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南宋

指数 南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中国宋朝的其中一个時期,與北宋合稱「兩宋」。北宋以开封被金人攻入及佔領而结束,1127年6月12日,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因宋朝的五行德運為「火」,改元「建炎」意味著重建王朝的火德。 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為都城,史称南宋,以别于北宋。绍兴和议后,大部分時間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金朝、西辽、大理国、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元朝为并存政权,直至1279年亡于元朝,共152年。 南宋由于军事实力始终不敌金国,统治范围被迫限于秦岭淮河線以南地区,與金国长期军事对峙,但是亦刺激了南宋發展经济、手工业、航運贸易、武器制造及科技。.

190 关系: 劉裕劉豫南宋南宋大事年表南京市南海台州市史彌遠吐蕃合州士族 (中国)夏圭大理国大散關太上皇女真族孟珙宁波市宝鸡市完顏亮完颜阿骨打官窑宗澤宋史宋太祖宋孝宗宋宁宗宋度宗宋徽宗宋元战争宋光宗宋王臺宋理宗宋端宗宋高宗宋钦宗宋恭帝宋朝宋朝皇室岳飞崖门海战丁大全丝绸之路中古汉语中央集权中國中国北方与南方中国朝代中国本土临安府 (浙江)...东海三峰山之战平民广州市交子应天府 (宋朝)五行建炎建炎南渡会子张世杰张邦昌強幹弱枝張浚开封市开封府归德府余玠徽州忽必烈北宋北京市圓周率刘宋嘉定和议周必大呂文德唐州 (唐朝)唐震唇亡齒寒凤凰山 (杭州)商州区商丘市元朝兀术勤王围垦国子监祥兴秦岭秦州区秦桧科技程朱理学章安街道紹興和議绍兴市经济真州 (北宋)真德秀韩世忠韓侂冑莫須有靖康靖康之变青海省行在西夏西辽襄阳市襄樊之战香港马远謝道清賈貴妃贸易贾似道趙姓趙德芳趙竑趙汝愚軍事黃天蕩 (古地名)黄河辽朝辛棄疾范文虎郝經郾城区郑虎臣航运阿拉伯帝国赵昺蒙古帝国蒙古征服吐蕃蒙哥蔡州 (隋朝)蔡州之戰鄂州市釣魚城之戰至元 (忽必烈)金哀宗金朝长江镇江市镇海区 (宁波市)苗劉兵變虞允文陪都陸秀夫陕西省揚州李宝李庭芝李纲李芾杨沂中杭州市杜杲梦溪笔谈梅窩棉花椒江区樊城区武器水稻水運儀象台江南汴梁汉中市河南省沈括泉州市淮河温州市漢水濠州朱仙镇朱熹成都市浮橋海上丝绸之路浙江省新会区文天祥慶元黨禁扬州市拱桥拖雷景德镇市 扩展索引 (140 更多) »

劉裕

#重定向 宋武帝.

新!!: 南宋和劉裕 · 查看更多 »

劉豫

劉豫(),宋朝人,曾經被金朝冊封為「齊皇帝」。字彥游,景州阜城人(今属河北)。.

新!!: 南宋和劉豫 · 查看更多 »

南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中国宋朝的其中一个時期,與北宋合稱「兩宋」。北宋以开封被金人攻入及佔領而结束,1127年6月12日,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因宋朝的五行德運為「火」,改元「建炎」意味著重建王朝的火德。 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為都城,史称南宋,以别于北宋。绍兴和议后,大部分時間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金朝、西辽、大理国、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元朝为并存政权,直至1279年亡于元朝,共152年。 南宋由于军事实力始终不敌金国,统治范围被迫限于秦岭淮河線以南地区,與金国长期军事对峙,但是亦刺激了南宋發展经济、手工业、航運贸易、武器制造及科技。.

新!!: 南宋和南宋 · 查看更多 »

南宋大事年表

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偏安於淮水以南的北宋后續朝代,与金朝東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西夏和金朝为并存政权。 1127年 康王赵构在南京應天府称帝,为宋高宗,重建宋朝。史称「南宋」 1129年 金兀朮攻破临安(今杭州)、明州(今寧波),高宗從海上逃到溫州 1130年 韓世忠在黄天荡擊敗金兀朮 1130年—1135年 钟相、杨幺起义 1140年 劉錡的「八字軍」在顺昌,岳飛的岳家軍在郾城、穎昌先后大敗金兀朮 1142年 趙構、秦桧杀岳飞于除夕夜,绍兴和议達成,趙構生母韋氏回宋 1161年 金海陵王完顏亮伐宋,虞允文采石大捷,完顏亮被部下所殺 1162年 宋高宗退位,宋孝宗即位 1163年 宋進行隆興北伐,于符离之战大败 1164年 隆興和议 1189年 宋孝宗退位,宋光宗即位 1194年 宋孝宗死,宋光宗不加理會,韩侂胄逼宋光宗禪位給宋宁宗 1206年 韩侂胄開禧北伐,失败被殺,函首金國 1208年 嘉定和议 1224年 宋宁宗死,宋理宗即位 1233年 端平更化 1234年 宋蒙联军灭金,端平入洛。蒙古反攻南宋,宋蒙战争爆发 1260年 贾似道开始专權 1264年 宋理宗死,宋度宗即位 1267年—1273年 宋蒙襄樊战争,宋败 1275年 宋度宗死,宋恭帝立,谢太后临朝。宋廷杀贾似道 1276年 元軍攻取临安,虏宋恭帝、谢太后 1279年 宋元厓山海战,宋败。陆秀夫背幼主跳海而死,宋亡.

新!!: 南宋和南宋大事年表 · 查看更多 »

南京市

南京市(英文:Nanjing,邮政式拼音:Nanking),简称「宁」,别称金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会、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華東地區區域中心城市暨第二大城市。地處長江下游沿岸,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是長江下游和長三角地區重要產業城市、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蘇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全國綜合性交通和通信枢纽城市以及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全市下轄11個區,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2016年底常住人口827.05万,其中城镇人口678.14万人。 南京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后近500年建都史,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等十個朝代及政权定都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亦被視為中华之正朔所在,是國家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是全國重要科教文化中心,有八所大學列入全國百所重點建設大學,居各大城市第三位。根據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2016年自然指數,位居國內科研領先城市前三。技術研發經費支出、發明專利數量名列前茅。新興產業蓬勃,例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居全國第四,新型顯示產業居全國第二,智慧電網產業居全國首位,設有南京軟件谷、智慧電網谷、生物醫藥谷、衛星應用產業園等多个產業園區。有中國三大圖書館之一的南京圖書館、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南京博物院等。.

新!!: 南宋和南京市 · 查看更多 »

南海

南海,又稱為南中國海、中国南海,是位於东南亚的陸緣海,被中國大陆、台灣、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及中南半岛各國所环绕,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 南海海域面积有35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超过200个无原住民居住的島嶼和岩礁,這些島礁被合稱為南海諸島。除了是主要的海上运输航线外,南海据信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南海海域牵涉到许多周邊国家的利益,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地区。.

新!!: 南宋和南海 · 查看更多 »

台州市

州市(台州话发音:/Tʰɛ-tɕi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市中心处北纬28度,东经122度,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全市土地面积10,044.4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591.30平方公里,海涂面积453.16平方公里。浅海面积8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745公里,占浙江省的28%。有6个县市区濒临东海。人口604.9万,99%为汉族。 市区由椒江、黄岩、路桥3个区组成一个组团式城市,辖临海、温岭、玉环3个县级市及天台、仙居、三门3个县。1994年以前政府驻地为临海。.

新!!: 南宋和台州市 · 查看更多 »

史彌遠

史彌遠(),字同叔,中國南宋中期权臣。孝宗時代宰相史浩之子。浙江鄞县人。.

新!!: 南宋和史彌遠 · 查看更多 »

吐蕃

吐蕃(,拉薩話:,意为“大蕃”)是历史上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藏人政权,由松赞干布到朗達瑪延续两百多年。.

新!!: 南宋和吐蕃 · 查看更多 »

合州

合州,中国古代的州。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置合州,治所在石镜县(今重庆市合川区)。因涪江、嘉陵江在合州南合流得名。隋文帝开皇末年,改为涪州。隋炀帝大业初年,改为涪陵郡。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复为合州。天宝、至德时一度曾改巴川郡。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武胜县和重庆市合川区、铜梁县、大足区等区县地。宋朝改州治石镜县为石照县。属潼川府路。因受元军围攻,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移治钓鱼山(今合川市东)。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蒙哥汗死于此。 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南宋安抚使王立以城降。二十年(1283年),为散郡,并录事司、赤水入石照县。二十二年(1285年),改为州,隶重庆路。领三县: 铜梁县、定远县、石照县。明朝时,属重庆府。洪武时,省石照县入合州。清朝仍属重庆府,为不辖县的散州。1913年废合州改为合川县。.

新!!: 南宋和合州 · 查看更多 »

士族 (中国)

士族,是中国歷史上自东汉至唐朝、五代,世代為高官的士大夫階層,是一种贵族化的官僚家族。宋代及以後,「士族」一詞含義有所改變。士人取得官位後,就是士族,已沒有累世為高官的意思。.

新!!: 南宋和士族 (中国) · 查看更多 »

夏圭

夏圭(),又作夏珪,字禹玉,為南宋著名畫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宋宁宗时(1195—1224)官至畫院中最高職等的待詔,並賜金帶。早年工人物画,后以山水画著称,取法李唐,画山石时用水墨皴染,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称为“拖泥带水皴”。笔简意足,清旷俏丽,善于提炼剪裁,景色含蓄动人,清幽深远。所画山水取景多为“半边”、“一角”之景,构图别具一格,有“夏半边”之称。是北派山水代表人物之一。 夏圭画法和马远也相近,后人把他与马远并称“马夏”,兩人著名於空間留白構圖,「馬一角、夏半邊」實為引導觀賞者之方向。馬、夏二人加上李唐、劉松年,被合稱為“南宋四家”。 夏圭的儿子夏森,也擅长作画。.

新!!: 南宋和夏圭 · 查看更多 »

大理国

大理(白语:Dablit;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是一個位於雲南及周邊地區由白蠻首领段思平建立的政權。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帶,疆域大概是現在的中国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區及印度、老撾與越南的少部分地區。 唐玄宗開元年間 (738年),西洱河地區的諸部落在唐的扶植下建國南诏。唐末時期 (902年) 鄭買嗣篡南詔建大長和。經歷了幾十年戰亂之後,大理國於五代後晉初年 (937年) 由段思平建國。大理都城羊苴咩城(今云南省大理市),國號大理,以其尊崇佛教,又稱妙香大國。羊苴咩城也就改称大理城。宋哲宗年間 (1095年),高升泰篡位,改国号为“大中”,1096年高升泰死后,归政于段正淳,史称后理。1253年,蒙古帝国的忽必烈(即后来的元世祖)奉蒙哥大汗之命“革囊渡江”征云南,灭大理国,后建云南等处行中书省,原大理国王段氏被任为世袭大理总管。.

新!!: 南宋和大理国 · 查看更多 »

大散關

大散关,古称散关,位于今日陕西宝鸡西南17公里大散嶺上,扼守汉中地区通往关中地区的陈仓古道,現为川陕公路和宝成铁路交通枢纽,与武关、潼关、萧关并称为「关中四关」。 据传说,该地原为西周初年名臣散宜生的封地,因而得名。历史上该地为兵家必争之地,大小战役70余次。其中较著名的有: 前206年,刘邦部将韩信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击败章邯,夺取大散关,开始楚汉争霸战争,劉邦在此建立基業。 228年,诸葛亮率蜀汉军出大散关,谋取关中;但多次被司馬懿阻止。 1131年,南宋将领吴玠、吴璘在大散关击败以兀术为首的金朝军队,1141年紹興和議後,宋金确定了秦岭为两国分界,以大散关為界。此後宋金两国在大散关附近多次发生战斗,著名诗人陆游也曾在此驻守,一句“铁马秋风大散关”使得该地之名千古流传。现该地为著名旅游景点。陳子昂、李商隱等人亦對此地吟誦一番。.

新!!: 南宋和大散關 · 查看更多 »

太上皇

太上皇,簡稱上皇,是东亚国家於實行君主制時期,一種給予退位皇帝或當朝皇帝在世父親的頭銜,通常給予的對象是在世但已内禅的皇帝,且退位皇帝和現任皇帝係同一政權的元首。.

新!!: 南宋和太上皇 · 查看更多 »

女真族

#重定向 女真.

新!!: 南宋和女真族 · 查看更多 »

孟珙

孟珙(),字璞玉,随州棗陽(今湖北枣阳)人,原籍绛州(今山西新绛)。南宋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抗蒙名将。四世祖孟安是岳飛部将,祖父孟林也是岳家軍一員,父孟宗政,子孟之经。.

新!!: 南宋和孟珙 · 查看更多 »

宁波市

宁波市,简称甬,有时亦简称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浙江第二大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市位于浙江省东部,长江三角洲南翼,北临杭州湾,西接绍兴,南靠台州,东北与舟山隔海相望,全市陆地面积9365.58平方公里。 宁波建城于738年,但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宁波拥有长期的经商传统,宁波商帮是全国闻名的商帮。航运和对外交流历史悠久,最远可以上溯至战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鸦片战争之后,宁波成为通商口岸,这客观上促进了宁波的近代化。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宁波经济由于临港产业和私营经济的带动而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寧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更是跃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亦居世界前列。 目前,宁波是副省级的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拥有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2011年,国务院批复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宁波处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新!!: 南宋和宁波市 · 查看更多 »

宝鸡市

宝鸡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渭河平原西部。位于东经106°18′~108°03′和北纬33°35′~35°06′之间。东连咸阳,南接汉中,西北与甘肃省的天水和平凉毗邻。秦岭南屏,渭水中流,关陇西阻北横,渭北沃野平原。东西长156.6公里,南北宽160.6公里,总面积18117平方公里。.

新!!: 南宋和宝鸡市 · 查看更多 »

完顏亮

完顏亮(),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金朝第四代皇帝(1150年1月9日—1161年12月15日),金太祖阿骨打之孙,太祖庶长子遼王完顏宗幹第二子,母大氏。 弒金熙宗而篡位,任內遷都燕京(今北京),逐步汉化。因伐南宋的-采-石大战失利,被部下所殺。完颜亮在位12年,终年40岁。完颜亮死後,继位的金世宗将他追貶為庶人,史称海陵煬王、海陵庶人、金废帝。 金废帝完颜亮为人荒淫无道,生活糜烂,好色至极,多次与其家庭亲属发生乱伦,无以幸免。金废帝在批奏公文时更把两手放在两名宫女的私密部位以取暖,还安排另一名宫女为他伺候下体,淫乱不堪。.

新!!: 南宋和完顏亮 · 查看更多 »

完颜阿骨打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漢名完颜旻,),金朝开国皇帝(1115年1月28日—1123年9月19日在位)。虎水(今黑龍江省哈爾濱東南阿什河)女真族完颜部酋長烏骨迺之孫,劾里鉢之次子,完顏部首领。善騎射,力大過人。在位9年,終年56歲。.

新!!: 南宋和完颜阿骨打 · 查看更多 »

官窑

官窑廣義是指朝廷開設的窯場,狹義是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官府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开设的瓷窑场。官窑是中国古时五大瓷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之一。后世广意上官窑意指由中国历代政府營建,為其燒造瓷器的窯場,所生產的陶瓷供宮廷所用。因此除了有名的宋代官窯之外,亦有遼代官窯、明代官窯等。官窯產品必須符合皇家的審美觀,客觀上就限制了陶瓷工匠的藝術發展,清乾隆之後,官窯產品也就逐漸沒落了。.

