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北京中轴线

指数 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是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对称轴,北京市诸多其他建筑物亦位于此条轴线上。北京中轴线是世界文化遗产储备项目,北京市已于2018年开启对中轴线的全面整治计划。.

82 关系: 午門南苑路 (北京)坤宁宫天坛天安门天安门广场天桥天桥南大街太庙太和門太和殿奥林匹克公园 (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宣武门安定门 (北京)崇文门巴士快速交通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中华门 (北京)中华民国中华民族园中和殿中国国家博物馆东华门东便门东直门万宁桥乾清宫乾清门广州城市中轴线交泰殿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仰山乡建筑物德勝門保和殿忽必烈地安門地安门外大街地安门内大街地支北上门北平市北京城墙北京天桥北京市北京三环路北京二环路...北京地铁8号线北京鼓楼和钟楼北辰路 (北京)北洋政府國家體育場元大都元上都先农坛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国家游泳中心社稷坛端门西华门西便门西直门钟鼓楼锡林郭勒盟长安右门长安左门梁思成正阳门正阳桥坊正蓝旗毛主席纪念堂毛泽东永定门永定门外大街永定门内大街明清北京城故宫景山公园1990年亚洲运动会 扩展索引 (32 更多) »

午門

午门,为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中轴线上,故宫博物院,2013-10-16。.

新!!: 北京中轴线和午門 · 查看更多 »

南苑路 (北京)

南苑路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境内,是北京南中轴路的一部分以及104国道的一部分,北与永定门外大街相接于南三环木樨园桥,南至南苑三营门,全长6.041千米。.

新!!: 北京中轴线和南苑路 (北京) · 查看更多 »

坤宁宫

坤寧宫是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

新!!: 北京中轴线和坤宁宫 · 查看更多 »

天坛

北京天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明清两朝帝王祭天、祈穀和祈雨的场所。是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伦理等级最高的祭祀建筑群。1961年,天坛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8年,“北京皇家祭坛—天坛”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 北京中轴线和天坛 · 查看更多 »

天安门

天安门坐落在中國北京市中心,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隔长安街相望,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設計者為明代的御用建築匠師蒯祥。天安門始建于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時稱為承天門。清朝順治八年(1651年)更名為天安門。1925年10月10日,國立故宮博物院成立,天安門始對民眾開放。1949年10月1日,在这里举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开国大典,它由此被设计入国徽,並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之一。1961年,天安门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佈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新!!: 北京中轴线和天安门 · 查看更多 »

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是位于北京市中心的城市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之一。因位于明清北京皇城的南门「天安门」外而得名。广场北端设有国旗杆,每天都會隨日出、日落進行升旗、降旗仪式。 根据《北京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天安门广场地区及广场东侧、西侧各100米范围内禁止设置户外广告。另外,驶经天安门广场的公共汽车的车身也不得有广告。因此在天安门广场上,除节日豎立起的政治标语外,基本上看不到任何广告标语。.

新!!: 北京中轴线和天安门广场 · 查看更多 »

天桥

天桥可以指:.

新!!: 北京中轴线和天桥 · 查看更多 »

天桥南大街

天桥南大街是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南部的一条大街。王彬、徐秀珊,北京地名典,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第280页.

新!!: 北京中轴线和天桥南大街 · 查看更多 »

太庙

太庙是中國、越南皇帝的宗庙。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秦漢時起稱為“太廟”。 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而帝王将相的神主被供奉入太庙的仪式则称为升祔礼。.

新!!: 北京中轴线和太庙 · 查看更多 »

太和門

太和門,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紫禁城外朝宫殿的正门。 是自天安门南侧向北进紫禁城时经过的第四道门(前三道依次为天安门、端门、午门)。 腦袋 太和门建成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称“奉天门”。明朝嘉靖三十七年六月辛卯重建改稱「大朝門」,。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改称“太和门”。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嘉庆七年(1802年)均曾重修。光绪十四年,太和门西侧的贞度门失火,殃及太和门与昭德门,三门均被焚毁,光绪十五年重建。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1889年1月16日)深夜,太和门护军值班房因护军熟睡,油灯点着门柱引发火灾。虽然派出了7000多人次救火,大火依然烧了两天,太和门被焚毁。刘北汜,可爱的北京系列:故宫春秋,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ISBN:7-5301-0201-X/K.6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1889年2月26日),为光绪帝大婚的吉日。按照清朝制度,大婚皇后须经太和门进宫。仅剩42天时间,重修太和门已来不及,清廷遂令北京的棚匠扎彩工,搭成一座彩棚太和门,以假乱真,在光绪帝大婚时使用。震钧《天咫偶闻》载:“……大婚,不及修建,乃以札彩为之。高卑广狭无少差。至榱桷之花纹,鸱吻之雕镂,瓦沟之广狭,无不克肖。虽久执事内廷者,不能辨其真伪。而且高逾十丈,栗冽之风,不少动摇,技至此神也! ” 明朝时,太和门是“御门听政”之处,皇帝在太和门接受臣下朝拜及上奏,颁布诏令,处理政事。清朝初年,皇帝也曾在太和门听政、赐宴,后来“御门听政”改在乾清门进行。清朝顺治元年九月(1644年),清朝统治者定鼎北京之后,首位皇帝顺治帝在太和门颁布大赦令。 太和门左、右各设有一门,东为昭德门,西为贞度门。.

