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奧斯曼帝國入侵奧特朗托

指数 奧斯曼帝國入侵奧特朗托

奧斯曼帝國入侵奧特朗托,是指1480-1481奧斯曼帝國入侵義大利南部城市奧特朗托。.

16 关系: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塔兰托奥斯曼帝国奧特朗托巴耶济德二世布达佩斯布林迪西土耳其人匈牙利匈牙利王国穆罕默德二世羅馬皇帝盖迪克·艾哈迈德帕夏萊切阿尔巴尼亚那不勒斯王国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奥斯曼帝国於蘇丹穆罕默德二世領導之下對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所作的一次征服,發生於1453年5月29日星期二。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也在當天戰死。這一事件標誌著東羅馬帝國最後的毀滅,亦代表奥斯曼對地中海東部及巴尔干半岛的統治在戰略上的決定性成功。君士坦丁堡之名之后仍一直使用。1930年,土耳其共和國官方將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堡。.

新!!: 奧斯曼帝國入侵奧特朗托和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 查看更多 »

塔兰托

塔兰托(意大利语:Taranto)位于意大利南部伊奥尼亚海塔兰托湾畔,是塔兰托省的首府,也是意大利重要的商港和海军基地。.

新!!: 奧斯曼帝國入侵奧特朗托和塔兰托 · 查看更多 »

奥斯曼帝国

鄂圖曼帝國(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Osmanlı İmparatorluğu)為鄂圖曼人建立的帝国,创立者為--鄂圖曼一世。鄂圖曼人初居中亞,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西亞及北非之大部份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葉門。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鄂圖曼帝國的君主苏丹以自封的形式,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 鄂圖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线達六个世紀之久,直接大英帝國在18世紀通過直布羅舵打通地中海航線為止。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与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鄂圖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控制今日中東歐不少國家。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鄂圖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战崛起的歐洲基督教國家的伊斯蘭教勢力,但鄂圖曼帝國终不能抵挡近代化欧洲列強的冲击,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淪為英國、法國等列強的棋子,但其卓越的戰略地理位置使英國、法國得以利用鄂圖曼帝國阻止俄羅斯帝國對外向歐洲擴張,並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成功阻止,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敗於協約國之手,鄂圖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土耳其国民运动,放弃了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疆域,建立了主權獨立但面积较小、僅控制色雷斯及小亞細亞的土耳其共和國,鄂圖曼帝國至此滅亡。.

新!!: 奧斯曼帝國入侵奧特朗托和奥斯曼帝国 · 查看更多 »

奧特朗托

奧特朗托(義大利語:Otranto)是位於義大利東南部普利亞大區萊切省的一個城市。人口約有5000人,ISTAT代码为075057。奧特朗托海峽以該市命名。隔海與阿爾巴尼亞相望。位處義大利的最東端。 O.

新!!: 奧斯曼帝國入侵奧特朗托和奧特朗托 · 查看更多 »

巴耶济德二世

巴耶塞特二世或巴耶济德二世(Bayezid II)(1447年或1448年至1512年5月26日)是鄂圖曼帝國的蘇丹,他的執政時期是從1481年到1512年。 巴耶塞特二世在色雷斯某地方出生,是征服者穆罕默德的兒子,他於1481年父王去世後登上王位,他被稱為蘇非(sufi),對於宗教事務很是虔誠,他對於詩歌和冥想生活也有著濃厚興趣。巴耶塞特二世跟其父親一樣包容東西方文化。與許多蘇丹不同,巴耶塞特非常努力去確保內部政務順利地推行,所以他被冠以「正義者」的稱號。他在任內為了征服由威尼斯控制的摩里亞采邑,發動了多次戰役,海上與威尼斯共和國爆發的佐奇奧戰役則決定了鄂圖曼帝國日後成為地中海東部的海軍強權的關鍵。這些戰役的最後一役在1501年結束,巴耶塞特二世終於控制了米斯特拉斯及莫奈姆瓦夏的主要要塞。.

