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十八樓C座

指数 十八樓C座

是香港商業電台一--製作的廣播劇和最長壽節目,在1968年7月3日晚上7:15首播,劇中故事以座落於灣仔的「周記茶餐廳」的老闆員工與經常光顧的街坊作為主線。廣播劇以諷刺時弊為主,嬉笑怒罵,引起不少香港人的共鳴。現播出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中午12時40分至1時,當天深夜1時30分至2時重播。如當日為星期一至五的日间賽馬日、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發表日,會暫停播出。 2008年7月2日,《十八樓C座》推出了40週年特別版,並由劇中各演員前往全香港18區多個的士站向司機派發金牌咖啡。同年10月6日,商台製作為期一個月的紀念四十週年專輯,重播過去劇中部分單元,以及製作《十八樓C座 為民喉舌卌年》一書,講述過去四十年香港社會及傳媒的發展。 2011年,何文光重新回來,替補因病離去的元老甄錦華,並在角色上由大隻標變回的士高。另外,劇中新角色嘉嘉是影射某舊樓收購集團代表的地產經紀。在2011年3月底交代了包租公移居大陸把其居所交給有關地產經紀。 2014年底,劇中新角色鄭麗美出現,該角色是設定為鬍鬚仔的徒弟。有關角色除了漸漸承繼鬍鬚仔的戲份,亦慢慢替補因病離去的元老陳森。與此同時,陳聰所飾演的輝仔也重新回來經常出現。兩者把十八樓C座背景切合討論有關香港年輕一代的社會話題。 2018年,為紀念50周年。商台在7月2日開始《十八樓C座 50年不變 經典重温》為期一個月專輯。另外,又在7月3日中午於銅鑼灣至上環派發金牌咖啡。.

32 关系: 尹芳玲廣播劇佳藝電視快必六七暴動王德全灣仔立體聲罷工甄錦華頭條日報馬蹄露 (藝人)馮偉棠馮志豐香港人香港商業電台觀塘越南船民黎淑芬金剛 (播音員)金貴雷霆881陳志全陳聰陳森陳慕賢林彬林超榮李錦楊立門泰山 (電台DJ)旋律

尹芳玲

尹芳玲,香港的資深女播音員,1959年加入商業電台,有「播音皇后」的美譽。.

新!!: 十八樓C座和尹芳玲 · 查看更多 »

廣播劇

廣播劇是指在廣播播送,主要為播音員或配音員所演出的戲劇。也稱為放送劇、音效劇、聲劇。.

新!!: 十八樓C座和廣播劇 · 查看更多 »

佳藝電視

44 tsʰːou33 tiːŋ22 siː22|y.

新!!: 十八樓C座和佳藝電視 · 查看更多 »

快必

#重定向 譚得志.

新!!: 十八樓C座和快必 · 查看更多 »

六七暴動

六七暴動,亦稱1967年香港左派暴亂(Hong Kong 1967 Leftist riots)、六七左派工會暴動、香港五月風暴。现在一般公认其於1967年5月6日起開始,於同年12月基本結束,是一場由香港親共人士受到大陸文化大革命極端思潮的影響而對抗香港政府的暴動。其由最初的工人运动、反港英政府示威,演變成後來的恐怖主義及炸彈襲擊平民等行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在大陆取代中華民國政权后香港唯一左派暴动。 六七暴動由罷工及示威開始,到后来有罷工工人被警方打伤打死,示威者其後使用暗殺、炸彈放置(涉及1,167個炸彈)和槍戰作為報復。在事件中,全體香港警察取消休假候命,多次與左派示威者冲突,作出驅散、鎮壓及拘捕行動。期間,1,936人被檢控,约212名警務人員在內的832人受傷,51人死亡(5名警察在事件中死亡;5名香港边境警察和1名来自中華人民共和国的共產黨民兵在边境冲突中死亡;参加反英示威的示威者约20多人因为镇压死亡;7名市民遭炸死;電台主持林彬被燒死),死亡人數僅次於1956年雙十暴動。 其时正值“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華人民共和国不少城市都爆发支援“香港抗暴”的游行示威,英国驻华代办处亦被红卫兵捣毁,英国驻沪处理侨务专员办事处一同受到冲击并被关闭。香港商業電台節目主持林彬在節目中批評左派的暴力行徑,數日後,其本人與堂弟被人投擲汽油彈燒死,被認為是這次暴動的標誌性事件。六七事件可算是香港歷史的分水嶺。.

