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天主教斯普利特-马卡尔斯卡总教区

指数 天主教斯普利特-马卡尔斯卡总教区

天主教斯普利特-馬卡爾斯卡總教區(Archidioecesis Spalatensis-Macarscensis、Splitsko-makarska nadbiskupija)是羅馬天主教以克羅地亞南部斯普利特為中心的一個教省總教區。下轄四個教區。 第一位主教多米努斯也是教區以及城市的主保聖人,另一位主教也見於聖奧斯定的《上帝之城》。928年升為總教區。11世紀起降格。1828年6月28日斯普利特和馬卡爾斯卡教區合併,1969年7月27日恢復總教區的地位。 2010年有教友437,989人,佔轄區總人口93.4%。教區下轄一百八十六個堂區,有304名司鐸。現任總主教為馬林·巴里希奇。.

在Google地图中打开

目录

  1. 8 关系: 天主教會上帝之城主保聖人克罗地亚聖奧斯定斯普利特斯普利特主教座堂教區

  2. 克羅地亞天主教教區
  3. 达尔马提亚历史

天主教會

天主教會(Ecclesia Catholica;καθολικην εκκλησίαν;意為“大公教会”)是基督教各教派中人數最多的教會,其以羅馬主教(即教宗)為領袖,故又称羅馬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或羅馬大公教會,對西方文明有重大的影響。在沒有歧義的情況下,天主教會可等同於天主教,後者為基督教三大宗派之一。 根據《宗座年鑑》的統計,全球天主教會約有12.54億信徒,約佔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

查看 天主教斯普利特-马卡尔斯卡总教区和天主教會

上帝之城

《上帝之城》(De Civitate Dei),书名或譯作「天主之城」,為希坡的奥古斯丁所著。當時羅馬城已被哥德蠻族攻破。人們把羅馬帝國的衰退歸咎於基督徒之離棄傳統多神宗教。奧古斯丁覺得有必要著書回應此攻擊,於是提筆寫作此書,時當公元413年。 奧古斯丁在書中說明,羅馬的衰退是肇因於道德的衰退;基督教不但不是羅馬衰退的原因,反而有助於道德的提升。但基督徒所歸屬的不是羅馬帝國或任何地上之城,而是上帝之城。地上之城與上帝之城最根本的差別在於,前者人民的共通點在於對自己的愛,後者則是結合於對上帝的愛和因此而生的對彼此的愛。在對比這兩個城從起源到結局的過程中,他對人類的群體生活有深入的討論,也建構了基督教的歷史觀。 本書標題取自《詩篇》第八十七篇第三節:「上帝的城啊!有榮耀的事乃是指著祢說的(Gloriosa dicta sunt de te, civitas Dei!)。」本書內容共分二十二章。第一部份一至十章主要在駁斥對基督教不實的攻擊,第二部份十一至二十二章則說明地上城和上帝城的不同起源、進展和結局。.

查看 天主教斯普利特-马卡尔斯卡总教区和上帝之城

主保聖人

主保聖人,是守護聖者的意思,是部分基督教宗派對聖人或天使使用的特定稱呼之一,通常用於教會所期望保護的某人(例如新受洗的基督徒)、某團體或特項活動。 當教會宣布某一聖人是主保聖人,即意味著那位聖人在某一面的轉禱特別有效。主保聖人的選定與其根據地多與守護對象的某些真實或假想有關。當天主教會或東正教會的基督徒受洗時,受洗者會領受一個聖人的名字,稱為「聖名」或「教名」、「洗名」,一般認為該聖名之聖人會保佑領受了自己聖名的人。.

