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尚书令

指数 尚书令

尚书令是中国古代官职名。 尚书原为秦官,为少府属官,负责管理少府档案和文书,汉沿置,职权不大。 但到汉武帝以内廷分外廷权,以少府宦者典事尚書,謂之中書謁者,實乃傳達帝命於丞相,自元帝、成帝以後,遂涉及国家政治中枢。漢光武帝為防止臣下專權,避王莽之禍,乃親總吏職,將政務中樞由三公府移入宮中,而由尚書協助處理,此種制度,人稱「事歸臺閣,政由上出」。從此三公雖有其職,而無其權,遂使尚書成為樞機之任。 之後,尚書且侵奪九卿之職掌,自漢明帝以後,行錄尚書事之制度,雖位為三公,亦必帶錄尚書事,然後方得知國政,后逐渐尚书权力日益庞大,分曹治事,以尚书令为首,权力很大,但由于是内廷职务,尚未完全脱离少府序列,品级不高。朝廷重臣秉其它职权者,可以“录尚书事”为名掌实权。 隋唐时代,尚书令为尚书省长官,宰相职。传统说法认为由于唐太宗在武德年间曾任尚书令,因此唐朝此后不设尚书令。郭子仪曾以设置尚书令违背了开元令式两次上表辞尚书令。然而唐长孺却指出不设置尚书令早在隋朝就已成为惯例,仅有杨素曾任一年的尚书令。五代后,尚书令为虚职,成为名义上的最高尚的官职。元代,尚书令时置时废,为相职。.

326 关系: 劉守光劉先劉光 (東漢)劉矩 (東漢)卞壼华歆古弼可足浑翼司马越叔孫隣吕乂吕超士孙瑞夔安姚弼姚恂姚泓姚旻姜伯周孔光孙堪 (东汉)孙护宰相完顏守道完颜匡完颜赛不宋均尚书 (官职)尚书省封孚尹勋少府尉元崔玄伯崔立崔逞左雄丁忠严畯乞伏元基乞伏熾磐乞伏木奕干平晏于忠于洛拔庾冰五代十国五鹿充宗任顗廉忠...张温 (东汉)张浩張安世录尚书事何尚之何充何敬容徐奕徐孝嗣徐之才徐羨之徐机侯霸徒单克宁刘宏刘宽 (东汉)刘义康刘伯温刘粲刘猛 (汉朝)刘隆 (十六国)刘裕刘陶 (东汉)刘柳刘欢乐周荣 (东汉)呼延晏傅亮品秩唐太宗唐德宗唐律疏议唐邕唐林 (汉朝)全尚元坦元孚元宝炬元嶷元丕元乂元仁宗元延明元弼 (广川县子)元彧元罗元羽元略 (東平王)元赞元暹元澄元悰皮景和石邃石虎王堕王世充王亮 (南朝)王弘 (刘宋)王彪之王僧辯王僧虔王允王珣王睿 (北魏)王简 (十六国)王猛王瓌王畅 (古代)王莹 (南朝)王莽王衍 (西晋)王袭王谟 (十六国)王述王肃 (南北朝)王镕王鉴 (汉赵)王护王永王戎王敦王敬弘王晏 (南北朝)祝讽祖約禿髮傉檀秃发虎台穆亮穆绍穆提婆紇石烈執中纪亮罗恒羊陟翟勍申屠刚隋朝韩范 (东晋十六国)韩茂韩歆韓棱鞫谭鍾元荀崧荀彧荀勗荀藩荀攸華廙萧子良萧颖胄萧鸾萧恪萧思温顧和顧雍袁粲袁湯袁昂裴秀褚淵馬希範馮素弗马当 (成汉)马殷高叡 (北齊)高堂芝高孝珩高孝琬高季興高從誨高元海高光高隆之高行周高贞高阿那肱高肇高長恭高洋高涣高淹高湛高演高澄高浟高普诸葛瞻谢安谢举谢胐費禕賈充贺拔仁趙彥深趙昌 (西漢)麴景黃雋黄琼黄香边韶辽天祚帝辽道宗辛牢霍光錢弘倧錢元瓘胡长仁郭子仪郭伋郭生郭贺郭镇郗鉴阎式阳骛蘇峻赫連璝赵俱赵元佐赵谦薛悌闾毗董厥董允董诜钱俶蔡条蔣琬鄧馮鄭弘 (東漢)蕭道成蕭懿长孙渴侯若门苻同成苻丕苻侯苻冲苻纂苻柳虞诩陳矯陳祗陈化陈群陈顼陈霸先陈震 (三国)陈蕃陆叡 (北魏)陆隽陆闳柳世隆柳元景李存勖李密 (隋)李崇 (顿丘)李严 (蜀汉)李世民李建成李從榮李德明李石 (金朝)李璟 (南唐)李煜李茂貞李胤李郃 (東漢)李育 (儒家)李渊李景遂杜密桓彝桓玄桓谦桓温梁楞楊彪樊建樊准橋玄武德段韶江总汉光武帝汉武帝沈约法正温都思忠源怀满奋滕牧滕胤朝廷朱纪朱暉 (漢朝)成公敞成翊世斛律光斛斯椿慕容宝慕容德慕容元慕容麟慕容渊慕舆根拓跋石曹鼎景骞晉簡文帝 扩展索引 (276 更多) »

劉守光

劉守光(),深州(今河北深州)人,五代時期桀燕國建立者,為幽州節度使劉仁恭之子,發動兵變,奪父位自立,又稱帝。後被李存勗討伐,斬殺。.

新!!: 尚书令和劉守光 · 查看更多 »

劉先

劉先,字始宗,零陵郡人,原劉表帳下別駕。.

新!!: 尚书令和劉先 · 查看更多 »

劉光 (東漢)

劉光,字仲辽,沛国萧县(今安徽省萧县)人,东汉时期的大臣。 劉光官至太常。汉顺帝永建二年(127年)七月,太尉朱宠、司徒朱伥免职,太常劉光被任命为太尉、录尚书事,光禄勋许敬为司徒。永建四年(127年)八月,因为阴阳不和,劉光、司空张晧同时免职。他的侄子劉矩在汉桓帝时担任太尉。.

新!!: 尚书令和劉光 (東漢) · 查看更多 »

劉矩 (東漢)

劉矩,字叔方,沛國蕭縣(今安徽省蕭縣)人,东汉时期的大臣。 劉茂叔父是漢順帝時的司徒劉光,他年轻熟讀經史,有遠志。舉孝廉,任雍丘令,施行教化,息訟勸善。在任四年,母亡去職回鄉服喪。喪滿後,太尉胡廣推薦他賢良方正,官至尚書令。梁冀專權,他自請出任常山國相。梁冀死後,他任太常。汉桓帝延熹四年(161年)十月,太尉黃瓊卸任,劉矩被任命为太尉。次年,因南方蠻夷反亂,劉矩被免職,杨秉繼任。漢靈帝建寧元年(168年),劉矩接替周景再任太尉,同年因日食免職。.

新!!: 尚书令和劉矩 (東漢) · 查看更多 »

卞壼

卞壼(),常因形近而誤作為卞壺(壼,音捆;壺,音胡),字望之,濟陰冤句(今菏澤丹陽辦事處卞莊)人。晉朝大臣,主要活躍於東晉時期,以禮法自居,意圖糾正當世,並不畏強權。後在蘇峻之亂期間率兵奮力抵抗蘇峻,最終戰死。.

新!!: 尚书令和卞壼 · 查看更多 »

华歆

华歆(),字子鱼,东汉时期平原高唐(今山东省禹城市)人,是三国时期重要历史人物。华歆是汉献帝禅让帝位给曹丕的過程主要参与者之一,在曹魏官至司徒、太尉。.

新!!: 尚书令和华歆 · 查看更多 »

古弼

古弼,鮮卑姓吐奚,鮮卑本名為吐奚愛弼,代人,北魏大臣,活躍於北魏明元帝與北魏太武帝時期。.

新!!: 尚书令和古弼 · 查看更多 »

可足浑翼

#重定向 可足渾皇后 (慕容暐)#父.

新!!: 尚书令和可足浑翼 · 查看更多 »

司马越

司馬越(),字元超,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晉宣帝司馬懿四弟东武城戴侯司馬馗之孫,高密文献王司馬泰的長子,司马越被封為東海王,是八王之亂中的最後一王,也是最後勝利者。他的死意味著八王之亂的終結。.

新!!: 尚书令和司马越 · 查看更多 »

叔孫隣

叔孙邻,北魏官员,魏太武帝时尚书令,鲜卑族。代郡人,丹阳王叔孙建之子,叔孙俊之弟。 叔孙邻年轻时以聪慧知名。太武帝太延三年(437年)叔孙建死後,叔孙邻袭爵,降为丹阳公。后历任北部尚书,转任尚书令。出为凉州镇大将,加镇西将军。叔孙邻与凉州镇副将奚牧都是贵戚子弟,竞相贪污纳贿,作威作福,互相攻讦举发,以此被处死。.

新!!: 尚书令和叔孫隣 · 查看更多 »

吕乂

呂乂(),字季陽,南陽人。為蜀漢蜀郡太守,官至尚書令,兒時送劉焉入蜀,劉焉則以張魯作亂阻隔交通為由,中斷與漢朝的聯絡,不得還。 《三國演義》作呂義。.

新!!: 尚书令和吕乂 · 查看更多 »

吕超

吕超()字漢群,号平林,四川省叙州府宜賓县人,祖籍湖南省,中华民国军事将领、政治人物。.

新!!: 尚书令和吕超 · 查看更多 »

士孙瑞

士孫瑞(),字君榮,東漢扶風(今陕西兴平东南)人。曾和王允討論如何刺殺董卓。興平二年(195年)在保護漢獻帝時被亂軍殺害。著有《補續漢書藝文志》傳於世。.

新!!: 尚书令和士孙瑞 · 查看更多 »

夔安

夔安,十六国时后赵大臣。 早年与石勒等十八友结交为盗。石勒起兵时为十八骑首领之一。319年,石勒称赵王,建立后赵政权,以夔安为左司马。330年,石勒称帝,以夔安为尚书、侍中、镇军将军。石弘即位,夔安领尚书左仆射,石虎即位,以夔安为太尉、太保、守尚书令等职。339年,夔安率五将以征讨大都督统兵七万攻东晋荆州、扬州等地,击降晋义阳将军黄冲、义阳郡太守郑进等,晋将毛宝战死,掠汉东七千余户迁于幽州、冀州而还。以功迁尚书令。翌年卒于官。.

新!!: 尚书令和夔安 · 查看更多 »

姚弼

姚弼(),南安赤亭(今甘肅省隴西縣西)羌人。十六國後秦宗室,將領。後秦君主姚兴之子。.

新!!: 尚书令和姚弼 · 查看更多 »

姚恂

姚恂,西汉末年、新朝时官员。 汉哀帝时,姚恂任尚书令。哀帝驾崩後,姚恂秉承王莽意旨,与孔永等建策迎立中山王刘箕子为汉平帝,因功赐爵为关内侯。王莽取代汉朝后,始建国元年(9年),封为初睦侯。次年,姚恂担任宁始将军。始建国三年(11年),姚恂被免职,王莽以孔永为宁始将军。.

新!!: 尚书令和姚恂 · 查看更多 »

姚泓

姚泓(),字元子,十六国时期后秦末主,后秦文桓帝姚兴长子。.

新!!: 尚书令和姚泓 · 查看更多 »

姚旻

姚旻,南安郡羌人。十六國後秦將領。 387年,前秦冯翊太守兰椟率军二万,与鲁王苻纂谋攻长安。苻纂之弟苻师奴劝苻纂登极称帝,苻纂不从。苻师奴杀了苻纂,兰椟与苻师奴断绝了来往。西燕皇帝慕容永进攻兰椟,兰椟求救于后秦,后秦皇帝姚苌想要亲自带兵去救兰椟。尚书令姚旻、左仆射尹纬担心苻登背后袭击。姚苌认为苻登反应迟钝滞重,缺乏决断力,九月,姚苌率兵来到泥源,打败苻师奴。389年,前秦皇帝苻登攻克了平凉。八月,苻登守苟头原,威逼安定。后秦皇帝姚苌留下尚书令姚旻镇守安定,自己在深夜率领三万骑兵直奔大界,偷袭前秦等待搬运的粮草等物资,攻克大界,杀死了毛皇后以及南安王苻弁、北海王苻尚,凯旋而归。393年,姚苌临终,把太尉姚旻、仆射尹纬、姚晃、将军姚大目、尚书狄伯支等人召入宫中,让他们接受遗诏辅佐太子姚兴治理朝政。.

新!!: 尚书令和姚旻 · 查看更多 »

姜伯周

姜伯周,十六国时略阳郡(今甘肃省天水市东北)人。 姜伯周是苻洪妻子姜夫人的兄弟,苻健的舅父。351年,苻健即天王位、大单于位,立国号为大秦,建立前秦政权。任命苻菁为卫大将军、平昌公,雷弱儿为太尉,毛贵为司空,姜伯周为尚书令,梁楞为左仆射,王堕为右仆射,鱼遵为太子太师,强平为太傅,段纯为太保,吕婆楼为散骑常侍。.

新!!: 尚书令和姜伯周 · 查看更多 »

孔光

孔光(),西汉后期大臣。字子夏,曲阜(今山东曲阜)人,孔霸第四子,孔子十四世孙。少年时好经学,不到二十岁,被推举为议郎。后来,光禄勋匡衡举孔光为方正,之后改任谏大夫。汉成帝刚刚即位,以他为博士、尚书令。以审理冤案逐渐知名。孔光掌管枢机朝政十余年。前15年,孔光为御史大夫,直到前8年。前7年,汉哀帝即位,孔光为丞相,二年(前6年)三月被封为博山侯。孔光与师丹、何武等拟定限田、限奴婢的方案,遭官僚贵族反对,未果。前5年,孔光罢相。前2年,再任御史大夫,继而复任丞相。前1年,丞相改名为大司徒。汉平帝即位,孔光晋升为太傅。元始元年,孔光为太师。元始五年,孔光去世,谥号简烈。赐赠丰厚,葬礼十分盛大,送葬的车就有一万多辆。.

新!!: 尚书令和孔光 · 查看更多 »

孙堪 (东汉)

孙堪,字子稚,东汉河南郡缑氏(今河南省偃师)人。 孙堪通经学,有节操。新朝末年,天下混乱,聚宗族自保。汉光武帝建武年间,仕郡县,汉明帝时历为县令、左冯翊。数月,征为侍御史。汉明帝永平三年(60年)前后,官拜尚书令。永平十一年(68年),拜光禄勋。永平十八年(75年),再迁侍中骑都尉。居官清廉,敢于直言,为政有治绩。与周泽并称二稚。.

新!!: 尚书令和孙堪 (东汉) · 查看更多 »

孙护

孙护,十六国时期北燕大臣。 后燕慕容熙时,孙护任北部司马。407年,帮助冯跋等杀慕容熙。冯跋化装潜至龙城(辽宁朝阳市),藏匿于孙护家中。高云继立,以孙护为尚书左仆射。409年,高云被人杀死,冯跋建国称天王,拜孙护为侍中、尚书令,封阳平公、孙护弟孙伯仁为昌黎尹,冯跋起兵时,孙护三个弟弟孙叱支、孙乙拔、孙伯仁均有才干,以骁勇著称。曾随冯跋杀慕容熙。立功居多,求官开府不得,遂有怨言。415年,冯跋大怒而杀孙伯仁等三人。冯跋进孙护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来安抚他。孙护仍有怏怏不乐之色,后被冯跋毒死。.

新!!: 尚书令和孙护 · 查看更多 »

宰相

宰相,是古代中国辅助君主(含諸侯、帝王等)的最高行政官员的非正式通稱而非法制上的名稱。宰原為「罪人在屋下執事者」,後引申為宰制的意思。「宰」有控制、掌握之意。「目接物曰相」、「省視約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中國建立中央集權後正式稱謂有丞相、相國等。今日時常稱君主立憲國家之內閣總理大臣為首相,即得自「宰相」之名。 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亦管烹殺祭祀,实已为官的通称。因古時祭祀為頭等大事,貴族當王後,變成王的首席副手。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唐朝宰相人數與名目最多,有: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议、豫)朝政、参知政事、同掌机密等等。漢代丞相以一人為相,唐代的宰相以多人共事為相。 有些朝代會設立左、右丞相(根據皇帝的方向),其地位根據不同朝代對「左尊」或「右尊」而不同。例如先秦時代文官尊左、武官尊右,在漢時期,以右丞相為主相、左丞相為副相,到隋唐兩宋隨周為「左尊右卑」。元朝依蒙古人習俗也以右丞相高於左丞相,到明初則恢復以左丞相為正職、右丞相為副職。.

新!!: 尚书令和宰相 · 查看更多 »

完顏守道

完顏守道,本名習尼列。祖父為金源郡王完顏希尹,以祖父之功績,擢升為應奉翰林文字。皇統九年,同知盧龍軍節度使事,曾曆任獻、祁、濱、薊四州刺史。世宗完顏雍駕幸中都,經過薊州,父老遮道請留再任。平章政事移剌元宜舉以自代,於是遷為昭毅大將軍,授職左諫議大夫。內族完顏晏以舊恩拜左丞相之職,完顏守道勸諫世宗因為他初即位,天下才略為安定,邊境的警報還沒有平息,剛是大有可為的時候,唯恐晏並非其材。必欲親愛,莫若厚與之祿,俾勿事事。」乃授完顏守道以太尉之職,守道自請退休。世宗追錄扈從將士的功勞,欲行賞賚,但是帑藏已經空竭,倡議借貸人民的財富以支付。守道勸諫當時人因為活在虐政之下,剛剛開始歡喜更生,如今仁恩尚未到及,而征斂的事情遽出,如何合符民望?甯願用盡宮中所有,亦應該無取於民。遂聽從他的見議。契丹人叛亂,遼東猛安謀克在其境的或會附從他們,朝議意欲遷徙他們回國內,守道極力陳述此舉不可。右副元帥謀衍率兵討伐賊寇,不立即攻擊,守道力言此事於朝廷,朝廷下詔派遣僕散忠義、紇石烈志寧前往代任,東方才得以平定。 大定二年(1162年),宮中失火,而方完成修葺,時已入夏,頗為妨礙民力,完顏守道諫議停罷。未幾,改為太子詹事,兼右諫議大夫,馳驛規劃山東兩路軍糧,及賑饑荒。守道借籍大姓戶口,限令以他們每年的儲備,使盡輸其贏餘入官,複給其直,以是軍民皆有足夠。拜為參知政事、兼太子少保,守道誠懇推辭,世宗下諭不准。當時契丹餘黨未附的民眾仍多,北京、臨潢、泰州的居民不安,下詔守道佩金符前往安撫他們,給群牧馬千疋,以備軍用。完顏守道招致契丹骨迭聶合等部落內附,人民因以寧息。還進尚書左丞,兼太子少師。曾經跟從世宗狩獵於近郊,有虎傷及獵夫,世宗欲親射自射殺,守道叩馬極諫才停止。繼而拜為平章政事。大定十四年(1174年),宋人遣使因陳請手接書事,左丞石琚等議聽從其請求,世宗主意未決,守道等以為不可准許,世宗最後聽從,既而,又遷為右丞相,監修國史,再遷為左丞相,授職世襲謀克。 大定二十年(1180年),編修《熙宗實錄》完成,世宗因守道並沒有隱瞞他的祖父完顏希尹不當之事而讚美見他直筆。再請致仕而世宗再不准許。進拜為太尉、尚書令,改授職尚書左丞相,朝廷下諭:「丞相之位不可虛曠,須用老成人,故複以卿處之,卿宜悉此。」未幾,複乞致仕,世宗申述以守道為先朝勳臣之後代,特委以三公重任,自他秉政以來,效竭忠勤,世宗甚為欣賞。今引年老而求退,甚得宰相體面,然而未有能代任之人,以是難而聽從他的請求,希望守道勉勵。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坐擅支東宮諸皇孫食廩,奪去官階一級。尋改兼太子太師,特錄其子完顏珪襲封為謀克,充當為符寶祗候。章宗為原王,曾下詔練習騎鞠,守道進諫認為仍在哀制中而未可。世宗卻認為此習武備而已,親自為之則不可,跟從朕的命令則無妨。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守道再次懇求致仕,優詔准許,特賜宴於慶春殿,世宗手飲以卮酒,錫與甚厚,以其子完顏守珪為侍行,又賜次子完顏璋進士府第。明昌四年(1193年),守道逝世,年七十四歲。世宗聽聞後震悼,派遣其弟點檢司判官完顏蒲帶致祭,賻銀千兩、重彩五十端、絹五百疋。太常見議諡號為「簡憲」,世宗改為「簡靖」,蓋因重他的能有始有終。.

新!!: 尚书令和完顏守道 · 查看更多 »

完颜匡

完颜匡(),女真名撒速,金国大臣。大定进士。 被选为金章宗兄弟教读,金章宗即位后,任签书樞密院事、尚书左丞兼修国史,主持《世宗实录》,改为樞密副使。泰和六年(1206年),宋朝韩侂胄伐金,完颜匡为右副元帅,率军克枣阳、随州,围攻襄阳。第二年不克退兵。以平章政事驻守开封,统领各军,宋金和议达成后回京。受金章宗遗诏,拥立卫绍王完颜永济,1209年任尚书令,封申王。.

新!!: 尚书令和完颜匡 · 查看更多 »

完颜赛不

#重定向 完顏賽不.

新!!: 尚书令和完颜赛不 · 查看更多 »

宋均

宋均(),字叔庠,东汉经学家,南阳郡安众(今河南省邓州市东北)人。 其父宋伯,在汉光武帝建武初年担任五官中郎将。宋均年少以父任为郎。十五岁时,好经书,常以假日往经学博士处受业,精通《诗》、《礼》,善于论辩。先后官辰阳县长、上蔡县令、九江郡太守。宋均到任辰阳长后,兴立学校,对在其地推广儒学起了很大作用。光武帝嘉其功,赐以金帛。迁上蔡令,禁人丧葬不得奢靡。 转任九江太守,九江境内有唐、后二山,巫祝等借口山公娶妇,祸害百姓,年年如此。宋均禁绝淫祀,下令今后凡为山公娶妇,皆取巫祝家女,不准扰乱百姓。此令一出,众巫祝叩头服罪,宋均将巫人杀掉。宋均铲除了巫神借迷信祸害百姓的罪行,从此断绝了为山神“取公妪”的活动。宋均的事迹,有如西门豹治邺城。 后宋均为谒者,监伏波将军马援军,以恩信招降武陵蛮。马援卒,他建议机断专行,改讨伐为招降,获得成功。永平元年(58年),为东海国(今山东郯城北)相,在职五年,坐法免官,而东海百姓作歌颂念,求皇帝赦免他。汉明帝以他为尚书令,议政多合帝意。生性宽和,不喜文法,主张选吏以弘厚为准。为政务存宽厚,颇得民心。后为司隶校尉,终官河内郡太守。因病请求卸任,后在家中去世。.

新!!: 尚书令和宋均 · 查看更多 »

尚书 (官职)

尚书是中国历史上从秦汉时期创立的中央政府官职,其重要性于汉朝达到顶峰,隋唐以后也成为分管六部的重要职官。 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亦設有尚書的官職,為六部的最高官員。朝鮮王朝時期,改稱判書。越南亦模仿中國官職,設有尚書之職。.

新!!: 尚书令和尚书 (官职) · 查看更多 »

尚书省

尚书省,是中国从隋朝和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一省,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新!!: 尚书令和尚书省 · 查看更多 »

封孚

封孚(),字處道,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中國十六國時期人物,前燕吏部尚書封放子。.

新!!: 尚书令和封孚 · 查看更多 »

尹勋

#重定向 尹勳.

新!!: 尚书令和尹勋 · 查看更多 »

少府

少府,中國古代中央官名,历代职掌不一,唐朝以后多称少府监,元朝始废。在漢代,少府也是地方官吏職位,亦作「小府」。.

新!!: 尚书令和少府 · 查看更多 »

尉元

尉元,字苟仁,北魏将领、大臣,代郡鲜卑族人,尉迟氏。 父亲中山郡太守目斤,世为豪宗。善于射箭。神䴥年间,为虎贲中郎将,转任驾部给事中,赐爵富城男。和平年间,任北部尚书,进爵太昌侯。466年,刘宋徐州刺史薛安都归降北魏,请求救援。北魏派尉元为都督东道诸军事,镇南大将军,率领军马一万入彭城。受降薛安都,467年,大破刘宋将领张永、沈攸之,宋军死者以万数,陈尸六十里。获得军器器械不可计算。刘宋丧失了淮河以北的青州、冀州、徐州、兖州和豫州的淮西地。后来担任都督徐州、南兖州、北兖州诸军事,镇东大将军、徐州刺史,封淮阳公。在彭城镇守,多次击败刘宋的进攻。471年,假淮南王。太和初年,为内都大官。出任镇西大将军,统万镇都将。479年,封淮阳王。入为侍中、都曹尚书,任尚书令。489年,官至司徒、492年,按例降异姓王爵,封山阳郡开国公。年老逊位,魏孝文帝以其为三老,死后谥号景桓。.

新!!: 尚书令和尉元 · 查看更多 »

崔玄伯

崔宏(),字玄伯,清河東武城(今山东德州市武城县)人。北魏大臣、書法家。曹魏司空崔林的六世孫。崔宏歷仕前秦、後燕及北魏政權,在北魏歷仕道武帝、明元帝兩朝,也受二帝器重。.

