砖石哥特建筑,以及建于1419年的古老的罗斯托克大学勾画出这座城市的特色。罗斯托克的城市格言是“城内一致,众生康乐”(拉丁语:SIT INTRA TE CONCORDIA, ET PUBLICA FELICITAS)。.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罗斯托克 · 查看更多 »

罗斯托克大学

罗斯托克大学(德语:Universität Rostock,拉丁语:Alma Mater Rostochiensis)是德国北部及波罗的海沿岸最古老的大学,位于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羅斯托克市,校园与城市融为一体。.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罗斯托克大学 · 查看更多 »

爱达邮轮

AIDAcara上爱达油轮船只特有的涂漆 位于罗斯托克失去港口的公司建筑 AIDAbella'' 爱达邮轮(AIDA Cruises)是英美邮轮公司嘉年華公司在德国市场上的一个商标。1996年菲利克斯·比特纳设计了它的商标图案:在船体上一张吻嘴,大眼睛,加上蓝色的眼线。商标的图案是一张吻嘴和用四个不同颜色写的AIDA四个字母。 商标的拥有者和船主是嘉年华公司位于热那亚的南欧子公司歌诗达邮轮,这个历史悠久的意大利航运公司于1997年完全被嘉年华收购。所有爱达邮轮挂意大利旗。 在德国它有一个分公司,其总部位于罗斯托克。.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爱达邮轮 · 查看更多 »

联邦州 (德国)

联邦州(Bundesland)是德国第一級的行政区划,共有16個;其中柏林、汉堡和不来梅为城邦。 德國實行联-邦-制,联邦州享有較大的地方自治權力。.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联邦州 (德国) · 查看更多 »

西北梅克伦堡县

西北梅克伦堡县(Landkreis Nordwestmecklenburg)是德国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西北部的一个县,首府维斯马。.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西北梅克伦堡县 · 查看更多 »

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指相关法律建立的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环境、地质构造及水资源等自然综合体的核心区域。在自然保护区内,人类的各种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以确保一区域内的保护对象保持无人为干预的自然发展状况。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必须以保护包含某个核心对象为目标,地域为陆地、水体,对象为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水源涵养区、具有典型代表性地质构造、地质剖面和化石资源等。 世界上最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迈山谷的红杉树保护区,在1864年建立。.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自然保护区 · 查看更多 »

東德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简称「民主德国」(德語縮寫:DDR)、「東德」或「民德」,是存在于1949年到1990年的一个中欧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10月7日在德国苏占区成立,首都为东柏林。民主德国位于现今德国的东北部,面积为107,771平方公里,与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波兰接壤,北部为波罗的海。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时与西德合併。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被大多数人视作苏联的一个卫星国。1948年苏联占领当局将权力移交给德国的共产党领导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随后在1949年成立。东德人口的很大一部分都不认同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体制,1953年发生了六一七事件,苏联驻德部隊参与了镇压。东德成立初期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外逃问题,在1950年代有270万东德居民由于政治或经济因素非法越境到西德。除建立两德边境外,1961年东德政府沿西柏林边境修建了柏林墙以阻止东德居民通过西柏林逃往西方,并对越境者加以射杀。另外,东德的国家安全部——史塔西对整个社会的异见者和社会活动进行着严密的监控和压制。国家教育机构被要求按照马列主义的原则培养社会主义特性的人才。政治权力在1989年前由德国统一社会党掌握,其对各岗位的干部选拔政策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其他政党仅能通过统一社会党领导的国家阵线参与政治活动。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经济体制为计划经济,依照五年计划组织生产并分配消费品。其国民经济高度国有化,对先前的私有企业进行了强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以人民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社、贸易组织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等集体生产单位替代。东德建立了就业保障制度,且与西德相比具有较高的妇女就业率,东德也成为了当时东方阵营中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国家对日用消费品采取補貼措施以降低物价,然而国民经济无法满足居民对部分食品和高档消费品的需求,不得不通过从西方进口,同时增加了国家的债务。 政治上的不民主以及经济上的问题导致了东德居民的不满情绪,在昂纳克拒绝效仿苏联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后,东德的离境人数开始增加,并爆发了持续的抗议活动。1989年发生了一场非暴力的革命,当时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領導的苏联政府拒绝干涉这一事件。这场革命结束了统一社会党专制,次年举行了自由选举,随后--国际协商签订了《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最後东德于1990年10月3日併入西德成为一个统一的德国。.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東德 · 查看更多 »

格赖夫斯瓦尔德

格赖夫斯瓦尔德(Greifswald,),正式稱呼是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和漢莎市(Universitäts- und Hansestadt Greifswald)是德国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的一座直辖市,也是一座大学城和汉莎同盟城市。 格賴夫斯瓦爾德距離德國最大的兩個城市柏林和漢堡都約為。城市北方就是波羅的海,有一條叫做“Ryck”的小河流經。它與施特拉爾松德併為斤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的兩大都會。 該城市人口約55,000,其中15世紀成立的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學生和僱員就佔了三分之一,而該城市在國際上也多因此大學而為人所知。.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格赖夫斯瓦尔德 · 查看更多 »

