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前2世纪

指数 前2世纪

前200年至前1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2世纪。.

196 关系: 努米底亞劉弘劉章劉襄劉恭埃及埃托利亚同盟健馱邏國博斯普鲁斯王国卫青卫满朝鲜南越南越国司馬相如司馬遷塞琉古帝国壽春大宛太初曆孝元天皇孔雀王朝宗室安那托利亞安息帝國安提瑪科斯一世安提瑪科斯二世安提柯王朝安条克七世安条克三世安条克九世安条克四世尼泊尔巴克特里亞巽伽王朝上座部佛教丝绸之路中东中國且鞮侯單于帕尼翁戰役三纲五常年号亚洲亞美尼亞王國于阗康居底比斯建元伊稚斜单于張騫...彌生時代德米特里一世德米特里一世 (大夏)匈奴僧伽罗刘安刘邦喜帕恰斯喀喇汗国周勃儒家冒頓單于军臣单于元朔兒單于前101年前111年前115年前133年前146年前180年前200年前2世紀月食列表前46年前74年犹太人祭司科爾基斯科馬基尼王國科林斯第三次布匿战争第三次马其顿战争第二次马其顿战争箕子朝鲜米南德一世米特里達梯一世米特里达梯一世 (帕提亚)粟特納巴泰人索菲尼王國紹爾瑪格一世罗马罗马共和国美洲羅塞塔石碑烏孫疏勒甌貉焉耆白登之围百乘王朝非洲西汉馬加比家族馬其頓馬其頓王國马邑之谋誅殺諸呂高加索高加索伊比利亞王國豆腐龟兹龙城迦太基部長阿加托克利斯 (大夏)阿塔罗斯三世阿塔罗斯二世阿塔羅斯一世阿塔羅斯王朝阿尔戈斯阿帕米亞和約阿克蘇姆阿里阿拉特五世阿里阿拉特四世阿里斯托布魯斯一世阿波羅多特斯一世阿拉霍西亞赵建德赵佗赵兴赵眜薩姆斯二世閩越開化天皇董仲舒蒲甘鄯善县長信宮燈腓力五世英布雅典老上单于耶路撒冷聖殿陳平陆贾柏拉图恒星格拉古兄弟改革楼兰欠史八代欧洲歐克拉提德一世歐克拉提德斯二世歐西德莫斯一世歐西德莫斯二世歲差 (天文)比提尼亞毋寡毛里塔尼亚汉尼拔汉武帝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波希多尼淮南王漢四郡潘達雷昂 (印度)朝鮮本都月食月氏星圖星等昧蔡斯基泰斯多葛學派斯巴达旁遮普地区日食日本摩揭陀托勒密厄斯托勒密十世托勒密七世托勒密九世托勒密五世托勒密八世托勒密六世托勒密王朝1006年355年42年950年 扩展索引 (146 更多) »

努米底亞

努米底亞(前202年-前46年)是一個古羅馬時期的柏柏爾人王國,如今這一國家已經消亡。其領土大約相当于現今的阿爾及利亞东北以及突尼西亞的一部分(皆位於北非)。當時以出產精銳騎兵聞名。迦太基名將漢尼拔就是以努米底亞騎兵打下早期多場戰爭的勝利,後來也因努米底亞騎兵投向羅馬而戰敗。其後,努米底亞先後成為了羅馬帝國的行省之一和附庸國。努米底亞王國具體的位置是在現今的阿爾及利亞東部邊境地區。其領土西端與羅馬帝國的另一行省毛里塔尼亞接壤(即現今的阿爾及利亞),東端則與羅馬帝國的阿非利加行省(迦太基故地,即現今的突尼斯)接壤,其領土北臨地中海,南接撒哈拉沙漠。其民族構成為努米底亞人。.

新!!: 前2世纪和努米底亞 · 查看更多 »

劉弘

劉弘(),原名山,亦曾經為义,西漢第四任皇帝,前184年8月-前180年9月在位,汉惠帝之子。漢朝大臣誅滅諸呂之后,劉弘被稱是其他人的私生子,被罷黜後旋即處死,史稱「後少帝」。.

新!!: 前2世纪和劉弘 · 查看更多 »

劉章

劉章,可以指:.

新!!: 前2世纪和劉章 · 查看更多 »

劉襄

刘襄可以指:.

新!!: 前2世纪和劉襄 · 查看更多 »

劉恭

#重定向 西汉前少帝.

新!!: 前2世纪和劉恭 · 查看更多 »

埃及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通稱埃及,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面積為1,001,45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過9,000萬。原存在於當地的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二戰後,埃及于1953年由阿拉伯人建立共和国,地理上該國地跨二洲即亞洲和非洲,西奈半島位於西南亞(西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地區。伊斯蘭教為國教。埃及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遜尼派,最大的宗教少数派为科普特正教。另外還有基督教其他教派和伊斯兰教什叶派;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法語。 埃及經濟的多元化程度在中東地區名列前茅。各項重要產業如旅遊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有著幾乎同等的發展比重。埃及也被認為是一個中等強國,在地中海、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尤其有廣泛的影響力。.

新!!: 前2世纪和埃及 · 查看更多 »

埃托利亚同盟

埃托利亚同盟是古希腊的一个联邦国家,以希腊中部的埃托利亚为中心。同盟创立于前370年以反对马其顿和亚该亚同盟。前290年,它在第一次馬其頓戰爭與羅馬結盟占领了德尔斐,版图持续扩张。前3世纪末,它控制了阿提卡外的整个中希腊。公元前189年,同盟被打败,被迫与罗马签订了合约。这时埃托利亚同盟已名存实亡了。 Category:古希腊.

新!!: 前2世纪和埃托利亚同盟 · 查看更多 »

健馱邏國

健馱邏(गन्धार),又译“犍陀羅”(犍:漢語拼音qián;注音符號ㄑ|ㄢˊ)、“乾陀羅”、“香风国”等。有的学者认为健馱邏是今日阿富汗坎大哈的前身。.

新!!: 前2世纪和健馱邏國 · 查看更多 »

博斯普鲁斯王国

博斯普鲁斯王国(Βασίλειο του Βοσπόρου),又称辛梅里安博斯普鲁斯王国,是一个位于辛梅里安博斯普鲁斯地区的希腊化国家,存在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后4世纪。 博斯普鲁斯王国的辖境约为黑海东岸以及今日塔曼半岛一带;其疆域分为东、西两部分,被刻赤海峡隔开。.

新!!: 前2世纪和博斯普鲁斯王国 · 查看更多 »

卫青

卫青(),字仲卿,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人,汉武帝时期皇后卫子夫的异父弟,本名郑青,因为卫子夫的缘故冒姓卫。任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西汉擊潰匈奴名将。.

新!!: 前2世纪和卫青 · 查看更多 »

卫满朝鲜

衛滿朝鮮(;前195年—前108年),又稱衛氏朝鮮(),是一個由漢人衛滿建立的古朝鮮政權。 根據《史記》記載,漢朝初年时,漢高祖所封的燕王盧綰出逃匈奴,其部將衛滿率舊部渡過鴨綠江,推翻了箕子朝鮮自立。 前109年,朝鮮國王衛右渠與西漢發生衝突。漢武帝派兵攻滅衛氏朝鮮,以其地設置漢四郡。.

新!!: 前2世纪和卫满朝鲜 · 查看更多 »

南越

南越可以指:.

新!!: 前2世纪和南越 · 查看更多 »

南越国

南越国,又称为南越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或南粤班固:《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在越南又称为赵朝,是约前204年至前112年《史记》和《汉书》记载的时间为元鼎六年冬,元鼎六年换算成公元纪年应为前111年,但由于汉朝以十月为岁首,冬为一年开始,《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載為「元鼎六年冬十月,行东,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依《新编中国三千年历日检索表》,元鼎六年冬十月是儒略曆公元前112年11月14日—12月13日。存在于岭南地区的一个国家,国都位于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疆域包括今天中国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福建的一小部分地区,海南,香港,澳门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广东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广东百科全书》,第101页。王赓武主编:《香港史新编》(上),第28页。肖一亭:《珠海、澳门史前史的重建》,《东南文化》1998年第4期,第108页。。南越国是秦朝将灭亡时,由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併桂林郡和象郡后于约前204年建立。前196年,赵佗向西汉皇帝刘邦称臣,南越国成为西汉的一个“外臣”。约前183年,南越国与西汉交恶,赵佗开始称帝,其后,闽越、夜郎、同师等国皆臣属于南越国,南越国的势力影响范围扩张至顶峰。前179年,南越国与西汉修好,赵佗再次向西汉皇帝汉文帝称臣。前113年,南越国第四代君主赵兴因向西汉请求“内属”,而和丞相吕嘉发生争议。吕嘉杀死赵兴,立其兄赵建德为新君主,并与西汉对峙。前112年,西汉君主汉武帝出兵10万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并在同年将南越国灭亡。南越国共存在93年,历经五代君主。 南越国的建立保证了秦末乱世时岭南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使岭南免遭战乱之苦。来源于秦朝中原地区的统治者,带来了中原发达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使岭南落后于中原的政治、经济现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南越国君主推行“和集百越”的政策,促进了中原移民和南越国各土著部族之间的相互融合,并使中原文化和汉字得以传入岭南地区,使岭南文化既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又得到了发展。.

新!!: 前2世纪和南越国 · 查看更多 »

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约),本名犬子,因慕藺相如之人,故更名相如。字长卿,蜀郡(今四川省)成都人,一说为四川蓬安县人。西汉大辞赋家。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上林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後人稱之為賦聖。他与卓文君的私奔也广为流传。.

新!!: 前2世纪和司馬相如 · 查看更多 »

司馬遷

司馬遷(),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山西河津)人(一说陝西韓城人),是中國西漢時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學家。司馬遷所撰写的《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首創的紀傳體撰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被後世尊称爲史遷,又因曾任太史令,故自稱太史公。.

新!!: 前2世纪和司馬遷 · 查看更多 »

塞琉古帝国

塞琉古帝國(Αυτοκρατορία των Σελευκιδών),又稱塞琉古王朝或塞流卡斯王朝,古代中國又稱之為條支。它由亞歷山大大帝部將塞琉古一世所創建,是以叙利亞为中心,包括伊朗和美索不達米亞在内(初期还包括印度的一部分)的希臘化國家。塞琉古帝國是希臘化时期最主要的國家之一。.

新!!: 前2世纪和塞琉古帝国 · 查看更多 »

壽春

壽春可以指:.

新!!: 前2世纪和壽春 · 查看更多 »

大宛

大宛,是西汉时,泛指在中亚費爾干納區域居住的國家和居民,大宛國大概在今日費爾干納盆地。 前130年左右,漢朝大使張騫出使西域時曾來過此地,並於中國《史記》、《漢書》都有記載。中國史書中記載,大宛擁有相當規模的城市文明,當地居民五官多有高加索人種的特徵,並居住在城牆環繞的都市中,風俗與南方大夏相同。 有學者認為大宛名稱可能是亞歷山大大帝來到費爾干纳邊境後,因殖民於此地的希臘人後裔關係所取的,名稱上“宛”(yuān)很可能是從巴利語的耶婆那(Yavana)轉譯而來。耶婆那在當時中亞泛稱希臘人,從愛奧尼亞人轉譯而來,故此,“大宛”在字義上很可能是“大愛奧尼亞”。大宛在希臘化的塞琉古帝國和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統治下逐漸興盛繁榮,直到前160年遭到大月氏遷徙的影響,與希臘世界隔離。 在歷史上,大宛與中國之間的交流代表西方印歐民族文明首次大規模與中國文明接觸。此後,從前2世紀末直到13世紀初年,東方與西方世界靠者絲綢之路持續交流接觸。.

新!!: 前2世纪和大宛 · 查看更多 »

太初曆

太初曆是中国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一种历法,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完整統一,而且有明確文字記載的曆法,在天文學發展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由邓平、唐都、落下闳及司馬遷等根据对天象实测和长期天文纪录所制订。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改称三統曆。從漢武帝太初元年夏五月(前104年)至後漢章帝元和二年二月甲寅(85年),太初曆共實行了188年。 其法规定一回归年为365\begin \frac \end日,一朔望月为29\begin \frac \end日,所以又称八十一分律曆。以夏历的正月为岁首。三統曆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它还首次记录了五星运行的周期。.

新!!: 前2世纪和太初曆 · 查看更多 »

孝元天皇

孝元天皇(;孝靈天皇18年(前273年?)-孝元天皇57年9月2日(前158年10月14日?))為日本第八代天皇,其在《日本書紀》中被稱作大日本根子彥國牽尊,在《古事記》裡則名為大倭根子日子國玖流。身為欠史八代中第七位天皇,其生平幾無法考證。.

新!!: 前2世纪和孝元天皇 · 查看更多 »

孔雀王朝

孔雀帝國(梵语:मौर्य राजवंश,约前324年至约前185年),即古印度摩揭陀国的孔雀王朝擴張所形成的帝國,阿育王為當時主要推廣佛教的領導者,在歷史上具有一席之地。.

新!!: 前2世纪和孔雀王朝 · 查看更多 »

宗室

宗室,是中國、、朝鮮、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對君主父系男性血親及后代的稱呼。一般情況,是以与君主的父系血缘亲疏关系,以确定是否列入宗室之列,中國歷史上就此规定不一。 中国历代均专设官府来主管宗室事务,如「宗正」、「宗正寺」、「宗人府」等。 宗室的女性后代称为宗女或宗室女。不同的朝代,按相关的制度,宗女会享有册封、俸禄。但因為東亞為父系社會,奉行长子继承制,女性无继承权,宗女后代并不能继承宗室待遇,.

新!!: 前2世纪和宗室 · 查看更多 »

安那托利亞

安那托利亞(Anadolu;希腊语:ανατολή;阿拉米语:ܐܢܛܘܠܝܐ;亚美尼亚语:Անատոլիա),又名小亞細亞(Küçük Asya;Asia Minor),是亞洲西南部的一個半島,位於黑海和地中海之間。 現時安那托利亞的全境屬於土耳其的控制下,也是土耳其大部分的領土疆域。但爭取獨立的庫爾德斯坦宣稱擁有該半島的部份主權。.

新!!: 前2世纪和安那托利亞 · 查看更多 »

安息帝國

安息帝國(波斯語:امپراتوری اشکانی,Emperâturi Ashkâniân;公元前247年-224年),又称阿薩息斯王朝(Arsacid)、帕提亞帝國(Parthian)、波斯第二帝国,是古波斯地区古典时期的一个王朝。阿薩息斯王朝一名出自帕尼部落領袖阿尔沙克一世,他趁著一名波斯總督起兵抵抗塞琉古帝国而征服了伊朗東北部的帕提亞地區,阿爾沙克一世在公元前三世紀中葉建立安息帝國。全盛時期的安息帝國疆域西達小亚细亚東南的幼发拉底河,東抵阿姆河。安息帝國座落在地中海的羅馬帝國與汉朝之間的貿易路線丝绸之路之上,使帝國成為了商貿中心。 安息帝國是一個由不同文化組成的國家,它在很大程度上吸納了包括波斯文化、希臘文化及地區文化的藝術、建築、宗教信仰及皇室標記。在安息帝國的前半段統治時期,雖然宮廷履行伊朗的傳統習俗,但也採納了希臘文化的一些元素。安息帝國的統治者以萬王之王為銜頭,自稱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後裔,他們仿傚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做法接納一方霸主成為附庸國,阿契美尼德王朝會由中央任命這些自治的總督。安息帝國也會任命一些總督,這些總督主要統領伊朗以外的地區,但他們的轄地較少,權力也不如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總督。隨著安息帝國的擴張,中央政府的所在地也沿著底格里斯河由尼薩遷往泰西封,其他多個城市也曾經成為首都。 在最初,塞琉古帝國是安息帝國在西線的敵人,斯基泰人則盤據在東面。不過,隨著安息帝國向西擴張,帝國也先後與亞美尼亞王國及羅馬帝國爆發衝突。安息帝國與羅馬帝國互相爭奪,爭取將亞美尼亞君主成為他們的附庸。前53年安息人在卡雷戰役徹底擊敗克拉苏統領的羅馬軍隊。到前40年至39年,除了泰尔外,羅馬人控制的累范特地區被安息人攻陷。羅馬軍官马克·安东尼對安息帝國進行反擊,多名羅馬將領也入侵美索不達米亞策應,塞琉西亞及泰西封的控制權數度易手,羅馬人始終不能牢固地控制這些地區。与对外战争相比,争夺王位而频繁爆发的内战对安息帝国危害更大,法爾斯伊什塔克爾的統治者阿尔达希尔一世叛變,他在224年殺害了安息帝國最後一位統治者阿爾達班五世。阿爾達希爾一世建立了萨珊王朝,直至七世紀被穆斯林征服前一直統治著伊朗和近東大部分地區,安息帝國的分支阿薩息斯王朝則仍在亞美尼亞繼續其統治。 相對薩珊王朝甚至是更早的阿契美尼德王朝,以安息語、希腊语及其他語言記載的本土安息文獻較稀少。除了一些凌散的楔形文字簡、殘缺的陶器碎片、石刻、德拉克马硬幣、殘存的羊皮紙文獻,安息帝國的歷史只能透過外來的資料而得知,這些外來資料主要是希臘和羅馬史學,也包括中國貨品在安息帝國流通而形成的中國史學。安息帝國的藝術品被史學家視為了解安息帝國社會和文化的有效來源,而關於這一方面的文獻資料卻匱乏。.