新!!: 十八樓C座和六七暴動 · 查看更多 »

王德全

王德全(),香港公民黨成員,前香港民主黨成員,曾任深水埗區議會美孚南選區民選區議員,於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角逐連任失敗,同時他也長期擔任商業電台節目主持及監製,其中以監製十八樓C座廣播刻最膾炙人口。.

新!!: 十八樓C座和王德全 · 查看更多 »

灣仔

灣仔(Wan Chai,坊間亦作Wanchai,舊作Wan Tsai),舊稱下環(Ha Wan),位於香港島灣仔區的西部,是灣仔區的主要組成部分,東起堅拿道,西至軍器廠街,南至寶雲道。 在英國於1841年佔領香港島前,灣仔一帶已有人居住,當中主要為漁民。英國建立殖民地後,灣仔是華人主要的聚居地,也是香港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一,亦曾為英國殖民政府的軍事基地,現時是香港其中一個主要商業區,區內亦有很多舊式住宅大廈,因此也面對著市區老化的問題。 灣仔是一個人口流動相當大的區域,雖然區內居住人口只有十多萬,但卻有達六十萬的通勤人口每日上班和上學。作為住宅、商業、購物及娛樂一應俱存的區域,加上毗鄰中心商業區中環及大型購物區銅鑼灣,灣仔的交通需求相當大。港鐵、巴士、小巴、電車及渡輪等都服務著該區。此外,該區也有一些摩天大廈和地標建築,如中環廣場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等,所以也成為訪港旅客的一個主要景點。.

新!!: 十八樓C座和灣仔 · 查看更多 »

立體聲

立體聲()是使用兩個或多個獨立的音效通道,在一對以對稱方式配置的揚聲器(即俗稱的喇叭)上出現。以此方法所發出的聲音,在不同方向仍可保持自然與悅耳。與之相對的是單聲道。 美國Audio Fidelity Records公司,於1957年第一次将立體聲引入商業唱片領域,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里程碑。1957年可視為唱片錄音史上Mono與Stereo的重要分水嶺,許多在1957年前便過世的音樂家,都因而很遺憾未能留下Stereo的錄音資料。此後在1960年代,大多数唱片公司都陸續放棄單聲道,全面性地轉向雙聲道立體聲錄音。雙聲道立體聲,至今仍是聆聽音樂的主流規格。 蝙蝠使用了耳朵和下巴来形成声全息,蛇通过下巴,大象通过脚来获取低频声音,可见,要获得更全面的声音应该具备至少三个通道来感知声音,才能形成真正的立体声音,这和立体视觉有些不同。.

新!!: 十八樓C座和立體聲 · 查看更多 »

罷工

罷工行動,或被簡稱為罷工,是工人為了表示抗議,而集體拒絕工作的行為。在以集體勞動為重的工作行業,如工廠、煤礦等,罷工往往能夠迅速得到僱主、政府和公眾的迅速注意,從而工人所提出的要求就更可能獲得保證。在西方國家,罷工在19世紀末期和20世紀初、工業革命發生期間產生了關鍵的作用,成功迫使了政府修改政策、甚至倒台。 罷工並非現代人所創的概念。埃及法老王拉美西斯三世在公元前十二世紀在位期間,皇家墓園的工人就發起了罷工,這是一般歷史學家認為世界上的第一場罷工,顯示着工人階級首次獲得重視。本次事件在紙莎草紙上有詳細的歷史記載,保藏於意大利的都靈市埃及博物馆(Museo Egizio di Torino)。.

新!!: 十八樓C座和罷工 · 查看更多 »

甄錦華

錦華(),香港資深男播音員及配音員,從事播音及配音工作已逾三十年。最初,他在佳藝電視負責配音工作。 佳藝電視倒閉後,在商業電台工作至今。除參與配音工作外,亦有參與電台播音及為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編製考材的工作。代表作包括:《十八樓C座》的包租公、《麥嘜春田花花幼稚園》的校長等。.