新!!: 北京中轴线和太和門 · 查看更多 »

太和殿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北京故宮外朝三大殿中最南面的殿,该殿是明清兩朝北京城內最高的建築,開間最多、進深最大和屋頂最高的大殿,堪稱中華第一殿。皇帝登基、冊立皇后等大典都在此举行。太和殿是皇权的象征,因而在各種形式上都刻意追求,以示與眾不同。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建在一座三层汉白玉台基上,合称“三大殿”。“三大殿”和东面的文华殿、西面的武英殿等建筑合称“外朝”。三大殿位于紫禁城中轴线暨北京中轴线上。.

新!!: 北京中轴线和太和殿 · 查看更多 »

奥林匹克公园 (北京)

奧林匹克公園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奧運公園;这里还将作为北京赛区的核心区域,举办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部分冰上项目。公园南起北土城东路,北至清河,东至安立路和北辰东路,西至林萃路和北辰西路,跨越北四环和北五环,总占地面积11.59平方公里,包括先前已经建成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1990年亚洲运动会主会场)和一座森林公园。奥林匹克公园也是北京中轴线向北延长的工程,中轴线在公园设计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中轴线由城市引出,穿过奥运场馆群,最终消失在森林公园的山水之间。 2008年赛时,奥林匹克公园设有包括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在内的10个比赛场馆、奥运村,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奥运会期间,有超过一半的金牌在奥林匹克公园内产生。2022年冬奥会期间,将有7座竞赛和非竞赛设施设在奥林匹克公园,其中既包括利用国家体育场等2008年奥运场馆,也有国家速滑馆和冬奥村等新建设施。 在赛后利用的规划中,奥林匹克公园将成为包含体育赛事、会展中心、科教文化、休闲购物等多种功能在内的综合性市民公共活动中心。2009年至2011年,奥林匹克公园游人数量不断上升,各场馆通过不同的方式自负盈亏,其中国家会议中心和国家游泳中心是北京奥运会赛后利用最为成功的场馆。奥林匹克公园于2012年11月获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新!!: 北京中轴线和奥林匹克公园 (北京) · 查看更多 »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地处奥林匹克公园北部,占地680公顷,建成时是北京规划建设的最大的城市公园,是2008年奥运会配套工程之一,但在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并未开放,而是在残奥会结束的2008年10月开放了南园,2009年开放了北园。作为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北端终点,森林公园提出“通向自然的轴线”的概念,轴线逐渐融入自然,并消失在森林中。北五环路穿公园而过,将公园分为南北两园,南园以人工景观、休闲娱乐为主,北园则以生态园林、自然野趣为主,两园通过中轴线上跨越五环路的一条生态廊道相连。.

新!!: 北京中轴线和奧林匹克森林公園 · 查看更多 »

宣武门

宣武门,原稱顺承门,俗稱顺治門、顺直门,是中国北京西南方的一座城门。现已拆毁,原城楼面阔五间(通宽32.6米),进深三间(23米),城楼为两层,连同城台通高33米。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箭楼与正阳门箭楼形状相似,但尺寸略小。瓮城宽75米,深83米,东面辟闸楼、券门。宣武门关帝庙在瓮城内西北角,南向。.

新!!: 北京中轴线和宣武门 · 查看更多 »

安定门 (北京)

安定门(满语: Elhe toktoho duka)是北京明清城墙的北门,意味安定之门。现已拆除,原城楼宽31米,深16.05米,城楼连同城台通高36米。瓮城宽68米,深62米。瓮城西侧辟闸楼、券门。北京内城其他七座城门的瓮城内都建有关帝庙,惟独安定门和德胜门瓮城内修建的是真武大帝庙。军队班师回朝亦从此门入城。.

新!!: 北京中轴线和安定门 (北京) · 查看更多 »

崇文门

崇文门 (滿語:Šu be wesihulere duka),原名文明门,俗稱哈德門、海岱门,是北京东南方的一座城门,文明之名來自《周易·大有卦·彖傳》“其德刚健而文明”,元代漕運稅收從文明門附近文明上下閘這進城,《序卦》:「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於1968年被拆除。原城楼面阔五间(通宽39.1米),进深三间(24.3米),城楼为两层,连同城台通高35.2米。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箭楼与正阳门箭楼形状相似,但尺寸略小。瓮城宽78米,深86米,西面辟闸楼、券门。崇文门关帝庙在瓮城内东北角,南向。.

新!!: 北京中轴线和崇文门 · 查看更多 »

巴士快速交通系统

公車捷運系統(Bus Rapid Transit,縮寫BRT),是一種以巴士為基礎而發展成的大眾運輸系統。一個巴士捷運系統應具有專門的設計、服務和基礎設施,以提高系統的品質以屏除可能誤點的因素。在拉丁美洲巴士捷運系統有較多成功案例,結合地鐵與捷運的容量、速度與公車系統的低成本、靈活性和簡單性,並能提供類似鐵路的服務水平,被喻為「地面上的地鐵」。.

新!!: 北京中轴线和巴士快速交通系统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於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陸地面積第二大、陸地面積第三大、總面積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國家,當中劃分為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現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溫帶、副熱帶季风气候,地理景致與氣候型態丰富多樣,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杜蕙.

新!!: 北京中轴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前稱北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舉行的儀式,標誌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此後定10月1日為国庆节。.

