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分析评论

指数 分析评论

《分析评论》是由英国出版商和作家联合发行的英文期刊,1788年至1798年发行于伦敦。该刊是十八世纪末的批判性出版物,属于公共信件的一部分,旨在为读者提供各类新出版物的即时评论和分析平台。 《分析评论》为激进的政治和宗教的观点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虽然该刊宗旨是公正性,但其文章大多是对英国政府的批判和对法国大革命的支持。虽然杂志在当时的流通量较低,它仍然影响着大众意见,且为保守政府的小威廉·皮特所担忧。1797年后期,自称为《分析评论》的克星的《反雅各宾评论》创立,创立者是一群政府和其他保守主义者的支持者;它批评了《分析》的激进的政治立场并监测不爱国的和非宗教的情绪。 《分析评论》由独立的部门组成,每个部门有其自己的主编,分别撰写关于政治、哲学、自然历史和文学的文章。为了提高读者兴趣,杂志允许作者匿名评论,另外还征聘了一些著名的作家,诸如诗人威廉·古柏,道学家威廉·恩菲尔德,医生约翰·艾金和辩论家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克里斯蒂和沃斯通克拉夫特分别于1796年和1797年去世后《分析评论》于1798年停刊。约翰逊在这一年被判定犯有煽动罪,其他编者同时退休。.

36 关系: 埃德蒙·伯克天主教會女權辯護威廉·古柏小威廉·皮特一位论派乔纳森·斯威夫特亚历山大·蒲柏伊拉斯謨斯·達爾文伦敦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尼·狄德罗喬治·坎寧咖啡店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约翰·亨利希·菲斯利约翰·德莱顿约翰·戈特弗里德·赫尔德约瑟夫·普利斯特里爱德华·吉本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遊記聖公宗让·勒朗·达朗贝尔輝格黨 (英國)蘇利南權力分立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战争激进主义浪漫主义新教伦理攻占巴士底狱政治派別托马斯·潘恩托比亞斯·斯摩萊特

埃德蒙·伯克

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愛爾蘭裔的英國的政治家、作家、演說家、政治理論家、和哲學家,他曾在英國下議院擔任了數年輝格黨的議員。他最為後人所知的事蹟包括了他反對英王喬治三世和英國政府、支持美國殖民地以及後來的美國革命的立場,以及他後來對於法國大革命的批判。對法國大革命的反思使他成為輝格黨裡的保守主義主要人物(他還以「老輝格」自稱),反制黨內提倡革命的「新輝格」。伯克也出版了許多與美學有關的著作,並且創立了一份名為Annual Register的政治期刊。他經常被視為是英美保守主義的奠基者。.

新!!: 分析评论和埃德蒙·伯克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會

天主教會(Ecclesia Catholica;καθολικην εκκλησίαν;意為“大公教会”)是基督教各教派中人數最多的教會,其以羅馬主教(即教宗)為領袖,故又称羅馬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或羅馬大公教會,對西方文明有重大的影響。在沒有歧義的情況下,天主教會可等同於天主教,後者為基督教三大宗派之一。 根據《宗座年鑑》的統計,全球天主教會約有12.54億信徒,約佔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

新!!: 分析评论和天主教會 · 查看更多 »

女權辯護

《女权辩护:关于政治和道德问题的批评》(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 with Strictures on Political and Moral Subjects,下文简称《女权》),是18世纪英国女权主义者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于1792年出版的著作,是女权主义哲学最早的一批作品之一。在这本书中,沃斯通克拉夫特对18世纪的那些试图否认女性教育的教育和政治理论家进行回击。她认为女性的教育程度应当相称于她们的社会地位。她主张国家必须要有女性,因为女性教育了她们的子女,且因为她们能够成为丈夫们的“伴侣”,而不仅仅是妻子。沃斯通克拉夫特还主张:作为人类的女性应当享有与男性相同的基本权利,而不应被视作是社会的装饰品或是婚姻交易中的财产。 1791年,法国政治家塔列朗在法国制宪议会发表了一篇报告,认为女性只应接受家庭式的教育,这促使了沃斯通克拉夫特开始写作《女权辩护》一书;她--对这一特定事件的评论来展开她对性别双重标准的广泛批判,并谴责了男性鼓励女性纵容过度情感的行为。为了直接回驳当时的一些事件,沃斯通克拉夫特在仓促之中写成了《女权》一书;沃斯通克拉夫特后来还打算写出更有深度的续作,但她在完成第二卷以前便不幸辞世。 尽管沃斯通克拉夫特的确呼吁了特别是在生活领域,譬如道德上的性别平等,但她并没有明确地指出男女是平等的。因此,她在性别平等上的这种暧昧态度让后人很难将她归入现代女权主义者的行列,尤其是当她在书中提到的文字与观点对她来说是遥不可及之时。尽管现今通常都以为《女权》一书在当时并不受到欢迎,但这是现代人的一种误解,其建基于的是这样的一种观点:认为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一生都受尽谩骂,这些谩骂直到1798年戈德温出版《》后才逐渐停止。而实际上,《女权》在1792年发行第一版时已十分畅销,有一位现代传记学家还认为“也许是(沃斯通克拉夫特)那个世纪最有新意的一本书”。.