新!!: 前2世纪和安息帝國 · 查看更多 »

安提瑪科斯一世

安提瑪科斯一世(神)(希臘語:),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國王,統治期間約為公元前180年到前170年間。統治範圍包括一部分巴克特里亞和喀布尔河河谷。多數的西方歷史學家如William Woodthorpe Tarn,視安提瑪科斯為歐西德莫斯王朝的成員,可能為德米特里一世兄弟或其子。而其他東方的歷史學家如A.

新!!: 前2世纪和安提瑪科斯一世 · 查看更多 »

安提瑪科斯二世

安提瑪科斯二世(勝利擁有者),印度-希臘王國國王。統治範圍包括旁遮普和喀布爾河河谷。目前統治年代仍有爭論,Osmund Bopearachchi建議應為公元前160年到公元前155年間,且米南德一世可能繼承其位。 安提瑪科斯二世可能與把他父親廢黜的歐克拉提德一世相互對抗。 參考Osmund Bopearachchi的世系分類.

新!!: 前2世纪和安提瑪科斯二世 · 查看更多 »

安提柯王朝

安提柯王朝(希臘文:Δυναστεία των Αντιγονιδών),又譯作安提哥那王朝,主要為馬其頓王國在希臘化時期的一個王朝,王室成員為亞歷山大大帝麾下大將安提柯的後代。.

新!!: 前2世纪和安提柯王朝 · 查看更多 »

安条克七世

安条克七世(来自信德的人)Antiochus VII Sidetes ,塞琉西王朝的叙利亚国王(前138年—前129年在位)。德米特-里-二世之弟。在其兄被帕提亚(安息)俘虏后即位。 安条克七世再次征服了帝国境内的犹太人,这些犹太人在反对安条克四世的斗争后一度获得独立。 安条克七世继续与帕提亚进行斗争。前129年,他在与帕提亚的战争中阵亡。此后塞琉西王朝的版图更为缩小(失去美索不达米亚以东的全部属地)。 category:塞琉古國王 A.

新!!: 前2世纪和安条克七世 · 查看更多 »

安条克三世

安條克三世(大帝), (希臘語:; 前241年-前187年, 統治期間 前223年-前187年),塞琉古二世的小兒子。前223年時,安條克三世以18歲年齡即位為塞琉古帝國第六位國王,雖然年紀輕輕就即位,但安條克三世充滿雄心壯志。雖然在與托勒密王國的戰爭失利,但隨後的爭戰中,安條克三世証明自己是從開國的塞琉古一世之後,歷屆塞琉古國王中最優秀的君主,他傳統稱號大帝可能是在東部征服行動結束後獲得綽號,安條克三世似乎還有一個頭銜Βασιλεύς Μέγας(英:Basileus),即波斯傳統稱號大王的意思,可能在征服柯里敘利亞之後採用。.

新!!: 前2世纪和安条克三世 · 查看更多 »

安条克九世

安条克九世(敬神者)Αντιοχος ο Ευσεβης(?—前96年)是塞琉西王朝的叙利亚国王(前114年—前96年在位)。他是安条克七世之子,德米特里二世之侄。他的母亲是克利奥帕特拉·特亞。 在安条克七世死于和帕提亚帝国的战争后,安条克九世的母亲把他送往库齐库斯,这使他得到了“库齐库斯的”这个外号。安条克九世最终于前116年返回叙利亚,与异母兄安条克八世瓜分了帝国。前96年,他在与安条克八世之子塞琉古六世的战斗中被杀。 Category:塞琉古國王 A.

新!!: 前2世纪和安条克九世 · 查看更多 »

安条克四世

安条克四世(神顯者)或譯安提約古四世(希臘語:Αντιοχος ο Επιφανης;約),是塞琉古帝國国王(前175年—前164年在位)。他是安条克三世第三子,原名米特里達梯,登基後改名為安條克。 安條克四世任內最著名的兩件事分别是:他差點征服埃及,卻在羅馬干涉下不得不撤退,此事亦是西方諺語“在沙地劃下底線”(Line in the sand)的典故;另外,安條克四世對猶太人推行希臘化政策,導致後來馬加比起義。 安條克是首任在錢幣上使用神性稱號(divine epithets)的塞琉古國王,这或许是仿效早先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希臘化君主推行的类似政策,也可能是受到其父安條克三世已在帝國境內所建立的統治者崇拜的鼓舞。安條克四世的稱號包含Θεὸς Ἐπιφανής(「顯現的神」)及擊敗埃及後的稱號Νικηφόρος(「勝利擁有者」)。另外,安條克也試圖展現他親民的風格,并积极與民眾接觸:他曾出現在公眾澡堂,亦曾尝試擔任新創的市政官。這些舉動讓他的臣民難以適應,甚至覺得相當古怪,又因安條克時有任性行為,因而也有厭惡他的人把他的稱號Επιφανης改念成Επιμανης(「瘋子」)。.

新!!: 前2世纪和安条克四世 · 查看更多 »

尼泊尔

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संघीय लोकतान्त्रिक गणतन्त्रात्मक नेपाल),通称尼泊尔(नेपाल),是南亚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一个内陆国家,北与中国相接,其余三面与印度为鄰。尼泊爾的土地面積為14万7181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93位,2640万人口则排名世界上第41位。由于地处高海拔地区,世界上最高的十座山峰中有八座位于尼泊尔境内,包括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因此也是登山好手的觀光勝地。 尼泊尔拥有古老的文化遗产,佛教创始人佛陀释迦牟尼即出生在尼泊尔。国家主体宗教信仰为印度教,另有少数群体信仰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等。尼泊尔还以骁勇善战的廓尔喀人士兵闻名于世。 18世纪中期建立了尼泊尔王国,并曾入侵西藏,后成为清朝藩属国。在19世纪初英尼战争后尼泊尔割地予英属印度并与其结盟。尼泊尔原為印度教君主制国家。2006年,国会凍結了國王賈南德拉的權力,2008年,尼泊尔制宪会议正式通过宪法修正案,废除君主制改国号为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

新!!: 前2世纪和尼泊尔 · 查看更多 »

巴克特里亞

巴克特里亞是一個中亚古地名,希臘語為,波斯語稱為 بـلـخ ,古希腊人在此地建立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中国史籍称之为大夏,此地一說為吐火羅。主要指阿姆河以南,兴都库什以北地区。.

新!!: 前2世纪和巴克特里亞 · 查看更多 »

巽伽王朝

巽伽王朝(शुंग राजवंश)是古印度摩揭陀王國的一個王朝。建於前185年,亡於前73年。其主要范围包括印度東北部恆河下游地區。巽伽王朝共歷10帝,首都位於華氏城。 前185年,孔雀王朝最後一任國君坚车王(或译为巨车)為手下將軍华友(或译为差友)刺殺,孔雀王朝被巽伽王朝取代。王朝初,华友壓制佛教,致力復興婆羅門教。另外,他亦一改孔雀王朝的親塞琉古帝国立場。巽伽王朝的统治范围远远小于孔雀王朝,而且据说孔雀王朝仍然有后代在摩揭陀作为藩王留存下来。在玄奘访问印度的时代(627年—645年),摩揭陀地区有一个叫满胄王的小王公据说就是孔雀王朝的末裔,虽然可信度很低(因为当时有许多王公都冒充孔雀家族后代)。 前73年,巽伽王朝為甘婆王朝取代。.

新!!: 前2世纪和巽伽王朝 · 查看更多 »

上座部佛教

上座部佛教(थेरवाद,IAST:;स्थविरवाद ;僧伽羅文:ථෙරවාද ),佛教宗派,現今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還有一些古印度傳承殘存在孟加拉吉大港山區、尼泊爾連同印度米佐拉姆邦、中國雲南傣族聚居區;與大乘佛教並列為現存佛教最基本的兩大派別。 因其尊奉巴利三藏,以巴利語為聖典語言,因此又稱巴利語系佛教、巴利佛教。因其由印度南傳至錫蘭與東南亞一帶,又稱南傳佛教;與北傳至中亞、東亞、藏區的北傳佛教(包括漢傳、藏傳)相對。現今上座部佛教,源自斯里蘭卡上座部分別說系赤铜鍱部傳承。.

新!!: 前2世纪和上座部佛教 · 查看更多 »

丝绸之路

,常簡稱為絲路,此词最早来自于德意志帝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男爵於1877年出版的一套五卷本的地图集。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时張騫以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陆路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但实际上,丝绸之路并非是一条 “路”,而是一个穿越山川沙漠且没有标识的道路网络,并且丝绸也只是货物中的一种。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约於前5世紀形成的草原絲綢之路、中古初年形成,在宋代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宋初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 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君主制国家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西汉的張騫在前138—前126年和前119年曾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与国外,外国由此信之”,称赞其开通西域的作用。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傳教士等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大伊朗、累范特、阿拉伯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朝鮮、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2014年6月22日,在杜哈举行的第38届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丝绸之路同京杭大运河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新!!: 前2世纪和丝绸之路 · 查看更多 »

中东

中东(Middle East,الشرق الأوسط,המזרח התיכון)是一个地理區域,和西亞大致重疊,並包含部分北非地區,但不包含外高加索地區,也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亚区。這個詞是以歐洲為參考座標,意指欧洲以东,并介于远东和近东之间的地区。具体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

新!!: 前2世纪和中东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前2世纪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且鞮侯單于

且鞮侯单于(?-前96年),為亞洲古匈奴的君主之一,他於前101年接任呴犁湖單于擔任匈奴單于,前96年卒於任。 鞮侯單于繼承匈奴王位後,因為位未鞏固,為免受漢朝襲擊,除了向漢朝傳信說:「漢朝皇帝為我長輩。」外,也同時間將不願投降而被扣留於匈奴的漢使節,全被釋放回漢朝,除此,不久之後,也派使臣前往漢朝進貢。.

新!!: 前2世纪和且鞮侯單于 · 查看更多 »

帕尼翁戰役

帕尼翁戰役或譯巴尼亞戰役(Battle of Panion 或 Battle of Panium),發生在前200年,是塞琉古帝國與托勒密王國在第五次敘利亞戰爭的一場重要戰役,最後以塞琉古安條克三世獲勝。托勒密王國失去柯里敘利亞、腓尼基和巴勒斯坦等地。.

新!!: 前2世纪和帕尼翁戰役 · 查看更多 »

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國儒家倫理文化中的架構,起源于先王之學,經“思孟”“五行”闡發,歷经汉朝,并盛行于宋、明、清三代。三纲指三種儒家認定的倫理关系的原则: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五种儒家認定的人伦关系的原则:仁、义、礼、智、信。.

新!!: 前2世纪和三纲五常 · 查看更多 »

年号

年号是君主時代帝王纪年所立的名号《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5年11月臺灣學術網路第五版試用版,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緣起于中国漢武帝時期,后来朝鮮新羅在6世紀、日本在7世纪后期、越南在10世纪都因为中国的影响,开始使用年号;近代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以及高丽、蒙古国建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都還使用过年号,目前仍使用年号的是仍保持君主制的日本。中國(範圍為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朝鮮半島和越南因為已經廢除君主制已經全面廢止年號。另外中華民國所用的民國紀年和朝鲜使用的主体纪年也常被误认为是年号。.

新!!: 前2世纪和年号 · 查看更多 »

亚洲

亞细亚洲(Ασία;Asia),简称亚洲,面积4457.9万平方公里,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6%(或者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0億,佔世界總人口約60.5%(2010年);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 亞洲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乌拉尔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峡。烏拉爾山脈以東及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丹绒比亚(東經103度31分,北緯1度16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最高峰為-zh-hans:珠穆朗玛峰;zh-hant:聖母峰;-。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面以烏拉山脈、烏拉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及愛琴海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名稱,希臘人稱呼他們的東方(一說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為亞細亞,可能是來源於亞述人的名稱,亞述一詞在亞述的語言中也代表東方,原來只指希臘東方的小亞細亞半島,後來擴展到包括所有東方地區。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

新!!: 前2世纪和亚洲 · 查看更多 »

亞美尼亞王國

亞美尼亞王國(Kingdom of Armenia)是一個存在於公元前321年至428年的王國,除了提格蘭二世於公元前83-66年獨立外,其餘時間都是羅馬帝國與波斯的從屬地區,最大疆域從裡海伸延到東地中海的敘利亞。.

新!!: 前2世纪和亞美尼亞王國 · 查看更多 »

于阗

于阗(又作于寘),古代西域王国,汉、魏、晋均称为于阗,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元史》也称之为斡端。古代居民操塞语,另一说法为藏族和印度的混血部族;--闐語則屬東伊朗語。尉遲烏僧波统治下与归义军关系密切,这时期以后于阗开始使用年号,于阗国于公元1006年被喀喇汗国所灭,该地遂被伊斯兰化。.

新!!: 前2世纪和于阗 · 查看更多 »

康居

康居或康居国,东汉以后亦简称康国,时常为位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昭武九姓宗主国康国的代称,是古代生活在中亚地区的半游牧民族的国家或部落联盟,活动范围主要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及锡尔河中下游。汉朝时期,居住于大宛、乌孙之西北,大月氏之北,奄蔡之东,呼揭以及贝加尔湖的丁零以西等地带。公元前2世纪,控弦者八九万人;公元前1世纪末年,人口达六十万,拥有军队十二万,以卑阗城作为国都和中心(今中亚泽拉夫尚河附近或锡尔河北岸郝树声,简论敦煌悬泉汉简《康居王使者册》及西汉与康居的关系,敦煌研究2009年第1期。);据《汉书·西域传》所载,康居国的錫爾河中下游有五个小王,即苏筹王(治苏筹城)、附墨王(治附墨城)、窳匿王(治窳匿城),罽王(治罽城)和奥鞬王(治奥鞬城),这五个王以及其五座城池在康居王统治之下,一说这五座城即粟特商人城池的前身,后世中国史籍上称为昭武九姓,通称索格底亚那,关于这五座城的居民与以卑阗城为统治中心的康居王族是否属于同一族存在不同意见。葛承雍,敦煌悬泉汉简反映的丝绸之路再认识,西域研究2017年第2期。和所有游牧民族一样,康居人随季节的变化而迁徙。冬季他们南下于锡尔河一带,夏季北上至“蕃内”,两地相距数千里之遥。他們可能是伊朗人種。 张骞从西域返回汉都后,带来了很多关于康居国的信息。汉武帝太初二年(前103年)李廣利第二次伐大宛时,康居王曾答应援助大宛,但见围困贵山城的汉兵处于优势未进攻。汉宣帝神爵四年(前58年),匈奴发生内乱,五单于纷争。直至五凤二年(前56年),匈奴呼屠吾斯自立为郅支单于,与其弟呼韩邪单于对敌。呼韩邪部降汉南迁。郅支部则向西北迁徙,于初元五年(前44年)以3000残兵移至康居领土,据记载郅支单于“杀康居王女及贵人、人民数百,或支解投都赖水中”,并以武力强迫康居人在都赖水(怛逻斯河)河畔兴建了郅支城(今塔拉斯)。汉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以40,000部队穿越帕米尔围困以土木兴建的郅支城,破城杀郅支单于(郅支之战),近3000匈奴人被杀和被俘虏,但西域的康居王对汉仍报有敌对态度。公元前后,康居国开始强盛,曾一度威胁其邻大月氏。1世纪中叶,随着贵霜统一大月氏,其国势转盛,康居国则逐渐衰败。至3世纪时似依旧游牧于锡尔河中游,但势力远不如两汉时期。 据唐代《通典·康国传》记载晋武帝泰始年间康居王那鼻遣使朝贡;北魏太武帝太延中,国名为者舌,遣使朝贡;隋朝时国名康国,隋炀帝大业中期迁使朝贡。(唐)杜佑 《通典》卷193 《康居》后被突厥打击,被突厥化为康里。.

新!!: 前2世纪和康居 · 查看更多 »

底比斯

底比斯可能是指.

新!!: 前2世纪和底比斯 · 查看更多 »

建元

建元是中国多个朝代或朝鮮新羅的年号:.