新!!: 奧斯曼帝國入侵奧特朗托和巴耶济德二世 · 查看更多 »

布达佩斯

布達佩斯(匈牙利语:Budapest,发音:)是匈牙利首都,也是该国主要的政治、商業、運輸中心和最大的城市,也被認為是東歐一個重要的中繼站。布達佩斯的人口在1980年代中期曾达到高峰207万(布達佩斯都會區人口達到2,451,418人),目前僅有約170萬居民,它是欧洲联盟第七大城市。该市是在1873年由位于多瑙河右岸(西岸)的城市布達和古布達以及左岸(東岸)城市佩斯合并而成的。此前没有布达佩斯这个称呼,过去人们一般将它称为佩斯-布达(Pest-Buda)。.

新!!: 奧斯曼帝國入侵奧特朗托和布达佩斯 · 查看更多 »

布林迪西

布林迪西(Brindisi)是意大利普利亚大区布林迪西省的首府,面积328平方公里,人口90,175人(2007年)。.

新!!: 奧斯曼帝國入侵奧特朗托和布林迪西 · 查看更多 »

土耳其人

土耳其人是土耳其共和国的主体民族,绝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源自是奥斯曼帝国时期。该民族主要分布于土耳其、德国、法國、及其他一些国家如伊拉克、阿塞拜疆、北塞浦路斯、希腊、俄罗斯、保加利亚、格鲁吉亚、马其顿、科索沃、波斯尼亚、羅馬尼亞、奧地利、英國、荷兰、比利时、列支敦士登、澳大利亞、中亚、北美地区等地。而土耳其人祖先最早可追溯至突厥人。 他們使用的語言為土耳其語。他們的主要族源是安納托利亞的希臘人、亞美尼亞人、庫爾德人、阿拉伯人與波斯人,以及古代的赫梯、吕底亚人与後來的高加索和巴尔干半岛的居民。但在文化心理认同上,土耳其人普遍接受自己是突厥人。 土耳其人最早是由拜占廷希腊人与阿拉伯人混合而成,1071年之後,烏古斯人開始在安納托利亞建國,蒙古伊尔汗國时代大量乌古斯人因躲避蒙古人进入安納托利亞,逐渐融入當地居民中(同時傳入伊斯蘭教)。.

新!!: 奧斯曼帝國入侵奧特朗托和土耳其人 · 查看更多 »

匈牙利

匈牙利國(Magyarország),通称匈牙利,是一个位於中歐的內陸国家、但是長期和東歐、南歐歷史所有關聯。匈牙利與奧地利、斯洛伐克、乌克兰、罗马尼亞、塞尔維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接壤,人口约1,000万,首都為布达佩斯。官方語言為匈牙利語,這是歐洲最廣泛使用的非印歐語系語言。在歷史上匈牙利經常和遊牧民族與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奧地利和捷克、波蘭、當時統治南歐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緊密的聯係在一起,匈牙利為匈人帝國、哈布斯堡君主國和奧匈帝國的核心部分之一。.

新!!: 奧斯曼帝國入侵奧特朗托和匈牙利 · 查看更多 »

匈牙利王国

匈牙利王国(匈牙利语:Magyar Királyság)由伊什特万一世於1000年创建,是为阿尔帕德匈牙利王国。1301年,匈牙利国王安德烈三世去世,死后无嗣,阿尔帕德王朝灭亡。卡洛伊一世继位,是为安茹匈牙利王国。1526年摩哈赤战役後,匈牙利王国分裂为鄂圖曼属匈牙利与哈布斯堡匈牙利王国,随后又成为奥匈帝国的领土组成部分。1918年,匈牙利秋玫瑰革命後,奥匈帝国解体,匈牙利独立,次年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919年,霍尔蒂击败匈牙利共产主义者,于次年建立新的匈牙利王国,并担任摄政,直到1944年纳粹支持箭十字党发动政变。苏联占领匈牙利后,于1946年建立匈牙利第二共和国,匈牙利王国灭亡。 匈牙利王國的領土範圍除了今日的匈牙利之外,還包括了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局部地區、塞爾維亞的伏伊伏丁那、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和奧地利的布爾根蘭州。今天這些地區中仍有一些是匈牙利族的聚居區。.

新!!: 奧斯曼帝國入侵奧特朗托和匈牙利王国 · 查看更多 »

穆罕默德二世

罕默德二世,可能为以下历史人物:.

