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唐朝和开元十五道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唐朝和开元十五道之间的区别

唐朝 vs. 开元十五道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开元十五道,唐玄宗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在唐太宗贞观十道的基础上,将十道进一步分成了十五个道。关内道的长安地区列为京畿道,河南道的洛阳地区列为都畿道,山南道分为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江南道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岭南道的福州、建州、泉州划归江南东道。 各道置采访使,仿照西汉的刺史制度,只起监察性的作用。但不久后安史之乱,原本只用于边境地区的节度使制度被广泛用于全国,节度使一般被授予州刺史,于是同时掌握本州甚至邻州的军政权力,而且其辖区也成为“道”,或称“藩镇”,成为有实际权力的一级非正式行政区划。到唐宪宗元和年间,天下政区已经基本被各节度使、观察使、经略使、防御使瓜分,开元十五道完全失去了实际意义,只保留了地理意义,比如江南西道现在的江西省的名称的渊源。 * Category:唐朝并称 Category:中国名数15 K.

之间唐朝和开元十五道相似

唐朝和开元十五道有(在联盟百科)23共同点: 安史之亂山南东道山南道山南西道岭南道京畿道 (唐)开元刺史唐太宗唐宪宗唐玄宗关内道元和 (唐朝)节度使贞观十道黔中道都畿道藩镇江南东道江南道江南西道江西省河南道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唐朝於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祿山與史思明向唐朝發動,同唐朝皇室爭奪統治權的內戰及动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也造成唐代藩鎮割據。由於反唐戰爭的發起者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亦稱天寶之亂。.

唐朝和安史之亂 · 安史之亂和开元十五道 · 查看更多 »

山南东道

山南東道,中国唐朝时设置的道。 唐朝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山南道東部置,為全國十五道之一。採訪處置使治襄州(治所在今湖北省襄陽市)。轄境約當今陝西省秦嶺、華山以南,汶水河、子午河、大巴山和重慶市萬州區、墊江、梁平縣一線以東,河南省伏牛山、桐柏山丘陵以西,自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至湖北省洪湖市長江以北地區。乾元元年(758年)廢。安史之乱後,梁崇义曾经在这里割据。.

唐朝和山南东道 · 山南东道和开元十五道 · 查看更多 »

山南道

山南道是唐朝的一个道。治所在襄州襄阳。贞观十道之一,位置在秦岭以南,长江以北,剑门关以东。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陕西省南部,四川省东北部,湖北省西部和重庆。开元之後,分为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

唐朝和山南道 · 山南道和开元十五道 · 查看更多 »

山南西道

山南西道是唐朝的一个道。开元十五道之一,位置在秦岭以南,剑门关以北。相当于今天的陕西省南部,四川省北部。开元时期,分山南道为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安史之乱後,山南西道的治所梁州(汉中)升格为兴元府,山南西道节度使因此又称兴元节度使。.

唐朝和山南西道 · 山南西道和开元十五道 · 查看更多 »

岭南道

岭南道,是唐朝的一个道,为贞观十道之一,治所位于广州,辖境包含今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全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部、云南省东南部、越南北部地区。开元时将福州、泉州、建州、汀州、漳州五州(今福建省)划给江南东道,之后辖74州,仍为当时全国之最。.

唐朝和岭南道 · 岭南道和开元十五道 · 查看更多 »

京畿道 (唐)

#重定向 京畿道 (唐朝).

京畿道 (唐)和唐朝 · 京畿道 (唐)和开元十五道 · 查看更多 »

开元

开元(713年十二月—741年十二月)为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29年。开元意思是开辟新纪元。开元年间,唐朝国力處於最强盛的時期,史称开元盛世。.

唐朝和开元 · 开元和开元十五道 · 查看更多 »

刺史

刺史,中国古代職官名,本為御史的一種,始于汉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又有州牧一职与之类似。其等级和职权范围随朝代不同而多有变迁,但经常是各地方重要官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為「御史」之意。.

刺史和唐朝 · 刺史和开元十五道 · 查看更多 »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二十三年……五月……己巳,皇帝崩於含風殿」(歐陽修《新唐書·卷二:本紀第二》),換算為公曆即7月10日 。),中國唐朝第二任皇帝。生于陕西武功县,626年至649年在位。父親是唐高祖李淵,母親是太穆皇后窦氏。竇皇后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按長幼顺序為:李建成、平陽昭公主、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公,后晋封为秦王,他是杰出的軍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果、刘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最終統一天下。 武德九年(626年)发动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是為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在位時間只使用一個年号贞观。 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為中國史上著名的明君。他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能够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唐朝130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52岁,在位23年,庙号太宗 ,諡號「文皇帝」,葬于昭陵。.

