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存在主义和马克斯·舍勒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存在主义和马克斯·舍勒之间的区别

存在主义 vs. 马克斯·舍勒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它認為人存在的意義是無法經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的,以强调个人、獨立自主和主观经验。尼采和祁克果可被看作其先驱。在20世纪中它流傳非常廣泛,其哲學思想還延續到了60年代興起的人本主義。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保羅·萨特和卡缪是其代表人物。 其最突出的命題是:世界沒有終極的目標;人們發現自己處於一個隱隱約約而有敵意的世界中;人們選擇而且無法避免選擇他們的品格、目標和觀點;不選擇就是一種選擇,即是選擇了「不選擇」;世界和我們的處境的真相最清楚地反映在茫然的心理不安或恐懼的瞬間。 這些命題曾經影響了文學(例如: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繆)、精神分析學(例如:和羅洛·梅)和神學(例如:保羅·田立克)。. 克斯·舍勒(德語:Max Scheler,)是德國哲學家也是哲學人類學的主要代表。 舍勒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占有一个特殊地位。他本人也常常被看作是一个“谜”。这是因为,这位被称为德国哲学界自谢林以来的又一位神童,在其三十年学术生涯中几乎涉猎了现象学、伦理学、宗教哲学、知识社会学、哲学人类学、形而上学、社会批判和政治思想等现代精神科学的各个领域。但是,正因为对众多领域的涉足、关注重心的不断变换,他的著作才常常给人以思考的清晰和论述的无序并存、思辨的才华与充盈的激情共处的印象。这也给人们从总体上理解、评价他的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但毫无疑问,舍勒在各个专门领域的工作都富有开创性,给人以启发。他首先被视为现象学早期运动的领导人物,敏锐的洞察力、饱含激情的讲演以及大批作品的问世使他的声望很快盖过了“现象学之父”胡塞尔。他的《同情的本质与形式》(Wesen und Formen der Sympathie,1923,二版)也是最早被译成法语的现象学经典著作,梅洛·庞蒂和萨特都在自己的成名著作中一再地引证舍勒的思想。 同时,舍勒的价值伦理学被看作自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康德义务伦理学以来伦理学发展的第三阶段。他也曾一度被称作天主教哲学精神的引领者以及知识社会学的先驱和现代哲学人类学的奠基人。 对舍勒思想及其影响,可以用舍勒专家和《舍勒全集》的现任主编M.弗林斯(M.

之间存在主义和马克斯·舍勒相似

存在主义和马克斯·舍勒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弗里德里希·尼采让-保罗·萨特

弗里德里希·尼采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著名德國語言學家、哲学家、、詩人、作曲家,他的著作對於宗教、道德、現代文化、哲學、以及科學等領域提出廣泛的批判和討論。他的寫作風格獨特,經常使用格言和悖論的技巧。尼采對於後代哲學的發展影響極大,尤其是在存在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上。 在開始研究哲學前,尼采是文字學家。24歲時尼采成為瑞士巴塞爾大學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专攻古希腊语,拉丁文献。但在1879年由於健康問題而辭職,之後飽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潰,從此再也沒有恢復,在母親和妹妹的照料下活到1900年去世。.

存在主义和弗里德里希·尼采 · 弗里德里希·尼采和马克斯·舍勒 · 查看更多 »

让-保罗·萨特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著名法国哲學家、作家、劇作家、小說家、政治活動家,存在主義哲學大师及二戰後存在主義思潮的領軍人物,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其代表作《存在与虚无》是存在主义的巔峰作品。 1964年,让-保罗·萨特憑著《嘔吐》(或譯作噁心)一書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是他主動回絕該獎項,成為第一位拒絕領獎的諾貝爾獎得主。他是1970年代女权运动的重要理论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伴侶,他们的哲学思想非常相近又各有千秋。.

存在主义和让-保罗·萨特 · 让-保罗·萨特和马克斯·舍勒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存在主义和马克斯·舍勒之间的比较

存在主义有32个关系,而马克斯·舍勒有2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3.39% = 2 / (32 + 27)。

参考

本文介绍存在主义和马克斯·舍勒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