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布伦汉姆战役和路德维希·威廉 (巴登-巴登)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布伦汉姆战役和路德维希·威廉 (巴登-巴登)之间的区别

布伦汉姆战役 vs. 路德维希·威廉 (巴登-巴登)

布倫亨戰役(在某些國家被稱作霍赫施塔特第二次戰役),於1704年8月13日 開戰,是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的一場重要戰役。法王路易十四欲藉攻佔哈布斯堡帝國的首都維也納,一舉擊垮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並定得有利的協議。維也納存亡的關係十分重大:與位于巴伐利亞的軍力自西方構成威脅,旺多姆元帥在義大利北部的大軍則虎視眈眈、可伺機自布倫納山口進攻。維也納亦受到來自东方邊界的威嚇。基于这些危险,马尔博罗公爵决定从贝德堡向南进军以缓解利奥波德皇帝的危难并帮助皇帝留在奥格斯堡同盟内。 马尔博罗成功地使用了诡计和出色的执行力,向友军和敌军隐瞒了他的真实意图,从而在五个星期内畅通无阻地从低地国家向多瑙河流域行军了250里(400公里)。在以开辟新的交通线之后,马尔博罗试图在穿过黑森林增援对方之前与选帝侯和马尔辛的部队交火。但是,法巴联军统帅们在他们自认为兵力足够之前不愿交战,因此公爵决定在巴伐利亚实施劫掠政策以逼迫敌人交战。虽然这一政策并未奏效,但当塔拉尔德前来支援选帝侯的军队时,歐根親王也前来增援联军,两军终于在多瑙河畔的布伦汉姆村附近交火。 布倫亨戰役更是整场西班牙王位繼承战争的轉捩點,奥格斯堡同盟透过这场决定性的胜利,确保了维也纳的安全,成功防止联盟出现崩溃。法国和巴伐利亚方面,巴伐利亚不得不退出了战争,法王路易十四速战速决的梦想也随之破灭。法军损失高达30000人,包括被英国人俘虏的总指挥塔拉尔德元帅。1704年战役结束时,联军已占领兰道,特里尔和摩泽尔河畔的特拉巴克以便来年进攻法国本土。. 巴登藩侯路德维希·威廉(Markgraf Ludwig Wilhelm von Baden,),1677年至1707年任神圣罗马帝国巴登-巴登藩侯,是一位在与土耳其的战争中战功赫赫的地区首领,一生共征战57场从未战败,绰号“土耳其人路易”(德语:Türkenlouis),土耳其人称他为“红色国王”(德语:Roten König),因为他经常身披红色战袍出现在疆场上。.

之间布伦汉姆战役和路德维希·威廉 (巴登-巴登)相似

布伦汉姆战役和路德维希·威廉 (巴登-巴登)有(在联盟百科)8共同点: 巴伐利亚利奥波德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路易十四欧根亲王法国君主列表海德堡

巴伐利亚

巴伐利亞自由邦(Freistaat Bayern),簡稱巴伐利亞(Bavaria),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南部的一个联邦州,其面積位居德国第一(占全国面积1/5)、人口第二(次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首府位於慕尼黑。 巴伐利亚州的西北部与巴登-符腾堡、图林根、萨克森、黑森诸州接壤,东部与捷克,南部与奥地利接壤。州府慕尼黑为其最大城市;北部中弗兰肯行政区纽伦堡为该州第二大城市,北拜仁的最大城市;第三大城市是西南部的奥格斯堡,一座古罗马时代就已存在的当时的古罗马国家的边境城市。 巴伐利亚的文化与德国其他州,尤其与北方不同,主要为宗教信仰(天主教为主)和语言(三大方言)差异。巴伐利亚为德国乃至欧洲的一强劲经济体,许多德国企业总部均位于巴伐利亚境内,诸如宝马、奥迪、西门子、英飞凌、彪马、阿迪达斯等。.

巴伐利亚和布伦汉姆战役 · 巴伐利亚和路德维希·威廉 (巴登-巴登) · 查看更多 »

利奥波德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

利奥波德一世(Leopold I,),全名利奥波德·依格纳茨·约瑟夫·巴尔塔萨·费利西安(Leopold Ignaz Joseph Balthasar Felician),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58年—1705年在位)及匈牙利和波希米亚国王(1657年-1705年)。他是皇帝斐迪南三世的次子,母为西班牙公主(奥地利的)玛丽亚·安娜,出生于维也纳。 利奧波德在位時最著名的事蹟,就是他在在東部抵擋奧斯曼帝國並反擊成功;在西部與法王路易十四競爭,在他死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雖然未能繼承西班牙王位,但靠著盟友英國、荷蘭的幫助,依然瓜分了龐大的西班牙帝國,獲得大量領土並擊潰路易大帝的霸權和野心。 經過十多年與鄂圖曼土耳其的戰爭之後,因為獲得天才將領歐根親王的效力,利奧波德終於打贏大土耳其戰爭(1683-1699年),在1687、1699年獲得輝煌的勝利。在1699年終結大土耳其戰爭的卡爾洛夫奇條約,奧斯曼帝國必須割讓特蘭西瓦尼亞、摩里亞、波多利亞及幾乎整個匈牙利中部予奧地利。奧斯曼帝國在歷史上首次承認神聖羅馬帝國與奧斯曼帝國的地位相等。利奧波德等於是把匈牙利王國從1526年第一次摩哈赤戰役後所強加的土耳其枷鎖給除去,並徹底統一了匈牙利。 利奧波德對法國打了三場戰爭:法荷戰爭、大同盟戰爭和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最後一戰爭中,利奧波德試圖讓他的小兒子查理六世繼承整個西班牙帝國,而不理會已故西班牙國王查理二世的遺囑(傳位給法國王室腓力五世)。為此,他發動了席捲歐洲大部分國家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戰爭前期奧地利獲得相當亮眼的成績,特別是1704年布倫海姆戰役等一連串勝利。但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固執讓戰爭遇到瓶頸(1711年查理六世繼承奧地利大公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成為轉捩點,英、荷失去讓查理六世繼承西班牙王位的作戰意願)。1705年利奧波德去世,戰爭在無止盡的拉鋸中被奧地利硬是拖到1714年才結束,這時奧地利已失去最佳的談判時機。當1714年和平來臨時,奧地利雖然獲得大量的領土與人口,但戰果卻充滿遺憾(失去西班牙王位),不如大土耳其戰爭結局那樣的巨大勝利。.

