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加斯帕尔·德科利尼和夏尔·德·洛林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加斯帕尔·德科利尼和夏尔·德·洛林之间的区别

加斯帕尔·德科利尼 vs. 夏尔·德·洛林

加斯帕尔·德·科利尼(Gaspard de Coligny,)法国军人和政治家。他是法国宗教战争时期胡格诺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加斯帕尔·德·科利尼生于沙蒂永,是沙蒂永地区的世袭领主。父親為加斯帕尔·德·夏提旺,母親是路易絲·德·蒙莫朗西(法國陸軍大元帥安內·蒙莫朗西的妹妹)。他在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和亨利二世统治时代参加多次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战争,在战斗中表现出色。1552年,亨利二世任命科利尼为法国海军上将。1557年,科利尼在抗击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查理五世皇帝之子)的圣康坦战役中战败被俘,并被押往西班牙。在西班牙的两年监禁生活中,科利尼与胡格诺教徒发生接触,他赞同他们的宗教观点,成為喀爾文派信徒。此后他便以胡格诺教徒的身份活跃于政治舞台之上,十多年後更成為胡格諾派的最高領袖。 在法国国王查理九世在位时期,加斯帕尔德科利尼是宫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对查理九世有巨大的个人影响。1560年查理九世之母卡特琳·德·美第奇怂恿包括科利尼在内的一批胡格诺派领袖发动政变推翻把持朝政的吉斯家族(此所谓安布卢瓦阴谋),结果计划失败并导致大批胡格诺派人士被捕。然而,科利尼成功地在1563年与吉斯家族签订的安布卢瓦条约中为胡格诺教徒争取到更大的宗教信仰权利。 在法国宗教战争全面爆发后,科利尼成为胡格诺派主要将领,在1570年缔结结束战争第三阶段的圣日耳曼条约中起了很大作用。他同時與天主教溫和派的表弟弗朗索瓦·蒙莫朗西,組成聯合陣線,希望結束胡格諾戰爭,並藉由號召全國、打擊宿敵西班牙的行動,團結法國內部的新、舊教的兩派勢力。(當時西班牙在1571年地中海的勒班陀戰役,大敗原本的地中海霸主鄂圖曼土耳其,使得西班牙國勢大張,在西、南歐接近霸主的地位)他的主張很快獲得溫和的国王查理九世之賞識,一時間成為宮廷中最有權力的大臣,據說國王還私下稱他為父親。 科利尼对年轻的国王查理九世的有力影响,很快引起王太后凱瑟琳·德·美第奇的猜忌。1572年8月24日,科利尼在卡特琳德美第奇策划的圣巴托洛缪大屠杀中遇害。 科利尼死後,他的女兒路易絲·德·科利尼(1555-1620年)於1583年嫁給奧蘭治親王兼荷蘭執政沉默者威廉,並在隔年生下腓特烈·亨利(在1625年繼承奧蘭治親王兼荷蘭執政)。因此科利尼不但是沉默者威廉的岳父,也是1689年光榮革命後之英王威廉三世的外高祖父。. 夏爾·德·吉斯,洛林的樞機(Charles de Lorraine或Charles de Guise,)是法国贵族、吉斯家族的長老,謝夫洛斯公爵兼法國的樞機主教,所以被慣稱為洛林的樞機(主教)。他最早成名是當上家族有史以來第一個吉斯樞機主教,後來當他於1550年叔父過世後,夏爾也成為洛林的第二個紅衣主教。他是大文學家拉伯雷和龍薩的保護人兼贊助者,以個性頑強且野心勃勃著稱。.

之间加斯帕尔·德科利尼和夏尔·德·洛林相似

加斯帕尔·德科利尼和夏尔·德·洛林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吉斯家族亨利二世 (法兰西)查理九世 (法兰西)

吉斯家族

吉斯家族(法语:Maison de Guise),法国著名的贵族世家,其成员出任吉斯公爵和吉斯枢机主教在中古法國有很大影響力。 吉斯家族源出洛林公爵家族的旁系,16世纪—17世纪时归附于法国。在法王弗朗索瓦一世世代,该家族地位大大提高并逐渐控制了法国北部与东部诸省。家族始祖克洛德·德·洛林是洛林公爵勒内二世的次子,1528年受封为第一代吉斯公爵。克洛德之子弗朗索瓦·德·洛林是杰出的军事指挥官,曾在弗朗索瓦二世时代干预朝政,并为查理九世时执政的三巨头之一。从弗朗索瓦开始吉斯家族积极卷入法国宗教战争,并充任天主教方面的领袖。弗朗索瓦之妹玛丽·德·吉斯与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五世结婚,她是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的母亲。吉斯家族安排了玛丽·斯图亚特与弗朗索瓦二世的短暂婚姻;玛丽·斯图亚特后来被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处死。弗朗索瓦·德·洛林之子亨利一世·德·洛林領導天主教聯盟,在法國宗教戰爭中竞争法国王位,被法国国王亨利三世杀害。亨利一世·德·洛林死后,本來聲勢大好、實力雄厚的天主教聯軍,卻因亨利二弟馬耶那公爵接連大敗給新法王亨利四世,使得吉斯家族開始没落。波旁家族的亨利四世在1593年改宗天主教後,加緊打擊吉斯家族。後來吉斯家族放棄與西班牙的聯盟,臣服於亨利四世,但是第四代吉斯公爵夏尔·德·洛林不放棄夺取王位的计划(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一直想把有法國王室血統的女兒,嫁給夏尔·德·洛林,扶植兩夫妻成為法國國王與王后)。在夏尔·德·洛林时代,吉斯家族在与首相黎塞留的斗争中失去了大部分政治力量。此后吉斯家族不再在法国政坛发挥重大影响。1696年,吉斯家族绝嗣。.