唐太宗和唐朝 · 唐太宗和开元十五道 · 查看更多 »

唐宪宗

唐宪宗李纯(),唐朝第14代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805年—820年在位。唐憲宗是唐朝繼唐太宗、唐玄宗以後歷史評價最高的皇帝。在位期間曾短暫終結藩鎮割據,重新統一全國,史稱“元和中興”。.

唐宪宗和唐朝 · 唐宪宗和开元十五道 · 查看更多 »

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唐朝第九代皇帝(712年-756年在位);在位44年,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宋代避聖祖趙玄朗讳,清代避諱康熙帝「玄燁」,皆称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性格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儀表雄伟俊丽。 唐隆元年(710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之变,诛韦皇后,擁立睿宗李旦,並掌握朝政與京師實際兵權。公元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是為玄宗,隨即發動先天之變,赐死可能爭奪大位的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玄宗在位44年間,前30年開元之治是唐朝的極盛之世,在位後期,由於怠政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導致了後來長達8年的安史之亂,出奔四川,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756年李亨自立為帝,即肅宗,尊玄宗为太上皇。762年病逝,葬于泰陵。.

唐朝和唐玄宗 · 唐玄宗和开元十五道 · 查看更多 »

关内道

关内道是唐朝的一个道,治所位于京城长安。关内道辖雍州、华州、同州、岐州、豳州、陇州、泾州、原州、宁州、庆州、鄜州、坊州、丹州、延州、灵州、威州、会州、盐州、夏州、绥州、银州、宥州、胜州、丰州,和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共26个府州。.

关内道和唐朝 · 关内道和开元十五道 · 查看更多 »

元和 (唐朝)

元和(806年正月—820年十二月)是唐憲宗的年號,共计15年。 元和十五年闰正月唐穆宗李恒即位沿用。.

元和 (唐朝)和唐朝 · 元和 (唐朝)和开元十五道 · 查看更多 »

节度使

节度使,中國、越南、朝鮮古代軍事將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後來在中國和越南成為地方军政长官,簡稱節度、節使、節帥。唐代驻守於各道的武将称为都督,都督带使持節的称為节度使。一般情況下也時常稱持節的各鎮守軍官,如觀察使、招討使和安撫使等為節度使。.

唐朝和节度使 · 开元十五道和节度使 · 查看更多 »

贞观十道

贞观十道,贞观元年(627年)二月,唐朝政府并省全国的州县,将天下按照山川形势、交通便利分为十个“道”。即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废郡为州,故每道各辖若干州。道,在隋唐属于监察区名称,在唐前期是监察机构而非正式行政机构。安史之乱后,地方割据兴起,道成为事实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并伴随各地节度使,成为藩镇割据的开始。隋唐以来,作为战争时的作战区域,如平壤道行军大总管、辽东道行军大总管。贞观十道虽然只是按需要设监察性的官吏协助中央监管州级行政区,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政区划,但已经是囊括全国的地理分区,对后世影响巨大。现在的河北省、河南省的名称,就来源于当时的河北道、河南道。唐玄宗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在唐太宗贞观十道的基础上,将十道进一步分成了十五个道。.

唐朝和贞观十道 · 开元十五道和贞观十道 · 查看更多 »

黔中道

中道,是唐朝的一个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江南道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治所黔州,辖境包含今四川东南部、贵州东北部等地区,贵州其他部分是唐朝的羁縻州县。宋朝隶属夔州路。.

唐朝和黔中道 · 开元十五道和黔中道 · 查看更多 »

都畿道

都畿道,唐朝时设置的道。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河南道都畿地区置,治所在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因位于河南东都道附近,因以为名。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洛宁、渑池二县以东,巩义、新密二市及襄城县以西,嵩县、鲁山、叶县以北,济源、孟州二市以南地区。乾元元年(758年)废。.