新!!: 分析评论和女權辯護 · 查看更多 »

威廉·古柏

威廉·古柏 (William Cowper, "Cooper",)出生日期是新历,旧历是1731年11月15日(1911年大英百科全书)是一位英国诗人和圣诗作者。他是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通过描绘日常生活和英国乡村场景,改变了18世纪自然诗的方向。在许多方面,他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先行者之一。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称他是“最好的现代诗人”,而威廉·华兹华斯特别欣赏他的诗作'Yardley-Oak'.他是诗人朱迪·马丹(Judith Madan)的侄子。 古柏患有严重的躁郁症,虽然他在热切的福音基督教中寻求避难,在他诗歌背后的灵感,他经常感到困惑,并担心他注定要受到永恒的诅咒。他的宗教感情以及与约翰·牛顿(圣诗奇异恩典的作者)的关系,体现于他大部分为人纪念的诗作之中。.

新!!: 分析评论和威廉·古柏 · 查看更多 »

小威廉·皮特

小威廉·皮特(William Pitt the Younger,),活跃在18世纪晚期、19世纪早期的英国政治家。1783年,他获任首相,时年24歲,时至今日,仍然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1801年,他辞去首相一职,但在1804年,他再次出任首相,却在1806年任内去世。担任首相期间,他同时兼任财政大臣。民间为了把他和他的父亲,老威廉·皮特区分开来,通常会在他的名字后面加上“小”(the Younger)。1766年,因父亲获封伯爵,他获得了“The Hon”的前序。 小皮特首相任内,欧洲风起云涌,先后爆发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一般认为,皮特是一个托利党人(或称新托利党人)。然而,皮特自称“独立的辉格党人”,反对英国发展出过于严密的政党政治系统。 因领导英国对抗法国,皮特声名大噪。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效率极高,推行改革,培养出一代优秀的政治家。为筹备对法战争军费,皮特提高税率,又打压国内的激进派。为应对法国支持的爱尔兰叛乱,他提出1800年联合法令,又试图解放天主教(Catholic Emancipation,未获成功)。皮特创出了“新托利主义”(new Toryism),奠定了托利党在他去世后继续执政二十多年的基础。历史学家查尔斯·佩特里(Charles Petrie)认为他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首相之一,“国家和平地过渡到新阶段……他了解新英国。”Charles Petrie, "The Bicentenary of the Younger Pitt", Quarterly Review, 1959, Vol.

新!!: 分析评论和小威廉·皮特 · 查看更多 »

一位论派

一位论派(unitarianism;或稱一神论派、神體一位論、唯一神論、獨神論、一位論、獨神主義),是否認三位一體和基督的神性的基督教派別。此派別強調上帝只有一位,并不如傳統基督教相信上帝由三個位格(即聖父、聖子和聖靈)組成。由於「三位一體」這詞並沒有在《聖經》上出現,三位一體論只是通過根據經文的上下文及前後聯繫推理,到公元四世紀後的大公會議才確立,所以受到一位論派所質疑。早在尼西亞會議中,主張上帝只是一位和耶穌不具有完全的神性的論調(由阿里烏派提出)就曾被教會定為異端。 直到宗教改革時期,強調《聖經》為信仰的唯一根據,再次提倡“一位論”。但隨即遭到天主教会反對,而新教的主要改革家馬丁·路德、加爾文和慈運理等都加以反對。當時,任何人如果支持“一位論”都會被迫害,有支持者曾因此而被捕、遭囚禁和處死。16世纪至17世紀,有組織的一神论派運動出現於匈牙利和波蘭,之後傳到英國、美國和其他地方。其中支持“一位論”的著名神學家有西班牙的塞尔维特、波兰的索西尼、英国的比德勒和林西、法国的普利斯特里等人。 在波蘭,意大利籍神學家索西尼編訂了《拉可溫教理問答》,成為索西尼派的信仰總綱。而林西與蒲力斯特里則分別在英國倫敦和美國的賓夕法尼亞設立一位論派的教會。在1813年,一位论派得到英國國會的承認。在1825年,英國與美國的一位论派成立了傳教和出版機構「一位論者協會」。1961年,美國的一位论派協會與普救派教會合併,成立了「美國一神普救派协会」。.

