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安法尔屠杀

指数 安法尔屠杀

安法尔屠杀是一场针对库尔德人的种族灭绝行为,共有约50000至182000名库尔德人遇难。这场屠杀发生在两伊战争后期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斯坦,由阿里·哈桑·马吉德指挥。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阿里·哈桑·马吉德被捕,并于2010年因反人类罪、战争罪等被处决。.

9 关系: 两伊战争庫爾德斯坦库尔德人伊拉克伊拉克库尔德斯坦伊拉克战争种族灭绝萬人塚阿里·哈桑·马吉德

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الحرب العراقية الإيرانية),在伊朗被称为被迫之战(جنگ تحمیلی)、神圣抗战(دفاع مقدس)、伊拉克入侵战争或伊朗革命战争,伊拉克方面称为萨达姆的卡迪西亚(قادسيّة صدّام),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联合国的停火决议,但双方直至1988年8月20日才正式停止战斗。 伊拉克和伊朗均在戰爭中受到严重损失,除常规战争外,在战争过程中采取了袭城战、袭船战、袭击油田等破坏敌方后勤、经济设施的手段。伊拉克还对伊朗军队、平民动用化学武器。作为军事实力相对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在战争中曾使用诸如苏式米格-25战机、美式F-14战机、法式飞鱼反舰导弹等当时最先进武器,但同发达国家主导战争相比,这场战争的形式仍然有不少差别。例如,在战争中鲜有集群化坦克长距离突击作战,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壕沟战、人海攻击却颇为常见,甚至还出现没有武装的平民(包括儿童老人)在狂热宗教信仰支撑下集体冲锋,踩爆地雷的场面。这与士兵在紧急征召之下入伍,缺乏操作现代设备训练、领导人指挥不当以及武器装备配件不足,难以维修、保养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在战争中也出现用直升機打直升機、用防空导弹打小艇的新战术,在袭船中和袭城战中双方大量使用先进反舰导弹与地对地导弹,这场战争也揭示战争动员在现代战争中之重要。.

新!!: 安法尔屠杀和两伊战争 · 查看更多 »

庫爾德斯坦

庫爾德斯坦(库尔德语:كوردستان, Kurdistan,意为“库尔德人的土地”)是一個橫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敘利亞四國山區的地區,自古以来一直都是庫爾德人聚居的地方,如今庫爾德斯坦被這四個現代國家所分割。庫爾德人一直爭取在庫爾德斯坦地區建國,但一直受到四國政府的鎮壓,尤其是受到土耳其政府的屠殺和迫害。时任政府在2017年9月25日发起咨询性质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独立公投,28日宣布支持独立的票数达到近93%。另外,库尔德斯坦地区还居住着一些亚述人和亞美尼亞人等其他少數民族。.

新!!: 安法尔屠杀和庫爾德斯坦 · 查看更多 »

库尔德人

庫爾德人(Kurd)是一個生活於中東的遊牧民族,為西南亞庫爾德斯坦地區的基本居民。總人口約3000萬,主要分佈在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四國境內,有少數分佈在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歐俄南部、以色列等地,在中東是人口僅次於阿拉伯、突厥和波斯民族的第四大民族,同時是全世界沒有國家的民族中人口最多的。 庫爾德人是中東地區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相傳是古代米底亞人的後代,兩千多年來一直都在庫爾德斯坦的山區活動,過去都過著遊牧式生活,后来不断向周边地区扩散。近年來庫德族已有獨立建國的聲浪,但屢屢遭受土耳其、伊拉克等國的壓迫,偶有極端獨立分子激烈衝突,部分工人黨成員還被西方國家列為恐怖份子。 大部分库尔德人都是伊斯兰教信徒,其中多数为逊尼派穆斯林(盛行苏菲教团),少数为什叶派穆斯林,含阿拉維派和十二伊玛目派。还有部分库尔德人信奉雅兹迪教派、阿里伊拉希教派等其他宗教。 皮蘭沙赫爾是穆凱里亞恩區的首府。.

新!!: 安法尔屠杀和库尔德人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

伊拉克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اقية;库尔德语:كۆماری عێراق),简称伊拉克(العراق‎),位于亚洲西南部中东地区的国家。伊拉克与南方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北方的土耳其,西北的叙利亚,东方的伊朗和西方的约旦接壤。伊拉克所在的地区在历史上曾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新!!: 安法尔屠杀和伊拉克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库尔德斯坦

伊拉克庫德斯坦(庫德語:ههريمى كوردستان,阿拉伯語:إقليم كردستان العراق ),伊拉克北部的庫德族自治地區,正式名称是库尔德斯坦地区,中文媒体常称之为“库尔德自治区”(简称“库区”)。该地区包括埃尔比勒、苏莱曼尼亚、杜胡克及哈拉卜贾四省,东邻伊朗,西邻叙利亚,北接土耳其,南接伊拉克其他地区,位于整个库尔德斯坦地区的南部。该地区由管辖,首府設在最大城市埃尔比勒。 自治区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970年3月在历经了之后伊拉克政府与库尔德斯坦民主党达成的。该协议最终未能实施,1974年伊拉克北部又陷入了伊拉克政府与库尔德人的新一轮血腥冲突之中。而且1980年代的两伊战争和伊拉克军队的“”也对伊拉克北部地区的人口与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在1991年爆发的北方库尔德人及南方什叶派反抗萨达姆·侯赛因的后,库尔德民兵组织“自由斗士”成功地将伊拉克主力部队赶出了北部地区。尽管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并引发了伊朗、土耳其边境地区的难民危机,但自由斗士的胜利和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后北部禁飞区的设立,给库尔德自治与难民返乡创造了条件。由于库尔德人与政府军之间持续的战争,1991年10月伊拉克政府军撤出了库尔德地区,使库尔德获得了事实上的自治。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伊拉克萨达姆政权被推翻。2005年,伊拉克新宪法颁布实施,新宪法规定库尔德斯坦作为联邦制的一部分存在,使用阿拉伯语和库尔德语两种官方语言。 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实行议会制,议会共设有111个席位,其中11个席位固定分配给少数族群。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现任总统为库尔德斯坦民主党的领导人马苏德·巴尔扎尼,政府总理为。.