新!!: 南宋和官窑 · 查看更多 »

宗澤

宗澤(),字汝霖,浙江义乌人,中国宋朝著名将领,南宋高宗時任東京留守兼知開封府,重用岳飛北伐,並多次請高宗遷回開封未果,最後因不能擊敗金朝军队,氣憤憂鬱而死。 宗泽出生于北宋嘉祐四年十二月乙亥(十四)日(1060年1月20日)。早年家贫,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中进士,历任馆陶县尉和龙游、胶水、掖县县令等职。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因反对北宋与金朝海上之盟灭辽,自请去职不得,软禁于镇江。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出任磁州知州,不久升任河北义兵都总管,率领当地民军屡败金兵。时康王赵构赴金议和,途经磁州时被宗泽谏止。当年底,赵构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宗泽副之。 宗澤在建炎元年(1127年)六月赴任開封留守後,看到了金軍雖精干卻兵力不足的問題,于是聯絡黃河南北的所有民間抗金武裝,使他們不至于成為反對南宋政權的盜匪、甚至幫助金國的偽軍。宗澤积存了足夠半年用的糧草,他所收編的王善、楊進、王再兴、李貴、丁進、馬皋、張用、曹成、馬友、李宏等部,都有相當的戰力。到金軍秋天再次南侵時,宗澤的隊伍名義上已達百萬,這種以數量和民心去對抗金軍的質量的作戰方式馬上就被證明是有效的。 从建炎元年冬到二年春(1127年末到1128年初)的这段时间里,金國分兵三路全軍出動。此时前东路军统帅“二太子”完顏宗望已经病死,东路由“三太子”完顏宗輔和元帅左监军完顏昌统领,“四太子”完顏宗弼率兵向开封东面进逼;西路由完顏娄室和完顏杲(撒离喝)率领,攻打陕西;中路由左副元帅完顏宗翰和元帅右监军完顏希尹指挥,作为主攻部队取西京河南府,又佔领郑州,在开封西面和宗泽所率的东京留守司军对阵,完顏宗翰又命部将完顏银朮可与完顏拔离速、赛里、萨谋鲁、耶律马五、沙古质等分兵继续南下,企图从南面包抄。在开封及附近的州县,宋、金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戰鬥。儘管宗澤的东京留守司军四面受敌,但宗澤坐镇留守司从容地调动军队部署战鬥,使金军无力攻下开封。正月里,开封市民甚至一如往时张灯结彩。 建炎二年四月(1128年5月)以后,天气开始炎热,金軍無功而退,宗澤認為宋軍實力充沛,準備北伐反擊。王彦的「八字军」奉宗澤之命移屯滑州。五马山的首领馬擴,也携带信王赵榛的信前来開封留守司。宗澤和王彦、馬擴等人共同制订了北伐的计划:.

新!!: 南宋和宗澤 · 查看更多 »

宋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篇帙最為浩繁的史書,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與《辽史》、《金史》同時修撰。1977年,中華書局出版《宋史》標點校勘本。.

新!!: 南宋和宋史 · 查看更多 »

宋太祖

#重定向 赵匡胤.

新!!: 南宋和宋太祖 · 查看更多 »

宋孝宗

宋孝宗趙眘(、眘,「慎」異體字,shèn),南宋第二位皇帝(1162年7月24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曾名伯琮、瑗、玮,字元瑰,一字元永,他是宋太祖之子秦康惠王趙德芳的後裔,宋高宗養子,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禪位予赵眘,是为宋孝宗,宋孝宗在位27年,淳熙十六年(1189年)孝宗逊位,讓位予兒子宋光宗趙惇。绍熙五年(1194年)孝宗病逝,终年67岁。葬于永阜陵。 宋孝宗是自宋朝的帝位淪入宋太宗之手後,終於恢復由開國皇帝宋太祖的後裔繼承,時隔186年。孝宗也是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同時期的皇帝是金朝的金世宗。.

新!!: 南宋和宋孝宗 · 查看更多 »

宋宁宗

宋寧宗趙擴()是南宋的第四位皇帝(1194年7月24日—1224年9月18日在位)在位30年,享年55岁,宋光宗之次子,李鳳娘所生。寧宗本人頗為好學,即位初年召朱熹入宮講學,受朱熹影響很深。但政治能力并不十分出色。 寧宗在位前期,太師韓侂胄打壓理學,在韓侂胄死后,官方恢复了理学地位。縱觀宋宁宗时期,大規模宋金戰爭發生了兩次,第一次是開禧初年韓侂胄伐金,最終不能戰勝金國,從而簽訂了嘉定和議。第二次宋金戰爭從嘉定十年開始一直持續到嘉定十四年三月,戰爭波及了長江上游至下游所有地區,最終宋金都沒能獲勝。.

新!!: 南宋和宋宁宗 · 查看更多 »

宋度宗

宋度宗赵禥(),原名趙孟启,1251年賜名孜,1253年立為皇子,賜名禥,是南宋第六位皇帝(1264年11月16日—1274年8月12日在位),宋太祖十一世孫,宋理宗養子。生父為榮王趙與芮,生母齊國夫人黃氏。在位10年,享年34歲,死后葬于永绍陵,谥号为「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新!!: 南宋和宋度宗 · 查看更多 »

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北宋第八位皇帝,自稱道君皇帝,同時也是畫家、書法家、詩人、詞人和收藏家,書畫方面造詣極高,自創“瘦金書”字體。徽宗在書畫上的花押是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花押。 徽宗為宋神宗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其兄长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他为帝,並垂簾聽政一年,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在位26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都城绍兴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35里处)。 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编写《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说,如果当初章惇「其輕佻不可以君於下」的意见被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新!!: 南宋和宋徽宗 · 查看更多 »

宋元战争

宋元战争,1271年之前又叫宋蒙战争,是蒙古帝国(1271年後的国号元)对中國南宋的战争,从第一次1235年-1241年和第二次1253年-1259年,到第三次1268年-1279年,共22年(不计停战期)。 与蒙滅西夏之戰和蒙金戰爭不同之处,就是蒙元对南宋战争曾因中间内乱与南宋时战时和。 在蒙古歷史定位上,蒙宋战争被認為是蒙古帝国最後一次的重大軍事成就。最后宋臣陸秀夫背負末帝赵昺蹈海殉國,南宋滅亡。中國首次全面由非漢族統治。.

新!!: 南宋和宋元战争 · 查看更多 »

宋光宗

宋光宗赵惇(),南宋第三位皇帝(1189年2月18日—1194年7月24日在位),宋孝宗第三子。42岁時受孝宗禅位而登基,由於皇后李鳳娘的挑撥,與父親宋孝宗失和,受到趙汝愚、韓仛冑等大臣不滿,宋孝宗死後,在隆慈太皇太后的支持下,光宗被迫內禪大寶予其子宋寧宗,史稱宋光宗內禪。退位六年後駕崩,享年53岁,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新!!: 南宋和宋光宗 · 查看更多 »

宋王臺

宋王臺石碑 宋王臺是位於香港九龍城區的一塊紀念石碑,相傳是宋朝皇帝宋端宗趙昰,和其弟趙昺被元朝軍隊追逼,南逃流亡到此,後人為了紀念這件事,在大石刻上「宋王臺」三個字。「宋王臺」碑石原本是一塊巨大的石頭,立在馬頭涌海邊一個稱「聖山」的小山上,即後來的啟德機場客運大樓一帶,「宋王臺」石碑後來被遷移到距離約300呎的現址放置。 公園現址於1959年底正式落成,香港政府認為石刻宜稱「皇」,其作「王」實沿元朝修宋史之謬,故旁邊街道稱「宋皇臺道」。後來,港鐵在2017年11月27日公佈位於馬頭涌,鄰近宋王臺的沙田至中環綫車站將命名為宋皇臺站。.

新!!: 南宋和宋王臺 · 查看更多 »

宋理宗

宋理宗趙昀(),原名赵与莒,後賜名赵贵诚,宋太祖次子燕懿王趙德昭九世孫,宋宁宗太子趙竑與宰相史彌遠不睦,1224年寧宗駕崩後,彌遠矯詔立貴誠為帝,是為宋理宗,改名赵昀,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在位40年,享年59岁。.

新!!: 南宋和宋理宗 · 查看更多 »

宋端宗

宋端宗赵--(),南宋第八位皇帝(1276年6月14日—1278年5月8日在位),在位3年,得年10岁,廟號端宗,諡號「裕文昭武愍孝皇帝」或「孝恭仁裕懿聖濬文英武勤政皇帝」,又有史稱宋帝--。他是宋度宗的五子,宋恭帝兄,曾被封为建国公、吉王、益王等。.

新!!: 南宋和宋端宗 · 查看更多 »

宋高宗

宋高宗趙構(),字德基,中國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第一代皇帝(1127年6月12日-1162年7月24日在位),在位35年。北宋皇帝宋徽宗第九子,宋欽宗之弟;曾獲封為「康王」。 在位初期因為眼見金朝強勢,為了保持江山,起用主戰派李綱、岳飛等等。但恐懼將领权力过大,為了強化中央集權,採取求和政策,終於1141年(紹興十一年)達成紹興和議,重用主和派黃潛善、汪伯彥、王倫、秦檜等人,並處死岳飛,罷免李綱、張浚、韓世忠等主戰派大臣。雖然宋高宗之稱臣決策導致南宋偏安之局面,卻成功鞏固了南宋在中國南方的統治,並與金朝形成南北對峙之局面。.

新!!: 南宋和宋高宗 · 查看更多 »

宋钦宗

宋钦宗赵桓(1100年5月23日-1156年),北宋第九位皇帝(1126年1月19日-1127年3月20日在位)。宋徽宗赵佶长子,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新!!: 南宋和宋钦宗 · 查看更多 »

宋恭帝

宋恭帝趙㬎(),南宋第七代皇帝(1274年8月12日—1276年2月4日在位),在位2年,得年53岁,宋度宗六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之弟,宋末帝赵昺兄,即位前封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宋端宗为兄弟上尊号孝恭懿圣皇帝,无庙号。1276年2月領宋室投降元朝后,封为「瀛國公」,又被迫剃髮出家,最後被賜死。.

新!!: 南宋和宋恭帝 · 查看更多 »

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國祚共319年。因国君姓赵,又为區别于南北朝时期之南朝宋,故亦称“赵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北方政權辽国和金国以宋朝位处其南方,称其为“南朝”,并自诩为“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于其东南,特称其为“东朝”。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後周帝位而改元自立,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建國之初,太祖由陈桥兵变意识到武人操政之危险,为防止他人效仿自己兵变夺取皇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將兵權歸於中央,并置转运使将地方财富集中至中央,又命诸州县各选所部兵士,才力武力殊绝者送都下,其老弱者始留州,地方兵力亦收归中央,采取重文抑武的國策,採取調將指揮制。這一國策影響所及深遠,导致北宋自初立之後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对辽朝、西夏用兵屢遭挫敗。 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北宋,发生靖康之難,徽、欽宗二帝皆被金兵掳去,北宋滅亡。其後,宋室赵構南下稱帝,是為宋高宗,經過一連串戰爭後,定都杭州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在公元1141年與金達成紹興和議,以秦岭淮河为界,此後維持至江南偏安統治的局面。公元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大部分領土落入元朝手中。惟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陆续拥立端宗赵昰、帝昺继续抵抗元朝。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宋末帝赵昺随大臣陆秀夫跳海殉国,南宋正式灭亡。 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干政和地方割据,大部分時期皇帝均控制政局,沒有出現唐朝中晚期時皇帝被宦官控制的局面。史學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艺复兴與經濟革命的時代。 宋朝經濟高度發達,中國歷史學家邓广铭和漆侠認為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學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商業經濟發達,科技發展非常進步(詳見宋朝科技),四大發明在宋代也得到了改良;在政治上相对开明,對忤旨或黨爭失勢的刑罰極少;宋太祖立下祖訓要求其子孫不得殺害文人及上書諫議之人,文人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提升,有說法認為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

新!!: 南宋和宋朝 · 查看更多 »

宋朝皇室

宋朝皇族為「趙」姓皇室。.

新!!: 南宋和宋朝皇室 · 查看更多 »

岳飞

岳飛,字鹏举,中國相州汤阴(今中國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人,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官至少保、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宋高宗以谋反罪名赐死岳飛,宋孝宗為之平反,追谥武穆、後追赠太师、追封鄂王,改谥忠武。明朝加封三界靖魔大帝,配奉於各地武廟。 岳飛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與金军進行過数百次大小战斗。1140年,金太祖四子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城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紹興和議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迫令自害,通說為自鴆,其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皆被害。宋孝宗即位后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元修《宋史》記載:岳飛治軍以身作則,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他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敵方女真人讚歎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宋史·岳飛傳》。岳飛是南宋初唯一成功組織大規模進攻的統帥,他反對宋高宗「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之消極防禦戰略,一貫主張積極進攻。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河北抗金武裝和宋官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之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著有詞作《滿江紅·寫懷》。其著作編成《岳忠武王文集》。.

新!!: 南宋和岳飞 · 查看更多 »

崖门海战

厓门海战(古文作「厓」,目前中國大陸多作「崖」,港臺則續用「厓」),又称厓山海战、厓门战役、厓门之役等,是南宋末年宋军与元军的一次战役,这场战争直接牽涉到南宋的存亡。相傳宋元双方投入军队30餘万,战争的最后结果是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此战之後,南宋正式滅亡,原有領土成為元朝的一部份。 厓門在廣東新會。因東有厓山,西有湯瓶山,延伸入海,就像一半開掩的門,故名厓門。.

新!!: 南宋和崖门海战 · 查看更多 »

丁大全

丁大全(1191年~1263年),字子萬,宋末潤州京口(今江蘇省鎮江市)人士。 宋理宗嘉熙二年進士,他被朝廷調任蕭山縣尉。彈劾宰相董槐之後,丁大全又進升為同知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 寶祐六年(公元1258年),遷任參知政事,又於同年四月,遷任尚書右丞相兼樞密使,並受帝命冊封瑞國公。 丁大全“蓝色鬼貌”,“奸回险狡,狠毒贪残”,當时人称“丁蓝鬼”,丁大全娶了一位外戚的侍女為妻子,以此来攀附高层权要。后来又逢迎阎贵妃、宦官卢允昇、董宋臣等人,逐渐身居要职,丁大全专权自恣,陰險狡詐,寡廉鲜耻,贪财好色,他为儿子丁寿翁聘娶当地颇有美色的女子为妻,后来,丁大全见儿媳美貌出眾,如花似玉,美若西施,体若惊鸿,竟夺为妻妾,为世人所不耻。 南昌縣守繆萬年遂作釘詩譏刺云:「頑鑛非銅鋼樣堅,寒坑纔熱便趨炎。千來搥打方成器,一得人拈即逞尖。不怕斧敲惟要入,全憑鑽引任教嫌。休言深久難抽抜,自有羊蹄與鐵鉗。」丁大全聞知大怒,將繆萬年流放化州。(此事出自堅瓠六集) 開慶元年(1259年),蒙古十萬大軍攻打鄂州(今湖北省武昌市),邊關告急的文書陸續傳到朝廷,丁大全竟隱匿不報,以致戰事日益轉向不利,蒙古蕩寇將軍兀良哈台由雲南大理國攻入交趾 ,並從邕州攻破廣西州縣及移師湖南。丁大全眼看敗訊接踵而來,於是才上報皇帝,監察御史饒虎臣指出宰臣丁大全的四大罪狀:絕言路、壞人才、竭民力、誤邊防。皇帝趙與莒大怒,遂罷免了丁大全一切軍政要職,並下詔送其至南康軍勞師。 次年,宋理宗又追削其兩官職,貶至貴州任四練使。丁大全欲通謀蠻夷以圖不軌,然被太常少卿兼權直告人院劉震孫又上疏朝廷,力求將丁大全發配至海南島,並令黔昌縣尉畢遷護送丁大全至海南島,當划舟經過藤州(今廣西省藤縣)時,護送丁大全的校尉畢遷竟將其擠入西江溺斃,事後以遇匪劫殺定案。.

新!!: 南宋和丁大全 · 查看更多 »

丝绸之路

,常簡稱為絲路,此词最早来自于德意志帝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男爵於1877年出版的一套五卷本的地图集。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时張騫以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陆路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但实际上,丝绸之路并非是一条 “路”,而是一个穿越山川沙漠且没有标识的道路网络,并且丝绸也只是货物中的一种。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约於前5世紀形成的草原絲綢之路、中古初年形成,在宋代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宋初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 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君主制国家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西汉的張騫在前138—前126年和前119年曾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与国外,外国由此信之”,称赞其开通西域的作用。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傳教士等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大伊朗、累范特、阿拉伯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朝鮮、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2014年6月22日,在杜哈举行的第38届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丝绸之路同京杭大运河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新!!: 南宋和丝绸之路 · 查看更多 »

中古汉语

中古汉语使用於南北朝、隋朝、唐朝时期,继承自上古汉语,后来发展为近代汉语。現代語言學家根據當時的文獻資料重建出其特徵。 对于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有材料稱爲近古汉语)的分界,有很多不同的意见,大多集中在唐宋时期的归属上。还有学者把中古汉语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中古汉语以切韵音为代表,晚期中古汉语以韵图为代表。.