新!!: 前2世纪和建元 · 查看更多 »

伊稚斜单于

伊稚斜单于是匈奴单于之一,军臣单于之弟,军臣单于死后,他打败了王位继承人、军臣单于之儿於單,夺取了王位。后来於單向汉朝投降,被封侯,不久后死去。卫青和霍去病数次出兵打击的就是伊稚斜单于。.

新!!: 前2世纪和伊稚斜单于 · 查看更多 »

張騫

張騫()字子文,西漢漢中郡成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中國漢代旅行家、外交家、探險家。奉汉武帝之命,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两次被匈奴军队俘虏囚禁,历时13年终于逃回长安复命,从而成功开拓了絲绸之路。因此伟大功绩,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取“广博瞻望”之意),故又稱張博望,封地博望(今河南省方城县博望镇)。为漢朝与西域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新!!: 前2世纪和張騫 · 查看更多 »

彌生時代

彌生時代是北海道与琉球以外的全日本列島的一個時代劃分,處於西元前10世紀到西元3世紀中期。彌生時代是在經歷了以採集為經濟主體的繩文時代之後,一個主要依賴水稻種植的生產經濟時代。事實上,水稻種植在繩文時代晚期就已經出現,但它是作為多樣生產方式的一種而存在著,並不在彌生時代的定義之中。 2003年,国立歴史民俗博物館(歷博)發布了根據放射性碳定年法由附著在弥生土器上的碳化米得到的測定結果,表明了彌生時代始於西元前10世紀。在那時,弥生時代還被推定始於西元前5世紀,歷博的新觀點將其前溯了大約500年。儘管研究人員對於此觀點的看法褒貶不一,然而,作為現代研究的成果,這個觀點是非常可靠的。現在,許多研究人員開始追溯彌生時代的真正起源。 大約在彌生時代的後半期,西元1世紀時,包括東海地方、北陸在內的西日本形成了廣大的地域勢力,在西元3世紀中期進入了古墳時代。.

新!!: 前2世纪和彌生時代 · 查看更多 »

德米特里一世

德米特里一世,可能为以下历史人物:.

新!!: 前2世纪和德米特里一世 · 查看更多 »

德米特里一世 (大夏)

#重定向 德米特里一世 (巴克特里亞).

新!!: 前2世纪和德米特里一世 (大夏) · 查看更多 »

匈奴

匈奴(上古汉语:*qʰoŋ.nˤa),是亚洲大陆北部的遊牧民族在漠北建立的古代国家,存在年代約在前209年至48年,其后分裂为北匈奴(48年—93年)和南匈奴(48年—216年)。統治領域約略在現今蒙古国、西伯利亚南部、中亞與中國北部地區。公元4至5世纪又陆续在中原和西域建立汉赵、北凉、胡夏、高昌北凉等汉化政权。 匈奴是部落体制的国家,建立了一套尊卑分明的内外官制,分王庭、左方和右方三个辖区,分别由单于、左右贤王负责监理,各自在自己的分地游牧而居,各有自己的军官、文官,对领土也有强烈欲望。其王族為攣鞮氏,其領袖稱单于,其下轄各王,統領各部落,单于和诸王的皇后和妻子称阏氏(匈奴实行一夫多妻制),在匈奴政治上有一定影响。在學界中有許多关于匈奴部落国家体制的假設,但是因為關於他們的資料留到後世的並不多,而且保留到今天的資料,主要都是透過另一視角的中國文獻,因此在學界中仍然存在爭議。 匈奴不是一直以来都很强盛,司马迁的《史记》曾记载在头曼和冒顿单于初期周边情况是“东胡彊而月氏盛”(《汉书》“東胡強而月氏盛”),头曼单于曾将自己儿子冒顿送到西部的月氏作質子;《史记》记载冒顿单于在位初期“东胡彊盛”,必须将所爱阏氏给予东胡王。.

新!!: 前2世纪和匈奴 · 查看更多 »

僧伽罗

僧伽罗(梵语名Simhaladvipa),是斯里蘭卡古代名称,又称狮子国、師子國、师子洲。宋代之後,稱呼它為细兰。明朝時稱锡兰。.

新!!: 前2世纪和僧伽罗 · 查看更多 »

刘安

刘安(),西汉沛郡丰(今江苏省丰县)人,刘邦之孙,刘长之子,淮南王,都寿春。招門客一同撰写《鸿烈》(后世称《淮南子》)。《汉书》记载,汉武帝时刘安因被告谋反而畏罪自杀。 但是人民相信,劉安是煉丹“得道成仙”,而且他沒服完的仙丹被家裏的雞跟狗喫了,造成「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受到民間信仰。至今豆腐店、道教人士還奉祀他。.

新!!: 前2世纪和刘安 · 查看更多 »

刘邦

汉高帝劉邦(),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蘇徐州丰县)人。秦末汉初的政治家、軍事家。刘邦从沛县起兵反秦,被萧何、曹參、樊哙等人拥立,自稱沛公,后投奔楚項梁,以“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约,破武关,秦王子婴降。秦国灭亡后,项羽分封入关诸侯有功者,封刘邦為汉王。楚汉战争中,劉邦擊敗項羽獲勝,統一自秦亡後的天下,於西元前202年稱帝,史称西漢,為漢朝开国皇帝,駕崩於西元前195年,在位7年,死后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丙寅,葬。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庙。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一下》:五月丙寅,葬长陵。已下,皇太子、群臣皆反至太上皇庙。群臣曰:“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曰高皇帝。,史稱汉高帝。太祖為其正式廟號,而史書多稱呼 「漢高祖」。.

新!!: 前2世纪和刘邦 · 查看更多 »

喜帕恰斯

喜帕恰斯(ίππαρχος,Hipparkhos,),或译希帕求斯,古希腊的天文学家,有“方位天文学之父”之稱。 公元前134年,他繪製出包含1025颗恒星的星图,并创立星等的概念,亦发现了岁差现象。。喜帕恰斯也被認為是三角函數的創始者。.

新!!: 前2世纪和喜帕恰斯 · 查看更多 »

喀喇汗国

喀喇汗国或喀喇汗王朝(哈卡尼亚语:خاقانیه;维吾尔语:قاراخان;土耳其语:karahanlı;波斯语:آل افراسیاب‎,《宋史》作黑韓《宋史》卷四百九十于闐傳 或疏勒國,是突厥人在中亚建立的一个国家,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国家。这个国家的早期历史至今依然未被厘清,10世纪中叶这个国家在中亚开始迅速扩张,在10世纪末已统治了包括今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塔吉克斯坦和中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的广大地区,长期有效的控制着东起和田-库车、西至布哈拉、北自巴尔喀什湖、南抵興都庫什山脈范围内所有的中亚重要的城市。喀喇汗国的首都最初在八剌沙衮(夏都)和喀什噶尔(冬都)。在11世纪中叶分裂为两个部分后,东喀喇汗国的首部为喀什噶尔,西喀喇汗国的首部为乌兹根。东喀喇汗国在1211年亡于西辽,西喀喇汗国在1212年亡于花剌子模王朝。.

新!!: 前2世纪和喀喇汗国 · 查看更多 »

周勃

周勃(),沛县(今江苏沛县)人,秦末汉初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汉太祖刘邦认为周勃“厚重少文”,可以托付大事,以軍功高,封为绛侯。汉文帝時,拜右丞相。.

新!!: 前2世纪和周勃 · 查看更多 »

儒家

儒家,又稱儒學、孔孟思想、孔儒思想,是起源於中國並同時影響及流傳至其他周遭東亞地區國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與宗教體系。前5世紀由孔子創立,脫胎自周朝禮樂傳統,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重視五倫與家族倫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輕徭薄賦,抨擊暴政,力圖重建禮樂秩序,移風易俗,保國安民,富於入世理想與人文主義精神。 儒家尊崇孔子為聖人,以四書五經為經典,得孟子、荀子、董仲舒、韓愈、二程、朱熹、王陽明、顧炎武、朝鮮李退溪、日本山崎闇齋等等大儒加以發揚,歷久而猶新,對東亞政治文化與道德教育都有重大貢獻。20世紀中國內憂外患,國力衰弱,儒家普遍受到知識份子及一般民眾的批評和唾棄,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和破壞(如「打倒孔家店」、迂腐且「吃人的禮教」)。儒家失去可供託身的制度或組織,脫離於平民百姓的生活,僅獲新儒家等少數學者仍獻身和發揚。這也導致現代中國人在生活經驗中實際甚少接觸儒家價值,也很難有參與儒學的機會,使得相關教育沒有寄身之所,其價值觀也和日常生活越來越疏遠。海外華人接觸儒家,來自書本亦遠多於來自生活經驗。現代儒家趨向學術轉型,學者多著重探討儒家究竟屬於什麼形態的宗教或哲學,以及現代人怎樣才能在儒學中安身立命。學者一般推斷儒家在現代世界中勢必難以重拾昔日光輝,但其倫理思想對東亞乃至世界的文化教育經濟發展仍將有所貢獻。 主要負責推動執行教育 《漢書藝文志》記載:「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儒家初出現時聲勢微弱,起初僅是諸子百家中不甚起眼的學派,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自百家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學術思想主流和官方意識形態,逐漸滲透到專制政治的各個層面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此段說明正可代表其發展歷程。 儒家在秦代大受迫害,自漢代起卻得到朝廷獨尊,成為官學與國教,掌握文化教育與入仕之途,奠定儒家在中國歷史文化的崇高地位。在兩晉南北朝和唐代,儒家與佛、道二家並稱三教,儒學一度失去在哲理思想領域的領導地位,繼後經宋儒重新闡釋,形成理學,發展心性之學,儒家得以重振聲勢,倫理思想滲透到中國社會各個層面,並流傳到朝鮮、日本、越南、琉球等地,大受尊崇,成為東亞一大學術思想體系,在朝鮮尤其深入民心,其流佈較在中國本土更為普及。.

新!!: 前2世纪和儒家 · 查看更多 »

冒頓單于

#重定向 冒顿.

新!!: 前2世纪和冒頓單于 · 查看更多 »

军臣单于

军臣单于是匈奴單于之一,在位35年(前161年-前126年),老上单于之子。 漢文帝時,軍臣單于派兵入侵漢的上郡及雲中。漢景帝時,兩國恢復和親。漢武帝在前133年放棄對匈奴的和親政策,設計誘使軍臣單于入馬邑,打算以預先佈置的30餘萬漢軍圍捕單于,單于中計,親自率領10萬騎兵南下,可是未入馬邑已經生疑,派兵捕得漢雁門尉史,尉史把漢的計謀說了出來,單于撤退,此後漢匈關係破裂。 前127年,漢攻佔河套地,設朔方郡。漢元朔三年(前126年)冬,軍臣單于死,其弟伊稚斜自立為單于。軍臣單于太子於單逃入漢境投降,漢封他為涉安侯,數月後去世。.

新!!: 前2世纪和军臣单于 · 查看更多 »

元朔

元朔(元年:前128年 - 末年:前123年)是汉武帝的第三个年号,以纪念前129年卫青打击朔方(北方)匈奴祭祀祖先的龙城。这是首次西汉对匈奴的主动出击。使用元朔这个年号一共六年。.

新!!: 前2世纪和元朔 · 查看更多 »

兒單于

兒單于(?-前102年),本名烏師廬(《汉书》作詹師廬),在前105年-前102年任匈奴單于。 烏師廬是前任匈奴單于乌维单于之子。因為他成為單于時年紀尚小,故被称為“儿单于”。 從烏師廬時期起,匈奴逐漸把重心向西北轉移。烏師廬「好殺伐」,國人不安。左大都尉欲殺單于,在前104年派人請求漢朝發兵支援,漢朝便在北方塞外築受降城,可是受降城距離匈奴仍是太遠。前103年,漢朝派趙破奴率領二萬餘騎兵北上支援左大都尉,左大都尉知道漢軍接近,欲舉事,被單于發覺,左大都尉被殺,漢軍後來也全軍覆沒。.

新!!: 前2世纪和兒單于 · 查看更多 »

前101年

没有描述。

新!!: 前2世纪和前101年 · 查看更多 »

前111年

没有描述。

新!!: 前2世纪和前111年 · 查看更多 »

前115年

没有描述。

新!!: 前2世纪和前115年 · 查看更多 »

前133年

没有描述。

新!!: 前2世纪和前133年 · 查看更多 »

前146年

没有描述。

新!!: 前2世纪和前146年 · 查看更多 »

前180年

没有描述。

新!!: 前2世纪和前180年 · 查看更多 »

前200年

没有描述。

新!!: 前2世纪和前200年 · 查看更多 »

前2世紀月食列表

前2世紀月食列表為月食列表的其中之一,本表依照月食發生的年度排序。藉由下方數據的列表統計,前2世紀月食發生次數,一共是240次。其中月全食69次,半影月食86次,月偏食85次。由各年度月食發生的列表中發覺到每一年的出現次數至少兩次(發生時間幾乎接近農曆的十五日)。 由下列列表列出各年的月食狀態,一年當中月食發生次數三次的有:公元前198、196、188、184、180、177、169、166、162、159、150、148、144、141、133、131、130、123、115年;四次的有:公元前191、173、155、137、126、119、112、108、101年;罕見五次的有:公元前104年;其餘為兩次。.

新!!: 前2世纪和前2世紀月食列表 · 查看更多 »

前46年

没有描述。

新!!: 前2世纪和前46年 · 查看更多 »

前74年

没有描述。

新!!: 前2世纪和前74年 · 查看更多 »

犹太人

犹太人(יְהוּדִים,),又称犹太民族,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的一个族群。根据犹太教律法《哈拉卡》的定义,一切皈依犹太教的人(宗教意义)以及由犹太母亲所生的人(種族意义)都属于犹太人。犹太人发源于西亚的以色列地或希伯来地。犹太人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犹太教是维系全体犹太人之间认同感的传统宗教。犹太教不欢迎外族皈依,要皈依犹太教的外族人必须通过考验才可以,虽然如此历史上世界各地仍有小部分不同肤色的人群通过皈依犹太宗教而成为犹太族群的一部分,而犹太人也由此从阿拉伯半岛的一个遊牧民族,发展成为遍布全球的世界性族群之一。 根据有关犹太人组织的统计,2007年全球犹太人总数约在1,320万人左右,其中540万人定居在以色列,530万人居住在美国,其余则散居在世界各地。犹太人口总数仅占全球总人口的0.2%, based on 。根据其他组织的统计,美国国内的犹太人人数则达到650万人或美国人口的2%。上述数据也包含了自认为是犹太人但没有归属于任何犹太社团组织的人群,但事实上,全球犹太人的总人口数很难得到准确统计,因为犹太人的定义存在多种标准和界定方式,导致统计的准确性受到了影响。.

新!!: 前2世纪和犹太人 · 查看更多 »

祭司

祭司,依信仰或神職層級而有不同的稱呼,如祭師、司祭等,是指在宗教活动或祭祀活动中,为了祭拜或崇敬所信仰的神,主持祭典,在祭坛上为共祭或主祭的神职人员。祭司在早期社会中已经出现(如巫覡宗敎)。根据不同的信仰,祭司被认为具有程度不同的神圣性。在羅馬天主教中祭司(司铎)除了要主持彌撒及婚禮外,為垂危者禱告、告解甚至驅魔也是祭司的職務,或协助主教管理教务。祭司(司铎)通常也是一个教堂的负责人。.

新!!: 前2世纪和祭司 · 查看更多 »

科爾基斯

科爾基斯(英语:Colchis 或 Kolchis;格鲁吉亚语:კოლხეთი Kʼolkheti; 希腊语: Κολχίς, Kolchís),按羅氏希臘拉丁文譯音表應譯為“科爾喀斯”,是格鲁吉亚的一個地區,位於該國西部,也曾經是一個王國。 希臘神話中阿爾戈英雄到這裡尋找金羊毛。 Category:希臘神話地理 Category:格魯吉亞.

新!!: 前2世纪和科爾基斯 · 查看更多 »

科馬基尼王國

科馬基尼王國(前163年-72年),是位於安那托利亞接近安條克的一個希臘化王國,原為塞琉西帝國的一個部落省,其後在前163年成為獨立王國,最終在72年被羅馬吞併。.

新!!: 前2世纪和科馬基尼王國 · 查看更多 »

科林斯

科林斯(Κόρινθος,),在新約聖經中又譯哥林多或格林多,是希腊的歷史名城之一,位于连接歐洲大陸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科林斯地峡上,西面是、东面是萨罗尼科斯湾,距離首都雅典約78公里。現今為科林西亞州的首府,人口约2.4萬人。 環繞該城的其他小鎮,依順時針方向次序,是位於海岸的Lechaio、Isthmia、Kechries及位於内陆的Examilia及科林斯古城。地理上环绕该城的是沿海狭窄的沃恰(Vocha)平原、科林斯湾、科林斯运河、萨罗尼科斯湾、奥涅亚山(Oneia),和建有中世纪卫城的独石“科林斯卫城”(Acrocorinth)。.

