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巴比肯屋村和托马斯·莫尔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巴比肯屋村和托马斯·莫尔之间的区别

巴比肯屋村 vs. 托马斯·莫尔

巴比肯屋村(Barbican Estate)是位于英国伦敦市中心倫敦城北部的一组大型建筑群,是英国粗野主義(Brutalism)建筑的代表作之一。整个建筑群基本建于一个数层高的基座上(基座内是停车库和其它基础设施),基座中间则建有水池,基座的各部分由桥梁连接。 巴比肯屋村坐落的位置原来是伦敦城的古城门之一,叫作克里波门(Cripplegate,直译“瘸子门”)。从罗马时代起,这座城门就建有用于屯兵的大型瓮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伦敦城,特别是克里波门区,遭到猛烈轟炸,以致于在战争结束时这里原有的建筑物几乎无一幸免。按照1951年的人口统计,克里波门区的人口只有48人。1952年起伦敦市法团开始审议重建克里波门区,并在1957年决定在此建造居住用房。新的建筑群被命名为“瓮城屋村”,也就是巴比肯屋村,整个建筑群占地14万平方米,由著名現代建築公司張伯倫、鮑威爾與本恩公司(Chamberlin, Powell and Bon)以粗野主義(Brutalism)風格設計。规划中,整个建筑群除了高层和多层居住用房外,还包括学校、博物馆、青年会设施、消防站、诊所、音乐学院、图书馆、美术馆和大型表演艺术场所--后三项构成巴比肯藝術中心。屋村在1965年动工,1976年建成,但是相连的藝術中心则要到1982年才全部竣工,并在1982年3月3日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剪彩揭幕。 2001年9月,英國文化部長蒂莎·布勒斯頓(Tessa Blackstone)宣布將巴比肯建築群定為「二級文物」(Grade II listed building),列入的理由是整个建筑群的规模、整体性和设计的气魄。。除了巴比肯屋村,其设计师还设计了附近的金巷屋村(Golden Lane Estate)。而巴比肯建築群的項目建築師約翰·安拿其後參與设计了位于聖潘克拉斯的新大英圖書館--这里的屋顶采用了一个紅磚金字形神塔的形式。. 托马斯·莫尔爵士(Sir Thomas More,),由於被天主教會封為聖人,又稱「聖托马斯·莫尔」(Saint Thomas More)是英格蘭政治家、作家、社會哲學家與空想社会主义者,為北方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之一。1516年用拉丁文写成《乌托邦》一书,此书对以后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1478年生于伦敦的一个法学家庭,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当过律师、国会议员、财政副大臣、国会下议院议长、大法官。1535年反对英王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

之间巴比肯屋村和托马斯·莫尔相似

巴比肯屋村和托马斯·莫尔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伦敦

伦敦

伦敦(London;)是英国的首都,也是英國和欧洲最大的城市。位于泰晤士河流域,于公元50年由罗马人建立,取名为伦蒂尼恩,在此后两个世纪内为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定居点之一。伦敦的历史核心区伦敦城仍旧维持其中世纪的界限,面积,2011年人口为8,072,为全英格兰最小的城市。自19世纪起,“伦敦”一称亦用于指稱围绕这一核心区开发的周围地带。这一城区集合构成大伦敦行政区(与伦敦区覆盖区域相同) ,由伦敦市长及伦敦议会管辖伦敦市长与伦敦市市长非同一概念;后者为伦敦市法团领导者,即伦敦城的管辖者。。 伦敦亦是一个全球城市,名列紐倫港世界三大國際都會之一。在文艺、商业、教育、娱乐、时尚、金融、健康、媒体、专业服务、研究与发展、旅游和交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地位,同时还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根据计算方式不同,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第五或第六大的都市区由于对城市界限的定义、人口的规模、汇率的变化及产出的计算方式不同,城市都市区GDP的排名可能有一定的差别。伦敦和巴黎在总经济产出方面大致规模相近,由此第三方的不同估计对于第五和第六大城市GDP的排列可能不同。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12年的报告估计伦敦全市2010年的GDP为US$7,518亿,巴黎则为$7,642亿,由此两市分别为第六和第五。普华永道2009年11月发布的报告称,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伦敦的GDP为US$5,650亿,巴黎则为US$5,640亿,分别为第五和第六。麦肯锡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1,490万,巴黎则为1,180万,而普华永道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859万,巴黎992万。伦敦亦是全球文化首都之一,还是全球国际访客数量最多的城市,根据客流量计算则拥有全球最为繁忙的城市机场系统。伦敦拥有43所大学,其高等教育机构密集度在全欧洲最高。2012年,伦敦成为史上首座三次举办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 伦敦的人口和文化十分多样,在大伦敦地区内使用的语言就超过300种。这一区域2015年的官方统计人口为8,673,713,为欧盟中最大城市,人口占全英国的12.5%。伦敦的城市区为欧盟第二大,根据2011年普查其人口达到9,787,426,仅次于巴黎。其都市区为欧洲最大,人口达13,614,409,而大伦敦政府则称伦敦都市区的总人口为2,100万。1831年至1925年间,伦敦为世界最大的城市。 有四项世界遗产位于伦敦,分别为:伦敦塔;邱园;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以及格林尼治历史区(其中的皇家天文台为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所经之地)。其他著名景点包括白金汉宫、伦敦眼、皮卡迪利圆环、圣保罗座堂、伦敦塔桥、特拉法加广场和碎片大厦。伦敦亦是诸多博物馆、画廊、图书馆、体育运动及其他文化机构的所在地,包括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泰特现代艺术馆、大英图书馆以及40家西区剧院。伦敦地铁是全球最古老的地下铁路网络。.

伦敦和巴比肯屋村 · 伦敦和托马斯·莫尔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巴比肯屋村和托马斯·莫尔之间的比较

巴比肯屋村有10个关系,而托马斯·莫尔有5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1.54% = 1 / (10 + 55)。

参考

本文介绍巴比肯屋村和托马斯·莫尔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