新!!: 南宋和中古汉语 · 查看更多 »

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是地方分权的对称。在中国,这种形式起源于秦朝,并在清朝达到顶峰并迅速衰落。这种制度通常与君主专制相提并论,然而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也没有必然联系。另外,也跟地方权力较大的几种政权体制作为对照。现在中央集权并没有消失,许多单一制国家仍旧实行中央集权制。.

新!!: 南宋和中央集权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南宋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中国北方与南方

中國北方與中國南方是指中國內部的兩大塊地理區域。中国地理以秦岭-淮河线为界,也常以淮河或長江爲界,将中国分为南部和北部。 南方的地域范围大致包括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地区。北方的地域范围大致包括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北方平原交通便利,風俗文化比較統一,氣候寒冷而不適於稻米栽種(雖說今日已由現代科技克服)。南方則由為河谷所切割的青翠山脈所組成,溫暖而多雨,為稻作文化區。秦岭-淮河线是江河冬季结冰分界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一月0℃等温线通过秦岭和淮河,此线以南属亚热带,以北属温带。其中,長江是世界第三大河,大河在歷史上都長期很大程度地連結人口、文化、貿易、軍事的往來,特別是東亞這種在地理上與文化上非常豐富的國家,雖然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造成交流上的困難與衝突,不過也正因為這種現象,江南和長江以北形成了內部顯著的經濟、文化、習俗、語言的區別。今日狹義的南方文化絕大部分僅存在與長江以南的幾個省份,各民系加起來總人口約三到五億,保留了很多以前中古時期的民俗殘存,引起了現代文史工作者、學者的研究與保護、傳承意識。.

新!!: 南宋和中国北方与南方 · 查看更多 »

中国朝代

中國朝代指的是於中原或附近各个民族建立的朝代或政权,這些治理中原王朝的正統代表政權更替构成了中國朝代的輪替。中原朝代二字示意:“朝”指當政政權,“朝代”泛指“朝”政權執政的時代可用做划分該历史時代的称呼,它的性质是某个历史阶段的国家政权,也可做為一个或多个政权的集合代称。.

新!!: 南宋和中国朝代 · 查看更多 »

中国本土

中国本土(又稱中國本部;China proper 或Inner China)是西方世界对歷史上由漢族人口大量聚居、漢文化佔統治地位的中國核心地帶的称呼。由於漢族強勢地帶隨朝代不同而擴張或縮小,中國本部的範圍也隨之變動。近代所用的「中國本部」,與中國最近的漢人朝代明朝的疆域的漢族聚居區,即两京十三省(亦稱關內十八省、内地十八省等)大體一致。此區域多指長城以南,并不包括由滿洲族統治之清朝所在的滿洲,以及蒙古、西藏、新疆等地域。民國初年的「中國本部」,也時常包括內滿洲。近現代以來,由於「中華民族」概念範圍的擴大,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發展,「中國本部」一詞因排除不少中国的疆域,基于国家主权,同時受汉民族主义影响受到抵制,有关说法亦影响中共統治。在現代英語中這一用法有所減少;而中文已少使用。 中國學者钱穆認為中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所谓本部非本部之别,这样的区分是「外族」有意混淆是非造出来做侵略的口实。美國東亞史學家歐立德(Mark C. Elliott)以及中國史學家賈寧指出,清朝在意識型態方面主張內外一家,認為在「外部的」蒙古人、藏人、维吾尔人等以及在「內部的」漢人都是屬於「一家」。歷史學教授(Peter C. Perdue)亦指出,清朝官員會見了土爾扈特蒙古領袖阿玉奇後記載土爾扈特蒙古人都「不像俄國人」,認為他們像「中國(dulimba-i gurun)之人」,這裡的中國人亦包括清朝疆域内所有民族,这意識型態后来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 與之相對的概念,是「Outer China」(中國外圍、中國疆部、外部中國)。近代隨著中國及華人地區在現代地緣政治及經濟等的變化發展,「Greater China」(大中華)一詞在商業領域开始興起。.

新!!: 南宋和中国本土 · 查看更多 »

临安府 (浙江)

临安府,南宋时设置的府。 本杭州,余杭郡。淳化五年(994年),改宁海军节度。大观元年(1107年),升为帅府。旧领两浙西路兵马钤辖。 建炎元年(1127年),带本路安抚使,领杭、湖、严、秀四州。 建炎三年(1129年),宋高宗改杭州为行在,改为临安府,带兵马钤辖。绍兴五年(1135年),兼浙西安抚使。崇宁时,户二十万三千五百七十四,口二十九万六千六百一十五。下辖九县。.

新!!: 南宋和临安府 (浙江) · 查看更多 »

东海

東海,亦稱東中國海、中國東海,是指長江出海口以南、中國大陸以東的大片海域,為太平洋西部的陸缘海之一。南接台灣海峽,北臨黃海以长江口北侧与韩国济州岛的连线为界,東臨太平洋,以日本九州和琉球群島為界。東海的面積大約是70餘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在1千餘米,最深處接近日本冲繩本島西側的中琉界沟(沖縄トラフ),約為2,700米。鹽度爲31-32‰,東部爲34‰。海水溫度平均9.2°C。冬季南部水溫在20°C以上。整個海區介于北緯23°00′~33°10′,東經117°11′~ 131°00′之間。.

新!!: 南宋和东海 · 查看更多 »

三峰山之战

三峰山之战于1232年發生,是蒙滅金戰爭中一場重要戰役。.

新!!: 南宋和三峰山之战 · 查看更多 »

平民

平民是指普通市民、公民,指不是奴隸但沒有任何特權或官職的自由人,因此除了貴族、高級官員、奴隸外,都稱平民。 在軍事上,指的是,或者是非參與戰鬥的人員。.

新!!: 南宋和平民 · 查看更多 »

广州市

广州市(Canton,),简称穗或广,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广州于1921年正式设市,開創中國市政建制,現在是副省級市。廣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华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及交通枢纽,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部所在地。2010年亞洲運動會在廣州舉行。 广州擁有2200年以上歷史,古代广州水网密布,水城历史悠久于威尼斯,河道在清代后由于城建变迁而逐渐泯没。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南方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也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之一。广州港是中国大陆第五大港口,世界第八大港口。由于经济水平发达、发展程度优秀,广州与北京、上海、深圳并称为中国内地四大一线城市。据联合国《2016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广州人类发展指数蝉联中国大陆35个主要城市第一。 广州地处华南,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濒临南海,东连东莞市和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三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中山市,毗邻香港、澳門特别行政区,地理位置优越,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新!!: 南宋和广州市 · 查看更多 »

交子

交子,是中國北宋時四川流行的票據和紙幣,是世上最早“正式”发行的纸币。交子是古代四川俚語,有票券、憑証的意思,其中「交」解作雙面重疊印刷。 交子又有“官交子”和“私交子”之分,私交子是民間流行的票據,官交子是朝廷成立交子務後的官方紙幣。.

新!!: 南宋和交子 · 查看更多 »

应天府 (宋朝)

应天府或称南京应天府,河南郡,归德军节度,辖区在今河南省商丘市。 本为唐朝的宋州,宋太宗至道(995年—997年)中为京东路治,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建为南京,为北宋陪都。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京东路拆分为京东东路与京东西路,应天府为京东西路治。靖康之難后,宋高宗于靖康二年(1127年)农历五月初一(公历6月12日)在商丘即位,但迅即南逃至扬州。金朝时,改为归德府,直至清朝。 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年—1106年)时,户七万九千七百四十一,口一十五万七千四百四。统六县:宁陵县、宋城县、谷熟县、下邑县、虞城县和楚丘县。.

新!!: 南宋和应天府 (宋朝) · 查看更多 »

五行

五行是中国自古以來道学的一种系統观,廣泛地用于中医学、堪輿、命理、相術和占卜等方面。最早見於戰國陰陽家。五行的意義包涵藉著陰陽演變過程的五種基本動態:水(代表潤下)、火(代表炎上)、金(代表從革)、木(代表曲直)、土(代表稼穡)。 如果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学说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系统论。五行学说认为,大自然的現象由「木、火、土、金、水」這五种气的变化所總括,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 中国自古至今的時序符号「十個天干」,其意義與五行搭配阴阳有密切相關。而陰陽五行生剋學說之完成最早見於劉向。.

新!!: 南宋和五行 · 查看更多 »

建炎

建炎(1127年五月-1130年)是南宋皇帝宋高宗的第一個年号,共计4年,其年號涵義有所爭議,一說認為炎的意思是權威,代表重新建立大宋的權威,另一說認為,根據陰陽家五德始終說的說法,宋朝是火德,火德也就是大宋江山的根基,炎由兩個火​​字組成,建炎年號有“重建大宋的基業”的涵義。不過後來出現民变、苗刘兵变及金兵,當時人們紛紛議論炎字乃兩火故多盜,高宗為了避諱這種說法,改元為绍兴。.

新!!: 南宋和建炎 · 查看更多 »

建炎南渡

建炎南渡或称宋室南渡、高宗南渡,亦有人称为靖康南渡,广义上指的是宋室的南迁,狭义上是指两宋交替之际北宋皇室康王赵构为了躲避北方女真人的追击,南逃到江南地区的历史事件。从靖康二年(1127年)夏,一直到建炎四年(1130年)二月,金国以「搜山检海捉赵构」为号,连续派兵追击南下的赵构,最终还是宋金两国以和谈结束。此后,宋金两国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新!!: 南宋和建炎南渡 · 查看更多 »

会子

会子是中國南宋時的紙幣,紹興三十年(1160年)於臨安首度發行。.

新!!: 南宋和会子 · 查看更多 »

张世杰

张世杰(),涿州范阳(辽朝时期属于南京道管辖,金朝时期属于中都路管辖,今属河北)人。1234年金朝灭亡后为元朝将领张柔的部下,戍守河南杞县,后因犯罪逃奔南宋,成为南宋抗元大将。张世杰与陆秀夫和文天祥被并称為「宋末三傑」。.

新!!: 南宋和张世杰 · 查看更多 »

张邦昌

张邦昌(),北宋大臣。字子能,永静军东光张家湾人(今河北东光县大龙湾)。“靖康之变”期间由金朝扶持为大楚皇帝,建都金陵。歸宋后,被封为同安郡王。后在丞相李纲坚持下,被貶往谭州,最终被宋高宗赐死。.

新!!: 南宋和张邦昌 · 查看更多 »

強幹弱枝

強榦弱枝,成語,出自【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序】。釋義為加強樹幹,削弱枝葉。形容历代中國朝代及政权为削減地方政府及割据勢力,通過加強中央政府權力,達致中央集权。.

新!!: 南宋和強幹弱枝 · 查看更多 »

張浚

張浚(),字德遠,號紫巖居士,漢州綿竹(今屬四川)人。南宋抗金將領,,父張咸。母秦國夫人計氏。長子張栻。.

新!!: 南宋和張浚 · 查看更多 »

开封市

開封(英文:Kaifeng)古稱老丘、啟封、大梁、浚儀、汴京、汴梁等,簡稱汴,河南省地級市,地處河南省中東部,西與省會鄭州市毗鄰,東與商丘市相連,南接許昌市和周口市,北隔黃河與新鄉市相望。截至2016年,開封市總面積6266平方公里,下轄5個市轄區、4個縣,常住454.67萬人。 開封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後有夏朝,戰國時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及北宋相繼在此定都,北宋稱此為東京开封府。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北宋首都東京開封府更是當時繼唐朝首都長安後的世界第一大城市。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有“東京夢華”之美譽。 開封是戲曲之鄉,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豫劇發源於此。開封市內五湖四河環繞分佈,素有“北方水城”之稱。開封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菊花名城、中國書法名城,擁有國家5A、4A級旅遊景區8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處。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 、中國開封菊花文化節吸引著眾多海內外遊客。 開封是河南省新興副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發展區城市,鄭州大都市區核心城市。開封自貿區也是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三大片區之一。.

新!!: 南宋和开封市 · 查看更多 »

开封府

开封府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首府名,治所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境内,管辖范围达今许昌市、郑州市、新乡市、周口市境。.

新!!: 南宋和开封府 · 查看更多 »

归德府

归德府,辖区在今河南省商丘市。金朝改北宋应天府置。 归德府本唐朝的宋州。北宋升为南京应天府。入金后,改为归德府,隶南京路。六县:睢阳县(宋城县)、宁陵县、下邑县、虞城县、谷熟县、楚丘县。 元朝时,归德府隶河南江北行省,亲领四县:睢阳县、永城县、下邑县、宁陵县,领四州:徐州、宿州、邳州、亳州。徐州领一县:萧县,宿州领一县:灵璧县,邳州领三县:下邳县、宿迁县、睢宁县,亳州领三县:谯县、鹿邑县、城父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五月,降归德府为归德州,隶开封府。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六月,升为归德府。亲领六县:商丘县、宁陵县、鹿邑县、夏邑县、永城县、虞城县,领一州:睢州。睢州领二县:考城县、柘城县。 清沿明制,归德府仍领一州八县,隶開歸陳許鄭道。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考城县改隶卫辉府。光绪元年(1875年),考城县复隶归德府。 民国二年(1913年),全国废府州厅改县,归德府废。.

新!!: 南宋和归德府 · 查看更多 »

余玠

余玠(),字義夫,號樵隱。蘄州廣濟(今湖北武穴市余川镇)人。南宋名將。.

新!!: 南宋和余玠 · 查看更多 »

徽州

徽州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行政區,於宋宣和三年(1121年)由歙州改名而來,下轄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六縣,治所在歙縣。元升為“徽州路”,明清為“徽州府”。1987年徽州地區改名為地級黃山市,徽州行署同時改為黃山市政府。繼民國38年婺源縣改隸江西省後,重要屬縣績溪縣改隸宣城地區。目前徽州雖然已不是行政區劃,但因歷史原因和六縣間相近的文化認同,有部分人士希望恢復徽州的行政地位。 現在“徽州”一詞除了指“徽州區”外,更多指的是具有共同歷史、文化和語言,歷史上長期由徽州(徽州路、徽州府)所轄的歙縣、績溪、休甯、祁門、黟縣和婺源六縣區域。 徽州是徽商的發祥地,明清時期徽商稱雄中國商界500餘年,有“無徽不成鎮”、“徽商遍天下”之說。徽州文化也成為中外學者重點研究的中華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包含以徽劇、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築、徽派盆景等文化藝術形式。在原徽州區域內,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擁有兩處世界遺產,兩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三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一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處世界地質公園,二處國家地質公園,三處國家森林公園和十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處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新!!: 南宋和徽州 · 查看更多 »

忽必烈

元世祖忽必烈(;),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譯为呼必赉,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孛儿只斤氏,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父拖雷的第四子,母唆鲁禾帖尼的第二子,蒙古帝国大汗,元王朝的建立者。 1260年5月5日在自己的弟弟旭烈兀的支持和封地属臣的拥立下,自立为大蒙古国大汗,称大蒙古国皇帝。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成为元朝首任皇帝。忽必烈于1260年5月5日至1276年2月4日自立为汗期间实际统治中国北方及蒙古高原地区属于蒙古大汗的直辖领地,于1271年12月18日至1294年2月18日作为元朝皇帝统治中国,前后在位34年,作为全中国皇帝在位18年。 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入南宋行都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元朝成为全国性政权,但南宋遗臣建立小朝廷继续抗元。1279年3月19日,南宋海上政权残余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消灭,元朝统一全中国。 1276年2月4日,宋恭帝在降表中为忽必烈上尊号大元仁明神武皇帝。1284年1月24日,群臣为忽必烈上尊号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 去世后,获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蒙古語尊號薛禪皇帝()《元史》卷十七(世祖本紀十四):“五月戊午,遣攝太尉臣兀都帶奉冊上尊諡曰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國語尊稱曰薛禪皇帝。”。.

新!!: 南宋和忽必烈 · 查看更多 »

北宋

北宋(960年2月4日—1127年3月20日)是中国宋朝的一个時期,自趙匡胤發動陈桥兵變強迫后周末帝禅让(960年)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北宋于次年灭亡,共历9帝,167年。后以应天府為首都建南宋,与北宋合称“两宋”。北宋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为别于南宋而史称北宋。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後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宋朝以「火」為五行德運,並取紅色為王朝正色。 北宋的最大统治区域包括东、南到海,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与辽相交;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与西夏交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与青藏高原、大理国交界,以广西与越南交界。北宋是面積最少的中原统一皇朝,亦無法統治河西走廊及燕雲十六州。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三千二百五十万增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一亿一千二百七十五万。.

