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布拉迪斯拉发和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布拉迪斯拉发和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之间的区别

布拉迪斯拉发 vs. 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

布拉迪斯拉发(Bratislava;舊稱Prešporok、Pressburg)是斯洛伐克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面积约367平方公里,人口为500,000人左右。布拉迪斯拉发位于斯洛伐克西南部,多瑙河的左畔,紧邻奥地利和匈牙利两国边境,是世界上唯一同时與两个鄰國接壤的首都。 布拉迪斯拉发是斯洛伐克共和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是该国总统府、国会和政府的所在地,也是文化中心,拥有数座大学、博物馆、歌剧院、美术馆以及其他重要的文化与教育机构。斯洛伐克许多大型商业与金融机构的总部也设在布拉迪斯拉发。 该市在历史上曾经长期使用德语名称普莱斯堡(Pressburg),而且曾经受到日耳曼、捷克、匈牙利、犹太和斯洛伐克等各种民族的强烈影响。 从1536年到1783年,该市是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匈牙利王国的首都。布拉迪斯拉发拥有许多斯洛伐克人、匈牙利人和德意志的历史人物,19世纪的斯洛伐克民族运动也以此为基地。. 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 Přemysl Otakar II.,)波希米亚国王(1253年-1278年在位)。他在位时期是波希米亚最强大的时代。 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为瓦茨拉夫一世国王之子。他在即位后实行一系列加强王权和军队的改革,统一度量衡并接纳德国人向波希米亚移民。在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统治下,国家边境扩张至亚得里亚海北岸,囊括了奥地利(1251年起)、施蒂里亚(1261年起)、克恩滕(1269年起)和卡尼鄂拉,暂时还包括匈牙利。这些领地大多数兼并自覆灭的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地产。波希米亚成为中欧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同时又是神圣罗马帝国最强大的诸侯(也是七大选帝侯中唯一的大诸侯)。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参加了条顿骑士团对波罗的海地区立陶宛人和普鲁士人的远征,1255年建立的克拉洛维茨(源于捷克语国王一词,即今日的加里宁格勒)是为纪念他而命名的。 在大空位时代即将结束之时,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参加了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的竞争。其他竞争者包括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十世、法国国王腓力三世和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伯爵(即后来的国王鲁道夫一世)。由于教皇格里高利十世及居心叵测的德意志诸侯的支持(他们都希望看到一个软弱的皇帝,又不希望德意志与外国合并),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当选为罗马人民的国王,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遭到失败。 在鲁道夫一世当选后,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拒绝做封建采邑宣誓,导致前者在1274年11月于纽伦堡召开的帝国会议上对他提出控告。在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3次拒绝出席重新分配采邑的帝国会议(这些会议可能会剥夺他的大多数地产)后,鲁道夫一世决定开战。德意志诸侯不愿看到一个非德国人成为皇帝又惧怕波希米亚势力的强大,而教皇由于自己的目的也宣布支持鲁道夫一世。反对国王集权的波希米亚封建领主们趁火打劫。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四面受敌;这时奥格斯堡帝国议会又将他废黜。在1275年的战争中失利后,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不得不放弃对奥地利、施蒂里亚和卡尼鄂拉的统治权(1276年)。1278年8月26日,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在摩拉维亚与鲁道夫一世发生决战(杜恩克鲁特战役),后者的军队中包括德国诸侯及匈牙利国王拉斯洛四世的士兵。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在战斗中阵亡。他的领地除捷克本土外几乎全部落入哈布斯堡家族手中。 2005年6月捷克票選「最偉大的捷克人」(Největší Čech)中,他排名第16。 O O.