新!!: 分析评论和一位论派 · 查看更多 »

乔纳森·斯威夫特

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英国-爱尔兰作家。他作为一名讽刺文学大师,以《格列佛遊記》和《一只桶的故事》等作品闻名于世。根據歷史記載,他有多重身分。包括神職人員、政治小冊作者、諷刺作家、作家、詩人和激進分子。.

新!!: 分析评论和乔纳森·斯威夫特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大·蒲柏

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1688年5月21日 - 1744年5月30日)是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 蒲柏出生于一个罗马天主教家庭,由于当时英国法律规定学校要强制推行英国国教圣公会,因此他没有上过学,从小在家中自学,学习了拉丁文、希腊文、法文和意大利文的大量作品。他幼年时期患有结核性脊椎炎,造成驼背,身高没有超过1.37米。 蒲柏从12岁即开始发表诗作,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1711年他23岁时出版的诗体《批评论》,其中许多名句已经成为英语成语。 1712年他写作了长篇讽刺诗《奪髮記》,1714年又补充了两章。这首诗描写一家男孩偷剪了另一家女孩的一绺金色頭髮,因为此事引起两家的争执。蒲柏把此事描写得和《伊利亚特》中特洛伊战争一样壮观,写成了一部英雄史诗。 1713年起,他着手翻译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他并没有准确地进行翻译,而是根据当时英国时代精神进行再创作,他自己说如果荷马生活在18世纪的英国,也一定会这样写作这两部史诗。但是这两种译本在英国大受欢迎,第一部英语词典的编纂者约翰逊博士称赞为“世界前所未见的高贵的诗译作”。依靠这两部书的收入,足以使他的生活不必依靠赞助,并使他稳居英国桂冠诗人的宝座。 1725年,他对莎士比亚的作品进行重新编辑,用当时的标准衡量,作了不少改动,受到学者们的批评,他又写了《群愚史诗》,把批评他的人描写成“沉闷女神”的宠儿。 30年代他计划写一部关于人、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巨著,但只完成一部序论:《人论》(1734年)。 1735年,他写作了《致阿巴思诺医生书》,讽刺了身居高位,逍遥法外的道德败坏者。 蒲柏还为牛顿写了著名的墓志铭: 牛津语录词典中收录了212条蒲柏的作品精辟语录。如“只有少量知识是危险的”,“人皆有错,难能宽恕”,“正确的学习造就男子汉”等。 1719年起,蒲柏在泰晤士河畔的特威克纳姆别墅定居,经常招待朋友,以文会友,并写了一些关于建筑和园林设计的文章。 19世纪对蒲柏的评价不佳,认为他的用词过于造作,韵律过于死板,他的讽刺有点不太人道。但到了20世纪,他的声望又开始提高,有的诗作如《夺发记》和一些讽刺诗被称为讽刺诗的最高境界;但有些诗如《人论》普遍认为并无多少独创的思想;他的《伊利亚特》译本和《群愚史诗》一直受到争议。 蒲柏是第一位受到欧洲大陆关注的英国诗人,他的著作被翻译成欧洲许多国家的文字。 他是启蒙运动时期古典主义的代表,他的作品可分为田园诗,讽刺诗和哲理诗及翻译作品四大类。 在英语诗歌史上,双韵体诗由乔叟最先启用,后经斯宾塞,马洛等人发展,再由德莱顿弘扬,最后经蒲柏的完善扩充,形式更为整齐优美,节奏更跌宕变化。这种“英雄双行体”在诗歌艺术中达到了神韵独步千古的境界,成为英国诗歌史上的最高成就。.

新!!: 分析评论和亚历山大·蒲柏 · 查看更多 »

伊拉斯謨斯·達爾文

伊拉斯謨斯·達爾文(Erasmus Darwin,)是一位英國醫學家、詩人、發明家、植物學家與生理學家。在多門自然科學領域中有所貢獻,並且在詩作中融入了自然界的事物,以及早期的演化思想。他是達爾文-威治伍德家族成員,查爾斯·達爾文的祖父及法蘭西斯·高爾頓的外祖父。.