新!!: 南宋和北宋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

北京市,简称“京”,(汉语拼音:běi jīng;英语:Beijing;邮政式拼音:Peki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中心,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等五个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数个政权建政于此,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宗室召公奭于燕国,是为北京建城之始。金中都时期人口超过一百万。金中都为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北京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四大古都”,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北京形容为全球最伟大的城市之一,而且断言“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的8个世纪里,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北京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坛、避暑山莊、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 今日的北京,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座落于北京市区;金融街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办公地点和金融业聚集地;北京商务中心区是北京经济的象征;798艺术区是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中心;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水立方”、中国尊等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成为古老北京新的名片。每年有超过2亿9400万人到北京旅游。.

新!!: 南宋和北京市 · 查看更多 »

圓周率

圓周率是一个数学常数,为一个圆的周长和其直径的比率,约等於3.14159。它在18世纪中期之后一般用希腊字母π指代,有时也拼写为“pi”()。 因为π是一个无理数,所以它不能用分数完全表示出来(即它的小数部分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当然,它可以用像\frac般的有理数的近似值表示。π的数字序列被認為是随机分布的,有一种统计上特别的随机性,但至今未能证明。此外,π还是一个超越数——它不是任何有理数系数多项式的根。由於π的超越性质,因此不可能用尺规作图解化圆为方的问题。 几个文明古国在很早就需要计算出π的较精确的值以便于生产中的计算。公元5世纪时,南朝宋数学家祖冲之用几何方法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大约同一时间,印度的数学家也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5位。历史上首个π的精确无穷级数公式(即π的莱布尼茨公式)直到约1000年后才由印度数学家发现。在20和21世纪,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借助计算机的计算使得π的精度急速提高。截至2015年,π的十进制精度已高达1013位。当前人类计算π的值的主要原因为打破记录、测试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高精度乘法算法,因为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对π的精度要求都不会超过几百位。 因为π的定义中涉及圆,所以π在三角学和几何学的许多公式,特别是在圆形、椭球形或球形相關公式中广泛应用。由于用於特征值这一特殊作用,它也在一些数学和科学领域(例如数论和统计中计算数据的几何形状)中出现,也在宇宙学,热力学,力学和电磁学中有所出现。π的广泛应用使它成为科学界内外最广为人知的常数之一。人们已经出版了几本专门介绍π的书籍,圆周率日(3月14日)和π值计算突破记录也往往会成为报纸的新闻头条。此外,背诵π值的世界记录已经达到70,000位的精度。.

新!!: 南宋和圓周率 · 查看更多 »

刘宋

宋(420年-479年)史稱劉宋或稱南宋(跟其他南朝政權,南齊、南梁及南陳看齊)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版圖最大的朝代,當時所謂「七分天下,而有其四」。439年,北魏統一中国北方後,與劉宋形成南北對峙。劉宋强盛时,其统治地区北以秦岭、黄河与北魏相邻,西至四川大雪山,西南包括云南,南至越南中部横山、林邑一带。.

新!!: 南宋和刘宋 · 查看更多 »

嘉定和议

《嘉定和议》為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在开禧北伐失败后,南宋朝廷内部的主和派史弥远杀死主战派领袖丞相韩侂胄後,与金朝重新订立的不平等條约。.

新!!: 南宋和嘉定和议 · 查看更多 »

周必大

周必大(),字子充,一字洪道,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人,其先鄭州管城人,南宋政治家、文學家、刻書家,卒諡文忠。與歐陽修、楊邦乂、胡銓、楊萬里、文天祥,合稱廬陵「五忠一節」。.

新!!: 南宋和周必大 · 查看更多 »

呂文德

呂文德(?—1269年),南宋宿州安豐縣(今安徽省壽縣)人士,南宋末期名将。.

新!!: 南宋和呂文德 · 查看更多 »

唐州 (唐朝)

唐州,中国古代的州。 唐朝贞观九年(635年)改显州置,治所在比阳县(今河南省泌阳县)。辖境约当今河南省泌阳、桐柏、社旗、方城、唐河等县地。天宝初改置淮安郡,乾元初复名唐州,天祐三年(906年)移治泌阳(今河南省唐河县),后改名泌州。五代后唐改名广州,后晋改名泌州,后汉复名唐州。金朝时,户一万一千三十一。领四县、四镇:泌阳县(胡阳镇)、比阳县(羊棚镇)、湖阳县(罗渠镇)、桐柏县(许封镇)。元朝时,属南阳府,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唐河、泌阳、桐柏等县地。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废泌阳入州,十三年(1380年)废州。.

新!!: 南宋和唐州 (唐朝) · 查看更多 »

唐震

唐震,明朝政治人物、進士。 洪武十七年,福建甲子乡试中舉。洪武二十一年,其中戊辰科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授翰林院編修。洪武二十五年,死於泗州。朱元璋命禮部派人趕往祭祀,并還喪於京師(今南京)。.

新!!: 南宋和唐震 · 查看更多 »

唇亡齒寒

#重定向 宮之奇諫假道 C唇.

新!!: 南宋和唇亡齒寒 · 查看更多 »

凤凰山 (杭州)

凤凰山位于杭州市上城区,主峰海拔178米,北近西湖,南接钱塘江,因「形若飞凤,扑天接地」而得此名。.

新!!: 南宋和凤凰山 (杭州) · 查看更多 »

商州区

商州区是中国陕西省商洛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区政府驻地为南街,面积为2672平方公里,人口55万人。.

新!!: 南宋和商州区 · 查看更多 »

商丘市

商丘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东部。东界安徽省淮北市、宿州市,南邻周口市与安徽省亳州市,西接开封市,北临山东省菏泽市。地处黄河与淮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惠济河、大沙河、包河、沱河、浍河等流经。总面积1.07万平方公里,人口727.39万。商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火文化的发源地,商人、商业、商文化“三商”之源。交通发达,陇海铁路和京九铁路在此交汇。.

新!!: 南宋和商丘市 · 查看更多 »

元朝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新!!: 南宋和元朝 · 查看更多 »

兀术

完顏宗弼(),女真名完顏兀朮,一作完顏乌珠,汉姓王,名宗弼(民间常称为金兀朮)。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第四子。.

新!!: 南宋和兀术 · 查看更多 »

勤王

勤王,指君主制國家中君王有難,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皇帝)。如唐朝駱賓王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倘能轉禍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勛,無廢大君之命,凡諸爵賞,同指山河。」 君主有詔勤王時,全國都會有人響應;君主沒詔令勤王時,野心者就會矯詔勤王。能夠獲得勤王詔令,相當於獲得了起事的資本。 中國歷史上許多勤王例子,多为藉口以攻入朝廷。如西晉八王之亂。唐朝的李克用和朱溫兩人都多次勤王,成為他們爭奪天下的藉口。 另一常見的反叛藉口是「清君側」:意指起兵掃除君王(皇帝)身邊的小人、奸佞。若有人以清君側口號起事,便可能會有使用勤王為號召的對抗者。.

新!!: 南宋和勤王 · 查看更多 »

围垦

围垦又稱圍海造田,是指在沿江河、沿湖或沿海的區域通过修筑堤坝(或海塘),再將河水、湖水或海水排出,以取得可利用土地的一项工程方式;與之相對的,將土砂或廢棄物倒入海中則是「填海」,兩者并不等同。經围垦取得的土地則被稱為圩田(polder)。.

新!!: 南宋和围垦 · 查看更多 »

国子监

国子监是中国隋代以后、朝鮮半島高麗王朝、越南的中央官学,為中國古代教育體系之最高學府;同時作為當時國家教育的主管機構,隸屬禮部。國子監具有一定程度的監國功能,可以彈劾官員和國政,儘管這功能自宋朝以後已不甚明顯,而國子監自創建以來最明顯的三個功能則是:協助國家舉行科舉考核;負責對國家最優秀學子的教育工作;規管士子的德行、操守。.

新!!: 南宋和国子监 · 查看更多 »

祥兴

祥兴(1278年五月—1279年二月)是南宋衛王趙昺的年號,共計1年餘。 元朝至元二十年十月,福建起事領袖黄华称宋祥兴五年。.

新!!: 南宋和祥兴 · 查看更多 »

秦岭

岭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一座褶皱山脉,西起甘肃临洮,东到河南省的崤山、熊耳山-嵩山和伏牛山地区,主体位于陕西省中南部,是陕西省关中地区与陕南地区的分界线,呈东西走向,长1600公里。宽200~300公里,海拔2000~3000米。 秦岭-淮河线是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秦岭同时也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一个分水岭。狭义的秦岭是秦岭山脉的陕西段。位於秦岭山脉北面的关中平原为春秋战国时秦国的领地,在汉代即有“秦岭”之名;又因位于关中以南,故名“南山”。.

新!!: 南宋和秦岭 · 查看更多 »

秦州区

州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天水市下属的一个市辖区。面积2442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65万。 2004年9月以前称为秦城区。.

新!!: 南宋和秦州区 · 查看更多 »

秦桧

檜(),字會之,江寧府(今江蘇南京江宁)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進士,补密州教授,曾任太学学正。北宋末年任御史中丞。靖康之禍後隨同徽、欽二帝被擄到金國,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回到南宋。此後出任礼部尚书,两任宰相(僕射、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獨攬相權十九年。因其力主对金议和,并促使宋高宗杀害抗金将领岳飞等,被民间广泛视为汉奸、卖国贼,元編《宋史》列入奸臣。.

新!!: 南宋和秦桧 · 查看更多 »

科技

科技可以表示:.

新!!: 南宋和科技 · 查看更多 »

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學的一派,又稱性理學,有時會被简称為理学,與心學相對。是指中国宋朝以后由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发展出来的儒家流派,認為理是宇宙萬物的起源(從不同的角度認識,祂有不同的名稱,如天、道、上帝等),而且祂是善的,祂將善賦予人便成為本性,將善賦予社會便成為“禮”;而人在世界萬物紛擾交錯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稟賦自“理”的本性,社會便失去“禮”。 如果無法收斂私欲的擴張,則偏離了天道,不但無法成為聖人(儒家最高修為者,人人皆可達之),還可能會迷失於世間。所以要修養、歸返、並伸展上天賦予的本性(存天理),以達致“仁”的最高境界;此時完全進入了理,即“天人合一”矣。然後就可以“從心所欲而不逾矩”,這時人欲已融入進天理中(滅人欲,不是無欲,而是理欲合一),無意、無必、無固、無我(從“毋”變成“無”),則無論做什麼都不會偏離天道了。 理是宇宙萬物的起源,所以萬物“之所以然”必有一個“理”;而通過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可以達到認識真理的目的(致知)。.

新!!: 南宋和程朱理学 · 查看更多 »

章安街道

安街道,中国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市下辖的一个街道。.

新!!: 南宋和章安街道 · 查看更多 »

紹興和議

紹興和議是南宋和金朝在宋紹兴十一年(1141年)達成的第二次和議,宋高宗在急於求和下,接受了金朝的苛刻條件。此和議達至宋金近一百年南北分治的局面,大致以秦嶺淮河線為界。.

新!!: 南宋和紹興和議 · 查看更多 »

绍兴市

绍兴市(普通话:Shào Xīng;吴语:Zau Shin),简称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下辖的地级市,浙江第四大城市。旧称会稽、山阴,越文化中心。现在是中華人民共和国纺织业与小电机、节能光电工业的中心。 绍兴是浙江的文化中心之一,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是有名的水乡、酒乡、桥乡,绍兴风景秀丽、人才辈出,著名的文化古迹包括兰亭、禹陵、鲁迅故里(包括鲁迅故居、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百草园等)、蔡元培故居,周恩來祖居,秋瑾故居,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賀知章故居等名人故居,东湖、沈园、吼山、新昌大佛寺等,古代越王“卧薪尝胆”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绍兴纺织业、小电机、节能照明、生物酿造业极发达,纺织业出口产品占世界纺织面料交易额的60%,绍兴中国轻纺城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交易市场。另外,绍兴出产的黄酒(又称绍酒)更是闻名遐迩,成为国宴专用酒。根据酿制工艺和口感不同,绍兴黄酒又分加饭酒、花雕酒、善酿酒等。.

新!!: 南宋和绍兴市 · 查看更多 »

经济

經濟是指一定範圍(國家、區域、等)內,組織一切生產、分配、流通和消費活動與關係的系統之總稱。另一涵意是隐藏的不平等的欲望交换,經世濟民是和諧的分配不平等化。而研究經濟問題、探討經濟發展規律、解釋經濟現象成因的社會科學即稱為經濟學。.

新!!: 南宋和经济 · 查看更多 »

真州 (北宋)

真州,中国北宋时设置的州。 南唐时迎銮镇,北宋置建安军,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升为真州,赐名仪真郡,治所在扬子县(今江苏省仪征市),属淮南东路。辖境相当今江苏省仪征市和南京市六合区等地。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真州路,二十一年复为州。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废改州为仪徵县,省扬子县入之。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江苏的州 Category:扬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南京行政区划史 Category:101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369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南宋和真州 (北宋) · 查看更多 »

真德秀

真德秀,字景元,後改景希,號西山,後世稱西山先生。中國福建建州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南宋名臣、著名儒家學者,屬朱熹理學一派。.

新!!: 南宋和真德秀 · 查看更多 »

韩世忠

韓世忠(),字良臣,绥德州(今陕西省绥德县)人,南宋名将。官至太傅、镇南、武安、宁国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赐号扬武翊运功臣、封咸安郡王(从一品),太师致仕,赠通义郡王,追封蕲王、谥“忠武”。原配白氏死後,梁紅玉成為韓的正妻。.

新!!: 南宋和韩世忠 · 查看更多 »

韓侂冑

韓(),又作仛冑,字節夫,祖籍河南安阳,中国南宋政治人物,北宋名臣韓琦之曾孫,母親為宋高宗吳皇后的妹妹。侂冑娶吴皇后的侄女为妻,无子。侄孫女是宋寧宗的恭淑皇后。 侂冑曾與宗室趙汝愚合作,迫宋光宗禪位予其子嘉王趙擴,即宋甯宗,史稱紹熙禪位,又任寧宗宰相,任內追封岳飛為鄂王,追奪秦檜官爵,力主北伐抗金,因將帥乏人而功虧一簣。後在金國示意下,被楊皇后和史彌遠設計殺害,函首予金。 侂冑因禁絕朱熹理學與貶謫趙汝愚,故被理學學者視為奸臣。元編《宋史》列為奸臣。.

新!!: 南宋和韓侂冑 · 查看更多 »

莫須有

莫須有為南宋時期中古漢語的口語,原意「或許有」。以秦檜誣害岳飛之詞“該事體莫須有”而聞名,于今漸成成語,後人以之借代「誣陷的冤罪」,常說“莫須有的罪名”,有“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之意。.

新!!: 南宋和莫須有 · 查看更多 »

靖康

靖康(1126年-1127年四月)是宋钦宗的年号,也是北宋的最后一个年号。北宋使用靖康这个年号一共2年,有安定富足之意。.

新!!: 南宋和靖康 · 查看更多 »

靖康之变

靖康之变,又称靖康之祸、靖康之亂、靖康之难、靖康之耻、丙午之耻,是指中國宋朝的1126-27年,來自北方的女真族攻陷北宋京師開封府(今河南省開封市),擄走北宋皇帝宋欽宗和太上皇宋徽宗,及几乎全部皇族、后妃、官吏及逾十萬首都平民的重大戰爭及災難。城破於宋欽宗靖康元年(丙午年)閏十一月二十五日,因而得名。 1125年(北宋宣和七年)秋,金軍借張覺事變,分東、西兩路南下攻宋。東路由完顏斡離不(宗望)領軍攻燕京。西路由完顏粘沒喝(宗翰)領軍直撲太原。東路金兵破燕京,攻佔河北,河南等地,渡過黃河,南趨汴梁。宋徽宗見勢危,禪位於太子趙桓,是為宋欽宗,徽宗在幕後主政,同时为南逃準备。 1126年(靖康元年)正月,完顏宗望率金兵東路軍進至開封府城下,包圍北宋首都,因京城守禦使李綱抵抗得力而未能破城。宗望脅逼宋議和後撤軍,即宣和和議,金人要求五百萬兩黃金及五千萬兩銀幣,宋欽宗以康王趙構、太宰張邦昌為人質,並割讓中山、河間(今屬河北)、太原三鎮。同年秋八月,金軍又兩路攻宋,西路軍破太原,此前欽宗早已將李綱罷相;閏十一月,金兩路軍會師兵臨汴京,圍城一個月後,城破。1127年春,金軍俘宋徽、欽二帝及大批皇族北去,北宋滅亡。.