新!!: 尚书令和崔玄伯 · 查看更多 »

崔立

崔立(),金朝将領,今山东德州人。 金宣宗兴定四年(1220年),崔立以游民投靠九公之一的上党公完颜开,因功历任都统、提控,遥领太原知府。 金哀宗正大初年,入汴京,实授官品未至三品官。天兴元年(1232年)正月,三峰山之战,金军大败于蒙古军。三月,蒙古军围南京(今河南开封),崔立任安平都尉。十二月,哀宗逃往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参知政事完颜奴申、枢密副使完颜习揑阿卜留守南京,崔立为京城西面元帅。 天兴二年(1233年)正月,崔立与孛术鲁长哥、韩铎、药安国等人率200甲士人攻入尚书省官邸,杀死完颜奴申和完颜习揑阿卜,和点检温屯阿里、谏议大夫左右司郎中乌古孙奴申等人。崔立说卫绍王太子完颜从恪的妹妹岐国公主在蒙古军中,逼迫太后以完颜从恪为梁王监国。崔立自称太师、军马都元帅、尚书令、郑王,弟弟崔倚为平章政事、崔侃为殿前都点检,孛术鲁长哥为御史中丞,韩铎为副元帅兼知开封府事,折希望、药安国、张军奴、完颜合达为元帅,师肃为左右司郎中,贾良为兵部郎中兼右司都事。 崔立投降蒙古,崔立在开封城西南青城拜见速不台。回开封撤掉城防,欲做一百年前的刘豫之事成为蒙古的傀儡皇帝,搜刮开封城内金银。四月,崔立将两宫、梁王、荆王完颜守纯及宗室送到青城。蒙古兵入城时掠取崔立的妻妾、宝玉。崔立闻知大恸,亦无可奈何。 都尉山西人李崎,受到崔立妹婿折希颜的侮辱,妻子也被崔立觊觎,联合都尉权东面元帅李贱奴,安平都尉司千户李伯渊计划杀死崔立。六月,李伯渊夜烧外封丘门,第二天早晨,崔立前往视察还城,李伯渊在途中杀崔立和折希颜、苑秀,把崔立尸体系在马尾上,大声说:“立杀害劫夺,烝淫暴虐,大逆不道,古今无有,当杀之不?”万口齐应:“寸斩之未称也。”将崔立首级悬于木上,籍抄崔立家。.

新!!: 尚书令和崔立 · 查看更多 »

崔逞

崔逞(),字叔祖,清河東武城(今山東德州市武城縣)人。北魏大臣。東漢末中尉崔琰六世孫。歷仕前燕、前秦、後燕及北魏,入北魏後初受拓跋珪器重,委以政事。但後因言辭傲慢及草擬對東晉請兵的答覆信時不合拓跋珪心意而被賜死。.

新!!: 尚书令和崔逞 · 查看更多 »

左雄

左雄(),中国东汉政治人物,字伯豪,南陽郡涅陽县(今河南省镇平县)人。 漢安帝時,举孝廉,任冀州刺史。当時,冀州多豪族,经常請託刺史,左雄常閉門不见,不与他们交流。参奏貪猾的太守,无所避忌。 漢順帝永建年間(126年-132年)初,公車徴拜左雄議郎。当時順帝初即位,大臣懈怠,政事多有缺失。左雄进言,言辞恳切。尚書僕射虞詡感嘆当時廷臣無為,人物左雄忠誠、公正,有節義,向皇帝推薦左雄,于是汉顺帝擢升左雄为尚書。 之后昇進左雄为尚書令,執掌政務。左雄上奏修繕太学,陽嘉元年(132年)太学完成,实施增員。同年,他建议孝廉被推举者未满四十,不能直接接受官职,要先进行儒家经典考试。这个制度被胡广、張衡激烈反对,順帝还是施行。次年、胡广因为推举十数人有誤而被罷免。试验通过拜命郎中之人,只有陳蕃、李膺、陳球等三十余人。太守于是不敢轻率推举。于是,汉順帝在世时,推举任用清平,多得人材。 左雄改革孝廉制度,上奏尚書应该效仿古典人物。禁止鞭打九卿,順帝乳母宋娥封为山陽君,他以災異理由反对。宋娥的誣告之罪被发觉,爵位被免除。 左雄转任司隷校尉。左雄推薦周举为尚書。他作为司隷校尉,推举冀州刺史馮直为将帥。馮直犯收賄之罪,周举弹劾左雄应该連座。左雄以周举守法,不徇私恩人而高兴:说「乃是韩厥之举也」。他的態度天下感服。这件事後左雄被罷免。之后左雄復職为尚書,永和三年(138年)左雄去世。.

新!!: 尚书令和左雄 · 查看更多 »

丁忠

丁忠,三国孫吳大臣。 宝鼎元年(266年)正月,孙皓派遣大鸿胪张俨、五官中郎将丁忠去西晋吊祭司马昭。丁忠和张俨回来的时候,张俨在途中病死。丁忠劝说孙皓:“北方不设守战器具,弋阳可以袭击夺取。”孙皓和群臣商议,镇西大将军陆凯认为应当谨慎对待。车骑将军刘纂建议派遣间谍,以观晋朝之势。孙皓密谋采纳刘纂的建议,晋吴开始断绝国交。.

新!!: 尚书令和丁忠 · 查看更多 »

严畯

嚴畯(ㄐㄩㄣˋ),字曼才,彭城(现江苏徐州)人,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要文臣之一。.

新!!: 尚书令和严畯 · 查看更多 »

乞伏元基

乞伏元基,西秦宗室,陇西鲜卑人,是西秦国王乞伏炽磐的儿子。 415年,乞伏元基从长安逃回,乞伏炽磐任命他为尚书左仆射。417年八月,乞伏炽磐任命尚书令乞伏曇達为左丞相,左仆射乞伏元基为右丞相,御史大夫麴景为尚书令,侍中翟绍为左仆射。421年,乞伏炽磐派遣征北将军乞伏木奕干、辅国将军乞伏元基攻打夏国所属的上邽,遇到连绵大雨,班师回朝。428年,西秦王乞伏暮末即位,任命右丞相乞伏元基为侍中、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沮渠蒙逊进攻乐都。乞伏元基率领三千骑兵救援乐都。乞伏元基的援兵刚进城,沮渠蒙逊大军开到了城下,很快就攻陷乐都外城;切断了乐都城的水源。东羌酋长乞提暗中与城外的北凉军队勾结。乞伏元基率领左右亲军奋力抗击,才打退北凉军。沮渠蒙逊再讨西秦,在磐夷被乞伏元基率一万五千骑兵阻击。沮渠蒙逊还攻西平。429年,沮渠蒙逊讨伐西秦,乞伏暮末命相国乞伏元基留守都城枹罕,自己退保定连城。.

新!!: 尚书令和乞伏元基 · 查看更多 »

乞伏熾磐

文昭王乞伏熾磐(),十六国时期西秦国君主,乞伏-乾-歸長子。 熾磐個性勇略過人,400年,西秦第一次亡國後,被送往南涼為人質。後秦弘始四年(402年)熾磐自南涼奔後秦與--歸會合。熾磐於後秦期間,召集軍隊據地自立。弘始十一年(409年)--歸逃回西秦舊地,再稱秦王,西秦復國,熾磐又被立為太子。西秦更始四年(412年)--歸為侄乞伏公府所弒,熾磐擒殺公府,繼位,稱河南王,改元永康。永康三年(414年)滅南涼,復稱秦王,其後主要與北涼爭戰。建弘九年(428年)病死,諡文昭王,廟號太祖。其子乞伏暮末继位。.

新!!: 尚书令和乞伏熾磐 · 查看更多 »

乞伏木奕干

乞伏木奕干,又作木弈干,西秦宗室,陇西鲜卑乞伏司繁的儿子,是西秦国王乞伏-乾-归的弟弟。 411年五月,乞伏--归任命乞伏木弈干为武威太守,412年六月,振威将军乞伏公府刺杀了乞伏--归,据守大夏郡。平昌公乞伏炽磐派他的弟弟广武将军乞伏智達、杨武将军乞伏木弈干率领三千骑兵,前去讨伐。乞伏智达等人在大夏击败乞伏公府。乞伏智达等攻陷了叠兰城,杀乞伏阿柴、乞伏公府。417年,安东将军乞伏木弈干,进攻吐谷浑国王树洛干,在尧杆川大败他的弟弟阿豺,俘虏五千多人班师。418年,乞伏炽磐任命乞伏木弈干为沙州刺史,镇守乐都。421年,乞伏炽磐派遣征北将军乞伏木弈干、辅国将军乞伏元基攻打夏国所属的上邽,遇到连绵大雨,班师回朝。北凉沮渠蒙逊派右卫将军沮渠鄯善、建节将军沮渠苟生率军七千攻打西秦。乞伏炽磐派征北将军乞伏木弈干等率领步、骑兵五千人抵抗北凉军,在五涧大败沮渠鄯善,生擒沮渠苟生,斩首二千人。428年,西秦王乞伏暮末即位,任命征北将军乞伏木弈干为尚书令、车骑大将军。.

新!!: 尚书令和乞伏木奕干 · 查看更多 »

平晏

平晏(),西汉、新朝大臣,梁国下邑,後爲平陵人,父為平当。 平晏為王莽心腹,元寿二年(前1年),漢平帝即位,平晏為尚書令、長樂少府。元始五年(5年)閏月、封防鄉侯,領有千戶。同年十二月,昇任大司徒。 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建立新朝,封平晏就新公,任命為太傅。太傅平晏、太師王舜、国師劉歆、国将哀章號稱四輔。平晏兼任領尚書事。始建国二年(10年),平晏為左伯。 天鳳元年(14年),王莽派遣平晏與大司空王邑去洛陽,選定宗廟、社稷、郊兆之地。同年三月,解除其領尚書事的兼任。地皇元年(20年),平晏在太傅位上去世。.

新!!: 尚书令和平晏 · 查看更多 »

于忠

于忠(),曾赐名登,字思賢,本字千年,鮮卑族,代人,散騎常侍、征北將軍于烈之子,南北朝時期北魏官員,官至尚書令、侍中。宣武帝在位時,于忠深得寵信與重用。孝明帝繼位後,于忠仗持輔立孝明帝之功,權傾朝野,濫殺朝臣,掌握朝廷詔命和生殺大權。胡太后臨朝攝政後,于忠遭到貶黜,死後諡號為武敬公。.

新!!: 尚书令和于忠 · 查看更多 »

于洛拔

于洛拔(),代人,南北朝時期北魏名將于栗磾之子。.

新!!: 尚书令和于洛拔 · 查看更多 »

庾冰

庾冰,字季堅,潁川鄢陵(今河南鄢陵)人。東晉官員,中書令庾亮之弟。王導死後以中書監身份在內朝掌權,亦促成晉成帝傳位給弟弟晉康帝,以鞏固庾氏勢力。及後出鎮江州。.

新!!: 尚书令和庾冰 · 查看更多 »

五代十国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自唐朝滅亡開始,至宋朝統一中國本土為止。五代十國本質上是唐末藩鎮割據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續。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為國,其中位在華北地區,軍力強盛的藩鎮國家即五代,有些還是沙陀族所建立。五代雖然实力強大,但無力控制整个中國本土,只是藩鎮型的朝廷。而其他割據一方的藩鎮,有些自立為帝,有些奉中原王朝為正朔,其中十個國齡較長、國力較強的統稱為十國。本時期時常發生地方實力派叛變奪位的情况,使得戰亂不止,統治者多重武輕文。中國的內亂,也帶給契丹國南侵的機會,遼朝得以建立。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其间河西和交趾地區逐渐离心,交趾(越南)最终脱离中国独立。 從唐朝滅亡至北宋建立半個多世紀期間,中原地區依次出現梁、唐、晉、漢與周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907年梁王朱溫篡唐建立後梁,这是五代十國的开始。晉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勗滅后梁,建國後唐。後唐之后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孫與部屬。後唐歷經後唐明宗的擴張與整頓,國力強盛,但发生內亂後,被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引契丹軍攻滅,後晉建立。不久契晉關係惡化,契丹軍南下滅後晉,建立遼朝。同时后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在太原府稱帝建立後漢,收復中原。後漢樞密使郭威篡后汉建後周,後周世宗柴荣苦心經營,使后周隱隱有一統天下的希望,但柴荣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时不幸病亡。後周随后被殿前司都點檢趙匡胤所篡,五代結束。 十國方面,江南以吳國最強,而後被齊王李昪篡位,建國南唐,其次有吳越與閩國等。湖廣则被荊南、楚國與南漢等占据。南唐國力最強,先後攻滅閩國、楚國,但多次用兵使得國力衰退,曾被後周所敗。蜀地有前蜀、後蜀,國家富強,是僅次於南唐的強國。北漢是惟一在北方的十國,是後漢劉氏後裔所建。趙匡胤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後,與其弟宋太宗相繼掃蕩其他中原諸國及地區,最後於979年統一中國本土地區,十國結束。 五代十國大體上延續唐朝后期的政治體制,但是以「使」名官者很多。其中五代的變化很多,官職廢置不常,主要設有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財政的三司與主管軍事的樞密院,這個制度後由宋朝繼承。十國雖然其中一些政权臣服於五代,但是其政治架構大致上与五代等同。由於地方節度使不受管制,時常背叛中央,所以朝廷紛紛加強禁軍軍力以壓制地方實力派。為了抵制五代以来的武人干政现象,宋朝采取強幹弱枝政策。外交方面,唐朝時胡漢融合,外族陸續入住中國四周。唐朝崩潰進入五代十國後,出現一些外族國家,如沙陀建立五代後唐、後晉與後漢等。契丹先建立契丹國,南下滅後晉後建立遼朝。其他還有党項的定難軍,於北宋時建國西夏。這些都对宋朝的國際局勢造成深遠影響。 由于北方戰亂、外族入侵與天災不斷,南方十國在人口、經濟、文化與科技方面皆勝於北方五代。這也是華南經濟再度勝過華北的時刻,此後这一局面再也沒有逆轉。十國為擴展經濟,重視興修水利與經濟作物,发展貿易業、茶葉、紡織,錢塘江海塘也是在這個時期興建。由於關中經濟崩潰,五代大多定都于隋唐大運河的樞紐開封,都城的因素與燕雲十六州被外族統治影響宋朝的軍事與經濟。文化方面,本時期是詞發展的關鍵時期,禪宗也在本時期進入全興期。五代推行雕版印刷《九經》,保存許多儒學經典。繪畫方面,不論南方北方都有獨到之處。.

新!!: 尚书令和五代十国 · 查看更多 »

五鹿充宗

五鹿充宗(),氏五鹿,名充宗,字君孟,代郡人。他是西汉著名的儒家学者,受学于弘成子,梁丘賀派《易》學及《齊論語》傳人,心辨善辭,汉元帝時貴幸。汉成帝即位后,石显失势,五鹿充宗也因此被贬为玄菟太守,牢梁则被免官。 汉元帝時中書令石顯掌權,石顯友人五鹿充宗為尚書令。其後五鹿充宗即因石顯之力高昇爲九卿之一的少府,故《漢書·佞幸傳》又言:顯與中書僕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結為黨友,諸附倚者皆得寵位。元帝建昭元年癸未(公元前38年)朱云与五鹿充宗辩《易》,五鹿充宗善梁氏《易》,朱云曾从白子友受《易》,元帝令诸儒考诸家《易》之异同。《资治通鉴》系此事于永光元年。“元帝时。五鹿充宗与石显皆贵幸。治梁丘易。帝令诸易家考合异同。充宗乘贵口辨。诸儒莫敢与抗。皆称疾不会。有荐云能说易者。云摄齐升堂。抗辞而请。音动左右。既论。连折充宗。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由是为博士。”.

新!!: 尚书令和五鹿充宗 · 查看更多 »

任顗

任顗(),《晋书·载记第二》作刘顗,五胡十六国汉国刘渊、刘聪属下大臣,封昌国公。 310年,刘渊去世,刘聪即位,任顗为吏部尚书,312年正月廿二日,刘聪封司空王育和尚书令任顗的女儿为左、右昭仪,中军大将军王彰、中书监范隆、左仆射马景三人的女儿都为夫人,右仆射朱纪的女儿为贵妃,都授予金印紫绶。十月,刘聪任命王育为太保、王彰为太尉,任顗为司徒,马景为司空,朱纪为尚书令,范隆为左仆射,呼延晏为右仆射。刘聪同时册立三皇后,大臣陈元达竭力劝谏,刘聪不听,把陈元达转为闲职。大司徒任顗,光禄大夫朱纪、范隆,骠骑大将军河间王刘易等都抗表逊位,迫使刘聪收回成命。314年,刘聪让汝阴王刘景任太师,王育任太傅,任顗任太保,马景任大司徒,朱纪任大司空,中山王刘曜任大司马。318年,刘聪死后,任顗进位太师,被刘粲所杀。.

新!!: 尚书令和任顗 · 查看更多 »

廉忠

廉忠,东汉人物,汉灵帝时尚书令。 165年,因为勃海王刘悝谋逆贬为瘿陶王。刘悝请托中常侍王甫游说哥哥汉桓帝,如果能恢复原来的封国,愿送王甫五千万钱作为谢礼。167年,桓帝遗诏恢复刘悝渤海王,刘悝于是没有给王甫钱,王甫于是又指使尚书令廉忠诬告说:“中常侍郑飒、中黄门董腾等人阴谋迎立勃海王刘悝当皇帝,大逆不道。”172年,刘悝被汉灵帝下狱,刘悝自杀。刘悝的妃妾十一人、子女七十人,歌舞伎女二十四人,全都死在狱中。封国傅、相以下官吏,全都伏诛。王甫等十二人都因此有功被朝廷封为列侯。。.

新!!: 尚书令和廉忠 · 查看更多 »

张温 (东汉)

張温(),字伯慎。東漢末期南阳郡穰县(今河南省邓州市)人,位至三公,曾經為董卓、孫堅、陶謙等人的上司。.

新!!: 尚书令和张温 (东汉) · 查看更多 »

张浩

張浩可以是下列人物:.

新!!: 尚书令和张浩 · 查看更多 »

張安世

張安世(),字子孺,京兆杜陵人(今西安市东南),西漢漢武帝到漢宣帝時代的三朝重臣。 他是著名酷吏張湯之子,受父荫在少年时代即做郎官,到尚书令手下做事。武帝杀掉张汤后,仍继续重用张安世,任尚書令、升任光禄大夫,太子刘据案发后受兄长张贺牵连;漢昭帝時,霍光灭掉其他的托孤大臣上官桀、桑弘羊与鄂邑长公主、燕王刘旦之后,任命张安世為右将军光禄勋,以輔佐有功,元凤六年(公元前75年)封富平侯。张安世坚决反对兄长张贺把女儿嫁给前太子刘据的长孙刘病已。 昭帝暴亡后,霍光请求太后任命张安世为车骑将军。张安世配合霍光立、废昌邑王刘贺,改立刘病已为帝(汉宣帝)。宣帝为安抚张安世,把他的三个儿子千秋、延寿、彭祖入宫任职。霍光于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去世,张安世在御前力辞大将军职衔,但仍被任命为大司马车骑将军,不久又改任大司马卫将军,領尚書事,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以為官廉潔著稱。地节四年(前66年),宣帝族灭霍家,但赦免了嫁入霍家的张安世孙女张敬。张安世在宣帝一朝处事极为谨慎,最后平安告老。 其曾孙张临,尚敬武公主,生子张放。 2007年,其墓地在西安南郊鳳棲原被發現,其墓葬級別非常高,與周圍張氏家族後代的墓地形成一個佔地廣大的家族墓地群。出土的“张”字铜印和“卫将长史”封泥,断定大墓主人就是张安世。因为根据史书记载,西汉姓张的卫将军唯有张安世一人。.

新!!: 尚书令和張安世 · 查看更多 »

录尚书事

錄尚書事是中國東漢章帝時開始設置的職位。它不是一個獨立職位,需附加其他朝廷重要官職之下。如195年(東漢獻帝興平2年),曹操官拜鎮東將軍、錄尚書事,221年(蜀漢建安26年、章武元年)蜀漢諸葛亮官拜丞相、錄尚書事等。至東漢末年時,錄尚書事已是掌握實權重臣的必要條件。.

新!!: 尚书令和录尚书事 · 查看更多 »

何尚之

何尚之(),字彥德,廬江灊縣人。東晉驃騎將軍何充弟何準曾孫。南朝宋官員。.

新!!: 尚书令和何尚之 · 查看更多 »

何充

何充(),字次道,廬江郡灊縣(今屬安徽霍山)人。晉朝重要官員,在東晉官至中書監、驃騎將軍、錄尚書事,在晉康帝和晉穆帝時輔政。曾與庾氏分別在讓晉康帝和晉穆帝繼位時有分歧,何充堅持父死子繼,而庾氏則名託立年長君主以抗衡北方外族政權,實際是想保持庾氏與皇室的血緣親近。何充亦提出讓桓溫代替庾氏家族鎮守荊州,是譙國桓氏在東晉堀起的重要起點。.

新!!: 尚书令和何充 · 查看更多 »

何敬容

何敬容,字国礼,南朝梁庐江郡灊县(今安徽省霍山)人,中国南北朝时文学家。南朝梁时尚书令。 祖父何攸之,刘宋太常卿。父何昌寓。何敬容以名家子,二十岁时,弱冠选尚齐武帝萧赜之女长城公主,拜驸马都尉。梁朝建立,梁武帝任命他为建安内史,为官有政绩。历任秘书郎、黄门郎。後征为吏部尚書,号称称职。普通四年(523年)出为吴郡太守,在郡四年,治为天下第一。中大通三年(531年),入为尚书右仆射,自此为宰相,勤政务实,颇非晋宋以来宰臣崇尚玄学、清谈文义、不问政务的颓废风气。张缵与何敬容不和。何敬容当权,宾客很多,其中有的去拜访张缵,张缵总是加以回绝。赵翼《有以疏慢见责者书以志愧》诗之二:“敢以敬容残客待,深蒙范叔故人怜。”迁至尚书令。何敬容官地方,有治绩,居端揆,勤庶务,然颇贪贿,谄上希宠。后因妾弟费慧明夜盗官米,为之解脱,被劾免职。复授以侍中、太子詹事。何敬容与太子萧纲说侯景乃反复叛臣,终当乱国。侯景攻入建康,他被围于台城,太清三年(549年),何敬容卒于建康围城内。《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

新!!: 尚书令和何敬容 · 查看更多 »

徐奕

徐奕,字季才,東莞郡人。東漢末官員,任命於曹操。為人忠直。.

新!!: 尚书令和徐奕 · 查看更多 »

徐孝嗣

徐孝嗣,字始昌,东海郡郯县人。南朝齐大臣。.

新!!: 尚书令和徐孝嗣 · 查看更多 »

徐之才

徐之才(),字士茂,南北朝醫生。 先祖徐熙是南朝丹阳(治今安徽当涂)人,人称“东海徐氏”。徐之才是徐文伯之孙,徐雄的第六子,人称徐六,五歲诵孝经,十三歲被召为太学生,後为北朝所俘,官至尚书令,爵至西阳王。史載“武成酒色过度,恍惚不恒,曾病发,自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食顷,变为观世音。”徐之才替他治療說:“此色欲多,大虚所致。”马上开了汤药处方,“即处汤方,服一剂,便觉稍远,又服,还变成五色物,数剂汤,疾竟愈”。武平三年(572年)卒,撰有《雷公药对》、《徐王八世家傳效驗方》、《徐氏家秘方》等。.

新!!: 尚书令和徐之才 · 查看更多 »

徐羨之

徐羨之(),字宗文,小字干木,東海郡郯縣(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東晉末年及南朝宋初年政治人物,在南朝宋官至司徒。徐羨之出身寒門,因與劉裕同在桓脩幕下而互相結交,在劉裕消滅桓玄,執掌朝權後漸進高位。在南朝宋時更以司空、錄尚書事、揚州刺史身份擔任四位顧命大臣之一。後因宋少帝劉義符行為失當,徐羨之就與同為顧命大臣的傅亮及謝晦合謀廢殺少帝,改立了宋文帝劉義隆。但不久文帝就以徐羨之等廢殺少帝及廬陵王劉義真的罪名誅殺徐羨之三人,徐羨之最終自殺。.

新!!: 尚书令和徐羨之 · 查看更多 »

徐机

徐机,十六国时冉魏大臣。 徐机开始在东晋为郎中,苏峻反,顾众派遣徐机联络蔡谟。后来徐机归顺冉闵,冉魏永兴元年(350年,晋穆帝永和六年),冉闵代後赵建魏称帝,任徐机为尚书令,主理朝政。永兴二年(351年,晋穆帝永和七年),冉闵率军攻打后赵的残余势力石祗,在襄国大战。冉魏军大败,石祗杀死司空石璞、尚书令徐机、中书监卢谌等,死亡的人总共达十多万。永兴三年(352年,晋穆帝永和八年),冉魏亡於前燕。.

新!!: 尚书令和徐机 · 查看更多 »

侯霸

侯霸(),东汉初年大臣。字君房,河南郡密县(今河南省新密市东南)人。西汉时,在汉成帝手下为太子舍人。侯霸严肃有威仪,一心好学,曾以九江太守房鳳为师,研究《榖梁春秋》。新朝初年,侯霸升任为淮平大尹。汉光武帝建武四年(28年),刘秀授予侯霸尚书令。他通晓西汉旧制,收录西汉的遗文档案,条奏前朝法令制度,多被刘秀采行。建武五年十一月壬寅,继伏湛为大司徒,封为关内侯。建武十三年,薨,追封谥则乡哀侯,食邑二千六百户。子侯昱嗣爵位。.

新!!: 尚书令和侯霸 · 查看更多 »

徒单克宁

徒单克宁(),金朝莱州(今山东省莱州市)人,出自女真徒单部,原名习显。.

新!!: 尚书令和徒单克宁 · 查看更多 »

刘宏

#重定向 汉灵帝.

新!!: 尚书令和刘宏 · 查看更多 »

刘宽 (东汉)

刘宽(),字文饶,東漢弘農郡華陰縣(今陝西省華陰縣)人。 刘宽父親是漢順帝時期的司徒刘崎,漢高帝二哥劉喜的後裔。漢桓帝時被大將軍梁冀征辟,官至司徒長史、東海國相。延熹八年(165年)担任尚書令,南陽郡太守。漢靈帝時為太中大夫、侍中、光祿勛,官至车骑将军、特进、逯乡侯。176年-177年、179年-181年兩次擔任太尉。中平二年(185年),刘宽去世,謚號昭烈。.

