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曼努埃尔一世 (特拉比松帝国)

指数 曼努埃尔一世 (特拉比松帝国)

曼努埃爾一世·梅加斯·科穆寧(Μανουήλ Α΄ Μέγας Κομνηνός,拉丁化:Manouēl I Megas Komnēnos,約1218年-1263年3月),是特拉比松帝國的君主(1238-1263年3月在位)。他是國王阿历克塞一世的次子。 1238年,其兄约翰一世在玩馬球時意外死亡後,曼努埃爾因此得以繼承皇位。在他在位期間的1253年1月時,首都特拉比松發生火災。1254年,他從魯姆蘇丹國的手中收復四十年前被攻陷的錫諾普。1263年,曼努埃爾病逝,其長子安德洛尼卡二世繼位。.

7 关系: 安德洛尼卡二世 (特拉比松帝国)约翰一世 (特拉比松)特拉布宗特拉比松帝国魯姆蘇丹國阿历克塞一世 (特拉比松)锡诺普

安德洛尼卡二世 (特拉比松帝国)

安德洛尼卡二世·梅加斯·科穆寧(Ανδρόνικος Β΄ Μέγας Κομνηνός,拉丁化:Andronikos II Megas Komnēnos,約1240年-1266年),是特拉比松帝國的皇帝(1263年-1266年在位)。他是曼努埃尔一世和的長子。 1263年,在他的父親曼努埃爾一世逝世後,安德洛尼卡以長子的身份繼位,是為安德洛尼卡二世,可是僅僅統治了三年的他亦在1266年病逝。由於安德洛尼卡二世沒有生育子女,因此其弟喬治接替他的皇位。 Category:1240年出生 Category:1266年逝世 Category:特拉比松皇帝 Category:科穆寧王朝.

新!!: 曼努埃尔一世 (特拉比松帝国)和安德洛尼卡二世 (特拉比松帝国) · 查看更多 »

约翰一世 (特拉比松)

约翰一世·阿克塞颇考斯(Ιωάννης Α΄ Αξούχος,拉丁化:Iōannēs I Axoukhos),特拉比松帝国皇帝,1235年至1238年间在位。 约翰一世是特拉比松开国皇帝阿历克塞一世的长子。1222年阿历克塞一世去世后,其附马安德洛尼卡一世·吉多斯继位。1235年安德洛尼卡一世过世,约翰一世登基为帝。不过他统治期间的事迹并不为人知晓。1238年,他在玩马球(τζυκάνιον)时被马践踏而死。 死后,其弟曼努埃尔一世继承其位。.

新!!: 曼努埃尔一世 (特拉比松帝国)和约翰一世 (特拉比松) · 查看更多 »

特拉布宗

特拉布宗(土耳其語:Trabzon)是位於黑海南岸的土耳其城市。.

新!!: 曼努埃尔一世 (特拉比松帝国)和特拉布宗 · 查看更多 »

特拉比松帝国

特拉比松帝国(Αυτοκρατορία της Τραπεζούντα;ς ტრაპიზონის იმპერია)创立於1204年4月,是從拜占庭帝国分裂出的三个帝国之一,持續了257年。特拉比松帝國的第一代君主阿历克塞一世是科穆寧王朝最後一位皇帝安德洛尼卡一世的孫子,他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預見十字軍將攻取君士坦丁堡,便佔據特拉布宗獨立建國,声称继承了拜占庭帝国的法统而自号“罗马帝国”,但在尼西亚帝国收复君士坦丁堡后改国号为“全东方与海北及伊比利亚帝国”。在地理上,帝国的版图从未超过黑海南岸地区。1461年,奥斯曼帝国穆罕默德二世进攻特拉比松,国王大卫科穆宁投降,国亡。 在1461年帝國被奧斯曼帝國所滅後,大量信奉東正教的希臘人(稱為本都希臘人)仍居住在古帝國的範圍內至20世紀初。這些希臘人因為希臘土耳其人口互換而於1923年始被土耳其驅逐至今希臘境內。然而,在當地說希臘語的穆斯林則保留於居住地至今。.

新!!: 曼努埃尔一世 (特拉比松帝国)和特拉比松帝国 · 查看更多 »

魯姆蘇丹國

罗姆蘇丹國(波斯語:سلجوقیان روم,現代土耳其語:Anadolu Selçuklu Devleti),是在安那托利亞的塞爾柱帝國延續政權,在1077年至1307年間統治安那托利亞内陆大部分区域,初時的首都在伊茲尼克,及後在科尼亚The Encyclopedia of world history: ancient, medieval, and modern, chronologically arranged,。罗姆蘇丹國宮廷的流動性強,故開塞利、錫瓦斯等城市也扮演著首都的角色。在東面,罗姆蘇丹國逐步吞并、整合其它的突厥國家。在罗姆蘇丹國最強盛時,領土橫跨地中海安塔利亞及阿拉尼亞一線至黑海錫諾普地區的安那托利亞中部领土東至凡湖,西端接近代尼兹利及愛琴海流域。 罗姆(Rûm)出自阿拉伯语,指安纳托利亚,后来在阿拉伯语及伊斯兰世界指羅馬帝國,亦即后来的希腊化的拜占庭帝国。塞爾柱人称他們的蘇丹國為罗姆是因為蘇丹國建立在長久以來属于拜占庭帝國的地區。在一些較古老的西方文獻裡,罗姆蘇丹國有時被稱為科尼亞蘇丹國或以哥念蘇丹國。 十二世紀末及十三世紀初,罗姆蘇丹國興盛,佔領了拜占庭帝國在地中海及黑海的重要港口。在安那托利亞,罗姆苏丹通過建立商隊旅館鼓勵通商,便利了貨物由伊朗及中亞運往港口,還與熱那亞人建立了穩健的貿易關係。財富的累積使罗姆蘇丹國得以併吞曼齐克特战役以後建立的諸多突厥國家,如达尼什曼德王朝、、、阿爾圖格王朝。罗姆蘇丹成功抵受十字軍的攻擊,但在1243年被蒙古人打败,在此之前塞尔柱帝国已经灭亡,罗姆苏丹国成為了伊兒汗國的附庸。即使有一些精明强干的統治者為维护国家的统一而努力,但罗姆蘇丹國还是在十三世紀末分崩离析,並在十四世紀徹底消失。 在罗姆蘇丹國統治的最後十年裡,領土内許多小(酋长国)宣布独立,其中包括奧斯曼人的奥斯曼贝立克。其地位最终被奥斯曼人崛起后建立的奥斯曼帝国所取代。.

新!!: 曼努埃尔一世 (特拉比松帝国)和魯姆蘇丹國 · 查看更多 »

阿历克塞一世 (特拉比松)

阿历克塞一世·梅加斯·科穆宁(Αλέξιος Α΄ Μέγας Κομνηνός, Alexios I Megas Komnēnos,),特拉比松帝国的首任皇帝。.

新!!: 曼努埃尔一世 (特拉比松帝国)和阿历克塞一世 (特拉比松) · 查看更多 »

锡诺普

锡诺普(辞源赫梯文: Sinuwa, 希腊文: Σινώπη/Sinope) ,土耳其在黑海的港口,锡诺普省省会,人口47000。.

新!!: 曼努埃尔一世 (特拉比松帝国)和锡诺普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曼努埃尔一世 (特拉比松)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