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哲学和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哲学和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之间的区别

哲学 vs. 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哲學(philosophy)是研究普遍的、根本的问题的学科,包括存在、知识、价值、理智、心灵、语言等领域。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是其批判的方式、通常是系统化的方法,并以理性论证為基礎。在日常用语中,其也可被引申为个人或团体的最基本信仰、概念或态度。. 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Фё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Достоевский,拉丁化:Fyodor Mikhailovich Dostoyevsky,,合儒略曆1821年10月30日—1881年1月28日),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20歲左右開始寫作,第一本長篇小說《》在1846年出版,當時25歲。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重要作品有《罪與罰》(1866年)、《白痴》(1869年)以及《卡拉馬佐夫兄弟》(188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共寫了11本長篇小說、3篇中篇小說及17篇短篇小說,其文学风格对20世纪的世界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陀思妥耶夫斯基常常描绘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却都有着不同常人想法的角色,这使得他得以19世纪暗潮汹涌的俄国社会中小人物的心理。部分学者认为他是存在主义的奠基人,如美国哲学家瓦尔特·阿诺德·考夫曼就曾认为《地下室手记》是第一本存在主义的書。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1821年在莫斯科出生,早年時透過童話故事及传说開始接觸文學,也有涉獵俄羅斯及其他國家作者的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母親在1837年時過世,當時陀思妥耶夫斯基才15歲,同年他離開家,進入就讀。畢業後擔任工程師,靠翻譯書賺取額外的收入,短暫的享受奢華的生活。他在1846年發表了第一本小說《》,讓他可以進入聖彼得堡的文學圈中。1849年時因為參與的文學團體討論一本批評沙皇,後來被禁的書而被捕,判處死判,但在最後一刻被減刑。他在西伯利亞監獄中過了四年,之後是六年的流亡義務兵役。 後來陀思妥耶夫斯基擔任記者,有出版及編輯一些雜誌,後來編輯他的作品集《》,他也開始到西歐旅遊,並且有賭博成癮的情形,這造成他經濟上的困難。有一段時間他非常需要金錢,不過後來仍成為最廣為人知,作品最多人閱讀過的俄國作家。他的書翻譯超過170種語言。陀思妥耶夫斯基受到許多哲學家及文學家的影響,包括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里、奥古斯丁、威廉·莎士比亚、查尔斯·狄更斯、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米哈伊尔·莱蒙托夫、维克多·雨果、爱伦·坡、柏拉图、米格尔·德·塞万提斯、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赫尔岑、伊曼努尔·康德、维萨里昂·格里戈里耶维奇·别林斯基、黑格尔、弗里德里希·席勒、、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巴枯宁、乔治·桑、E·T·A·霍夫曼及亚当·密茨凯维奇。他的作品也影響了許多的文學家(例如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及安东·帕夫洛维奇·契诃夫)及哲學家(例如弗里德里希·尼采及让-保罗·萨特)。.

之间哲学和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相似

哲学和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有(在联盟百科)9共同点: 存在主义希波的奥古斯丁伊曼努尔·康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让-保罗·萨特阿尔贝·加缪柏拉图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浪漫主义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它認為人存在的意義是無法經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的,以强调个人、獨立自主和主观经验。尼采和祁克果可被看作其先驱。在20世纪中它流傳非常廣泛,其哲學思想還延續到了60年代興起的人本主義。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保羅·萨特和卡缪是其代表人物。 其最突出的命題是:世界沒有終極的目標;人們發現自己處於一個隱隱約約而有敵意的世界中;人們選擇而且無法避免選擇他們的品格、目標和觀點;不選擇就是一種選擇,即是選擇了「不選擇」;世界和我們的處境的真相最清楚地反映在茫然的心理不安或恐懼的瞬間。 這些命題曾經影響了文學(例如: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繆)、精神分析學(例如:和羅洛·梅)和神學(例如:保羅·田立克)。.

哲学和存在主义 · 存在主义和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 查看更多 »

希波的奥古斯丁

奥勒留·奥古斯提奴斯(Aurelius Augustinus,),罗马帝国末期北非的柏柏尔人,早期西方基督教的神学家、哲学家,曾任天主教会在阿尔及利亚城市安纳巴的前身希波(Hippo Regius)的主教。罗马天主教会官方称希波的奥斯定(Augustinus Hipponensis;Augustine of Hippo)或圣奥斯定(Saint Augustine 或 Saint Austin),俗译奥古斯丁。 他出生于罗马帝国在北非的阿非利加行省的塔加斯特城,在罗马受教育,在米兰接受洗礼。他的著作《忏悔录》被称为西方历史上“第一部”自传,至今仍被传诵。奧斯定會是跟隨其所制的生活方式的修会。 他死后被天主教会封为圣人和教会圣师,也被东正教会等奉为圣人,并称为恩宠博士(Doctor Gratiae,这一称谓源于他在与伯拉纠的论战中,对神的恩典的强调。),但其部分神学理论不被东方基督教认同,而被视为是若干异端理论的重要源头。他的死也被西方史学界视为欧洲在精神层面上的中世纪的开始。.