新!!: 前2世纪和科林斯 · 查看更多 »

第三次布匿战争

三次布匿战争是古罗马和古迦太基之间三次布匿战争中最后最短的战争,作战三年,前149年-前146年。.

新!!: 前2世纪和第三次布匿战争 · 查看更多 »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

三次馬其頓戰爭(Third Macedonian War,前171年─前168年)是羅馬共和國與馬其頓安提柯王朝國王珀爾修斯之間的戰爭。前179年,馬其頓國王腓力五世逝世,他天才及有野心的兒子珀爾修斯繼承王位。珀爾修斯與亞洲塞琉古帝國塞琉古四世的女兒勞迪科(Laodike)結婚,並且增加他軍隊的規模。他也與伊庇魯斯及伊利里亞與色雷斯的一些部族結為同盟。這些部落則是與如阿布魯普里士(Abrupolis)統治的撒帕伊亞(Sapaei)等等與羅馬同盟的色雷斯部族為敵。他恢復過去與一些希臘城邦之間的連結。珀爾修斯國王宣稱他將會帶起希臘的革新並回復過去的強盛與繁榮。 羅馬人開始擔心珀爾修斯會破壞羅馬在希臘地區的政治控制力,並且恢復過去馬其頓帝國對希臘城邦的統治權。討厭馬其頓的帕加馬國王歐邁尼斯二世指責珀爾修斯企圖破壞其他城邦的法律,並且破壞馬其頓與羅馬之間的和平狀態。羅馬人擔心希臘的權力平衡被破壞,於是向馬其頓宣戰。珀爾修斯於在拉里薩面對普布利烏斯·李錫尼·克拉蘇(Publius Licinius Crassus)的軍隊。這第一場戰鬥,即卡利基努斯戰役,由珀爾修斯獲得勝利。珀爾修斯並沒有趁勝追擊。相反的,他向羅馬提出訂定和平條約的請求,但是被羅馬拒絕了。羅馬軍隊長期都有訓練上的問題,羅馬的指揮官無法成功地帶軍進入馬其頓的國土內。 在此同時,珀爾修斯在伊利里亞對抗另一支羅馬軍隊。馬其頓國王想要爭取帕加馬國王歐邁尼斯二世與亞洲塞琉古帝國安條克四世的支持,但是他失敗了。前169年,執政官昆圖斯·馬爾基烏斯·菲利普斯(Quintus Marcius Phillipus)穿過奧林匹斯山成功進入馬其頓。然而他的軍隊卻在接下來首次與敵軍會面的時候因為太累而無法戰鬥。最終,珀爾修斯於前168年6月22日的彼得那戰役(Battle of Pydna)被羅馬執政官盧基烏斯·埃米利烏斯·保盧斯·馬其頓尼庫斯的軍隊打敗。珀爾修斯的王位被廢,並被帶至羅馬。馬其頓被分成四個羅馬附屬的共和國。這些附屬共和國必須交稅給羅馬,但是不用交過去珀爾修斯時代那樣多的稅收。馬其頓與希臘城邦之間經濟與政治的聯繫被裁減了。此外,羅馬從馬其頓領導人家庭中,帶走了數百名成員當作囚犯,其中包括歷史學家波利比奧斯。這也是希臘化的馬其頓與安提柯王朝政體的結束,雖然羅馬在前146年再度回到馬其頓來象徵性地毀滅科林斯(見第四次馬其頓戰爭),就如同他們在第三次布匿戰爭那樣毀滅迦太基一樣。.

新!!: 前2世纪和第三次马其顿战争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马其顿战争

二次馬其頓戰爭發生於公元前200年–前196年,羅馬和帕加馬王國和羅德島聯合起來與馬其頓腓力五世交戰。戰爭結果腓力五世遭受到大敗,馬其頓失去在希臘半島、小亞細亞和色雷斯所有領土,而羅馬宣布所有的希臘城邦將獲得自由。這場戰爭標誌著羅馬開始大幅干涉東地中海事務,甚至最終征服整個區域。.

新!!: 前2世纪和第二次马其顿战争 · 查看更多 »

箕子朝鲜

箕子朝鲜(기자조선),根据《史记》、《尚书大传》、《汉书》等史书的说法,是在公元前11世紀到前2世紀期間由商朝宗室箕子在辽宁与当地原住民东夷人一起建立的一个国家。是以东夷人为主体的国家。有学者认为该国原为箕氏侯国,在辽西的喀左县一带,与孤竹国相邻;在战国时代为燕国将领秦开所败,其国君被迫率百姓遁入朝鲜半岛。.

新!!: 前2世纪和箕子朝鲜 · 查看更多 »

米南德一世

米南德一世(救主)(希臘語: Μένανδρος ο Σωτήρ),或譯彌蘭王,為印度-希臘王國國王。約在公元前155年到公元前130年間統治印度-希臘王國Bopearachchi (1991),他統治下的印度-希臘王國國勢來到最高峰,他也是最為重要的印度-希臘國王,任內佛教蓬勃發展,可能改信佛教。 米南德出生於高加索的亞歷山卓,他成為國王後掌握了印度旁遮普地區全境,他的王國從東邊的喀布爾河谷至西邊拉維河流域。古印度的作家記載了米南德一世曾發起遠征拉賈斯坦邦,向東遠攻至恆河流域巴特那華氏城。古希臘地理學家斯特拉波記載了米南德征服的印度部族比亞歷山大大帝降伏的還多。 由於大量出土米南德的錢幣,可以推測他的王國商業繁榮且在位長久。另外他也是佛教的資助者,佛教經典《彌蘭陀王問經》又譯《那先比丘經》,就是記錄米南德一世與那先(Nāgasena)比丘有關佛教教義的問答集。米南德約在前130年逝世,佛教經典認為他晚年皈依佛門,並把王國交給兒子後出家,但西方作家普魯塔克卻說米南德是在征途中於軍營中辭世,因為米南德受人愛載,王國境內的城市均分他的骨灰,分別各建紀念塔安置,很可能類似窣堵坡(佛塔)。.

新!!: 前2世纪和米南德一世 · 查看更多 »

米特里達梯一世

米特里達梯一世(希臘語ο ΜιΘριδάτης Кαλλίνικος ;公元前109年-前70年在位),科馬基尼王國第三任國王,是薩姆斯二世之王子及繼承人。 在公元前109年繼承王位之前,米特里達梯與敘利亞的希臘公主勞迪絲七世(Laodice VII Thea)結婚,作為和平結盟的手段。勞迪絲的父親正是塞琉古王朝國王安條克八世。米特里達梯欣然接受希臘文化。勞廸斯為他生下一個王子,就是後來的 安條克一世(約公元前86年-前38年)。 米特里達梯卒於公元前70年,其王位由安條克繼承。.

新!!: 前2世纪和米特里達梯一世 · 查看更多 »

米特里达梯一世 (帕提亚)

米特里达梯一世(Μιθριδατης A,?-约前132年)是帕提亚(安息)国王,在前165年-前132年在位)。按照帕提亚王朝的传统,他的另一个名字是阿尔萨克六世。米特里达梯一世继承了兄长弗拉特斯一世的王位。他对虚弱的塞琉古王朝展开一系列军事行动,把帕提亚帝国的疆域向西大大扩展,远达美索不达米亚北部。 米特里达梯一世趁塞琉古王朝内部混乱之际蚕食它的东方行省,包括米底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约前141年,米特里达梯一世侵入巴比伦,驱逐塞琉古王朝总督,宣布自己为巴比伦国王。前139年,帕提亚军队在战斗中俘获叙利亚国王德米特里二世。米特里达梯一世进而征服埃里迈达、培尔西达和巴克特里亚,后者当时正遭到大月氏人的入侵。连亚美尼亚也处于米特里达梯一世影响之下。 由于米特里达梯一世的武功,帕提亚崛起为国际舞台上的头等大国。 Category:安息国王.

新!!: 前2世纪和米特里达梯一世 (帕提亚) · 查看更多 »

粟特

粟特(古波斯语:Suguda-),或譯窣利、索格特,為中亞古代民族,屬於歐羅巴人種中的伊朗人種,中國人稱之為昭武九姓、九姓胡、雜種胡,粟特原本生活在阿姆河和錫爾河之間的澤拉夫善河流域,通稱索格底亞那(Sogdiana),今屬烏茲別克,部份在塔吉克和吉爾吉斯。粟特由大小不一的綠洲國家組成,常臣屬於外族,屬於商業民族,控制了絲綢之路上的貿易,散居遠方。.

新!!: 前2世纪和粟特 · 查看更多 »

納巴泰人

納巴泰人(阿拉伯文:;英文:Nabataeans。又譯納巴提人), 是在約旦、迦南的南部和阿拉伯北部營商的古代商人。弗拉維奧·約瑟夫斯把敘利亞和阿拉伯的邊界、幼發拉底河至紅海的地命名為「納巴泰」,也就是他們位於綠洲的居住地和名字來源。 他們寬鬆的貿易管理網絡以一串綠洲為中心點,但中心點沒有足夠範圍作集体農業,而綠洲間的通路在荒漠周遭毫無防線。在106年羅馬帝國皇帝圖拉真征服納巴泰並併入羅馬帝國,令到其文化尤其是罐裝著色陶器業分散,最後永久失落。.

新!!: 前2世纪和納巴泰人 · 查看更多 »

索菲尼王國

索菲尼王國(Ծոփքի Թագավորութուն)是古代亞美尼亞人的一個王國。該王國建於公元前2世紀,並保持獨立至前90年代,直至被提格蘭大帝征服,成為他的王國的一部份。.

新!!: 前2世纪和索菲尼王國 · 查看更多 »

紹爾瑪格一世

紹爾瑪格一世(საურმაგ I,Saurmag I),是格魯吉亞歷史上第二位君主,於前237年-前162年上任,他是法尔纳瓦兹一世的兒子,是法爾納瓦齊烏尼王朝的皇室成員。.

新!!: 前2世纪和紹爾瑪格一世 · 查看更多 »

罗马

羅馬(Roma)是意大利首都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文明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並保存大量古蹟而被暱稱為「永恆之城」。其位於意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羅馬同時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樞,擁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梵蒂岡城是罗马主教即天主教会教宗及聖座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斯同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現今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1980年,羅馬的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新!!: 前2世纪和罗马 · 查看更多 »

罗马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是古罗马在前509年到前27年之间的政体,其正式名称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也有观点主张尤利乌斯·恺撒担任终身独裁官的前44年作为共和国的结束时间。.

新!!: 前2世纪和罗马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美洲

美利堅洲(英文:Americas),简称美洲,位于西半球,自然地理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面積達4254.9万平方公里,佔地球地表面积的8.3%、陆地面积的28.4%。人文地理则将之分为盎格鲁美洲(大多使用英語)和拉丁美洲(大多使用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美洲地区拥有大约9.5亿居民,占到了人类总数的13.5%。 最早发现并移民美洲的美洲原住民是东亚人后裔,迁徙时间至晚约在一万年前。多数原住民已经被欧洲移民有组织屠杀,已经不是主要居民。对于欧洲人来说,美洲最初并不为所知,后被航海家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並误认为是印度,以致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流传之今。后以意大利探险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的名字命名,并沿用至今。 最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向美洲移民,后来荷兰、英国、法国也向那里移民。1776年,美洲诞生第一个西方殖民独立国家——美国。.

新!!: 前2世纪和美洲 · 查看更多 »

羅塞塔石碑

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又譯為羅塞達碑),是一塊製作於公元前196年的花崗閃長岩石碑,原本只是一塊刻有古埃及法老托勒密五世詔書的石碑,但由於這塊石碑同時刻有同一段内容的三種不同語言版本,使得近代的考古學家得以有機會對照各語言版本的內容後,解讀出已經失傳千餘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義與結構,而成為今日研究古埃及歷史的重要里程碑。羅塞塔石碑最早是在1799年時由法軍上尉(Pierre-François Xavier Bouchard)在一個埃及港灣城市羅塞塔(今日亦稱為拉希德)發現,但在英法兩國的戰爭之中輾轉到英國手中,自1802年起保存於大英博物館中並公開展示。.

新!!: 前2世纪和羅塞塔石碑 · 查看更多 »

烏孫

烏孫國是西漢時由游牧民族烏孫在西域建立的行國,位於巴爾喀什湖東南、伊犁河流域,立國君主是獵驕靡。 烏孫國首領稱為“昆莫”或“昆彌”。西漢文帝時,被匈奴擊潰的月氏攻擊烏孫的牧地,烏孫族大敗,昆莫難兜靡被殺害。匈奴冒頓單于收留烏孫餘部,孫兒軍臣單于約於前113年指派獵驕靡率領烏孫遠征伊犁河、楚河流域的大月氏,烏孫軍大獲全勝,隨後獵驕靡在那裡建立了一個國家,以族名命名為烏孫國。匈奴通過烏孫間接控制了從伊犁河流域西抵伊朗高原的交通線。雖然軍臣單于死後,烏孫國便「不肯復事匈奴」,但是很長時間內一直羈屬匈奴。烏孫國曾經是西域最強大的國家,後來與西漢建交,西漢宣帝時分裂為二,5世紀為柔然所滅。 前蘇聯學者認為烏孫文化是操印欧语系的塞人(塞迦,即薩迦或塞克,斯基泰人)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並稱塞-烏孫文化,烏孫文化時期是前300年-300年。亦有其他外國學者進行考古研究時為塞克文化及烏孫文化定下時限(Saka/Wusun period,前600-400年)。中國新疆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的學者推斷在先秦时期烏孫自號「昆」,是一個古老的西戎部落,春秋戰國時代與月氏遊牧於河西走廊,,,,104-112頁。.

新!!: 前2世纪和烏孫 · 查看更多 »

疏勒

#重定向 疏勒国.

新!!: 前2世纪和疏勒 · 查看更多 »

甌貉

貉(),《史記》稱作“甌駱”,中國大陸翻譯陶維英的《越南古代史》時譯作“甌雒”,瓯骆国是传说中位于今越南北部的一個王国。“西瓯骆”是指居住在南越王国西部邊境地帶的甌越及雒越兩個部落,瓯骆国是南越王国西部地區甌越人及雒越人建立的國家,雒越的始祖是骆龙君 。甌貉國於公元前207年被併入南越國,現代學者認為甌貉國可能是部落聯盟。 根據《大越史記全書》、《欽定越史通鑑綱目》等后世書籍的記載,前257年,古蜀王子安陽王滅文郎,建立甌雒。不過根據現代學者考證,認為安陽王是甌越部族首領,文郎的鴻龐氏則是雒越部族首領。 安陽王在今日河內市以北35公里處建立古螺城,作為王國的首都。該國的神機弩非常出名。前207年,趙佗攻圢甌雒,戰後,將兒子趙仲始入贅給安阳王。仲始將神機弩折斷,最終導致安陽王戰敗自殺,甌雒也隨即被南越國所滅。.

新!!: 前2世纪和甌貉 · 查看更多 »

焉耆

焉耆(维吾尔文:Qarasheher)又称乌夷、乌耆、阿耆尼,新疆塔里木盆地東北部古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回族自治县附近。.

新!!: 前2世纪和焉耆 · 查看更多 »

白登之围

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六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今中国山西省大同市东北马铺山)的事件。.

新!!: 前2世纪和白登之围 · 查看更多 »

百乘王朝

乘王朝(, 摩揭陀俗語: सालवाहण, ,Śātavāhana Empire),又譯為等乘王朝、娑多婆訶王朝、案達羅王朝,是南印度德干高原的一個王國。一般認為百乘王朝存在於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2世紀,另有說法認為王朝始於前3世紀。範圍包括今日的安得拉邦、泰倫加納邦、馬哈拉施特拉邦。在不同時期,百乘王朝有不同的首都,包括阿馬拉瓦蒂和普拉提須薩納(今派坦)。此外,勢力範圍也曾到部分的中央邦、古吉拉特邦、卡納塔克邦。在孔雀王朝滅亡後的時期,百乘王朝維護了德干地區的和平,並長期的抵抗來自塞種西薩特拉普王朝的入侵。.

新!!: 前2世纪和百乘王朝 · 查看更多 »

非洲

阿非利加洲(Africa),簡稱非洲,位于地球东半球西部,欧洲之南,亚洲以西,地跨赤道南北,面積為30,221,532平方公里,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Sayre, April Pulley.