新!!: 南宋和靖康之变 · 查看更多 »

青海省

青海省,简称青,为中国一级行政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因境内有全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省会是西宁市。.

新!!: 南宋和青海省 · 查看更多 »

行在

行在(漢語拼音:xínɡ zài;古譯:Quinsay),字面上的意思是天子「行銮驻跸的所在」,指在名义上并非帝都,但实际上是皇帝、皇宫和朝廷所在并行使首都职能的地方。因帝權年代以皇帝為中心,被称为行在的地方是彼时全国的政治中心,例如圓明園、或咸豐北狩熱河時的避暑山莊,而陪都、行宮则未必。舊唐書·卷一八五·良吏傳下·呂諲傳:「肅宗即位于靈武,諲馳赴行在。」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僖皇行在住于成都,令孜與敬瑄相與交結,事盜國柄,人皆畏威。」 舊時皇帝巡幸的行宮亦稱為行在,鞏華城沙河行宮、承德避暑山莊、乾隆眾多行宮等,只要是皇帝所在皆稱之。陪都成為行在后,反而經常成為政治中心。.

新!!: 南宋和行在 · 查看更多 »

西夏

西夏(1038年-1227年),国号大夏、邦泥定国(西夏文:,拉丁轉寫:phôn¹ mbın² lhi̯ə tha²)或白高大夏國(西夏文:)等,是中國歷史上由党項族建立的一個朝代。主要以党項族為主體,包括漢族、回鶻族與吐蕃族等民族在內的國家。因位於中原地區的西北方,國土佔據黃河中上游,史稱西夏。 党項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時遷居陕北。因平亂有功被唐帝封為夏州節度使,先後臣服於唐朝、五代諸朝與宋朝。夏州政權被北宋併吞後,由於李繼遷不願投降而再次立國,並且取得遼帝的冊封。李繼遷採取連遼抵宋的方式,陸續占領蘭州與河西走廊地區。1038年11月10日李元昊稱帝建國,即夏景宗,西夏正式立國。西夏在宋夏戰爭與遼夏戰爭中大致獲勝,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夏景宗去世後,大權掌握在皇帝的太后與母黨手中,史稱母黨專政時期。西夏因為皇黨與母黨的對峙而內亂,北宋趁機多次伐夏。西夏抵禦成功並擊潰宋軍,但是橫山的喪失讓防線出現破洞。金朝崛起並滅遼、北宋後,西夏改臣服金朝,獲得不少土地。兩國建立金夏同盟而大致和平。夏仁宗期間發生天災與任得敬分國事件,但經過改革後,到天盛年間出現盛世。然而漠北的蒙古帝國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後拆散金夏同盟,讓西夏與金朝自相殘殺。西夏內部也多次發生弒君、內亂之事,經濟也因戰爭而趨於崩潰。最後於1227年8月28日亡於蒙古。 西夏屬於番漢聯合政治,以党項族為主導,漢族與其他族群為輔。制度由番漢兩元政治逐漸變成一元化的漢法制度。西夏的皇權備受貴族、母黨與權臣等勢力的挑戰而動盪不安。由於處於列強環視的河西走廊與河套地區,對外採取依附強者,攻擊弱者、以戰求和的外交策略。軍事手段十分靈活,配合沙漠地形,採取有利則進,不利則退,誘敵設伏、斷敵糧道的戰術;並且有铁鹞子、步跋子與潑喜等特殊兵種輔助。經濟方面以畜牧業與商業為主力,對外貿易易受中原王朝的影響,壟斷河西走廊與北宋的歲幣為西夏經濟帶來很大的幫助。 西夏是一個佛教王國,興建大量的佛塔與佛寺,以承天寺塔最有名。然而也是崇尚儒學漢法的帝國,立國前積極漢化;雖然夏景宗為了維護本身文化而提倡党項、吐蕃與回鶻文化,並且創立西夏文、立番官、建番俗等措施;但自夏毅宗到夏仁宗後,西夏已經由番漢同行轉為普遍漢化。文學方面以詩歌和諺語為主。在藝術方面於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有豐富的佛教壁畫,具有「綠壁畫」的特色。此外在雕塑、音樂與舞蹈等方面都有獨特之處。.

新!!: 南宋和西夏 · 查看更多 »

西辽

西辽(1124年-1218年),又称喀喇契丹,是契丹人耶律大石建立的国家。耶律大石原本效力于辽天祚帝,在辽朝即将灭亡之际出奔。1124年,耶律大石称王,到达可敦城(今蒙古国布尔干省青托罗盖古回鹘城)建立根据地。1132年,在叶密立(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额敏县)称“菊儿汗”,西辽帝国正式建立。随后耶律大石向新疆、蒙古高原、中亚及西亚地区扩张,建都于虎思斡鲁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东南布拉纳)。在1141年的卡特万之战,击败塞尔柱帝国联军,成为中亚霸主,将威名远播至欧洲。高昌回鹘、西喀喇汗国、东喀喇汗国及花剌子模先后臣服于强盛期的西辽。耶律大石死后,历经萧塔不烟、耶律夷列、耶律普速完三代君主后,到耶律直鲁古时期,由于长期对外战争,使西辽的国力走向衰落,最终被屈出律篡国。蒙古帝国崛起后,1218年,西辽被蒙古帝国灭亡。.

新!!: 南宋和西辽 · 查看更多 »

襄阳市

襄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於长江支流汉江的中游,是鄂、豫、渝、陕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是1986年第二批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兵家必争之地的称号。襄阳自古分為汉水(沔水)南北两岸的襄城及樊城二城,隔汉江相望,二城在历史上都曾经是军事与商业重镇。1949年以后後才將兩城合二為一稱襄樊市。分设襄城、樊城2区。2010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襄阳区改名为襄州区。2010年12月9日,襄樊市正式更名为襄阳市。今天,中共襄阳市委、襄阳市人民政府、襄阳军分区、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政协襄阳市委员会均驻襄城。 襄阳市的发展肇始于西周分封邓国于今襄阳市区,从荆州牧刘表徙治襄阳始襄阳--历来为府、道、州、路、县治所。市域内现已查明各时期的文化遗址200多处,有些文物古迹堪称世界之最。襄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3000年的历史中,大小战役难以数计,著名的战例有白起水灌鄢城之战、关羽水淹七军之战、朱序抗拒苻丕之战、岳飞收复襄阳之战、宋元襄樊之战、李自成进占襄阳之战等。其间人文荟萃、灿若繁星,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众多的英才,为襄阳留下了大量的名胜古迹和轶闻传说,历来就有“文化古城”的雅称。 今日的襄阳,既有闻名于世的历史积淀出的深厚人文底蕴,又有汽车制造、航天装备等高新科技产业及都会发展,“新旧和谐共生”成为了本市最突出特色。.

新!!: 南宋和襄阳市 · 查看更多 »

襄樊之战

襄樊之战是中國南宋与元朝之间战争的一次重要战役。因南宋一直以来有长江作天险,元将郭侃、郝經認為攻宋戰略需自漢水重兵突破,刘整向忽必烈献计取襄阳以攻宋,建议受到采纳,开始準備大戰。 咸淳四年(1268年),忽必烈命令刘整、阿朮兵困襄阳和樊城(今湖北襄阳),守將是呂文德、呂文煥兄弟,呂文德是南宋權相賈似道的親信。 第二年,忽必烈又派丞相史天泽助战。蒙古军在襄、樊二城四周修筑城围,并封锁汉水,多次打退南宋援军。咸淳六年(1270年),李庭芝督战增援襄,不利。由于襄、樊长期被围困,粮饷断绝,而与此同时宋度宗却依旧终日淫乐不理政事,当权的贾似道亦拒絕予以支援。 咸淳八年(1272年),李庭芝进驻郢州(今湖北钟祥),以张顺、张贵为统帅。同年五月,二张率师逆汉水而上,冲破元军重围,箭射傷蒙副帥劉整並于25日抵襄。入襄后,张贵率军突围,卻大败而回。战斗中张贵重伤被俘,至死不屈。至此南宋5年8次15萬水兵為主的救援通通失敗。 蒙帥阿朮及河南行省史天澤聽萬戶張弘范、水軍總管張禧,加蒙萬山新訓水兵70,000發動對襄樊水陸夾擊。又使阿老瓦丁和亦思馬因所--回回炮攻城,樊城破。 咸淳九年(1273年)正月,元军破樊城后大开殺戒,吕文焕陣前號哭不已。南宋守将范天顺誓死不投降,终自缢身亡;牛富率百余勇士巷战,重伤投火自尽。蒙古军帥阿朮感慨,逐保证襄陽投降後可全城安全,之后襄阳宋将吕文焕為免元军屠城,在元軍保证不屠殺后投降元朝。襄阳和樊城这两个城市的失守,使元军得以越过长江,导致南宋的最终灭亡。.

新!!: 南宋和襄樊之战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南宋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马远

远(),字遥父,号钦山,南宋杰出画家。原籍河中(今山西永济附近),侨寓钱塘(今浙江杭州)。是世代画家的后代,曾祖就做过宋徽宗时画院待诏,祖父、伯父都是南宋的画院待诏,兄长擅长花鸟,马远也作了画院待诏,他的儿子马麟也是一位待诏画家,但马远在历史上最出名。 马远擅长山水画,继承和发展了北派山水的画风,能自出新意,下笔遒劲严整,设色清润;用大斧劈皴描画方硬奇峭的山石;树木用笔简要多姿,树叶有夹笔,树干用焦墨,多横斜曲折之态;楼阁大都运用界尺,而加衬染;点景人物自然生动,用不同的线描表现不同条件下的各种水势,对自然观察详细,写实能力高超。 他的画被当时评价为:“边角之景”,“峭峰直上而不见其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山参天而远山则低,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独坐”;人称“马一角”,后人也有认为这是南宋偏安的写照。他是南宋时期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他的画受到当时皇室的青睐,多有当时宋宁宗杨皇后的题字;与夏圭并称“马夏”、又謂「馬一角、夏半邊」。馬遠與李唐、刘松年、夏圭合稱為“南宋四家”。.

新!!: 南宋和马远 · 查看更多 »

謝道清

謝道清(),天台人,宋理宗皇后,共主南宋朝政2年。.

新!!: 南宋和謝道清 · 查看更多 »

賈貴妃

#重定向 賈貴妃 (宋理宗).

新!!: 南宋和賈貴妃 · 查看更多 »

贸易

贸易是自願的貨品或服務交換。貿易也被稱為商業。貿易是在一個市場裏面進行的。最原始的貿易形式是以物易物,即直接交換貨品或服務。現代的貿易則普遍以一種媒介作討價還價,如金錢。金錢的出現(以及後來的信用證、鈔票以及非實體金錢)大大簡化和促進了貿易。兩個貿易者之間的貿易稱為雙邊貿易,多於兩個貿易者的則稱為多邊貿易。 貿易出現的原因眾多。由於勞動力的專門化,個體只會從事一個小範疇的工作,所以他們必須以貿易來獲取生活的日用品。兩個地區之間的貿易往往是因為一地在生產某產品上有相對優勢,如有較佳的技術、較易獲取原材料等。.

新!!: 南宋和贸易 · 查看更多 »

贾似道

賈似道(),字師憲,南宋台州(今浙江省台州市)天台人,為南宋丞相,在南宋滅亡前最後二十多年掌握朝廷大权。 德祐元年(1275年),似道亲出督师。二月,至安庆鲁港,与元兵相遇,大将夏贵先已决计降元,至是不战而去,且扬言前锋已败,摇动军心,致全军溃散。战时私自与元朝議和,事闻,似道罢官、贬逐。八月,被监送官郑虎臣杀于漳州。未久,宋亡。.

新!!: 南宋和贾似道 · 查看更多 »

趙姓

趙姓,是一個漢姓,嬴姓十四氏之一,在中國《百家姓》中排第1位,亦是江西第42大的姓氏。宋朝時間,江西的趙姓人口在宋朝其他地區中排行第6位,佔宋朝趙姓人口的6.8%;明朝時,江西的趙姓人口在明朝其他地區中亦是排行第6位,佔明朝趙姓人口的6.1%。一些姓趙的名人包括成立南越國的趙佗、成立宋朝的趙匡胤和曾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和國務院總理的趙紫陽。2016年最新姓氏人口数目的排名,由中国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统计,赵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2.29%约2750万人,排名第七。.

新!!: 南宋和趙姓 · 查看更多 »

趙德芳

趙德芳(),宋太祖四子,是宋真宗的堂兄,母亲不詳,或为王皇后。其三叔宋太宗繼位後被封為興元尹。英年早逝,死因不詳,追封楚王,諡康惠,後改封秦王。.

新!!: 南宋和趙德芳 · 查看更多 »

趙竑

#重定向 赵竑.

新!!: 南宋和趙竑 · 查看更多 »

趙汝愚

趙汝愚(),字子直。宋朝宗室,原籍饒州餘幹,祖父於南宋建炎年間遷居崇德洲錢(今桐乡市洲泉鎮)。考取狀元,曾與韓侂冑等人強迫宋光宗內禪,擁立宋寧宗,任宰相,後遭韓侂冑排擠,貶謫而死。諡忠定。.

新!!: 南宋和趙汝愚 · 查看更多 »

軍事

軍事(military),古稱軍務,即軍隊事務,是與一個國家及政權的國防或武裝部隊相關的學問及事務。.

新!!: 南宋和軍事 · 查看更多 »

黃天蕩 (古地名)

黃天蕩是中國的一個古地名,位於南京市東北和镇江西北部的長江南岸的相连接处,具體区划位置在今天镇江句容市的下蜀镇、宝华镇和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的部分地区。这里的黃天蕩的「蕩」是指「江边大片的芦苇地」的意思。 黃天蕩為歷史上著名的戰場之一,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韓世忠、梁紅玉夫婦曾以8000兵力在此圍困金國南征大將兀朮10萬大軍達48天之久,最後逼得兀朮以重金收买当地一秀才,献计疏通老鹳河突圍而出,史稱「黃天蕩之戰」。 黃天蕩的具體地理位置在栖霞山以东、宁镇山脉句容段(俗称茅山)以北、长江以南的一块地区,长江流经栖霞山时,向北划了一个弧,然后又折向南,在长江和茅山之间形成了一个南北最宽10公里、东西最长40公里的区域。多年前,这里芦苇丛生、河汊密布。 现今的靖安街道(已并入龙潭街道),多年前叫静安镇,是韓世忠狙击金兀术的地方。现今南京和镇江的界河,叫便民河,俗稱「枪挑河」。其前身稱老鹳河,当年金兀术疏通老鹳河时,事發突然,没有准备鐵鏟,就命士兵用手中的矛槍为工具,河以此而得名。 Category:南京古地名 Category:镇江地理 Category:镇江历史.

