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天主教羅馬教區和聖伯多祿大殿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天主教羅馬教區和聖伯多祿大殿之间的区别

天主教羅馬教區 vs. 聖伯多祿大殿

天主教羅馬教區(Dioecesis Urbis;Diocesi di Roma)是天主教會在義大利首都羅馬設置的教區,轄區實際上包含羅馬市與梵蒂岡城國。其拉丁文名稱的「Urbis」是「城市」的意思,指涉「那個城市」,即羅馬。該教區之主教即教宗,普世天主教會的領袖。2010年有教友2,473,000人,佔轄區總人口87.8%。教區下轄376個堂區,有4,922名司鐸。現任主教(第266任)為方濟各,於2013年2月13日當選。主教座堂是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教宗除了是「基督代表」外,與羅馬教區有關的頭銜包括「拉丁禮教會的宗主教、普世教會最高教長、義大利首席主教、羅馬教省的總主教」。教座根據天主教會的傳統認定,是由耶穌基督的宗徒之首聖伯多祿所創。. 聖伯多祿大殿(Basilica Sancti Petri;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是位於梵蒂岡的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作為最傑出的文艺复兴建筑Banister Fletcher, the renowned architectural historian calls it "the greatest creation of the Renaissance" and "...the greatest of all churches of Christendom" in.

之间天主教羅馬教區和聖伯多祿大殿相似

天主教羅馬教區和聖伯多祿大殿有(在联盟百科)10共同点: 天主教會主教座堂主教座位圣传罗马聖座聖伯多祿梵蒂冈教宗拉特朗圣若望大殿

天主教會

天主教會(Ecclesia Catholica;καθολικην εκκλησίαν;意為“大公教会”)是基督教各教派中人數最多的教會,其以羅馬主教(即教宗)為領袖,故又称羅馬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或羅馬大公教會,對西方文明有重大的影響。在沒有歧義的情況下,天主教會可等同於天主教,後者為基督教三大宗派之一。 根據《宗座年鑑》的統計,全球天主教會約有12.54億信徒,約佔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

天主教會和天主教羅馬教區 · 天主教會和聖伯多祿大殿 · 查看更多 »

主教座堂

主教座堂(cathédrale;cathedra;καθέδρα kathedra),或稱座堂,是指在主教制的基督教会(正教會、天主教、聖公宗,以及信義宗部份团体等)中,設有主教座位的教堂,為教區主教的正式駐地,因而被視為教區的中心。 由於是教區擁有首席地位的教堂,主教座堂的建築大多較堂區的教堂宏美。在蘇格蘭,有一些蘇格蘭國教會的教堂,在宗教改革後仍然被叫作座堂,儘管身為長老宗一員的蘇格蘭國教會並不採用主教制。由於主教座堂通常是所在地的重要地標,在中文環境中常譯為「大教堂」,例如著名的「科隆大教堂」,正確全名應是「科隆教區聖伯多祿暨聖母主教座堂」。.

主教座堂和天主教羅馬教區 · 主教座堂和聖伯多祿大殿 · 查看更多 »

主教座位

主教座位(cathedra,源出古希臘語「καθέδρα」),簡稱教座,是主教專用的座椅,是天主教和東正教實行訓導權威的象徵,而且在聖公宗和實行主教制的信義宗教會某程度仍然保有這種意義。拉丁文的「Cathedra」是指有手靠的椅子,原來是羅馬皇帝的象徵,在4世紀時候為基督教会所模仿,故又可稱主教寶座。設有此座的教堂稱為座堂——地方教會的中心。.

主教座位和天主教羅馬教區 · 主教座位和聖伯多祿大殿 · 查看更多 »

圣传

圣传(sacred tradition 或 holy tradition)是一个基督教神学术语,用于指某些基督教传统,特别是在指天主教会、圣公宗、正教会、东方正统教会的歷史传统,这涉及到基督教教会的权威性的根本基础。上述教派大都認可聖傳的權威性,如天主教會稱聖傳和聖經具有同等權威,正教會則認為聖經本身就是聖傳的一部分。但宗教改革領袖提出「唯獨聖經」的主張,使得新教諸教派大多排斥這些傳統。.

