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国父和穆罕默德·查希尔沙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国父和穆罕默德·查希尔沙之间的区别

国父 vs. 穆罕默德·查希尔沙

国父(Father of the Nation),或称为国家之父、祖国之父、建国之父、国民之父、民族之父、独立之父,是给予当前国家政权奠基者的称谓,当匹配此荣誉者多于一人时,则统称为开国元老或开国元勋(Founding Fathers)。 现代汉语中的“国父”一词,可考证的最早出处是清代学者梁廷枏的著作《海国四说》,书中提及第一任美国总统喬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逝世时,举国称其为国父。. 罕默德·查希爾沙(محمد ظاهرشاه;),阿富汗末代国王,1933年11月8日至1973年7月17日在位。 查希尔属于普什图族的杜兰尼部族。1933年其父穆罕默德·納第爾·沙阿遇刺身亡,年仅19岁的查希尔登上阿富汗王位。在位期间,查希尔大力推进改革,允许妇女接受教育,并制定了宪法,大力吸收西方文化。他的改革为其招致了各地方部族的反对,军事抗争此起彼伏。1973年7月17日,他的堂兄弟,前首相穆罕默德·达乌德·可汗乘其访问意大利时发动政变,将其废黜,成立阿富汗共和國(1973年-1978年);8月,查希尔正式宣布退位。 在接下来的29年中,他一直在意大利流亡,即便是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推翻达乌德后,他也拒绝回国复位。在1979年苏联入侵,長達十年的阿蘇戰爭,美國資助聖戰者反抗及其間的军阀混战期间(阿富汗民主共和國、阿富汗伊斯蘭國),查希尔也拒不涉足政治。 2002年4月当1994年興起的塔利班政权(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被推翻后,查希尔在美国支持下重返阿富汗,并于6月召集各部族领袖召开了支尔格大会。查希尔在回国后受到了广泛的支持,被授予“國父”称号,他虽重返在喀布尔的王宫,却并不谋求恢复自己的君主地位。 2002年10月訪問法國,他滑倒在浴室,肋骨挫傷;之後一連串的受傷與生病,使他身體每況愈下。在他最後的歲月,他很虛弱,麥克風需要固定到他的衣領,才能聽到他微弱的聲音;2007年1月,據報導,查希爾患了重病,臥床不起後棄世。.

之间国父和穆罕默德·查希尔沙相似

国父和穆罕默德·查希尔沙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塔利班巴拉克宰王朝支尔格大会

塔利班

塔利班(普什圖語和波斯語:,意即「伊斯蘭教的學生」),或譯--,意译为神學士,是發源於阿富汗坎大哈地區的伊斯蘭原教旨主义運動组织,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該組織最有影響力的領導人,包括毛拉穆罕默德·奧馬爾在内,都曾是坎大哈乡村里的伊斯蘭教学者。該組織於1994年興起,自1996年在阿富汗掌权后,以严厉的伊斯兰教法統治阿富汗。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率领北约入侵阿富汗,塔利班伊斯兰政权被推翻。此後塔利班分子以游击队的形式分散在阿富汗,與新政府及多國部隊對抗,更将戰火蔓延至巴基斯坦。.

国父和塔利班 · 塔利班和穆罕默德·查希尔沙 · 查看更多 »

巴拉克宰王朝

巴拉克宰王朝為普什圖人建立的王朝。該王朝於19世紀-20世紀初統治今阿富汗全境,甚至今巴基斯坦部分地區。該王朝由多斯特·穆罕默德·汗於1818年延續杜蘭尼王朝之後所建立。而該王朝一直存在至1973年穆罕默德·查希爾·沙阿遭到罷黜為止。 Category:阿富汗歷史.

国父和巴拉克宰王朝 · 巴拉克宰王朝和穆罕默德·查希尔沙 · 查看更多 »

支尔格大会

支尔格大会(普什圖語:لويه جرګه),是阿富汗的一种传统部族首领大会,据考证已有1000多年历史。 早期的支尔格大会是普什图族的内部会议,但其后逐渐演变为阿富汗各部族均可参加的大会。支尔格大会没有规定的期限,一般直到各方达成共识后方得以散会。最近的一次支尔格大会召开于2003年12月14日,502位代表在喀布尔就草拟阿富汗的新宪法进行了20天的商议,最终于2004年1月4日散会。 Category:阿富汗政治 Category:政治会议.

国父和支尔格大会 · 支尔格大会和穆罕默德·查希尔沙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国父和穆罕默德·查希尔沙之间的比较

国父有245个关系,而穆罕默德·查希尔沙有2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1.10% = 3 / (245 + 28)。

参考

本文介绍国父和穆罕默德·查希尔沙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