新!!: 北京中轴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 查看更多 »

中华门 (北京)

中华门指故北京皇城的正南门,原明代大明门,清代称大清门,民国改称中华门。在北京中轴线上,原址在正阳门北侧,现人民英雄纪念碑南边、毛主席纪念堂一带。中华门与正阳门、天安门不同,不是城楼,而是一单檐歇山顶的砖石结构建筑。此門曾是明、清、民国三朝的象徵性國門,平常日子不得開啟。.

新!!: 北京中轴线和中华门 (北京) · 查看更多 »

中华民国

#重定向 中華民國.

新!!: 北京中轴线和中华民国 · 查看更多 »

中华民族园

中华民族园,又称中华民族博物院,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1号,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文化、文物、社会生活为主题的公园和人类学博物馆。由民营企业北京中华民族园有限公司运作。.

新!!: 北京中轴线和中华民族园 · 查看更多 »

中和殿

中和殿,是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

新!!: 北京中轴线和中和殿 · 查看更多 »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天安门广场东侧。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藏品数量140余万件,展厅数量48个,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是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2012年观众接待量高达537万人次,2016年达到755万人次。.

新!!: 北京中轴线和中国国家博物馆 · 查看更多 »

东华门

#重定向 東華門.

新!!: 北京中轴线和东华门 · 查看更多 »

东便门

东便门,可以指:.

新!!: 北京中轴线和东便门 · 查看更多 »

东直门

东直门,是中国北京位于紫禁城东北方的一座城门,现已被拆除。原东直门城楼面阔五间(通宽31.5米),进深三间(15.3米),城楼为两层,连同城台通高34米。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箭楼与正阳门箭楼形状相似,但尺寸略小。瓮城为元朝末年所修,因为当时崇仁门为东垣正中城门,因此瓮城几乎为正方形,南北宽68米,东西深62米,南面辟闸楼、券门。东直门关帝庙在瓮城东北角,南向。东直门瓮城尺寸在北京内城各门中是最小的,因此门内关帝庙也没有关羽塑像,而是用木制神主代替。老北京民间谚语中有“九门十座庙,一座无神道”之语,即指东直门关帝庙。.

新!!: 北京中轴线和东直门 · 查看更多 »

万宁桥

万宁桥,俗称后门桥、地安桥,位于中国北京市地安门外大街上,是一座横跨玉河的石桥。.

新!!: 北京中轴线和万宁桥 · 查看更多 »

乾清宫

乾清宫(a)是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

新!!: 北京中轴线和乾清宫 · 查看更多 »

乾清门

--清門是北京故宫内廷正门,过此门方见乾清宮,因乾清宮而得名。刘北汜,可爱的北京系列:故宫春秋,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1月,ISBN:7-5301-0201-X/K.6.

新!!: 北京中轴线和乾清门 · 查看更多 »

广州城市中轴线

广州城市中轴线是中国广州市的城市中轴线,分传统中轴线和新中轴线两条。.

新!!: 北京中轴线和广州城市中轴线 · 查看更多 »

交泰殿

交泰殿,是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

新!!: 北京中轴线和交泰殿 · 查看更多 »

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會堂位於中國首都北京市西城区天安門廣場西側,建成於1959年。不僅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的地點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會議和辦公地點,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黨和國家舉行政治、外交活動的場所,还对外承接会议与宴请及文艺活动。人民大會堂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直属事业单位人民大會堂管理局管理。.

新!!: 北京中轴线和人民大会堂 · 查看更多 »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天安门广场的中央,在天安门城楼、长安街、国旗旗杆以南,毛主席纪念堂以北,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的纪念碑。1949年9月30日奠基,1952年8月1日开工,1958年5月1日揭幕,1961年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纪念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由国家兴建的大型纪念碑,也是第一个大型公共艺术项目。.

新!!: 北京中轴线和人民英雄纪念碑 · 查看更多 »

仰山乡

仰山乡,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北京中轴线和仰山乡 · 查看更多 »

建筑物

建筑物一般指人们或为了其可观赏之形象、或为了其可使用之空间的,相对于地面固定且有一定存在时间的人造物。它是建筑学或建筑设计研究的对象。汉语中,建筑物和建筑学都有时会被简称为“建筑”,从而引起某种程度的混淆。 一般情况下,建筑物建造出来的目的既侧重于得到人可以活动的建筑空间——建筑物内部的空间(现代主义建筑非常强调这点)或/和建筑物外部之间围合而成的空间(比如城市中的市民广场);也侧重于获得建筑形象——建筑物的外部形象(如纪念碑)或/和建筑物的内部形象(如教堂)。这其中,重在获得可使用的内部空间和/或可观赏的外部形象的建筑物往往是多数。那些并不重在获取内部空间也不重在获得外部形象,而是重在行使除前所述外的其它特定作用的人造物,则可能被称作“构筑物”或“构造物”,比如水坝、电线铁塔等。而有些则可能介于“建筑物”和“构筑物”之间,比如电视塔,一方面它重在电视信号的发射、一方面它也比较被人们重视于展示其外部形象。 人類藉著興建各種建築群,提供社會運作的空間或機能需求。它们往往都具备人能居住、宗教、商业、生产等活动的稳定空间,是人造自然的主体。.

新!!: 北京中轴线和建筑物 · 查看更多 »

德勝門

德勝門,可以指:.

新!!: 北京中轴线和德勝門 · 查看更多 »

保和殿

保和殿,是北京故宫外朝的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以北。.

