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墨勒阿革洛斯 (國王)和托勒密·克勞諾斯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墨勒阿革洛斯 (國王)和托勒密·克勞諾斯之间的区别

墨勒阿革洛斯 (國王) vs. 托勒密·克勞諾斯

墨勒阿革洛斯,又譯梅利埃格(古希臘語:Μελέαγρος, )馬其頓王國國王。公元前279年間統治馬其頓王國。托勒密·克勞諾斯的兄弟,埃及托勒密一世之子。因托勒密·克勞諾斯與高盧人的戰爭中被殺,造成王國近乎無政府狀態,僅僅就任兩個月即被罷拙。. 托勒密·克勞諾斯(希臘文:Πτολεμαίος Κεραυνός,)是前281年至前279年在位的馬其頓國王。 “克勞諾斯”(Κεραυνός)在希臘文是“雷聲”或“雷電”的意思。他是埃及國王托勒密一世與其第三任妻子歐律狄刻(安提帕特之女)所生。他的弟弟托勒密成為繼承人,並在前282年登基成為埃及托勒密二世。克勞諾斯離開埃及抵達色雷斯國王利西馬科斯的宮廷。阿爾西諾伊二世是他同父異母的姊妹、利西馬科斯第三個妻子。 於逗留有利西馬科斯宮延期間,克勞諾斯站在阿爾西諾伊的一方,伴隨她對付東方的塞琉古一世。眼見有機會介入色雷斯與埃及的政局中,為了自己的利益,塞琉古作好短期內遠征利西馬科斯的準備。 前281年,利西馬科斯戰死後,托勒密·克勞諾斯謀殺了塞琉古。同年,克勞諾斯與伊庇魯斯摩羅西亞國王皮洛士結盟。克勞諾斯向利西馬科斯的遺孀、同父異母的阿爾西諾伊求婚,在婚禮後殺死阿爾西諾伊兩個年輕的兒子。阿爾西諾伊逃回埃及並嫁給她的親弟弟、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托勒密二世。 托勒密·克勞諾斯在與高盧人的戰爭中被殺,高盧人其後遷往後來的加拉太。 Category:馬其頓國王 Category:托勒密王朝君主儿子 Category:欧洲非正常死亡君主.

之间墨勒阿革洛斯 (國王)和托勒密·克勞諾斯相似

墨勒阿革洛斯 (國王)和托勒密·克勞諾斯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馬其頓王國马其顿国王列表托勒密一世托勒密王朝

馬其頓王國

其頓王國(古希臘語:Μακεδονία)是古希臘西北部的王國。其史上最輝煌的時刻,也就是亞歷山大帝國(馬其頓帝國),是由亞歷山大大帝開創。 亞歷山大帝國是历史上继波斯帝国之后第二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其疆域东自费尔干纳盆地及印度河平原,西抵巴尔干半岛,北从中亚细亚、裏海和黑海起,南达印度洋和非洲北部。.

墨勒阿革洛斯 (國王)和馬其頓王國 · 托勒密·克勞諾斯和馬其頓王國 · 查看更多 »

马其顿国王列表

没有描述。

墨勒阿革洛斯 (國王)和马其顿国王列表 · 托勒密·克勞諾斯和马其顿国王列表 · 查看更多 »

托勒密一世

托勒密一世(救主)(Πτολεμαίος ο Σωτηρ;公元前367年—前283年),埃及托勒密王朝创建者,亦是亞歷山大的繼業者之一。托勒密是馬其頓王國亚历山大大帝的好友兼部将,曾跟隨大軍一同遠征波斯。前323年在亚历山大的帝国分裂时,托勒密分到埃及成為他的領地。前320年他击退帝国摄政佩爾狄卡斯的进攻,使埃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裡。公元前304年,他效仿其他继业者宣布自己为王,建都亞歷山卓,建立一個希臘化風格的王國。.

墨勒阿革洛斯 (國王)和托勒密一世 · 托勒密·克勞諾斯和托勒密一世 · 查看更多 »

托勒密王朝

托勒密王朝(希腊语:Πτολεμαίος),是由马其顿君主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其將軍托勒密一世所開創的一個王朝,托勒密王朝主要統治埃及,是埃及的一個朝代。首都在-zh-cn:亚历山大港;zh-hk:亞歷山大港;zh-tw:亞歷山卓-。第一代君主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將領托勒密一世,最後的君主是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和其兒子托勒密十五世·小凱撒。這王朝的諸位君主都被埃及歷史上認爲是法老。 亞歷山大大帝死後,繼任人亞歷山大之同父異母弟腓力三世無能和遺腹子亞歷山大四世年幼。前323年,托勒密被任命為埃及總督。前305年,托勒密自立為埃及王;此後托勒密一裔鞏固了對埃及的統治至羅馬帝國在前30年入主。 埃及托勒密王朝一裔中兄妹或姊弟通婚很多。男性後裔常稱托勒密,女性的名稱常有克利奥帕特拉、贝勒尼基和阿尔西诺伊。其中最後的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最爲後世所知的。 另外,嚴格來說馬其頓王國還有一個相當短命的托勒密王朝。.

墨勒阿革洛斯 (國王)和托勒密王朝 · 托勒密·克勞諾斯和托勒密王朝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墨勒阿革洛斯 (國王)和托勒密·克勞諾斯之间的比较

墨勒阿革洛斯 (國王)有7个关系,而托勒密·克勞諾斯有1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15.38% = 4 / (7 + 19)。

参考

本文介绍墨勒阿革洛斯 (國王)和托勒密·克勞諾斯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