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巴斯克自治區和科瓦東加戰役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巴斯克自治區和科瓦東加戰役之间的区别

巴斯克自治區 vs. 科瓦東加戰役

巴斯克自治区(巴斯克語:Euskadi,西班牙語:País Vasco)位于西班牙中北部,北临比斯开湾,东北隔比利牛斯山脉与法国相邻。巴斯克自治区包括阿拉瓦、基普斯誇与比斯开三省,首府为維多利亞。巴斯克自治区于1979年12月成立,面积7,234平方千米,人口2,124,846。位于相对孤立的山区里,巴斯克人长期自治并多次成功抵御强敌(包括罗马人、西哥特人与摩尔人)入侵。巴斯克至今仍是西班牙獨立意識較強的地區之一,多次要求提高自治。弗朗哥时期出现的反抗弹压组织“埃塔”(ETA)为取得巴斯克地区的彻底獨立,在2017年4月8日之前都在活动狀態。近期改採軟性手段來達到同樣目的。 巴斯克人拥有獨特的语言——巴斯克語,与西班牙语以及周邊拉丁語族的語言毫無联系,甚至不屬印歐語系。然而由於西班牙語外來移民的增加,巴斯克語在巴斯克自治區已逐漸不是占多數的語言。. 科瓦東加戰役是在711年摩爾穆斯林征服西班牙後,伊比利基督徒軍事實體的第一場指標性勝利。此戰役發生於科瓦東加,很可能是722年的夏季。此戰役確立了阿斯圖里亞斯王國的成立,並且更長遠的來說,還確保了基督徒的據點得以在伊比利北部存續。此戰役是基督徒重新統治全伊比利半島的開始,所以此戰役被回顧視為收復失地運動的起點。 根據莫札拉布人在伊比利北部寫於9世紀的文件,西元718年西哥德人貴族推選一位名叫佩拉約(681年-737年)的男性作為他們的領導人。佩拉約,法維拉的一個兒子,曾經是西哥德國王艾吉卡(687年-700年)宮殿的顯要人士,在阿斯圖里亞斯的坎加斯德奧尼斯建立他的根據地,並且煽動了一場對抗伍麥亞穆斯林的叛亂。 從穆斯林入侵伊比利開始,許多來自半島南方的難民、戰士必須要往北遷徙來躲避伊斯蘭的統治。其中的一部分選擇到位於伊比利半島西北部,人煙罕至的阿斯圖里亞斯山區避難。在那裡,佩拉約從那些土地盡失的南方人之中徵募了他的軍隊。他的第一步是從此拒絕向穆斯林支付吉茲亞(非穆斯林須繳的稅),並且攻擊在當地駐紮的數個小型伍麥亞軍營。最後,他指揮將一個名叫穆努薩的省長官驅逐出阿斯圖里亞斯。他堅守著領土並抵檔數次穆斯林在當地的試圖重建政權,並在不久後建立了阿斯圖里亞斯王國,成為基督徒抵抗穆斯林更加擴張的據點。 剛開始的幾年,這股反抗勢力對奠基權力於哥多華的西班牙新主人無法構成威脅。因此只有少量虛應、敷衍的行動。佩拉約並無法一直保持穆斯林遠離阿斯圖里亞斯,但穆斯林也無法完全擊敗佩拉約,並且每當摩爾人撤軍時,他總是能夠重建控制權。伊斯蘭軍隊著重於襲擊納博訥與高盧,由於人力吃緊,因此剿滅阿斯圖里亞斯的山區叛軍便顯得相對不重要。過去佩拉約沒想過要完全解決與摩爾人在阿斯圖里亞斯地區的消長爭端,而可能之所以造成科瓦東加戰役爆發的原因,是由一支伍麥亞在別處的敗軍所引起的。在721年7月9日,一支穆斯林軍隊跨越了庇里牛斯山並且入侵法蘭克王國,在今屬法國發生的土魯斯戰役遭到擊敗。此起失敗是穆斯林軍隊在西南歐所面臨的第一場重大挫敗。不得已須帶著全然的壞消息回到哥多華,伍麥亞的瓦利決定在返回的途中順道鎮壓阿斯圖里亞斯的叛軍,認為能夠為他的部隊取得一場輕鬆的勝利,並提升他們下降中的士氣。 在722年,穆斯林軍隊由伍麥亞的指揮官阿-卡馬及穆努薩指揮,並由過去西哥德國王的兄弟塞維亞主教歐帕斯伴隨,將送回阿斯圖里亞斯。在阿-卡馬佔領大部分的阿斯圖里亞斯後,歐帕斯試圖與當地的基督徒談判要求投降,但他的努力沒有成功。佩拉約與他的軍隊向阿斯圖里亞斯更深遠的山區撤退,最後退到一個易守難攻、無法發動大面積攻勢的群山環繞的窄谷中。此時佩拉約有將近三百人追隨著。 阿-卡馬最後來到科瓦東加,並派遣一名特使來說服佩拉約投降。佩拉約拒絕,所以阿-卡馬下領他最精銳的部隊進入山谷發動攻擊。阿斯圖里亞斯人在山上的斜坡進行開火,然後在戰鬥進行到最激烈之時,佩拉約親自帶領他的一些戰士離開進入山谷。他們藏身於一個洞穴中,避開穆斯林的視線。基督徒宣稱他們對穆斯林展開一場可怕的屠殺,而伍麥亞方面則描述這僅僅只是一場小衝突。阿-卡馬本人在本戰役中陣亡,而他的士兵逃離了戰場。 在佩拉約贏得勝利後,阿斯圖里亞斯地區被征服的村落人民開始拿起武器挺身而出,並殺了阿-卡馬潰逃部隊的百多人。穆努薩在收到前方戰敗的消息後,組織了另一支軍隊,並且收納了從科瓦東加敗退下來的生還殘軍。在之後的某一日,他在靠近今日的普羅阿薩市鎮遭遇了佩拉約與他大幅增強的軍隊。再一次佩拉約贏得勝利,穆努薩也在戰場上陣亡。雖然穆斯林在他們的歷史中稱佩拉約與他的人馬為「三十個殘存的異教徒,能有何作為」,然而他們此後再也無法強烈地挑戰阿斯圖里亞斯王國的獨立性。此戰役受到科瓦東加聖母神壇的紀念。.