加斯帕尔·德科利尼和吉斯家族 · 吉斯家族和夏尔·德·洛林 · 查看更多 »

亨利二世 (法兰西)

亨利二世(Henri II,),法国瓦卢瓦王朝国王(1547年—1559年在位)。弗朗索瓦一世次子,母为法蘭西的克洛德。生于巴黎西郊的圣日耳曼昂莱(Saint-Germain-en-laye)。1526年,作为释放被俘的弗朗索瓦一世的条件之一(参见:帕维亚战役),他曾以王太子的身分送往西班牙当人质。1547年,加冕为法兰西国王,將自己的親信貴族拔擢為權貴高門,譬如把國家大權委於王室總管蒙莫朗西家族和吉斯家族之手,再用兒時玩伴聖安德烈元帥加以制衡。 亨利二世即位后继续进行其父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斗争。 亨利二世是一个顽固的天主教徒,法国国内的新教徒遭到他无情的迫害。他在1547年于巴黎高等法院中特设了一个被称为“火焰法庭”的机构来审判新教异端。1555年又因為親信洛林的樞機慫恿成功,亨利下詔各地的官員應對那些被教會判為異端的人進行懲罰,無須審查也不須上訴。此命令因高等法院之抗議而拖到1559年方才正式實行,但很快就因亨利的死亡而使宗教迫害停頓下來。 1559年4月,随着《卡托-康布雷齐和约》的签署,法国与西班牙之间为争夺意大利而进行的长期战争终于结束。亨利二世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分边嫁给西班牙国王费利佩二世和洛林公国的夏尔三世。他在为女儿的结婚庆典而举行的比武中被苏格兰卫队长蒙哥马利(Gabriel, comte de Montgomery)的断矛刺穿头部,十天后死去。此事在諾查丹馬斯的預言詩中曾被提過。 亨利二世性格憂鬱而虔誠,與西班牙的一連串戰爭讓法國負擔二千萬里弗以上的債務,導致法國不久後的實質破產與王權衰落,連帶促成長達三十多年的法國宗教內戰(胡格諾戰爭),使得法國國力大衰、西班牙趁機稱霸。.

亨利二世 (法兰西)和加斯帕尔·德科利尼 · 亨利二世 (法兰西)和夏尔·德·洛林 · 查看更多 »

查理九世 (法兰西)

查理九世(Charles IX,原名:查理-马克西米利昂 Charles-Maximilien,)法国瓦卢瓦王朝国王(1560年-1574年在位)。亨利二世与凯瑟琳·德·美第奇之子,生于巴黎西郊的聖日耳曼昂萊。1550年被封为奥尔良公爵。 1560年兄长弗朗索瓦二世夭折后,当时是奥尔良公爵的查理九世于1561年在漢斯加冕为法国国王。年僅十歲的他完全受自己野心勃勃的母亲──凯瑟琳·德·美第奇控制,其母一攝政就任命洛皮達爾為掌璽大臣,此人風評極好,主張宗教寬容並努力調解新舊教矛盾,甚至扶持新教的波旁家族以平衡舊教領袖的吉斯家族。 查理九世登基伊始,因為政府在1560年破產,屢次召開三級會議請求撥款,使得法国的絕對君主制立刻崩潰;三級會議上新、舊教派的對立,連帶引發了法國宗教戰爭(1562-1598年),羅皮達爾的努力調解只能拖延兩年,1562年戰爭仍因吉斯公爵挑起的普瓦西屠殺而爆發。剛開始查理九世站在天主教徒的立场上反对胡格诺派。1570年胡格诺派取得暂时优势,随后查理九世同意与他们和解、簽訂聖日耳曼和約(給與新教徒很多重大優待),并同胡格诺派的政治领袖海军上将科利尼修好。他授權給科利尼與弗朗索瓦(天主教溫和派領袖)的聯合陣營,計畫出兵南尼德蘭,打擊如日中天的西班牙霸權,並希望以此消解國內新、舊教的恩怨,對內團結、一致對外。但是世事難料,他终于在1572年接受母亲凯瑟琳·德·美第奇的逼迫與兄弟的怂恿,允许吉斯公爵亨利策劃了1572年8月24日的聖巴托羅繆之夜大屠杀。大屠殺成為第四次內戰的誘因,不過這次衝突不久即因1573年的拉羅謝爾和約而告終,該和約重申聖日耳曼和約的各項條款。 查理九世是一个软弱的国王,他终生都处於母亲的阴影之下。他因為長期陷入憂鬱的幻想而精神失常,在1574年于万塞讷去世。1569年查理在洛林的樞機撮合下,娶了奧地利的伊莉莎白為王后,但王后只生下一個女兒,因此查理九世的弟弟亨利三世继承了王位。 C C C.

加斯帕尔·德科利尼和查理九世 (法兰西) · 夏尔·德·洛林和查理九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加斯帕尔·德科利尼和夏尔·德·洛林之间的比较

加斯帕尔·德科利尼有29个关系,而夏尔·德·洛林有1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6.25% = 3 / (29 + 19)。

参考

本文介绍加斯帕尔·德科利尼和夏尔·德·洛林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