新!!: 前2世纪和非洲 · 查看更多 »

西汉

西汉(前206年或前202年-8年、23-25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是汉朝的一部分。前206年刘邦被西楚霸王分封为汉王而建立政權,后经过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取胜后,前202年最终统一天下,在定陶县 (今属山东省)称帝,定都长安,国号为“汉”。项羽以“巴蜀汉中四十一县”封刘邦,以治所在汉中称“汉王”,称帝后遂以封国名为王朝名。又刘邦都城长安位于刘秀所建汉王朝都城洛陽之西,为加以区别,故史称“西汉”,有时又以都城与刘秀所建汉王朝的相对位置代称为“西京”。而刘邦建立的汉王朝在刘秀所建汉王朝之前,因此历史上又称前者为“前汉”。 西汉建立后,刘邦废秦苛法,实施无为而治。减轻赋稅和徭役,釋放部分奴婢,抑制富商,限制土地兼併,并且獎勵開荒,使汉初经济得到恢复。文帝、景帝时继续重视农业,盐铁等手工业及商业也有发展 中国战略网。 西汉初期分封诸侯王,而后地方诸侯王势力膨胀,最终导致在景帝时出现了「七国之乱」,平叛后诸侯王势力被削弱。 武帝时是西汉的鼎盛时期。国家统一货币,铸五铢钱,严禁私铸钱,铸铁业实行国家专营,实行均输法、平准法,朝廷财政收入大增。在这基础上,武帝采取了积极的对外政策。北方匈奴长期以来是汉朝主要边患,武帝发动了三次战役打击匈奴,使匈奴远徙漠北,保证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又在西北边地屯田,修长城,筑烽燧,并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中亚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欧亚大陆文化贸易的交流。武帝还采用儒生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授五经,使经学成为食禄的工具 中华文化信息网。当时又建立藏书库,整理图籍,使文化得到发展。史学家司马迁写下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昭帝、宣帝时,出现外戚专政,豪强势力增强,流民增多。元帝以后,宦官和外戚更加得势,百姓起义不断出现。成帝时太后的外戚王氏控制了政权,王氏兄弟四人和侄王莽相继为大司马大将军。哀帝时,王莽企图用「再受命」的办法来解决危机,结果失势。平帝时,王莽复起,通过一系列手段来为支持自己篡位夺权做准备。平帝病死,孺子刘婴立,王莽见有机可乘,于居摄三年(公元8年)废孺子婴,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西汉亡。西汉一共210年。假如不算少帝、昌邑王(废帝)刘贺等一些在位时间较短且为吕雉等人的傀儡皇帝的话,西汉一共经历了11代皇帝、12代君主(因为孺子婴没有当上皇帝,仅仅当了3年的皇太子)。也有把新朝灭亡后在長安重建漢室的更始帝算作西汉最後一位皇帝,但劉秀建立的東漢並不視其為漢朝皇帝,因此歷史說法存在爭議。 西汉极盛时的疆域东、南到海,西到今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葱岭一线,西南到今云南、广西以及今越南中部,北接大漠,东北至今朝鲜半岛北部。 西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外贸易繁荣,耕地扩大,冶金和纺织技术先进,现在巩县铁生沟遗址发现的低温炒钢炉在世界冶金技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西汉是中华文化的高峰,通过丝绸之路和各国往来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西汉定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陵寝遍布关中,文物遗存十分丰富,显示出“汉并天下”的时代风貌。汉朝后华夏族出现了新的自称“汉族”。.

新!!: 前2世纪和西汉 · 查看更多 »

馬加比家族

加比家族(希伯來文:)是猶太教世襲祭司長的家族。 於公元前167年,猶太祭司瑪他提亞(Mattathias)領導猶太人對抗塞琉古王朝。瑪他提亞於公元前166年卒,猶大·馬加比繼承父志並奪回耶路撒冷的第二聖殿。其後,馬加比家族成員猶大·馬加比之弟約拿單及西門繼續進行其抗爭,建立了哈希芒王朝(Hasmonean Dynasty)。.

新!!: 前2世纪和馬加比家族 · 查看更多 »

馬其頓

其顿(Macedonia )是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上的地理和历史地区。长期以来,它的界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现在认为该地区涉及六个巴尔干半岛国家:希腊(北部的馬其頓地區)、北马其顿共和国、保加利亚(布拉格耶夫格勒州)、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它占地约,人口约476万。 馬其頓共和國自立國以來,一般簡稱為“馬其頓”;但馬其頓共和國和馬其頓地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因此存在名称争议。希臘方面認為“馬其頓”是希臘歷史的一個概念,反對馬其頓共和國使用“馬其頓”名稱,所以暫名為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现在普遍认为马其顿共和国的首都为史高比耶。 马其顿地区其已知的最古老定居点可追溯到约9000年前。公元前4世纪中叶,马其顿王国统治了巴尔干半岛;从那之后,马其顿的历史便开始多元化。.

新!!: 前2世纪和馬其頓 · 查看更多 »

馬其頓王國

其頓王國(古希臘語:Μακεδονία)是古希臘西北部的王國。其史上最輝煌的時刻,也就是亞歷山大帝國(馬其頓帝國),是由亞歷山大大帝開創。 亞歷山大帝國是历史上继波斯帝国之后第二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其疆域东自费尔干纳盆地及印度河平原,西抵巴尔干半岛,北从中亚细亚、裏海和黑海起,南达印度洋和非洲北部。.

新!!: 前2世纪和馬其頓王國 · 查看更多 »

马邑之谋

邑之谋,又称马邑之战、马邑之围,是前133年汉朝策划的一场对匈奴的诱敌歼灭战,结果被匈奴识破,没有成功。马邑之谋虽然失败,但结束了汉朝自汉高帝时期以来对匈奴奉行的和亲政策,同时也拉开了汉匈全面战争的序幕。.

新!!: 前2世纪和马邑之谋 · 查看更多 »

誅殺諸呂

#重定向 诛吕安刘.

新!!: 前2世纪和誅殺諸呂 · 查看更多 »

高加索

加索(კავკასია;車臣語、俄語:Кавказ)是位於西亞及東歐交界處,黑海、裏海之間高加索山脈的地區,總面積約44萬平方公里。該地名根據古羅馬學者老普林尼著作《博物志》的追溯,是來自斯基泰「kroy-khasis」,意為「冰雪閃耀」或「雪白」。境內最高峰、海拔5,642米的厄尔布鲁士山被称为“欧洲之巅”。 由于被高加索山脉分割,该地区分为南高加索和北高加索两部分。南高加索又称外高加索,面积约18.5万平方公里,包括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国。北高加索又稱內高加索,属于俄罗斯。达吉斯坦、车臣、印古什、北奥塞梯、卡巴尔达-巴尔卡尔等共和国都分布在这里。.

新!!: 前2世纪和高加索 · 查看更多 »

高加索伊比利亞王國

伊比利亞(格魯吉亞語:იბერია,又稱ივერია)是古希臘及羅馬人對卡特--(Kartli,公元前4世紀-公元5世紀)的--王國的稱謂,約在現今--的東部及南部。 通常稱之為「高加索伊比利亞」或「東伊比利亞」,以別於現今國家西班牙、安道爾及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高加索伊比利亞人(或「卡特維爾語族」,Kartvelians)成為日後格魯吉亞國家地位的基礎及現今格魯吉亞人民的核心。.

新!!: 前2世纪和高加索伊比利亞王國 · 查看更多 »

豆腐

豆腐是一种以黃豆为主要原料的黃白色塊狀豆製品食物,起源於中国,在越南、馬來西亞、日本、新加坡、臺灣也很普遍。 是一种口感松软滑嫩且无味的食物。.

新!!: 前2世纪和豆腐 · 查看更多 »

龟兹

龟兹(汉语拼音(叶音):Qiūcí,注音符號:ㄑㄧㄡ ㄘˊ,龟兹语:Kutsi,梵文:Kuci(na),维吾尔語:Küsen,),又称曲先、丘慈、邱慈、屈支、丘兹、拘夷、归兹、屈茨,是古代西域绿洲国家。648年唐设安西大都护府于龟兹,安西四镇之一。.

新!!: 前2世纪和龟兹 · 查看更多 »

龙城

龙城,可以指:.

新!!: 前2世纪和龙城 · 查看更多 »

迦太基

迦太基(腓尼基語:;;Καρχηδών,Karthago,قرطاج),是一個坐落於非洲北海岸(今突尼西亞)的城市,與羅馬隔海相望。 迦太基一词在腓尼基语中读作“” ,意思是「新的城市」,其早期居民为迦南城市泰尔(Tyre或譯為推羅)的移民。在古羅馬文獻中,迦太基也被稱為「布匿」(Punici)。 前8世紀,腓尼基人在北非建立迦太基城,當時迦太基城還只是腓尼基城邦泰爾的海外殖民地。前650年,脫離泰爾獨立,建立城市國家古迦太基。古迦太基强势时疆土遼闊,勢力最大曾囊括今天北非沿岸、今西班牙中部、科西嘉島、薩丁尼亞島、西西里島和馬爾他島,首都迦太基富極一時,其基礎是農業与商業,在外貿易居民善航海与貿易,在國內居民又是出色的農民,很早就出現了奴隸佔有制莊園,因此在當時地中海地區成為最有活力的經濟強國。 古迦太基曾與古希臘爭奪地中海霸權,後又與古羅馬爭奪霸權。最後因為在三次布匿戰爭中均被羅馬共和國打敗,並於前146年滅亡。 古迦太基滅亡之後,羅馬軍隊摧毀了迦太基城。後來在迦太基城原址附近建立新城,並成為羅馬的阿非利加省首府。439年汪達爾人佔領迦太基,成為汪达尔-阿兰王国的首都。533年成為东罗马帝國的屬地,並成為東羅馬帝國重要文化中心。7世紀因阿拉伯帝國的崛起引發的戰亂而被徹底廢棄。.

新!!: 前2世纪和迦太基 · 查看更多 »

郢(读作yǐng ㄧㄥˇ),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楚国的首都。 楚国在建国初期定都丹阳(古丹阳位于河南淅川境内)。后来为了和一些小国家争夺汉中,迁都郢(鄢郢,或作疆郢),后又东迁郢都(纪郢、南郢)。在今湖北省西部、荆州市荆州区北面三公里左右楚纪南故城,被认为是郢都所在。位于今周口市淮阳县的陈楚故城,则被认为是之后的陈郢。楚国末期,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国国都东迁至寿春,命名为郢,后世所称寿郢。.

新!!: 前2世纪和郢 · 查看更多 »

部長

部長是指政府(特指中央政府或聯邦政府)部門的首長,在政府首腦之下負責特定範疇工作,如環境、財政、教育等,負擔起政府運作的重責大任。由於在實行內閣制的國家地區,部長是內閣的構成成員,故又稱為閣員或閣臣。如國家體制為君主制,則通常稱為大臣。 其副手通稱「副部長」或「次長」,通常可分為兩種:政治任命的「政務次長」和公務員性質的「常務次長」。.

新!!: 前2世纪和部長 · 查看更多 »

阿加托克利斯 (大夏)

#重定向 阿加托克利斯 (巴克特里亞).

新!!: 前2世纪和阿加托克利斯 (大夏) · 查看更多 »

阿塔罗斯三世

阿塔罗斯三世(笃爱母亲的人)(希腊语:Άτταλος ο Φιλομήτωρ,?~前133年)帕加马王国的最后一个国王(前138年~前133年在位)。 阿塔罗斯三世为帕加马国王歐邁尼斯二世之子,在其叔阿塔罗斯二世去世后继承王位。阿塔罗斯三世对于管理自己的国家一事几乎没什么兴趣,而把大多数时间用来研究医学、植物学和园艺。另一些记载则称他在统治初期时是一名暴君。 阿塔罗斯三世既没有任何后代也未选定继承人。在他的遗嘱中,阿塔罗斯三世宣布要把他的王国“赠给罗马”。尚不清楚他这么做的动机;尽管帕加马的历代国王都堪称罗马的忠实盟友,阿塔罗斯三世的决定对罗马人来说仍是一份大礼。在罗马,这件事引起了政治斗争:保民官提比略·格拉古(罗马共和国后期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要求把帕加马王国的土地分配给罗马公民,但被元老院所拒绝。 显然不是所有帕加马人都欢迎阿塔罗斯三世的决定。对于下层居民来说,这只意味着即将受到罗马官僚和包税人的残酷剥削。这时出现了一位名叫阿里斯东尼克的出身不明的人,他自称是阿塔罗斯三世的弟弟。阿里斯东尼克领导了一场规模宏大的起义(参加者大抵是属于中下阶级),不久夺取了政权,并以“欧迈尼斯三世”的名义进行统治。据说阿里斯东尼克得到了哲学家伯勞修斯的支持。起义在前129年被镇压下去,帕加马遂为罗马、本都和卡帕多细亚所瓜分,其中罗马所获部分被并入亚细亚行省。.

新!!: 前2世纪和阿塔罗斯三世 · 查看更多 »

阿塔罗斯二世

阿塔罗斯二世(篤愛兄長者)Άτταλος ο Φιλάδελφος(前220年—前138年)帕加马国王(前159年—前138年在位)。阿塔罗斯二世是拍加马国王阿塔罗斯一世(救主)的次子。前160年,阿塔羅斯二世被生病的兄長歐邁尼斯二世任命為共同執政者,在兄长歐邁尼斯二世去世后继承王位,並娶守寡的王后斯特拉托妮可為妻。 在即位前,阿塔罗斯二世作为一名杰出指挥官活跃在地中海世界:前190年率领拍加马军队击退塞琉古王朝的入侵和和前189年時在加拉太戰爭與羅馬並肩作戰,之後在前182年再一次擊敗入侵的塞琉古軍隊,並與本都的法爾奈克一世交手,最後於前171年率领一支不大的队伍参加罗马为推翻马其顿国王珀爾修斯 (馬其頓)而发动的第三次马其顿战争。 阿塔羅斯二世經常與羅馬有外交上的來往,並獲得羅馬的尊重,儘管有一次羅馬曾企圖扶持阿塔羅斯為國王來推翻歐邁尼斯二世,但此事被他婉拒了。阿塔罗斯二世在當上拍加马国王之后依然為罗马人的忠实盟友,羅馬更在前156年—前154年間,帮助他粉碎了比提尼亚国王普魯西阿斯二世的入侵。在前150年,阿塔罗斯二世协助亞歷山大·巴拉斯(“領主”)推翻德米特里一世夺取塞琉古帝国的政权時,羅馬與帕加馬站在一塊。 阿塔羅斯二世在他的好友卡帕多細亞國王阿里阿拉特五世幫助下擴張許多疆土,並建立安塔利亞和非拉鐵非(今阿拉謝希爾)。阿塔羅斯二世也因提倡科學和藝術而聞名,更曾發明新種的刺繡法,在他晚年,依靠他的首席大臣斐洛波門幫助管理國家。.

新!!: 前2世纪和阿塔罗斯二世 · 查看更多 »

阿塔羅斯一世

#重定向 阿塔罗斯一世.

新!!: 前2世纪和阿塔羅斯一世 · 查看更多 »

阿塔羅斯王朝

#重定向 阿塔羅斯王國.

新!!: 前2世纪和阿塔羅斯王朝 · 查看更多 »

阿尔戈斯

阿尔戈斯(Άργος,Argos),或译阿戈斯、阿哥斯、阿果斯,是希腊的一座城市,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东北。阿尔戈斯有约5000年的历史,在它的历史上,古希腊人、罗马人、法兰克人、威尼斯人和奥斯曼帝国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影响,它是欧洲最古老的始终被居住的城市。2001年阿尔戈斯有27550居民。.

新!!: 前2世纪和阿尔戈斯 · 查看更多 »

阿帕米亞和約

阿帕米亞和約是公元前188年塞琉古帝國統治者安條克三世(安條克大帝)與羅馬共和國之間的和約。條約是在羅馬贏得溫泉關之役(前191年)及馬格尼西亞之役(前190年)、以及羅馬與羅德島海軍戰勝了塞琉古海軍後簽訂的。 根據阿庇安的記載,在協議中,「安條克三世必須完全放棄歐洲及托羅斯山脈以西的亞洲地方、交出他所有的大象、以及只能擁有12艘戰船作為國民治安之用,然而在受到攻擊時他可以有多一些戰船。他不可以在羅馬的領土上招募僱佣兵或者款待逃犯。安條克要提供20名人質,人選由執政官挑選,除了安條克的兒子之外,人質每三年更換一次。以後他不能擁有大象,並且要為這次戰爭先支付500優卑亞塔蘭同,當元老院確認條約時再支付2,500塔蘭同,並在之後十二年分期支付12,000塔蘭同,每年一期送交到羅馬。他亦需要將所有戰俘及逃犯交回給我們,及將所有與歐邁尼斯的父親阿塔羅斯的協議中所得到而剩下的一切交回給歐邁尼斯。假如安條克如實地接受條款,我們將在元老院確認下給予他和平及友誼。」 羅馬將安那托利亞大部地區的控制權交給帕加馬──羅馬在戰役中的戰友及由羅馬指派的國王統治的國家,安條克則保留安那托利亞的龐非利亞及奇里乞亞地區。為了名聲,希臘化的國王一般都終其一生信守自己所簽過的條約。但在另一方面,他們的承繼人却不認為被先人所簽下的條約所束縛是一種光榮。雖然其他條款得到遵守,但海事條款似乎是中止了。 阿帕米亞條款在弗里吉亞的阿帕米亞正式簽訂,條約使羅馬的政治霸權得以擴張到地中海東部,但這時候羅馬的勢力仍然是簡接的,是倚賴本身的地位與二線勢力結盟。.

