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唐·库普曼和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相似
唐·库普曼和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大鍵琴,巴洛克音乐,管风琴,迪特里克·布克斯特胡德。
大鍵琴
大鍵琴,也稱撥弦鍵琴、古鍵琴、羽管鍵琴,是一種盛行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巴洛克時期的樂器。根據霍恩博斯特爾-薩克斯分類法,由於大鍵琴的發聲源來自收藏在內部的絯線,並利用琴鍵及其內置裝置令絃線撥動而發聲,因此被歸納為弦鳴樂器。其分類號為314.122-4-8。一般樂器分類法則歸入鍵盤樂器或撥弦樂器。 過往大鍵琴所用來撥弦用的撥子多是由鳥類的羽毛管所做的,現今改良後的大鍵琴,大都改以塑膠作為撥子。 在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時期,大鍵琴是非常普及的樂器,它既可作為獨奏樂器,亦可作為伴奏樂器;而在合奏(如最初期的室樂團)中亦擔當重要的角色,可視為全隊中的指揮。進入古典樂派初期,合奏的規模漸漸擴大,並慢慢形成為現代管絃樂團的雛型,一些著名的作曲家,例如海頓、C.P.E.巴赫,及早期的莫扎特管弦作品等,仍將大鍵琴放置在內,但由18世紀中後期開始,隨著現代鋼琴開始成型,大鍵琴在極短時間內遭淘汰,它的重要性一下子就取代掉,莫扎特中期作品起已經不再放入大鍵琴,而自貝多芬年代起,歐洲幾乎再沒有任何人會為大鍵琴寫曲。大鍵琴就在音樂歷史發展上近乎消失近150年,直至二十世紀中期,由於開始對早期音樂有較多的研究,大鍵琴才重新得到留意,亦開始重新生產及改良大鍵琴的結構。.
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音乐指歐洲在文艺复兴之後開始興起,且在古典主義音樂形成之前所流行的音樂類型,延續期間大約從1600年到1750年之间的150年。 巴洛克(Baroque)詞語來源說法不一。德國文學批評家認為,它來自西班牙語的"barrueco"和葡萄牙語的"barocco",法國文學批評家則說來自法語形容詞"baroque",意指形态不够圆或不完美的珍珠,最初是建筑领域的术语,后逐渐用于艺术和音乐领域,然而義大利人卻指出它源自邏輯學中用來形容三段論法的一個名詞"barocco"。在藝術領域方面,巴洛克風格的特徵是精緻細膩的裝飾以及華麗的風格,造成這種現象的主因,是因為巴洛克時期是貴族掌權的時代,富麗堂皇的宮廷裡奢華的排場正是新的文化以及藝術的發展中心,而這個大環境的改變也直接的影響到了音樂家的創作。十七、八世紀宮廷樂師所寫的音樂作品,絕大部分是為上流社會的社交所需而做,為了炫燿貴族的權勢以及財富,當時的宮廷音樂必定得呈現出炫耀的音樂以及不凡的氣度,以營造愉悅氣氛。 巴洛克音乐的特点是极尽奢华,加入大量裝飾性的音符。节奏强烈、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复调音乐仍然--据主导地位,大小调取代了教会调式,同时主调音乐也在蓬勃发展。于是复调的和声性越来越明显。复调在 J.S.巴赫时代发展到极致。 通奏低音及即興創作是巴洛克重要的部分,並且管弦樂團編制尚未標準化。.
唐·库普曼和巴洛克音乐 · 巴洛克音乐和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
管风琴
管风琴(Pipe organ)是一种鍵盤樂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樂器,通過腳下的踏板送風,吹響音管,並配合雙手鍵盤彈奏。早期演奏管风琴通常需要两人搭档,一人演奏,一人鼓风(一般是来自教堂信徒中的小男孩)。后来管风琴的规模越来越大,有以蒸氣機、電力设备鼓风,因而又发展出了更复杂的键盘机械结构。现在常见的管风琴有机械式管风琴、机电式管风琴和电动压气式管风琴。管風琴於公元前三世紀由古希臘的非洲亞歷士山大城工程師Ktesibris所發明 。 一个中型教堂内安装的管风琴大约有1200根音管及23个音栓控制音色、两层手键盘和一个脚键盘,而制造它则需要好几年时间。后在装配时,还要根据演奏地点的室内声学特性来调节音响效果。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管风琴在美国亚特兰大大西洋城一个礼堂内。.
迪特里克·布克斯特胡德
迪特里克·布克斯特胡德(Dieterich Buxtehude,),巴洛克時期德國-丹麥裔作曲家及风琴手。他的出生地備受爭議,一般認為他出生於1637年的赫爾辛堡。他承認丹麥為他的祖國。 1668年,布克斯特胡德受聘为吕贝克玛丽教堂的管风琴师,自此,他开始驰名全欧。 1637年,他创办了“晚间音乐崇拜”,每年圣诞节前五个星期日连续举行,场面盛大。又传说称,J.S.巴赫年轻时曾慕名从200英里外徒步前往聆听其演奏,足见布克斯特胡德当时名声之隆。 他的很多管风琴作品影响了后来巴赫的创作,而他的声乐作品(大多为宗教内容)也在音乐史上十分重要。.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唐·库普曼和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共同点。
- 什么是唐·库普曼和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之间的相似性
唐·库普曼和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之间的比较
唐·库普曼有18个关系,而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有8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3.77% = 4 / (18 + 88)。
参考
本文介绍唐·库普曼和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