查看 天主教斯普利特-马卡尔斯卡总教区和主保聖人

克罗地亚

克羅埃西亞共和國(listen,一般通稱「克羅埃西亞」)是一個位於中歐、地中海和巴爾幹半島交會處的單一議會共和制國家,首都與最大城市為萨格勒布。克國將行政區劃分為20個縣與一個直轄市兼首都的札格瑞布,其領土面積為56,594平方公里。克羅埃西亞氣候多樣,同時具備大陸性與地中海型氣候,並於亞得里亞海沿岸擁有。2017年克羅埃西亞人口約為415萬人,多數為克羅埃西亞人,自從克羅埃西亞由南斯拉夫獨立後至今該國如同大部分巴爾幹半島國家一樣人口持續減少。 克羅埃西亞民族自西元7世紀遷移到現在的克國領土生活,他們於9世紀時建立了兩個公國,後於925年由將其立為,並成了第一位國王。克羅埃西亞王國維持著近兩個世紀的國家主權,並在與時期發展到鼎盛。1102年,克羅埃西亞以共主邦聯的身份併入了匈牙利中。1463年,鄂圖曼帝國征服了波士尼亞,對克羅埃西亞構成相當的威脅,隨後前者又繼續擴張,克羅埃西亞於是與鄂圖曼帝國展開。面對帝國的威脅,1527年,克國議會推選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地利國王——斐迪南一世為克羅埃西亞國王,隨後約四百年裡,克羅埃西亞的統治權在匈牙利與奧地利之間多次易手。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匈帝國解體,獨立出了包括克羅埃西亞領土在內的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這個短命的政權後來成為南斯拉夫王國。1941年4月,南斯拉夫王國被軸心國入侵,王國被支解,納粹德國於當地扶持了傀儡政權——克羅埃西亞獨立國。戰後,克羅埃西亞獨立國滅亡,克人成立共和國加盟「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成為社會主義國家。1991年6月,克羅埃西亞宣佈自南斯拉夫聯邦,其宣言於同年10月8日開始生效。隨後爆發與反對國家分裂的聯邦軍之間的戰爭,經過長達四年的戰事,克國取得了勝利,成為主權國家。 克羅埃西亞至今已是個高人類發展指數的國家,國民擁有和免費的,國家也積極透過企業和公家機關推展文化、媒體與出版產業。克國經濟以服務業為主,其次為工業和農業,國家也掌控了部份的經濟結構,並給予大量的財政支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該國列為新興發展中的經濟體,而世界銀行也將其評作高收入國家。克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為歐盟,也因此自2000年起,克國政府開始大量投資基礎設施,特別是一帶的交通線。克國同時也為聯合國、欧洲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世界貿易組織、中歐自由貿易協定和地中海聯盟的成員國,2013年7月1日還加入了歐盟,成為其第28個成員國。克羅埃西亞也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部隊事務,同北約駐軍於阿富汗,亦於2008至2009年擔任聯合國安理會的非常任理事國。.

查看 天主教斯普利特-马卡尔斯卡总教区和克罗地亚

聖奧斯定

#重定向 希波的奥古斯丁.

查看 天主教斯普利特-马卡尔斯卡总教区和聖奧斯定

斯普利特

斯普利特(Split),是一座位於地中海畔、亞得里亞海東岸的克羅地亞南部港市。市內人口約有18萬(2001年調查),是達爾馬提亞地區最大都市,也是克羅埃西亞第二大城。同時,斯普利特亦是區內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若以古羅馬戴克里先宮始建造期(305年)起計算,該市已有1700年歷史。.

查看 天主教斯普利特-马卡尔斯卡总教区和斯普利特

斯普利特主教座堂

斯普利特主教座堂(Katedrala Svetog Duje)是位於克羅埃西亞城市斯普利特的一座羅馬天主教的教堂,也是天主教斯普利特-馬卡爾斯卡總教區的主教座堂。教堂外觀為羅馬式建築。教堂的結構本身修建於西元305年,是世界上所有基督教主教座堂中第二古老的。.

查看 天主教斯普利特-马卡尔斯卡总教区和斯普利特主教座堂

教區

教區是天主教、東正教、聖公會等基督宗教宗派使用的一種管理區域或機構,由數個堂區組成,並設有一位主教擔任最高領導者。其字源來自於希臘語「διοίκησις」(dioíkēsis),即管理、行政或政府之意。.

查看 天主教斯普利特-马卡尔斯卡总教区和教區

另见

克羅地亞天主教教區

达尔马提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