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捷克和约翰·格奥尔格一世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捷克和约翰·格奥尔格一世之间的区别

捷克 vs. 约翰·格奥尔格一世

捷克共和國(Česká republika),通稱捷克(Česko),是一個中歐地區的內陸國家,其前身為捷克斯洛伐克,於1993年與斯洛伐克和平分離。. 约翰·格奥尔格一世(Johann Georg I,),萨克森选侯(1611年-1656年在位)。选侯克里斯蒂安一世的次子,生于德累斯顿。 约翰·格奥尔格一世执政时期是欧洲历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三十年战争时期。他为人犹豫不决,在三十年战争中,德意志诸邦中最强盛的萨克森的立场对皇帝和新教联盟双方来说都是至关重要,而约翰·格奥尔格一世在支持哪一方的问题上拿不定主意。 当强悍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为支持新教诸侯进入德意志后,约翰·格奥尔格一世拒绝让瑞典军队通过萨克森的领土。这部分导致了正被帝国军队重重围困的马格德堡未能及时解围,该城最终被迫投降。然而不久,约翰·格奥尔格一世即察觉到萨克森可能会在帝国军队的继续推进中遭殃,急忙与瑞典结成了同盟。 1635年,约翰·格奥尔格一世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签署了布拉格和约。在该和约中,他几乎放弃了萨克森对宗教信仰自由的一切要求。约翰·格奥尔格一世因驯服而得到的奖励是获得对劳济茨地区的统治权。在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萨克森最终一无所获。 Category:萨克森选侯 Category:韦廷王朝.

之间捷克和约翰·格奥尔格一世相似

捷克和约翰·格奥尔格一世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三十年戰爭欧洲

三十年戰爭

三十年戰爭(1618年-1648年),是由神聖羅馬帝國的內戰演變而成的一場大規模戰爭。战争以波希米亞人反抗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為肇始,最後以哈布斯堡家族戰敗並簽訂《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結束。這場戰爭使日耳曼各邦國大約被消灭了25至40個百分比的人口;路德城維滕貝格四分之三人口陣亡,波美拉尼亚百分之六十五的人口陣亡,西里西亚四分之一的人口陣亡,日耳曼各邦國男性有將近一半陣亡。.

三十年戰爭和捷克 · 三十年戰爭和约翰·格奥尔格一世 · 查看更多 »

欧洲

欧罗巴洲(Ευρώπη),简称欧洲,字源於希臘神话的「欧罗巴」(Ευρώπης),是世界第六大洲,面积,人口742,452,000(2013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洲,僅次於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0人,共有50個已獨立的主權國家。 欧洲东以烏拉山脈、烏拉河,东南以裏海、高加索山脉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西北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歐陸最北端是挪威的北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與亞洲合稱為亚欧大陆,而與亞洲、非洲合稱為歐亞非大陸。 通常,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或实际考虑,欧洲的边界线并不总是一样的。这就使得人们产生了几个不同“欧洲”的观念。.

捷克和欧洲 · 欧洲和约翰·格奥尔格一世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捷克和约翰·格奥尔格一世之间的比较

捷克有153个关系,而约翰·格奥尔格一世有1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1.21% = 2 / (153 + 12)。

参考

本文介绍捷克和约翰·格奥尔格一世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