之间布拉迪斯拉发和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相似

布拉迪斯拉发和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有(在联盟百科)5共同点: 奥地利中欧德国匈牙利哈布斯堡王朝

奥地利

奥地利共和国()通稱奥地利(Österreich ),是一个位在於中歐的内陆国家,但在歷史上也被分類成西歐或者東歐的國家國。奧地利与多國接壤,东面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面是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西面是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面是德国和捷克。首都兼最大城市是維也納,人口超過170萬。國土面積,同時因阿爾卑斯山存在的緣故,奧地利成爲了一個山地國,只有32%的國土海拔低於,最高點海拔。 如今的奧地利是一個半總統制的代議民主國家,下含九個聯邦州。Lonnie Johnson 17奧地利是當今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2012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6,330美元。其人類發展指數在2014年排世界第21位。同時自1995年以來就是歐盟成員, 是OECD的創始國之一。1995年簽訂申根公約,1999年接受並于2002年起使用歐元。奧地利曾是統治中歐650年到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核心部份,是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首都,並且奧地利在民族上屬於日耳曼民族的居住地,和德國、瑞士、盧森堡同為德語區,在歷史上和中歐東歐的的匈牙利、捷克、波蘭都有緊密的關聯。.

奥地利和布拉迪斯拉发 · 奥地利和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 · 查看更多 »

中欧

中欧是對欧洲中部的代稱,包括奥地利、捷克、德国、匈牙利、列支敦士登、波兰、斯洛文尼亞與斯洛伐克。 但受二戰後冷戰氛圍的影響,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西德有時會被人們認為也是西歐國家的一部份,而東德、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亚則也會被人普遍認為是東歐國家。.

中欧和布拉迪斯拉发 · 中欧和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布拉迪斯拉发和德国 · 德国和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 · 查看更多 »

匈牙利

匈牙利國(Magyarország),通称匈牙利,是一个位於中歐的內陸国家、但是長期和東歐、南歐歷史所有關聯。匈牙利與奧地利、斯洛伐克、乌克兰、罗马尼亞、塞尔維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接壤,人口约1,000万,首都為布达佩斯。官方語言為匈牙利語,這是歐洲最廣泛使用的非印歐語系語言。在歷史上匈牙利經常和遊牧民族與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奧地利和捷克、波蘭、當時統治南歐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緊密的聯係在一起,匈牙利為匈人帝國、哈布斯堡君主國和奧匈帝國的核心部分之一。.

匈牙利和布拉迪斯拉发 · 匈牙利和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 · 查看更多 »

哈布斯堡王朝

哈布斯堡王朝(),也称哈普斯堡家族(),是歐洲歷史上最為顯赫、統治地域最廣的王室之一。 其家族成員曾出任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273年—1291年,1298年—1308年,1438年—1742年,1745年—1806年),奧地利公爵(1282年—1453年)、大公(1453年—1804年)、奧地利帝國皇帝(1804年—1918年),匈牙利國王(1526年—1918年),波希米亞國王(1526年—1918年),西班牙國王(1516年—1700年),葡萄牙國王(1580年—1640年),墨西哥皇帝(1864年—1867年)和今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境内及南部斯拉夫地區若干王國、公國的國王、大公與公爵。 16世纪中叶查理五世退位後,哈布斯堡家族分为奥地利与西班牙两个分支,前者占据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称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后者则为西班牙国王,统治西班牙、西属尼德兰、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撒丁王国以及美洲新世界的广袤领土,称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但由于多代近支联姻,西班牙分支在1700年,奥地利分支在1740年相继男嗣断绝。西班牙王位落入法國皇室波旁家族之手;而奥地利分支与洛林家族联姻,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之女玛丽亚·特蕾西亚嫁于洛林公爵、托斯卡纳大公弗兰茨·斯蒂芬,并依据《国本诏书》继承了奥地利、匈牙利与波希米亚等家族领地,由此创建了哈布斯堡-洛林皇朝,1745年弗兰茨·斯蒂芬当选为帝国皇帝。.

哈布斯堡王朝和布拉迪斯拉发 · 哈布斯堡王朝和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布拉迪斯拉发和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之间的比较

布拉迪斯拉发有120个关系,而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有3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杰卡德指数为3.25% = 5 / (120 + 34)。

参考

本文介绍布拉迪斯拉发和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