新!!: 尚书令和刘宽 (东汉) · 查看更多 »

刘义康

劉義康(),小字車子,彭城綏輿里(今江蘇省銅山縣)人。南朝宋皇子,宋武帝劉裕第四子,母親是美人王氏。劉義康在劉裕稱帝後受封彭城王,多次在外任刺史,後入朝以司徒掌政,因宋文帝多病,故朝事一度由劉義康獨掌。然而義康行事不顧君臣禮儀,其黨眾更圖推義康登上帝位。宋文帝最終除去其黨眾,義康被逼請外任江州。後義康因涉及孔熙先等謀反之事而被為庶人。宋文帝及後見北魏大舉南侵,兵臨長江北,擔心義康又被人趁機擁立而下令殺死義康。.

新!!: 尚书令和刘义康 · 查看更多 »

刘伯温

劉基(),字伯温,浙江青田縣人,祖籍陝西保安(志丹),南宋抗金将领刘光世的后人。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明太祖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並保持國家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後人比作为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授資善大夫、上護軍,封誠意伯。正德時追贈太師,諡文成。和宋濂、方孝儒合稱「明初散文三大家」,亦和宋濂、高啓合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新!!: 尚书令和刘伯温 · 查看更多 »

刘粲

汉隐帝刘粲(),字士光,新興(今山西忻州市)匈奴人,是十六国时汉赵国君。汉昭武帝刘聪子。劉粲即位後便沉醉於酒色,更與其父的四位皇后亂倫,又大殺輔政大臣,將軍國大事全交給靳準。最終令靳準成功在平陽叛亂,劉粲亦在其中被殺。.

新!!: 尚书令和刘粲 · 查看更多 »

刘猛 (汉朝)

劉猛,琅邪郡人,东汉人物,官至宗正、司隸校尉、尚书令。 劉猛在汉桓帝時為宗正,因为正直被排挤,自己辞官回家。汉靈帝即位,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輔政,将劉猛和前司隸李膺、太僕杜密、廬江郡太守朱宇等徵用,列於朝廷。窦武以尹勳為尚書令,劉瑜為侍中,馮述為屯騎校尉;請前越巂郡太守荀翌為從事中郎,辟潁川郡陳寔為屬。 熹平元年(172年),竇太后崩,有人在朱雀闕写道:「天下大亂,曹節、王甫幽殺太后,常侍侯覽多殺黨人,公卿皆尸祿,無有忠言者。」於是汉灵帝詔命司隸校尉劉猛追捕。刘猛以誹書写得对,不肯急捕,一月多,没有确定何人所为。刘猛降职諫議大夫,以御史中丞段熲取代刘猛,于是四出追捕,抓住太學游生千餘人。曹節等人怨恨刘猛,派段熲以其他的事情参奏刘猛,刘猛去左校劳作抵罪。朝臣都给他说话,于是免刑,后来公車再次征召他。 中常侍曹節女婿馮方诬陷桓彬和左丞劉歆、右丞杜希為酒黨。事情交给尚書令劉猛处理,劉猛喜欢桓彬等人,不舉报其事,曹節大怒,劾奏劉猛,以為朋黨,請收捕下詔獄,在朝官员為之寒心,刘猛从容自若,十日得出狱,免官禁錮。.

新!!: 尚书令和刘猛 (汉朝) · 查看更多 »

刘隆 (十六国)

劉隆(),中国五胡十六国漢國皇族。新兴(今山西省忻州)匈奴人。劉淵子。 309年,封鲁王。310年,刘渊临终,任命他为尚书令。和齐王刘裕和北海王刘乂称为三王。在内率领强兵,被宗正呼延攸所忌。即位的太子刘和猜忌,听呼延攸的馋言,派呼延攸杀害刘隆。.

新!!: 尚书令和刘隆 (十六国) · 查看更多 »

刘裕

#重定向 宋武帝.

新!!: 尚书令和刘裕 · 查看更多 »

刘陶 (东汉)

刘陶,一名刘伟,字子奇,东汉人物,谏议大夫。据《资治通鉴·卷第五十八》记载,刘陶曾因向汉灵帝劝谏宦官祸国之害,被宦官诬陷,下狱,最后闭气而死。.

新!!: 尚书令和刘陶 (东汉) · 查看更多 »

刘柳

刘柳(),字叔惠,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东晋官員。汉朝宗室后裔,曾祖父刘乔、父亲刘耽。 刘柳有名誉。年轻时担任清要官,历任尚书左右仆射。当时右丞傅迪好广读书而不解其义,柳唯只读《老子》而已,傅迪常常轻视。刘柳说:“卿读书虽多,而无所解,可谓书簏矣。”时人推重刘柳的话。刘柳历任徐州、兖州、江州刺史。晋安帝义熙二年(416年)六月为尚书令,都乡亭侯,同年去世,赠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新!!: 尚书令和刘柳 · 查看更多 »

刘欢乐

刘欢乐,中国五胡十六国漢國皇族。新兴(今山西省忻州)匈奴人。 309年十二月,汉国皇帝刘渊以陈留王刘欢乐为太傅,楚王刘聪为大司徒,江都王刘延年为大司空。310年七月初九,刘渊卧病不起,七月初十,以陈留王刘欢乐任太宰,长乐王刘洋为太傅,江都王刘延年为太保,楚王刘聪为大司马、大单于,全部兼任录尚书事。在平阳西侧设单于台。齐王刘裕为大司徒,鲁王刘隆为尚书令,北海王刘乂为抚军大将军兼司隶校尉,始安王刘曜为征讨大都督兼单于左辅,廷尉乔智明为冠军大将军兼单于右辅,光禄大夫刘殷为左仆射,王育为右仆射,朱纪为中书监。七月十六,刘渊召太宰刘欢乐等入宫,受遗诏辅政。七月十八,刘渊去世。太子刘和继位。.

新!!: 尚书令和刘欢乐 · 查看更多 »

周荣 (东汉)

周荣(),字平孙,庐江舒人,东汉官员。 汉章帝年间,举明经,得司徒袁安辟为府僚。袁安数次与他论议,很器重他。袁安奏执金吾窦景与其兄大将军窦宪争立北单于事,都是周荣起草的奏章。窦氏门客太尉掾徐齮很厌恶周荣,约永元四年(92年)正月,威胁他说:“你为袁公腹心之谋,排奏窦氏,窦氏悍士刺客满城中,小心防备啊!”周荣说:“我周荣是江淮孤生,蒙先帝大恩,以历宰二城(历任两座城的长官)。今复得为宰相幕僚,纵为窦氏所害,诚所甘心。”故常告诫妻儿:若自己遭祸暴死,不要殡敛,希望以自己区区腐身让朝廷觉悟。窦氏败亡,周荣由此显名,由郾令被擢为尚书令。汉和帝年间,出为颍川太守,犯法,当下狱,和帝思周荣忠节,贬为共令。一年多后,复以为山阳太守。所历任长官的郡县,其政绩都被人记述。后告老,卒于家,诏特赐钱二十万,除授其子周兴为郎中。 周兴子周景。张璠《汉纪》误作周景为周荣子,赵一清据《后汉书》进行了纠正。.

新!!: 尚书令和周荣 (东汉) · 查看更多 »

呼延晏

呼延晏,生卒不詳,前趙將領,匈奴呼延氏,後封大司空、太保。.

新!!: 尚书令和呼延晏 · 查看更多 »

傅亮

傅亮可以指:.

新!!: 尚书令和傅亮 · 查看更多 »

品秩

品秩又稱品位,是官僚制度當中,用以定義官階大小及俸祿多少的級化/量化方式。東亞地區中,以中國先行創立採用,後傳至東亞其他地區如朝鮮半島和日本等。.

新!!: 尚书令和品秩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 唐朝.

新!!: 尚书令和唐 · 查看更多 »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二十三年……五月……己巳,皇帝崩於含風殿」(歐陽修《新唐書·卷二:本紀第二》),換算為公曆即7月10日 。),中國唐朝第二任皇帝。生于陕西武功县,626年至649年在位。父親是唐高祖李淵,母親是太穆皇后窦氏。竇皇后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按長幼顺序為:李建成、平陽昭公主、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公,后晋封为秦王,他是杰出的軍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果、刘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最終統一天下。 武德九年(626年)发动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是為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在位時間只使用一個年号贞观。 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為中國史上著名的明君。他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能够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唐朝130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52岁,在位23年,庙号太宗 ,諡號「文皇帝」,葬于昭陵。.

新!!: 尚书令和唐太宗 · 查看更多 »

唐德宗

唐德宗李适()(),唐代宗與睿真皇后所生的长子,唐朝第12代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在位,在位26年,享壽62岁。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

新!!: 尚书令和唐德宗 · 查看更多 »

唐律疏议

《唐律疏议》,又称《律疏》,是指唐朝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编定的律文。由长孙无忌等十九人負責编定,永徽四年(653年)頒行。這取代了自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所編定的《武德律》及唐太宗貞觀十一年(637年)所編定的《貞觀律》,成為唐朝法典,且為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法典。 《唐律疏议》继承魏晋南北朝以来的立法成就,创造性的於律条之後附上注疏,使得「疏在律後,律以疏存」,被认为是中国法制史上之立法典範。由於禮與法在《唐律疏议》裡之完美结合,使得由汉代肇始之「春秋决狱」方法至此終結。 《唐律疏议》精確名称應為《永徽律疏》,《唐律疏议》為後世对其之通称。宋元時稱作《故唐律疏議》。.

新!!: 尚书令和唐律疏议 · 查看更多 »

唐邕

唐邕(),字道和,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南北朝時代北魏至隋朝的官僚、政治人物。卒於隋開皇年間。.

新!!: 尚书令和唐邕 · 查看更多 »

唐林 (汉朝)

唐林,字子高,西汉末年新朝人物,沛郡人。 唐林好学明经,是当时知名的名士。汉哀帝时,唐林任尚书仆射,因为他直言敢谏,多次上书谏诤,时人称他为人忠直,为司隶校尉孙宝辩白冤屈,被贬官为敦煌郡鱼泽障候。汉平帝时,唐林任尚书令。王莽取代西汉之后,唐林被任用为胥附。为胥附是太子师友四人之一,唐林与李充、赵襄、廉丹为四友。唐林的封爵为建德侯。.

新!!: 尚书令和唐林 (汉朝) · 查看更多 »

全尚

全尚(),字子真,揚州吳郡錢唐(今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人。三國时期東吳外戚,全琮族子,女兒全惠解是吳廢帝孫亮的皇后。.

新!!: 尚书令和全尚 · 查看更多 »

元可能是指:.

新!!: 尚书令和元 · 查看更多 »

元坦

元坦(),一名穆,字延和,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献文帝拓跋弘之孙,太保、领太尉、咸阳王元禧第七子,北魏宗室、官员。.

新!!: 尚书令和元坦 · 查看更多 »

元孚

元孚(),字秀和,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太武帝拓跋焘曾孙,雍州刺史臨淮王拓跋提之子。.

新!!: 尚书令和元孚 · 查看更多 »

元宝炬

魏文帝元宝炬(),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孝文帝元宏之孙,京兆王元愉第三子,母杨奥妃,南北朝時代西魏建立者。.

新!!: 尚书令和元宝炬 · 查看更多 »

元嶷

元嶷(),字仲宗,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追尊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六世孙,光州刺史元悝之子,北魏宗室、官员。.

新!!: 尚书令和元嶷 · 查看更多 »

元丕

元丕(),鮮卑名渴言侯,追尊魏烈帝拓跋翳槐玄孙,乐城侯拓跋兴都之子。 开始是羽林中郎,北魏献文帝时候,以诛杀乙浑之功,进封升迁为尚书令。北魏孝文帝时,官居侍中、司徒公,入八议,参与朝政。孝文帝提议迁都,他主张迁都邺城,但孝文帝最终迁都洛阳。后任太傅,录尚书事。他不愿意行汉俗,出外为并州刺史。因参与穆泰谋反,削职为民。景明四年薨逝,年八十二岁。诏赠左光禄大夫、冀州刺史,谥号平。.

新!!: 尚书令和元丕 · 查看更多 »

元乂

元乂(),一名叉,字伯雋,小字夜叉,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后裔,太师、江阳王元继长子,北魏宗室、官员。.

新!!: 尚书令和元乂 · 查看更多 »

元仁宗

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见《黄金史纲》;,)是元朝第四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八位大汗,1311年4月7日—1320年3月1日在位,一共在位9年。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譯遼、金、元三史中的音譯專名,改譯阿裕爾巴里巴特喇,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 早年助兄长海山即位,被海山立为皇太子(元朝的皇位继承人一律称皇太子),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后嗣位,年號皇慶、延祐。 他去世后,諡號聖文欽孝皇帝,廟號仁宗,蒙古語稱號普顏篤皇帝《元史》卷二十六《仁宗本纪三》记载:“群臣上谥曰圣文钦孝皇帝,庙号仁宗,国语曰普颜笃皇帝。”《元史》卷二十七《英宗本纪一》:延祐七年五月“乙未,请大行皇帝谥于南郊。”延祐七年八月“丙辰,祔仁宗圣文钦孝皇帝、庄懿慈圣皇后于太庙,铁木迭儿摄太尉,奉玉册行事。”苏天爵《国朝文类》卷十《册文》中的《仁宗皇帝谥册文》(作者:张士观),册文内容记载元仁宗获得谥号和庙号的时间是延祐七年八月十日(丙辰日)(;又譯巴顏圖可汗。他的名字实源自梵文Āyur-parvata,意为“寿山”,正好与哥哥元武宗的名字“海山”相應。.

新!!: 尚书令和元仁宗 · 查看更多 »

元延明

元延明(),字延明,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文成帝拓跋濬之孫,侍中、和龙镇都大将、营州刺史、安丰匡王拓跋猛之子,北魏宗室、官员。.

新!!: 尚书令和元延明 · 查看更多 »

元弼 (广川县子)

元弼(),字宗辅,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追尊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后代,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司空公、领雍州刺史、文宪公元晖之子,元魏宗室,北魏、东魏、北齐官员。.

新!!: 尚书令和元弼 (广川县子) · 查看更多 »

元彧

元彧(),字文若,原名亮,原字仕明,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太武帝拓跋燾玄孙,濟南康王元昌之子。 元彧自小就与堂兄安丰王元延明、中山王元熙都以宗室的身份博通古史有文学才能而齐名,尚书郎范阳卢道将对吏部尚书清河崔休说:“三人的才学虽然不分高低,但安丰王不善于辩论,中山王是非太多,都不如济南王风流儒雅。” 元彧當時侍中穆紹與彧同署,因避穆紹父穆亮名諱,啟求皇帝下詔改名。皇帝因元彧風神運吐,常自以比荀文若,所以下詔可更名彧,以取定體相倫之美。元彧要求恢復本身封地,皇帝亦下詔准許復封臨淮,寄食相州魏郡。又長兼御史中尉。元彧以為因是皇親而得到此地位,所以不謝。積累年資而被遷為侍中、衛將軍、左光祿大夫,兼尚書左僕射。後以本官為東道行台。後來爾朱榮攻入洛陽,殺害元氏宗室,元彧撫膺慟哭,遂投奔至南梁。梁武帝遣其舍人陳建孫迎接,並觀察元彧的為人。陳建孫稱元彧風神閒俊。梁武帝早前亦聞其名,非常器重他,他亦待。接見元彧於樂游園,因而設宴樂。元彧聽聞聲音歔欷,流了涕淚,梁武帝因此不樂。自前後奔叛,皆候旨稱魏為偽,唯獨元彧上表啟奏時常仍以魏臨淮王為號。梁武帝體會元彧的雅性,並沒有責罰。後來知道莊帝踐阼繼位,元彧以母老請還,辭旨非常懇切。梁武帝憐惜其才能,又難違其意,遂遣其僕射徐勉私自勸元彧留下。但是元彧去此意堅決,梁武帝乃以厚禮遣回。元彧為人至孝。自己經歷違離,又很久沒有進食酒肉,以致其容貌非常憔悴。歷位尚書令、大司馬,兼錄尚書。 後來魏孝庄帝元子攸追尊父親彭城武宣王元勰為文穆皇帝,廟號肅祖,母李媛华為文穆皇--,将他們的神主遷到太廟,又以魏孝文帝為伯考。元彧表諫阻止,但是當時孝莊帝心意堅決,朝臣無人敢上言,唯獨元彧與吏部尚書李神俊上表勸阻。孝莊帝下詔認為對其父文穆皇帝恭上尊號是因考慮依循舊有的模範而為,並無不妥。孝莊帝既因受其諸位妹妹強逼請求。黃門侍郎常景、中書侍郎邢子才對此事也贊成。孝莊帝又追尊兄彭城王元劭為孝宣帝。元彧又再面諫阻止此等前所未有的尊封。但孝莊帝不聽其勸告。及至神主入廟,孝莊帝復敕令百官陪從,依照乘輿之形式進行。元彧又再三以史無前例而上表阻止,又不被孝莊帝採納。 爾朱榮死後,元彧出任司徒。建明元年,爾朱兆率眾殺至京城,元彧從東掖門逃亡,為爾朱兆部眾所俘獲。當拜見爾朱兆時,辭色不屈,被胡人毆打而薨。魏孝武帝末年,追贈元彧使持节、侍中、太保、领太尉公、录尚书事、大将军、都督定相二州诸军事、定州刺史,临淮王如故,谥号文穆。元彧俊美而有風韻,衣冠高雅,又博覽群書,所以元彧的文藻,雖然已多數失傳,仍有當世的文獻流傳。然而元彧居官時不能清白,所進舉止於親婭,為有識之士所譏諷。元彧無子,由其弟元孝友襲封臨淮王。.

新!!: 尚书令和元彧 · 查看更多 »

元罗

元罗(),本名罗刹,字仲纲,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后裔,太师、江阳王元继之子,北魏宗室、官员。.

新!!: 尚书令和元罗 · 查看更多 »

元羽

元羽(),字叔翻,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献文帝拓跋弘第四子,孟椒房所生。.

新!!: 尚书令和元羽 · 查看更多 »

元略 (東平王)

元略(),字儁興,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追尊魏景穆帝拓跋晃曾孙,司徒公、中山献武王元英第四子,北魏宗室、官员。 他在兄長元熙發動兵變失敗後,曾一度逃難至南梁,後來在北魏孝明帝向梁武帝交涉下得以回國。孝明帝之母靈太后重用元略,但史稱元略未有對北魏作出重大貢獻。528年,元略在尒朱榮發動的河陰之變中被殺。.

新!!: 尚书令和元略 (東平王) · 查看更多 »

元赞

元赞可能指下列人物:.

新!!: 尚书令和元赞 · 查看更多 »

元暹

元暹(),字叔照,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追尊魏景穆帝拓跋晃曾孙,夏州刺史、卫尉卿、西河康王元太兴之子,北魏宗室、官员。.

新!!: 尚书令和元暹 · 查看更多 »

元澄

元澄(),字道镜,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追尊魏景穆帝拓跋晃之孫,任城康王拓跋雲長子,北魏宗室、官员。.

新!!: 尚书令和元澄 · 查看更多 »

元悰

元悰(),字魏庆,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追尊魏景穆帝拓跋晃的玄孙,青州刺史、西河穆王元昴之子,北魏宗室、官员。.

新!!: 尚书令和元悰 · 查看更多 »

皮景和

景和(),北齐琅琊郡下邳(今江苏省睢宁)人。 北魏淮南王開府中兵参軍事皮慶賓之子,皮慶賓正光年間赴怀朔镇,六镇之乱时,居於广宁郡石门(今河北省涿鹿县)。皮景和善于骑射,为高欢亲信副都督。北齐建立,因功为通州刺史。武艺高超,长於政事。奉诏复审案狱,执法公正。官至领军将军,封开封郡公。高俨杀死和士开,帮助后主高纬安定局势。任尚书右仆射,领军大将军,封文城郡王。南陈军攻打淮南,他率军抵拒南陈大将吴明彻。他惧战,使寿阳陷落,全军而回。官至尚书令。驻守西兖州防御南陈。武平六年(575年),皮景和卒。.

新!!: 尚书令和皮景和 · 查看更多 »

石邃

石邃(),小字阿铁,後趙太祖石虎的长子。母親為郑樱桃。 初任征东将军,曾随父石虎消灭前赵。伯父石勒在位时,任冀州刺史、武卫将军等,封齐王。堂兄弟石弘在333年继位后,其父石虎为丞相、魏王、大单于,掌握朝政大权,立石邃为魏太子,授任使持节、侍中、大将军等。 335年,大丞相迁都邺城,废石弘自立,未称帝而称天王,立石邃为皇太子。石邃素来骁勇,石虎很宠爱他。大臣们对石邃当上太子很不满,石虎却说:“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残杀,所以朕得以有今天。石邃对朝廷颇有忠心,朕岂有杀忠臣的道理呢!”石邃因此更加骄纵跋扈。石邃自从总领百官之后,酒色过度,骄纵无道,荒淫残忍,有时去田猎游乐,鼓乐齐鸣地返回宫中,有时夜出到宫臣家中,奸淫他们的妻妾。喜欢将美丽的姬妾装饰打扮起来,然后砍下头颅,洗去血迹,放在盘里,与宾客们互相传递观赏。宫内有姿色的尼姑,石邃与其交欢淫乱后再杀了她们,与牛羊肉和在一起煮着吃,并且把肉赏给左右的人共同品尝,想让他们知道人肉的滋味。石邃的弟弟河间公石宣、乐安公石韬都受到石虎的宠爱,石邃对他们恨之如仇敌。石虎沉溺于酒色和宫内游逸,刑法失去常度,而且喜怒无常。石邃把他认为可呈报之事禀报给石虎,石虎生气地说:“这种小事,怎么值得禀报!”有时如果石邃不禀报,石虎又不满地说:“为什么不禀报!”于是对石邃谴责斥骂、鞭打杖击,一月之中多次发生。石邃对此忿恨不已。 石邃有杀父篡位的想法,他私下对中庶子李颜等人说:“天子的心志难以满足,我想做匈奴冒顿那样的事情,你们跟我干吗?”李颜等人伏地不敢回答。李颜出去后告诉石宣,石宣便向朝廷上奏说石邃想要杀父篡位,石邃知道后忿恨不已。337年,石邃称病不理政事,秘密带领宫内大臣、文武官员五百多人骑马到李颜的别宅饮酒,趁机对李颜等人说:“我想到冀州杀死河间公石宣,有胆敢不跟从的斩首!”出行数里后遇见石宣的骑兵,众人都四下逃散。石邃打算袭击石宣的骑兵,李颜跪地叩头,极力谏止,石邃也就昏昏欲醉地返回。石邃的母亲郑樱桃听说此事,私下派遣身边的人责问石邃,石邃一怒之下杀了母亲派来的人。僧人佛图澄对石虎说:“陛下不宜经常去东宫。”石虎本来准备探视石邃的病情,想到佛图澄的话,便返回宫中。接着瞪大眼睛高声说:“我是天下人的君主,父子都不能互相信任吗!”于是让自己所亲近信任的女尚书前往察看。石邃喊她近前谈话,乘势拔剑刺击。石虎发怒,拘捕李颜等人诘问。李颜原原本本述说事情原委,石虎便杀死李颜等三十多人,把石邃幽禁在东宫,不久又听从郑樱桃的建议赦免其罪,在太武东堂召见他。石邃朝见时不谢罪,顷刻便离去。石虎让人对他说:“太子应召朝见皇后,怎么可以急速离开!”石邃头也不回,径直出宫。石虎勃然大怒,废黜石邃为庶人。当夜,石宣便以石虎的名义带兵肃清东宫,杀死石邃和他的妃子张氏,以及宦官宫女二十六人,合葬在一口棺材之中。并杀掉石邃的宫臣中的同党二百多人。.

新!!: 尚书令和石邃 · 查看更多 »

石虎

趙武帝石虎(),字季龍,上黨武鄉(今山西榆社)人。中國五胡十六國時代中,後趙的第三位皇帝。廟號太祖,諡號武帝。石虎是後趙開國君主石勒的侄兒。石虎生性殘忍,發家前,不僅用殘酷的手段先後殺死兩位妻子,即使在軍隊中如果遇到與他一樣強健的戰士,他會以打獵戲鬥為由,借機將對手殺死,以解心頭之快;戰鬥中,對俘獲的俘虜,不分好壞,不分男女一律坑殺,很少有俘虜生還。 333年,石勒駕崩,其皇位由兒子石弘繼承。因石虎掌握兵權勢大,石勒妻劉太后與養子彭城王石堪擁立南陽王石恢(劉太后兒子)欲舉兵反對石虎,不幸事洩,劉太后被殺,石堪被捕活活烤死,石恢被捕,不久石勒子秦王石宏亦被捕,咸康元年(334年)十月石弘持璽綬向石虎表明願意禪位,石弘被廢為海陽王,同年殺海陽王石弘、弘母程氏、秦王石宏、南陽王石恢。至335年,其首都由襄國(今中國河北邢台)遷至鄴(今河北邯郸市臨漳县城西南20公里邺城遗址),並特地派人到洛陽將九龍、翁仲、銅駝、飛廉轉運到鄴裝點宮殿。349年正式即皇帝位。石虎在位期間,表現了其殘暴好色的一面,如史書載石虎曾經下達過一條命令:全國二十歲以下、十三歲以上的女子,不論是否嫁人,都要做好準備隨時成為他後宮佳麗中的一員,「百姓妻有美色,豪勢因而脅之,率多自殺」,因此被評為五胡十六國中的暴君。.

新!!: 尚书令和石虎 · 查看更多 »

王堕

王堕(),字安生,京兆霸城人。 有雄才,好直言,精於天文图纬。苻洪曾以王堕为司马。苻健時,任右仆射,苻健讚美他說:“天下群官皆如王令君者,阴阳曷不和乎!”。苻生即位後,重用董荣,朝见皇帝时,王堕从不跟董荣说一句话。有人勸他現在董荣贵幸无比,要奉承董荣,王堕很不以為然說:“董龙是何鸡狗,而令国士与之言乎!”董榮知道這件事很生氣,恰逢日食,遂劝苻生殺他:說“日堕则是王堕,司空王堕之名与陛下相克”。行刑時,董荣問王堕說:“君今复敢数董龙作鸡狗?”王堕對他大罵而死。王堕的外甥洛州刺史杜郁亦株連死。.

