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古典时代和让·拉辛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古典时代和让·拉辛之间的区别

古典时代 vs. 让·拉辛

古典时代(或称为古典时期、古典古代、古风时期,Classical antiquity)是对(以地中海为中心,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等一系列文明)的长期文化史的一个广义称谓。在这个时期中,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十分繁荣,对欧洲、北非、中东等地施加巨大的影响。 通常认为古典时代起始于古希腊最早的文字记录,即公元前8-7世纪荷马史诗,一直延伸至以及罗马帝国的衰落。古典时代的结束伴随着古典时代晚期(公元300-600年)古典文化的崩溃,欧洲历史随后进入中世纪前期(公元600-1000年)。这段历史时期涵盖广袤的领土、多种不同的文化与历史分期。后世爱伦·坡的一句诗很好的诠释“古典时代”一词的含义:“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受到古代东方文明影响的古希腊文化,以其艺术、哲学、社会、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整个古典时代。这些思想被古罗马人继承和效仿。这些来自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底蕴对现代社会的语言、政治、教育系统、哲学、科学、艺术、建筑有巨大的影响:从当时现存的古典时代残片中,一场巨大的复兴运动在14世纪的欧洲逐渐成形,这场运动后来被称作文艺复兴,各种领域的新古典主义风潮也在18-19世纪兴起。. 让·拉辛(法语:Jean Racine,),法国剧作家,与高乃依和莫里哀合称十七世纪最伟大的三位法国剧作家。 拉辛出身于一个小官员家庭,自幼父母双亡,被外祖母和舅妈收养。拉辛天资聪颖,才思敏捷,他日后所得的成就归功于两件事:一是巴黎冉森派教士的培养,教他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对古代西方文化有精深的理解;二是莫里哀剧团排演了他的最初的剧本《德巴依特》(1664)、《亚历山大》(1665),使他掌握舞台剧的创作经验。拉辛的作品主要发表在1667年到1677年的十年间,如《昂朵马格》(1667)、《讼棍》(1668)、《布里塔尼居斯》(1669)、《蓓蕾尼丝》(1670)、《巴雅泽》(1672)、《米特里达特》(1673)、《伊菲莱涅亚》(1675)和《费德尔》(1677)。 1672年拉辛三十三岁时入选法兰西学院。第二年路易十四从弗朗什·孔泰战役凯旋,接着签订奈梅亨条约,西班牙拱手把瑞士边境的这一大片土地让给法国,确立了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路易十四也被巴黎尊为「路易大帝」。路易十四踌躇满志,在凡尔赛宫大宴群臣,拉辛的《伊菲莱涅亚》被选中在宫里演出,后来又在巴黎演出,使拉辛的名声盖过高乃依。三一律在拉辛手中运用自如,不感到丝毫约束。拉辛不但会写悲剧,也会写喜剧,《讼棍》至今读来还是非常生动,不比莫里哀的作品逊色。此外,拉辛还擅于写抒情诗,《心灵雅歌》(1694)使他成为如龙沙、雨果、波德莱尔一样伟大的诗人。 封建时代,艺术家像其他处处仰人鼻息的工匠一样,没有多少地位和尊严。拉辛的最后一部杰作《费德尔》;又受到保守贵族的攻击,以“有伤风化”而停演。由于国王干预事态平息,拉辛则辍笔达十二年之久。他在路易十四宫廷当史官。1689年应曼特農夫人要求,创作《爱斯苔尔》、《阿达莉》,又受到莫里哀在二三十年前讽刺过的伪君子和假道学的贬斥,直至1699年病故以前,没有再为他心爱的舞台创作过一个剧本。 拉辛的戏剧创作以悲剧为主,作品被称为古典主义戏剧代表作。.

之间古典时代和让·拉辛相似

古典时代和让·拉辛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三一律莫里哀拉丁语

三一律

三一律是義大利新古典主義時期戲劇學者從亞里士多德的詩學中提取並教條化的三條準則:.