新!!: 分析评论和伊拉斯謨斯·達爾文 · 查看更多 »

伦敦

伦敦(London;)是英国的首都,也是英國和欧洲最大的城市。位于泰晤士河流域,于公元50年由罗马人建立,取名为伦蒂尼恩,在此后两个世纪内为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定居点之一。伦敦的历史核心区伦敦城仍旧维持其中世纪的界限,面积,2011年人口为8,072,为全英格兰最小的城市。自19世纪起,“伦敦”一称亦用于指稱围绕这一核心区开发的周围地带。这一城区集合构成大伦敦行政区(与伦敦区覆盖区域相同) ,由伦敦市长及伦敦议会管辖伦敦市长与伦敦市市长非同一概念;后者为伦敦市法团领导者,即伦敦城的管辖者。。 伦敦亦是一个全球城市,名列紐倫港世界三大國際都會之一。在文艺、商业、教育、娱乐、时尚、金融、健康、媒体、专业服务、研究与发展、旅游和交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地位,同时还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根据计算方式不同,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第五或第六大的都市区由于对城市界限的定义、人口的规模、汇率的变化及产出的计算方式不同,城市都市区GDP的排名可能有一定的差别。伦敦和巴黎在总经济产出方面大致规模相近,由此第三方的不同估计对于第五和第六大城市GDP的排列可能不同。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12年的报告估计伦敦全市2010年的GDP为US$7,518亿,巴黎则为$7,642亿,由此两市分别为第六和第五。普华永道2009年11月发布的报告称,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伦敦的GDP为US$5,650亿,巴黎则为US$5,640亿,分别为第五和第六。麦肯锡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1,490万,巴黎则为1,180万,而普华永道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859万,巴黎992万。伦敦亦是全球文化首都之一,还是全球国际访客数量最多的城市,根据客流量计算则拥有全球最为繁忙的城市机场系统。伦敦拥有43所大学,其高等教育机构密集度在全欧洲最高。2012年,伦敦成为史上首座三次举办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 伦敦的人口和文化十分多样,在大伦敦地区内使用的语言就超过300种。这一区域2015年的官方统计人口为8,673,713,为欧盟中最大城市,人口占全英国的12.5%。伦敦的城市区为欧盟第二大,根据2011年普查其人口达到9,787,426,仅次于巴黎。其都市区为欧洲最大,人口达13,614,409,而大伦敦政府则称伦敦都市区的总人口为2,100万。1831年至1925年间,伦敦为世界最大的城市。 有四项世界遗产位于伦敦,分别为:伦敦塔;邱园;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以及格林尼治历史区(其中的皇家天文台为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所经之地)。其他著名景点包括白金汉宫、伦敦眼、皮卡迪利圆环、圣保罗座堂、伦敦塔桥、特拉法加广场和碎片大厦。伦敦亦是诸多博物馆、画廊、图书馆、体育运动及其他文化机构的所在地,包括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泰特现代艺术馆、大英图书馆以及40家西区剧院。伦敦地铁是全球最古老的地下铁路网络。.

新!!: 分析评论和伦敦 · 查看更多 »

弗里德里希·席勒

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通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神聖羅馬帝國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國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也被公认为德意志文学史上地位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

新!!: 分析评论和弗里德里希·席勒 · 查看更多 »

德尼·狄德罗

德尼·狄德罗(法語:Denis Diderot,)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和作家,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他的最大成就是主編《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通常称为《百科全书》)(1751年—1772年)。此书概括了18世纪启蒙运动的精神。恩格斯称赞他是“为了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而献出了整个生命”的人。他也被视为是现代百科全书的奠基人。.

新!!: 分析评论和德尼·狄德罗 · 查看更多 »

喬治·坎寧

喬治·坎寧(George Canning,又譯甘寧,),英國政治家,外相,曾短暫出任英國首相。.

新!!: 分析评论和喬治·坎寧 · 查看更多 »

咖啡店

咖啡店(café,coffee shop 或 coffeehouse),是零售咖啡飲品的店铺。通常也会搭配销售蛋糕等甜点,有些咖啡店也开始销售茶葉飲料。.

新!!: 分析评论和咖啡店 · 查看更多 »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是一位18世纪的英国作家、哲学家和女权主义者。在她短暂的写作生涯中,她写就了多篇小说和论文、一本旅行书简、一本法国大革命史、一本以及一本童书。《女权辩护》(1792年)是沃斯通克拉夫特最知名的作品;在这本书裡,她提出:女性并非天生地低贱于男性,只有当她们缺乏足够的教育时才会显露出这一点。她认为男性和女性都应被视为有理性的生命,并还继而设想了建立基于理性之上的社会秩序。 对普通大众——特别是女权主义者而言,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一生要比她的作品更吸引人们的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她另类的生活方式。在与无政府主义运动的先驱者威廉·戈德温结婚之前,沃斯通克拉夫特还曾与两个男人有过两段不幸的爱情:其一是画家亨利希·菲斯利,其二是商人吉爾伯特·伊姆利。沃斯通克拉夫特与戈德温有一个女儿,即是《弗兰肯斯坦》的作者玛丽·雪莱。38岁时,沃斯通克拉夫特死于产后并发症,并遗留下几部未完成的手稿。 在沃斯通克拉夫特死後,戈德温出版了《》(1798年),其中透露了她另类的生活方式。本为纪念妻子的戈德温,却在无意之间将她的名誉破坏长达一个世纪之久。但是,随着20世纪初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沃斯通克拉夫特对性别平等的提倡以及对传统女性特质的批评开始变得日益重要。在现今,沃斯通克拉夫特被视作是的鼻祖之一,而女权主义者们也经常会提到她的生活与作品。.