新!!: 南宋和黃天蕩 (古地名) · 查看更多 »

黄河

-- 黄河,在中国古代称作河水、大河,简称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仅次于长江,也是世界第六长河流。中国的兩條母亲河之一,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噶達素齊老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千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黄河源头位于青海巴颜喀拉山的雅拉达泽峰,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玛曲、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正源。黄河依次穿越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蜿蜒东流,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莱州湾)。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公里,流域面积42.8万平方公里;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公里,流域面积34.4万平方公里;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公里,流域面积只有2.3万平方公里。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公里,南北宽1100公里,总面积达795000平方千米(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黄河中游因河段流经黄土高原,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1977年錄得最高含沙量達920千克/立方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由于兴建水库以及流域林草覆盖率提高等原因,近年来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黄河及黄河流域对人类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

新!!: 南宋和黄河 · 查看更多 »

辽朝

遼朝(916年-1125年),國號大遼,又稱大契丹國(契丹國,契丹大字:),是由契丹人建立的一個朝代,國祚從西元916年至1125年,長達210年。 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吞併了契丹各個部落後,於916年稱帝建國“契丹”。918年定都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契丹屢次南下中原,946年攻滅後晉後確定國號為「大遼」,983年改為“契丹”,1066年改為“大遼”張正明(1979年):《契丹史略》,225頁。,直到1125年3月26日為金朝所滅為止。除了遼朝之外,契丹族尚建立相關國家。1122年,天祚帝北逃夾山,耶律淳於遼南京被立為帝,史稱北遼。遼朝滅亡後,耶律大石西遷到中亞楚河流域,1132年建立西遼。1211年西遼被屈出律篡位,1218年被蒙古帝國所滅。 史學界對「契丹」含義最廣為接受的說法是鑌鐵或刀劍之意。後來改國名為“遼”也是“鐵”的意思,同時“遼”也是契丹人發祥地遼水的名字,以示不忘本之意。又因與南方的中原政權長期對峙,而稱“北朝”,而稱中原王朝為“南朝”徐俊(2000年):《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225頁–261頁。遼朝滅後晉,因此自居為繼承後晉正統。依據五行德運說的五行相生規律,後晉的「木」德之後為「水」德,因此遼朝以水為德運,並相應以黑色為正色。 遼朝全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遼朝皇帝使農牧業共同發展繁榮,各得其所,建立獨特的、比較完整的管理體制。遼朝將重心放在民族發祥地,為了保持民族性將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分開統治,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並且創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成效地促進遼朝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遼朝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更將遼朝(契丹,英語作Cathay)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新!!: 南宋和辽朝 · 查看更多 »

辛棄疾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居士,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东历城)人。生於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职,因归正人的身份,辛弃疾也始终未能得到南宋朝廷的重用以及实现他北伐的夙愿。追赠少师,谥忠敏。 辛弃疾是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与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和爱国诗人陆游双峰并峙。辛弃疾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

新!!: 南宋和辛棄疾 · 查看更多 »

范文虎

范文虎(),南宋權臣賈似道的女婿,后向元朝投降,担任兩浙大都督、中書右丞等职,并參與忽必烈第二次征日之戰。 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元軍長驅直下,圍攻重鎮襄陽、樊城,襄樊被困三年,賈似道一直對度宗封鎖消息,並將洩密者誅殺,“由是边事虽日急,无敢言者。”咸淳六年(1270年),南宋以李庭芝督軍援襄樊,范文虎不受李庭芝節制,賈似道竟命范文虎從中牽制李庭芝。咸淳八年(1272年)三月,樊城外城被元軍攻破,宋軍只好退守內城。賈似道遣范文虎前往,文虎“日攜美妾,走馬擊球軍中為樂”。咸淳九年正月,张贵与范文虎约定在龙尾洲两面夹攻元军。范文虎竟违约,以风雨惊疑,退屯30里。張貴戰敗被殺。後來失守襄樊,襄樊失陷之后,陈宜中请杀范文虎,賈似道為掩飾其咎,僅降一职,出任安慶知府,後在安慶降元。 元朝時任兩浙大都督。至元十八年(1281年)征日本,史稱“弘安之役”,至日本壹岐、平戶等島,八月一日遇颱風,臨陣脫逃,竟將十餘萬遠征軍將士遺棄在海島上,報稱敗狀,並歸咎厲德彪、王國佐等。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十一月庚子,范文虎為中書左丞,商且樞密院事。後來,忽必烈透之前征日本之役逃回京師的3位倖存者而得知真相,范文虎被革职查办。 1302年,范文虎去世。 范文虎与其妻陈氏的合葬墓位于今安徽安庆棋盘山,1956年考古发掘确认。.

新!!: 南宋和范文虎 · 查看更多 »

郝經

郝經(),字伯常,陵川縣魯山(今属山西晋城)人。元朝官员,儒士。.

新!!: 南宋和郝經 · 查看更多 »

郾城区

城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漯河市下辖的市辖区,面积413.1平方公里,人口47.4万人。.

新!!: 南宋和郾城区 · 查看更多 »

郑虎臣

鄭虎臣(),字廷翰,一字景兆,中國南宋平江吳縣人,曾官至會稽縣尉。注有《吳都文粹》十卷。 早年擔任县尉,虎臣之父鄭塤為賈似道貶死,虎臣亦遭流放,遇赦歸鄉。宋恭帝德祐初年,賈似道謫授高州團練副使、循州安置。贾似道将谢太后给他的“免死牌”日夜带在身上,以求保命。 福王趙與芮厭惡賈似道,想要在賈似道流放循州途中將他殺了。虎臣因父仇,自請監押,途中勒逼折磨,以吳潛被賈害死的事來諷刺賈似道,贾似道服冰片(龙脑香,又稱冰腦)自杀未果。最後於漳州城南木绵庵(今属漳州市南,龙海九龙领下),虎臣趁其摘下免死牌挂于树上進入厕所時,刺殺了賈似道。丞相陳宜中聽聞消息,以“擅殺大臣”之罪,將虎臣處死。 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在木棉庵前的石亭中立下石碑,并亲书「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清乾隆年间的龙溪知县袁本濂又用一块石碑将这十个大字重述了一遍。旁边有1936年诸暨人陈琪撰文、汉寿人朱熙写的《木棉亭记》碑刻。.

新!!: 南宋和郑虎臣 · 查看更多 »

航运

航運(Shipping)表示透過水路運輸和空中運輸等方式來運送人或貨物。一般來說水路運輸的所需時間較長,但成本較為低廉,這是空中運輸與陸路運輸所不能比擬的。水路運輸每次航程能運送大量貨物,而空運和陸運每次的負載數量則相對較少。因此在國際貿易上,水路運輸是較為普遍的運送方式。15世紀以來航運業的蓬勃發展極大的改變了人類社會與自然景觀。.

新!!: 南宋和航运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الامبراطورية العربية,632年—1258年)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于中世纪创建的伊斯兰教穆斯林哈里發帝國(本意為「哈里發的領地」)。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如《经行记》、《旧唐书》、《新唐书》、《宋史》、《辽史》等,均称之为大食帝國(波斯语Tazi或Taziks的译音),而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在拉丁文中意指「东方人的帝国」)。帝国存在了600多年,主要有神权共和时期和伍麥葉王朝、阿拔斯王朝两个世袭王朝。帝国最强盛的时候,疆域东起印度河和中国边境,西至大西洋沿岸,北达裡海,南接阿拉伯海,是继阿契美尼德王朝、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之后又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阿拉伯帝国的兴起改变了周边许多民族的发展进程,在中世纪的历史上對科技及醫學的發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新!!: 南宋和阿拉伯帝国 · 查看更多 »

赵昺

宋帝昺趙昺(音:ㄅㄧㄥˇ、同丙)(),宋朝末代皇帝(南宋第九位,1278年5月10日—1279年3月19日在位)在位313天,得年7岁。宋朝第十五位皇帝宋度宗趙禥的七子,母俞修容。前任皇帝宋端宗趙昰的異母弟。先後封為永國公、信王、廣王等。.

新!!: 南宋和赵昺 · 查看更多 »

蒙古帝国

蒙古帝國(1206-1368),正式國號為大蒙古国,是一个横跨欧亚兩洲的全球帝國,也是歷史上鄰接版圖最遼闊的國家。蒙古人武力興盛的時期曾發動三次蒙古西征,在1259年蒙哥汗在位时期,疆域一度达到鼎盛,約2400萬平方公里,但是一年後由於蒙哥汗去世所引發的內戰,導致帝國開始分裂瓦解,蒙古人對於歐亞大陸的影響力也逐漸式微。 蒙古帝國由蒙古人铁木真(成吉思汗)于1206年在斡难河边建立,國號“大蒙古國”。據《蒙古秘史》,其創始於斡难河河源,通常認為創建時間約為鐵木真征服蒙古高原各部落(塔塔尔、泰赤乌、蔑儿乞、乃蛮、克烈、汪古部、以尼伦和迭列斤两大部落组成的蒙兀王国)、始有「成吉思汗」之稱號時的1206年。蒙古帝國建立後屢次對外擴張,成吉思汗在位時開始征伐西夏、金朝、西遼、花剌子模等國,其繼承人又經過兩次大規模的西征,至1259年蒙哥去世前已占领包括蒙古高原、中國西北、西南、東北、華北、中亞、西亞以及東歐在內的廣大地域。 成吉思汗領導的第一次西征(1219-1221/1223)滅西遼、花剌子模、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并越過高加索山擊破钦察人各部。 第二次西征(1236-1242)於窩闊台汗在位時期發動、以拔都為主帥,先後征服伏尔加保加利亚、保加利亚人的卡马突厥国,進而滅亡位於东欧平原的基輔羅斯,而後擊潰波蘭王国和神聖羅馬帝國聯軍、大敗匈牙利王国、保加利亞第二帝国,前锋遠達当时意大利的威尼斯共和国的达尔马提亚,原南斯拉夫地区的拉什卡。 第三次西征(1256-1260)於蒙哥汗在位時期、主帥為旭烈兀,滅亡了木剌夷(暗杀组织)、阿拔斯王朝,以及叙利亚的阿尤布王朝(蒙古军短时间占领叙利亚,后被新兴的马木路克王朝驱逐)。蒙古帝国在三次的西征中共侵吞40多個國家。 然而,蒙古汗國在1260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争位战后走向分裂。尽管忽必烈于1264年击败阿里不哥,其所主張的對於“蒙古大汗”之位的繼承權並沒有獲得四大汗國的一致承認;原屬大蒙古國的朮赤後王封地、察合臺後王封地、窩闊臺後王封地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的封地取得事實上的獨立地位,被稱為四大汗国;其他一些蒙古帝國時期建立的小型汗國多依附于四大汗國。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自稱“蒙古大汗”。1279年大元灭南宋。自此元朝控制領地包括今中國大部地區和蒙古高原。实际处于独立地位的蒙古四大汗国(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與元朝之间互不统属,战争不断,直到元成宗時期才終於獲承認元朝皇帝為蒙古大汗、據宗主地位,之後四大汗国的疆土又陆续经历演变。最後一位元朝皇帝元惠宗被建立明朝的朱元璋於1368年驱逐出中原,其政權存在於蒙古高原地區,史稱北元。北元亡于1388年或1402年,由韃靼部和瓦剌部的首領先後繼承“蒙古大汗”稱號,但是其統治範圍沒有再超出過蒙古高原;其後明朝长期和察合台汗国和欽察汗国及其他的小汗國同時並存,直到17世紀蒙古人建立的主要汗國均致滅亡。最後一任蒙古大汗察哈爾部林丹汗被後金皇太極擊敗,其子额哲后來歸降皇太極,漠南蒙古諸部于1636年3月聚瀋陽,承認皇太極為大汗、統轄漠南蒙古諸部,“蒙古汗國”歷史正式結束。.

新!!: 南宋和蒙古帝国 · 查看更多 »

蒙古征服吐蕃

蒙古征服吐蕃是指13世纪以来蒙古对于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入侵。蒙古帝国最早與吐蕃的交往,根據西藏歷史説法是蒙古入侵西夏以後。當時古鲁格·多爾濟汗派手下尼魯呼那顏到柴達木盆地商量投降,但多数学者認為不是事實。首次真正入侵是1240年多達那波以3000人入侵造成500吐蕃人死亡。之後吐蕃投降成為蒙古帝国一部分。元朝建立后吐蕃地区成为宣政院辖地。.

新!!: 南宋和蒙古征服吐蕃 · 查看更多 »

蒙哥

蒙哥汗(,),大蒙古国第四任大汗,也是大蒙古国分裂前最後一個受普遍承認的大汗。他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长子、窝阔台的养子,由窝阔台的昂灰皇后抚养长大。1251年7月1日登基,在位8年零2个月。其间长期主持对南宋、大理的战争,为其弟忽必烈最终建立元朝奠定坚实基础。 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成,元廷追尊蒙哥庙号为宪宗,谥桓肃皇帝 。.

新!!: 南宋和蒙哥 · 查看更多 »

蔡州 (隋朝)

蔡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隋朝大业二年(606年),改溱州置,治所在上蔡县(同时改为汝阳县,在今河南省汝南县)。唐朝初年改豫州。宝应元年(762年),当是避唐代宗李豫讳,改为蔡州。唐朝时,户八万七千六十一,口四十六万二百五。下领十县:汝阳县、朗山县、遂平县、上蔡县、新蔡县、褒信县、新息县、真阳县、平舆县、西平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淮河以北,桐柏山以东,洪河上游以南地区。唐朝中叶李希烈、吳元濟等藩镇先后割据于此。 金朝泰和后,辖境缩小。金朝末年,金哀宗由汴梁迁此。最终,蔡州城在蔡州之战中为南宋与蒙古联军所克。元朝至元三十年(1293年)升为汝宁府。地当汴、洛、淮、沔交通孔道。.

新!!: 南宋和蔡州 (隋朝) · 查看更多 »

蔡州之戰

#重定向 蔡州之战.

新!!: 南宋和蔡州之戰 · 查看更多 »

鄂州市

鄂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长江南岸,为鄂东地区重要工业基地,属武汉城市圈。鄂州市面积1596平方公里,为中国面积最小的地级市(只考慮陸地面積的話則為第三小,僅次於三沙市與舟山市)。.

新!!: 南宋和鄂州市 · 查看更多 »

釣魚城之戰

釣魚城之戰或稱釣魚城保衛戰或稱合州之戰是指南宋與蒙古發生於1259年的戰爭。1239年,彭大雅任四川制置副使期間,命甘閏初築釣魚城,其後四川制置使兼知重慶府余玠,採納播州人冉璡、冉璞兄弟的建議,於1243年復築釣魚城,屯兵積糧,抗擊北侵的蒙古大軍,並作為保衛重慶的屏障。當時蒙古建國後正橫掃歐亞大陸,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命忽必烈進攻鄂州、察塔兒進攻兩淮及兀良哈台進攻雲南,自己則領兵往四川。1259年2月,蒙哥大汗親自率領4萬軍隊到釣魚城下,蒙哥派降人前去招降,宋知合州王堅嚴辭拒絕並殺了使者,蒙哥開始進攻釣魚城,然而釣魚城主將王堅與副將張玨的頑強抗擊下,大將汪德臣戰死,蒙哥更被城上火炮擊傷,后逝於溫泉寺,蒙古軍因此撤退。直至1279年,在守將王立帶領下釣魚城軍民投降,正式結束釣魚城之戰36年抵抗歷史。.

新!!: 南宋和釣魚城之戰 · 查看更多 »

至元 (忽必烈)

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末年:1294年)是元世祖忽必烈在建立元朝以前创制的年号,共连续使用了31年。.

新!!: 南宋和至元 (忽必烈) · 查看更多 »

金哀宗

金哀宗完颜守緒(),金朝第九位皇帝(1224年1月15日—1234年2月9日在位),女真名寧甲速。哀宗在位10年,国破后自缢而死,终年37岁。.

新!!: 南宋和金哀宗 · 查看更多 »

金朝

金朝,国号大金(女真文: ;1122年-1234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人建立的一個朝代。女真人原為遼朝的藩屬,女真人首領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統一女真諸部後,1115年於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建都立國。大金立國後,與北宋定「海上之盟」向遼朝宣戰,於1125年灭辽,然北宋两次战辽皆败,金隨即撕毀與北宋之約,兩次南下中原,於1127年灭北宋。迁都中都時,領有華北地區以及秦嶺、淮河以北的華中地區,使南宋、西夏與漠北塔塔兒、克烈等政权和部落臣服而稱霸東亞。金朝佔領華北中原,因此以中國正統王朝自居。因其滅北宋,金朝從意識形態上認為宋朝正朔已亡,不承認南宋為正統,並根據五行相生的原則選取生自宋朝「火」德的「土」德為王朝德運。 金世宗與金章宗時期,金朝政治文化達到最高峰,然而在金章宗中後期逐漸走下坡。金軍的戰鬥力持續下降,即使統治者施以豐厚兵餉也無法遏止。女真人與漢族的關係也一直沒有能夠找到合適的道路。金帝完顏永濟與金宣宗時期,金朝受到北方新興大蒙古國的大舉南侵,內部也昏庸內鬥,河北、山東一帶民變不斷,最終被迫南迁汴京(今河南开封)。而後為了恢復勢力又與西夏、南宋交戰,彼此消耗實力。1234年,金朝在蒙古和南宋南北夾擊之下滅亡。 1115年完顏阿骨打稱帝時對群臣說:「遼以賓鐵為號,取其堅也。賓鐵雖堅,終亦變壞,唯金不變不壞。」於是,以“大金”為國號,望其永遠不變不壞也。一说女真兴起于金水,故国号名金,在部份文献中,“金源”因此成為金朝的代稱,現代學者研究指出,「金」實為女真的漢譯,大金國意同「女真國」。 金朝作為女真族所建的新興征服王朝,其部落制度的性質濃厚。初期採取貴族合議的勃極烈制度。而後吸收遼朝與宋朝制度後,逐漸由二元政治走向單一漢法制度,使金朝的政治機制得以精簡而強大。軍事方面採行軍民合一的猛安謀克制度,其鐵騎兵與火器精銳,先後打敗許多強國。經濟方面大多繼承自宋朝,陶瓷業與煉鐵業興盛,對外貿易的榷場掌控西夏的經濟命脈。女真貴族大肆占領華北田地,奴役漢族,使得雙方的衝突加劇。當金朝國勢衰退時,漢族紛紛揭竿而起。 金朝在思想文化方面也逐漸趨向漢化,中期以後女真年輕人改漢姓、著漢服的現象普遍,金廷屢禁不止。金世宗積極倡導學習女真字、女真語,但仍無法挽回女真漢化的趨勢。雜劇與戲曲在金朝得到相當的發展,已盛行以雜劇的形式作戲。金代院本的發展,為後來元曲的雜劇打下了基礎。醫學與數學都有長足的發展,金元四大家的學說為中醫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天元術的精進與《重修大明曆》的修編為後來元朝數學帶來重要的影響。.