新!!: 北京中轴线和保和殿 · 查看更多 »

忽必烈

元世祖忽必烈(;),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譯为呼必赉,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孛儿只斤氏,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父拖雷的第四子,母唆鲁禾帖尼的第二子,蒙古帝国大汗,元王朝的建立者。 1260年5月5日在自己的弟弟旭烈兀的支持和封地属臣的拥立下,自立为大蒙古国大汗,称大蒙古国皇帝。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成为元朝首任皇帝。忽必烈于1260年5月5日至1276年2月4日自立为汗期间实际统治中国北方及蒙古高原地区属于蒙古大汗的直辖领地,于1271年12月18日至1294年2月18日作为元朝皇帝统治中国,前后在位34年,作为全中国皇帝在位18年。 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入南宋行都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元朝成为全国性政权,但南宋遗臣建立小朝廷继续抗元。1279年3月19日,南宋海上政权残余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消灭,元朝统一全中国。 1276年2月4日,宋恭帝在降表中为忽必烈上尊号大元仁明神武皇帝。1284年1月24日,群臣为忽必烈上尊号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 去世后,获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蒙古語尊號薛禪皇帝()《元史》卷十七(世祖本紀十四):“五月戊午,遣攝太尉臣兀都帶奉冊上尊諡曰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國語尊稱曰薛禪皇帝。”。.

新!!: 北京中轴线和忽必烈 · 查看更多 »

地安門

地安门,俗称后门,是北京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明清皇城北门,位于皇城北垣正中,景山以北,鼓楼以南。1954年拆除。.

新!!: 北京中轴线和地安門 · 查看更多 »

地安门外大街

地安门外大街是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东北部的一条大街。因位于北京皇城地安门外而得名。.

新!!: 北京中轴线和地安门外大街 · 查看更多 »

地安门内大街

地安门内大街是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东北部的一条大街。因位于北京皇城地安门内而得名。.

新!!: 北京中轴线和地安门内大街 · 查看更多 »

地支

地支是指木星轨道被分成的十二个部分,記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木星的公转周期大约为十二年,所以中国古代用木星来纪年,故而称为“岁星”。后来又将这十二个部分命名,这就是“地支”。.

新!!: 北京中轴线和地支 · 查看更多 »

北上门

北上门,原址位于今北京市东城区故宫博物院神武门以北、景山公园景山门以南,现已无存。.

新!!: 北京中轴线和北上门 · 查看更多 »

北平市

北平市,簡稱「平」,舊稱北京,為中華民國在兩岸分治前設置的12個直轄市之一,並在1928年(民國十七年)以前為首都。當時是中國的第一大城市,全國政治、文化中心。综合水平远超南京。.

新!!: 北京中轴线和北平市 · 查看更多 »

北京城墙

北京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代王朝明和清的都城——京师顺天府的城墙,是明清北京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 北京中轴线和北京城墙 · 查看更多 »

北京天桥

天桥是对北京市宣武区永定门内大街中段附近地区的统称。在清朝和民国年间天桥地区曾经是北京最大的市井娱乐中心。许多民间艺术家在天桥撂地表演,各种流行于中国北方的民间艺术形式都能够在这里找到;除了民间艺术表演,北洋政府时期在天桥地区附近还先后兴建了新世界游艺园、城南游艺园等现代游艺设施,天桥文化是旧京社会底层文化的代表。.

新!!: 北京中轴线和北京天桥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

北京市,简称“京”,(汉语拼音:běi jīng;英语:Beijing;邮政式拼音:Peki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中心,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等五个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数个政权建政于此,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宗室召公奭于燕国,是为北京建城之始。金中都时期人口超过一百万。金中都为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北京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四大古都”,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北京形容为全球最伟大的城市之一,而且断言“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的8个世纪里,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北京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坛、避暑山莊、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 今日的北京,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座落于北京市区;金融街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办公地点和金融业聚集地;北京商务中心区是北京经济的象征;798艺术区是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中心;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水立方”、中国尊等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成为古老北京新的名片。每年有超过2亿9400万人到北京旅游。.

新!!: 北京中轴线和北京市 · 查看更多 »

北京三环路

北京三环路全长48.3公里,共建有41座立交桥,是北京市城区的一条的环形城市快速路。 “三環路”本來是1950年代三段環路的統稱,分別是南環、東環和北環三段環路。約定俗成最終被正式認可以後,“老大”被誤當作了“老三”,造成北京沒有“一環路”的現狀。 北京三环路于1994年全线按快速路标准建成通车,设计时速80公里。.

新!!: 北京中轴线和北京三环路 · 查看更多 »