三一律和古典时代 · 三一律和让·拉辛 · 查看更多 »

莫里哀

莫里哀(Molière,)是一位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法国创始人,也被認為是西洋文學中最偉大的幾位喜剧作家中的一位 。莫里哀著名的作品有《伪君子》、《吝啬鬼》、《太太学堂》、《唐璜》、《愤世者》、《司卡班的诡计》等,和皮埃尔·高乃依與拉辛合稱為法國古典戲劇三傑。 莫里哀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且在克萊蒙學校(現在的路易大帝中学)就讀,他很適合在劇院開始他的事業。他曾擔任巡演演員13年,因此在他開始寫作時,這幫助他提昇喜劇的能力,可以結合精緻的法國喜劇以及義大利即興喜劇的元素。 莫里哀因著腓力一世(路易十四的兄弟)等貴族的資助,有機會在卢浮宫在國王面前導演戲劇。他承現了一齣皮埃尔·高乃依的經典戲劇以及他自己的一齣鬧劇《The Doctor in Love》,之後國王允許他使用卢浮宫附近的大廳,是一個適合戲劇表演的寬敞房間。後來國王允許莫里哀使用,他在兩處的戲劇都獲得巴黎人的好評,例如《》、《太太学堂》、《丈夫学堂》等。皇家對莫里哀的喜愛讓他的劇團有皇家的退休金,當時也稱為Troupe du Roi(皇家劇團)Roy, p. 756–757.

古典时代和莫里哀 · 莫里哀和让·拉辛 · 查看更多 »

拉丁语

拉丁语(lingua latīna,),羅馬帝國的奧古斯都皇帝時期使用的書面語稱為「古典拉丁語」,屬於印欧语系意大利語族。是最早在拉提姆地区(今意大利的拉齐奥区)和罗马帝国使用。虽然现在拉丁语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死语言,但仍有少数基督宗教神职人员及学者可以流利使用拉丁语。罗马天主教传统上用拉丁语作为正式會議的语言和礼拜仪式用的语言。此外,许多西方国家的大学仍然提供有关拉丁语的课程。 在英语和其他西方语言创造新词的过程中,拉丁语一直得以使用。拉丁语及其后代罗曼诸语是意大利语族中仅存的一支。通过对早期意大利遗留文献的研究,可以证实其他意大利语族分支的存在,之后这些分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逐步被拉丁语同化。拉丁语的亲属语言包括法利斯克语、奥斯坎语和翁布里亚语。但是,威尼托语可能是一个例外。在罗马时代,作为威尼斯居民的语言,威尼托语得以和拉丁语并列使用。 拉丁语是一种高度屈折的语言。它有三种不同的性,名词有七格,动词有四种词性变化、六种时态、六种人称、三种语气、三种语态、两种体、两个数。七格当中有一格是方位格,通常只和方位名词一起使用。呼格与主格高度相似,因此拉丁语一般只有五个不同的格。不同的作者在行文中可能使用五到七种格。形容词与副词类似,按照格、性、数曲折变化。虽然拉丁语中有指示代词指代远近,它却没有冠词。后来拉丁语通过不同的方式简化词尾的曲折变化,形成了罗曼语族。 拉丁语與希腊语同為影響歐美學術與宗教最深的语言。在中世纪,拉丁语是当时欧洲不同国家交流的媒介语,也是研究科学、哲学和神學所必须的语言。直到近代,通晓拉丁语曾是研究任何人文学科教育的前提条件;直到20世纪,拉丁语的研究才逐渐衰落,重点转移到对當代语言的研究。.

古典时代和拉丁语 · 拉丁语和让·拉辛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古典时代和让·拉辛之间的比较

古典时代有167个关系,而让·拉辛有2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1.60% = 3 / (167 + 21)。

参考

本文介绍古典时代和让·拉辛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