新!!: 尚书令和王堕 · 查看更多 »

王世充

王世充(),字行滿,隋朝末年群雄之一,官居太尉、相国,封郑王。隋皇泰二年(619年),王世充在东都洛阳接受杨侗的禅让,自稱「大鄭皇帝」。唐朝武德四年(621年)敗於李世民,被唐朝貶謫巴蜀,遇仇而死。.

新!!: 尚书令和王世充 · 查看更多 »

王亮 (南朝)

王亮(),字奉叔,琅邪临沂人,南朝人,晋丞相王导的六世孙。《梁书》卷一十六王亮传《南史》卷二十三王亮传.

新!!: 尚书令和王亮 (南朝) · 查看更多 »

王弘 (刘宋)

王弘(),字休元,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東晉末官員,亦是劉宋的開國功臣,在劉宋官至太保。東晉丞相王導曾孫,衞將軍、東亭侯王珣之子。.

新!!: 尚书令和王弘 (刘宋) · 查看更多 »

王彪之

王彪之(),字叔虎,小字虎犢,琅邪临沂人。王彬之子,王导之堂侄。出身琅琊王氏,是東晉重要官員,官至尚書令,曾與謝安等人對抗桓溫,並於桓溫死後與謝安一同掌政。.

新!!: 尚书令和王彪之 · 查看更多 »

王僧辯

王僧辯(),南梁將領。字君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右衛將軍王神念之子。.

新!!: 尚书令和王僧辯 · 查看更多 »

王僧虔

王僧虔(),瑯邪臨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北)人,王导玄孙,王昙首之子,刘宋和南齐时的官员、書法家。.

新!!: 尚书令和王僧虔 · 查看更多 »

王允

王允(),字子师,并州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東漢時官員,汉献帝初年任司徒、尚书令。当时皇帝只是一个傀儡,董卓大权在握。王允成功策劃了对董卓的刺杀,但執意殺害名士蔡邕而大失民心,且不願寬恕董卓餘党,導致餘黨反扑,長安失守,王允和其家族亦被處死,關中亦大亂。.

新!!: 尚书令和王允 · 查看更多 »

王珣

王珣()或作(350年-401年)。《晉書·安帝記》載:「(隆安四年)五月丙寅,散騎常侍、衞將軍、東亭侯王珣卒。」《晉書·王珣傳》則寫:「(隆安)四年,以疾解職,歲餘,卒,時年五十二。」《資治通鑑》則依《安帝紀》。今從《安帝紀》。字元琳,小字法护,琅琊临沂(今山东臨沂)人。晋代官員、书法家。父亲是中領軍王洽,祖父是東晉丞相王导。因獲封東亭侯,故被時人稱為王東亭。.

新!!: 尚书令和王珣 · 查看更多 »

王睿 (北魏)

#重定向 王叡 (北魏).

新!!: 尚书令和王睿 (北魏) · 查看更多 »

王简 (十六国)

王简,十六国时后赵、冉魏大臣。 王简在后赵为尚书,349年,冉闵废皇帝石鉴,派王简、少府王郁率领数千兵众把石鉴看押在御龙观,用绳子把食品悬吊进去让石鉴吃。350年,冉闵建立魏国,拜王简为尚书令,重大国事均与他议决。351年,冉闵亲率大军攻打石祗,王简奉命守卫都城邺城。352年,前燕攻打冉魏,冉闵大败,被俘杀。八月十三日,魏国长水校尉马愿等人打开邺城城门,让前燕军队进入,慕容评把董皇后、太子冉智、太尉申钟、司空条攸送至蓟城。尚书令王简、左仆射张-乾-、右仆射郎肃全都自杀。.

新!!: 尚书令和王简 (十六国) · 查看更多 »

王猛

王猛(),字景略,原籍北海郡剧县(今山东昌樂縣西),后移家魏郡。十六國時期重要政治家、军事家,於前秦官至丞相,對前秦富國強兵,統一北方有重要影響。.

新!!: 尚书令和王猛 · 查看更多 »

王瓌

王瓌,五胡十六国在成都建国的大成国的官员。 334年,大成皇帝李雄头部生疮,旧伤化脓溃烂,儿子们都远远躲开,他的侄子太子李班亲自为他吮吸脓肿。六月廿五,李雄故去,李班即位。政事都委决于大将军录尚书事、建宁王李寿和司徒何点、尚书王瓌。李雄的儿子车骑将军李越在十月杀死李班,拥立兄弟安东将军李期为皇帝。335年,李期以卫将军尹奉为右丞相,骠骑将军、尚书令王瓌为司徒。.

新!!: 尚书令和王瓌 · 查看更多 »

王畅 (古代)

王暢(),字叔茂,东汉山阳郡高平县(今邹城市西南部)人。 出身显贵,父王龚官至太尉。王畅初举孝廉,以病辭。大将军梁商特聘为茂才,累迁尚书令。出任齐王劉喜之相,歷官司隶校尉、渔阳太守,后以事免官。再任南阳太守,南阳是帝乡,素为贵戚聚居之地,王畅初以嚴刑刚猛,贵戚有劣迹者,皆依法惩治,功曹張敞勸他“治民在德,不在於刑。”遂崇尚宽政,慎而用刑。建宁元年(168年),升迁司空,是年八月,因水灾免职,隔年卒于家。東漢末年,李膺、陳蕃、王暢三人齊名,学中语曰“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有子王谦。有孫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

新!!: 尚书令和王畅 (古代) · 查看更多 »

王莹 (南朝)

王莹,字奉光,琅邪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西北)人,中国南北朝时南朝齐、南朝梁侍中、中书监、尚书令。 王莹出自琅玡王氏之后。父亲光禄大夫、南乡僖侯王懋。娶宋孝武帝之女临淮公主刘楚佩,拜駙馬都尉。历任著作佐郎、太子舍人、撫軍功曹、散騎侍郎、司徒左西属。蕭道成为驃騎将軍,王瑩召为从事中郎。昇明二年(478年),出为義興郡太守,接替謝超宗。謝超宗和王瑩有矛盾。謝超宗回到建康,向王懋说王瑩的坏话。王莹的父亲经不住再三挑拨,就主动到朝中要求罢免不孝之子王莹的职务。于是,朝廷以王莹对父母供养不足为由,免除了王莹的职务。自此后,王莹长期得不到官职。南齐建立,王瑩历任前軍諮議参軍、中書侍郎、大司馬从事中郎。后来为母亲服丧丁忧辞職。服丧结束,任給事黄門郎,出任宣城郡太守,转任驃騎長史。后来历任黄門侍郎、驃騎司馬、太子中庶子,为侍中。为父亲服丧丁忧辞職。服丧结束,再任侍中。兼射声校尉、冠軍将軍、東陽郡太守。在郡有善政,转任吴兴郡太守。齐明帝褒美王莹,召还他为太子詹事。永元元年(499年)九月,转任中領軍。当時南齐国政由群小把持,王莹守职而已,不能有所是非。王瑩从弟王亮推荐他担任尚书左仆射,永元二年(500年)三月,護軍崔慧景在京口奉江夏王蕭宝玄攻打建康。王瑩受假節,率軍在湖頭抵抗崔慧景。崔慧景夜襲,王瑩軍败逃散。王瑩从水上逃脱,回到台城。崔慧景被蕭懿击败,王瑩回朝任职領軍府。四月,任尚書右僕射。蕭衍起兵,王瑩再受假節、都督宮城諸軍事。中興元年(501年)十二月,蕭衍平定建康,召任王瑩为尚書左僕射。中興二年(502年)正月,蕭衍任相国,王瑩任相国左長史,加冠軍将軍之位,遣至江陵奉法驾迎齐和帝。三月,和帝到达姑孰在別宮发出让位詔书。四月,蕭衍即位为梁武帝,建立梁朝。王瑩受中書監、撫軍将軍之位,封建城县公。天监元年(502年)八月,参加修定律令。天监二年(503年)六月,任尚書右僕射。天监三年(504年)正月,任尚書左僕射。天监五年(506年)正月,尚書左僕射加护军将军。天监六年(507年)四月,受中軍将軍之位,任丹陽尹。天监八年(509年)四月,任右光禄大夫。天监九年(510年)正月,任尚書令、雲麾将軍。天监十一年(512年)正月,受安左将軍之位。天监十四年(515年)正月,進中权将軍。王瑩居官懂慎清廉,为蕭衍所重。天监十五年(516年)六月,受左光禄大夫、開府儀同三司之位,九月,病重去世。.

新!!: 尚书令和王莹 (南朝) · 查看更多 »

王莽

王莽( -->),字巨君,魏郡元城貴鄉(今河北邯郸大名縣東)人。西漢末年政治人物及權臣,之後篡奪皇位並自立新朝。.

新!!: 尚书令和王莽 · 查看更多 »

王衍 (西晋)

王衍(),字夷甫,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出身瑯琊王氏,司徒王戎的堂弟,在西晉官至司徒。王衍為人喜好清談,不喜歡參與實質政事,並以求自保為首要,雖然西晉末年在經歷八王之亂後已民變四起,更有匈奴人劉淵建立漢國對抗晉室,但身為三公之一的王衍仍不以拯救國家為己任,反而在方鎮樹立親族作為外援和退路。最終王衍被石勒俘殺。後世指責王衍「清談誤國」,應為西晉覆亡承擔一些責任。.

新!!: 尚书令和王衍 (西晋) · 查看更多 »

王袭

王襲(),北魏官员,表字元孫,太原郡晋陽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魏孝文帝时尚书令。.

新!!: 尚书令和王袭 · 查看更多 »

王谟 (十六国)

王谟,字思贤,十六国时后赵大臣。 王谟因甕鼻言不清畅,容貌尪短,略无威仪。石勒想要任命他为曲阳令,怀疑其能力,问长史张宾。张宾让石勒试用王谟。王谟就任,政教修明。因功出为都部给事守令,后官至侍中。宦官申扁被宠信,权倾朝野。王谟等十余人不随其流。冉闵即位建立冉魏,以王谟为尚书令。冉闵猜忌李农,杀死李农,王谟也被杀害。.

新!!: 尚书令和王谟 (十六国) · 查看更多 »

王述

王述(),字懷祖,晉朝政治人物,封藍田侯,人稱王藍田。太原晉陽(今山西太原市)人。東海太守王承之子。東晉官員,歷任揚州刺史和衞將軍、尚書令。.

新!!: 尚书令和王述 · 查看更多 »

王肃 (南北朝)

王肃(),字恭懿,琅邪临沂人,南齐入北魏的大臣。 王肃的父亲王奂是王导第五子王劭的玄孙,因为王奂的堂祖父王球无子而过继为王球的嗣孙,王奂被齐武帝萧赜所杀后,太和十七年(493年),王肃归降北魏,北魏孝文帝任命他为辅国将军,南征义阳。击败齐朝的裴叔业,官至平南将军、豫州刺史。孝文帝改革,王肃多有参与。孝文帝驾崩,王肃为尚书令参与朝政。裴叔业怕遭到齐帝萧宝卷杀害,投降北魏。王肃率军十万接应,大胜,官拜散骑常侍、都督淮南诸军事、扬州刺史。.

新!!: 尚书令和王肃 (南北朝) · 查看更多 »

王镕

王镕(),回紇人,唐朝末年五代十国初期成德节度使、赵王。年少繼位,為人有智謀,周旋於汴州節度使朱温、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等大諸侯之間,晚年喜好方士長生不老之術,建造府邸、园林,在当时首屈一指。政务皆交由行军司马李蔼、宦官李弘规处置,自己则深居不出。藩政凋敝,被義子王德明兵變所殺。.

新!!: 尚书令和王镕 · 查看更多 »

王鉴 (汉赵)

王鉴,十六国时汉国大臣。 刘聪任命他为尚书令。刘聪同时册立三皇后,大臣陈元达竭力劝谏,刘聪不听,把陈元达转为闲职。王鉴与太尉范隆等都抗表逊位,迫使刘聪收回成命。318年,中常侍王沈的养女容颜美丽,刘聪又立王氏为左皇后,尚书令王鉴、中书监崔懿之、中书令曹恂等人劝谏不成。刘聪收捕王鉴等人送往刑场斩首。王鉴等人临刑前,王沈用手杖叩击他们说:“无用奴才,还能再作恶吗?你公公我关你们什么事!”王鉴目叱骂说:“竖子!覆灭大汉的人,正是你这样的鼠辈和靳准之流!我一定要向先帝控告,把你拘到地下治罪。”靳准对王鉴说:“我受诏拘捕你,有什么不对,你却说因为我汉国覆灭?”王鉴说:“你杀死皇太弟,使主上获不友的恶名。国家畜养你这样的人,怎能不灭亡!”王鉴于是被杀。.

新!!: 尚书令和王鉴 (汉赵) · 查看更多 »

王护

王护,东汉官员,官至尚书令。 王护在汉光武帝时担任尚书令,建武六年(30年)日食,冯衍上書八事:顯文德,褒武烈,修舊功,招俊傑,明好惡,簡法令,差秩祿,撫邊境。奏上之后,汉光武帝將要召見。之前冯衍担任狼孟县县長的时候,因罪惩罚大姓令狐略。这时,令狐略為司空長史,向尚書令王護、尚書周生豐进讒言:“冯衍想要求見皇帝,是要说你们的坏话。”王護等害怕,于是一起做手脚,冯衍不得入见汉光武帝。.

新!!: 尚书令和王护 · 查看更多 »

王永

王永可以指:.

新!!: 尚书令和王永 · 查看更多 »

王戎

王戎(),字濬沖,小字阿戎,琅邪臨沂(在今山東省臨沂市北)人。西晉大臣,官至司徒,封安豐侯,人稱王安豐。生於魏青龍二年(234年),卒於晉永興二年(305年),出自魏晉高門士族琅邪王氏,為幽州刺史王雄之孫,涼州刺史王渾之子,與太保王祥同宗。王戎是“竹林七賢”中最年少的一位。.

新!!: 尚书令和王戎 · 查看更多 »

王敦

王敦(),字處仲,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北)人。为東晋丞相王導的堂兄。王敦出身琅琊王氏,曾與王導一同協助司馬睿建立東晉政權,成為當時權臣,但一直有奪權之心,最後亦因而發動政變,史稱王敦之亂。後來病逝,享年五十九歲。.

新!!: 尚书令和王敦 · 查看更多 »

王敬弘

王裕之(),字敬弘,琅邪臨沂人。東晉荊州刺史王廙曾孫。東晉及南朝宋官員,在宋官至尚書令,但為人不喜歡做官,喜愛山水,晚年長期隱居,屢獲召命也不願再度出仕。.

新!!: 尚书令和王敬弘 · 查看更多 »

王晏 (南北朝)

王晏(),南朝齐琅邪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北)人,字休默,一字士彦,南北朝文学家、书法家,齐明帝时尚书令。王弘之的孙子。 刘宋末年为建安国左常侍,转任车骑,王晏後为郢州主簿,渐受长史萧赜亲待。萧齐建立後,王晏担任太子中庶子,为萧赜东府旧人。萧赜为齐武帝,王晏历任太子詹事、散骑常侍、侍中祭酒、丹阳尹。后来担任吏部尚书,主领选,权行台阁。官至右仆射,参议机密。齐武帝临终时,遗旨以尚书之事托付王晏及徐孝嗣,令他久处其职。郁林王萧昭业即位,转任左仆射。萧鸾阴谋废萧昭业立萧昭文,王晏响应推奉。延兴元年(494年),转任尚书令,封曲江县侯。齐明帝建武元年(494年)进号骠骑大将军、侍中、尚书令领太子少傅。齐明帝疑心很重,在他上台时,表面上很看重王晏,可在内心深处猜忌王晏。王晏位高权重,自谓佐命惟新。建武四年(497年),王晏被诬陷谋反,为齐明帝杀害。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八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残诗一句。唐朝李嗣真《书后品》列品下之中,评道:“奇石当径。”唐朝韦续《墨薮·九品书人论》列其行、草书品下之下。.

新!!: 尚书令和王晏 (南北朝) · 查看更多 »

祝讽

祝諷,东汉官员,又作祋諷,官至尚书令、光禄勋。 邓骘推举天下贤士何熙、祝讽、羊浸、李郃、陶敦等,列于朝廷;征辟杨震、朱宠、陈禅,置于幕府。 建光年间,尚書令祝諷、尚書孟布等上奏:「孝文皇帝定薄葬禮制,光武皇帝絕官员休假之典,传给萬世,不可更改。应该恢復建武年间的制度」。陈忠上疏认为要坚持三年守丧。宦官不认为陈忠的建议有利,于是搁置陈忠之奏而听從祝諷、孟布的建議。 汉安帝要废黜太子刘保,来历和光禄勋祝讽,宗正刘玮,将作大匠薛皓,侍中闾丘弘、陈光、赵代、施延,太中大夫朱伥、第五颉,中散大夫曹成,谏议大夫李尤,符节令张敬,持书侍御史龚调,羽林右监孔显,城门司马徐崇,卫尉守丞乐闱,长乐、未央厩令郑安世等十余人,到鸿都门证实太子无过。汉安帝以为来历、祋讽等不识大典,将他们罢免。刘保即位为汉顺帝,祝讽、刘玮、闾丘弘等已经去世,拜他们的儿子为郎。.

新!!: 尚书令和祝讽 · 查看更多 »

祖約

約,字士少,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人。兄長為東晉名將,鎮西將軍祖逖。祖約亦是東晉官員和將領,在祖逖死後接掌其部眾和豫州刺史職位,但不僅不能延續兄長北伐事業,更無法抵抗後趙君主石勒的進攻,失去早前祖逖北伐所收復的失地。祖約後來亦與蘇峻聯手發動蘇峻之亂,但期間先被後趙軍擊敗,後又被起義勤王的東晉討伐軍所攻,被逼投奔後趙。最終被殺。.

新!!: 尚书令和祖約 · 查看更多 »

禿髮傉檀

涼景王禿髮傉檀(),河西鮮卑人。十六國時期南涼國君主,他也是第一位正式稱「涼王」的君主。禿髮鮮卑首領禿髮思復鞬之子,南涼君主禿髮烏孤、利鹿孤之弟。.

新!!: 尚书令和禿髮傉檀 · 查看更多 »

可以指:.

新!!: 尚书令和秦 · 查看更多 »

秃发虎台

秃发虎台(),南凉宗室,河西鲜卑人,是南凉国王秃发傉檀的儿子。 408年十一月,秃发傉檀即位凉王。立世子秃发虎台为太子。411年,吐谷浑国君树洛干讨伐南凉,打败了秃发虎台。八月,西秦平昌公乞伏炽磐的大军渡过金城河,秃发傉檀派遣太子秃发虎台在岭南地区迎战乞伏炽磐以及中军将军乞伏审虔,秃发虎台被打得大败。414年,乙弗等部落都背叛了南凉,秃发傉檀对太子秃发虎台说:“沮渠蒙逊刚回去,不会再来。值得忧虑的只有乞伏炽磐。但乞伏炽磐兵少,容易抵抗,你要小心守卫乐都,我不超过一月定能回来。”于是率领七千名骑兵去袭败乙弗。乞伏炽磐听说这个消息,率步兵、骑兵二万人袭击乐都。秃发虎台依城拒敌。南凉抚军从事中郎尉肃向进言秃发虎台:“外城太大难守,殿下不如把国人聚集守卫内城,我率领汉人在外城坚持迎战敌人,可能不会取胜,但也可保存自己。”秃发虎台说:“乞伏炽磐这个小贼,早晚要逃走,何必这么深深忧虑!”秃发虎台怀疑汉人有其他想法,把汉人中有名望勇谋的全部召进内城软禁。秃发虎台对孟恺说:“我怎能不知道你的忠诚笃厚,害怕的只是别人出现意外,让你们去安定人心。”南凉灭亡,西秦王乞伏炽磐进入南凉国都乐都,把秃发虎台和南凉的文武官员、百姓一万多户强行迁移到复枹罕。南凉唯独驻守在浩亹的尉贤政坚守城池,不肯出降。乞伏炽磐命令秃发虎台亲手写信让他投降,尉贤政说:“汝为储副,不能尽节,而缚于人,弃父忘君,堕万世之业,贤政义士,岂效汝乎!”等到他听说秃发傉檀已经到左南城,这才投降。乞伏炽磐立秃发虎台的妹妹为王后,左夫人。415年,乞伏炽磐将秃发傉檀秘密毒死。秃发王后和秃发虎台得知父亲的死因后,密谋杀死乞伏炽磐替父亲报仇。423年十月,受宠于乞伏炽磐的秃发左夫人泄漏了哥哥姐姐的密谋,乞伏炽磐将秃发兄妹处死。.

新!!: 尚书令和秃发虎台 · 查看更多 »

穆亮

亮(),又名丘目陵亮,字幼輔,中國南北朝时北魏官员、驸马,曾受封郡王。.

新!!: 尚书令和穆亮 · 查看更多 »

穆绍

#重定向 穆紹.

新!!: 尚书令和穆绍 · 查看更多 »

穆提婆

提婆(),本姓駱,漢陽人,北齊後主高緯寵臣,與高阿那肱、韓鳳合稱北齊「三貴」,父親駱超,母親陸令萱。在北齊時,仗著陸令萱的關係,母子倆權傾朝野。.

新!!: 尚书令和穆提婆 · 查看更多 »

紇石烈執中

紇石烈執中(),本名胡沙虎,女真人,是一位金國武將。他在1213年發動政變,殺金主衛紹王,改立宣宗。.

新!!: 尚书令和紇石烈執中 · 查看更多 »

纪亮

#重定向 紀陟#父.

新!!: 尚书令和纪亮 · 查看更多 »

罗恒

罗恒,中国五胡十六国时代成汉皇帝李寿的尚书令。略阳郡(治临渭,治今甘肃秦安东南)人。巴賨族(一说氐族)。板楯七姓罗氏之后。 秀才庞遗起兵,进攻李雄部将任回、李谦的军队,罗恒率军援救,击败晋朝宁州刺史援军。后罗恒与解思明(一说应作鲜思明)同为李寿长史,玉恒三年(337年),向李寿献谋,袭据成都。废李期后,又与解思明、李奕等劝李寿称镇西将军、益州牧、成都王,称藩东晋,送李期至建康,未被李寿采纳。蔡兴和任调等人力劝李寿不要向东晋称藩,于是李寿自立为帝,国号汉。李寿任命罗恒为尚书令。.

新!!: 尚书令和罗恒 · 查看更多 »

羊陟

羊陟,字嗣祖,太山郡梁父縣(今山东省新泰市)人。東漢八顧之一。.

新!!: 尚书令和羊陟 · 查看更多 »

翟勍

翟勍,五胡十六国西秦乞伏炽磐时相国,武始(今甘肃省临洮县)人。 388年,乞伏-乾-归任命南川侯出连乞都为丞相,梁州刺史悌眷为御史大夫,边芮为左长史,东秦州刺史秘宜为右长史,翟勍为左司马,略阳人王松寿为主簿。翟勍历任左司马、主客尚书、尚书令。412年,乞伏炽磐即位,九月,乞伏炽磐任命尚书令翟勍为相国,任命侍中、太子詹事赵景为御史大夫,撤销了尚书令、仆射、尚书六卿、侍中等官职。417年七月,翟勍卒于相国任上;八月,乞伏炽磐以尚书令乞伏昙达为左丞相,左仆射乞伏元基为右丞相,御史大夫麴景为尚书令,侍中翟绍为左仆射。.

新!!: 尚书令和翟勍 · 查看更多 »

申屠刚

申屠刚,字巨卿,两汉之际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东北)人,东汉光武帝时尚书令,是西汉汉文帝时丞相申屠嘉的后代。.

新!!: 尚书令和申屠刚 · 查看更多 »

隋朝

隋朝(581年—619年)是中國歷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一個重要的朝代,史學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稱隋唐高明士(2006年):《隋唐五代史》第一章〈導論-隋唐史的特質〉,第一節〈承先啟後的歷史地位〉,第3頁-第101頁。。隋朝源自581年隋文帝楊堅受禪建立隋朝,至619年王世充廢隋恭帝楊侗為止,國祚39年。楊堅屬於北周的胡漢關隴世家,於北周宣帝繼位後逐漸掌握周廷。幼年的北周靜帝即位後,身為外戚的楊堅控制朝政,先後平定尉遲迥、司馬消難等反楊叛軍。581年北周靜帝禪讓給楊堅,北周亡,楊堅定國號為「隋」《》、《》:楊堅的爵位是隨國公,依照慣例應將國號定為「隨」,但「隨」字的「辶」有忽走忽停不穩定的意思,於是他去掉「辶」,以「隋」這個新字作為王朝名。。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北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隋朝以火為德運並選取與火德對應的紅色為正色。隋文帝於587年廢除後梁,於589年隋滅陳之戰攻滅南朝陳,俘虜陳後主。隔年9月,控制嶺南地區的冼夫人歸附隋朝。至此,天下一統,隋朝結束了中國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重新建立大一統的國家。 隋文帝總結歷朝興亡的原因,維護與農民的關係,調和統治集團內部的關係。這些使社會矛盾趨於緩和,經濟、文化得以迅速成長和繁華,開創出開皇之治。然而隋文帝晚年剛愎自用,提倡嚴苛重刑《隋書·刑法志》:「盜一錢以上棄市,三人共盜一瓜均死,事發即時行決」,因猜忌而大殺功臣《隋書·高祖紀》:「稽其亂亡之兆,起自高祖,成於煬帝,所由來遠矣」,國力開始衰退。隋文帝的次子楊廣爭奪長子楊勇的太子位獲勝。604年隋文帝去世,楊廣繼位,即隋煬帝。隋煬帝為了鞏固隋朝發展,興建許多大型建設,又東征西討,隋朝發展到極盛。然而隋煬帝好大喜功,嚴重耗費隋朝國力,其中又以三次東征高句麗為最甚,最後引發隋末民變。616年隋煬帝離開東都,前往江都(即今江蘇揚州)。618年宇文化及等人發動兵變,殺隋煬帝;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李淵正式稱帝,建立唐朝;隔年,王世充擁立的隋恭帝楊侗也被廢,隋朝亡。隋末群雄割據的局面,最終也为唐朝所終結。 在政治制度方面,隋朝確立了影響後世深遠的三省六部制,以鞏固中央集權制度;制定出完整的科舉制度,以選拔優秀人才,弱化世族壟斷仕官的能力。另外還建立政事堂議事制度、監察制度、考績制度,這些都強化了政府機制,深刻影響到唐朝與後世的政治制度編輯部編輯(1992年):《中國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一章 〈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重建與發展〉,1頁。在軍事上,繼續推行和改革府兵制;經濟上,一方面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減輕農民生產壓力,另一方面採取大索貌閱和輸籍制等清差戶口措施,以增加財政收入。這些政策成就了隋初的開皇之治。 為了鞏固隋朝發展,隋文帝與隋煬帝興建舉世聞名的隋唐大運河、隋長城、馳道以及大興城與東都洛陽。這些都提升了位於關中的隋廷對北方地區、關東地區與江南地區的掌控力,使隋朝各地的經濟、文化與人民能順利交流,還誕生出經濟重鎮江都(今揚州)。外交方面,隋朝的盛世也使得當時周邊國家和境內的少數民族如高昌、倭國、高句麗、新羅、百濟與內屬的東突厥等國都受隋朝文化與典章制度的影響,外交交流以日本的遣隋使最為著名。 隋朝結束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奠定日後大唐盛世的基礎,對中國歷史的意義重大。隋朝的漢族已經不再是純漢族,很多胡漢混血改成漢姓。隋朝對於外族文化的接受度高,並與漢族文化融合,與唐朝合為中國歷史上較為開放的朝代。.