新!!: 安法尔屠杀和伊拉克库尔德斯坦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是21世纪初以美国、英国军队为主的多國部隊進駐伊拉克、并推翻以萨达姆·侯赛因为首的伊拉克复兴党政权的一场战争。澳大利亞軍隊和波兰军队也参与了此次联合军事行动。军事行动是在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所发出的要求他和他的儿子在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的最后通牒到期后开始的。 反恐怖主義的联合部队是由120,000人的美军部队、45,000人的英军部队、2,000多人的澳军部队和200人的波军部队所组成的,除此之外还有大约50,000人的伊拉克部队。他们是通过驻扎在科威特的美军基地正式对伊发动军事打击。2003年3月20日多國部隊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标志着伊拉克战争的开始。 美国第3步兵师从科威特西北方向的沙漠向巴格达挺进,伴随他们作战的还有美国第101空中突击师和第82空降师的若干部队。在另一个方向伊拉克东南部有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远征队和英国远征军(包含第4和第7装甲旅组成的第1装甲师以及若干海军陆战队)则发动了钳形攻势以打开伊拉克的海运通道。在战争进行了两周后,美军又在伊拉克北部山区投入了173空降旅以及特种部队,并和该地的库尔德反叛军结成同盟,美国预期中的准备在北方投入的则由于土耳其议会的反对而未能在该地参加战斗。 经过两个星期的激战,英军首先控制了伊拉克南部的石油重镇、伊拉克第2大城市巴斯拉。在伊拉克全境都出现了断水和停电等人道主义危机,国际多个人道组织向伊拉克运输救援物资,这些援助物资大多都从联军所控制的烏姆蓋薩爾进入伊拉克,还有部分则从科威特进入伊拉克。 战争爆发大约3个星期之后,美军顺利进入巴格达市区,途中并没有遇到任何大規模衝突。伊拉克官员则突然消失,去向不明,大批伊拉克军队向美军投降。之后巴格达和巴斯拉等伊拉克城市纷纷陷入无政府状态,巴格达市内发生频繁的抢掠事件,伊拉克國家博物館遭到洗劫,上万件美索不達米亞時期的珍贵文物失踪。有伊拉克民众批评美军,并没有努力维持巴格达的市内安全。2005年以來,伊拉克政壇興辦了民主選舉,並在美國支持下開始了重建,然而這並沒有帶來理性的政治與平等,少數什葉派與財團掌控國家,遜尼派極端份子佔地為王,使美軍與美援隊伍傷亡不斷,2008年奧巴馬總統以美軍撤出(主要是戰鬥部隊)的政見上台,2011年正式撤退,結束了大部分的軍事行動。然而伊拉克戰亂遠未解決,隨後伊斯蘭國於2014年的興起,美國反恐戰果再度倒退,還造成全球難民危機與恐怖主義擴散至歐洲,此戰至今影響未明。.

新!!: 安法尔屠杀和伊拉克战争 · 查看更多 »

种族灭绝

族滅絕(genocide)或群體滅絕,是指人為的、系统性地、有计划地對一个或一些人種、民族、宗教或國民团体進行全體性或局部性的屠殺。但法律學者對于種族滅絕中局部性的程度,仍存在爭議。该词最早由波兰籍犹太法律学者拉斐爾·萊姆金在1944年提出。其中“genos”来源于希腊语“génos”,意思为部落或家庭;后缀“-cide”来源于拉丁语“cidium”或法语“cide”,意思为杀害《牛津英语词典 》2004年第二版。 1948年12月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60A號決議《防止及懲治灭绝種族罪公約》,简称CPPCG條約。该条约于1951年1月12日生效,其中第二条对种族灭绝行为定义如下 :.

新!!: 安法尔屠杀和种族灭绝 · 查看更多 »

萬人塚

萬人塚、萬人坑或稱亂葬崗是指埋有多具遺體的集體合葬墓穴,遺體埋葬於其中之人大多姓名難以考究。萬人塚經常出現於重大武力衝突及种族灭绝現場,但亦有可能為饑荒、流行病及自然灾害之產物。.

新!!: 安法尔屠杀和萬人塚 · 查看更多 »

阿里·哈桑·马吉德

阿里·哈桑·马吉德(阿拉伯语: ;)生于提克里特,是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的表弟,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执政时代的国防部长和军队指挥官,因酷爱使用化学武器而得绰号“化学阿里”(علي الكيماوي)。曾參與過兩伊戰爭及2003年的美伊戰爭。他因涉嫌在1988年伊拉克政府军对北方库尔德人武装发动的代号为安法尔行动的清剿行动中,多次命令军队使用化学武器并造成惨重的平民伤亡。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被捕,因反人類罪、戰爭罪等四次被判處死刑後,於2010年被處決。.

新!!: 安法尔屠杀和阿里·哈桑·马吉德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