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克拉斯诺夫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克拉斯诺夫之间的区别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 vs. 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克拉斯诺夫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Брестский мир;Friedensvertrag von Brest-Litowsk,常被简称为布列斯特条约或布列斯特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苏俄政府与同盟国(包括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签订的和约。. 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克拉斯诺夫(Пётр Никола́евич Красно́в,),俄罗斯军官、顿河哥萨克。俄国内战期间,他为白军重要将领。 彼得·克拉斯诺夫出生在圣彼得堡,其父为少将,祖父为中将。1888年毕业于巴甫洛夫斯克军事学校,后入伍。一战期间,指挥第三骑兵团的哥萨克旅团和师团。十月革命期间,亚历山大·克伦斯基提拔他为中将军衔,任命他为军队指挥官,派往彼得格勒镇压布尔什维克的十月革命(参见)。然而3天内克拉斯诺夫战败,被捕入狱。随后他向苏维埃当局作出不再参加任何反对革命的斗争后,获得释放。 获释后的克拉斯诺夫马上就食言了,他于1918年5月逃往顿河一带的新切尔卡斯克,并被顿河哥萨克人推举为首领。在德国秘密支持下(因为德国同苏俄订有和约,不能公开支持),与马蒙托夫将军发动了顿河哥萨克的叛乱,1918年5月至6月期间,取代了苏维埃在顿河一带的统治地位。6月中旬,一支有40,000人、56支枪、179支机关枪。1918年下半年,克拉斯诺夫将军队推进到波沃里诺、卡梅申和察里津,计划向莫斯科进军。然而他的军队在察里津被约瑟夫·斯大林率领的红军击败,撤退到克里米亚。在后来斯大林上台后,察里津战役被宣传为重要战役,察里津于1925年改名为斯大林格勒。 德国在一战中战败后,克拉斯诺夫认为寻找新的同盟者很必要,因此在1919年1月宣誓效忠于安东·伊万诺维奇·邓尼金的。 1919年2月19日,克拉斯诺夫在白军内部斗争中失败,前往德国。1923年前往法国,继续从事反苏维埃活动。他也是反共地下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在流亡期间,他写下了回忆录和数部小说。他的小说《从双鹰旗到红旗》,讲述白军英雄将军的故事。他的小说被翻译成英语、德语、法语、塞尔维亚语及其他一些欧洲语言。 二战期间,克拉斯诺夫得到纳粹德国的支持,组织白军哥萨克军团和苏联战俘(多数为哥萨克),参加德军作战。1944年11月,克拉斯诺夫拒绝了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弗拉索夫加入俄罗斯解放军的邀请。战争结束以后,克拉斯诺夫在获得不会被遣返回苏联的承诺之后,率军主动向在奥地利的英军投降。然而在1945年5月28日,克拉斯诺夫却在“”中被英国当局引渡给了苏联。他与、和被苏联的军事法庭判处死刑。1947年1月17日,在莫斯科被绞死。 Category:俄罗斯帝国陆军将领 Category:俄国内战人物 Category:白俄 Category:俄羅斯第一次世界大戰人物 Category: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人物 Category: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人物 Category:與納粹德國合作的蘇聯人‎ Category:被處決的蘇聯人 Category:被蘇聯處決者.

之间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克拉斯诺夫相似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克拉斯诺夫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十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p),苏联文献中正式称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r),又稱紅十月、十月起義、列寧革命或布尔什维克政變,是1917年俄國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後的第二个阶段,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建立布尔什维克派领导的政府。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 这场革命跟随并且利用了发生于同年的二月革命,那场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并建立了以贵族和前贵族为主体组建的临时政府。此时城市工人开始组建委员会(俄语称「苏维埃」),其中革命者批评临时政府及其行动。发生于彼得格勒的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并给当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占据多数(俄语称「布尔什维克」)的派别控制的苏维埃赋予了权力。紧接着开始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宣扬社会主义的国家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随着这场革命未能得到彼得格勒以外地区的广泛承认,俄国内战(1917–1922)爆发并于1922年建立苏联。 这场革命由布尔什维克利用他们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中的影响力组建武装力量来领导。布尔什维克赤卫队武装在指挥下开始于儒略历1917年10月24日接管政府建筑。翌日,冬宫(当时俄国首都彼得格勒的临时政府所在地)被夺取。 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組織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派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推翻了以资产阶级的俄国临时政府,為1918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礎。而持有反对观点的学者认为,俄国临时政府实质上是由俄国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派等社会主义者为主要成员的政府,而并非“资产阶级政府”;“冬宫之夜”也并未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

十月革命和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 · 十月革命和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克拉斯诺夫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克拉斯诺夫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是一個存在於1922年至1991年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東歐的大部分,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和北亞;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鮮接壤;而與瑞典、日本、美國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起源自1917年的俄國革命,俄羅斯帝國的沙皇政府被推翻後,臨時政府成立,但僅執政了不到8個月,布爾什維克便很快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並於選舉後武力解散俄國立憲會議,史稱十月革命及一月劇變;之後俄國發生內戰,布尔什维克党領導的紅軍擊敗了白軍以及協約國的武裝干涉。1922年12月,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外高加索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成立首個以社會主義為理念的國家——蘇聯。 第一任蘇聯領導人弗拉基米尔·列宁於1924年去世後,约瑟夫·斯大林從一連串的權力鬥爭中勝出,取得了領導權。斯大林以計劃經濟作保障,在歐美經濟危機期間推行驚人的大規模重工業化,但也進行多次大清洗,導致逾百萬人在政治鬥爭中被整肅或被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先是与纳粹德国结盟,於1939年和德國共同瓜分了波蘭、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版图、割占罗马尼亚领土,将流亡苏联的德国政治难民交还纳粹判決。不過很快兩者關係破裂,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德國等軸心國入侵,歷經了4年激烈的戰事後取得了勝利,與美國一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被稱為超級大國,同時因出兵击退入侵德军,并得以控制了東歐大部分國家。 蘇聯而後與衛星國組成的華沙条約組織(華約),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對峙,這兩大軍事集團在冷戰時期於全世界展開意識形態的對立和政治鬥爭,但在1980年代初期,石油以及初級資源價格回落,此時的蘇聯大力施行福利國家政策,致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加上政治欠乏改革,基本的人民自由也陷入壓抑,苏联的国力已经落后于美国。 在1980年代末,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試圖進行改革政策,將國家自由化和民主化,放寬對東歐等其他衛星國的控制,却导致蘇聯在1991年解體,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葉爾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軍事、經濟和國際地位,但人口損失近半的情況下,蘇聯建立的紅色秩序已經不復存在。 儘管苏联宪法規範苏联是一個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联邦特性不高,因為中央政府權力高度集中,並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在1945年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中应有2个(乌克兰、白俄罗斯)应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因为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所以苏联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一国三票”的主权国家。.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苏联 · 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克拉斯诺夫和苏联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克拉斯诺夫之间的比较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有53个关系,而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克拉斯诺夫有2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3.90% = 3 / (53 + 24)。

参考

本文介绍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克拉斯诺夫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