北京二环路

北京二环路为北京市由沿原北京城墙附近26条道路组成的环城快速路(自西直门桥起顺时针依次为西直门北大街的西直门桥-西直门北桥段、德胜门西大街、德胜门东大街、安定门西大街、安定门东大街、东直门北大街、东直门南大街、朝阳门北大街、朝阳门南大街、建国门北大街、建国门南大街、广渠门北滨河路、广渠门南滨河路、左安门西滨河路、永定门东滨河路、永定门西滨河路、右安门东滨河路、右安门西滨河路、广安门南滨河路、广安门北滨河路的天宁寺桥以南段、宣武门西大街的天宁寺桥-西边门桥段、复兴门南大街、复兴门北大街、阜成门南大街、阜成门北大街和西直门南大街)的统称。与三环路、四环路、五环路和六环路不同,“二环路”并不是任何一条道路的正式名称。全程32.7公里,建有29座立交桥,全线为全立交、全隔离的城市快速道路。 二环路习惯上分为北二环(德胜门西大街、德胜门东大街、安定门西大街、安定门东大街)、东二环(东直门北大街、东直门南大街、朝阳门北大街、朝阳门南大街、建国门北大街、建国门南大街、广渠门北滨河路、广渠门南滨河路)、南二环(左安门西滨河路、永定门东滨河路、永定门西滨河路、右安门东滨河路、右安门西滨河路、广安门南滨河路、广安门北滨河路)与西二环(广安门南滨河路、广安门北滨河路的天宁寺桥以南段、宣武门西大街的天宁寺桥-西边门桥段、复兴门南大街、复兴门北大街、阜成门南大街、阜成门北大街、西直门南大街、西直门北大街的西直门桥-西直门北桥段)。其中北二环、西二环西便门桥以北段以及东二环东便门桥以北段均建于原城墙拆除后形成的空地上,南二环、东二环东便门桥以南段与西二环天宁寺桥以南段则建于护城河之外。而西二环的天宁寺桥至西便门桥段则距其对应的原城墙位置较远(现在的广安门北滨河路天宁寺桥-西便门路口段与西便门东街一线)。 二环路最初于六十年代开始建设。首批建成的道路有前三门大街(旧二环路的南段)和北二环路,构成初步的"环行路"。二环路上最初建设的桥梁包括西直门桥、复兴门桥等立交桥。东二环路随后修好。1990年前后,北京实施了“两厢”工程,改造了西、南、东护城河的同时,将东二环路、西二环路分别由东便门、西便门向南延伸。接着,挥师“南厢”,进行新南二环路的建设。 东厢、西厢、新南二环路建成后。北京市对北二环以及西二环的原有路段进行改造,与十年前修的东二环相接,使之成为一条完整的二环路。 而后,又将二环路改造成中国大陆第一条无红绿灯的城市快速路,成为北京交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由于二环路非常靠近市中心,它在北京现有的多条环状道路中,是行驶限制最多的一条道路,也曾是唯一一条没有直接与高速公路连接的环路,现机场高速路起点在二环路(东直门北桥)。 如今,京开高速(G45大广高速)和G6京藏高速延长线分别与南二环和北二环相连,由于是一条道路,所以相当于直接与这两条高速公路相连。.

新!!: 北京中轴线和北京二环路 · 查看更多 »

北京地铁8号线

北京地铁8号线是北京地铁的一条线路,已开通段全长26.6千米,为北京北部的南北向线路,自朱辛庄至中国美术馆(该站暂缓开通),共设车站17座。其中一期线路(森林公园南门站至北土城站)贯穿奥林匹克公园,也称作10号线奥运支线,是2008年北京奥运的配套设施之一。8号线的代表颜色为绿色。.

新!!: 北京中轴线和北京地铁8号线 · 查看更多 »

北京鼓楼和钟楼

北京鼓楼和钟楼,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最北端,是明清北京城的报时建筑。两座楼原建于元朝至元九年(1272年),明朝永乐年间于今天的位置重建。此后鼓楼和钟楼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每天戌时定更,此后二更至四更时每个时辰敲一次钟,寅时亮更。1924年,溥仪被驱逐出宫后,钟鼓楼不再报时,鼓楼被先后改造为图书馆和教育馆,而钟楼则先后被当做电影院和仓库使用。1983年后,钟楼和鼓楼得以重修并恢复原状,2001年重新恢复暮鼓晨钟传统。1996年,北京鼓楼和钟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北京中轴线和北京鼓楼和钟楼 · 查看更多 »

北辰路 (北京)

北辰路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是一条城市主干道。.

新!!: 北京中轴线和北辰路 (北京) · 查看更多 »

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或稱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是指中華民國建國初期以北京为首都的中央政府,因由北洋系人物掌权,故而被後世稱之。北洋政府是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第一個被國際承認繼承中国法統的政權。民國2年(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经过选举成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标志着北洋政府正式成立,中华民国臨時政府結束。从民國元年(1912年)3月至6年(1917年),北洋政府體制經歷了内阁制、总统制、帝制、内阁制的變動。 北洋政府定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定《卿雲歌》為中華民國國歌。在北洋政府主导下,中华民国1917年加入协约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于1919年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巴黎和会,但因五四运动抗议而未在《凡尔赛和约》签字。1928年,由中國國民黨發動的北伐戰爭结束後,北洋政府隨著北洋軍的失敗而瓦解,政權被國民政府所取代。.

新!!: 北京中轴线和北洋政府 · 查看更多 »

國家體育場

以下列出了不同的國家體育場,即是由國家設置與經營的體育場館:.

新!!: 北京中轴线和國家體育場 · 查看更多 »

元大都

元大都,或称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意即“可汗之城”),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正月三十日(1267年2月25日)至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二(1368年9月14日),为元朝京師。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南至长安街一线,东西至北京二环路一线。.

新!!: 北京中轴线和元大都 · 查看更多 »

元上都

元上都或称上都即开平,位於今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锡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多伦县西北闪电河畔。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前,于1256年三月,命劉秉忠建王府於此。1260年5月5日,忽必烈在开平即位。1263年6月16日,忽必烈下诏升开平为上都。1267年,忽必烈定都燕京(1271年改称大都),改上都為陪都,作避暑行宮,夏天在這裏處理政務。1359年1月8日,红巾军攻入上都城,焚毁宫阙,留七日后离去。1369年7月20日,明军攻克上都,此后,明朝改上都路为开平府。.

