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印度世界遺產名錄和庫特布丁·艾伊拜克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印度世界遺產名錄和庫特布丁·艾伊拜克之间的区别

印度世界遺產名錄 vs. 庫特布丁·艾伊拜克

由於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越來越受到破壞威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於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舉行第十七屆會議,並於11月16日在法國巴黎通過《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印度自1977年11月14日批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並在1983年開始有歷史遺蹟被列入世界遺產;截至2016年7月,印度已有35處世界遺產,其中27處為文化遺產,7處為自然遺產,1處為複合遺產。 1983年,世界遺產委員會第7屆會議在義大利舉行,印度的阿格拉堡與阿旃陀石窟在會議中入選《世界遺產名錄》,這2處同時是該國首先入選的世界遺產。目前印度有44處列入候選名單,而該國的文化遺跡以出色地石雕工藝為特徵,多數列入名錄的印度寺廟以石造建成,其中並未使用灰泥,立面常有豐富地石雕藝術。近期被入選的印度世界遺產有4處,其中3處為那爛陀寺考古遺跡、干城章嘉國家公園、勒·科比意的建築作品,這3處於2016年7月世界遺產委員會第40屆會議上入選。另1處為,該景點於2017年7月的世界遺產委員會第41屆會議上入選。 目前在印度的世界遺產沒有任一處被列入危險名單,但是馬納斯野生動植物保護區與亨比遺蹟群落分別在1992年與1999年被列入危險名單內,但在近年加強保護下,兩處分別在2011年與2006年移除。. 庫特布丁·艾伊拜克(Kutbiddin Aybek;قطب الدين أيبك;قطب الدین ایبک;),印度德里蘇丹國奴隸王朝第一位國王,他本來是阿富汗古爾王朝一位欽察突厥族奴隸。 他在1206年6月12日-1210年在位4年,在1210年在拉合爾打馬球時墮馬而死。.

之间印度世界遺產名錄和庫特布丁·艾伊拜克相似

印度世界遺產名錄和庫特布丁·艾伊拜克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印度阿富汗拉合爾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印度和印度世界遺產名錄 · 印度和庫特布丁·艾伊拜克 · 查看更多 »

阿富汗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افغانستان;افغانستان;简称阿富汗)乃是一个位于亚洲中南部的内陆国家,坐落在亚洲的心脏地区。阿富汗的位置有不同的定义,有时候会被认为处在中亚或者南亚,甚至被归类于中东地区(西亚)。阿富汗与大部分毗邻的国家有着宗教上、语言上、地理上相当程度的关联。阿富汗的北部和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塔吉克斯坦接壤,东部与中国以及部分巴基斯坦控制查謨-克什米爾地区(有争议)接壤,南部与巴基斯坦接壤,西部与伊朗接壤。 “阿富汗斯坦”在普什圖語的意思就是阿富汗人的地方。普什圖人又稱阿富汗人,亦是現時國內最多人口的族群。作為內陸国,加上長年戰事,领土中的五分之三交通不便。近年阿富汗經濟主要倚賴外國援助,其中來自歐盟的援助佔阿富汗国内生产总值的40%。农业是另一主要的经济支柱,但可耕地还不足农用地的2/3。人口為3000多万,因為戰亂導致的經濟困難延續,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

印度世界遺產名錄和阿富汗 · 庫特布丁·艾伊拜克和阿富汗 · 查看更多 »

拉合爾

拉合尔(لاہور、ਲਹੌਰ)是巴基斯坦的第二大城市(僅次於卡拉奇),旁遮普省的省会,人口約1000萬人,位於印度河上游平原。城中保留大量蒙兀兒王朝時代留下來的建築,包括拉合爾古堡、以及巴基斯坦境內最大清真寺-巴德夏希清真寺-等。此外,拉合爾博物館及沙利馬爾花園亦頗富盛名。 拉合爾約建於1世紀未至2世紀初。7世紀初葉,玄奘法師曾到訪該市。拉合爾亦是12世紀伽色尼王朝、13-14世纪前期德里蘇丹國及16-17世紀莫卧儿帝國的都城。1297年被察合台汗國占领,後收復該城。 1965年5月,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发生拉合尔保卫战。 拉合爾的人口在1998年的普查為6,318,745人,2009年中期政府的統計達到1000萬人,這使得拉合爾成為南亞第5大和世界第26大的城市,2008年,拉合爾被英國衛報選為第二屆巴基斯坦最適合旅行家旅遊的城市地點,拉合爾靠近印度非常近,僅32公里就可抵達印度的西部邊境城市阿姆利則,這使得拉合爾的戰略地位非常的重要。.

印度世界遺產名錄和拉合爾 · 庫特布丁·艾伊拜克和拉合爾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印度世界遺產名錄和庫特布丁·艾伊拜克之间的比较

印度世界遺產名錄有165个关系,而庫特布丁·艾伊拜克有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1.74% = 3 / (165 + 7)。

参考

本文介绍印度世界遺產名錄和庫特布丁·艾伊拜克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