新!!: 前2世纪和阿帕米亞和約 · 查看更多 »

阿克蘇姆

阿克蘇姆(Axum或Aksum,ኣኽሱም,አክሱም)位於埃塞俄比亞的城市北部提格里州,背靠阿杜瓦山,海拔2,131米。這裡曾經是阿克蘇姆帝國的首都,一個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10世紀的海上和貿易大國。198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阿克蘇姆考古遺址列為世界遺產。 根據埃塞俄比亞中央統計局2007年的資料,阿克蘇姆人口47,320,其中男性有20,774人,女性21,898人。75%人口信奉埃塞俄比亞正教會。.

新!!: 前2世纪和阿克蘇姆 · 查看更多 »

阿里阿拉特五世

阿里亚拉塞斯五世(爱父者)(),公元前163年至公元前130年卡帕多西亚君主,阿里亚拉塞斯四世之子。他曾在雅典研习哲学,在其王国推行希腊化。他拒不与德摩特里乌斯一世(拯救者)的姐姐成婚。德摩特里乌斯一世后来帮助夺取王位。(公元前106年)。公元前157年,在帕加马的阿塔路斯二世帮助下,他重获其王国,并劫掠。因为雅典娜神庙拒不交出奥罗弗尔奈斯财宝。公元前131年,他率部协助罗马与阿里斯多尼库斯作战,他本人战死沙场,作为奖赏,其子得到大片土地。.

新!!: 前2世纪和阿里阿拉特五世 · 查看更多 »

阿里阿拉特四世

阿里阿拉特四世(敬神者)(Ἀριαράθης Εὐσεϐής,)卡帕多细亚王國的第二个国王(前220年—前163年)。阿里阿拉特三世和斯特拉托妮可之子。他在幼年時就繼承王位,統治57年。 他娶了塞琉古國王安条克三世的女兒安條尼絲,雙方結盟,安條克三世與羅馬共和國爆發羅馬-塞琉古戰爭,他援助塞琉古。但在安條克于前190年的馬格尼西亞戰役惨败于羅馬后,阿里阿拉特四世在前188年與羅馬簽訂和約,並獲得一個較寬和的和約。不久,她的女兒斯特拉托妮可嫁給帕加馬国王歐邁尼斯二世,並與羅馬結盟。 前183年—前179年,阿里阿拉特四世与帕加馬国王歐邁尼斯二世,及比提尼亚国王联盟对本都国王法尔纳克一世作战,迫使后者归还吞并的地区。前164年波利比烏斯提到在塞琉古國王安條克四世逝世後有一個羅馬大使派去會見阿里阿拉特四世。 他的王后安條尼絲起初並沒有生下任何一個孩子,於是冒稱兩個孩子阿里阿拉特、歐洛斐涅斯(Orophernes)是她自己生的,並介紹給阿里阿拉特四世認識。然而這一個謊話一直到安條尼絲真的為阿里阿拉特四世生下兒子米特里達梯,即後來的阿里阿拉特五世後才主動揭穿,並告訴阿里阿拉特四世先前的孩子是假的,於是那兩個假王子阿里阿拉特被送到羅馬,歐洛斐涅斯被送到愛奧尼亞。另外,阿里阿拉特四世和王后安條尼絲還有兩個女兒。.

新!!: 前2世纪和阿里阿拉特四世 · 查看更多 »

阿里斯托布魯斯一世

阿里斯托布魯斯一世(?-103年B.C.)希伯來人,猶太國家哈斯蒙尼王朝的國王,統治該猶太國的時間約為西元前104年-西元前103年。從母親奪回政權的阿里斯扥布魯斯,在位僅一年,並隨即因病去世,不過仍被視作哈斯莫尼安王朝的創始者。 Category:猶大君王.

新!!: 前2世纪和阿里斯托布魯斯一世 · 查看更多 »

阿波羅多特斯一世

阿波羅多特斯一世(救主)(希臘語: Απολλόδοτος ο Σωτήρ),印度-希臘王國國王。統治印度-希臘王國西部和南部,範圍從旁遮普的塔克西拉到信德,甚至可能到巴利加薩。.

新!!: 前2世纪和阿波羅多特斯一世 · 查看更多 »

阿拉霍西亞

阿拉霍西亞(Arachosia)是古代阿契美尼德帝國、塞琉西帝國、孔雀王朝及帕提亞帝國的一個行省的希臘名稱,它包括現今阿富汗東南部及巴基斯坦和印度的部份地區。赫爾曼德河(Helmand River)流經阿拉霍西亞並提供南阿富汗最肥沃的土地。當中最大的城市坎大哈,據說是由亞歷山大大帝建立及命名。 阿拉霍西亞在巴克特里亞正南方,以興都庫什山脈為界。南面是格德羅西亞(即現今俾路支省)、西面是德蘭吉安納(現今錫斯坦),而東面則是印度河。西北地區有Pactyans,一個古印度–依朗部族(梨俱吠陀的Pakthas),他們可能是現今普什圖族的祖先。南及東南區有Rhoplutae人(據信是印度的羅布拉人Rohilla、拉傑普特人Rajputs及阿富汗人Afghans的祖先)和Eoritae(阿臘塔人Arattas或Aroras)。 阿拉霍西亞的北面及西北面部份屬於米底王國的領土。公元前六世紀,居魯士二世征服阿拉霍西亞其餘地區,將阿契美尼德帝國的疆界推进至印度河。公元前325年,马其顿帝国的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了整个波斯帝国,直至印度河。其後,先後成為塞琉西帝國及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Greco-Bactrian Kingdom)的辖区。南及東南地區保留着佛教及印度教文化,直至公元7世紀中后期阿拉伯帝国的入侵。 Category:印度歷史 Category:伊朗歷史 Category:敘利亞歷史.

新!!: 前2世纪和阿拉霍西亞 · 查看更多 »

赵建德

赵建德(粵拼:ziu6 gin3 dak1,Triệu Kiến Đức;),中国西汉时期南越国的第五代君主,公元前112年夏季至前112年冬季期間在位,是南越国第三代君主赵婴齐的长子,第四代君主赵兴的庶兄。 由於趙建德在即位前曾被封為術陽侯,越南史料將他稱為陽王、術陽王或衛陽王。但這些稱謂不見於中國史料,而且並不是他的諡號。.

新!!: 前2世纪和赵建德 · 查看更多 »

赵佗

赵佗(),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省正定县)人,秦朝南海龍川令 ,南越国创建者,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和皇帝。前204年,赵佗建立南越国。南越国的建立年代,無史籍直接记载,现代的研究文献均以《史记》的相关记载推算而得,所以目前对南越国建国年代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前204年,一说是前203年,一说是前207年在位至前137年,号称“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

新!!: 前2世纪和赵佗 · 查看更多 »

赵兴

赵兴(粵拼:ziu6 hing1,Triệu Hưng;),中国西汉时期南越国的第四代君主,公元前113年至前112年在位,是南越国第三代君主赵婴齐的次子,漢朝人樛氏所生。中國史料《史記》、《漢書》等都沒有關於趙興諡號的記載,而根據越南《大越史記全書》的說法,趙興的谥号為“南越哀王”。.

新!!: 前2世纪和赵兴 · 查看更多 »

赵眜

赵眜(),一名赵胡,中国西汉时期南越国的第二代君主,公元前137年至前125年在位,是南越国第一代君主赵佗的孙子,号称“南越文王”或“南越文帝”。他的陵墓位于今广州市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是著名的“南越王墓”。.

新!!: 前2世纪和赵眜 · 查看更多 »

薩姆斯二世

薩姆斯二世(公元前130年-前109年在位),科馬基尼王國第二任國王,托勒密厄斯之子及繼承人。 薩姆斯在位期間下令興建撒摩撒他(Samosata)城堡(現淹沒在土耳其Ataturk Baraji水壩之下)。薩姆斯二世卒於公元前109年,妻子名字不詳,他的兒子及繼承人名叫米特里達梯一世。.

新!!: 前2世纪和薩姆斯二世 · 查看更多 »

閩越

閩越(Mìng-uŏk;Bân-oa̍t;Mâing-ṳ̆e;Máng-e̤̍h),又稱為閩粵,亦稱為無諸國。狭义上的闽越指今中國福建省。在中國戰國時期,越國被楚國所滅,於越人外遷至闽中地区,與當地的百越土著“闽人”所共同建立的一個國家,主体部族为当时的闽部落和於越部落,后世人便将融合了越国文化并承袭了越国衣钵的古闽人称为閩越人,存在的時間大致上在公元前333年至公元前111年之間。尤其是公元前202年之後的六、七十年之間,國力達到鼎盛,是當時中國東南方勢力最強的國家,閩越王無諸在城村(今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邊的興田鎮)所建的王城,也是當時東南一帶規模最大的城市。.

新!!: 前2世纪和閩越 · 查看更多 »

開化天皇

開化天皇(;孝元天皇7年(前208年?)-開化天皇60年4月9日(前98年5月23日?))為日本第九代天皇,其在《日本書紀》中被稱作稚日本根子彦大日日尊,在《古事記》裡則名為若倭根子日子大毘毘。身為欠史八代中第八位天皇,其生平幾無法考證。.

新!!: 前2世纪和開化天皇 · 查看更多 »

董仲舒

董仲舒(),西汉思想家,广川(今河北枣强,一说景县)人。董仲舒是一個西漢的儒生。专治《春秋公羊传》,為今文经大师,與古文孔安國齊名,曾指導司馬遷經學之說。.

新!!: 前2世纪和董仲舒 · 查看更多 »

蒲甘

蒲甘(,)是缅甸曼德勒省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从9世纪到13世纪,蒲甘有一个蒲甘王国,该地形成统一的一个地区,后来构成现代缅甸。11世纪和13世纪之间,超过10,000个上座部佛教寺庙矗立于此,宝塔和寺院建于蒲甘平原,2200年历史的寺庙和佛塔依然完好至今。蒲甘是缅甸重要的旅游城市。.

新!!: 前2世纪和蒲甘 · 查看更多 »

鄯善县

鄯善县(维吾尔语:پىچان ناھىيىسى)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东部,是吐鲁番市所辖的一个县。.

新!!: 前2世纪和鄯善县 · 查看更多 »

長信宮燈

长信宫灯是汉代青铜鎏金灯具之一,前172年铸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文物。由考古学工作者白荣金在1968年对满城汉墓中窦绾墓(今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西南约1.5公里的山崖上)的发掘作业中发现。现藏于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石家庄市的河北博物院“满城汉墓”展区。.

新!!: 前2世纪和長信宮燈 · 查看更多 »

腓力五世

腓力五世,可能为以下历史人物:.

新!!: 前2世纪和腓力五世 · 查看更多 »

英布

英布,又称黥布,六县(今安徽六安)人,秦末汉初名将,項羽封其為九江王,漢朝建立后封淮南王,由於朝廷接連消滅異姓王,又加上被仇家賁赫告發「意圖謀反」,英布不安,終於在前196年起兵反漢,被劉邦擊敗,英布逃亡時,被妻舅吳臣命鄉民刺殺而死。.

新!!: 前2世纪和英布 · 查看更多 »

雅典

雅典(Αθήνα,,;Άθῆναι|Athēnai)是希腊首都,也是希腊最大的城市。雅典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三面环山,一面傍海,西南距爱琴海法利龙湾8公里,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基菲索斯河和伊利索斯河穿城而过。市内多小山。 雅典是世界上最老的城市之一,有记载的历史就长达3000多年。现在雅典是欧洲第八大城市。雅典是希腊经济、财政、工业、政治和文化中心。雅典也是欧盟商业中心之一。市区人口330万,加上郊区人口共有380万人口。城市的面积为39平方公里,加上郊区为412平方公里。 古雅典是一个强大的城邦,是驰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希腊是西方哲学的搖籃,是柏拉图学院和亚里士多德的讲学场所的所在地。苏格拉底、希罗多德、伯里克利、索福克勒斯、阿里斯托芬、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和其他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都在雅典诞生或居住过南方网, - 于2007年7月2日查阅,雅典也因此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和民主的起源地。公元前5世纪和4世纪在文化和政治上的成就对欧洲及世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雅典至今仍保留了很多历史遗迹和大量的艺术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是西方文化的象征。 雅典是現代奥运会起源的地方。1896年曾举办过第一届夏季奥运会。2004年,第二十八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CNN,,发表日期1997年9月5日,于2007年7月3日查阅.

新!!: 前2世纪和雅典 · 查看更多 »

老上单于

老上单于,攣鞮氏,名稽粥,匈奴單于,冒頓單于之子。公元前174年,冒頓單于病死,其子稽粥立,號老上單于。在位时曾攻打月氏,杀了月氏王,並且將月氏王的顱骨作為酒杯,占据全部河西地区。 老上單于稽粥憑借塞外的地理優勢,看準了漢軍無法遠追匈奴,故而對漢朝採取「敵休我襲,敵進我遁」的遊擊政策,發起一些十分突然性的騷擾、入侵、掠奪,使漢朝防守上疲於奔命,每次整頓好兵力求戰匈奴,匈奴就帶著既得的掠奪品逃回塞外,使漢軍求戰不得。最大規模的一次是漢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冬,老上單于揮兵十四萬直抵彭陽,其先鋒人馬火焚大漢回中宮,遠哨鐵騎逼近長安。漢文帝大怒,當即部署反擊,以中尉周捨、郎中令張武為將軍,發車千乘,騎十萬,駐軍長安旁以備應戰匈奴。而拜昌侯盧卿為上郡將軍,甯侯魏漱為北地將軍,隆慮侯周灶為隴西將軍,東陽侯張相如為大將軍,成侯董赤為前將軍,大發車騎往擊匈奴。內史欒布亦為將軍。老上單于膽怯,畏懼漢兵人數,避不敢戰,不敢與漢軍進行正面決戰。留塞內月餘後遁逃,漢軍追出塞外後就撤軍了,不能有所殺。 此後數年之間,匈奴又連年入侵,偷襲搶掠雲中、遼東二郡,每年被殺掠人口萬人以上,而漢朝無奈,只得以親和和歲貢安撫匈奴。老上單于也也接受了漢朝講和的意見。兩國以長城邊塞為界,互不侵擾。漢文帝后四年(前一六零年),老上單于稽粥病逝,由他的兒子軍臣單于即位。 老上單于稽粥在位十四年,這期間匈奴軍事上空前強大,西面擊走月氏,平定了西域;南方屢破漢朝,使漢朝無計可施。政治上也相對團結,沒有發生內部矛盾。 Category:匈奴单于 Category:前160年逝世 Category:西漢公主配偶.

新!!: 前2世纪和老上单于 · 查看更多 »

耶路撒冷聖殿

聖殿(),是古代以色列人最高的祭祀場所。在聖殿建成之前,以色列人在會幕中進行祭祀。直到聖殿建成,聖殿隨即成為敬奉上帝的崇拜場所,也成了以色列民族的象徵。歷史上的耶路撒冷曾先後出現兩座聖殿,現已被毀。.

新!!: 前2世纪和耶路撒冷聖殿 · 查看更多 »

陳平

陳平可以指:.

新!!: 前2世纪和陳平 · 查看更多 »

陆贾

陆贾(),楚人。西汉初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对早期道家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新!!: 前2世纪和陆贾 · 查看更多 »

柏拉图

柏拉圖(,,約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雅典人,他的著作大多以對話錄形式紀錄,並創辦了著名的学院。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也是亞里士多德的老師,他們三人被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史稱「西方三聖賢」或「希臘三哲」。.