新!!: 十八樓C座和甄錦華 · 查看更多 »

頭條日報

《頭條日報》創刊於2005年7月,屬星島新聞集團旗下,是繼《都市日報》後第二份在香港出版的免費報紙,亦是星島報業集團出版的第一份免費報紙。《頭條日報》為連續八年全港第一的免費報章。《頭條日報》除了逢週一至六的印刷版本外,並通過不同的網上及移動平台提供電子版本,逢週日及公眾假期亦備有電子報。.

新!!: 十八樓C座和頭條日報 · 查看更多 »

馬蹄露 (藝人)

香港女藝人。無綫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合約女藝員。.

新!!: 十八樓C座和馬蹄露 (藝人) · 查看更多 »

馮偉棠

馮偉棠,(James Fung Wai Tong ,),1970年代香港的播音員、歌手,前香港電台節目監製,在1975年畢業於觀塘瑪利諾書院。 馮偉棠最初憑參加電台歌唱比賽,獲得灌錄唱片,成為歌手。他的父親是前商業電台的著名廣播劇播音員、監製及主持馮展萍,他在1975年亦加入商業電台工作,與他同期的播音員有錢佩卿、梁緻盈、張翠塋、文琪、何廣泰、盧健雄、葉欣洪、勞浩榮等。馮偉棠演出過多部廣播劇及擔任節目主持,包括主演及主唱主題曲的廣播劇《歧途》;與錢佩卿主持《中文歌曲擂台陣》、《相見在海洋》等節目。 1989年,馮偉棠轉職到香港電台,先後主持過香港電台第一台多個綜合性或雜誌式節目,有資訊娛樂性節目《朝朝早精神好》、雜誌式節目《樂天一派》及《音樂情人》等節目。 他曾擔任香港電台中文台台長,同時也負責香港電台每年重頭節目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的製作。他於2017年元旦退休,計劃退休之後隨家屬移民英國。.

新!!: 十八樓C座和馮偉棠 · 查看更多 »

馮志豐

馮志豐(),出生於香港。香港商業電台節目主持人、監製及廣播劇幕後工作人員。1980年代曾是無綫電視童星,中學時就讀旅港開平商會中學。於1984-1985年度學季獲得聯校朗誦節獨誦冠軍,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目前已婚,育有兩女一子。.

新!!: 十八樓C座和馮志豐 · 查看更多 »

香港人

香港人(英文可作:Hong-konger、Hong-kongese、Hong Kong people等),簡稱港人,視乎語境不同有多重意思。一般是指土生土長,以香港為身份認同的華裔;在法律上,因種種考慮,香港法律沒有定義香港人,只有香港居民,不問國民忠誠、種族、膚色或者國籍,只問是否享有香港永久居留權。香港人口以華人佔絕大多數,香港文化以漢族嶺南文化為基礎,,非華裔的少數族裔人口亦有相當數量。在香港主權移交後,大部分華裔香港人不論意願自動獲得中华人民共和國國籍,因此產生中國籍香港人與外國籍香港人的說法。 清朝中葉道光年間,香港割讓英國開始,陸續有廣東人、福建人及外國人等,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大量外來人口移居香港,不同族群之語言及生活文化大致趨同。.

新!!: 十八樓C座和香港人 · 查看更多 »

香港商業電台

商台台徽轉黑悼念何佐芝去世 香港商業電台(全稱香港商業廣播有限公司,簡稱商台;Commercial Radio Hong Kong)是香港的一家商業廣播電台,自1959年8月啟播以來,製作眾多膾炙人口節目,透過雷霆881、叱咤903、AM 864三個頻道及網上平台,為香港市民在資訊、時事及娛樂各方面提供電台廣播服務,是深為港人所熟悉電台之一。據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於2013年所作的調查,商台公信力居於全港電子傳媒的第二位,旗下的頻道雷霆881商業一台亦是全港聽眾人數最多的電台。商台每天提供24小時多元化廣播節目,內容包括資訊、娛樂與文藝等。節目也透過其網站「881903.com」作網上即時廣播,亦提供網上重溫節目服務。.

新!!: 十八樓C座和香港商業電台 · 查看更多 »

觀塘

觀塘(Kwun Tong),舊作官塘,位於九龍半島東面,屬於香港十八區的觀塘區,是觀塘區的主要部份,位於牛頭角東南,藍田西北,東至將軍澳道,西至勵業街與雅麗道。 觀塘是東九龍最大的工業區,也有住宅大廈。著名建築物有apm及創紀之城等;裕民坊是區內舊式市集,近年開展重建計劃,配合政府將觀塘轉型成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觀塘也是香港首座衛星城市。.