哲学和希波的奥古斯丁 · 希波的奥古斯丁和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 查看更多 »

伊曼努尔·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為啟蒙時代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並開啟了德國唯心主義和康德義務主義等諸多流派。 康德是啟蒙運動時期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是德國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調和了勒內·笛卡兒的理性主義與法蘭西斯·培根的經驗主義,被认为是繼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後,西方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康德有其自成一派的思想系統,並且有為數不少的著作,其中核心的三大著作被合稱為「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這三部作品有系統地分別闡述他的知識學、倫理學和美學思想。《純粹理性批判》尤其得到學術界重視,標誌著哲學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體論轉向認識論,是西方哲學史上劃時代的巨著。此外,康德在宗教哲學、法律哲學和歷史哲學方面也有重要論著。 康德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即“范畴”)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他的这个理论结合了英国经验主义与欧陆的理性主义,对德国唯心主义与浪漫主义影响深远。康德的道德哲学理论也十分著名。此外他还曾针对太阳系的形成提出第一个现代的理论解释,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设。.

伊曼努尔·康德和哲学 · 伊曼努尔·康德和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 查看更多 »

弗里德里希·尼采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著名德國語言學家、哲学家、、詩人、作曲家,他的著作對於宗教、道德、現代文化、哲學、以及科學等領域提出廣泛的批判和討論。他的寫作風格獨特,經常使用格言和悖論的技巧。尼采對於後代哲學的發展影響極大,尤其是在存在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上。 在開始研究哲學前,尼采是文字學家。24歲時尼采成為瑞士巴塞爾大學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专攻古希腊语,拉丁文献。但在1879年由於健康問題而辭職,之後飽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潰,從此再也沒有恢復,在母親和妹妹的照料下活到1900年去世。.

哲学和弗里德里希·尼采 · 弗里德里希·尼采和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 查看更多 »

让-保罗·萨特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著名法国哲學家、作家、劇作家、小說家、政治活動家,存在主義哲學大师及二戰後存在主義思潮的領軍人物,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其代表作《存在与虚无》是存在主义的巔峰作品。 1964年,让-保罗·萨特憑著《嘔吐》(或譯作噁心)一書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是他主動回絕該獎項,成為第一位拒絕領獎的諾貝爾獎得主。他是1970年代女权运动的重要理论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伴侶,他们的哲学思想非常相近又各有千秋。.

哲学和让-保罗·萨特 · 让-保罗·萨特和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 查看更多 »

阿尔贝·加缪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法国小说家、哲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城。.

哲学和阿尔贝·加缪 · 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阿尔贝·加缪 · 查看更多 »

柏拉图

柏拉圖(,,約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雅典人,他的著作大多以對話錄形式紀錄,並創辦了著名的学院。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也是亞里士多德的老師,他們三人被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史稱「西方三聖賢」或「希臘三哲」。.

哲学和柏拉图 · 柏拉图和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 查看更多 »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常缩写为G.;)是一名德國哲學家。其時代晚於康德,是德国19世紀观念论哲學的代表人物之一。黑格爾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卒於柏林,去世时是柏林大學(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學)的校長。 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标志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有甚者,由于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者之要义,因此,对于那些因看到自由主义在承认个人需求、体现人的基本价值方面的无能为力,而觉得自由主义正面临挑战的人来说,他的哲学无疑是为自由主义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哲学和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和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 查看更多 »

浪漫主义

浪漫主義(Romantik;Romantisme;Romanticism)是開始於18世紀德國的藝術、文學及文化運動,發生於1790年工業革命開始的前後。浪漫主義注重以強烈的情感作為美學經驗的來源,並且開始強調如不安及驚恐等情緒,以及人在遭遇到大自然的壯麗時所表現出的敬畏。浪漫主義是對於啟蒙時代以來的貴族和專制政治文化的顛覆,以藝術和文學反抗對於自然的人為理性化。浪漫主義重視民間藝術、自然以及傳統,主張一個根基於自然的知識論,以自然的環境來解釋人類的活動,包括了語言、傳統、習俗。浪漫主義受到了啟蒙運動的理念影響,也吸收了中世紀文化復古的藝術成分。 法國大革命和工業革命裡發生的事件和其背後的意識形態也影響了浪漫主義運動。浪漫主義致力於宣揚那些在他們看來被忽略了的英雄個人所達成的成就,它正當化了個人的藝術想像力,並將其作為最重要的美學權威之一,突破了對於藝術的傳統定義。浪漫主義對於歷史和自然題材的強烈訴諸,便是形成這種理念的基礎。.

哲学和浪漫主义 · 浪漫主义和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哲学和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之间的比较

哲学有400个关系,而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有7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9,杰卡德指数为1.89% = 9 / (400 + 77)。

参考

本文介绍哲学和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