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尼古拉斯·梅特罗波利斯和斯塔尼斯拉夫·乌拉姆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尼古拉斯·梅特罗波利斯和斯塔尼斯拉夫·乌拉姆之间的区别

尼古拉斯·梅特罗波利斯 vs. 斯塔尼斯拉夫·乌拉姆

尼古拉斯·康斯坦丁·梅特罗波利斯(英语:Nicholas Constantine Metropolis,希腊语:Νικόλαος Μητρόπουλος, )美籍希腊裔物理学家。 出生于美国芝加哥市。1936年、1941年分别获芝加哥大学实验物理学学士、博士学位。1943年由罗伯特·奥本海默招募,进入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工作。他是曼哈顿计划最早的科学家之一,协助恩里科·费米和爱德华·泰勒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个核反应堆的研究。二战结束后,他前往芝加哥大学,担任助理教授。1948年返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领导了有关电子计算机的理论部门的研究。该组于1952年设计并建造了计算机MANIAC I,并于1957年建造了MANIAC II。1957至1965年在芝加哥大学担任物理教授。1965年再次回到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1980年获得实验室资深研究员称号。 梅特罗波利斯最知名的贡献,是他对蒙特卡洛方法和积分微分方程的研究。他于1953年首次提出的梅特罗波利斯–黑斯廷斯算法(Metropolis–Hastings algorithm)是蒙特卡洛方法中最重要的抽样方法之一。. 斯塔尼斯拉夫·马尔钦·烏拉姆(Stanisław Marcin Ulam,,波蘭犹太人數學家。他曾參與曼克頓計劃(核武器上有了Teller-Ulam design,Teller指愛德華·泰勒)。他亦有參與研究核能推動的穿梭機。在純數學上,遍歷理論、數論、集合論和代數拓撲都有他的足跡。 他生於匈牙利。其導師是斯特凡·巴拿赫。1938年他到了美國,先後在哈佛大學和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工作。约翰·冯·诺伊曼邀請了他来參與在新墨西哥進行的「神秘計劃」。他提出使用蒙特卡羅方法計算核變的連鎖反應。他和C.J. Everett合作,證明泰勒最初的氫彈模型有問題,並建議了一個更佳的方案。.

之间尼古拉斯·梅特罗波利斯和斯塔尼斯拉夫·乌拉姆相似

尼古拉斯·梅特罗波利斯和斯塔尼斯拉夫·乌拉姆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曼哈顿计划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

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LANL;前稱Y計劃、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和洛斯阿拉莫斯科學實驗室)是美國承擔核子武器設計工作的兩個實驗室之一。另一個是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始於1952年)。該國家實驗室位於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隸屬美國能源部,管理和運行則歸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安全會(LANS)負責。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學和技術研究機構之一,它在國家安全、太空探索、 可再生能源、醫藥、納米技術和超級計算機等多個學科領域開展研究。 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是新墨西哥州北部最大的研究機構和最大的雇主,擁有大約9,000名的直接僱員和774人左右的合同雇員。此外還有大約120名的美國能源部員工駐紮在實驗室,負責監督那裡的工作和運行情況。實驗室約三分之一的技術人員是物理學家,四分之一是工程師,六分之一為化學家和材料科學家,其餘的則在數學和計算科學、生物學、地球科學等其他學科的工作。外部的科學家和學生也會訪問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參與科研項目。實驗室聯合大學和業界進行能源方面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2016年的預算約為22億美元。.

尼古拉斯·梅特罗波利斯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 · 斯塔尼斯拉夫·乌拉姆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 · 查看更多 »

曼哈顿计划

曼哈顿计划(Manhattan Project)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研發與製造原子彈的一項大型軍事工程,由美國以及給予相關支援的英國與加拿大執行,該計划於1942年到1946年間直屬於美國陸軍工程兵團的莱斯利·理查德·格罗夫斯將軍領導,工程原名為「代用材料項目發展」(Development of Substitute Materials),後改為「曼哈頓工程區」(Manhattan District)。期間,美方也吸收了較早展開的英國核武器研發計畫——「合金管工程」之成果。曼哈顿计划早在1939年即秘密地展開,雇佣了超过13萬人员,花费了将近20億美金(相當於2014年260億美金),超过90%的費用用于建造工厂和制造核裂变的原材料,用于制造和发展武器的部份僅佔不到10%,此一工程在橫跨美國、英國和加拿大三國的30多個城市中均有進行。 戰爭期間,美軍研發出兩種類型的原子彈,一為設計上較簡單、使用鈾235製成的「」,由於鈾235在天然鈾中僅佔0.7%,其他絕大部分都是質量相同、難以分離的同位素鈾238,故美方以三種分離方式來提高其鈾-235的濃度——電磁(「」)、氣體(「氣體擴散法」)與熱(「索瑞特效應」),大部分工作都在田纳西州橡树岭一地進行。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自此开始,美国正式卷入二战。此时,纳粹德国已经开始了德國核武器開發計畫「铀计划」(Uranprojekt),目的是制造出核武器,运用在二战之中。一些美国科学家提出,要在纳粹德国之前研发出原子弹。 1942年12月2日,在费米的指导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在芝加哥建成,成功实现了可控的链式反应。1943年春,奥本海默领导科研人员开始制造原子弹的工作;翌年,美国橡树岭工厂生产出第一批浓缩铀原材料;1945年7月12日,第一颗实验性原子弹开始最后的装配。7月16日,美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试爆成功,爆炸当量大约21,000吨TNT炸弹。8月6日,美国向广岛投放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3日后(8月9日),向长崎投擲名为胖子的原子弹。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尼古拉斯·梅特罗波利斯和曼哈顿计划 · 斯塔尼斯拉夫·乌拉姆和曼哈顿计划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尼古拉斯·梅特罗波利斯和斯塔尼斯拉夫·乌拉姆之间的比较

尼古拉斯·梅特罗波利斯有16个关系,而斯塔尼斯拉夫·乌拉姆有2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4.88% = 2 / (16 + 25)。

参考

本文介绍尼古拉斯·梅特罗波利斯和斯塔尼斯拉夫·乌拉姆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