新!!: 前2世纪和柏拉图 · 查看更多 »

恒星

恆星是一種天體,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一顆球型發光電漿體,太陽就是最接近地球的恆星。在地球的夜晚可以看見的其他恆星,幾乎全都在銀河系內,但由於距離非常遙遠,這些恆星看似只是固定的發光點。歷史上,那些比較顯著的恆星被組成一個個的星座和星群,而最亮的恆星都有專有的傳統名稱。天文學家組合成的恆星目錄,提供了許多不同恆星命名的標準。 至少在恆星生命的一段時期,恆星會在核心進行氫融合成氦的核融合反應,從恆星的內部將能量向外傳輸,經過漫長的路徑,然後從表面輻射到外太空。一旦核心的氫消耗殆盡,恆星的生命就即將結束。有一些恆星在生命結束之前,會經歷恆星核合成的過程;而有些恆星在爆炸前會經歷超新星核合成,會創建出幾乎所有比氦重的天然元素。在生命的盡頭,恆星也會包含簡併物質。天文學家經由觀測其在空間中的運動、亮度和光譜,確知一顆恆星的質量、年齡、金屬量(化學元素的豐度),和許多其它屬性。一顆恆星的總質量是恆星演化和決定最終命運的主要因素:恆星在其一生中,包括直徑、溫度和其它特徵,在生命的不同階段都會變化,而恆星周圍的環境會影響其自轉和運動。描繪眾多恆星的溫度相對於亮度的圖,即赫羅圖(H-R圖),可以讓我們測量一顆恆星的年齡和演化的狀態。 恆星的生命是由氣態星雲(主要由氫、氦,以及其它微量的較重元素所組成)引力坍縮開始的。一旦核心有了足夠的密度,氫融合成氦的核融合反應就可以穩定的持續進行,釋放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恆星內部的其它部分會進行組合,形成輻射層和對流層,將能量向外傳輸;恆星內部的壓力能防止其因自身的重力繼續向內坍縮。一旦耗盡了核心的氫燃料,質量大於0.4太陽質量的恆星,會膨脹成為一顆紅巨星,在某些情況下,在核心或核心周圍的殼層會融合成更重的元素。然後這顆恆星會演化出簡併型態,並將一些物質回歸至星際空間的環境中。這些釋放至間中的物質有助於形成新一代的恆星,它們會含有比例較高的重元素。與此同時,核心成為恆星殘骸: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如果它有足夠龐大的質量)。 聯星和多星系統包含兩顆或更多受到引力束縛的恆星,通常彼此都在穩定的軌道上各自運行著。當這樣的兩顆恆星在相對較近的軌道上時,其间的引力作用可以對它們的演化產生重大的影響。恆星可以構成更巨大的引力束縛結構,像是星團或是星系。.

新!!: 前2世纪和恒星 · 查看更多 »

格拉古兄弟改革

格拉古兄弟改革發生於古代羅馬,公元前133至前121年間,先後由格拉古兄弟推行之以土地問題為中心的政治改革。當時,公元前2世紀羅馬城邦擴張為地中海的霸國,財富的增長和奴隸佔有制的迅速發展,導致土地集中和大批農民破產,促使社會矛盾日趨激烈。在此情況下,統治階級的一些有識之士提出改革方案,格拉古兄弟改革是其中著名的改革方案。.

新!!: 前2世纪和格拉古兄弟改革 · 查看更多 »

楼兰

楼兰,史稱鄯善國,是中国西部古代的一个小国,距今约1600年前楼兰国消失,只留下几处古城遗迹。楼兰古城地处现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处。.

新!!: 前2世纪和楼兰 · 查看更多 »

欠史八代

#重定向 闕史八代.

新!!: 前2世纪和欠史八代 · 查看更多 »

欧洲

欧罗巴洲(Ευρώπη),简称欧洲,字源於希臘神话的「欧罗巴」(Ευρώπης),是世界第六大洲,面积,人口742,452,000(2013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洲,僅次於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0人,共有50個已獨立的主權國家。 欧洲东以烏拉山脈、烏拉河,东南以裏海、高加索山脉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西北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歐陸最北端是挪威的北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與亞洲合稱為亚欧大陆,而與亞洲、非洲合稱為歐亞非大陸。 通常,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或实际考虑,欧洲的边界线并不总是一样的。这就使得人们产生了几个不同“欧洲”的观念。.

新!!: 前2世纪和欧洲 · 查看更多 »

歐克拉提德一世

歐克拉提德一世(大帝), (希臘語:Ευκρατιδου ο Μέγας),是最為重要的巴克特里亞國王之一。統治期間約為約前170年 - 約前145年間,歐克拉提德篡奪歐西德莫斯王朝成為巴克特里亞國王,開創歐克拉提德王朝。他曾經與希臘化世界中最遙遠的印度-希臘王國國王們作戰,並把勢力短暫伸入北印度,直到他最後被擊敗並撤回巴克特里亞。歐克拉提德曾發行一枚名聲遠播的大金幣,它是古典時代中所發現最大的金幣,因此被認為相當有地位的君主。.

新!!: 前2世纪和歐克拉提德一世 · 查看更多 »

歐克拉提德斯二世

#重定向 歐克拉提德二世.

新!!: 前2世纪和歐克拉提德斯二世 · 查看更多 »

歐西德莫斯一世

歐西德莫斯一世(神)(古希臘語:Ευθύδημος Θεος;約前260年-前200年或前195年間),可能是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的總督,後來推翻狄奧多特王朝,自立為國王,建立歐西德莫斯王朝。.

新!!: 前2世纪和歐西德莫斯一世 · 查看更多 »

歐西德莫斯二世

歐西德莫斯二世 (Euthydemus II) 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國王。可能是德米特里一世之子。 約公元前185年從其父繼承了巴克特里亞國王位,也可能只是個副王。根據錢幣上的樣式和稀有的鎳合金透露跟阿加托克利斯有某種關聯,從錢幣上的雕像可推測他在位時相當年輕。.

新!!: 前2世纪和歐西德莫斯二世 · 查看更多 »

歲差 (天文)

歲差(axial precession,字面意義為「(自轉)軸進動」),在天文學中是指一個天體的自轉軸指向因為重力作用導致在空間中緩慢且連續的變化。例如,地球自轉軸的方向逐漸漂移,追蹤它搖擺的頂部,以大約25,800年的週期掃掠出一個圓錐(在占星學稱為大年或柏拉圖年)。「歲差」這個名詞通常只針對長期運動,其他在地軸準線上的變動 -章動和極移- 規模要小了許多。 在歷史上,地球的歲差被稱為分點歲差,這是因為 分點沿著黃道相對於背景的恆星向西移動,與太陽在黃道上的運動相反。在非技術的討論中仍沿用此一名詞,這點在詳細的數學中是不存在的。在歷史上, 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Planetarium, accessed 30 December 2008,記載喜帕恰斯發現分點歲差,雖然確實的時代和日期並不清楚,但由托勒密認為是他所做的天文觀測推測,期間在西元前147年至127年。 在19世紀的前半世紀,由於對行星之間引力計算能力的改進,人們發現黃道本身也有輕微的移動,在1863年之際這稱為行星歲差,而占主導地位的部份稱為日月歲差(lunisolar precession)。它們合起來稱為綜合歲差,並且取代了分點歲差。日月歲差是太陽和月球對地球赤道隆起的引力作用造成的,引發地軸相對於慣性空間的轉動。 行星歲差(actually an advance)是由於其它行星對地球和軌道面(黃道)的引力有小角度造成的,導致黃道面相對於慣性空間的移動。日月歲差比行星歲差強大了500倍。除了月球和太陽,其它行星也會造成地軸的運動在慣性空間中產生微小的變化,在對比時會造成對日月歲差和行星歲差的誤解,所以國際天文聯合會在2006年將主要的部分重新命名為赤道歲差,而較微弱的成份命名為黃道歲差,但是兩者的合稱仍是綜合歲差。.

新!!: 前2世纪和歲差 (天文) · 查看更多 »

比提尼亞

比提尼亞(Βιθύνια)小亞細亞西北部的一個古老地區、王國及羅馬行省,與普羅龐提斯海、色雷斯、博斯普魯斯海峡及黑海(古稱攸克辛海)相鄰。.

新!!: 前2世纪和比提尼亞 · 查看更多 »

毋寡

毋寡(),西汉时代大宛的国王。 汉武帝时代毋寡为大宛国王,他在贵山城建都,大宛北和康居、南和大月氏相接,出产汗血马。张骞通西域之后,汉武帝遣使持千金和金马到大宛请购买汗血马。毋寡以为汉朝绝远,不肯交易,汉使出言不逊,毋寡杀死汉使,取其财物。汉武帝于是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军十余万伐大宛,连战四年,大宛人恐惧,杀死毋寡,献马三千匹。汉朝立昧蔡为王。.

新!!: 前2世纪和毋寡 · 查看更多 »

毛里塔尼亚

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الجمهورية الإسلامية الموريتانية;République Islamique de Mauritanie),通稱毛里塔尼亞(موريتانيا;Mauritanie),是西非阿拉伯国家之一。与阿尔及利亚、西撒哈拉、马里、塞内加尔接壤。.

新!!: 前2世纪和毛里塔尼亚 · 查看更多 »

汉尼拔

漢尼拔·巴卡(Hannibal Barca;布匿語: ;Ἁννίβας;),北非古国迦太基著名军事家,出生在巴卡家族。其生長的時代正逢羅馬共和國勢力的崛起。少時隨父哈米爾卡進軍西班牙,並向父親立下要終身與羅馬為敵的誓言。阿庇安 《罗马史》第七卷第一节他自小接受嚴格和艱苦的軍事锻炼,在軍事及外交活動上有卓越表現,現今仍為許多軍事學家所研究之重要軍事戰略家之一。 第二次布匿戰爭期間,率領軍隊從西班牙翻越庇里牛斯山和阿爾卑斯山,损失了大量傭兵,進入義大利北部,在特雷比亚河战役(前218年)、特拉西美諾湖戰役(前217年)和坎尼戰役(又稱康奈大戰,前216年)中巧妙運用計策(地形、兵種及天氣變化)引誘並擊潰羅馬人,進入羅馬國境的途中因眼疾而有一眼失明。坎尼戰役之後,羅馬人深感此人之軍事威脅,特別是情報搜集、行軍佈陣及外交分化羅馬聯盟上,於是減少與漢尼拔的軍團發生正面衝突,加強同羅馬聯盟之間的關係,施行焦土戰略,阻斷其軍需物資的補給,發行國債,增加軍團,從漢尼拔身上學會及改用游擊戰略,才逐漸奪回義大利南部的要塞。前204年,羅馬人在大西庇阿的率領下入侵迦太基本土,迫使漢尼拔回到非洲。前202年,大西庇阿於扎馬戰役擊敗漢尼拔。 戰後漢尼拔成為迦太基的行政官,以幫助迦太基從戰爭的瘡痍中恢復。前195年,在羅馬人的施壓下,漢尼拔出走東方,流亡到塞琉西王國,直到公元前189年,羅馬打敗安条克三世,並要求引渡漢尼拔,漢尼拔逃到小亞細亞北部的比提尼亞王國。即使如此,羅馬人仍然不放心漢尼拔,一直爭取把他引渡到羅馬受審,終於逼迫漢尼拔在前183年服毒自盡。.

新!!: 前2世纪和汉尼拔 · 查看更多 »

汉武帝

漢武帝劉徹(),西汉第七位皇帝,其母为关陇人孝景王皇后,於7岁时被冊立为储君,16岁登基,在位達54年,其正式諡號為「孝武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武帝」,是清圣祖以前在位最長的中國皇帝。他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都有顯赫建树,和秦始皇被後世並稱為「秦皇漢武」,被历代史学界和政治家们評價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漢武帝的思想積極進取,极具前瞻性,為朝廷以至社会帶了新思維,亲政後進行了多項大刀闊斧的改革,深遠地影響著後世。 對內政策上,漢武帝用人唯才,不問出身,開創了察舉制并兴太学,以致該時期培養及出現了大量名臣良將;他又頒布《推恩令》,和平地削減了诸侯的權力及勢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另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学从此成為中國社會主流思想,另有首开丝绸之路、使用年号、设立刺史、加强内廷权力等开创性举措。 對外政策上,漢武帝一改漢高祖刘邦白登之围後世代朝廷奉行的和親傳統,以強勢態度積極地對付匈奴,發動第二階段漢匈戰爭,先後收復了西漢初年的多處領土,不过终其一世未能解除秦朝以來匈奴於中國西北部的威脅刘运动,西汉王朝对匈奴采取的民族政策,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7年第6期。《汉书·卷六》:匈奴入上谷、五原,杀略吏民。《汉书·卷六》:匈奴入五原、酒泉,杀两都尉。《汉书·卷七》:匈奴入朔方,杀略吏民。《汉书·卷九十四》:(前71年)其冬,单于自将万骑击乌孙,颇得老弱,欲还。会天大雨雪,一日深丈余,人民畜产冻死,还者不能什一。于是丁令乘弱攻其北,乌桓入其东,乌孙击其西。凡三国所杀数万级,马数万匹,牛、羊甚众。又重以饿死,人民死者什三,畜产什五,匈奴大虚弱,诸国羁属者皆瓦解,攻盗不能理。其后汉出三千余骑,为三道,并入匈奴,捕虏得数千人还。匈奴终不敢取当,兹欲乡和亲,而边境少事矣。。 漢武帝又大幅度地开疆拓土,先後在秦朝故土吞灭了东瓯国、南越國、閩越國,并远征异域,消灭衛滿朝鮮及夜郎國等等,继秦朝后再次拓展了中国疆域;同時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丝绸之路,远征大宛,使汉帝国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远达中亚,將帝國在民生、經濟、文化和軍事上,都推上了空前的高峰,其在位期間被稱為漢武盛世,為漢朝的極盛時期。 而漢武帝晚年穷兵黩武,對人民造成了相當大的負擔。其晚年性情也變得反覆無常,而且迷信多疑,致使了巫蛊之祸的發生,為其普遍整體正面評價留下負面部份。駕崩前兩年,漢武帝在輪台下道《罪己詔》,重拾文景之治時期的與民生息的政策,為後來的昭宣中興奠定基礎。.

新!!: 前2世纪和汉武帝 · 查看更多 »

汉惠帝

漢惠帝劉盈(前210年—前188年9月26日),字满,汉朝开国皇帝汉高帝刘邦和皇后吕雉之子。西汉第二代皇帝,於前195年6月23日—前188年9月26日在位,在位7年,其正式諡號為「孝惠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惠帝」,也是中国史上第一位皇帝所立的「皇太子」(扶蘇被訛稱為秦「皇太子」,事實上只是長子,秦始皇未立之。胡亥在秦始皇死后诈立为皇太子)。 惠帝在位期间,以温柔敦厚的个性,积极推行黄老学说,注重国家的休养生息和无为而治,放松文化专制政策,修筑长安城,为巩固西汉政权,安定社会,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惠帝在位时朝政深受母亲呂后干预,呂后具有压制性的影响力,並成为實際统治者,因此司马迁《史记》未设孝惠本纪,反而设〈吕太后本纪〉。 由于受到有限的历史史料,加上其被呂后控制,史官为提高其異母弟汉文帝的地位,长期以来将惠帝视为一位“仁弱”君主,由司馬遷開始,古代学者稱在位时深受呂后臨朝聽政控制,对惠帝往往不太注意,且他所有的兒子都被誅滅諸呂的陳平、周勃、夏侯嬰等大臣們殺死滅口,更無子嗣可提,故只有偶爾宣揚其仁慈友愛的性格。 近世学者所著秦汉史更常直接对其略而不提,而对他的研究也屈指可数,近年有少数学者将他重新审视,稱其統治時與呂后配合,採用黃老之道,能與民休息,但另外的學者則稱,政治上建樹基本上屬於呂后的發揮,惠帝甚至不如部分东汉皇帝通過宦官與外戚大臣鬥爭而掌握实权,故评价不高。 惠帝之後的漢朝和西晉皇帝諡號中都有一「孝」字(除漢光武帝、晉武帝、劉辯,不含追封),故常省略。.

新!!: 前2世纪和汉惠帝 · 查看更多 »

汉文帝

漢文帝劉恆(),劉邦第四子,母薄姬,漢惠帝之庶弟。西漢第五位皇帝(前180年11月14日—前157年7月6日在位),在位23年,享年47歲,其正式諡號為「孝文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文帝」。葬於霸陵(在今陝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原东北角)。其廟號太宗,謚號孝文皇帝。也是《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藥的主角。.

新!!: 前2世纪和汉文帝 · 查看更多 »

汉景帝

汉景帝刘启(),为西漢第六位皇帝(前157年7月14日—前141年3月9日在位),在位16年,享年48岁,其正式諡號為「孝景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景帝」,景帝後元三年正月甲子(前141年3月9日)崩于未央宮,二月癸酉(3月18日)葬于阳陵(今陕西高陵县西南)。为汉文帝刘恒長子,母竇皇后。他在位期间,主要是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发展生产,他统治时期和他父亲文帝统治时期合称文景之治。景帝以后所有西汉皇帝,新莽时期的更始帝刘玄、所有东汉皇帝,以及三国时蜀汉皇帝刘备、刘禅,都是汉景帝后裔。.

新!!: 前2世纪和汉景帝 · 查看更多 »

波希多尼

波希多尼(希腊语:Ποσειδώνιος,也做“罗德岛的波希多尼”或“阿巴马的波希多尼”,)是一位古希腊斯多葛学派哲学家、政治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他被当时的人称为通才。他的主要著作今天均没有完整留下,只有残段留下。.