梅克伦堡

梅克伦堡(Mecklenburg)是位于德国北部的一个历史地区,大约为今天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的西部。该地区的大城市有:罗斯托克、什未林、新勃兰登堡、维斯马和居斯特罗。 Category:德國地區.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梅克伦堡 · 查看更多 »

梅克伦堡邦

#重定向 梅克伦堡.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梅克伦堡邦 · 查看更多 »

汉萨同盟

汉萨同盟(Hansa、或Liga Hanseatica,Hanseatic League,又譯漢撒同盟和漢莎同盟),12-13世纪中欧的神圣罗马帝国与条顿骑士团诸城市之间形成的商业、政治联盟,以德意志北部城市为主。汉萨(Hansa、或Hanse )一词,德文意为“公所”或者“会馆”,最早是指從須德海到芬蘭、瑞典到挪威的一群商人與一群貿易船隻。12世纪中期逐渐形成,14世纪晚期—15世纪早期达到鼎盛,加盟城市最多达到160个。1367年成立以吕贝克城为首的领导机构,有汉堡、科隆、不来梅等大城市的富商、贵族参加。拥有武装和金库。1370年战胜丹麦,订立《施特拉尔松德条约》。同盟垄断波罗的海地区贸易,并在西起伦敦,东至诺夫哥罗德的沿海地区建立商站,实力雄厚。15世纪中叶后,随着英、俄、尼德兰等国工商业的发展和新航路的开辟,转衰,1669年解体。现今德国的国家航空公司汉莎航空(Lufthansa)即是以汉萨同盟命名的。.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汉萨同盟 · 查看更多 »

波兰

波兰共和国(Rzeczpospolita Polska),简称波兰,是位於中欧的共和制国家,北面濒临波罗的海,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东,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接壤。面積312,679平方公里,位居歐洲第十;人口約3,863萬人,位居歐洲第九。目前為欧盟、北约、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贸组织等國際組織的成員。.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波兰 · 查看更多 »

波罗的海

波罗的海(Baltic Sea)是中欧和北欧之间的陆间海,海域横贯北纬53度至北纬66度,东经10度至东经30度,介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瑞典部分、欧洲大陆和芬兰诸岛之间。波羅的海的沿岸地區是波羅的地區。 波罗的海由厄勒海峡、大贝尔特海峡和小贝尔特海峡注入卡特加特海峡,而后者则通过斯卡格拉克海峡注入北海,最后进入大西洋;此外它还通过白海运河同白海相连,通过基尔运河同北海相连。 波罗的海在北端与波的尼亚湾相邻,在东北端与芬兰湾相邻,在东端与里加湾相邻。这些海湾同样可以被看作是波罗的海的一部分。.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波罗的海 · 查看更多 »

波美拉尼亞

波美拉尼亚(波兰语:Pomorze;德语:Pommern;卡舒比语(Kashubian):Pòmòrze或Pòmòrskô;拉丁语:Pomerania或Pomorania)是中欧一个历史地域名称,现在位于德国和波兰北部,处于波罗的海南岸,主要河流包括维斯瓦河、奥德河和雷克尼茨河。 波美拉尼亚拥有丰富的历史,也许因为它曾被不同国家统治过。由962年到1181年,一直到1806年,此地是神圣罗马帝国在波兰的一个省。它亦曾是波美拉尼亚公爵的采邑;波兰、丹麦、萨克森、布蘭登堡、普鲁士和瑞典多国国王也一度统治该地。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后,波美拉尼亚成为普鲁士王国的一部分,后来并入德意志帝国。1945年后,此地分别為德国与波兰所有。波美拉尼亞的主要都市有格但斯克和什切青等。.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波美拉尼亞 · 查看更多 »

新勃兰登堡

新勃兰登堡(Neubrandenburg)是德国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的一座直辖市,位于柏林以北约135千米,是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的第三大城市。.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新勃兰登堡 · 查看更多 »

施特拉爾松德

施特拉尔松德(Stralsund)是漢薩同盟城,位於德國北邊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靠近波罗的海海峽,其位置像是吕根島(Rügen)的門戶。2002年6月27日與维斯马一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为世界遺產。.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施特拉爾松德 · 查看更多 »

普利希尼茨县

普利希尼茨县(Landkreis Prignitz)是德国勃兰登堡州西北部的一个县,首府佩勒贝格。 P.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普利希尼茨县 · 查看更多 »

普魯士

普鲁士(Preußen;普鲁士语:Prūsa;Prusy;Prūsai;Borussia或Prutenia)乃中世紀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存在於中北部歐洲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歷史上是德意志统一以及德意志帝國立國的主要力量。此名稱之涵義在不同時期有變遷。.

新!!: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普魯士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