新!!: 北京中轴线和元上都 · 查看更多 »

先农坛

先农坛建筑群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农诸神和太岁诸神和举行亲耕的地方,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南中轴线西侧,与天坛东西相对,遥相呼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最新版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市计划全面恢复先农坛历史布局,重现古都农耕文化。.

新!!: 北京中轴线和先农坛 · 查看更多 »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簡稱奥体中心,位於北京市北四環中路南側,毗鄰奧林匹克公園、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及奧運村,隔北四环路相望。 奧體中心於1986年7月開始興建,1990年完工,為第11屆亞洲運動會正式使用。奧體中心佔地66公頃。 奥体中心亦作为国家体育总局重要的训练基地。 为承办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部分项目,新建以及改、扩建了体育场、馆,园区市政、绿化景观等工程。奥运会后,奥体中心将作为综合性体育中心,是集竞赛训练、全民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体育基地、体育公园。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當年由鄧小平题字。.

新!!: 北京中轴线和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 查看更多 »

国家游泳中心

國家游泳中心,其建筑设计方案名为「水立方」(Water Cube),是2008年北京奧運主要的水上項目比賽場館,位於中國北京市奧林匹克公園,奧運期間會用作游泳、花样游泳與跳水賽事之用。建築費用為10.2億元。国家游泳中心虽然被叫做“水立方”,但实际上并非立方体,而是长方体。 北京奥运会期间,水立方中进行的各项赛事共打破25项世界纪录。奥运会后,水立方内部一半被改造成“水立方嬉水乐园”。.

新!!: 北京中轴线和国家游泳中心 · 查看更多 »

社稷坛

稷坛是祭祀社稷时所用的祭坛。中文的“社稷”一词指代国家。社,是社神,主管土地;稷,是稷神,主管五谷。由于农业对国家的重要性,中国古代的历代帝王都非常重视祭祀社稷。祭祀社稷通常由皇族主持,祈盼五谷丰登、国土太平。社稷坛是重要的礼制建筑,在古代都城规划设计中有重要的地位。 按照《周礼·考工记》中“左祖右社”的记载,历代王朝都在都城建造太庙和社稷坛,二者分居左右,但具体位置不尽相同。元代都城大都的太庙在当时的齐化门(今朝阳门)内,社稷坛在平则门(今阜成门)内,虽然也是设在大内宫城的左右,但离皇城较远。 祭祀社稷的活动各朝也不尽相同,分为分祭和合祭两种方式。明朝以前的社稷坛“社”“稷”分开建坛,祭祀行礼也是分开的。南京社稷坛最初也是东西对峙,到明洪武十年(1377年),太祖朱元璋认为“社”“稷”固不可分,故让礼官奏议,合社稷共为一坛。遵照洪武十年以后的制式,北京社稷坛按照社稷合为一坛修建,即是今天人们所见的形制。 据明代的史料记载,社稷坛在明代先后有3处:.

新!!: 北京中轴线和社稷坛 · 查看更多 »

端门

端門,是位于天安門和午门之间的门,建筑结构及风格与天安門相同。.

新!!: 北京中轴线和端门 · 查看更多 »

西华门

#重定向 西華門.

新!!: 北京中轴线和西华门 · 查看更多 »

西便门

西便门是北京外城七门之一。外城七门是指:东便门、西便门、左安门、右安门、广安门、广渠门和永定门。.

新!!: 北京中轴线和西便门 · 查看更多 »

西直门

西直门,原指北京城墙西北方开设的一个城门,在阜成门和德胜门之间。元代称为“和义门”,明英宗正统年间改名西直门。在北京内城九门中,西直门的规模仅次于正阳门。西直门是北京城门里离玉泉山最近的一个,每日供应皇宫的水车出入此门,因此在古时也称为水门。西直门城楼、箭楼形制与东直门相似,城楼宽32米,深15.6米,城楼连同城台通高32.75米。瓮城宽68米,深62米,南侧辟闸楼、券门,西直门关帝庙位于瓮城东北角,南向,1950年代被拆除。.

新!!: 北京中轴线和西直门 · 查看更多 »

钟鼓楼

钟鼓楼是東亞傳統古代的一种系列建筑,由钟楼和鼓楼构成,其作用为报时,早晨鸣钟,晚上击鼓,因此有晨钟暮鼓之称。通常钟楼和鼓楼分别建在东西两侧相向而立,东面为钟楼,西面为鼓楼。但也有如南北京钟鼓楼就是南北排列,钟楼在北,鼓楼在南。钟鼓楼也可以是单体建筑,例如山海关钟鼓楼、天津钟鼓楼。.

新!!: 北京中轴线和钟鼓楼 · 查看更多 »

锡林郭勒盟

锡林郭勒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东。辖境东接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南邻河北省承德市、张家口市,西界乌兰察布市,北与蒙古国接壤。地处内蒙古高原中部,地势南高北低,盟境东缘为大兴安岭西麓,中部为乌拉盖盆地,西部为乌兰察布高原东段。境内河流多为季节性内陆河,主要河流有乌拉盖河和锡林河。全盟总面积19.99万平方公里,人口104.26万,蒙古族人口比例约三成,盟行政公署驻锡林浩特市。锡林郭勒盟是全区重要畜产品生产基地,草原辽阔,牧马产业发达,有“中国马都”之称,位于辖境西北部边境的二连浩特是中蒙边境的重要口岸。.