新!!: 尚书令和隋朝 · 查看更多 »

韩范 (东晋十六国)

韩范(),十六国时期南燕的中书令、尚书令。 韩范在后燕为中书侍郎。398年,慕容德在滑台称燕王,韩范献策占据一方为根本,以进图天下,为慕容德所采纳。南燕建立,任命韩范为中书侍郎,慕容德宴请文武,他对大臣们说:“朕可比自古以来何等君主?”青州刺史鞠仲回答:“陛下中兴国运,当然可比夏朝的少康、汉朝的光武帝。”慕容德示意左右,赏赐鞠仲一千匹绸缎。鞠仲因赏赐的太多,连忙辞谢。慕容德说:“你拿话来调笑我,朕就不能调笑你吗?你回答我的不是实话,所以,朕也用虚言来赏赐你。”韩范进言道:“天子无戏言,今日之论,君主与臣下都是不对的。”慕容德非常高兴,赏赐给韩范绢绸五十匹。东晋桓玄篡位,韩范请求趁机南征,慕容德没有同意。大臣慕容法反燕,慕容超派韩范与慕容凝率军征讨,慕容法失败。409年,东晋刘裕伐南燕,韩范投降刘裕。次年,东晋灭南燕,刘裕以韩范为都督八郡军事、燕郡太守。后来刘穆之以韩范、封融阴谋反叛为借口,把他们全杀了。.

新!!: 尚书令和韩范 (东晋十六国) · 查看更多 »

韩茂

韓茂(),表字元興,安定郡安武县(今甘肃省镇原县西南)人。。魏文成帝时尚书令。.

新!!: 尚书令和韩茂 · 查看更多 »

韩歆

韩歆,中国新朝到东汉初期政治人物、武将,字翁君,荊州南陽郡棘陽县人,初从更始帝,后降刘秀,官至大司徒,后免官自杀。.

新!!: 尚书令和韩歆 · 查看更多 »

韓棱

韓棱(),东汉初期大臣。字伯师,东汉颍川郡舞阳县(河南省舞阳)人。 韩棱四岁丧父,奉养母、弟。开始为郡功曹,太守葛兴中风,他暗自代为理政。事发,韩棱被禁锢,汉明帝赦免了他,后来官至尚书令。汉和帝时,窦宪杀害都乡侯刘畅,并诬告是刘畅兄弟所为。韩棱上书说杀人者就在京城,被窦太后切责,但事情果如其言。窦宪大败匈奴,拜大将军,诸臣敬称万岁,只有韩说不应称万岁。韩棱出任南阳郡太守,回朝为太仆,永元九年(97年)冬,代替张奋为司空,次年去世。.

新!!: 尚书令和韓棱 · 查看更多 »

鞫谭

鞫谭,平原人,汉哀帝时的尚书令。 前4年,廷尉梁相与丞相长史、御史中丞和五个二千石官员共同审理东平王刘云的案子,当时冬月还没有过二旬,梁相心疑刘云有冤情,狱状有假饰的言辞,上奏想要转到长安,让公卿重新审理。尚书令鞫谭和仆射宗伯凤以为可以。汉哀帝以为梁相想让刘云活过冬天,下诏免梁相、鞫谭、宗伯凤等都为庶人。王嘉为梁相等人说情,称鞫谭会做规范的文书(颇知雅文),触怒了汉哀帝,被免官下狱。.

新!!: 尚书令和鞫谭 · 查看更多 »

鍾元

鍾元,表字寧君,西汉颍川郡(治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汉平帝时廷尉、尚书令。 元始三年(3年)鍾元为尚书令,领廷尉(当时的官称是大理)。他的弟弟鍾威为颍川郡掾,非法藏有千金。何並为颍川郡太守,见到廷尉鍾元时告诉了这件事。鍾元免冠请求为弟弟请减罪一等,愿早受髡钳的刑罚。何並回答:“罪在令弟身犯王法,不在于太守。”鍾元害怕,驰告兄弟。鍾威所犯的罪责多在大赦前,何並想把他驱使入函谷关,结果鍾威依仗他哥哥的势力,在雒阳停留,被何並的属吏格杀。他的头颅和罪状悬挂在闹市上。.

新!!: 尚书令和鍾元 · 查看更多 »

荀崧

荀崧()《晉書·荀崧傳》寫荀崧卒於咸和三年,然而本傳中亦寫到荀崧於咸和四年成帝被迎至溫嶠船上時仍在世,可見此卒年有誤。而本傳亦稱當時荀崧「年老病篤」,故荀崧可能在不久便死去字景猷,潁川潁陰人。東漢末著名謀士荀彧的玄孫。晉朝官員,在東晉時官至右光祿大夫。.

新!!: 尚书令和荀崧 · 查看更多 »

荀彧

荀彧(注音:ㄒㄩㄣˊ ㄩˋ,拼音:xún yù,),字文若,潁川郡潁陰縣(今河南许昌)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的政戰兩略謀臣;著名的戰略家和政治家,被曹操稱讚「吾之子房」。因其任尚書令,居中持重達十數年,被敬稱為「荀令君」;官至漢侍中,守尚書令,追贈為太尉,諡曰敬侯。.

新!!: 尚书令和荀彧 · 查看更多 »

荀勗

荀勗(),亦作荀勖,字公曾,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魏晉年間政治家,也是音樂家、目錄學家、画家。東漢司空荀爽的曾孫。.

新!!: 尚书令和荀勗 · 查看更多 »

荀藩

荀藩(),字大堅,穎川穎陰(今河南許昌)人。東漢司空荀爽玄孫,西晉司徒荀勗之子。荀藩是西晉末年重要官員,在西晉官至司空,西晉末年時曾組建行臺,曾協助晉愍帝入長安。.

新!!: 尚书令和荀藩 · 查看更多 »

荀攸

荀攸(),字公达,豫州颍川颍阴县(今河南许昌)人,三國時曹魏著名的軍事家。荀彧的堂侄,荀攸祖父荀昙,官至廣陵太守。荀攸被曹操徵为汝南太守,入为尚书,以功封陵树亭侯。建安十二年,转为中军师。魏國初建,又被封为尚书令;244年,追諡曰敬。.

新!!: 尚书令和荀攸 · 查看更多 »

華廙

華廙(廙音yì【異】,?~?),字長駿。高唐人。西晉官員。 华廙是魏太尉華歆之孫,華表的長子。他的岳父盧毓在朝中担任吏部尚書,在挑选人才的时候,为了避免举荐亲戚,所以華廙直到三十五岁依然未能为官。後来他才担任中書通事郎一职。晉武帝司馬炎看重華廙,泰始初年(265年),他升遷為冗從僕射,后来还先后担任黃門侍郎和散騎常侍。他和荀勖、何遵等有不快,不久被弹劾称他受賄。于是遭到了罢免,在家里閑居了十几年,種菜養豬,含飴弄孫,写下了《善文》一书。 太康初年(280年)皇帝大赦,他上任城門校尉,后来升迁为左衛將軍,一直做到了中書監的职位。晋武帝病重的时候,杨骏召集華廙、中书令何劭写遗诏。后来惠帝即位,授予他尚书令一职,并且加官侍中。不过由于楊骏專權,不久他又被免官。楊骏被殺後,他重新担任太子少傅,加官为散騎常侍。随后又升任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他最终在任上去世,获謚号“元”。他儿子華恆娶了晉武帝的女儿滎陽長公主為妻,被授予駙馬都尉的职位。.

新!!: 尚书令和華廙 · 查看更多 »

萧子良

蕭子良(),字雲英,齊武帝蕭賾的次子,封竟陵王,官至司徒。 通經史黃老,尤喜佛典,與兄长文惠太子並精佛理。齊永明年間,有文士集合於竟陵王左右,其中最著名有蕭衍、沈約、謝朓、王融、蕭琛、范雲、任昉、陸倕等八人,文學史上稱“竟陵八友”。任司徒時,移居雞籠山邸,常在邸園內操辦各類齋戒,大集朝臣眾僧。一生奉戒極嚴,自名為「淨住子」。何胤的學生鍾岏進議曰「食蚶蠣不為食肉」,遭到子良的怒斥。范縝不信佛,子良也以為不滿。為政體恤百姓疾苦,遇有災荒,則上奏朝廷寬減役稅、開倉賑濟,深受百姓擁護。湯用彤讚嘆說:「竟陵王者,乃一誠懇之宗教徒也。」 齐武帝将崩时,时任中书郎的王融意图立萧子良为帝,取代其兄子皇太孙萧昭业,被武帝堂弟西昌侯萧鸾挫败,萧子良未能登基。 子良亡後,袁彖謂陸慧曉曰「齊氏微弱已數年矣,爪牙柱石之臣都盡,所餘惟風流名士耳,若不立長君,無以鎮四海。王融欲立子良,實安社稷,恨其不能斷事,以至被殺。今蒼生方塗炭,正當瀝耳聽之。」 子昭冑,改封巴陵王。另有子永新侯萧昭颖。 2 Category:南齊太傅 Category:南北朝司徒 Category:南北朝太宰.

新!!: 尚书令和萧子良 · 查看更多 »

萧颖胄

萧颖胄(),字云长,南朝南兰陵郡(治吴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南朝齐和帝时担任侍中、尚书令。齐高帝从祖弟萧赤斧之子。.

新!!: 尚书令和萧颖胄 · 查看更多 »

萧鸾

#重定向 齐明帝.

新!!: 尚书令和萧鸾 · 查看更多 »

萧恪

#重定向 蕭恪.

新!!: 尚书令和萧恪 · 查看更多 »

萧思温

萧思温(),小字寅古,辽国名臣,辽世宗时遼朝北府宰相及駙馬,历史上著名的契丹萧太后蕭綽的父親 。 宰相蕭敵魯的族弟忽没里之子。通书史。辽太宗时为奚秃里太尉,娶了太宗的长女燕国公主吕不古,为群牧都林牙。遼史載:“思温在军中,握笄修边幅,僚佐皆言非将帅才。寻为南京留守。 ” 辽景宗继位后,因為蕭思溫擁戴有功,將其三女蕭綽选为贵妃,保宁元年(969年),蕭綽被封为皇后,加封蕭思溫為尚书令,封魏王。次年,从帝猎闾山,为贼所害。.

新!!: 尚书令和萧思温 · 查看更多 »

顧和

顧和,字君孝,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市)人。晉朝政治人物,東晉侍中顧眾族子,顧和在東晉官至尚書令。.

新!!: 尚书令和顧和 · 查看更多 »

顧雍

顧雍(),字元歎,吳郡吳縣(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是三国時期东吴的政治家和丞相,年幼時拜蔡邕為師,精通琴藝書法,逝世後謚号肅侯。.

新!!: 尚书令和顧雍 · 查看更多 »

袁粲

袁粲(),原名愍孫,字景倩,陳郡陽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南北朝时刘宋官员。袁粲在宋末漸進高位,並為明帝所選的五位顧命大臣之一,後廢帝時又是主掌朝事的「四貴」之一。袁粲雖然向來不欲管朝事,但在蕭道成漸掌權力,將行篡奪之時袁粲卻挺身謀攻道成,但事敗被殺。.

新!!: 尚书令和袁粲 · 查看更多 »

袁湯

袁汤(),字仲河,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中國東漢時期官員,出身汝南袁氏,為東漢名臣袁安之孙。袁湯在東漢歷任司空、司徒、太尉高位。袁湯亦是東漢末年的軍閥袁術及袁紹的祖父。.

新!!: 尚书令和袁湯 · 查看更多 »

袁昂

袁昂(),中国南齐、南梁官员,表字千里,陈郡阳夏县(今河南太康县)人,袁粲从子,袁顗之子。.

新!!: 尚书令和袁昂 · 查看更多 »

裴秀

裴秀(),字季彦,河东闻喜人。西晋政治家,地图学家。青年起从政,一直颇受司马昭、司马炎父子信任,曾主持魏末晋初官职和爵位的制定工作,官至司空。他著有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图集《禹贡地域图》,并在其序中提出了对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影响很大的“制图六体”。后因服寒食散误饮冷酒去世。.

新!!: 尚书令和裴秀 · 查看更多 »

褚淵

褚淵(),字彥回,河南陽翟人。父親時宋尚書左僕射褚湛之,母親郭氏,嫡母吳郡公主。褚淵歷仕宋齊兩代,他不僅是宋明帝的顧命大臣,更是蕭齊的開國元勛,他向宋明帝推薦蕭道成任要職,後又多次協助道成,令道成藉以篡宋稱帝。褚淵在宋齊皆任三公,但當時及後世都對褚淵政治上的作為有很大非議,認為他負了明帝託付,將江山拱手相讓給蕭道成。.

新!!: 尚书令和褚淵 · 查看更多 »

馬希範

楚文昭王馬希範(),字寶規,五代十國時期南楚國君主,是楚王馬殷的四子,馬希聲之弟,與馬希聲同年同月同日生。.

新!!: 尚书令和馬希範 · 查看更多 »

馮素弗

馮素弗,北燕太祖之長弟。侍中、車騎大將軍、錄尚書事、遼西公。死於太平七年(415年)。慷慨有大志,姿貌魁偉,雄傑不群,任俠放蕩,不修小節。北燕事業,素弗居功厥偉。初為京尹,及鎮營丘,百姓歌頌。及為宰輔,謙虛恭慎,非禮不動。雖廝養之賤,皆與之抗禮。車服屋宇,務於儉約,修己率下,百僚憚之。論者歸其有宰衡之度。 馮素弗在后燕慕容熙属下担任侍御郎,馮跋兄弟因事獲罪於後燕天王慕容熙,因此慕容熙有殺馮跋兄弟之意,馮跋兄弟遂逃匿深山。馮跋兄弟商量說:「熙今昏虐,兼忌吾兄弟,既還首無路,不可坐受誅滅。當及時而起,立公侯之業。事若不成,死其晚乎!」於是與從兄馮萬泥等二十二人合謀。後燕建始元年(407年)馮跋兄弟乘車,由婦人禦,潛入都城龍城(今遼寧朝陽),匿於北部司馬孫護家。趁慕容熙送葬苻后之際起事,推高雲(慕容雲)為燕王,改元正始,不久擒殺慕容熙,馮素弗担任昌黎尹。408年,为司隶校尉。 正始三年(409年),高雲為寵臣離班、桃仁所殺,亂事平定後,眾人推馮跋為主,馮跋遂即位,改元太平。馮素弗被任命為侍中、車騎大將軍、錄尚書事。 1965年考古的发掘了位于辽宁北票西官营子村的冯素弗墓,出土了世界至今最早的马镫实物,以及珍贵艺术品鸭形玻璃注等。.

新!!: 尚书令和馮素弗 · 查看更多 »

马当 (成汉)

当,五胡十六国时成汉大臣。 李寿时马当任尚书令。340年九月,后赵皇帝石虎联络大汉皇帝李寿攻打东晋,李寿任命尚书令马当为六军都督,征集士卒七万多人为水军,主持检阅军队,在成都举行盛大的阅兵式。李寿登上城楼检阅,大有吞噬江南的志向。李寿死后其子李势即位,李势没有儿子,345年,李势的兄弟大将军李广,请求让自己当皇太弟,李势不同意。马当和解思明劝谏说:“陛下兄弟不多,若再有废免,将会更加孤弱危险。”请求李势答应李广的请求。李势猜忌马当、解思明和李广有阴谋,拘捕马当、解思明斩首,夷灭三族。马当深得人心,被杀后,成汉国势日衰。.

新!!: 尚书令和马当 (成汉) · 查看更多 »

马殷

楚武穆王马殷(),字霸图,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开国君王。.

新!!: 尚书令和马殷 · 查看更多 »

高叡 (北齊)

叡(),小名須拔,北齊神武帝高歡之弟趙郡王高琛之子。.

新!!: 尚书令和高叡 (北齊) · 查看更多 »

高堂芝

堂芝,东汉官员,官至尚书令。 高堂芝在汉顺帝时担任尚书令。汉顺帝永建二年(127年)二月癸未,白天看见太白星三十九日。闰二月乙酉,白天看见太白星东南维四十一日。八月乙巳,荧惑(火星)入舆鬼。白天看见太白星,为强臣。荧惑为凶,舆鬼为死丧。质星为诛戮。当时,權貴一起誣陷中常侍高梵、张防、将作大匠翟酺、尚书令高堂芝、仆射张敦、尚书尹就、郎姜述、杨凤等,和兖州刺史鲍就、使匈奴中郎将张国、金城郡太守张笃、敦煌郡太守张郎互相勾结,事情泄漏,尹就、姜述弃市,高梵、张防、翟酺、高堂芝、张敦、杨凤、鲍就、张国都抵罪,減死歸家。.

新!!: 尚书令和高堂芝 · 查看更多 »

高孝珩

孝珩(),勃海郡蓨县(今河北省景縣)人,追尊齊神武帝高歡之孙,追尊齐文襄帝高澄第二子。歷位司州牧、尚書令、司空、司徒、錄尚書、大將軍、大司馬、封廣寧王。.

新!!: 尚书令和高孝珩 · 查看更多 »

高孝琬

孝琬,北齐追尊文襄皇帝高澄的嫡子,母文襄敬皇后元氏。 东魏兴和三年(541年)出生。当时,他的祖父高欢是掌控东魏的权臣,父亲高澄为王世子,母亲元氏则是当朝皇帝元善见的姐姐。在父亲诸子中,高孝琬排行第三。出生时,舅舅元善见亲自到高澄府上祝贺,朝贵一齐前来道喜,十间仓库统统被贺礼塞满。 父亲高澄在祖父高欢死后,继续掌控东魏朝政,但在549年被意外刺杀。次年(550年),二叔高洋建立北齐,高孝琬受封为河间王。高孝琬因自恃是北齐皇族的长房嫡系,平素傲慢自负。及至其九叔高湛即位,才勇皆不出色,高孝琬十分不满。突厥与北周联军攻打太原,高湛想避之东行,高孝琬叩马力谏,且推荐高叡率兵。高湛从其言。高孝琬犹恨其怯懦,免胄而出,骂曰:“岂是老妪,须着此?”高湛派人把他追回。周军退,高孝琬升为并州刺史。 及至其庶长兄高孝瑜遭高湛暗杀,诸王明知其故皆不敢多说,只有高孝琬在葬礼上仰天大哭而出。回到王府,做了一个草人当成箭靶,时时对射,又时常对着父亲高澄的画像哭泣。和士开与祖珽对高湛进谗说高孝琬即将谋反,高湛颇觉疑惑。 高湛为太上皇时,高孝琬得到神物佛牙,置于王府,夜有神光。照玄都法顺请高孝琬奏明高湛,高孝琬不听。高湛得知此事,派人进高孝琬王府强行搜取,不料从王府搜出大量旗帜、武器。高湛见了,认定是真的谋反。又召高孝琬的家属审讯。有个姓陈的小妾最不得宠。就趁机诬陷说:“王爷私下画了太上皇的像挂在密室,夜夜对之哭泣,就是在诅咒您”。高湛当时有严重气疾,闻之大怒,令将高孝琬逮捕入宫拷打。高孝琬愤慨,径直呼叫叔叔不可动刑。高湛怒叱高孝琬不用君臣尊称。高孝琬也怒道:“我乃神武皇帝嫡孙,文襄皇帝嫡子,魏孝静皇帝嫡亲外甥,称你叔叔还辱没了你么?”高湛恼羞成怒,遂将高孝琬打折双腿致死。儿子高正礼袭爵。.

新!!: 尚书令和高孝琬 · 查看更多 »

高季興

楚武信王高季兴(),原名高季昌,因避后唐庄宗李存勗祖父李国昌的名讳,改为季兴,字贻孙,陕州峡石(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人,五代十國时期荆南建立者(楚王),以江陵一城周旋于中原、诸侯之间,长于纵横之术。自称东魏司徒高昂之后。 高季兴幼年为汴州商人李七郎(李七郎后为朱全忠义子,改名朱友让)家奴,后为朱友让收为义子,改姓为朱,由此得入军门,为朱全忠亲随牙将,因破凤翔救唐昭宗有功,被唐昭宗授“迎銮毅勇功臣”之号,迁宋州刺史。又随朱全忠扫荡青州,累功升颍州防御使,并復姓高氏。907年朱全忠称帝,建立后梁,授其为荆南节度使。但由于战乱,本来荆南所辖八州只有江陵一城为季昌所领。开平二年,与雷彦恭、马殷、杨行密鏖战,互有胜负。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平四年,大败马楚于油口。后梁末帝朱友贞乾化三年(913年),被册封为渤海王。是年九月,季昌私造战舰五百艘,招募亡命之徒,与杨吴、前蜀交好,后梁对其失去控制。乾化四年(914年)春正月,季昌試圖攻取前蜀的夔、万、忠、涪四州,結果大敗而還。贞明三年,季昌修筑堤坝以防长江水患,荆南人称高氏堤。龙德元年,季昌命都指挥使倪可福修江陵外城。 至后唐灭梁,高季兴向后唐称臣,携300骑入朝觐见,升中书令。在唐时建议李存勗攻取前蜀,李存勗认为十分有道理。但险些为后唐所留,季兴丢弃辎重和随从,连夜赶路才侥幸逃脱。回到江陵后,季兴认为李存勗耽于声色,定不能长久,于是修缮城池,招纳梁军旧部,以备万全之策。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年),后唐帝李存勗为笼络其心,册封其为南平王。随即与后唐一同攻蜀,不克而还。而蜀国仍被灭亡。消息传至荆南,季兴为之前给后唐出计而感到十分懊悔。高季兴在荆南,常截留各国供品,或也为讨得赐物向诸国称臣,反复无常,时称「高赖子」。 其后后唐灭前蜀,未几,又逢后唐的鄴都之變,李存勗被杀,天成元年,季兴趁机向李嗣源要回了夔、忠、万、归、峡五州。高季兴截获蜀地入朝贡物,又厚颜向后唐索地,妄图扩大地盘,后唐明宗李嗣源怒其无耻,罢其官爵,发湖南和蜀地两地兵马来--,荆南不敌,辖地日蹙,求兵于南吴。后因江南雨季,粮草不济,后唐罢兵,方才逃此一劫,此后归顺南吴,得封秦王。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马楚兴师进攻江陵,季兴不敌。九月,在白田击败楚军。然而后唐又兴兵来攻。十二月十五日(阳历为929年1月28日)高季兴病死,时年七十一。葬于江陵城西的龙山乡。其子高从诲继位,重新向后唐称臣,因此后唐始追封高季兴为楚王,谥武信(楚武信王),故南平又被称为北楚。.

新!!: 尚书令和高季興 · 查看更多 »

高從誨

從誨(),字遵聖,五代時期荊南君主(南平王)。為高季興之長子。曾仕於後梁中央政府,高季興為荊南節度使時,告歸其父,被高季興任命為馬步軍都指揮使、行軍司馬。 後唐明宗李嗣源天成三年(928年)十二月十五日(929年1月28日),被後唐冊封為南平王的高季興去世,高從誨嗣位。由於高季興在位末期曾與後唐決裂,並向南吳稱臣,而唐強吳弱、唐近吳遠,因此高從誨嗣位後,回歸向後唐稱臣,為後唐任命為荊南節度使,兼侍中。 長興三年(932年),被封為渤海王。後唐閔帝李從厚應順元年(934年)被改封南平王。 高從誨與部屬聊天,談到鄰國楚王馬希範非常奢侈。高從誨說:「像馬王那樣,可以說是大丈夫了」。孫光憲對答說:「天子諸侯,禮有等差。馬希範那種乳臭兒驕奢僭越,圖一時之樂,不謀遠慮,沒多久就要滅亡了,又有什麼好羨慕的!」高從誨久而悟,說:「你說的是」。之後,高從誨對梁震說:「我自己反省平生花費,實在太多了」。於是捨棄各種玩樂,以讀書作為消遣,省刑薄賦,南平國於是十分安寧。 荊南(南平)地狹兵弱,但因位處交通要道,每年各地區向中原政權的進貢,只要經過荊南,高季興、高從誨父子就會款待使者,掠奪財物,等到對方加以款待或讚賞,就把財物歸還,而且還會覺得這種行為很丟臉。後來後唐、後晉、遼國、後漢先後據有中原,南漢、閩國、南吳、南唐、後蜀皆稱帝,高從誨為求賞賜向他們都稱臣,所以各國都叫他們為「高賴子」或是「高無賴」。 後漢隱帝劉承祐乾祐元年(948年),高從誨去世,贈尚書令,諡文獻王。其子高保融繼位。.

新!!: 尚书令和高從誨 · 查看更多 »

高元海

元海(),北齐皇族,表字季文,勃海郡蓨县(今河北景县西)人。高欢侄孙,高思宗的儿子。.

