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天主教會和瑪加利大·瑪利亞·亞拉高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天主教會和瑪加利大·瑪利亞·亞拉高之间的区别

天主教會 vs. 瑪加利大·瑪利亞·亞拉高

天主教會(Ecclesia Catholica;καθολικην εκκλησίαν;意為“大公教会”)是基督教各教派中人數最多的教會,其以羅馬主教(即教宗)為領袖,故又称羅馬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或羅馬大公教會,對西方文明有重大的影響。在沒有歧義的情況下,天主教會可等同於天主教,後者為基督教三大宗派之一。 根據《宗座年鑑》的統計,全球天主教會約有12.54億信徒,約佔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 玛加利大(Margaret Mary Alacoque,天主教翻譯為:麗達 安蘭閣)是一位法国天主教修女,促进了耶稣圣心的敬礼。 1647年,玛加利大出生于奥顿教区的村庄 Lhautecour(现在Verosvres镇的一部分)。从幼年起,据称玛加利大就显示出对圣体的热爱,喜爱静默和祈祷。在9岁初领圣体后,她实行了一项秘密的苦行(包括在少年胸部雕刻“耶稣”的名称),直到瘫痪将她限制在床上四年时间。在这一时期结束时,她向圣母许愿奉献自己过修道生活,她立刻完全恢复了健康 。 她看见耶稣基督的异象,认为是一种正常的人类经历,并继续实行 austerity。然而,这时她看见耶稣钉在十字架上,但还活着,责备她遗忘了他,声称他的心是充满爱,由于她的诺言。1671年5月25日,将近24岁时,进人Paray-le-Monial的圣母往见修院,成为一名修女。 她受到了许多试验,以证明奉献的真实性。1671年8月25日,她获准穿上会衣,但是在1672年11月6日才被允许發願。 在这所修道院,她曾有数次得到耶稣圣心的启示,第一次是在1673年12月27日,最后一次是在18个月后。异象启示她敬礼的主要特征是要在每月第一个星期五领聖體、星期六朝拜聖體和耶稣圣心瞻禮。Oxford Dictiona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0-19-280290-3): article Margaret Mary Alacoque, St 她虽然被院长 Saumaise拒绝,但是按照获得的启示继续努力,最终赢得了院长,但是未能说服一群神学家相信显现的有效性,也未能在团体成员中获得更多的成功。她获得当时的会院神师高隆汴的支持,他宣布异象是真实的。1683年,团体的反对结束了,Melin被选为院长,任命玛加利大为她的助手。她后来成为初学导师,监督修道院的瞻禮。耶稣圣心瞻禮私下开始于1686年,2年后,在 Paray-le-Monial 兴建了一座敬礼耶稣圣心的礼拜堂。 1690年10月17日玛加利大去世后,耶稣圣心的敬礼受到耶稣会,以及教会内争议的促进,直到75年后才得到正式承认。 对她的使命和品质的讨论持续了许多年。她所有的行动,她的启示,她的格言,她敬礼耶稣圣心的教导(她是主要执行者,以及鼓吹者),都受到最严格细致的考核,最后圣礼部对这位“天主的仆人”的超群德行通过了一项有利的投票。1824年3月利奥十二世宣布她为真福(封圣的第一个步骤),1864年9月18日,教宗庇护九世正式将她列入真福品。1830年7月她的墓被打开时,据记载发生了两起瞬间治愈。她的尸体安葬在Paray礼拜堂的祭台下面,许多声称的引人注目的祝福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前来朝圣。 1920年,本笃十五世将她封为圣人,1929年,在瞻禮單上,她的纪念日定在她去世的那一天10月17日。1969年,这一天被指定纪念伊格那丢,于是玛加利大的纪念日提前到前一天,10月16日。 1928年,庇护十一世发布通谕《至仁慈的救主》,申明教会对于她声称耶稣基督对她显现,并向她允诺所有敬礼圣心者将赋予天堂丰富恩惠的可信性的立场。 她的小册子《耶稣圣心敬礼》(La Devotion au Sacré-Coeur de Jesus)在她去世后的1698年由 J. Croiset 出版,在罗马天主教中流传颇广。.