新!!: 十八樓C座和觀塘 · 查看更多 »

越南船民

越南船民()是指在越南勞動黨(今越南共產黨)的政權統一越南之後,出於對共產政權恐懼而乘船離開越南逃難的難民。難民曾經大量涌入香港,並一度造成了越南船民問題。 早期的船民主要是南越人,到1980年代來自共產越南的「經濟難民」開始湧現。 許多時船民即使成功離開越南海岸,在大海上仍需面對惡劣天氣、疾病、饑餓和海盜的威脅。联合国难民署曾估計約有20萬至40萬名逃離越南的船民死於海上。此外,在1970和80年代試圖逃離越南但是被越南政府捉回的人可被當成叛國者送入監牢。.

新!!: 十八樓C座和越南船民 · 查看更多 »

黎淑芬

黎淑芬(Addy)(10月14日-),香港廣播節目主持人。中學就讀於英華女學校,畢業於香港大學。90年代中期加入商業電台,現任《雷霆881》電台節目主持人及監製。夥拍馮志豐主持電影節目一台好戲及夥拍丘建威、潘源良、陳聰、周鵬主持《球迷集中贏》。曾任show8.com、E-radio電台台長。.

新!!: 十八樓C座和黎淑芬 · 查看更多 »

金剛 (播音員)

金剛(),原名周朝--,是香港的資深播音員。於香港出生,戰亂來港,先在九龍巴士任剪票員,服務於12號線,後來曾在香港電台兼職,經林彬介紹,於1959年加入商業電台。由於錄廣播劇時從不犯錯,因此有「埋咪化」的外號(走到麥克風前即進入化境的意思),代表作是《十八樓C座》,飾演周新都(周老闆)。 金剛亦客串過部分電影和電視劇,如電影賭神、發財秘芨、野獸刑警或電視劇今日法庭等。2008年9月起,更為亞洲電視旅遊節目《開心到鎮》負責旁白。 近年來,金剛亦參與過廣告及宣傳片。如加豐食品廣告、新鴻基地產廣告幕後配音,以及存款保障計劃宣傳片。 2017年起,為《Fami通 香港》專題通──我們的機械人回憶專欄負責旁白。.

新!!: 十八樓C座和金剛 (播音員) · 查看更多 »

金貴

金貴(Gui Chin,),原名周朝鏗,是香港已故的資深配音員、播音員、廣播劇監製,著名香港商業電台播音員金剛的胞弟,妻子是同為商台演員的馬淑逑。1959年起服務商業電台。1980年代為港產電影的配音員及領班,他經常為電影配音,是麥嘉、林正英、午馬、成奎安、許英秀、馮敬文的指定配音員,麥嘉還十分欣賞他的台山話。由於其聲音比較低沉,故非常適合配演長者角色,著名的有在80年代老夫子卡通配演的老夫子及最佳拍檔的光頭神探。1991年2月18日逝世。終年53歲。.

新!!: 十八樓C座和金貴 · 查看更多 »

雷霆881

雷霆881,又稱商業一--,是香港商業電台旗下的一個廣播頻道,於1959年8月26日啟播,為目前香港商業電台兩個粵語頻道之一。該台頻率為FM 88.1-89.5MHz。台名的「881」便是指FM 88.1。 該頻道以資訊、時事和娛樂節目為主,是香港聽眾人數最多的電台頻道,現時電台口號是「雷霆881 講香港人話」。.

新!!: 十八樓C座和雷霆881 · 查看更多 »

陳志全

陳志全(Raymond Chan Chi-chuen,),香港泛民主派政治人物,人民力量主席,香港立法會新界東選區地區直選議員。他是香港立法會首位男同性戀議員。.

新!!: 十八樓C座和陳志全 · 查看更多 »

陳聰

陳聰,福建福州府长乐縣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永樂十二年,福建甲午乡试中舉。永樂十三年,登乙未科會試中進士,任行人司行人。.