圣传和天主教羅馬教區 · 圣传和聖伯多祿大殿 · 查看更多 »

罗马

羅馬(Roma)是意大利首都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文明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並保存大量古蹟而被暱稱為「永恆之城」。其位於意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羅馬同時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樞,擁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梵蒂岡城是罗马主教即天主教会教宗及聖座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斯同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現今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1980年,羅馬的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天主教羅馬教區和罗马 · 罗马和聖伯多祿大殿 · 查看更多 »

聖座

聖座(Sancta Sedes)是羅馬主教(即众所周知的教宗)的,也是天主教會内超乎众教座之上的主教教座。就此,从外交上和其他方面而言,圣座之言行代表了整个天主教会,也獲国际法的其他主体视为主权实体,由教宗领导,可与其缔结外交关系。其行政機構為羅馬教廷(中文常直稱為「教廷」),为天主教会的运行和达到其目标而不断进行协调并提供所需的组织保障。 由於聖座的所在地及現今之主權管轄範圍為梵蒂冈城国,各界常以「梵蒂岡」代稱聖座;但嚴格來說,圣座不同于梵蒂冈城国,后者迟至1929年方才出现,而圣座的历史可远溯至基督教會发展早期。在國際关系中,各国大使不是獲梵蒂冈城国而是獲圣座所接受;圣座向各国和国际组织派出的外交代表處或使节,是代表圣座而非所谓梵蒂冈城国。.

天主教羅馬教區和聖座 · 聖伯多祿大殿和聖座 · 查看更多 »

聖伯多祿

#重定向 彼得 (使徒).

天主教羅馬教區和聖伯多祿 · 聖伯多祿和聖伯多祿大殿 · 查看更多 »

梵蒂冈

梵蒂岡城國(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通稱梵蒂岡,是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的內陸城邦國家(國中國),為天主教會最高權力機構聖座的所在地、天主教會最高領袖教宗的駐地、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亦為世界領土面積最小的國家。其前身為教宗國,自1929年起以《拉特蘭條約》確定為主權國家,接受聖座(也是一个国际公认主权实体)的直接統治,實施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城內建物於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由於聖座的行政機構——羅馬教廷大部分機關、以及教宗的主要居所均座落於梵蒂岡城內,故人們在使用「梵蒂岡」一詞時,可能指梵蒂岡城國、「梵蒂岡」地區、聖座、或教宗的居所,视其使用的場合而定。雖然梵蒂岡並未制定任何有關官方語言的法律,但以義大利語最為常用。在2002年以前,梵蒂岡常以義大利里拉及梵蒂岡里拉作為其境內的通用貨幣。義大利加入歐元區後,梵蒂岡與歐盟簽訂特別協議,發行小量鑄造的屬於梵蒂岡的硬幣,作流通和收藏之用。雖然梵蒂岡在地理上是一個小國,但因天主教會在全球信仰人口眾多,现有十多亿天主教教徒,使其在政治和文化等領域對世界擁有重大的影響力。.

天主教羅馬教區和梵蒂冈 · 梵蒂冈和聖伯多祿大殿 · 查看更多 »

教宗

教宗(Papa)是羅馬主教,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国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天主教會使用「教--宗」为中文譯名,部分華語圈教外人士、日本、韓國、越南則譯為「教--皇」。現任(第266任)教宗為方濟各,於2013年3月13日當選。.

天主教羅馬教區和教宗 · 教宗和聖伯多祿大殿 · 查看更多 »

拉特朗圣若望大殿

拉特朗圣若望大殿(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全称为拉特朗至圣救主、聖若翰洗者聖史若望总主教座堂(Archibasilica Sanctissimi Salvatoris et Sanctorum Ioannis Baptistae et Ioannis Evangelistae in Laterano,Arcibasilica del Santissimo Salvatore e Santi Giovanni Battista ed Evangelista in Laterano),是天主教羅馬教區的主教座堂,罗马主教(教宗)的正式駐地(教座) ,也是位於羅馬的四座特级宗座圣殿(拉特朗圣若望大殿、圣伯多禄大殿、圣母大殿和城外圣保禄大殿)中最古老、排名第一的一座,享有全世界天主教会母堂的称号。天主教會於11月9日特敬拉特朗大殿祝聖日。.

天主教羅馬教區和拉特朗圣若望大殿 · 拉特朗圣若望大殿和聖伯多祿大殿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天主教羅馬教區和聖伯多祿大殿之间的比较

天主教羅馬教區有46个关系,而聖伯多祿大殿有6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0,杰卡德指数为9.26% = 10 / (46 + 62)。

参考

本文介绍天主教羅馬教區和聖伯多祿大殿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