唐朝和都畿道 · 开元十五道和都畿道 · 查看更多 »

藩镇

藩镇,亦称方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是“保衛”之意,鎮是指軍鎮;唐代朝廷設置軍鎮,本為保衛自身安全,唐玄宗為防止邊地胡人的進犯,大量擴充防戍軍鎮,設立節度使,共設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時稱天寶十節度。 天寶十節度中,安祿山就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後發動叛亂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後,唐國勢中衰,“王室日卑,號令不出國門”,在今陝西、四川以及江淮以南的藩鎮大多依舊服從中央政府,向中央繳納賦稅。而在河北、山東、河南、湖北、山西一帶的藩鎮,即時稱「河朔三鎮」的成德、魏博和盧龍三鎮,則割據一方,表面上尊奉朝廷,但法令、官爵都自搞一套,“郡將自擅,常賦殆絕,藩鎮廢置,不自朝廷”,亦不賦稅,形同獨立政權,“父子相襲,親黨膠固。其兇戾者,強買豪奪,逾法犯令,長吏不能禁。變易主帥,有同兒戲,如史憲誠、何進滔、韓君雄、樂彥禎,皆為其所立,優獎小不如意,則舉族被害”。後代史家把這種局面統稱為“藩鎮割據”。 安史之亂後,藩镇成為唐政府對抗邊犯的重要屏障,“大者連州十馀,小者猶兼三四”,藩鎮和皇室、宦官之間構成錯綜復雜的關係,藩鎮“喜則連衡而叛上,怒則以力而相并”。唐朝后期財賦重心轉移到江淮地區,東南豐沛的資源,使朝廷得以延續其統治。宋人尹源評說:“弱唐者,諸侯也;既弱而久不亡者,諸侯維之也。唐之弱,以河北之強也;唐之亡,以河北之弱也。”.

唐朝和藩镇 · 开元十五道和藩镇 · 查看更多 »

江南东道

江南東道,唐代地方監察機構,開元二十一年(733年)以江南道分置,其地轄為今江蘇省蘇南、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及安徽省徽州。 治所在蘇州(今江苏省苏州市),領原江南道潤、常、蘇、湖、杭、睦、歙、明、衢、處、溫、婺、越、台諸州,加上從嶺南道劃來的福、建、泉、漳、汀五州,共計19州。乾元元年(758年)拆分為浙江東道、浙江西道和福建道。.

唐朝和江南东道 · 开元十五道和江南东道 · 查看更多 »

江南道

江南道是唐朝的一个道,治所在苏州(今苏州市姑苏区内),初设事辖境包含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及江苏、安徽、湖北长江以南、四川东南部、贵州东北部之地。作为江南道治所和最大城市,苏州也是唐代江南唯一雄州(按照唐的定--,州分辅、雄、望、紧、上、中、下七等)。.

唐朝和江南道 · 开元十五道和江南道 · 查看更多 »

江南西道

江南西道,是唐朝的一个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江南道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治所洪州,辖境包含今江西省、湖南省全部及湖北省、安徽省南部等地区。安史之乱後,湖北南部设鄂岳道,湖南设湖南观察使,江南西道只剩今江西省。从此江南西道被省称为江西,历时一千二百余年未变(宋朝称江南西路、元朝称江西行省、明朝称江西布政使司、清朝称江西省)。.

唐朝和江南西道 · 开元十五道和江南西道 · 查看更多 »

江西省

江西省,简称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东界浙江与福建、北邻安徽和湖北,西连湖南,南毗广东。境内最大河流为長江支流赣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注入中国目前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全省总面积166946.58平方公里,2016年底人口4592.00万人江西省统计局:〈〉。省会为南昌。.

唐朝和江西省 · 开元十五道和江西省 · 查看更多 »

河南道

河南道,为唐朝的一个道,相當於現在的山東省,河南省全境,江蘇省北部和安徽省北部。 唐朝時的行政區劃,轄下有一府、二十九州,共一百二十六縣。1府29州分别为:河南府、虢州、陕州、汝州、郑州、滑州、汴州、许州、陈州、蔡州、潁州、亳州、宋州、徐州、泗州、宿州、海州、濮州、曹州、登州、莱州、密州、青州、沂州、兖州、淄州、齐州、郓州、棣州、濠州。.

唐朝和河南道 · 开元十五道和河南道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唐朝和开元十五道之间的比较

唐朝有1227个关系,而开元十五道有2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3,杰卡德指数为1.83% = 23 / (1227 + 28)。

参考

本文介绍唐朝和开元十五道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