新!!: 南宋和金朝 · 查看更多 »

长江

长江,在中国古代称作江水、大江,简称江,是亚洲第一长河和世界第三长河,也是世界上完全在一国境内的最长河流,全长6380公里,干流发源于青藏高原东部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穿越中国西南(青海、 西藏、 云南、 四川、 重庆)、中部(湖北、湖南、江西)、东部(安徽、江苏),在上海市汇入东海。长江流域覆盖中国大陆五分之一陆地面积,养育了中国大陆三分之一的人口。长江经济带也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带。 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常被并列为中国文化历史、文明、经济的两大源泉。繁荣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占中华人民共和国GDP20%。长江流域生态类型多样,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是多种濒危动物如扬子鳄和达氏鲟的栖息地。几千年来,人们利用长江取水、灌溉、排污、运输、发展工业、当作边界等。 近年来,长江受到了工业污染、农业径流、河沙淤积、湿地和湖泊减少的威胁,因而加剧了季节性洪水的发生。长江部分地区已被划为保护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则因丰富的自然及文化资源而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

新!!: 南宋和长江 · 查看更多 »

镇江市

镇江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古称“润州”、“京口”,建城超过3000多年。位于江苏省南部的长江南岸-苏南,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上海经济圈)的重要城市组成城市,往东距离上海市230公里(通过高铁一小时可以到达),往西距离南京80公里(通过高铁半小时内可以到达),距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80公里,常州奔牛机场50公里。镇江也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的一个著名港口和商业贸易转运和转口城市。中华民国大陆时期,镇江曾是江苏省的省会。镇江隔着长江与扬州市,泰州市相望,东边与常州市相连,西边与南京市相连。由于南京长江二桥以及上游的南京长江大桥的垂直高度不够,使得排水量超过5万吨的远洋轮船,无法通过(南京的龙潭港在长江大桥下游位置,不受其影响)。使得镇江成为的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的深水岸(-15米)线港口城市之一,通过长江往东直接通往太平洋。由於其豐富的軍事史,鎮江三山(京口北固山、金山寺、焦山定慧寺)是詩人家國之思的集中地。.

新!!: 南宋和镇江市 · 查看更多 »

镇海区 (宁波市)

镇海区,古称蛟川,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的一个市辖区,為宁波重要的工业区和港区。镇海区位于宁波市域东面,宁绍平原东端,甬江下游,北与慈溪市相邻,南隔甬江与北仑区相望,西与江北区相接,东隔海与舟山市相望,全区陆域面积245.94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23.46平方千米。 镇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越国,五代时始建县,1985年成为宁波市辖区。历史上,镇海是宁波的海防门户,曾经历鸦片战争、中法战争、抗日战争等多次战事,因而有“海天雄镇”之称。镇海的航海与经商传统浓厚。镇海商人是宁波商帮的重要一支,同时镇海也是宁波商帮最大的聚居地,因而镇海也有“商帮故里”的称号。甬江口有长久的通航历史,镇海港区是宁波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临港工业是镇海经济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

新!!: 南宋和镇海区 (宁波市) · 查看更多 »

苗劉兵變

苗劉兵變,又稱劉苗之變、明受之變,是建炎三年(1129年)由苗傅和劉正彥發動,誅殺宋高宗趙構寵幸的權臣及宦官以清君側,並逼迫宋高宗將皇位禪讓給三歲的皇太子趙旉的兵變。兵變消息傳出後,苗、劉二人沒有採取進一步的措施,各地將領紛紛採取勤王平亂的立場,出兵鎮壓,苗傅和劉正彥見局勢失去控制,連忙奉宋高宗復辟,最後兩人被打敗,在建康被寸斬。.

新!!: 南宋和苗劉兵變 · 查看更多 »

虞允文

虞允文,字彬甫(世稱虞雍國、虞雍公),爲隆州仁壽人,即今四川仁壽县人,宋朝宰相和軍事家。.

新!!: 南宋和虞允文 · 查看更多 »

陪都

陪都(性質相同或相近的有「行都」、「留都」、「副都」或「別都」等)指一個國家在首都之外另外设立的都城,一般不設中央政府機構,通常不是全國的政治中心。陪都至少都是区域性的中心城市,个别陪都实际就是全国性的政治中心或实际上的首都。与此相关的陪都制度是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 行都、留都、別都、陪都等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意思,但含義略有差別。如通常是首都遷徙後原來的首都作為留都,具有臨時性質的實際首都稱為行都。比如,南宋紹興八年定臨安為行都,建康改為留都。明朝遷都北京後南京作為留京(又稱留都)。1932年淞滬抗戰後曾以洛陽為行都,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以西京(即西安)為陪都,同年還都南京。1937年11月因中日全面開戰,日軍快要進犯南京而將中央政府遷移到重慶,之後重慶市成為中華民國陪都直到二戰結束還都南京為止。 东亚汉字文化圈的“陪都”、“留都”、“副都”制度相对现代地缘政治分析来说有些是临时首都。.

新!!: 南宋和陪都 · 查看更多 »

陸秀夫

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长建里(今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人,宋末政治家,與文天祥和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

新!!: 南宋和陸秀夫 · 查看更多 »

陕西省

陕西,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是中国西北地区的省份,现为西北地区工农业最发达的省份,处于黄河中游,是现今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省会是中国著名古都西安。.

新!!: 南宋和陕西省 · 查看更多 »

揚州

揚州,可以指:.

新!!: 南宋和揚州 · 查看更多 »

李宝

李宝可以是下列人物:.

新!!: 南宋和李宝 · 查看更多 »

李庭芝

李庭芝(),字祥甫。南宋后期政治人物。.

新!!: 南宋和李庭芝 · 查看更多 »

李纲

李綱(),字伯紀,祖籍邵武(今屬福建),生于无锡东乡胶山,故自号梁溪居士(梁溪为无锡古称)。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進士,與趙鼎、李光和胡銓合稱“南宋四名臣”。.

新!!: 南宋和李纲 · 查看更多 »

李芾

李芾(?-1275年)字叔章,今湖南衡阳人,南宋抗元将领,曾任南安司户、祁阳尉、临安知府、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等职,在长沙抗元之战中殉国。.

新!!: 南宋和李芾 · 查看更多 »

杨沂中

杨沂中(),字正甫,代州崞县人(今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南宋大将,官至少师、宁远军节度使、殿前副都指挥使、领殿前都指挥使职事,封恭国公;太师致仕,进封同安郡王;追封和王,赐谥武恭。.

新!!: 南宋和杨沂中 · 查看更多 »

杭州市

杭州市,简称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之一,浙江省交通枢纽、长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中国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國際知名的旅遊城市。杭州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下辖10区、1个县级市和2个县,总面积16,853.5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292.31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946.8万,其中市区824.1万。 以杭州为中心的杭州都市圈,面积达到34,585平方公里,居住的人口已经达到2,152.1万人。根据2012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2012年中国都市圈评价指数”,杭州圈在中国大陆是仅次于上海圈、广州圈、首都圈(北京)的第四大都市圈。2015年杭州经济总量位居中國大陸第十,并被《福布斯》多次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杭州正在以“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为总体发展目标,由“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前进。 相传当年大禹在这里停靠过船泊,故其地称“禹航”,谐音为“余杭”;一说“禹航”只是后人附会,“余”字与“无锡”之“无”、“勾吴”之“勾”一样,实为古吴越语中的发语词,江浙地名中常见。隋朝取余杭县之“杭”字,改该县所在的钱唐郡为杭州,此名辗转沿用至今。杭州历史悠久,五千多年前著名的良渚古城便坐落于此;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中央管辖史。古时曾称“临安”(南宋)、“钱塘”、“武林”等。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市内有西湖、西溪湿地等景區,其中西湖周邊還有文瀾閣等眾多名勝古蹟。因為風景秀麗,自古有“人間天堂”的美誉。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杭州主办了2016年G20峰会,2018年世界短道游泳錦標賽、2022年亚洲运动会也将在杭州举办。.

新!!: 南宋和杭州市 · 查看更多 »

杜杲

杜杲(),字子昕,邵武县(今属福建)人。南宋抗元名将。 父亲杜颖,字清老。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年),金军攻打滁州(今安徽滁县),杜杲当时任江淮置司幕僚,率军成功救援滁州。宋理宗绍定时,杜杲历任濠州(今安徽凤阳)通判、知州等职,为江淮制置大使赵善湘的谋士。史称杜杲“淹贯经史”,“善行草急就章”。他出策断毁盱眙军(今属江苏)浮桥,迫使盱眙军等地金军投降。嘉定十三年(1220年),以两浙转运使朱在的辟荐,“监崇明镇”,嘉定十五年(1222年),崇明島改隶淮东总领,杜杲与总领岳珂不合,慨然引去。端平元年(1234),金灭亡。杜杲出任安丰军(今安徽寿县)知军,后迁淮西转运判官。端平三年至嘉熙元年(1237)期间,杜杲再任安丰知军。时蒙古宗王口温不花攻城,杜杲守城,在余玠等人的支援下,击退了蒙古军。后迁庐州(今安徽合肥)知州,又升淮西制置副使兼转运判官。嘉熙二年,蒙古大将察罕攻击庐州,杜杲率军抗敌。他等到敌军攻势衰竭以后,乘机出击,胜利而归,遂因功升兵部侍郎,淮西制置使兼转运副使。安丰军和庐州两战是宋代城市保卫战的成功战例。淳祐二年(1242),杜杲任建康(今江苏南京)知府、沿江制置使,兼节制和州(今安徽和县)、无为军(今安徽无为)、安庆府(今安徽安庆),于真州(今江苏仪征)等职,常有击退来犯的蒙古军。六年,告退。八年,病卒。.

新!!: 南宋和杜杲 · 查看更多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是北宋的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大约成书于1086年-1093年,分为26卷,又《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因為写于润州(今镇江)梦溪园而得名,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

新!!: 南宋和梦溪笔谈 · 查看更多 »

梅窩

梅窩(Mui Wo),古稱梅窠或者梅蔚(粵語窠與窩同音),位於香港新界離島區大嶼山的東南部。梅窩環境優美,為香港郊遊度假的一个好去處。早年青嶼幹線及港鐵東涌綫未落成前,梅窩是除了愉景灣外,大嶼山居民往返香港島的唯一通道,從前由香港市區到訪寶蓮寺,通常會先到達港外線碼頭,乘搭渡輪到達梅窩,最後轉乘巴士到寺。.

新!!: 南宋和梅窩 · 查看更多 »

棉花

棉花,是锦葵科棉花属植物的种子纤维,原产于亚热带,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至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含纤维素约87-90%。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中国的产棉区主要有江苏、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新疆等地。 棉花的植株是灌木,是美洲、非洲及亞洲等地熱帶地區或亞熱帶地區的原生植物,在墨西哥有找到差異度最大的野生棉花,其次是澳洲及非洲。在舊世界及新世界均已馴化棉花。棉花的英文來自阿拉伯文(al)quṭn قُطْن,約在西元十四世紀就開始使用。 棉花的纖維最常紡織成纱线,用來製作柔軟的纺织品。在史前時代就已使用棉花的纖維。在墨西哥及印度河谷文明(現今的巴基斯坦及印度部份地區)已發現西元前五千年的棉花纖維。雖然很早就在栽培棉花,但一直到發明後,棉花纖維製作的成本降低,也開始廣為使用,棉花是現在衣物中最常使用的天然纖維。 世界棉花的產量每年約2500萬噸,約佔世界耕地的2.5%。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生產國,但大部份生產的棉花都作內銷用,美國多年以來都是最大的棉花出口國。美國棉花的單位為標準包(bales),約是體積及重量。.

新!!: 南宋和棉花 · 查看更多 »

椒江区

椒江区(台州话:Tsiao-kông K'ü)为中國浙江省台州市的一个区。面积276平方千米,人口约47万。邮政编码318000。区人民政府驻海门街道青年路404号。.

新!!: 南宋和椒江区 · 查看更多 »

樊城区

樊城区是中国湖北省襄阳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总面积为484.2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为63万人。.

新!!: 南宋和樊城区 · 查看更多 »

武器

武器,是用於攻擊的工具,也因此被用来威慑和防御。武器一般會用來傷害或攻擊其他人或設施,当武器被有效利用时,一般會遵循「期望效果最大化、附带伤害最小化」的原则。武器一般是在像狩獵、犯罪、執法、自衛及战争下使用,其目的是為了增加上述活動的及效能。 兵器和軍火也是武器,但定義範圍略有不同:兵器是指以非核常规手段杀伤敌有生力量、破坏敌作战设施、保护我方人员及设施的器械,是进行常规战争、应付突发事件、保卫国家安全的武器,也有些定義會將無火藥的冷兵器視為兵器,例如中國的十八般兵器;而軍火是專指現代戰爭中使用的武器。 任何可造成伤害的事物(甚至可造成心理傷害的)都可称为武器。只要用於攻擊,武器可以是一根简单的木棒,也可是一枚核弹頭。日常可見的石頭、車輛或铅筆都可以作為武器,但許多武器是特別為攻擊的目的而設計,從簡單的棍棒、劍及槍到複雜的洲際彈道飛彈、生物武器及等。許多先進的武器也有對應的導航系統及通訊系統,後來也衍生出偵測武器用的偵查系統,如雷達。 武器一辭並非全然為軍事領域所用,也可以用於日常生活中,作為競爭工具的代名詞。比如說法庭上之攻防依據、商業競爭之手段,人與人間之較量標的等等。 完整的武器和学说列表参看军事技术与装备。.

新!!: 南宋和武器 · 查看更多 »

水稻

水稻(学名:Oryza sativa)是草本稻屬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又称为亚洲型栽培稻,簡單來說也可以說是稻。.

新!!: 南宋和水稻 · 查看更多 »

水運儀象台

水運儀象台,由北宋蘇頌發明之自動化機械化天文演示裝置。 元祐元年(1086年)蘇頌檢驗太史局的渾儀時,決心要將渾儀、渾象和報時裝置結合。蘇頌拜訪吏部守當官韓公廉,取得張衡、張思訓的“儀器法式大綱”。元祐三年(1088年)開始動工,元祐七年(1092年)「水運儀象台」竣工。 水運儀象台是一個類似於天文臺,高約12米,寬7米,上下分三層;上層是渾儀(天體測量之用),中層是渾象(天體運行演示),下層是司辰(自動報時器),全程用水力推動,可精確報時,李約瑟指這是歐洲天文钟的直接祖先。蘇頌於紹聖初年著《新儀像法要》一書,詳述水運儀象台的整體功能、零件150多種,60多幅插圖。.