新!!: 分析评论和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 查看更多 »

约翰·亨利希·菲斯利

约翰·亨利希·菲斯利(Johann Heinrich Füssli,)是一位德国-瑞士裔的英国画家、制图员及艺术家。他出生于瑞士的苏黎世,是一家18个孩子中的老二。他的父亲是瑞士肖像画家。 Category:皇家学会会员 Category:英国画家 Category:瑞士画家 Category:肖像画家.

新!!: 分析评论和约翰·亨利希·菲斯利 · 查看更多 »

约翰·德莱顿

约翰·德莱顿(英文:John Dryden,1631年-1700年),英国著名诗人、文学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是1668年的英國桂冠詩人。 他被當做是王政復辟時期的主要詩人,以至於這一段文學史被稱為德萊頓時代。沃爾特·司各特稱他為“光榮約翰”。.

新!!: 分析评论和约翰·德莱顿 · 查看更多 »

约翰·戈特弗里德·赫尔德

约翰·戈特弗里德·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姓或譯赫德;),德國哲學家、路德派神學家、詩人。其作品《论语言的起源》()成为浪漫主义狂飙运动的基础。.

新!!: 分析评论和约翰·戈特弗里德·赫尔德 · 查看更多 »

约瑟夫·普利斯特里

约瑟夫·普利斯特里(Joseph Priestley,),18世紀英国的自然哲学家、化学家、牧师、教育家和自由政治理论家。出版过150部以上的著作,对气体特别是氧气的早期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但由于他坚持燃素说的理论,使其未成为化学革命的先驱者。.

新!!: 分析评论和约瑟夫·普利斯特里 · 查看更多 »

爱德华·吉本

爱德华·吉朋(Edward Gibbon,),英国历史学家,《罗马帝国衰亡史》的作者。 吉本出生于伦敦附近的普特尼,父亲是国会议员,他是家中独子,10岁时丧母,由姑母抚养,年少时多病,喜欢读书,在《我的作品和生活回忆录》中提到自己早就发现历史是自己“特有的粮食”。1752年,14岁时被父亲送往牛津,不到15岁就考取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但他父亲后来发现他对天主教感兴趣,当时在英国一个天主教徒会受到上流社会的排挤,他父亲立刻就把他送到瑞士洛桑,交给一位基督教新教导师。在洛桑期间,他参加过伏尔泰的聚会,学会了法语,开始用法语写作其第一部作品《论文学研究》(1761年正式出版)。 1758年回国,作了两年军官,同时博览群书,由于受伏尔泰的影响,因而改变了宗教觀,不信仰特定宗教。1763年,他前往欧洲大陆旅游,在巴黎结识了狄德罗,也去了罗马,1764年他在罗马废墟上,开始有写作罗马帝国史的念头。 1770年吉本的父亲去世,他开始经商,定居伦敦。两年后,他开始写作《罗马帝国衰亡史》,并出入上流社会的俱乐部。1774年进入国会。1776年《罗马帝国衰亡史》第一卷出版,立即取得成功,但他对早期基督教历史的如实写法,受到有些人猛烈的攻击,但却认为他即使不过于高明,但也不逊色。 吉本继续搜集材料编写,1781年《罗马帝国衰亡史》第二、三卷出版。1782年他定居洛桑,继续书写后三卷,1787年写完最后一章,回到英国,1788年所有手稿全部出版。受到各个方面的赞扬。他又回到洛桑,主要在书写他的《回忆录》,直到1793年才回国,回国不久即在伦敦家中去世。 《罗马帝国衰亡史》包含许多详尽的考证,后来许多历史学家都引用这部书的材料。.