新!!: 北京中轴线和锡林郭勒盟 · 查看更多 »

长安右门

长安右门,又称西长安门,原址位于今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上,是北京皇城城门之一,与长安左门相对,现已无存。.

新!!: 北京中轴线和长安右门 · 查看更多 »

长安左门

长安左门,又称东长安门,原址位于今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上,是北京皇城城门之一,与长安右门相对,现已无存。.

新!!: 北京中轴线和长安左门 · 查看更多 »

梁思成

梁思成(),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中國著名建築史學家、建築師、城市規劃師和教育家,一生致力於保護中國古代建築和文化遺產。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在《建筑五宗师》书中与吕彦直、刘敦桢、童寯、杨廷宝合称“建筑五宗师”。.

新!!: 北京中轴线和梁思成 · 查看更多 »

正阳门

正阳门,俗称前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天安门广场南侧正中,是明清北京城内城的正南门,其城楼是明清北京城内九门现存的唯一一座城楼。该门始建于永乐十七年(1419年),初名丽正门,正统元年(1436年)加盖箭楼和瓮城,正统四年(1439年)更名正阳门。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在明清两朝时多次被焚毁,又多次重建。1914年,正阳门瓮城被拆除,正阳门箭楼成为独立建筑。1988年,正阳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90年代,正阳门箭楼和城楼先后对公众开放。.

新!!: 北京中轴线和正阳门 · 查看更多 »

正阳桥坊

正阳桥坊 俗称五牌楼,位于北京市前门大街。该牌楼位于正阳桥南,额题“正阳桥”,因其面阔五间,故俗称“五牌楼”。它是国门礼仪组群和北京中轴线上重要的组成部分,正阳桥坊是一座“五间、六柱、五楼”的柱出头式木牌楼,享有“国门牌楼”的美誉。.

新!!: 北京中轴线和正阳桥坊 · 查看更多 »

正蓝旗

正蓝旗(a),又作“整蓝旗”,清代八旗之一,以旗色纯蓝而得名,与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并称为“下五旗”。.

新!!: 北京中轴线和正蓝旗 · 查看更多 »

毛主席纪念堂

毛主席纪念堂是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名誉主席毛泽东于1976年9月9日逝世后,根据同年10月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建立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的决定》而建造的纪念性建筑物,位於天安门广场南侧、北京中轴线上,其中陈列有经特殊处理保存的毛泽东的遗体。毛主席纪念堂由中共中央办公厅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管理。目前分日期和时间段免费对公众开放。毛主席紀念堂有嚴格的參觀規定,禁止喧譁、吸菸和拍照,穿迷你裙或背心、拖鞋的遊客禁止入內。.

新!!: 北京中轴线和毛主席纪念堂 · 查看更多 »

毛泽东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亦是中國現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家、战略家和思想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终身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被尊称为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兼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暨国防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暨名誉主席等职。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之一。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实践过程中,早先曾借鑑斯大林主義探索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具体道路,後來其运用經驗和總結的成果被发展称作毛泽东思想,被後繼無產革命參考成為蘇共以外的另一重要左派思想。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他所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游击战十六字诀和运动战战略、三个世界理论、矛盾论、实践论等,其核心内容为新民主主义和無產階級专政理论。此外,毛泽东在文學和书法方面也有一定造诣。然而,他的专政統治和階級鬥爭備受批評,因主导或发动的反右运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等各类政治运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而使後世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

新!!: 北京中轴线和毛泽东 · 查看更多 »

永定门

永定门(满语:Enteheme toktoho duka)是北京外城的正门,位于位于外城南垣正中,北京中轴线上。.

新!!: 北京中轴线和永定门 · 查看更多 »

永定门外大街

永定门外大街是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南部的一条大街。王彬、徐秀珊,北京地名典,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第314页.

新!!: 北京中轴线和永定门外大街 · 查看更多 »

永定门内大街

永定门内大街是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南部的一条大街。王彬、徐秀珊,北京地名典,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第280页.

新!!: 北京中轴线和永定门内大街 · 查看更多 »

明清北京城

明清北京城池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代王朝明和清的都城——京师顺天府城防建筑的总称,从内到外由宫城(即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4道城池组成,包括城墙、城门、瓮城、角楼、敌台、护城河等多道设施,是世界存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城市防御体系。北京城池自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四年(1264年)兴建的元大都开始计算,已有850多年的建城建都史,奠定了明清北京城风貌的是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的筑城迁都计划;明嘉靖帝三十二年时(1553年)增筑外城,形成了今日北京城“凸”字型的布局。北京城是中国历史上兴建的最后一座帝王都城,作为完整跨越两代封建王朝的文化、经济、军事和政治中心,在许多方面集中了明清时期中国城池建设的最高水平,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上的集大成之作。 北京城池的变迁始自明末1644年李自成出逃时对城墙建筑的焚毁。清末1900年八国联军攻城时曾有过较大破坏,其后历任的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等都对北京城池进行过拆改,至1949年北平和平易帜时,北京城池整体风貌保存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建都北京后,因为交通发展和修建地铁的需要,北京城池自1958年起逐渐被市政府拆除、改造。目前,城池的核心——宫城(紫禁城)尚保存完整;皇城余有城门天安门一座、南皇城墙一段保留较完好,东皇城墙尚有一段明代残余;内城拆改严重,现存正阳门城楼与箭楼、德胜门箭楼、东南角楼以及崇文门一段残余城墙,西便门桥段也有一段城墙遗址;外城被完全拆除,只有位于中轴线最南端的永定门后被重建。对城池的拆除在1970年代后期停止,2000年后陆续开始复原部分城墙、城楼、箭楼等。现今的北京城墙已被环绕着的二环路取代,为完全恢复城池原貌带来难度。.