之间巴斯克自治區和科瓦東加戰役相似

巴斯克自治區和科瓦東加戰役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西哥特人西班牙比利牛斯山

西哥特人

西哥特人(Visigothi),--,是东日耳曼部落的两个主要分支之一,另一个分支是东哥特人。在民族大迁移时期,是摧毁罗马帝国的众多蛮族中的一个。公元4世纪西哥特人兴起于巴尔干地区,后加入对罗马帝国的战争。410年在首领阿拉里克率领下攻陷并洗劫罗马。 西哥特人后定居于高卢南部,成为罗马帝国的盟友。随后建立西哥特王国,统治法国南部和伊比利亚半岛,公元589年,皈依基督教。.

巴斯克自治區和西哥特人 · 科瓦東加戰役和西哥特人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葡萄牙同处於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四。其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达和梅利利亚。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许多外来影响,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纪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响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全球帝国兴盛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使西班牙语成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语言。.

巴斯克自治區和西班牙 · 科瓦東加戰役和西班牙 · 查看更多 »

比利牛斯山

比利牛斯山,位於欧洲西南部,山脉东起于地中海,西止于大西洋,分隔歐洲大陸與伊比利亚半島,也是法國與西班牙的天然國界,山中有小國安道爾。 长435公里,宽80-140公里,一般海拔在2000米以上,最高峰阿内托峰海拔3404米;有现代冰川覆盖。 在比利牛斯山中有比利牛斯山國家公園。這國家公園成立於1967年,沿著法國和西班牙國界延伸1百多公里。此地景致壯觀,包括了大量蝴蝶飛翔的草地和終年積雪的高山峰頂。海拔的高度和氣候的變化頗大,因而區內擁有多樣化的動植物。.

巴斯克自治區和比利牛斯山 · 比利牛斯山和科瓦東加戰役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巴斯克自治區和科瓦東加戰役之间的比较

巴斯克自治區有20个关系,而科瓦東加戰役有1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8.33% = 3 / (20 + 16)。

参考

本文介绍巴斯克自治區和科瓦東加戰役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