新!!: 分析评论和爱德华·吉本 · 查看更多 »

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

《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Encyclopédie, ou dictionnaire raisonné des sciences, des arts et des métiers),通称《百科全书》(Encyclopédie),是1751年至1772年间由法国一部分启蒙思想家编撰的一部法语百科全书。共17卷正编,11卷图编。此后其他人多有补编,1780年再版时共有35卷。 《百科全书》主编为狄德罗,副編為让·勒朗·达朗贝尔。参加编纂的主要人员有孟德斯鸠、魁奈、杜尔哥、伏尔泰、卢梭、布丰等不少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著名人物。他们被称为百科全书派(Encyclopédiste)。 《百科全书》是法国的印刷业主布雷顿策划的,原计划是翻译1728年英国出版的《钱伯斯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是一部革新的百科全书,它是历史上第一部致力于科学、艺术的综合性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是启蒙时代思想的代表之作,正如主编狄德罗所述,《百科全书》的目标是“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 1751年第1卷出版后,就遭到政府与教会的压力,导致有几卷不得不地下发行,最后10卷甚至改用假封面和倒填日期出版。 《百科全书》以启蒙主义为目的,条目常常夹叙夹议、议论时政,造成有时知识的介绍被议论喧宾夺主,从百科全书的角度而言并不能算是一部理想的工具书。.

新!!: 分析评论和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 · 查看更多 »

遊記

遊記,或稱紀行,是文學體裁,屬於散文。一般而言,遊記是旅人的旅遊記錄,所錄包括途中見聞、政治、社會、風土、景物云云,亦表達思想感情。.

新!!: 分析评论和遊記 · 查看更多 »

聖公宗

聖公宗(Anglicanism,音譯安立甘宗),是源自英國(英格蘭)的英格蘭國教會和愛爾蘭教會及其於世界各地衍伸出來的教會之總稱。目前世界上的聖公宗教徒約有7300萬人(2008年)。 聖公宗,英文原名「Anglican」,意譯是英式教會,形容制度、教會、禮儀傳統和神學思想,是從英格蘭的國教——英格蘭教會所衍生而来的教会,成為普世聖公宗。這個詞語亦可形容其他採用聖公宗的其他教會,他們因為與坎特伯里大主教共融而成為普世聖公宗的一員。由於「Anglican」一詞與盎格鲁人一詞詞型較為相近,有時會被誤認為是民族名稱而非宗派名稱,因此在美國及蘇格蘭等的強調聖公會非英格蘭人特性的地區,改以「The Episcopal Church」自稱,用「Episcopalian」稱呼其成員。「Episcopal」意思為主教制的。普世華人、台灣、韓國及日本基督徒都使用「聖公會」為公用名稱。 普世聖公宗團契是神聖、大公及使徒所傳的教會的一部分,是與坎特伯里大主教共融的成員教會構成的一个教會,是既大公又經過改革的教會。托馬斯·克蘭麥、理查德·霍克和奧卡姆的威廉等是聖公宗的代表人物,一如其他教派的馬丁·路德、克爾文、諾克斯、慈運理和約翰衛斯理等神學家。.

新!!: 分析评论和聖公宗 · 查看更多 »

让·勒朗·达朗贝尔

让·勒朗·达朗贝尔(,又譯達冷柏;),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一生在很多领域进行研究,在数学、力学、天文学、哲学、音乐和社会活动方面都有很多建树。著有8卷巨著《数学手册》、力学专著《动力学》、23卷的《文集》、《百科全书》的序言。很多的研究成果记载于《宇宙体系的几个要点研究》中。.

新!!: 分析评论和让·勒朗·达朗贝尔 · 查看更多 »

輝格黨 (英國)

英國輝格黨(Whig)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政党。輝格一詞的來源是「驅趕牲畜的鄉巴佬」(whiggamore),是政敵對輝格黨員的蔑稱,但後來沿用成習。 1679年,因约克公爵詹姆斯(后来的詹姆斯二世)具有天主教背景,就詹姆斯是否有权继承王位的问题,议会展开激烈争论。一批议员反对詹姆斯公爵的王位继承权,被政敌讥称为“辉格”。“辉格”(Whigs)的名称可能是“Whiggamores”(意为“好斗的苏格兰长老会派教徒”)一词的缩语。 辉格党得益于1688年光荣革命带来的政治变化。它于1714年之后长期支配英国政治,他也通过捍卫包括有限君主制和议会重要性在内的“1688年原则”而获得不少支援。 在1720年南海泡沫事件中,輝格黨政治家羅伯特·沃波爾因在事件中成功使經濟恢復正常,從而在1721年取得政府實權並取代托利黨,長年主導了英國的政局。 辉格党与其说是一个统一的政党,不如说是大致遵循上述原则的各种信仰的综合体。该党大部分领导人都是依靠政治庇护在议会内结成家族集团的大地主。辉格党获得金融界和商业阶层中许多人的支持,那些为取得宗教宽容寻求保护(常常是找错了对象)的不从国教派也是它的拥护者。1714年以后的半个世纪中,辉格党一直在政治上占优势,连续执政达46年之久。到18世纪末期,辉格党势力逐渐衰退。 18世纪末19世纪初一段时期,辉格党在政治上失势。1830年重新掌权。19世纪中叶,辉格党势力大增。在当时英国工业发展、经济繁荣的条件下,辉格党的政策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19世纪60年代,辉格党土地贵族的代表、保守党的罗伯特·皮尔派分子,以工商业资产阶级为基础组建英國自由黨。也有人认为,辉格党是于1839年改称自由党的。 史 Category:英国历史 Category:大不列颠政治史.

