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齊亞·黛萊達和欧也妮·葛朗台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格拉齊亞·黛萊達和欧也妮·葛朗台之间的区别
格拉齊亞·黛萊達 vs. 欧也妮·葛朗台
玛丽亚·格拉齊亞·科西马·黛萊達(意大利语:Maria Grazia Cosima Deledda,),意大利萨丁岛自然主义流派作家,1927年凭作品《邪恶之路》(La Via Del Male,1896年)获得1926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黛莱达在一个中产家庭出生,完成小学课程后跟随私人导师学习,随后她自己钻研文学。「巴爾扎克、果戈里、托爾斯泰、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大量作品,撒丁島瑰麗的風光和傳說陶冶了她的心靈,開拓了她的想像。」孟憲忠編著,《諾貝爾文學獎作家的人生之旅》,台北市:智慧大學,1993年,頁80-81。她起初在杂志上发表小说,1890年出版的《Nell'azzurro》被视为她的第一部作品。1900年,他与战争部官员帕尔梅洛·马代萨尼(Palmiro Madesani)结婚后移居罗马。1895年《Anime oneste》和1900年《Il vecchio della montagna》等作品出版后,评论家开始关注黛莱达的作品。 1903年出版的《Elias Portolu》标志著黛莱达正式踏上成功之路,她的代表作品有《灰烬》(Cenere,1906年)、《母亲(小说)》(La Madre,1920年)、《离婚之后》(Naufraghi in porto,1920年)、《科西玛》(Cosima,1937年)等。其中《灰烬》曾启发一部由埃莱奥诺拉·杜塞演出的电影。孟憲忠認為,黛萊達的小說分為兩類:「一是以親切無飾、清澈鮮明之筆傳達了撒丁島的風土人情,使世人認識撒丁島。一是深入的內心刻畫、淒婉默然的詩意抒寫著人的感情與宗教精神的牴牾;這些作品總是蒙上了一道宿命的光影,具有一種《聖經》上的涵義。 黛莱达1936年在罗马去世。. 《歐也妮·葛朗台》(Eugénie Grandet),創作於1833年,作者是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是巨著《人間喜劇》小說集中的一部代表作品,獲譽為「最出色的人物描寫之一」。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像《欧叶妮·格朗台》這樣结构简洁、主题完整的作品,並不多見。.
之间格拉齊亞·黛萊達和欧也妮·葛朗台相似
格拉齊亞·黛萊達和欧也妮·葛朗台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巴爾扎克。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格拉齊亞·黛萊達和欧也妮·葛朗台的共同点。
- 什么是格拉齊亞·黛萊達和欧也妮·葛朗台之间的相似性
格拉齊亞·黛萊達和欧也妮·葛朗台之间的比较
格拉齊亞·黛萊達有15个关系,而欧也妮·葛朗台有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5.00% = 1 / (15 + 5)。
参考
本文介绍格拉齊亞·黛萊達和欧也妮·葛朗台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