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装甲舰和馬克西米連·馮·斯比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装甲舰和馬克西米連·馮·斯比之间的区别

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装甲舰 vs. 馬克西米連·馮·斯比

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重巡洋舰(Admiral Graf Spee)是纳粹德国海军的一艘德意志级装甲舰,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指挥德国东亚舰队参加过科罗内尔战役和福克兰群岛战役的海军上将马克西米利安·冯·施佩命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未完成的四隻馬肯森級戰鬥巡洋艦中其中一隻以施佩伯爵號命名。 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于1932年10月在威廉港德国海军船厂动工,1936年1月完工。该舰名义上受《凡尔赛条约》限制排水量小于10,000吨,但实际上满载排水量达到16,280吨。最高航速达28海里/小时,超越大多数英法军舰。 1936年-1938年西班牙内战期间,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指挥了五次不干涉巡逻。1937年5月,该舰参加了乔治六世的海上阅兵。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数周,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被布署到南大西洋,等待宣战后立即占领海上商业航线。1939年9月至12月,该舰共击沉9艘商船,总注册吨位达50,089吨。12月13日,该舰遭遇3艘英国巡洋舰,拉普拉塔河战役爆发。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重创英国军舰,但自己也受损严重,被迫回到蒙得维的亚港口。12月17日,受英国假情报影响,司令汉斯·朗斯多夫下令自沉该舰。. 馬克西米連·馮·斯比(Maximilian von Spee,)是一位德意志帝國海軍中將,曾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擔任「東亞分艦隊」司令。1914年戰爭爆發時,有鑑於東亞基地的膠州灣強敵環伺,遲早會困於當地而彈盡糧絕,故出港於返回德國,並派遣輕型艦艇於海上展開「巡洋艦戰爭」,路途期間曾於科羅內爾海戰中全殲英國的「南亞分艦隊」,此戰為皇家海軍自拿破崙戰爭結束以來損失最重的一次海戰,英軍便立即派遣大批艦隊圍殲斯比艦隊,後於福克蘭群島海戰將其消滅,斯比本人亦陣亡於此役。 納粹德國後來進行海軍重建計畫時任命了一艘新造重巡洋艦為「斯比伯爵海軍上將號」,1959年至1967年聯邦德國也以斯比之名命名一艘訓練艦。 Category:德意志帝國海軍人物 德.

之间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装甲舰和馬克西米連·馮·斯比相似

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装甲舰和馬克西米連·馮·斯比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納粹德國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装甲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馬克西米連·馮·斯比 · 查看更多 »

納粹德國

纳粹德国是1933年至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统治下的德国的通称。在希特勒统治之下,德国转变为一法西斯主义极权国家,国内近乎一切事务均为纳粹党所控制。1945年5月同盟国战胜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宣告结束,纳粹德国亦不复存在。 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纳粹党由此开始清除国内一切政治反对力量,巩固自身权力。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希特勒将总理和总统职权合一,成为德国独裁者。1934年8月19日全民公投正式确定希特勒的德国“元首”头衔,一切权力都集中至希特勒手中,其辞令高于一切法律。纳粹政府并非相互协调协作的整体,而是不同内部派别组成的集合,各派别间进行权力斗争,试图获得希特勒的偏爱。大萧条期间,纳粹通过没收犹太人、共产主义者和宗教人士的财产,大规模军事支出和混合经济体制稳定了经济并结束了大规模失业的局面。包括高速公路系统在内的公共工程建设亦同时进行,经济恢复稳定局面,纳粹政权亦提升了其受欢迎度。 种族主义(尤其是反犹太主义)是该政权的中心特性之一,日耳曼人(北欧人种)被认为是雅利安人种中最为纯正者,由此即为优等人种。犹太人及其他不适宜的人种则受到迫害并遭屠杀。反希特勒统治的抵抗运动则遭残酷压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反对人士遭到杀害、逮捕或驱逐。基督教教会亦受到打击,教会领袖受监禁。教育重心集中于种族生物学、人口政策及为军事服务的体育。女性的就业和教育机会大幅减少。力量来自欢乐组织进行娱乐和旅游活动,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则向世界展示了第三帝国的气象。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有效通过电影、大规模集会以及希特勒的演说,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政府同时还限制艺术表达,推广一些特定的艺术形式,否定和封禁其他艺术形式。 1930年代末期纳粹德国对于领土的要求日益扩张,若得不到满足则以战争相威胁。1938年和1939年,纳粹德国先后吞并和。希特勒同斯大林达成互不侵犯协议,并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打响。德国同意大利和其他轴心国结盟,至1940年已征服欧洲大部分地区,并对英国进行威胁。总督辖区在征服地区建立起来,而在波兰剩余地区则建立了总督府。犹太人和其他不受欢迎的群体被送往纳粹集中营和灭绝营并被杀害。 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入侵之后,战争局面开始扭转,而到1943年德国则遭遇了严重的军事失败。1944年对德国的大规模轰炸持续升级,轴心国力量开始自东欧和南欧撤退。盟军登陆法国之后,在一年时间内苏联从东部入侵,其他同盟国力量则从西部入侵,德国战败投降。希特勒拒绝承认失败,导致战争最后阶段德国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与战争相关的死亡人数继续攀升。同盟国展开去纳粹化进程,并将剩余的纳粹领导人送往纽伦堡进行战争罪的审判。战后纳粹德国东部领土被并入苏联和波兰,而剩余德国领土则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军事占领,直到1949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立,德国领土被一分为二。.

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装甲舰和納粹德國 · 納粹德國和馬克西米連·馮·斯比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装甲舰和馬克西米連·馮·斯比之间的比较

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装甲舰有16个关系,而馬克西米連·馮·斯比有1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7.69% = 2 / (16 + 10)。

参考

本文介绍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装甲舰和馬克西米連·馮·斯比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