新!!: 南宋和水運儀象台 · 查看更多 »

江南

江南,意为長江以南地區。现在狭义上指代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的浙北,苏南及上海地区。也就是无锡、苏州、南京、松江、上海、常州、镇江、嘉兴、湖州、杭州等。其中南京只包含现在长江以南的南京,杭州包含现在钱塘江以北的杭州。长江以北的六合、浦口不算狭义上的江南,钱塘江以南的萧山、绍兴、宁波也不算狭义上的江南。现代广义上有时会把长江以北的“扬州”,钱塘江以南的“萧山、绍兴、宁波", 安徽的“古徽州地区”以及江西东北部算在内。 江南屬漢族地区,在先秦時代被中原諸國称为南蛮、百越,江南古代的南京由於做過十朝的古都,以及杭州做過南宋的首都,許多北方世家大族南迁,江南成为一个文教发达、美丽富庶的地区。 在先秦时期已经存在江南的说法。《吴越春秋》:“周元王使人赐勾践,已受命号去,还江南”。 《尔雅·释地篇第九》写道:“江南曰扬州。”“江南”在成书于秦、汉以前的古籍之中属于扬州之地 在先秦时期也有其他关于江南的说法。《史记·秦本纪》中亦載:“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这里的江南指的是现今湖南全境和湖北南部部分地区。钱大昕以為《项羽本纪》云“江东虽小,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中的“江东”,那时的“江东”是现在江南的一部分。。王莽时曾改夷道县为江南县,是今日湖北宜都。《后汉书·刘表传》载“江南宗贼大盛……唯江夏贼张庄、陈坐拥兵据襄阳城,表使越与庞季往譬之,及降。江南悉平”。.

新!!: 南宋和江南 · 查看更多 »

汴梁

汴梁指北宋东京汴梁,即「汴京」,现开封市,汴梁多次遭到水灾,现在的开封是在地面6-9米以下北宋东京城遗址上建立的。.

新!!: 南宋和汴梁 · 查看更多 »

汉中市

汉中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国家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地区。经济以农业、旅游业、采矿业为主,工业产值较低。与甘肃、四川毗邻。北依秦岭,南屏大巴山,中部为盆地。全市辖汉台区、南郑区、城固县、洋县、勉县(1964年前旧名“沔縣”)、西乡县、略阳县、镇巴县、宁强县、留坝县、佛坪县,总面积2.72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86万(2016年)。地方方言为汉中话,属西南官话的成渝片。.

新!!: 南宋和汉中市 · 查看更多 »

河南省

河南省简称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郑州市。其大部分土地位于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故名河南。河南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古称天地之中,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是中国经济自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版块,以河南省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北部、西部、南部分别分布着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中部和东部为大面积的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黄河穿北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以及汉水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河南。全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面积排名全国第17位。人口9480万,仅次于广东和山东位列第三位。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3.7万亿元,位居第五位。.

新!!: 南宋和河南省 · 查看更多 »

沈括

沈括(),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是中国北宋科学家、杭州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随母寿昌县太君许氏入籍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

新!!: 南宋和沈括 · 查看更多 »

泉州市

泉州市(ipa)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是闻名海内外的国际花园城市,是福建省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三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五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9年居福建省首位。 泉州,简称泉或鲤,又称刺桐城、清源、溫陵,地处福建東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闽东南沿海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点,為第一批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世界宗教博物馆,中国首届东亚文化之都,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泉州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祖籍地,同时泉州也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与发祥地,闽南文化保护的核心区与富集区,历史文化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的美誉。 泉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港被中世纪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誉为“世界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2013年8月26日泉州被国家文化部评为首届中国东亚文化之都,与日本横滨、韩国光州齐名。 泉州民营经济发达,素有“中国品牌之都”、“民营特区”之称,拥有国家驰名商标数目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爱拚才会赢」是泉州的城市精神。泉州是中國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港口城市,泉州港是中国规模亿吨以上的重要大港。2015年,作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一部分,泉州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2015年7月,中国工程院把泉州市作为“中国制造2025”唯一的地方样板和实践范例。.

新!!: 南宋和泉州市 · 查看更多 »

淮河

淮河,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现为中国七大江河之一。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西部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西北侧河谷,干流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于江苏省扬州市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为1000公里。淮河流域地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和山东五省,流域面积约为27万平方公里,以废黄河为界,整个流域分成淮河和沂沭泗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为19万平方公里和8万平方公里。南宋以來,黃河奪淮是困擾國家漕運的歷史性問題,明潘季馴、清靳輔治河皆由淮入手,取得成效。.

新!!: 南宋和淮河 · 查看更多 »

温州市

温州市(普通话发音:Wēnzhōu,温州话发音:,浙南闽语发音:Vo'e Jeu)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为沿海港口城市,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開放城市,古称瓯。舊城為東晉著名學者郭璞根據風水思想而建。当时,郭璞登上南岸的西郭山,见数峰错立,状如北斗,華蓋山鎖“北斗之口”,以此設計溫州城。故而溫州有“山如北斗城似锁”之美称,別稱“斗城”。传说筑城时,有白鹿衔花而过,人们视为瑞兆,故温州又別稱“鹿城”。是浙江第三大城市。全市总面积12,065平方公里,辖海域1.1万平方公里,201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818.2万人,常住人口917.5万人,为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年末市区户籍总人口168.04万人(含洞头区)。.

新!!: 南宋和温州市 · 查看更多 »

漢水

#重定向 汉江 (中国).

新!!: 南宋和漢水 · 查看更多 »

濠州

濠州,中国古代的州。 隋朝开皇二年(582年)改西楚州置,治所在钟离县(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因濠水得名。大业初年,改为钟离郡。唐朝武德、乾元年间,复改濠州,辖境相当今安徽省蚌埠、定远、凤阳、明光等市县地。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临濠府,二十八年复为濠州,属安丰路。元末郭子兴、朱元璋起义于此。朱元璋吴元年(1367年)升为临濠府。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安徽的州 Category:滁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蚌埠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82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367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南宋和濠州 · 查看更多 »

朱仙镇

朱仙鎮,位于河南省開封縣西南,贾鲁河穿镇而过,古时,水路转淮河可远达扬州,自唐代至民国时期,该镇乃為水陸交通要地,岳飛大敗金兵於郾城,進軍至此。清時與景德、漢口、佛山並稱四大鎮。2007年,被评为十大『中国最美村镇』之一。.

新!!: 南宋和朱仙镇 · 查看更多 »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齋號晦庵、考亭,晚称晦翁,又称紫陽先生、紫陽夫子、沧州病叟、云谷老人,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諡文,又稱朱文公。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婺源(今江西上饒市婺源縣)人,生於福建路尤溪縣(今福建三明市尤溪縣)。南宋理学家,程朱理学集大成者,學者尊称朱子。 朱熹家境窮困,但自幼聰穎,紹興十八年(1148年)中進士,年僅十九歲,歷高宗、孝宗、光宗、甯宗四朝。於建陽雲穀結草堂名「晦庵」,在此講學,宋理宗賜名「考亭書院」,故世稱「考亭學派」,又因朱熹別號「紫陽」,故世稱「紫陽學派」。朱熹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承北宋周敦頤與二程學說,創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學風,稱為理學。其著作甚多,輯定《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四書作為教本,也成為後代科舉應試的科目,在中國,有專家認為他確立了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

新!!: 南宋和朱熹 · 查看更多 »

成都市

成都市(四川话国际音标:;汉语拼音:),别称“蓉城”、“锦官城”,简称“蓉”,位于四川省中部,地处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腹地,为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物流、商贸、金融、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5年常住人口1465.8万,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成都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是中国开发最早、持续繁荣时间最长的城市之一。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前367年)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双流)迁往成都,构筑城池,截止2018年已有2385年历史;但依据现实挖掘的金沙遗址看来,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200年前。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自建城伊始到现代数千年历史中,除白莲教时期几十年外,均保持着高度繁荣和发达,是全国生活最富庶的地区之一。成都自古为西南重镇,曾是成家、蜀汉、成汉、前蜀、后蜀五个政权的都城,文化遗存丰富,秦汉以来,成都就以农业、手工业兴盛和文化发达著称,历代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汉代成都与洛阳等并列为五大都会之一。唐代商贸繁荣,与扬州齐名,称为“扬一益二”。如今,成都所在的成渝经济区是中国西部经济最领先的区域。 成都市于200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与世界旅游组织命名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2009年,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心正式授予成都“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称号,成都是亚洲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授予成都“美食之都”称号,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美食之都”。.

新!!: 南宋和成都市 · 查看更多 »

浮橋

浮橋,又稱舟橋,最早見於中國周朝,是一種簡易橋樑,通過聯結可浮於水上的物體以臨時解決兩岸上交通問題,常見於軍事用途。先將小船舟用繩子綁起來串聯,再用木板平鋪於上,便於兩岸通行,這就是後來樑橋的雛形。 现在世界上最现代化的浮桥是日本大阪的梦舞大桥。.

新!!: 南宋和浮橋 · 查看更多 »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是陸上絲綢之路的延伸,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位於中國福建省泉州市。形成主因是因為中國東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內部往來不易,因此自古許多人便積極向海上發展。又為了解決陸路的不便性,因為陸路受地形影響,前往西域會經過許多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又中國東岸夏、冬兩季有季風助航,因此也增加了由海路通往歐陸的方便性。尤其於兩宋年間,遊牧民族盤據華北地方導致絲路斷流,令海上絲綢之路貿易更加蓬勃。在古代中國即有此項交流,尤其是中國東南沿海的居民而言,更是顯著。 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 但是海上絲綢之路到底存不存还有问题,《汉书》记载中国人所乘之船为当时的“所至国皆禀食为耦,蛮夷贾船,转送致之。”,利用这些停留在广西、广东港口的外国船只进行转送到南海和印度。唐宋时的广州港很繁荣,港口大船云集,最多的时候,每年有四千多艘大食船,当时还发生了千名大食、波斯穆斯林劫掠广州的事件。最早利用海上絲綢之路的则是罗马商队与使者,于公元166年抵达中国;而迄今东南亚出土的最早沉船和中国瓷器也属于西亚的阿拉伯帆船,年代为公元830年的晚唐。.

新!!: 南宋和海上丝绸之路 · 查看更多 »

浙江省

浙江省,是一个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省份。东临东海,北连长江三角洲,与江苏省接壤,太湖位于两省之间,东北一角邻上海市,西接江蘇省和江西省,南连福建省。境内最大的河流為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省会为杭州市。 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鱼米之乡,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 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尤以發達的民营经济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经济”,至2013年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21年位居中国第一。浙江与江苏、安徽、上海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地區生產總值位居中國第四位。.

新!!: 南宋和浙江省 · 查看更多 »

新会区

新會(新會(會城)話:,汉语拼音:Xīnhùi),簡稱新或會,古稱冈州,因盛產蒲葵而别稱葵乡,位於珠江三角洲西部西江、潭江下游匯合處,名稱來自新會郡,現為中國廣東省江門市下轄的市轄區,下轄1街道10鎭,全區總人口为86萬,市区人口38萬。當地居民以漢族的四邑族群為主,母語為粤語四邑片新会話。新会建置於东晋末年,迄今近一千六百年,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長期作為四邑地区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從明代起新会的文化教育就非常發達,是中國產生進士、举人和兩院院士最多的城市。在近現代史上,新会位列广东最迟開放通商的两個城市之一。這裡的習俗、文化、傳統藝術、建築形式都独具風格,具有強烈的地域特徵。這裡是梁启超、陳献章、陳垣、劉德華等名人的故鄉,同時又作為岭南学派和岭南琴派的發源地,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新会還是70萬海外華人的祖籍地,為广东一大僑鄉。 新会市史志办公室,1999.3.

新!!: 南宋和新会区 · 查看更多 »

文天祥

文天祥(),南宋末期官員、抗元英雄。南宋末期吉州廬陵富川(今江西吉安縣)人,漢族江右民系,初名雲孫,字天祥。選中貢士後,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祐四年(1256年)在殿試中被宋理宗拔為第一後(狀元),後再改字宋瑞,後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在宋朝最後被封為信國公。 宋亡後,被俘到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對他提出做官或处死的條件,希望文天祥考慮,文天祥卻提出希望隐居深山的条件。最終,文天祥选择处死,與陸秀夫和張世傑當時被並稱為「宋末三傑」。 明景泰七年,追諡忠烈(一稱文正)。.

新!!: 南宋和文天祥 · 查看更多 »

慶元黨禁

庆元党禁,亦称庆元学禁、慶元黨案。南宋宁宗庆元年间,发生的一场因统治者内部政治斗争而波及学术思想领域的事件。 “庆元”为宋宁宗年号。外戚韩侂胄是宋宁宗韩皇后之叔父,以父荫入官。韩侂胄与宗室赵汝愚参与“绍熙内禅”,共同拥立宋宁宗。赵汝愚为升任右丞相,“召收四方知名之士”,荐朱熹等一批道学知名人士入朝参政,力主整顿朝纲,裁抑左右近习。韩侂胄由于是外戚的缘故,仅迁宜川观察使兼枢密部都承旨,进保宁军承宣使,因此韩侂胄和赵汝愚的矛盾日深。庆元元年(1195年)韩侂胄让谏官李林奏赵汝愚以宗室为丞相,不利于社稷。宰相留正、赵汝愚被罢官后,赵汝愚联合道学家朱熹、吏部侍郎彭龟年等攻击韩侂胄,谓其“窃弄威福,不除必为后患”。赵汝愚、朱熹、彭龟年都被貶逐,並及陳傅良、劉光祖等官员和太学生杨宏中、周端朝。赵汝愚被迫自杀,韩侂胄加开府仪同三司,斥道学为伪学,加以禁止,指赵汝愚为伪学罪首,朱熹等人名列“伪学逆党”五十九人。嘉泰二年(1202年),弛党禁,追复赵汝愚,名列党籍的在世之人,也先后官复原职。 沧州樵叟撰《庆元党禁》一卷。《四库全书提要》说它其与《绍兴正论》出于一人之手,今人李裕民已考其不确。原序称“淳祐乙已”,则书成于宋理宗淳祐五年。本书记载宋宁宗时庆元党禁事件,从赵汝愚、韩侘胄策立宁宗时始,至韩侘胄死、党人解锢终。.

新!!: 南宋和慶元黨禁 · 查看更多 »

扬州市

扬州市(江淮官话扬州话:/iaŋ ʦɤ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所辖的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与仪徵市位于通扬运河以南,高邮市、宝应县则位于通扬运河以北,整体上来说扬州地处江苏中南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长江三角洲北翼,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点上。扬州市景色秀美,城市建筑多古风,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城区至今已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全市总面积6,591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2,306平方公里,人口448.36万,其中市辖区人口242.34万人。2014年,扬州GDP达3697.9亿元、人均GDP首次突破8万元,达82660元,在苏中苏北8市中率先超过省平均标准。同时,扬州也是南京都市圈重要城市及长三角经济带核心城市之一,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

新!!: 南宋和扬州市 · 查看更多 »

拱桥

拱橋是指以拱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桥梁。 最早出现的拱橋是石拱桥,藉著類似梯形石頭的小單位,將橋本身的重量和加諸其上的載重,水平傳遞到兩端的橋墩。各個小單位互相推擠時,同時也增加了橋體本身的強度。近现代的拱桥则更多的使用混凝土或钢材建造。 現存最早的石拱橋是約公元前1300年前的邁錫尼文明的Arkadiko bridge ;最早並還在使用的石拱桥則是前850年的卡雷凡橋。 有些高速公路或是較長的橋可能由好幾段拱橋連接而成,雖然現在已經有其他更符合經濟成本的結構可供選擇。歷史上著名的拱桥包括羅馬的输水道系統、中国建于隋朝的趙州橋。.

新!!: 南宋和拱桥 · 查看更多 »

拖雷

拖雷(;意为“镜子”;)又译图垒,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幼子,排行第四,是成吉思汗最宠爱的儿子。拖雷和正妻唆鲁禾帖尼生有四子: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据《元史》,拖雷一共有子十一人。1227年8月25日至1229年9月13日担任大蒙古国(蒙古帝国)监国,历时二年。.

新!!: 南宋和拖雷 · 查看更多 »

景德镇市

景德镇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北与安徽省交界。全市总面积5256平方千米,2010年常住人口1,587,477人。 景德镇陶瓷非常有名,素有“瓷都”之称,是江西省重要的工业城市。景德镇也是中国重要的航空器生产基地,航空产品为直升飞机,尤以“直-8”系列直升机著名。 景德镇被官方授予多项荣誉称号,如:“文明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被媒体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景德镇1982年2月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新!!: 南宋和景德镇市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后宋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