新!!: 分析评论和輝格黨 (英國) · 查看更多 »

蘇利南

蘇利南共和國(Republiek Suriname;苏里南汤加语:Sranan;博杰普尔语:Sarnam)位於南美洲北部,北濱大西洋,南臨巴西,東臨法屬圭亞那,西臨圭亚那,是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國名源於當地原住民蘇利南人。該國舊稱荷屬圭亞那,原為荷蘭在南美洲的殖民遺跡,1954年成為荷蘭王國海外自治省,1975年時獨立。苏里南無論以面积還是人口排名,都是南美洲最小的一个国家,也是西半球不屬於荷蘭王國組成體的地區中,唯一一個使用荷蘭語為官方語言的。首都帕拉马里博為蘇利南河河口的商港。苏里南是一个种族、语言、宗教上极為多元的国家,當中穆斯林人口占苏里南的13%,其比例在所有美洲国家中最高。.

新!!: 分析评论和蘇利南 · 查看更多 »

權力分立

權力分立是國家統治模式的一種,其设计將各種國家公權力分散,不使其集中在單一機關內,讓這些分立機關產生互相制衡作用。這一名詞首先由啟蒙時代英國的哲學家约翰·洛克在其《政府论》中所提出,而這樣的設計通常以法國哲學家孟德斯鳩後繼提出的三權分立(trias politica)而被熟知。 三權分立即立法、行政、司法三種國家權力分別由三種不同職能的國家機關行使、互相制約和平衡的學說和制度。三大政府机构共同存在、互相制衡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当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的一种政治制度。資本主義國家的一種重要政治原則和政治制度。与其相对立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议行合一制。.

新!!: 分析评论和權力分立 · 查看更多 »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Révolution française, 1789年-1799年)是法國的一段社會激進與政治動盪的時期,對於法國歷史以及全歐洲都留下深刻廣泛影響。法国政治体制在大革命期间发生了众多转变: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绝对君主制與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过去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左翼政治團體、平民和鄉村農民的冲击,传统君主制的階層觀念、貴族以及天主教會統治制度被自由、平等、博愛等新原則推翻。整個歐洲的皇室因而心生恐懼,因此在1814年發起反法討伐,並成功恢復君主制,但很多重大改革已成永久。革命導致各界對立,特別是共和派和保皇派在往後長達二百年的政治對立。 面對財政危機,越來越多的法國平民被國王路易十六強加稅賦,以及教士貴族之輩的壓榨激怒。這種不滿與蓬勃發展的啟蒙思想所結合,助長激進的情緒,終於使得法國大革命在1789年5月的三級會議中爆發。革命的第一年,第三等级的民眾在6月发表网球場宣言,7月14日發生攻佔巴士底監狱事件,於8月進行的凡尔赛妇女运动迫使法国王室在10月从凡尔赛返回巴黎。接下來的幾年則由不同的立法會議及跟右翼的君主制擁護者鬥爭主導。 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路易十六在次年被推上斷頭台。不断出现的外部压力在法国革命中成為主导,法国大革命战争从1792年开始,这次战役為過去一个世纪以来法国首次胜利,并使法国间接控制意大利半岛和莱茵河以西的土地。在国内,派系斗争及民众情绪的日益高涨导致1793年至1794年恐怖统治的产生。罗伯斯庇尔和雅各宾派覆亡以後,热月党人建立督政府,于1795年掌权,直至1799年拿破仑執政後結束。 法国革命中拉开现代社会的帷幕,共和国的成长、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现代思想的发展以及各国之间大规模战争都成為革命的标志。作为近代伟大民主革命而受到赞扬的同时,法国大革命也因期间一些暴力专政行为而为人诟病。革命随后导致拿破崙戰爭、两次君主制复辟以及两次法国革命。从法国大革命开始(1789年)直至1870年,法国在先后兩次共和国政府、君主立宪制及帝国政權下交替管治。 历史学家《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作者托克维尔认为,1789年法国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代表法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它是一场社会政治革命,符合当时欧洲的需要,其作用是废除若干世纪以来统治欧洲和法国的封建制度。它不仅要改变旧政權,更要废除旧的社会形式,因此需要同时改變所有既存的权力机构,毁灭所有公认的影响,祛除种种传统,更新风尚与习惯。和等西方学者认为,法国大革命受到激进主义思潮影响。.