新!!: 尚书令和高元海 · 查看更多 »

高光

光(Bloom、light bloom或glow),是用于视频游戏、和高动态光照渲染(HDR)中的一种计算机图形效果,用于仿造真实摄像机的物体成像。该效果会在高亮度物体周围产生条纹或羽毛状的光芒,以模糊图像细节。简单而言,如果物体背光,从第三人称观察,光线会表现得更加真实,并在某种程度上与遮挡物体产生交叠。.

新!!: 尚书令和高光 · 查看更多 »

高隆之

隆之,本姓徐,字延興。北齊洛陽(今屬河南)人。 父徐幹為姑婿高氏所養,因從其姓。高欢认他为弟(《北史》作弟,《北齐书》作从弟)。天平元年(534年)領營構大將軍。累迁并州刺史。东魏初年,为尚书右仆射,主持邺都营建工程。與孫騰、司馬子如、高岳合稱「四貴」,非法專恣。官至太保。高洋小時,高隆之曾对他無禮,高洋取代东魏时,隆之反對。高洋下令把高隆之殴死。赠冀定瀛沧幽五州诸军事、大将军、太尉、太保、冀州刺史、阳夏王,但没有上谥号。后高洋更杀其诸子(《北史》称高隆之被杀诸子为司徒中兵高慧登等二十人,《北齐书》则作高德枢等十余人),高隆之绝嗣。乾明年间,高隆之兄子高子远被立为高隆之的子嗣,袭爵阳夏王。 552年,高隆之受皇帝高洋意旨在全国择地冶炼,在相州牵口冶(今河南安阳水冶镇)监造冶铁炉,开始引水鼓风炼铁制造兵器,被后人尊称为“冶炼老祖”。.

新!!: 尚书令和高隆之 · 查看更多 »

高行周

行周(),字尚质,幽州人。五代名将。 是唐末名将“白马银枪”高思继的儿子,其兄高行-珪-,也是一方节度使。 早年追隨李嗣源,後唐莊宗滅梁,以功領端州刺史。替代李守贞擔任天平节度使。天福十二年的闰七月,刘知远遣行周與镇宁军节度使慕容彦超率军至邺城打擊杜重威。-乾-佑年間加守太师,封邺王,人稱高老鹞。曾鎮守潼關孤城,後投靠郭威。後周時,改封齐王。广顺二年卒,赠尚书令,追封秦王,谥武懿。有子高懷德。.

新!!: 尚书令和高行周 · 查看更多 »

高贞

北平王高贞,字仁坚,渤海郡蓨縣(今河北景縣)人,北齊武成帝高湛第五子。 高贞沉审宽恕。武成帝常说:“此儿得我凤毛。”566年五月廿三日,北齐后主高纬立太上皇帝高湛的儿子高弘(高廓)为齐安王,高仁固(高贞)为北平王,高仁英为高平王,高仁光为淮南王。高贞位司州牧、京畿大都督,兼尚书令、录尚书事。皇帝行幸外地,高贞在邺城总留台事。几年后,后主高纬以高贞长大,渐渐猜忌。高阿那肱承旨,令冯士干弹劾高贞下狱,夺其留后权。北齐灭亡前夕,高贞为青州刺史。北齐灭亡,高贞与后主死在长安。。.

新!!: 尚书令和高贞 · 查看更多 »

高阿那肱

阿那肱(),善無郡人,北齊後主高緯寵臣、軍事家,與穆提婆、韓鳳合稱北齊「三貴」,父親高市貴。在北齊時,靠著巴結和士開、陸令萱等權貴而平步青雲。.

新!!: 尚书令和高阿那肱 · 查看更多 »

高肇

肇(),字首文,文昭皇太后的兄長。自稱祖先渤海蓚縣人。五世祖高顧,晉朝永嘉年間,躲避戰亂進入高麗。父親高颺,字法脩。北魏孝文帝初年,和弟弟高乘信及其同鄉韓內、冀福等人進入北魏,任職厲威將軍,封爵河間子。高乘信任職明威將軍。孝文帝都用對待客人的禮節對待他們,於是就娶高颺的女兒,這就是文昭皇后,生宣武帝元恪。.

新!!: 尚书令和高肇 · 查看更多 »

高長恭

長恭(),名肃,一名孝瓘,字長恭,以字行,勃海郡蓨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追尊齐神武帝高歡之孫,追尊齊文襄帝高澄第三子,生母不详,因曾受封兰陵郡王,世稱蘭陵王,北齐宗室、官员。.

新!!: 尚书令和高長恭 · 查看更多 »

高洋

#重定向 齐文宣帝.

新!!: 尚书令和高洋 · 查看更多 »

高涣

涣(),字敬寿,北齐神武帝高欢第七子,生母是韩智辉。 史称他天姿雄杰,俶傥不群,幼童时代,常自称有大将之才略。高欢夸赞喜欢他说:“此儿像我。”长大后,力能扛鼎,材武绝伦。对左右说:“人不可无学,但要不为博士耳。”所以读书能知梗概,但不深入研习。元象年间,封平原郡公。高澄遇害时,高涣尚年幼,在西学,听到宫中喧哗,大惊到:“大哥必遭大难!”弯弓而出。武定末年,任冀州刺史,在冀州政績良好。天保元年(550年),高渙晉封為上党王,历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与常山王高演等筑伐恶诸城。他们聚集邺下轻薄少年,欺凌郡县,被法司纠劾。文宣帝高洋杀死他左右数人,高涣也被谴责。天保六年(555年),率众送梁王萧渊明回江南,破东关,斩杀梁朝特进裴之横等人,威名盛隆。天保八年(557年),任为录尚书事。 當初有术士称亡高者黑衣,于是从高欢之後,每每出行,不想见佛僧,因为他们是黑衣。当时高洋去晋阳,以忌讳的事问左右:“什么东西最黑?”回答:“没有什么比得过漆。”高洋以高涣是父亲的第七子,派庫真都督破六韩伯昇到邺城徵召高涣。高涣至紫陌桥,杀死破六韩伯昇逃跑,渡河被土著抓住执送文宣帝。高洋用铁笼把他和与永安王高浚一起盛起来,按置地牢下。一年后,高涣与高浚一起被杀,时年二十六岁。将他的王妃李氏嫁给了冯文洛,冯文洛是高家的旧奴,积劳位至刺史,高洋令冯文洛等杀高涣,所以以高涣王妃嫁给他。 至乾明元年(560年),高殷即位,将二王余骨安葬,追赠高涣為司空,谥号為「刚肃」。敕令李氏回高涣府第。而冯文洛不同意。李氏在阶下数落冯文洛:“遭难流离,以至大辱,志操寡薄,不能自尽,幸蒙恩诏,得反藩闱。汝是谁家孰奴,犹欲见侮!”于是冯文洛受杖一百,流血洒地。高涣並无嫡子,庶长子高寶嚴於河清二年(563年)承袭爵位,位至金紫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新!!: 尚书令和高涣 · 查看更多 »

高淹

淹(),字子邃,勃海郡蓨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追尊齐神武帝高欢第四子,生母穆娘。.

新!!: 尚书令和高淹 · 查看更多 »

高湛

#重定向 齐武成帝.

新!!: 尚书令和高湛 · 查看更多 »

高演

#重定向 齐孝昭帝.

新!!: 尚书令和高演 · 查看更多 »

高澄

澄(),字子惠,北魏、东魏权臣高欢之子,父亲死后,任大丞相。北齐追尊为文襄帝。.

新!!: 尚书令和高澄 · 查看更多 »

高浟

浟(),字子深,勃海郡蓨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追尊齐神武帝高欢第五子。庶出,生母大爾朱氏,北齐宗室、官员。.

新!!: 尚书令和高浟 · 查看更多 »

高普

普,北齐皇族,表字德广,高欢族侄,平秦王高归彦侄,高归義之子。北朝齐武成帝、齐后主时尚书左仆射、尚书令。渤海郡蓨县(治今河北景县)人。.

新!!: 尚书令和高普 · 查看更多 »

诸葛瞻

諸葛瞻(),字思远,琅邪阳都(山东沂南县)人,诸葛亮的长子,三國時期蜀漢的重臣,是書法家和畫家。曾为骑都尉和出任羽林中郎将,最終官至衛將軍。.

新!!: 尚书令和诸葛瞻 · 查看更多 »

谢安

谢安(),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曾隱居東山,历任吴兴太守、侍中兼吏部尚书兼中护军、尚书仆射兼领吏部加后将军、扬州刺史兼中书监兼录尚书事、都督五州、幽州之燕国诸军事兼假节、太保兼都督十五州军事兼卫将军等职,死后追赠太傅,追封庐陵郡公。世称謝東山、谢太傅、谢安石、谢相、谢公。 他初与权臣周旋时,从不卑躬屈膝,不违背自己的准则却能拒权臣而扶社稷;等他自己当政的时候,又处处以大局为重,不结党营私,不仅调和了东晋内部矛盾,还于淝水之战击败前秦并北伐夺回了大片领土;而到他北伐胜利、正是功成名就之时,还能激流勇退,不恋权位;因此被后世人视为良相的代表,“高洁”的典范。.

新!!: 尚书令和谢安 · 查看更多 »

谢举

谢举,南北朝时南朝梁大臣、文学家,字言扬,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梁武帝时尚书令。建昌县侯谢弘微的曾孙,谢庄的孙子,謝瀹之子。.

新!!: 尚书令和谢举 · 查看更多 »

谢胐

#重定向 謝朏.

新!!: 尚书令和谢胐 · 查看更多 »

費禕

費禕(),字文偉,荊州江夏鄳县(今河南罗山)人,三國時代蜀漢的政治家和將領,官至大將軍。在一次回途的筵會中,被降將郭脩刺殺而亡,死後諡號敬侯。.

新!!: 尚书令和費禕 · 查看更多 »

賈充

贾充(),字公闾,平阳郡襄陵县(今山西襄汾县)人,曹魏豫州刺史贾逵之子,是三国時代仕於魏國和西晋兩個朝代的大臣。西晉建國功臣,司馬昭和司馬炎的心腹,其女兒賈褒及賈南風分別嫁予司馬炎弟司馬攸及兒子司馬衷,與皇室結為姻親,地位顯赫,諡號武公。.

新!!: 尚书令和賈充 · 查看更多 »

贺拔仁

贺拔仁(),中国南北朝时東魏北齐軍事人物,又名贺拔焉过儿。字天惠,善无郡(治今山西右玉县东南)人,高车族贺拔氏。.

新!!: 尚书令和贺拔仁 · 查看更多 »

趙彥深

趙彥深()本名隐,字彦渊(唐朝避李渊讳改为彦深),避北齐庙讳(高殷)以字行,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后为平原(今山东平原)人。 汉太傅趙憙之後。高祖父赵难擔任齐州清河太守,遂移居清河。彦深自幼孤贫,事母至孝。十歲時,伺候司徒崔光。崔光对宾客们说这孩子将来肯定前程远大。赵彦深性聪敏,善书计,早年为尚书令司马子如的門客,供写书,高欢在晋阳時,司马子如看中他书写无误用为书令史,推荐赵彦深擔任史官。子如擔任开府参军,再以赵彦深为水部郎。补大丞相功曹参军。高欢时期的文章多出自其手,号称敏给。 高欢死后,世子高澄委托赵彦深署理后事,封安国县伯。劝降西魏颍川守将王思政,解思政佩刀赠与彦深。高洋即位称帝,赵彦深仍旧掌管机密,进爵为安国县侯。历任秘书监、大司农。出为东南道行台尚书、徐州刺史。征为侍中,仍掌机密。 武成帝河清元年(562年),进爵安乐公。累迁尚书左仆射、齐州大中正,监国史,迁尚书令,位特进,封宜阳王,武平二年(571年)拜司空,被为祖珽所间,出为西兖州刺史。四年(573年),征为司空,转司徒。武平七年(公元576年)正月丁母忧,寻起为本官。七年六月,暴疾卒,年七十岁。 赵彦深父母赵奉伯、傅华合葬墓位于山东济南槐荫区段店镇后周王庄村,1977年村民因挖井取土挖出北齐太妃墓,出土《北齐宜阳国太妃傅华墓志铭》一方,失志盖;同墓出土《齐故使持节都督齐兖南青诸军事齐州刺史尚书左仆射司空赵公墓志铭》篆书盖石一方,失志铭。.

新!!: 尚书令和趙彥深 · 查看更多 »

趙昌 (西漢)

趙昌(),字君仲。漢哀帝時任尚書令。建平三年(前4年)升遷少府。建平四年(前3年)為河內太守。.

新!!: 尚书令和趙昌 (西漢) · 查看更多 »

麴景

景,五胡十六国西秦乞伏炽磐时尚书令。 麴景原为乞伏-乾-归属下御史大夫,永康六年(417年),西秦相国翟勍去世。八月,乞伏炽磐任命尚书令乞伏昙达为左丞相,左仆射乞伏元基为右丞相,御史大夫麴景为尚书令,侍中翟绍为左仆射。建弘八年(427年)麴景出任为沙州刺史,镇守西平。.

新!!: 尚书令和麴景 · 查看更多 »

黃雋

黃雋,东汉官员,官至尚书令。 汉桓帝时,封爵和赏赐超出正常的制度,皇宫内的美女过于滥盛。汉桓帝追录河南尹邓万世的父亲邓遵的微功而赐封邓万世,重新恢复尚书令黃雋祖先已经断绝的封爵。延熹二年(159年),陈蕃上疏说:“封国的诸侯好像天上的二十八宿,拱卫帝王。汉高祖之约,非功臣不侯。爵位已封,再谈论也来不及,只是希望陛下到此为止。在皇宫之中有美女数千人,费用无法计算”。桓帝对陈蕃的建议颇为采纳,释放宫女五百余人,只赐给尚书令黃雋关内侯的封爵,而封邓万世为南乡侯。.

新!!: 尚书令和黃雋 · 查看更多 »

黄琼

(),东汉江夏郡安陆人,字世英,黄香之子。 因为父荫担任太子舍人,以患病推辞不就,汉顺帝永建年间,被公卿推荐,被朝廷征辟。李固非常仰慕他,在书信中说:“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在職期間,重用清議之士,如范滂、袁忠等日後遭到黨錮之禍的名士。黄琼到京师洛阳,历任议郎、尚书令。151年以太常任司空,152年因地震免为太仆,153年任司徒,154年任太尉。158年因日食免为大司农。159年,汉桓帝除梁冀,因黄琼不附梁冀,再任太尉,封邟乡侯。161年再任司空。临终上书抑制宦官,谥号忠。一女嫁刘焉。其孙黄琬。.

新!!: 尚书令和黄琼 · 查看更多 »

黄香

黃香(汉明帝永平十一年至延光元年),字文彊,江夏云梦人(今湖北省孝感市云梦縣)。東漢時期著名大臣,歷任尚書郎、左丞、尚書令,官至魏郡太守,後被免官。為《二十四孝》中扇枕温衾的主角。.

新!!: 尚书令和黄香 · 查看更多 »

边韶

边韶(),字孝先,陈留郡浚仪县人。生卒年不详,约汉桓帝建和初年前后在世。 以文章知名,教授數百人。邊韶口才甚好辯才無礙,曾經晝日假臥,弟子們私下嘲笑他說:「邊孝先,腹便便。懶讀書,但欲眠。」邊韶私下聽到之後,在適當的時機地點告訴大家:「邊為姓、考為字。腹便便,《五經》笥。但欲眠,思經事。寐與周公通夢,靜與孔子同意。師而可謿,出何典記?」嘲笑他的人深感慚愧,邊韶之辯才捷出讓人折服。 桓帝時徵拜太中大夫,著作東觀,再遷北地郡太守,入拜尚書令。後為陳國相,死在任上。著有詩、頌、碑、銘、書、策凡十五篇。 著有《塞赋》描述一種名為塞戲的棋類。.

新!!: 尚书令和边韶 · 查看更多 »

辽天祚帝

遼天祚帝耶律延禧(),字延宁,小名阿果,是辽朝西遷前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统治时间是从1101年2月12日至1125年3月26日,在位24年。.

新!!: 尚书令和辽天祚帝 · 查看更多 »

辽道宗

遼道宗耶律洪基(),契丹及遼朝第八位皇帝(1055年8月28日-1101年2月12日在位),在位長達46年,僅次於遼聖宗。他是遼興宗的長子,契丹名查剌。.

新!!: 尚书令和辽道宗 · 查看更多 »

辛牢

辛牢是前秦政治人物。歷官右司马、尚书令。苻健時任吏部尚书。 壽光二年(356年)春初,皇帝苻生在太極殿大規模宴請文武百官,受命擔任酒令官。辛牢怕群臣酒后失态,没有强行劝饮。宴會舉行到一半時,苻生藉口仍然有人清醒未醉,遭苻生舉持弓箭射殺。.

新!!: 尚书令和辛牢 · 查看更多 »

霍光

霍光(),字子孟,西汉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人,政治家,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名将霍去病异母弟,昭帝上官皇后外祖父,宣帝霍皇后之父。先后任郎官,曹官、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大司马、大将军等职位,封博陆侯,谥号为宣成,是以又被尊称为博陆宣成侯。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期间曾主持废立昌邑王。宣帝地节二年霍光去世,过世后第二年霍家因谋反被族诛。 霍光本人身高七尺三寸(约折合1.68米),皮肤白皙,眉目疏朗,胡须很美,是当时有名的美男子。他常被人和伊尹并提,称为伊霍,后世往往以「伊霍之事」代指权臣摄政废立皇帝。.

新!!: 尚书令和霍光 · 查看更多 »

錢弘倧

吳越忠遜王錢弘倧(),字隆道,五代時期吳越國君主。.

新!!: 尚书令和錢弘倧 · 查看更多 »

錢元瓘

吳越世宗錢元瓘(),字明寶,原名錢傳瓘,五代時期吳越國君主,是吳越國建立者錢鏐之子。.

新!!: 尚书令和錢元瓘 · 查看更多 »

胡长仁

胡长仁(),字孝隆,安定临泾人,武成皇后之兄,北齐权臣。 胡长仁是殿中尚书、中书监、侍中、东平孝景公胡祥的孙子,北魏中书令、兖州刺史、安平王胡延之的儿子。568年五月初九,北齐任命尚书右仆射胡长仁为尚书左仆射,十月二十日,北齐任命广宁王高孝珩为录尚书事,左仆射胡长仁为尚书令(尚书省长官,下辖左、右仆射,时和士开为左仆射,唐邕为右仆射)。北齐武成帝驾崩后,开始参预朝政,受封为陇东郡王。 左丞郦孝裕、郎中陆仁惠、卢元亮和胡长仁互相结为一党。胡长仁每上尚书省,郦孝裕必方驾而来。省务繁忙,簿案堆积,令史想要到都座的人每天都有百数。郦孝裕屏退外人与胡长仁私下讲话,退朝也是相随,陆仁惠、卢元亮又伺间而往,停止公事,时人号郦、陆、卢为三佞。 胡长仁私游密席,处处追寻。郦孝裕劝其求进,和士开非常恨他,于是奏郦孝裕为章武郡守,卢元亮为淮南郡守,陆仁惠为幽州长史。郦孝裕劝说胡长仁:“大王假装卧病,和士开必来,因而杀之。入见太后,不过百日失官,便代其处。”和士开知道后,将郦孝裕迁为北营州建德郡守。 天统五年(569年),胡长仁随齐后主高纬回邺城,门客程牙冒犯御驾,被捉获打死。和士开乘此令亲信陈德信讲述胡长仁仗着外戚,骄豪无所畏惮。胡长仁被除为齐州刺史。 武平四年(573年)四月,胡长仁被外放到齐州后,启求暂回邺城,奏章却被有司隐瞒不报。他极为怨愤,派冀州人李揩墙刺杀和士开,却被其弟胡长咸告发。和士开和祖孝徵商议,祖孝徵以汉文帝诛杀舅舅薄昭的事情为例,于是后主高纬派使者张固、刘桃枝去齐州,斥责胡长仁谋害宰辅,将他赐死。 胡长仁爱好欣赏歌舞,能饮酒至数斗而不醉。但到齐州后,每次喝酒,就长嘘短叹,泪流不已。他死后,有一个女儿被北齐后主高纬纳为皇后,即胡皇后,于是重加赠谥。胡长仁的儿子胡君璧,袭爵陇东王。胡君璧的弟弟胡君璋,胡长仁的弟弟胡长雍等,胡家前后七人被赐爵,整个家族都很贵盛。.

新!!: 尚书令和胡长仁 · 查看更多 »

郭子仪

郭子儀(),華州鄭縣(今陝西渭南市华州区)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一生平定安史之亂等諸多亂事,歷事玄、肅、代、德四帝,封汾陽郡王,世稱郭令公。為傳說“富貴壽考”典故的主人公,頤和園長廊畫中有描繪。.

新!!: 尚书令和郭子仪 · 查看更多 »

郭伋

郭伋(),中国东汉右扶风茂陵人,字细侯,父蜀郡太守郭梵。.

新!!: 尚书令和郭伋 · 查看更多 »

郭生

郭生,十六国时期北燕大臣。 郭生在北燕天王冯弘属下为尚书令。冯弘后期,北魏常来进攻。北燕无力抵抗,冯弘请高句丽出兵接应,准备举国都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百姓东迁。郭生因为百姓不愿迁徙他乡,于是开启城门迎接城外的魏军,魏军却以为北燕故意诱敌深入,不敢入城。郭生率兵进攻冯弘。冯弘开启东门迎接高句丽兵入城,与郭生叛军在宫前会战,郭生中流矢死。.

新!!: 尚书令和郭生 · 查看更多 »

郭贺

郭贺(),字乔卿,广汉郡雒县(今四川省广汉市)人,中国東漢官员。 祖父郭坚伯,父亲郭游君,都有气节,不出仕王莽。郭贺通晓法律,初为广汉主簿,广汉郡太守蔡茂梦见坐在大屋子里,房梁上有三株谷穗,蔡茂跳起来拿,得到中间的一棵,马上就弄丢了。他问主簿郭贺,郭贺离席庆贺:“大屋是宫府的形象。房梁上有禾穗,是人臣的上禄征兆。得到中间的一棵,是中台之位。文字上禾失为秩,虽说是丢失,实际是得到禄秩。三公有空缺(衮职有阙),府君会补任的。”不满一月,汉光武帝徵蔡茂为司徒,蔡茂辟郭贺为司徒掾。 建武年间,郭贺累官为尚书令,在任六年,通晓原来的行政惯例,对时政多有匡益。郭贺出任荆州刺史,被皇帝接见赏赐,恩宠有加。到任後,有突出政绩。百姓满意,歌唱称颂他:“厥德仁明郭乔卿,忠正朝廷上下平。”汉明帝巡视到南阳,他特别受到赞赏,赐给他三公之服,黼黻冕旒。三公穿衮冕。黼好像斧形,黻像两个“己”子相背。冕是用木头做的,衣服用帛做的,玄上纁下,宽八寸,长一尺六寸。旒就是冕前后的垂玉,天子十二旒,上公九旒。而且要他出行时揭去车上的帷幕,以便百姓观看,来表彰他的道德。经过的地方,官民指着他互相提醒,无不以其为荣。永平四年(61年),徵拜为河南尹,治理以清静无为著称。任职三年而卒,汉明帝下诏书哀悼他,赐给他车一乘,钱四十万。.

新!!: 尚书令和郭贺 · 查看更多 »

郭镇

郭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尚书令和郭镇 · 查看更多 »

郗鉴

郗鉴(),字道徽,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人。东晋重要將領,軍事家。東漢御史大夫郗慮的玄孫。郗鑒歷仕晉元帝、晉明帝、晉成帝三朝,曾協助討平晉初的王敦之亂和蘇峻之亂。.

新!!: 尚书令和郗鉴 · 查看更多 »

阎式

阎式,一作阎或,中国五胡十六国时代成汉皇帝李雄的尚书令,天水郡(今甘肃省天水市)人。 阎式担任始昌令。齐万年起兵反晋,阎式、李特等率关陇流民十余万流入巴蜀、汉中,益州刺史罗尚计划袭击流民,阎式劝李特早作准备,李特于是率众大败罗尚军。流民共推李特为主,为行镇北大将军。阎式担任李特的谋主。成汉建国,李雄即皇帝位,拜阎式为尚书令。当时文武百官都出身粗豪,无朝廷之仪,阎式上疏请参考汉晋故事,立百官制度,李雄听从,命阎式制定制度。晏平四年(309年),阎式和太尉李离被将领罗羕、张金苟、訇琦等所杀。.

新!!: 尚书令和阎式 · 查看更多 »

阳骛

阳骛(),一作阳鹜,十六国时期前燕大臣。字士秋,右北平郡无终县(今天津市蓟州区)人。 西晋末年,其父阳耽率家投奔辽西慕容部,仕慕容廆为东夷校尉。阳骛清素好学,睿智有才识。慕容廆时阳骛任平州别驾。慕容皝时位至司隶校尉、左长史,随军东西征伐,出谋划策。慕容皝临终对慕容儁说:“阳士秋士行高洁,忠干贞固,可托大事,汝善待之!”慕容儁继承燕王王位,任命左长史阳骛为郎中令。349年,慕容儁任命慕容恪为辅国将军,慕容评为辅弼将军,左长史阳骛为辅义将军,称之为“三辅”。阳骛辅佐慕容儁进图中原,其功仅次于主将慕容恪。352年八月,慕容儁派慕容恪、封奕、阳骛攻打王午。十一月十二日,任命国相封奕为太尉,左长史阳骛为尚书令,右司马皇甫真为尚书左仆射,典书令张悕为右仆射。354年,阳骛为司空,仍旧职守尚书令。355年十一月,太原王慕容恪为大都督、抚军将军,以阳骛作为副手,攻打段龛。358年,司空阳骛在东燕讨伐高昌,在黎阳攻打高昌别将的军队,没有攻破。十月,东晋泰山郡太守诸葛攸攻打前燕的东郡,进入武阳后,慕容儁派大司马慕容恪统领阳骛及乐安王慕容臧率军迎击,诸葛攸被打败逃回泰山。慕容恪渡过黄河,占据河南。360年,慕容儁临终召来慕容恪、阳骛以及司徒慕容评、领军将军慕舆根等人,接受遗诏辅佐朝政。慕容暐即位,二月,太原王慕容恪为太宰,总揽朝政;上庸王慕容评为太傅,阳骛为太保,慕舆根为太师,参与辅佐朝政。365年四月初九,太尉武平匡公封奕去世。司空阳骛为太尉,侍中、光禄大夫皇甫真为司空,兼中书监。阳骛历事四朝,年高望重,从太宰慕容恪以下都叩拜他。阳骛小心恭顺、谦恭仁厚,胜过年轻的时候,对子孙们严加管教,所以他们虽身为高官,却无人敢违犯他的法度。367年十二月,太尉建宁敬公阳骛去世。慕容暐待以师傅之礼。阳骛性节俭,无殓葬之财。.

