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國民樂派和让·西贝柳斯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國民樂派和让·西贝柳斯之间的区别

國民樂派 vs. 让·西贝柳斯

國民樂派,是廣義古典音樂的一支,但沒有明確的定義和共同的風格,經常被視為「浪漫主義音樂」或「現代音樂」的分支。大致就是指會在古典音樂的曲式中,使用了本國的民間音樂旋律和特別的樂器,並通常宣揚愛國主義或民族主義,主要在十九世紀中到二十世紀中活躍。 一般認為十九世紀中前期,西方音樂的傳統心臟的德語和義大利地區以外的歐洲和美洲國家,作曲家需要屬於本地的音聲。反之德語或義語的作曲家即使用民間音樂素材,仍然只是會被認為浪漫主義音樂,如小約翰·施特勞斯的圓舞曲原型雖然來自民間,卻被當時的維也納視為國際性的藝術。 國民樂派起源眾說紛紜,較流行有兩說。一是十九世紀俄國作曲家格林卡的《愛國歌》,另一說是法國作曲家聖桑成立國家音樂社團組織,兩人分別影響了本國的作曲家組織,交流了其對民間音樂的資料和心得,以及對於教育本國的音樂界作出重大的貢獻。 其他尚有肖邦和弗朗兹·李斯特之說,因為是他們首先採用故鄉的民間音樂素材,但他們並未有組織本地作品家活動,也沒有系統地使用和搜集民間音樂元素。 在十九世紀後期其他歐洲國家也產生了自己國民樂派作曲家和作品,如英國的艾爾加的《威風凜凜進行曲》(Pomp and Circumstance Marches),捷克的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國》。還有一些作曲家為自己尚末被認可為國家的故鄉,創作鼓吹獨立的作品,如芬蘭的西贝柳斯的芬蘭頌,挪威的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等。 而美洲的作曲家也開始活躍起來,如美國的約翰·菲利普·苏萨的進行曲《星條旗永遠飄揚》,而同期斯蒂芬·福斯特更有開創流行音樂的先河。 到二十世紀初巴西的海托爾·維拉-羅伯斯,匈牙利的柯达伊,美國的查尔斯·艾夫斯等,新國民樂派作曲家開始向現代音樂的過渡。 到二十世紀中後期起,因為流行音樂的興起,也少有未被古典音樂使用的民歌,所以在歐美國民樂派漸趨於沈寂,但在古典樂傳統地區外的亞洲,卻有新型的國民樂派作品面世,如中國的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何占豪和陳鋼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等,代表了歐美以外的民族主義興起。 二十一世紀初,雖然因為再很少未獨立的殖民地和國際主義盛行,政界不再需要常以音樂推廣愛國思想,但國民樂派音樂並未因此而喪失了其地位,反而把這種音樂從政治服務中解放過來,受到本來創作國家外的歡迎。. 尚·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出生名約翰·朱利葉斯·克里斯蒂安·西貝流士(Johan Julius Christian Sibelius),芬蘭作曲家,民族主義音樂和浪漫主義音樂晚期重要代表。.

之间國民樂派和让·西贝柳斯相似

國民樂派和让·西贝柳斯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維也納芬蘭頌浪漫主義音樂

維也納

維也納(Wien;奧地利德語:Wean)是奧地利共和國首都和維也納州首府,人口172.3萬人,都會區約240萬人,佔奧地利人口四分之一以上。維也納是歐洲著名的都會區之一,拥有许多重要的国际组织,OPEC的總部也設於此。同時,維也納與美國紐約和瑞士日內瓦同為聯合國僅有的駐地城市。位於北緯48度12分5秒、東經16度22分38秒。具“世界音樂之都”美譽。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是領域曾遍及除德意志以外的中東歐大部分地區的奧匈帝國首都。按照市区人口,它是欧盟第七大城。在20世纪初以前,它是德語圈最大的城市,奥匈帝国分裂之前,該市已经擁有200萬人口。時至今日,它仍是德语圈第二大城市,僅次於柏林。該市位於奥地利東部,靠近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边界。其市中心古城區被列為世界遺產。.

國民樂派和維也納 · 維也納和让·西贝柳斯 · 查看更多 »

芬蘭頌

《芬蘭頌》,作品26(Finlandia, Op.26)乃是芬蘭作曲家西貝流士所創作的交響詩,全長約9分半鐘。1899年西貝流士完成第一個版本,以作為愛國戲劇《自古以來的景象》中的配樂。及後在1900年稍事修正,編成《芬蘭頌》。.

國民樂派和芬蘭頌 · 芬蘭頌和让·西贝柳斯 · 查看更多 »

浪漫主義音樂

浪漫時期的音樂(古典主義音樂)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延续和发展,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 浪漫主义主要用于描述1830年—1850年间的文学创作,以及1820年—1900年间的音乐创作。.

國民樂派和浪漫主義音樂 · 浪漫主義音樂和让·西贝柳斯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國民樂派和让·西贝柳斯之间的比较

國民樂派有33个关系,而让·西贝柳斯有2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5.00% = 3 / (33 + 27)。

参考

本文介绍國民樂派和让·西贝柳斯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