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十架苦像和焦爾達諾·布魯諾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十架苦像和焦爾達諾·布魯諾之间的区别

十架苦像 vs. 焦爾達諾·布魯諾

十架苦像(Crucifixum,源自拉丁語cruci fixus,意为“固定於十字架者”)是基督教十字架的一種,以體現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圖景為特徵。十字苦像是基督教許多分支的重要象徵,在天主教(含東儀天主教等)中尤為重要,在正教會也有使用,更正教的各派除聖公宗、信義宗外,使用較少。 十架苦像重點體現耶穌釘在十字架之上,強調基督徒眼中耶穌為人類的“犧牲”。西方基督教通常將耶穌身體做成立體的塑像形式,而正教會及東儀天主教通常將耶穌的身體繪製或者浮雕在十字架上。 2008年前後,臺灣的輔仁大學開始在每間教室掛上十字苦像。. 達諾·布鲁诺(Giordano Bruno,)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哲学家、數學家、詩人、宇宙學家和宗教人物,1593年起,布鲁诺以异端罪名接受罗马宗教法庭审问,指控包括否认数项天主教核心信条(如否认地狱永罚、三位一体、基督天主性、玛利亚童贞性、圣餐化质变体论等)。布鲁诺的泛神论思想也属严重关切之点。宗教法庭判其有罪,他于1600年在罗马鲜花广场被处以火刑。 布鲁诺死后获得了可观声誉,尤其被19世纪至20世纪早期的评论者们当作科学烈士加以纪念,尽管历史学家们对此点已有争论,即对布鲁诺的异端审讯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一种对于他天文观点的回应,还是对他哲学、神学等其他思想的回应。他因坚定支持日心说而为普通大众所熟悉,但日心说是否是他招惹天主教迫害的主要原因存在争议。布鲁诺的案例仍被认为是一个有关自由思想与新兴科学历史的标志性事件。.

之间十架苦像和焦爾達諾·布魯諾相似

十架苦像和焦爾達諾·布魯諾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天主教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十架苦像和天主教 · 天主教和焦爾達諾·布魯諾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十架苦像和焦爾達諾·布魯諾之间的比较

十架苦像有14个关系,而焦爾達諾·布魯諾有4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1.85% = 1 / (14 + 40)。

参考

本文介绍十架苦像和焦爾達諾·布魯諾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