新!!: 尚书令和阳骛 · 查看更多 »

蘇峻

蘇峻,字子高。东晋長廣郡掖縣(今屬山東)人。晉朝官員,活躍於東晉初年,曾參與討平王敦之亂,但卻是數年後蘇峻之亂的叛軍領袖。.

新!!: 尚书令和蘇峻 · 查看更多 »

赫連璝

赫連璝(),中国五胡十六国时代夏國开国皇帝赫连勃勃的長子。414年,他被父亲册封为太子,三弟赫連昌為太原公,四弟赫连伦為酒泉公,五弟赫连定为平原公。424年,赫连勃勃想废黜太子赫連璝,改立赫连伦為太子。赫連璝听到这个消息,立即率兵七万人北上进攻赫连伦。赫连伦率兵三万人迎击,双方在高平大战。赫连伦兵败身死。赫连伦的同胞兄太原公赫连昌率骑兵一万袭击赫连璝的大军,斩杀赫连璝,收服了他的八万五千部众,回到国都统万,赫连勃勃封赫连昌为太子。.

新!!: 尚书令和赫連璝 · 查看更多 »

赵俱

赵俱(),中国十六国时期前秦政治人物。天水郡(今甘肃省天水市)人。 350年,苻洪自称为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以天水郡人赵俱、陇西郡人牛夷、北地郡人辛牢为从事中郎,氐族酋长毛贵则被任命为单于辅相。苻洪死后,苻健继任,任命赵俱为河内郡太守,戍卫温县;任命牛夷为安集将军,戍卫怀县。354年,前秦任命光禄大夫赵俱为洛州刺史,镇守宜阳。他的堂弟赵韶为右仆射,赵诲为中护军,都得宠于苻生。苻生即位后,便任命赵俱为尚书令。赵俱以得病为由坚辞,对赵韶、赵诲说:“你们不顾及祖宗,要干灭门之事!毛贵、梁楞、梁安等人何罪之有,皇帝杀了他们?我什么功劳,能取代他们?你们自以为是,我大概快要死了!”355年,赵俱忧郁而死。.

新!!: 尚书令和赵俱 · 查看更多 »

赵元佐

赵元佐(),字惟吉,初名德崇,母為元德皇后李贤妃,生父為宋太宗赵光义。 年少時聰明機警,身形舉止與宋太宗相似,甚得宋太宗喜愛。十三歲時,跟隨著到近郊狩獵,前方有一隻兔子,宋太宗叫趙元佐射看看,結果一發而中,契丹使節在旁邊看到,十分訝異。早年随父亲出征太原、幽州的蓟地。太平興國年間,出居內東門別第,拜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卫王,赴上中書。後徙居東宮,改賜今名,加檢校太尉,進封楚王。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秦王赵廷美被贬至涪陵,赵元佐试图拯救,后赵廷美死,赵元佐发疯,并伤及旁人。雍熙二年,重阳节太宗大宴,唯独不召他参加,于是发怒焚烧宫廷。后被废为庶人。赵光义三子宋真宗赵恒即位后,念及兄情,恢复其爵位。天圣五年(1027年),赵元佐驾薨,赠河中、凤翔牧,追封齐王,谥号恭宪。后改封潞王,又改魏王,宋徽宗时改封汉王。.

新!!: 尚书令和赵元佐 · 查看更多 »

赵谦

赵谦(),字彦信,东汉时期人物,郫忠侯,蜀郡成都县(今四川省成都市)人。祖父赵戒,三叔趙典(字仲经),弟赵温(字子柔)。.

新!!: 尚书令和赵谦 · 查看更多 »

薛悌

薛悌(),字孝威,兗州東郡(今山東聊城市)人氏,漢末三國時曹魏官員,歷任兗州從事、泰山郡太守、尚書令、中護軍督軍,最後官至尚書,受爵關內侯。.

新!!: 尚书令和薛悌 · 查看更多 »

闾毗

闾毗,北魏大臣,柔然人。大檀可汗亲属,父亲郁久閭辰。 北魏太武帝时,携弟妹逃奔北魏。妹妹选入东宫。太平真君元年(440年),生下文成帝拓跋濬,即恭皇后。太安二年(456年)闾毗为平北将军,赐爵河东公。同年,闾毗加侍中,进河东王,征东将军,平尚书事。子弟十余人被封为王、公、侯、子。死后追赠太尉。和平二年(461年)四月闾毗去世,追贈太尉之位,子閭惠嗣後。.

新!!: 尚书令和闾毗 · 查看更多 »

董厥

董厥(),字龔襲,義陽人。三國時蜀漢末期重要官員。.

新!!: 尚书令和董厥 · 查看更多 »

董允

董允(),字休昭,三國時期蜀漢的大臣,与蒋琬、费祎在诸葛亮逝世后同掌蜀汉军政。董允在世時,黃皓畏懼董允而不敢作歹。.

新!!: 尚书令和董允 · 查看更多 »

董诜

#重定向 董锐.

新!!: 尚书令和董诜 · 查看更多 »

钱俶

钱俶()本名弘俶,因犯宋宣祖赵弘殷名讳,入宋後避諱,只称钱俶。字文德,小字虎子,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文穆王錢元瓘第九子,吳越最后一位國王。.

新!!: 尚书令和钱俶 · 查看更多 »

蔡条

#重定向 蔡款#子.

新!!: 尚书令和蔡条 · 查看更多 »

蔣琬

蔣琬(),字公琰,三國時代蜀漢的重臣,是劉敏、潘濬表兄。荊州零陵湘鄉(今湖南省双峰縣)人,蜀汉四英之一。初随刘备入蜀,诸葛亮卒后封大将军,辅佐刘禅,主持朝政,统兵御魏。采取闭关息民政策,国力大增。官至大司马,蜀漢安阳亭侯,諡號恭。.

新!!: 尚书令和蔣琬 · 查看更多 »

鄧馮

鄧馮,表字君侯,西汉南阳郡(治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汉平帝时右扶风、尚书令。 鄧馮原任尙書令,元始五年(5年),取代七十岁病免的谢尧担任右扶风,右扶风管理渭城县、咸阳县、槐里县、鄠县、盩厔县、斄县、郁夷县、美阳县、郿县、雍县、漆县、栒邑县、隃麋县、陈仓县、杜阳县、汧县、好畤县、虢县、安陵县、茂陵县、平陵县、武功县二十二县。鄧馮是西汉最后一任右扶风。.

新!!: 尚书令和鄧馮 · 查看更多 »

鄭弘 (東漢)

鄭弘(),字巨君。會稽山陰(今紹興)人。 從祖鄭吉,宣帝時為西域都護。求學於河東太守焦貺,早年在家耕作,為太守第五倫提拔,舉孝廉,曾為騶(兗州縣)令。焦貺因楚王劉英謀反事下獄,病死路上,諸生變姓逃禍,只有鄭弘獨自向漢明帝上表為貺申冤。皇帝下令赦免其罪,鄭弘親自為焦貺送葬。漢章帝時任尚書令、侍中,元和元年(84年)官至太尉,第五倫為司空,鄭弘仍事之如師。鄭弘與侍中竇憲有隙,竇憲反奏鄭弘“洩密”,為章帝所責,收弘印綬,鄭弘想辭官,皇帝不許。不久鄭弘病危,仍「上書陳謝,並言竇憲之短」。章帝「遣醫占弘病,比至已卒」。.

新!!: 尚书令和鄭弘 (東漢) · 查看更多 »

蕭道成

帝萧道成(),字绍伯,南北朝時代南齊开国皇帝。.

新!!: 尚书令和蕭道成 · 查看更多 »

蕭懿

蕭懿(),字元達,萧顺之之长子,梁武帝蕭衍的長兄。.

新!!: 尚书令和蕭懿 · 查看更多 »

长孙渴侯

长孙渴侯(),北魏官员,魏文成帝时尚书令,鲜卑族。 正平二年(452年)中常侍宗爱弑杀魏太武帝拓跋焘和继任的南安王拓跋余,尚书长孙渴侯与陆丽奉迎嫡皇孙拓跋濬。十月初三,源贺、长孙渴侯率兵严密把守皇宫,派刘尼、陆丽将拓跋濬抱在马上,进入平城,源贺、长孙渴侯打开宫门,迎接皇孙一行。嫡皇孙拓跋濬即帝位於永安殿,即魏文成帝,之后斩了宗爱、贾周。兴安元年(452年)十月,魏文成帝命骠骑大将军拓跋寿乐为太宰、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长孙渴侯为尚书令,加仪同三司。十一月,拓跋寿乐和长孙渴侯因为争夺权利,被文成帝一起赐死。.

新!!: 尚书令和长孙渴侯 · 查看更多 »

若门

#重定向 劉衛辰#子.

新!!: 尚书令和若门 · 查看更多 »

苻同成

苻同成,氐族人,前秦太宗苻登之兄。 387年,苻登任命他哥哥苻同成为司徒、守尚书令,封颍川王。任命他的弟弟苻广为中书监,封为安成王。任命他儿子苻崇为尚书左仆射,封为东平王。388年,颍川王苻同成被任命为太尉。.

新!!: 尚书令和苻同成 · 查看更多 »

苻丕

哀平帝苻丕(),字永叔(或作永敘),略陽臨渭(今甘肅秦安)氐族人。前秦皇帝,宣昭帝苻堅的庶長子,淝水之戰後與後燕君主慕容垂一度相持於鄴城。並在苻堅死後繼承帝位,繼續與後秦、西燕及後燕勢力對抗。最終在進攻洛陽時遭晉軍所殺,死後獲諡為哀平皇帝。.

新!!: 尚书令和苻丕 · 查看更多 »

苻侯

苻侯(),氐族人,略阳郡临渭县(甘肃秦安县陇城镇)人,前秦太祖苻洪的堂弟,世祖苻坚从祖,永安王,右光禄大夫、太尉。 357年,苻坚即位为天王,诸王全都降为公。命右光禄大夫、永安公苻侯为太尉,晋公苻柳为车骑大将军、尚书令。封弟弟苻融为阳平公,苻双为河南公,儿子苻丕为长乐公,苻晖为平原公,苻熙为广平公,苻睿为钜鹿公。358年九月,苻坚返回长安,任命太尉苻侯暂任尚书令。359年,前秦平羌护军高离据守略阳反叛,永安威公苻侯前往讨伐,没有攻克苻侯就死去,谥号威。四月,骁骑将军邓羌、秦州刺史啖铁讨伐平定了高离反叛。.

新!!: 尚书令和苻侯 · 查看更多 »

苻冲

苻冲,氐族人,前秦太宗苻登之弟。 384年,前秦幽州刺史王永、平州刺史苻冲率领二州军攻击后燕。燕王慕容垂派平朔将军平规反击王永,王永派昌黎太守宋敞在范阳迎战,宋敞的军队被打败,平规进军占据了蓟城以南。385年九月,苻丕命张蚝为侍中、司空,任命王永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尚书令,任命王腾为中军大将军、司隶校尉,任命苻冲为尚书左仆射,封为西平王。441年,氐王杨难当动员全国的兵马入侵刘宋,计划占据蜀地,派建忠将军苻冲从东洛出兵抵御刘宋梁州军。刘宋梁、秦二州刺史刘真道斩杀苻冲。.

新!!: 尚书令和苻冲 · 查看更多 »

苻纂

苻纂,十六国前秦将领,略阳临渭(今甘肃省秦安东南)氐族。 苻坚时苻纂任尚书令,封为魏昌公。苻丕即位后,苻纂从长安率领三千壮士投奔,拜为太尉,封东海王,任大司马。386年,他和左丞相王永在襄陵攻击西燕慕容永,兵败,被苻丕猜忌。苻丕逃奔东垣,他和弟弟尚书永平侯苻师奴率军数万,逃到杏城。387年,苻登命他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大司马,晋封鲁王。率领军队攻打上郡羌酋,在泾阳击败姚硕德,后来被姚苌阻挡,退击敷陆。苻师奴劝他称帝,他不从,最后被杀。.

新!!: 尚书令和苻纂 · 查看更多 »

苻柳

苻柳(),中國五胡十六國時代人物,前秦开国皇帝苻健的第八子。 前秦皇始元年(351年)正月二十日,苻健即天王、大单于位,立国号为大秦,改年号为皇始,封苻柳为晋公。次年,苻柳进封晋王。355年,太子苻苌死后,强皇后想立小儿子晋王苻柳,前秦国主苻健认为谶文中有“三羊五眼”的字样,于是就立苻生为太子。苻生即位后,任命晋王苻柳为征东大将军、并州牧,镇守蒲阪。356年,前秦征东大将军、晋王苻柳派参军阎负、梁殊出使前凉,带去书信游说前凉王张玄靓。张玄靓向前秦称臣。357年,苻坚杀苻生称天王,苻柳降为晋公,为车骑大将军、尚书令。十月,张平进犯秦地,苻坚让苻柳都督并、冀州诸军事,为并州牧,镇守蒲阪,抵御张平。364年,汝南公苻腾反叛苻坚,被诛杀。苻生的弟弟们还有晋公苻柳等五人,王猛对苻坚说:“不去五公,终必为患。”苻坚考虑到苻双是自己的同母弟,苻柳是伯父苻健喜爱的儿子,没有追究。 及後,苻柳與征西大将军、秦州刺史赵公苻双,镇东将军、洛州刺史魏公苻廋,安西将军、雍州刺史燕公苻武谋划作乱,苻坚听说后,征召苻柳等人前往长安。建元三年(367年)十月,苻柳占据蒲阪,苻双占据上邽,苻廋占据陕城(今河南三门峡市西),苻武占据安定郡,全都起兵反叛苻坚。苻坚遣使劝谕他们,让他们各自咬梨交给使者,作为表示听从劝告的信物。苻柳、苻双、苻廋、苻武四人都没有照办。晋公苻柳多次挑战,王猛不应。苻柳以为王猛害怕,建元四年(368年),五月,留长子苻良守蒲阪,自己率兵二万西进长安。刚离开蒲阪一百多里,邓羌率七千精骑夜袭苻柳。苻柳率军撤返,王猛半路截击,俘获全部苻柳兵众。苻柳和与百骑逃进蒲阪城中,九月,王猛攻下了蒲阪,斩杀了晋公苻柳和他的妻儿。.

新!!: 尚书令和苻柳 · 查看更多 »

虞诩

虞诩,字升卿,东汉名将,陈国安平(今河南省鹿邑县西北)人。汉安帝时,他为朝歌(今河南省汤阴县西南)县长。后来担任武都郡太守,平定羌人之乱。汉顺帝时代,担任司隶校尉,弹劾罢黜中常侍张防。因为触犯权贵,曾经九次遭到谴责,三次遭到刑罚。后来官至尚书令。.

新!!: 尚书令和虞诩 · 查看更多 »

陳矯

陳矯(),字季弼,東漢廣陵東陽(今安徽天长市)人。本为广陵刘氏,与广陵厉王刘胥的后代刘颂为近亲,因過繼與母族而改姓陳,三國時曹魏重臣。.

新!!: 尚书令和陳矯 · 查看更多 »

陳祗

陳祗()字奉宗,汝南郡人,许靖哥哥的外孙。蜀漢後主劉禪之寵臣。.

新!!: 尚书令和陳祗 · 查看更多 »

陈化

陈化(1956年-),是中国武汉大学教授。 他1977年考入武汉大学,1986年7月博士(导师:齐民友)毕业后留校任教,1993年6月升为正教授,1995年5月被评为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偏微分方程。 近五年来多次以访问教授身份应邀赴美国、香港、台湾、欧洲(英、法、意、比利时、德等)、日本访问讲学及合作研究,并多次被邀请在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巴黎第十一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波恩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帝国学院等国际一流大学做学术报告。 C H.

新!!: 尚书令和陈化 · 查看更多 »

陈群

有数个名为陈群的名人.

新!!: 尚书令和陈群 · 查看更多 »

陈顼

#重定向 陈宣帝.

新!!: 尚书令和陈顼 · 查看更多 »

陈霸先

陳武帝陈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长兴)人,南北朝時代陳朝開國皇帝。原是南梁的著名軍事將領。557年接受梁敬帝的禪位建立陳朝,557年至559年在位。死後廟號高祖,諡號武皇帝。.

新!!: 尚书令和陈霸先 · 查看更多 »

陈震 (三国)

陳震(),字孝起,荊州南陽人,三國时期蜀漢官吏。.

新!!: 尚书令和陈震 (三国) · 查看更多 »

陈蕃

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今安徽省临泉县古城子)。东汉末著名大臣,漢桓帝时为太尉,汉灵帝时为太傅。後與外戚竇武等人合謀盡誅宦官失敗被殺,與竇武、劉淑合稱「三君」。.

新!!: 尚书令和陈蕃 · 查看更多 »

陆叡 (北魏)

叡,鮮卑姓伏鹿孤(步六孤),鮮卑名賀鹿渾,字思弼,代人。魏孝文帝时尚书左仆射。平原王陆丽次子。.

新!!: 尚书令和陆叡 (北魏) · 查看更多 »

陆隽

陆雋,又作陆儁,北朝魏献文帝、魏孝文帝时侍中、尚书令,代郡(治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陆俟族子、陆丽族弟。其父雲中鎮將陆宜。 魏文成帝时,陆雋历任侍中、给事。魏献文帝即位初年,官至侍御长。天安元年(466年)陆雋因参与诛权臣乙浑有功,拜侍中、乐部尚书。转任散骑常侍、吏部尚书,赐爵安乐公,很被皇帝重任。之后拜尚书令。魏孝文帝太和四年(480年)出任安东将军、定州刺史,转任征东大将军、相州刺史。为政宽惠,吏民安定。死后谥贞公。其子澄城太守陆登,衛將軍、儀同三司、南青州刺史陆景元。陆登子陆匡,官至司空倉曹參軍。.

新!!: 尚书令和陆隽 · 查看更多 »

陆闳

陆闳,字子春,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东汉人物,官至尚书令。陆畅之子。 陆闳担任颍川郡太守时,进献凤皇甘露的祥瑞。陆闳在汉光武帝建武年间任尚书令。陆闳仪态潇洒,喜欢穿着越地的布料制成的单衣,光武帝刘秀见了很喜欢。自此后,常令会稽郡进献越布。.

新!!: 尚书令和陆闳 · 查看更多 »

柳世隆

柳世隆(),字彥緒,河東解(今山西永濟縣)人。南北朝時期南朝宋及齊將領。柳世隆是南朝宋尚書令柳元景的侄兒,世隆在宋官至侍中、尚書右僕射,曾為後來的齊高帝討平起兵的沈攸之,入齊後亦得高帝重用,官至尚書令。.

新!!: 尚书令和柳世隆 · 查看更多 »

柳元景

柳元景(),字孝仁,河東解縣(今山西运城解州鎮)人。南朝宋軍事人物,曾參與元嘉北伐、討伐劉劭及劉義宣等戰事,屢建功勳。官至尚書令,並成為宋前廢帝顧命大臣,但因圖謀廢黜前廢帝而被誅殺。.

新!!: 尚书令和柳元景 · 查看更多 »

李存勖

#重定向 唐庄宗.

新!!: 尚书令和李存勖 · 查看更多 »

李密 (隋)

#重定向 李密 (隋朝).

新!!: 尚书令和李密 (隋) · 查看更多 »

李崇 (顿丘)

#重定向 李崇 (陈留侯).

新!!: 尚书令和李崇 (顿丘) · 查看更多 »

李严 (蜀汉)

李嚴,后改名李平,字正方,三国时期荊州南陽郡(治今河南省南陽市)人,蜀汉的將領和重臣,与諸葛亮同為劉備臨終前的托孤大臣;後因北伐延誤糧草押運推卸責任,被貶為庶民。在諸葛亮病逝後,認為自己不會再被起用,憂憤病死。.

新!!: 尚书令和李严 (蜀汉) · 查看更多 »

李世民

#重定向 唐太宗.

新!!: 尚书令和李世民 · 查看更多 »

李建成

李建成(),小字毘沙門,中國唐朝高祖李淵嫡長子。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西北)人。本為唐高祖太子,後被其弟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以箭射死。後建成諸子亦被世民全數處決,以绝后患,父子皆除宗籍。后来李世民成为唐太宗,恢复李建成宗籍,追封息隐王,以亲王礼改葬,后又追封隐太子。.

新!!: 尚书令和李建成 · 查看更多 »

李從榮

李從榮(),李嗣源之次子,封秦王。 被任命為河南尹(河南市長),兼判六軍諸衛事,加封天下兵馬大元帥。由於殘暴擅殺,與諸臣不和,僅康義誠傾心與之結交。後唐長興四年(933年),李嗣源病重,李從榮自感素無人望,於是密謀稱帝,樞密使朱弘昭、馮贇等皆言不可,唯康義誠贊成。從榮遂率牙兵千人列陣天津橋,帶兵入宮,又令副將馬處鈞往宮中告知以接應兵馬。 李从荣起兵后,朱弘昭等人入宫告知李嗣源,李嗣源命康義誠平亂,康義誠不聽,李嗣源改命马军指挥使朱弘實平亂,由馮贇坐鎮宮內中兴殿。李從榮由於倉促入宮,陣中多步兵,朱弘昭率三百骑兵由左掖門出,朱弘實率三百骑兵由右掖門出,李從榮人馬大亂,節節敗退。李從榮坠马,被禁衛親軍所擊殺。冯赟又率五百兵卒入秦王府,滿門殺絕,做內應的許王乳母司衣王氏被賜死。李嗣源“聞從榮已死,悲咽幾墮於榻,絕而蘇者再”,李从荣有一子年幼养在宫中,诸将请除之,李嗣源哭着说孙子无辜,却不得不将其交出。李从荣年幼的两个儿子都被处死(其中一子名叫李重光),本人被追废为庶人,數日後,嗣源受驚死去。由宋王李從厚繼承帝位。清泰元年,李从荣被以公爵礼改葬。 李从荣喜欢写诗,和从事高辇等人互相唱和,自以为超群出众,共有一千多首诗,号为《紫府集》。.

新!!: 尚书令和李從榮 · 查看更多 »

李德明

李德明(),《辽史》为避辽穆宗耶律明之讳多称之为李德昭,小字阿移,夏太祖李繼遷長子,母野利氏,生於981年,為人深沉有器度,多權謀。 北宋景德元年正月初二(1004年1月26日),李繼遷去世,李德明即位于柩前,嗣夏王位。他聽取了李繼遷的遺言,向宋請和,保持和平。其管治最大特色是「依遼和宋」與韜光養晦,同時向遼、宋稱臣,接受兩國封號,並伺機向西發展。數年間,西攻吐蕃和回鶻,奪取西涼府(今甘肅武威)、甘州(今甘肅張掖北)、瓜州(今甘肅安西東)、沙州(今甘肅敦煌東)等地。其勢力範圍擴展至玉門關及整個河西走廊。由於「依遼和宋」能麻痺遼、宋,「國家」得以和平,對內也能專注於經濟發展,使轄區內農業有較大的發展。他在遼國的地位不斷升遷,北宋亦對其不斷封號。1020年把政治中心由西平府遷至懷遠鎮,改名興州,即日後西夏的國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1028年正式立長子李元昊為太子。綜觀其一生,不但能成功保存祖先基業,並不斷擴張自己的實力,單憑「依遼和宋」已能證明他是一位能幹的政治家。但不幸在各項稱帝的準備快完成,為西夏建國奠下了堅穩基礎的時候,於1032年十一月病死,終年52歲,諡号光聖皇帝,廟號太宗。.

新!!: 尚书令和李德明 · 查看更多 »

李石 (金朝)

李石(),字子坚,金朝大臣,辽阳府的渤海人。 辽国桂州观察使李雏讹只的儿子。金睿宗貞懿皇后的弟弟,金世宗的舅舅。.

新!!: 尚书令和李石 (金朝) · 查看更多 »

李璟 (南唐)

唐元宗李璟(),字伯玉,原稱徐景通,南唐建立後,復本姓李,改名璟。對後周稱臣後,又為避後周信祖諱,而改名景。南唐烈祖李昪的長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君主,因此也被称为中主、嗣主。李璟的书法頗佳,词亦有名,與其子李煜並稱「南唐二主」。其詞“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流芳千古的名句。作品被收入《南唐二主词》中。.

新!!: 尚书令和李璟 (南唐) · 查看更多 »

李煜

李煜(),或稱李後主,為南唐的末代君主,祖籍徐州。李煜原名從嘉,字重光,號鍾山隱士、鍾峰隠者、白蓮居士、蓮峰居士等。史書描述其政治上毫无建树,李煜在南唐灭亡后被北宋俘虏,但是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被誉为詞聖,作品千古流传。.

新!!: 尚书令和李煜 · 查看更多 »

李茂貞

李茂貞(),原名宋文通,深州博野(今河北蠡縣)人。唐末藩鎮之一,五代時期岐國君主。.

新!!: 尚书令和李茂貞 · 查看更多 »

李胤

李胤(),字宣伯,西晋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省辽阳市)人。 李胤是汉朝河内郡太守李敏之孙。幼年孤儿以孝著称。仕郡上计掾,被州辟为部从事、治中,举孝廉,参镇北军事。转任乐平侯相,政尚清简。入朝为尚书郎,历任中护军司马、吏部郎,铨选廉平。赐爵关中侯,任安丰郡太守。司马昭命他为自己的僚属大将军从事中郎,转任御史中丞,依法办事。曹魏伐蜀汉,李胤为西中郎将、都督关中诸军事。之后转任河南尹,封广陆伯。 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李胤为尚书,晋爵为广陆侯。上奏:“古代三公坐而论道,内参六官之事,外与六卿之教,兼听狱讼,疑难之典,谋及卿士。”建议大政方针,应听取群公直言。晋武帝听从。泰始二年(266年),任吏部尚书仆射,转太子少傅、领司隶校尉。咸宁元年(275年)以侍中加特进,迁尚书令。晋武帝因司徒为西汉的丞相之职,以李胤为司徒。李胤为官“简亮持重,称为任职”。太康三年(282年)李胤卒,谥号成。李胤为官清廉,家中贫俭,儿子得病无钱买药。晋武帝得知,赐钱十万。身后家无余财,晋武帝赐李胤家二百万钱,一千斛谷。.

