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劳动改造和阿列克谢·杰尼索维奇·季基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劳动改造和阿列克谢·杰尼索维奇·季基之间的区别

劳动改造 vs. 阿列克谢·杰尼索维奇·季基

劳动改造简称劳改,是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用以管理罪犯(特別是政治犯)的手段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曾經使用過。它是一种经常出现在监狱裏的标语和口号,通过对入狱者强制性的体力劳动,来达到管理者认可的目的。中國国内外常将劳改与劳教混淆,中國官方也笼统地合称为“二劳”,但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后者是一种行政处罚制度。 200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被《国务院关于废止2000年底以前发布的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废止,原因是由1994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及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和1990年3月17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替代。 中國劳动改造制度從蘇聯引進,中国对待国共内战中国军战俘的处置一般即为劳改,在文化大革命中也有大量人被处以劳改(劳动改造思想)。刑满的人獲釋也不一定可走,可能就地編戶留場就业。 今劳动改造項目在中國大陸已被自愿有偿劳动替代,犯人可从中获得一定薪水。然而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无偿强制劳改依然屢見不鮮,最常受到判處劳动改造的有政治叛亂份子、脫北者等,最嚴重則有更嚴重之身心上的刑罰。. 阿列克谢·杰尼索维奇·季基(Алексей Денисович Дикий,),苏联演员、导演。 出生在俄罗斯帝国叶卡捷琳诺斯拉夫(今乌克兰第聂伯罗)。年轻时候搬到哈尔科夫投奔姐姐,他的姐姐是当地知名演员,帮助他成为了演员,6岁时就登台演出。 1909年,他来到莫斯科,在,先后向、、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学习表演艺术。1910年被该剧院雇佣为演员。 1928年离开莫斯科艺术剧院,来到特拉维夫,成为哈比马剧院的导演。他指导了哈比马剧院的两部戏剧,一部是意地绪语的《我的天》,于1928年12月29日进行了首演。另一部是《皇冠》,于1929年5月23日举行了首演。在他的领导下,哈比马剧院在后来成为了以色列的国家剧院。 1931年,季基回到莫斯科,开设了自己的剧院工作室并教授演出。1934年,他与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一起创作了歌剧《》。此歌剧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演出超过100场,成为其导演生涯的巅峰。然而1936年,苏共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对此歌剧和二人的作品进行严厉批评。此批评对二人的人生和事业都造成严重的麻烦。季基被逐出莫斯科,成为列宁格勒的导演。从此开始,他与演员鲍里斯·巴博奇金成为长期合作伙伴和挚友。此时处于大清洗时期,许多俄罗斯的知识分子受到清洗和镇压的威胁。1937年,季基被控告“从事反苏活动”而遭到逮捕,流放到了西伯利亚的古拉格进行劳动改造。1941年获释,但不准回到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在西伯利亚城市鄂木斯克工作了数年。 季基在1944年的苏联文宣电影《》中扮演主角米哈伊尔·库图佐夫。当时处于二战的苏德战争时期,斯大林对季基塑造的这个形象非常满意,赞赏他才华横溢的演出。因为这个角色,季基获得了斯大林奖,并获准回到莫斯科成为剧院导演。他被斯大林钦点为文宣电影中的斯大林扮演者,在多部文宣电影中塑造斯大林的形象,令斯大林非常满意。斯大林秘密派人将季基送到克里姆林宫里进行简短的会谈。斯大林说将季基投入监狱是必要的,这个国家的任何一个人都应该经历流放和监狱生涯。后来季基告诉学生说自己所扮演的斯大林是一个危险、可怕、渴望权力的独裁者。斯大林喜欢季基在电影中扮演的自己。 斯大林曾于1946年、1947年、1949年(两次)、1950年共计五次将斯大林奖颁发给季基。1949年,获得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1947年,因其在电影《》中扮演的角色,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最佳演员”的提名。 1952年,季基根据米哈伊尔·叶夫格拉福维奇·萨尔蒂科夫-谢德林的小说《树荫》(Тени)改编成同名电影。挚友鲍里斯·巴博奇金在电影里出演一位名叫Klaverov的腐败官员。这部电影暗讽苏联的腐败官员,激怒了莫斯科市长。她在真理报上撰文,对此进行猛烈抨击。后来福尔采娃成为苏联文化部长,禁止了这部电影的公开演出,并对二人的公开演出进行审查。这使季基开始酗酒和沮丧,导致其他的健康问题。1955年在莫斯科因为心脏衰竭逝世,葬于新圣女公墓。.

之间劳动改造和阿列克谢·杰尼索维奇·季基相似

劳动改造和阿列克谢·杰尼索维奇·季基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古拉格

古拉格

古拉格(ru-Gulag.ogg)是前蘇聯政府的一个机构,負責管理全國的劳改营。其俄語全稱為“Глав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Исправительно—Трудовых Лагерей и колоний”,簡稱“ГУЛАГ”,意思为「勞改營管理總局」。根據的著作《古拉格:一段歷史》中之敘述,「古拉格」是蘇聯的国家政治保卫总局、內務人民委員部的分支部門,執行勞改、扣留等職務。這些營房被囚人士中包括不同類型的罪犯,日後成為鎮壓反對蘇聯異見人士的工具,被囚禁人士數以百萬計。 1973年,「古拉格」一詞透過亞歷山大·索忍尼辛发表的著作《古拉格群島》傳到西方,“古拉格”一词在西方开始指苏联的劳改营和所有形式的蘇聯政治迫害。 在1917年之前,俄罗斯就有劳改营的存在,这些劳改营被称为“卡托加”,后来的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和捷尔仁斯基曾在卡托加服过苦役。 公历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十月革命爆发,布尔什维克夺取了俄罗斯的权力。1918年Applebaum, Anne (2003) Gulag: A History. Doubleday.

劳动改造和古拉格 · 古拉格和阿列克谢·杰尼索维奇·季基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劳动改造和阿列克谢·杰尼索维奇·季基之间的比较

劳动改造有17个关系,而阿列克谢·杰尼索维奇·季基有3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2.08% = 1 / (17 + 31)。

参考

本文介绍劳动改造和阿列克谢·杰尼索维奇·季基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