新!!: 奧斯曼帝國入侵奧特朗托和穆罕默德二世 · 查看更多 »

羅馬皇帝

羅馬皇帝是羅馬帝國時期的最高頭銜,是身兼國家元首和-zh:政府首腦;zh-hans:政府首脑;zh-hk:政府首腦;zh-sg:政府首脑;zh-tw:行政首長;-的最高領導人。在歐洲歷史中,皇帝(Imperator;emperor)源自于古罗马时期,音譯為“英白拉多”,原意是统帅,源自Imperium(意為權威、權力、統治)。 羅馬帝政時期(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是在羅馬共和國時期之後,由於羅馬內戰將本來由羅馬元老院實行的權利集於屋大維一身,而由屋大維創立的政府體制。作為共和國獨裁官、大征服者凱撒的養子,屋大維以凱撒之名行世,而後又令名存實亡的元老院封他為「奧古斯都」,意為聖上、至尊、神聖。屋大維死後,被羅馬帝國神格化而列入神的行列。凱撒(他借用的名字)和奧古斯都(他的稱號)兩者,遂成為未來400多年羅馬統治者的永久性稱號。此外君主的稱號还有首席元老(princeps senatus,中文又譯為“元首”、“第一公民”),直到三世紀末,皇帝戴克里先才拋棄「第一公民」的稱號,史學家通常將從屋大維至戴克里先的羅馬帝國政體稱為元首制的封号。.

新!!: 奧斯曼帝國入侵奧特朗托和羅馬皇帝 · 查看更多 »

盖迪克·艾哈迈德帕夏

迪克·艾哈迈德帕夏(),奥斯曼帝国官员、将领,曾于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和巴耶济德二世在位期间出任帝国宰相“大维齐尔”和元帅“卡普丹帕夏”。.

新!!: 奧斯曼帝國入侵奧特朗托和盖迪克·艾哈迈德帕夏 · 查看更多 »

萊切

萊切(Lecce)是位於意大利南部普利亚大区的一座古城,也是萊切省的首府。它是意大利半岛东南端撒伦丁半岛的主要城市,拥有2,000余年的历史。 萊切因擁有很多重要的巴洛克古蹟而被稱為“La Firenze del Sud”(南方佛羅倫斯),例如圣十字圣殿以及莱切主教座堂。该市还拥有古老的希腊文化传统,可以追溯到其创建时期;梅萨比人(Messapii)人创建了该市,希腊史书记载克里特人曾经来过。直到今日,莱切不远处的一组城镇“Grecìa Salentina”,还使用意大利希腊语(griko)。 2007年,萊切大约有94,100 人口。.

新!!: 奧斯曼帝國入侵奧特朗托和萊切 · 查看更多 »

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Republika e Shqipërisë)是一个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西南部的国家。阿尔巴尼亚西隔亚得里亚海和奥特朗托海峡与意大利相望,南面则与希腊接壤,东临馬其頓,东北是科索沃,北接蒙特內哥羅。首都是地拉那,其國際代碼為AL。在冷战时期,阿尔巴尼亚是社會主義國家。阿爾巴尼亞為歐洲中最不發達和收入較低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但在近年已有顯著的改進。在2009年阿爾巴尼亞正式加入北約。在2014年6月,欧盟已接纳阿尔巴尼亚为欧盟候选国,而在2018年4月歐盟已批准阿爾巴尼亞在2018年6月展開入盟談判。 阿爾巴尼亞國旗上繪有一隻黑色的雙頭雄鷹,沿自15世紀抵抗鄂圖曼帝國入侵的領袖斯坎德培的印章,所以雄鷹是民族英雄斯坎德的象徵,故此阿爾巴尼亞也有“山鷹之國”之稱。.

新!!: 奧斯曼帝國入侵奧特朗托和阿尔巴尼亚 · 查看更多 »

那不勒斯王国

那不勒斯王国(Regnum Neapolitanum,Regno di Napoli),是一个包括意大利半島部分和教皇国南部。时间从1282年至1816年。那不勒斯王国的创立是西西里晚祷战争的结果。当西西里岛发生起义以及被阿拉贡联合王国镇压之后,西西里分离成为西西里王國。那不勒斯仍然官方称为西西里王国,这个是先前王国的名称。1816年,那不勒斯与西西里王国重新联合成为兩西西里王國。.

新!!: 奧斯曼帝國入侵奧特朗托和那不勒斯王国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