新!!: 十八樓C座和陳聰 · 查看更多 »

陳森

陳森(),商業電台資深播音員,1962年加入商台。早年曾兼任商台新聞報道員,後來開始參演廣播劇,代表作包括:天羅地網和我的遭遇等。現在主力在廣播劇18樓C座中飾演胡百通(鬍鬚仔),口頭禪為國語腔「沒問題!」。 另一個鮮為人知的軼聞,是在1980年代時期,陳森亦有為商業電台新聞部作報導員,於逢星期六早上時段的新聞報導中報新聞。.

新!!: 十八樓C座和陳森 · 查看更多 »

陳慕賢

陳慕賢,1970年代開始在香港當播音員,是香港商業電臺播音員,在長壽節目《十八樓C座》分別扮演無牙三姑和周紅兩個角色。.

新!!: 十八樓C座和陳慕賢 · 查看更多 »

林彬

林彬(原名林少波,),是位孤兒,林光海之兄,於1960年代擔任香港商業電台播音員。1967年,香港親共和左派人士為了響應文化大革命,在香港展開六七暴動行動。由於林彬在電台節目中抨擊有關人士的暴力行為,於同年8月24日在九龍何文田窩打老道山嘉鳴閣對開馬路上被伏擊,其人連同座駕遭到縱火,燒至重傷,翌日不治。.

新!!: 十八樓C座和林彬 · 查看更多 »

林超榮

林超榮,暱稱超人。身兼司儀、主持人、香港傳媒人、電視及電影編劇和創作人多職。為人以幽默、愛扮鬼扮馬、污糟邋遢及粗口爛舌見稱。 有“鬼马创作人”、“头条超人”之称的林超荣,是香港和华语影视界著名的编剧。无论是新闻节目、综艺节目、电视剧、电影、舞台剧,还是广告、广播剧,林超荣都曾经涉猎,是香港数一数二的金牌编剧。林超荣以创作综艺节目出身,师从大师级喜剧创作人黎文卓,在全球最长寿的综艺节目《欢乐今宵》及一系列TVB的大型节目中担任创作人和编剧而闻名,其曾参与创作的《白金巨星耀保良》、《香港小姐》、《开心主流派》、《万千星辉贺台庆》等节目创作,也领衔和担任每年香港电影金像奖中司仪讲稿及嘉宾颁奖词的创作和编写。林超荣创意十足,主张以天马行空的各种形式,及搞笑趣怪、针砭时弊的方式,撰写小品喜剧、司仪讲稿。.

新!!: 十八樓C座和林超榮 · 查看更多 »

李錦

李錦(7月21日-),是香港的著名播音人,於1975年加入商業電台,在廣播劇《十八樓C座》分飾多個角色,如孤寒鐸、阮南安及大編輯,亦曾主持賽馬節目。.

新!!: 十八樓C座和李錦 · 查看更多 »

楊立門

楊立門(),前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及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有「AO黎明」的稱呼。他為人所知的是在擔任發展局常任秘書長的時候曾經與現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因為做事作風不同而引起不和一事。後於2014年他在政務官周年晚宴上唱出《千千闕歌》一曲時獲林鄭月娥上台獻花,被傳媒戲謔「一曲泯恩仇」。楊立門於同年6月30日54歲生日當日退休,並展開退休前累積未放的365日長假期。2017年5月8日,獲委任為中華廠商聯合會行政總裁。.

新!!: 十八樓C座和楊立門 · 查看更多 »

泰山 (電台DJ)

(10月26日-),原名曾匡民,前香港商業電台節目主持。他有牙買加血統。前商台主持曾路得是其姑姐。於2011年1月28日離開香港商業電台,同年4月1日轉任世界宣明會公共傳訊及推廣主任。.

新!!: 十八樓C座和泰山 (電台DJ) · 查看更多 »

旋律

旋律是由一系列不同音高(也可以是相同的)的音以特定的高低关系和节奏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种音的序列。旋律对于人的听觉感观来说相当于视觉感观中的线条的概念。旋律是体现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的主要元素之一。 旋律进行中出现的高高低低的音通过节奏的变换形成的一种线条性的 роворапу错落组织,叫作旋律线,将乐谱中的音高位置用线条连接起来,就是一条形象的旋律线。也就是说,旋律是和节奏紧密联系的。 一般来说,上行的旋律逐步倾向于紧张,而下行的旋律逐步倾向于放松的。.

新!!: 十八樓C座和旋律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18樓C座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