新!!: 前2世纪和波希多尼 · 查看更多 »

淮南王

淮南王,中国古代封爵之一。.

新!!: 前2世纪和淮南王 · 查看更多 »

漢四郡

汉四郡是汉武帝在元封二年(前109年)至元封三年(前108年)間派兵征服衛滿朝鮮後在其旧地设立的四个郡的總稱,分别為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及臨屯郡。其中,玄菟郡設于前107年,其他三郡設于前108年。四郡并存的情况只存在了二十多年,到前82年,真番、临屯二郡與玄菟郡的東部地區被并入樂浪郡,分別設東部都尉和南部都尉,玄菟郡治遷至高句驪縣。之后的东汉、曹魏与西晋皆保留了乐浪郡与玄菟郡。汉献帝时割據遼東的公孫氏析樂浪郡南部都尉(原真番郡轄地)為帶方郡,並為曹魏、西晉所承繼。313年,高句丽侵略乐浪郡,据有乐浪、带方二郡的张统因不堪长期孤军与高句丽、百濟作战而率千余家迁到辽西投靠慕容廆。慕容廆後为其在辽西侨置乐浪郡(《资治通鉴》卷八八,建兴元年条)。隨著樂浪郡在遼西侨置,管轄朝鮮半島的汉四郡灭亡。而原真番郡轄地帶方郡由于成为中原王朝的飞地,受到了孤立,4世紀時和樂浪故地一起成為高句麗與百济国爭霸的場所。.

新!!: 前2世纪和漢四郡 · 查看更多 »

潘達雷昂 (印度)

潘達雷昂 (希臘語:Πανταλέων)為印度-希臘王國國王。 潘達雷昂統治期間約為公元前185年到公元前180年間,關於他的紀錄可說是在相當迷離的,可能為是同時期德米特里一世的副王或是德米特里的繼承者。亦有為德米特里兄弟的說法。他也是第一個希臘君主鑄造印度式的青銅錢幣,可能是因他的統治根基在印度的阿拉霍西亞和健馱邏的原故。 從他有限的錢幣上來看,統治期間並不長,在已知的錢幣證據上,可推測他可能被阿加托克利斯取代。令人注目的是他曾發行白銅合金的錢幣,但此技術之前僅中國持有,可視為與中國進行貿易或技術交流的證據。 參考Osmund Bopearachchi的世系分類.

新!!: 前2世纪和潘達雷昂 (印度) · 查看更多 »

朝鮮

#重定向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新!!: 前2世纪和朝鮮 · 查看更多 »

本都

本都(Πόντος),古代小亚细亚北部的一个地區,在黑海南岸。.

新!!: 前2世纪和本都 · 查看更多 »

月食

--,是一种當月球運行進入地球的陰影(陰影又分本影和半影兩部份)時,原本可被太陽光照亮的部份,有部份或全部不能被直射陽光照亮,使得位於地球的觀測者無法看到普通的月相的天文現象。月食發生時,太陽、地球、月球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因此月食必定發生在滿月的晚上(農曆十五、十六、或十七),如《说文》所說“日蝕则朔,月蝕则望”。地球陰影位於地球公轉軌道面(黃道面)內,此平面與月球軌道面(白道面)並不重合,黃白道面交角約5度;大多數滿月時,月球不在黃道面內,而是或偏北或偏南,不在地球陰影內,因此並不是每個滿月時,都發生月蝕。每年全球至少發生兩次月蝕。最近一次月全蝕发生于2018年1月31日。.

新!!: 前2世纪和月食 · 查看更多 »

月氏

月氏(上古漢語擬音(郑张尚芳)://。又譯禺氏、禺知、月支、苑支)為前7世紀至公元1世紀一個民族名稱。始见于先秦史籍,早期以游牧為生,从事玉器贸易,住在今中国的甘肃西部和新疆东部一带,並經常與匈奴發生衝突,到後來被匈奴攻擊,一分為二:西遷至伊犁的,被稱為大月氏;居留於中國甘肅及青海的祁连山西北麓一帶的,被稱為小月氏。這時,月氏開始發展,慢慢具有國家的雛型。由於大月氏位處於絲綢之路,控制著東西貿易,使它慢慢變得強大。《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月氏“被服饮食言语略与羌同”,说明月氏的语言很可能属于藏緬語族。.

新!!: 前2世纪和月氏 · 查看更多 »

星圖

星圖或天體圖是夜空的地圖;亦即是「星星的地圖」。 天文學家用網格來劃分,使它們更容易使用。它們被用來識別和定位恆星、星座和星系。自古以來,人類就利用星圖來導航。請注意,星圖與星表或天體目錄不同,後者適用於特定用途的天體清單或表單。不同的星圖工具還包括星盤和活動星圖。.

新!!: 前2世纪和星圖 · 查看更多 »

星等

星等(magnitude),為天文学术语,是指星体在天空中的相对亮度。一般而言,这也指“视星等”,即为从地球上所见星体的亮度。在地球上看起来越明亮的星体,其视星等数值就越低。常见情况下人们使用可见光来衡量视星等,但在科学探测中,红外线等其它波段也有用到。不同波段探测到的星等数据会有所不同。一颗星星的星等,取决于它离地球的距离、它本身的光度(即为绝对星等)、星际尘埃遮蔽等多重因素。一般人的肉眼能够分辨的极限大约是6.5等。.

新!!: 前2世纪和星等 · 查看更多 »

昧蔡

昧蔡(),西汉时代大宛的国王。 毋寡为大宛国王,昧蔡是他的贵族。汉武帝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军十余万伐大宛,直接围攻大宛贵山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卡散赛)40馀日,杀死大宛兵将无数,切断大宛水源。大宛贵族最后被迫杀死国王毋寡求和,汉军选良马数十匹,中等以下公母马3千匹回国,并且指定亲汉大宛贵族昧蔡为大宛国王。一年多后,大宛贵族认为昧蔡过于讨好汉朝,遂发动政变杀死昧蔡,另立毋寡之弟蝉封为大宛国王。.

新!!: 前2世纪和昧蔡 · 查看更多 »

斯基泰

#重定向 斯基泰人.

新!!: 前2世纪和斯基泰 · 查看更多 »

斯多葛學派

#重定向 斯多葛主義.

新!!: 前2世纪和斯多葛學派 · 查看更多 »

斯巴达

斯巴达(希腊语:Σπάρτη),又称拉刻代蒙,拉栖代梦(Λακεδαίμων, Lakedaímōn)是古代希腊城邦之一,斯巴达城位于中拉哥尼亚平原的南部,埃夫罗塔斯河的西岸。斯巴达城是个战略要冲,三面环山,扼守着塔伊耶托斯山脉,塔伊耶托斯山脉上的隘口是进入拉科尼亚和南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必经之路,斯巴达城并不靠海,离她的海港吉雄有27英里的距离。 斯巴达以其名。斯巴达是寡头政治,和当时雅典的民主制度形成鲜明对比。斯巴达规定所有男人必须从军。斯巴达拥有众多国有奴隶,称为黑劳士,因此「斯巴達式」也成為艱苦地進行的代名詞。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及其同盟者战胜雅典军队并霸权整个希腊。但斯巴達在稱霸希臘不久後便被新興的底比斯打败,在北方的馬其頓崛起後,斯巴達失去了在希臘的影響力。.

新!!: 前2世纪和斯巴达 · 查看更多 »

旁遮普地区

旁遮普,波斯語(panj-āb,英語化成Punjab)意為「五川」(panj是五,āb是川),由突厥裔波斯統治者命名,至蒙古裔的蒙兀兒帝國時期廣泛採用。 旁遮普指印度河中上游眾多支流的一帶地區,在下游眾支流合一的沿岸地區通常不算作旁遮普。旁遮普地區横跨印度西北和巴基斯坦東北兩國。这一地区自亞歷山大遠--軍到來以前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主要民族为旁遮普人,主要语言为旁遮普语。印度籍的旁遮普人,主要信仰为锡克教和印度教,巴基斯坦籍則主要為伊斯兰教。 古代旁遮普地区(大旁遮普地区)地域宽广,包括了:今印度北部、巴基斯坦东部和阿富汗部分地区,最东处曾一度延伸至亚穆纳河。 旁遮普人在古代也被称为或,这些称谓糅合了包括健馱邏人、、、伊朗人和境外的、、波斯化的爱奥尼亚人等等诸民族。 旁遮普地区人种构成上为雅利安人,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不同的民族统治,包括古希腊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莫卧儿人、阿富汗人、锡克人和英国人。 历史上,位于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以亚穆纳河和印度河为界,也是前15世纪以后,早期雅里安人定居以来的印度河谷史前文明的中心地带。8世纪开始,随着莫卧儿人的统治,伊斯兰教取得主导地位,旁遮普地区成为印度次大陆的文化中心。往后,由于锡克人的频频反叛,加速了英国人对这一地区的征服,最终随著印巴分治而分属二个不同的国家,即“东旁遮普”和“西旁遮普”二大地区。.

新!!: 前2世纪和旁遮普地区 · 查看更多 »

日食

--,是一种天文現象,只在月球運行至太陽與地球之間時發生。這時,對地球上的部分地區來說,月球位于太阳前方,因此来自太阳的部分或全部光线被挡住,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日食只在朔,即月球與太陽呈現合的狀態時發生。 日食分為三種,包括日全食、日環食、日偏食,其中較罕見的是全環食,只發生在地球表面與月球本影尖端非常接近的情形下,這時不同地區會出現日偏食、日全食和日環食三種不同的日食。日全食經常吸引許多遊客和天文愛好者特地到海外去觀賞日全食。例如,在1999年8月11日日食發生在歐洲的日全食,吸引了非常多觀光客特地前去觀賞,也有旅行社推出專門為這些遊客設計的行程。.

新!!: 前2世纪和日食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前2世纪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摩揭陀

摩揭陀(梵语:मगध,Magádha,或译为摩揭、摩竭陀、摩羯陀)古代中印度的一个重要王国。佛陀一生多半在摩揭陀:佛教史上的王舍城结集,华氏城结集,都在摩揭陀,因此摩揭陀是印度重要佛教圣地之一。唐朝貞觀年间,高僧玄奘往印度取经,曾路经此地,在《大唐西域记》一书中专辟二卷详述。.

新!!: 前2世纪和摩揭陀 · 查看更多 »

托勒密厄斯

托勒密厄斯(),他在公元前201年-前163年任科馬基尼總督,公元前163年-前130年任科馬基尼國王。 他是塞琉西帝國轄下的科馬基尼行省的最後一任總督(Satrap),曾仕事於安條克三世、塞琉古四世 、安條克四世及安條克五世四位敍利亞君主。 公元前163年,當塞琉西帝國快將瓦解時,托勒密厄斯決定叛離塞琉西,讓科馬基尼成為獨立王國,定都撒摩撒他(Samosata)。撒摩撒他原是科馬基尼行省時的首府。 托密勒厄斯事實上是帕提亞國王米特-里-達梯一世的親戚,與帕提亞王朝有關係。根據內姆魯特達格陵墓的銘文碎片,考古學家發現托勒密厄斯是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的後裔。 托勒密厄斯卒於公元前130年,妻子名字不詳,他的兒子及繼承人名叫薩姆斯二世。.

新!!: 前2世纪和托勒密厄斯 · 查看更多 »

托勒密十世

托勒密十世·亚历山大一世 Πτολεμαίος Ι' Αλέξανδρος Α' 埃及托勒密王朝国王(前110年—前109年;前107年—前88年)。 托勒密十世是托勒密八世与克利奥帕特拉三世的小儿子。他在前110年被母亲从塞浦路斯召回,成为其兄弟托勒密九世的共同在位者。从前107年开始单独统治。後來他被亞歷山卓的人民逐出。.

新!!: 前2世纪和托勒密十世 · 查看更多 »

托勒密七世

托勒密七世·尼奥斯(笃爱父亲者二世)Πτολεμαίος Ζ' Νέος Φιλοπάτωρ。他是托勒密王朝后期一连串不知身世的王子。 一種說法認為托勒密七世可能是托勒密六世和克利奥帕特拉二世的幼子。年幼的他先是在前145年与父亲共治了一段时间,父親戰死後,托勒密七世被他的叔叔托勒密八世谋杀。另一種說法,是認為他就是托勒密·孟斐特斯。.

新!!: 前2世纪和托勒密七世 · 查看更多 »

托勒密九世

托勒密九世(救主二世)Πτολεμαίος Θ' Σωτήρ Β' ή Λάθυρος 埃及托勒密王朝国王,先后在位三次(前116年—前110年前109年—前107年,前88年—前80年)。他的统治多次被其弟弟托勒密十世·亚历山大一世打断。.

新!!: 前2世纪和托勒密九世 · 查看更多 »

托勒密五世

托勒密五世(神顯者)(希腊语:Πτολεμαίος ο Επιφανής, ),是 托勒密埃及國王,於前204年—前181年在位。他是托勒密四世和王后阿爾西諾伊三世的兒子。年僅五歲就登上王位,在一連串政爭中,政局頻繁更替,加上塞琉古帝國入侵和埃及人反叛,王國逐漸衰退。.

新!!: 前2世纪和托勒密五世 · 查看更多 »

托勒密八世

托勒密八世·費斯康(施惠者二世)Πτολεμαίος Η' Ευεργέτης Β' ή Φύσκων(约前182年—前116年6月26日)埃及托勒密王朝國王(前170年—前163年,前145年—前116年)。“費斯康”是他的外號,意思是“啤酒肚”。.

新!!: 前2世纪和托勒密八世 · 查看更多 »

托勒密六世

托勒密六世(笃爱母亲者)Πτολεμαίος ο Φιλομήτωρ(约前186年—前145年),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国王(前181年—前145年在位)。托勒密五世之子。在他统治期间,埃及继续与叙利亚的塞琉古王朝进行混战。 托勒密六世在其父去世时尚是一个孩子。在前176年之前,埃及的实际统治者是托勒密六世的母亲克利奥帕特拉一世。前176年克利奥帕特拉一世去世后,托勒密六世与自己的妹妹克利奥帕特拉二世结婚,他们共同统治埃及。 托勒密六世与其前任一样,深深卷入与塞琉古王朝为争夺地盘而进行的无休止的争斗,尽管此时的塞琉古王朝已是日薄西山。前170年,塞琉古国王安条克四世对埃及发动了第六次叙利亚战争。至前168年,安条克四世準備圍攻托勒密王朝的首都亚历山大,托勒密六世不得不向罗马求援。在罗马--预下,安条克四世被迫退出埃及。 从前169年开始,埃及实际上由托勒密六世、其妻克利奥帕特拉二世和其弟托勒密八世(克利奥帕特拉一世的幼子)共同统治。三头政体并不成功:前165年,亚历山大的埃及士兵在狄奥尼修斯领导下发动叛乱。前164年,托勒密八世赶走托勒密六世企图独自统治,但后者在亞歷山卓公民援助之下很快又夺回了政权。 前150年,塞琉古国王德米特里一世被杀,一个出身模糊的人亚历山大·巴拉斯夺取了王位。托勒密六世侵入叙利亚,支持德米特里一世之子德米特里二世为合法的国王。前145年,托勒密六世在与亚历山大·巴拉斯的战斗中傷重身亡。.

新!!: 前2世纪和托勒密六世 · 查看更多 »

托勒密王朝

托勒密王朝(希腊语:Πτολεμαίος),是由马其顿君主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其將軍托勒密一世所開創的一個王朝,托勒密王朝主要統治埃及,是埃及的一個朝代。首都在-zh-cn:亚历山大港;zh-hk:亞歷山大港;zh-tw:亞歷山卓-。第一代君主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將領托勒密一世,最後的君主是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和其兒子托勒密十五世·小凱撒。這王朝的諸位君主都被埃及歷史上認爲是法老。 亞歷山大大帝死後,繼任人亞歷山大之同父異母弟腓力三世無能和遺腹子亞歷山大四世年幼。前323年,托勒密被任命為埃及總督。前305年,托勒密自立為埃及王;此後托勒密一裔鞏固了對埃及的統治至羅馬帝國在前30年入主。 埃及托勒密王朝一裔中兄妹或姊弟通婚很多。男性後裔常稱托勒密,女性的名稱常有克利奥帕特拉、贝勒尼基和阿尔西诺伊。其中最後的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最爲後世所知的。 另外,嚴格來說馬其頓王國還有一個相當短命的托勒密王朝。.

新!!: 前2世纪和托勒密王朝 · 查看更多 »

1006年

没有描述。

新!!: 前2世纪和1006年 · 查看更多 »

355年

没有描述。

新!!: 前2世纪和355年 · 查看更多 »

42年

没有描述。

新!!: 前2世纪和42年 · 查看更多 »

950年

没有描述。

新!!: 前2世纪和950年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公元前2世纪前2世紀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