新!!: 尚书令和李胤 · 查看更多 »

李郃 (東漢)

李郃,字孟節,東漢漢中郡南鄭縣人。 李郃的父親李頡,通儒學,官至博士。李郃繼承父業,在太學學習,通《五經》和河洛風星,能預知災禍,初為郡吏時,他不同意郡守到洛陽恭賀竇憲納妻,果然不久竇憲被逼自殺,只有漢中太守免禍。後舉孝廉,歷官至尚書令,拜太常。漢安帝元初四年(117年)任司空。李郃性格忠直,不畏權貴,敢陳朝廷得失。永寧元年(120年)十月十六,因為收人請托辦事,被罷免三公之位。漢順帝延光四年(125年)四月初一,任司徒,當時吏民疾病蔓延,次年正月廿九,他自請免職謝罪,代替皇帝受辜。年八十余歲,在家中去世。子李固。.

新!!: 尚书令和李郃 (東漢) · 查看更多 »

李育 (儒家)

李育,字元春,扶風郡漆縣(今陝西省咸陽市)人。東漢侍中。.

新!!: 尚书令和李育 (儒家) · 查看更多 »

李渊

唐高祖李渊(),字叔德,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唐朝开国皇帝及奠基者,在位8年,由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 ,玄武门之变后不久禅位于唐太宗,称号“太上皇”。.

新!!: 尚书令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李景遂

李景遂(),中國五代十国時代人物,南唐烈祖李昪的第三子,母宋福金。在南吴时为门下侍郎,南唐建立改封吉王、寿王、燕王、齐王,其兄李璟立他为皇太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皇太弟。他心中一直惴惴不安,改字退身。958年,在他的一再要求下终于退出储位,被改封晋王、天策上将、江南西道兵马元帅、洪州大都督、太尉、尚书令,李璟另封嫡长子李弘冀为太子。李弘冀不得父亲欢心,他怕父亲重新让叔父取代他的储位。他听说都押衙袁从范的儿子被李景遂杀死,于是买通了袁从范,八月初二庚辰,李景遂打球口渴,喝了袁从范下毒的水就死了,李璟追谥三弟为文成太弟。.

新!!: 尚书令和李景遂 · 查看更多 »

杜密

杜密,字周甫。潁川陽城(今中国河南省登封市)人。東漢名臣。.

新!!: 尚书令和杜密 · 查看更多 »

桓彝

桓彝(),字茂倫,譙國龍亢人。東漢五更桓榮的九世孫,可能是曹魏大司農桓範的後代。父桓顥,官至郎中。桓彝在東晉曾任散騎常侍、宣城內史等職,在蘇峻之亂中拒降戰死。兒子桓溫為東晉時著名的權臣,孫兒桓玄更曾篡奪皇位,幾乎覆滅東晉。.

新!!: 尚书令和桓彝 · 查看更多 »

桓玄

桓玄(),字敬道,一名靈寶,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人,譙國桓氏代表人物,東晉名將桓溫之子,東晉末期桓楚政權建立者。曾消滅殷仲堪和楊佺期佔據荊江廣大土地,後更消滅了掌握朝政的司馬道子父子,掌握朝權。次年桓玄就篡位建立桓楚,但三個月後劉裕就舉義兵反抗桓玄,桓玄不敵而逃奔江陵重整軍力,但後再遭西討的義軍擊敗。試圖入蜀途中遇上護送毛璠靈柩的費恬等人,遭益州督護馮遷殺害。因曾襲父親「南郡公」之爵,故世稱「桓南郡」。.

新!!: 尚书令和桓玄 · 查看更多 »

桓谦

桓謙(),字敬祖,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人。東晉末期人物,車騎將軍桓沖次子。在晉官至西中郎將、荊州刺史;桓楚時官至侍中、衞將軍。桓玄死後,桓謙仍然抵抗東晉,並於失敗後出奔後秦。後又因支持西蜀王譙縱對抗東晉而入蜀,終在西蜀的軍事行動下而再度與東晉作戰,被劉道規擊敗,被殺。.

新!!: 尚书令和桓谦 · 查看更多 »

桓温

桓溫(),字元子,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縣龍亢鎮)人。東晉重要將領及權臣、軍事家,譙國桓氏代表人物。官至大司馬、錄尚書事。宣城內史桓彝長子,因領兵消滅成漢而聲名大盛,又曾三次領導北伐,掌握朝政並曾操縱廢立,更有意奪取帝位,但終因最後一次北伐大敗而令聲望受損,受制於朝中王氏和謝氏勢力而未能如願。死前欲得九錫亦因謝安等人借故拖延,直至去世時也未能實現。因桓溫獲賜諡號宣武,故《世說新語》稱其為「桓宣武」。其子桓玄後來一度篡奪東晉帝位而建立桓楚,追尊桓溫為「楚宣武帝」。.

新!!: 尚书令和桓温 · 查看更多 »

梁楞

梁楞(?—355年),前秦安定郡(甘肃省镇原县东南曙光乡)人。 歷官车骑将军、尚书令。苻生即位時,与鱼遵、雷弱兒、毛貴、王堕、段纯、梁安、辛牢等八人,同为辅政大臣。大秦壽光元年(355年)秋中,中書監胡文、中書令王魚向皇帝苻生諫奏應砥礪品德以化解天相變異所帶災難。秋末,遭苻生下令斬殺以應天變。 梁楞是苻生的岳父梁安的兄弟或堂兄弟。壽光元年九月,术士对苻生说星象显示三年内国有大丧,皇帝应改错避灾。苻生却以自己的方式,应验了灾象:他将梁皇后、梁皇后的舅父毛貴、梁皇后的父親梁安、梁楞全部处死。.

新!!: 尚书令和梁楞 · 查看更多 »

楊彪

楊彪,字文先,東漢末年弘農華陰人。楊修之父,楊震之曾孫。《後漢書》曰:「自震至彪,四世太尉。」楊彪正是楊寶在華陰山救黃雀的「銜環」典故所指的「四世太尉,德業相繼」的第四代。其父杨赐也官至太尉。.

新!!: 尚书令和楊彪 · 查看更多 »

樊建

樊建,字長元,義陽人。三國時蜀漢末期官員。.

新!!: 尚书令和樊建 · 查看更多 »

樊准

樊準(),字幼陵,南阳郡湖阳县(今河南省唐河县西南)人,中国東漢官员、经学家。汉光武帝舅舅樊宏的族曾孙。 樊準少年时励志行,修儒术。将其父的产业数百万让给丧父的侄子。汉和帝时为郡功曹。汉和帝驾临南阳,召拜郎中,随车驾还宫,特补尚书郎。邓太后临朝,儒学衰败,樊準上书奏请重用儒生,崇重儒术。请求公卿各举明经和旧儒子孙进其爵位,以励风化,被邓太后采纳,转任御史中丞。樊準曾上疏指斥“博士倚席不讲,儒者竞论浮丽”,建议“宠进儒雅”,于是朝廷多有方正、敦朴、仁贤的举动。永初年间,连年水旱频发,上书献赈灾之策,请迁移百姓贫困之人安置到荆州、扬州富熟之郡,被太后采纳。太后把公田赋赐予贫民。樊準被擢升为光禄大夫。永初二年(108年),奉诏安抚冀州,开仓廪赈济流民。回朝被任命为钜鹿郡太守。转任河内郡太守,因为明习典章转任尚书令,元初三年(116年),取代周畅官至光禄勋。元初五年(118年),在官任上去世。.

新!!: 尚书令和樊准 · 查看更多 »

橋玄

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桥玄的七世祖是人称“桥君学”的桥仁,在汉成帝时任大鴻臚,著有礼记章句四十九篇。祖父桥基曾任广陵太守,父亲桥肃曾任东莱太守。东郡太守橋瑁为其族子。.

新!!: 尚书令和橋玄 · 查看更多 »

武德

武德(618年五月—626年十二月)是唐高祖的年号,也是唐朝的第一个年号。唐朝使用武德这个年号一共8年餘。武德是唐朝建国的年代,在武德初期,中国境内的不同政权有14个之多,而武德年结束时,唐朝已经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稳定了其统治。 武德九年八月唐太宗即位沿用。.

新!!: 尚书令和武德 · 查看更多 »

段韶

段韶(),字孝先,小名铁伐,武威郡姑臧县人,东魏、北齐官员,高欢夫人娄昭君的外甥。.

新!!: 尚书令和段韶 · 查看更多 »

江总

江总(),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省民权县东)人,南朝陈大臣、诗人。 江总从小喜爱学习,有文才,家传书籍数千卷,经常昼夜攻读,手不释卷。南梁时,十八岁的江总为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太子舍人兼太常卿。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高才学士张缵、王筠、刘之遴等人,都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他为忘年之交。侯景之乱后,江总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任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他为官不理政务,天天与陈后主游乐于后庭,互作淫艳之诗,时人称之“狎客”。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隋灭南陈,江总入隋为上开府,历仕梁、陈、隋三朝。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能写文章,尤其擅于写五言、七言诗,多为情色之作。其中部分七言,已经初具格律。原有集三十二卷,已佚,明人辑有《江令君集》。.

新!!: 尚书令和江总 · 查看更多 »

汉在中文里有多种含义:.

新!!: 尚书令和汉 · 查看更多 »

汉光武帝

漢光武帝劉秀(),字文叔,南陽郡蔡陽縣人(今湖北省襄阳枣阳市),東漢建立者,25年8月5日-57年3月29日在位。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 劉秀為漢高帝九世孫,漢景帝七世孫,出身於南陽郡的地方豪族。新朝末年國家動蕩,各地寇盜蜂起。地皇三年(22年),劉秀與其兄長劉縯在宛(今河南省南陽市)起兵。25年,在鄗縣(今河北省石家莊市高邑縣)登基稱帝,改元建武,國號為「漢」,史稱東漢。此後,劉秀逐步掃平各方勢力,最終統一中國。劉秀在位三十二年,社會逐漸從新朝末年的動蕩中恢復,故稱「光武中興」。建武中元二年(57年),劉秀逝世於雒陽。 劉秀的軍事才能很高。稱帝之後遣眾將攻伐四方,往往能從前方上報的排兵布陣形勢中發現問題,有時因前方不能及時得到糾正,便為敵人所敗。此外,劉秀待人誠懇簡約,寬厚有信,竇融、馬援等均由此歸心。對外政策方面,引南匈奴內遷入塞,分置諸部於北地、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雁門、代郡、西河緣邊八郡,詔單于徙居西河美稷。但此舉也成為東漢朝廷和民眾沈重的經濟負擔,在東漢與北匈奴的戰爭中南匈奴僅起到出兵助攻的作用,談不上替東漢守衛北邊。到了東漢中期由於羌患,使得南匈奴在北邊不斷發起暴亂,對東漢北邊邊防乃至北方內地的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從而成為東漢北邊的一大邊患。.

新!!: 尚书令和汉光武帝 · 查看更多 »

汉武帝

漢武帝劉徹(),西汉第七位皇帝,其母为关陇人孝景王皇后,於7岁时被冊立为储君,16岁登基,在位達54年,其正式諡號為「孝武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武帝」,是清圣祖以前在位最長的中國皇帝。他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都有顯赫建树,和秦始皇被後世並稱為「秦皇漢武」,被历代史学界和政治家们評價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漢武帝的思想積極進取,极具前瞻性,為朝廷以至社会帶了新思維,亲政後進行了多項大刀闊斧的改革,深遠地影響著後世。 對內政策上,漢武帝用人唯才,不問出身,開創了察舉制并兴太学,以致該時期培養及出現了大量名臣良將;他又頒布《推恩令》,和平地削減了诸侯的權力及勢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另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学从此成為中國社會主流思想,另有首开丝绸之路、使用年号、设立刺史、加强内廷权力等开创性举措。 對外政策上,漢武帝一改漢高祖刘邦白登之围後世代朝廷奉行的和親傳統,以強勢態度積極地對付匈奴,發動第二階段漢匈戰爭,先後收復了西漢初年的多處領土,不过终其一世未能解除秦朝以來匈奴於中國西北部的威脅刘运动,西汉王朝对匈奴采取的民族政策,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7年第6期。《汉书·卷六》:匈奴入上谷、五原,杀略吏民。《汉书·卷六》:匈奴入五原、酒泉,杀两都尉。《汉书·卷七》:匈奴入朔方,杀略吏民。《汉书·卷九十四》:(前71年)其冬,单于自将万骑击乌孙,颇得老弱,欲还。会天大雨雪,一日深丈余,人民畜产冻死,还者不能什一。于是丁令乘弱攻其北,乌桓入其东,乌孙击其西。凡三国所杀数万级,马数万匹,牛、羊甚众。又重以饿死,人民死者什三,畜产什五,匈奴大虚弱,诸国羁属者皆瓦解,攻盗不能理。其后汉出三千余骑,为三道,并入匈奴,捕虏得数千人还。匈奴终不敢取当,兹欲乡和亲,而边境少事矣。。 漢武帝又大幅度地开疆拓土,先後在秦朝故土吞灭了东瓯国、南越國、閩越國,并远征异域,消灭衛滿朝鮮及夜郎國等等,继秦朝后再次拓展了中国疆域;同時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丝绸之路,远征大宛,使汉帝国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远达中亚,將帝國在民生、經濟、文化和軍事上,都推上了空前的高峰,其在位期間被稱為漢武盛世,為漢朝的極盛時期。 而漢武帝晚年穷兵黩武,對人民造成了相當大的負擔。其晚年性情也變得反覆無常,而且迷信多疑,致使了巫蛊之祸的發生,為其普遍整體正面評價留下負面部份。駕崩前兩年,漢武帝在輪台下道《罪己詔》,重拾文景之治時期的與民生息的政策,為後來的昭宣中興奠定基礎。.

新!!: 尚书令和汉武帝 · 查看更多 »

沈约

沈约(),字休文,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

新!!: 尚书令和沈约 · 查看更多 »

法正

法正(),字孝直。東漢司隸右扶風郿(今陕西眉县)人,三國時蜀漢的軍師;戰國時期齊襄王田法章之後裔,為東漢末名門法氏之後;祖父法真,有清節高尚名聲。本為劉璋部下,不得賞識,後投歸劉備。深受劉備信任,諸葛亮欣賞其才華。劉備在世時,惟獨法正有諡號,死後追諡為翼侯。與曹魏謀士程昱和郭嘉一樣有性格缺陷(程昱太剛直易得罪人、郭嘉行為不檢),但同樣善策奇謀,故陳壽譽其可比二人。.

新!!: 尚书令和法正 · 查看更多 »

温都思忠

#重定向 耨盌溫敦思忠.

新!!: 尚书令和温都思忠 · 查看更多 »

源怀

源怀(),原名源思礼,后被皇帝赐名源怀,河南洛阳人,北魏陇西王源贺之子。北魏文成帝末年侍御中散。其父源贺以年老辞职后,继承父亲爵位,持节督诸军屯于漠南,防御蠕蠕。后又督诸军征蠕蠕,六道大将,咸受其节度。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年),任尚书左仆射。正始元年(504年)61岁时奉命迎战蠕蠕十二万骑大军,在诸镇左右要害之地,筑城设置戍军。卒,赠司徒公,谥曰惠。.

新!!: 尚书令和源怀 · 查看更多 »

满奋

满奋(),字武秋,山阳郡昌邑縣(今山東省巨野縣和金鄉縣之間)人。父親满炳,祖父满宠,伯父满伟,西晋大臣。 满奋身长八尺,生性清静平和,有才识,体量通雅,有祖父满宠的风采。满奋怕风,一次在晋武帝身旁侍坐,北窗為琉璃屏,看起来好像容易透风,其實很严实,满奋不知道,面有难色。晋武帝就笑话他。满奋回答:“臣好比是吴地的牛,见到月亮就喘息起来(臣犹吴牛,见月而喘)。”元康年间满奋官至尚书令、司隶校尉。300年,愍怀太子司马遹被废,故臣冒禁拜辞。司隶校尉满奋命令河南縣中部逮捕拜辞者送狱,乐广將這些人釋放。301年,尚书令满奋,仆射崔随、乐广为副,奉皇帝玺绶以禅位于司馬伦。司馬伦登太极殿,即帝位,大赦,改元建始。304年,司馬乂之亂后,盧志請求以满奋为司隶校尉治理洛陽。晉惠帝到鄴城,成都王司馬颖以周馥守河南尹。上官已等奉清河王司馬覃为太子,周馥和满奋等計劃除掉上官已,事情泄露,滿奋被害。刘孝标在注里说,满奋为荀觊所害,而据干宝《晋纪》记载,满奋实为苗愿所杀。.

新!!: 尚书令和满奋 · 查看更多 »

滕牧

滕牧(),原名滕密,北海劇縣(今山東省昌樂縣西)人,與太常滕胤同族,三國时期孫吳後期重臣,以外戚身份官拜衛將軍,錄尚書事。.

新!!: 尚书令和滕牧 · 查看更多 »

滕胤

滕胤(),字承嗣,北海郡劇縣(今山东寿光)人。三國時東吳重臣。吳末帝孫皓之妻滕皇后的族父。.

新!!: 尚书令和滕胤 · 查看更多 »

朝廷

朝廷指中國、日本等漢字文化圈國家,在皇帝制度下對宮廷、中央政府等统治机构的總稱。.

新!!: 尚书令和朝廷 · 查看更多 »

朱纪

朱纪(),甘肃平凉人,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甘肃地区代表。 毕业于兰州大学核物理专业。加入中国共产党。2013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

新!!: 尚书令和朱纪 · 查看更多 »

朱暉 (漢朝)

朱暉,字文季,南陽郡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人,宋微子的後代。朱暉的外祖父孔休。朱暉的父親朱岑。 朱暉個性矜嚴,進止必以禮,諸儒稱其高。.

新!!: 尚书令和朱暉 (漢朝) · 查看更多 »

成公敞

成公敞,西汉东海郡(治今山东省郯城县)人,汉哀帝时尚书仆射、尚书令。 成公敞姓成公,担任尚书仆射。前2年,孔光为光禄大夫。汉哀帝下诏让孔光推举可担任尚书令的人,孔光谢曰:“我见国家故事,尚书一职长期更换人选,没有卓越的才能,难以胜任。尚书仆射成公敞,公正勤职,办事通敏,可担任尚书令。”成公敞因为被推举,为东平国太守。.

新!!: 尚书令和成公敞 · 查看更多 »

成翊世

成翊世,字季明,平原郡(今山东平原县)人,中国東漢官员。 成翊世少年好学,深明道术。开始担任郡吏,汉安帝时上书邓太后,请太后还政安帝,被治罪。安帝亲政后,征拜尚书郎。中常侍樊丰、皇帝乳母王圣一起陷害皇太子刘保,安帝废太子为济阴王。成翊世上书反对废皇太子,又揭发樊丰、王圣诬告的实情。安帝不听,樊丰等以重罪陷害他,下狱当死,有诏将成翊世再度免官归本郡。济阴王即位为汉顺帝,司空张晧征辟他。张晧以之前太子被废成翊世上书反对,推荐他为议郎。成翊世自以功劳不大,耻于受官,自劾而归。尚书仆射虞诩更加敬重他,想要让他共参朝政,于是上书再推荐,征拜为议郎。后尚书令左雄、仆射郭虔再推举为尚书。成翊世在朝正色,百官敬重。.

新!!: 尚书令和成翊世 · 查看更多 »

斛律光

斛律光(),字明月,朔州敕勒部(今山西西北)人,北齐名将,斛律金之子。.

新!!: 尚书令和斛律光 · 查看更多 »

斛斯椿

斛斯椿(),字法壽,廣牧富昌(今内蒙古准格尔旗沙圪堵古城)人。高車族,北魏末年軍人,後在西魏官至太傅,爵封常山郡公,諡號文宣。.

新!!: 尚书令和斛斯椿 · 查看更多 »

慕容宝

燕惠愍帝慕容寶(),字道祐,昌黎郡棘城县(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西北)人,後燕第二任君主,慕容垂的第四子,母親是先段后。慕容垂建後燕後,立慕容寶為太子,曾領燕軍攻伐北魏,但在參合陂之戰慘敗。慕容垂死後慕容寶繼位為帝,但就面對北魏南侵,最終慕容寶沒能保住後燕在中原的土地,率眾北走龍城(今遼寧朝陽市),但先後遇上兒子慕容會及大臣段速骨的叛亂。慕容寶出走後為蘭汗所誘而歸龍城,最終被其殺害。.

新!!: 尚书令和慕容宝 · 查看更多 »

慕容德

燕献武帝慕容德(),後改名慕容備德,字玄明,十六國時期南燕皇帝,鮮卑人,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之幼子,前燕景昭帝慕容儁、後燕成武帝慕容垂皆為其兄。《晉書》載其「年未弱冠,身長八尺二寸,姿貌雄偉」。又「博觀群書,性清慎,多才藝」。.

新!!: 尚书令和慕容德 · 查看更多 »

慕容元

慕容元(),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西北)人,后燕宗室,慕容宝的兒子。 398年,后燕任命河间公慕容熙为侍中、骠骑大将军、中领军、司隶校尉,城阳公慕容元为卫将军。399年正月十一日慕容盛命卫将军平原公慕容元为司徒、尚书令。401年,慕容盛死后,大家的希望寄托在慕容盛的弟弟慕容元身上,但是河间公慕容熙在平时却很得丁太后的宠爱,于是丁太后便废黜了太子慕容定,秘密迎接慕容熙进宫。第二天早晨,文武大臣只好呈上奏章劝说慕容熙进位。慕容熙让位给慕容元,慕容元不敢接受,慕容熙登上了天王之位。平原公慕容元,因为受猜忌,慕容熙命令他自杀。.

新!!: 尚书令和慕容元 · 查看更多 »

慕容麟

慕容麟(),昌黎郡棘城县(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人,後燕成武帝慕容垂之子,婢妾所生。惠愍帝慕容寶庶弟。原為後燕的趙王,後來一度稱燕帝。 早年慕容垂於前燕時期,叛前燕奔前秦時,慕容麟曾逃回前燕告發(369年)。其嫡長兄慕容令被前燕放逐後,欲偷襲龍城(今中國遼寧省遼陽縣),亦是被慕容麟告發,事敗身死(370年)。雖然慕容麟屢次出賣父兄,但後來前秦統一華北,慕容垂回到前燕故地時,還是不忍心殺掉慕容麟,最後是殺了慕容麟的母親頂罪,而把他放逐在外,很少見面。 383年,慕容垂於前秦淝水之戰敗後,陰謀背叛,慕容麟從中貢獻不少計策,慕容垂大為讚賞,待慕容麟開始與其他兒子相同。384年,慕容垂建後燕,慕容麟被任命為撫軍大將軍。同年,率軍攻陷中山(今中國河北省定縣),聲威大振,遂留守中山。386年,慕容垂稱帝後,慕容麟被封為趙王。其後數年,帶領燕軍南征北討,立下不少戰功。396年,慕容垂去世,太子慕容寶繼位,慕容麟被任命為尚書左僕射。 395年的參合陂之战及397年的柏肆之战,後燕二度慘敗給北魏,國力大衰。397年,北魏進圍後燕都城中山,慕容麟謀叛,遂以武力威脅北地王慕容精,命其率領禁軍謀殺慕容寶,慕容精拒絕,慕容麟於是殺慕容精,逃出中山,依附丁零遺眾。不久,慕容寶等撤出中山,城內大亂,開封公慕容詳被推為盟主以抵禦北魏的攻擊,後來並即皇帝位,但由於慕容詳嗜酒好殺,不恤士民,中山城民遂迎慕容麟入城,慕容麟入城後,殺慕容詳,亦稱帝,改元延平。但隨後又被北魏擊敗,南奔鄴城(今中國河南省臨漳縣)投靠--陽王慕容德,並不再稱帝。 398年,慕容麟向慕容德上尊號,慕容德於是稱燕王,建立南燕,但不久慕容麟又陰謀推翻慕容德,因此被慕容德所殺。.

新!!: 尚书令和慕容麟 · 查看更多 »

慕容渊

#重定向 慕容渊 (后燕).

新!!: 尚书令和慕容渊 · 查看更多 »

慕舆根

#重定向 慕輿根.

新!!: 尚书令和慕舆根 · 查看更多 »

拓跋石

拓跋石(),鲜卑名盖户千,拥有直勤头衔,追尊魏平文帝拓跋鬱律玄孫。北魏宗室、官员。.

新!!: 尚书令和拓跋石 · 查看更多 »

曹鼎

曹鼎可以指:.

新!!: 尚书令和曹鼎 · 查看更多 »

景骞

景骞,中国五胡十六国时代成汉皇帝李期的尚书令。 大成太宗李雄玉衡年间,景骞任司隶校尉。334年,李期杀太子李班篡位,轻视旧臣,信任景骞等人,以其为尚书令,封河南公。与尚书姚华等把持朝政。滥杀宗室旧臣多。因为汉王、大将军李寿握重兵,密谋袭杀寿寿。玉恒四年(338年)李寿自涪陵起兵袭击成都,称景骞等乱政,诛景骞以清君侧。兵临成都城下。李寿掌握朝政,逼迫李期杀景骞。.

新!!: 尚书令和景骞 · 查看更多 »

晉簡文帝

晉簡文帝司馬昱(),字道萬。東晉第八代皇帝。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少子,母郑阿春。自 永和元年(345年)開始一直以會稽王輔政,掌握朝廷的實權,但其時權臣桓溫的勢力亦一直增強。52歲時於太和六年十一月己酉(372年1月6日)被桓溫擁立为帝,改年号为咸安。次年七月己未(372年9月12日)病逝。在位期間只有250日,期間朝政完全在桓溫控制之下。.

新!!: 尚书令和晉簡文帝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尚书台尚書令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