利奥波德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和布伦汉姆战役 · 利奥波德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和路德维希·威廉 (巴登-巴登) · 查看更多 »

神圣罗马帝国

圣罗马帝国,亦被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1512年以后的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君主制帝国。帝国的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艮第王国。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封建君主制国,中世纪時演变成承认皇帝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布伦汉姆战役和神圣罗马帝国 · 神圣罗马帝国和路德维希·威廉 (巴登-巴登)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年 - 1714年)是因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絕嗣,法兰西王國的波旁王室與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為爭奪西班牙帝國王位,從而引發的一場歐洲大部份君主制國家參與的大戰。.

布伦汉姆战役和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和路德维希·威廉 (巴登-巴登)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法語:Louis XIV,),全名路易·迪厄多內·波旁(Louis-Dieudonne),自號太陽王(法語:le Roi Soleil),1680年更接受巴黎市政會獻上的「大帝」(le Grand,路易大帝)尊號。他是波旁王朝的法國國王和納瓦拉國王,從1643年至1715年在位,長達72年110天,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确切记录在世界历史中在位最久的独立主权君主。 路易十四是法王路易十三的长子,出生于法国圣日耳曼昂莱,王弟奥尔良公爵菲利普則於1640年出生。登基之初,由他的母亲奥地利的安娜攝政,直到1661年法國宰相红衣主教马萨林死后他才真正开始亲政。 在红衣主教阿尔芒·让·德·普莱西·李希留和马萨林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了一个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王国。他把大貴族集中在凡爾賽宮居住,将整个法国的官僚机构集中于他的周围,以此強化法国国王的军事、财政和机构的決策權。他建立起的這一絕對君主制一直持續到法國大革命時期。 在他親政期間(1661-1715年),法國發動了三次重大的戰爭:法荷戰爭、大同盟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和兩次小規模的衝突——遗产战争和重盟战争。法荷戰爭和兩次小衝突讓他建立霸權,使他在1680年開始成為至高無上的歐洲霸主;後兩場大戰對上荷-英-奧的三強聯盟,大同盟戰爭因雙方厭戰而和解,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最後由法國王孫繼承王位,但戰爭負擔也使國庫日漸空虛,使法國國力在他死後日漸下滑。.

布伦汉姆战役和路易十四 · 路德维希·威廉 (巴登-巴登)和路易十四 · 查看更多 »

欧根亲王

弗朗索瓦-欧根,萨伏伊-卡里尼昂亲王(François-Eugène, Prince of Savoy-Carignan,意大利语:Principe Eugenio di Savoia,德语:Prinz Eugen von Savoyen,),哈布斯堡王朝的伟大将领之一,神圣罗马帝国陆军元帅。他與英國的約翰·邱吉爾、法國的維拉爾元帥,並列為歐洲18世紀前期最優秀的天才將領。.

布伦汉姆战役和欧根亲王 · 欧根亲王和路德维希·威廉 (巴登-巴登) · 查看更多 »

法国君主列表

法国君主列表从第一位法兰克人之王法拉蒙德开始列起。法兰西君主(monarque de France)自中世纪开始统治法兰西,其正式头衔起先是“王”(Roi),拿破仑一世增加了“皇帝”(Empereur)的称号,一直到1870年法兰西的君主制被彻底推翻,法兰西歷代君主的统治才告终结。Sullivan, William.

布伦汉姆战役和法国君主列表 · 法国君主列表和路德维希·威廉 (巴登-巴登) · 查看更多 »

海德堡

海德堡(Heidelberg)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城市,位于斯图加特和法兰克福之间。2002年城市方圆109平方千米内有人口140,000。 海德堡坐落于内卡河畔。内卡河在此处由狭窄而陡峭的歐登瓦德山山谷流向莱茵河河谷,并与莱茵河在海德堡西北20千米的曼海姆交汇。著名的海德堡城堡位于高出内卡河200米的王座山上,俯视狭长的海德堡老城。著名诗人歌德曾经漫步环绕城堡的公园。 海德堡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传统和现代混合体。过去它曾是科学和艺术的中心,如今的海德堡延续传统,在城市内和城市附近建有许多研究中心。 海德堡不仅有着引以为荣的中世纪城堡,欧洲最古老的教育机构之海德堡大学亦座落其中。曾在海德堡大学学习和工作的著名思想家有黑格尔、诠释学哲学家伽达默尔、社会学家哈贝马斯以及語言哲學家。於1817年发明自行车的也是海德堡大学的学生。.

布伦汉姆战役和海德堡 · 海德堡和路德维希·威廉 (巴登-巴登)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布伦汉姆战役和路德维希·威廉 (巴登-巴登)之间的比较

布伦汉姆战役有65个关系,而路德维希·威廉 (巴登-巴登)有5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8,杰卡德指数为6.78% = 8 / (65 + 53)。

参考

本文介绍布伦汉姆战役和路德维希·威廉 (巴登-巴登)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