之间天主教會和瑪加利大·瑪利亞·亞拉高相似

天主教會和瑪加利大·瑪利亞·亞拉高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天主教修女罗马耶稣会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天主教和天主教會 · 天主教和瑪加利大·瑪利亞·亞拉高 · 查看更多 »

修女

修女(Nun),是天主教、東正教、聖公會以及信義宗的女性修行人員,通常須發三愿(即“绝财”、“绝色”、“绝意”),从事祈祷和协助神父进行传教。在中国,修女有时称为“姆姆”。德雷莎修女是知名修女之一,获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同名小说有十八世纪法国作家狄德罗一部著名的哲理小说《修女》。 修女必須領洗5年以上才可提出申請,並需加入女修會,在初學院修道至少6年。此外,要正式成為修女,需經過誓發初願、複願、終身願等過程,表示自己對天主的獻身。在誓發終身願後,便終身不能結婚。 修女是基督宗教中离家进修会的女教徒,並非神職人員。正式而言,神職人員三級制度包含:主教、司鐸(神父)與執事。.

修女和天主教會 · 修女和瑪加利大·瑪利亞·亞拉高 · 查看更多 »

罗马

羅馬(Roma)是意大利首都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文明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並保存大量古蹟而被暱稱為「永恆之城」。其位於意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羅馬同時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樞,擁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梵蒂岡城是罗马主教即天主教会教宗及聖座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斯同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現今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1980年,羅馬的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天主教會和罗马 · 瑪加利大·瑪利亞·亞拉高和罗马 · 查看更多 »

耶稣会

耶稣会(Societas Iesu,簡寫為S.J.或S.I.)是天主教會的主要男修会之一,1534年8月15日由依納爵·羅耀拉與方濟·沙勿略、等人共同於巴黎成立,至1540年由教宗保祿三世詔令承認。最初是為了對抗宗教改革的風潮而創立,在天主教會中屬於原教旨主義派,重視神學教育、對教會的忠誠度以及向青年傳教,發願守貞、神貧,並要求會士对修会和聖座的命令绝对服从。 耶穌會除了協助祈祷、从事社工慈善,拯救貧困之外,最大的特色是興學,他們首先在歐洲興辦許多大學、高中,是現今世界最大的辦學團體之一;培養出的學生除神職人員以外,也大多活躍於西方政界與知識份子階級,著名者有笛卡兒等。現任教宗方濟各即為耶穌會會士,為首位耶穌會出身的教宗。 目前耶穌會大約有兩萬名會士,在超過112个国家活动,加入耶稣会比加入其它修会困難,要受到更長時間的考驗。申請入會者可選擇成為神父或終身修士,但兩者的培育過程相同,不但要取得神學學位,而且还要有另一项科目的大学学士毕业文凭。耶穌會特有的靈修方式稱為「」,是羅耀拉所創。由於耶穌會重視教育事業,許多耶穌會會士擁有博士學位、甚至在大學執教。 耶穌會格言是「愈顯主榮」(Ad Majorem Dei Gloriam),这句话往往被缩写为「AMDG」。會徽下方是紀念基督信仰中釘死耶穌的三根釘子,上方的IHS則是耶穌希臘文寫法(ΙΗΣΟΥΣ)的前三個字母(Σ的寫法往後演變成拉丁字母的S),亦有「耶穌是人類救主」之義(Jesus Hominum/Hierosolymae Salvator)。與其他歷史較久的修會不同,耶稣会無會衣,一般只在會士姓名後面加上“SJ”的後綴,以表明其身份。.

天主教會和耶稣会 · 瑪加利大·瑪利亞·亞拉高和耶稣会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天主教會和瑪加利大·瑪利亞·亞拉高之间的比较

天主教會有204个关系,而瑪加利大·瑪利亞·亞拉高有1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1.81% = 4 / (204 + 17)。

参考

本文介绍天主教會和瑪加利大·瑪利亞·亞拉高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