新!!: 北京中轴线和明清北京城 · 查看更多 »

故宫

北京故宮,即紫禁城,是明清兩朝廿四位皇帝的皇宮。故宮始建于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現存規模最大的宮殿型建築。北京故宫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故宮现为故宫博物院,藏品主要以明、清两代宫廷收藏为基础;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与俄罗斯埃米塔什博物馆、法国羅浮宮、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館并称为世界五大博物馆。 明初定都于南京应天府。建文年间,燕王朱棣自北平起兵,发动靖难之变。永樂元年(1403年),朱棣頒詔改北平为北京。从永乐元年至三年,多次下令从各地迁入人口至北京。永乐五年闰七月,朱棣颁诏开始营建紫禁城。主持营建工程为泰宁候陈珪、工部侍郎吴中、刑部侍郎张思恭、设计师蔡信。著名的工匠如石工陆祥、瓦工杨青等以及大量工匠,在永乐五年五月到达北京。建造紫禁城和改造北京是同时进行的,以原来的元大都城为基础改建。紫禁城工程开始後不久,即受到长陵建设及永乐八年、十一年两次北伐蒙古战役影响而放慢,至永乐十六年六月方才开始重新开工。 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紫禁城完工。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永乐迁都完成;同年五月遭雷擊,發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毀。1440年(正統五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宮。1459年(天順三年),營建西苑。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門、文武樓、午門全部被焚毀,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紫禁城大火,焚毀前三殿、後三宮。復建工程直至天啟七年(1627年)方完工。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軍攻陷北京,明朝滅亡。未幾,明朝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擊敗李自成;李自成向陝西撤退前焚毀紫禁城,僅武英殿、建極殿、英華殿、南薰殿、四周角樓和皇極門未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古代建筑史》清代卷(孙大章主编),第三章《宫殿》,第一节《北京紫禁城宫殿的复建与改建》。同年清順治帝至北京,以皇极门为常朝场所,以未被焚毁的建极殿为位育宫,作为顺治帝寝宫;摄政王多尔衮在武英殿办公。顺治元年至顺治十四年,重建了午门、天安门、外朝前三殿,将位育宫恢复为建极殿,改名为保和殿;又整修内廷、东路、和西路的建築。康熙六年重建端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開始部分重建紫禁城其餘被毀建築。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后六十年間對紫禁城大規模增建和改建。嘉慶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徒林清率教眾攻打紫禁城。光绪十四年(1886年)太和门护军值班室发生火灾,由于救火设施不完善,大火烧了两天,贞度门、太和门、昭德殿被焚。此次损坏直到光绪二十年才修复完毕。 民国元年(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後仍居於宮內。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布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請廢帝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 2012年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十八万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一千五百万人次,可以说是世界上接待游客最繁忙的博物馆。2013年5月18日起,故宫博物院范围内禁绝明火,全体员工、在院合作单位和游客,不管在室内和室外,不分开放区与工作区,一律禁止吸烟、禁用明火。.

新!!: 北京中轴线和故宫 · 查看更多 »

景山公园

景山公园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的景山前街,西临北海,南与故宫神武门隔街相望,是元、明、清三代的御苑。公园坐落在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公园中心的景山,曾是全城的制高点。 在元、明、清三代,景山及其附属建筑不仅是一座供游赏的皇家园林,还具有习射、停灵、祭祖、官学、躬耕、戏曲、宗教等多重功能。目前公园占地23公顷,园内松柏葱郁,游人如织,是北京皇城内独具特色的所在。.

新!!: 北京中轴线和景山公园 · 查看更多 »

1990年亚洲运动会

十一届亚洲运动会于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在中国北京举行,会期为16天。这是中国第一次承办亚运会,也是亚运会第一次在社会主义国家举办。本届比赛参赛的代表团数达36支,除约旦和伊拉克外,其餘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的成员都组团出席,運動員人數達6,122名,參與27個比賽項目和2個表演項目的比賽。中國生疏的比賽項目如皮划艇、卡巴迪、藤球、軟式網球等,受中國和東南亞全部國家的影響,開始出現在亞運會的賽場上,跆拳道、馬術、拳擊等比賽項目被排除在外。台湾在阔别亚运会20年后,第一次以中華台北之名参加了本届亚运会。澳門、汶萊、巴勒斯坦亦是第一次参加亚运会。 大部份比賽項目均在北京舉行,其中有20個新建場館,改建或擴建原有場館13座。並在北京四環路外興建奥林匹克中心和亞運村。帆船则因北京並不靠海,因此移師秦皇島舉行。 亞運會開幕前不久,亞奧理事會主席、科威特人谢赫·法赫德亲王(Sheikh Fahad Al-Sabah)在抵抗伊拉克入侵的战斗中阵亡,為本屆亞運會帶來沉重的氣氛。亞奧理事會總部亦暫時遷往英國,直至美國於1991年进入科威特為止。且在开幕前的1月11日解除了自1989年5月20日10时因六四运动于北京市部分地区实行的戒严令。 本届亚运会共打破7项世界纪录和89项亚洲纪录,并平1项世界纪录和7项亚洲纪录。.

新!!: 北京中轴线和1990年亚洲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