新!!: 分析评论和法国大革命 · 查看更多 »

法国大革命战争

法国大革命战争()指的是1792年到1802年间新建立的法兰西共和国和反法同盟之间的一系列戰爭。法國大革命战争在军事史上有重大意义,是历史上的第一场“现代战争”。在民族主义激励下的法国公民组成的軍隊打败了歐洲各国的职业军人,显示了民族主義和徵兵制相结合的巨大威力。法國軍队开创了以普遍征兵制,就地补给制和多兵种合成编制为核心的现代军事体制,成为现代军事体制的先导。新兴的民族主义和军事制度,随着拿破仑战争传遍了欧洲,彻底改变了人类战争的形态,使得席卷全民的残酷的世界大战成为可能。.

新!!: 分析评论和法国大革命战争 · 查看更多 »

激进主义

进主义是指因处在现存组织、社会状态或运作方式中相对不利的位置上而怀有强烈的不满,从而产生否定的观念,并迫切寻求对现状从根本上进行剧烈的变革。在极权制度的国家里,激进主义者的过激行为并不完全被视为是丧失理智的,但是其出于为己争利的行为动机所展现出的各种对立举动必然会给该国保守派带来蒙受巨大利益损失的风险,因而不受后者的认可和待见。.

新!!: 分析评论和激进主义 · 查看更多 »

浪漫主义

浪漫主義(Romantik;Romantisme;Romanticism)是開始於18世紀德國的藝術、文學及文化運動,發生於1790年工業革命開始的前後。浪漫主義注重以強烈的情感作為美學經驗的來源,並且開始強調如不安及驚恐等情緒,以及人在遭遇到大自然的壯麗時所表現出的敬畏。浪漫主義是對於啟蒙時代以來的貴族和專制政治文化的顛覆,以藝術和文學反抗對於自然的人為理性化。浪漫主義重視民間藝術、自然以及傳統,主張一個根基於自然的知識論,以自然的環境來解釋人類的活動,包括了語言、傳統、習俗。浪漫主義受到了啟蒙運動的理念影響,也吸收了中世紀文化復古的藝術成分。 法國大革命和工業革命裡發生的事件和其背後的意識形態也影響了浪漫主義運動。浪漫主義致力於宣揚那些在他們看來被忽略了的英雄個人所達成的成就,它正當化了個人的藝術想像力,並將其作為最重要的美學權威之一,突破了對於藝術的傳統定義。浪漫主義對於歷史和自然題材的強烈訴諸,便是形成這種理念的基礎。.

新!!: 分析评论和浪漫主义 · 查看更多 »

新教伦理

新教伦理(全称基督新教工作伦理,Protestant work ethic)是一个关于西方基督教新教的社会和经济理论的概念。它基于加尔文主义的看法,即强调努力工作是一个人的使命,世俗的成功可以作为个人超度的一个标志。新教徒在马丁·路德的时代开始重新定义世俗的工作,将它作为不仅有益于个人而且有益于整个社会的一种责任。因此将天主教对于工作的概念,转而认为勤奋地工作是一种光荣的标志。 新教伦理的概念最早由马克斯·韦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提出。韦伯认为,新教伦理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是国家繁荣的基石。这种观点认为,基督新教徒比天主教徒更注重实效工作,例如,和新教占主导的地区(包括北欧、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等)相比,天主教占主导的地区(包括意大利、法国、葡萄牙、西班牙、拉丁美洲等)的人们对待工作更加懒散。.

新!!: 分析评论和新教伦理 · 查看更多 »

攻占巴士底狱

攻占巴士底監獄(法语:Prise de la Bastille)發生於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狱被巴黎市民攻下和佔領。此監獄是巴黎的一座中世纪城堡和监狱,被认为是法国封建專制统治的象征。 攻占巴士底狱被认为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象征,因此7月14日也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

新!!: 分析评论和攻占巴士底狱 · 查看更多 »

政治派別

一个政治派别是一群人,例如政党、工会,或其他拥有共同政治目的的组织。一个派别或一个党派并非是完全统一的,它可能包括多个部分,有的部分可能是权力集团。一个派别的成员团结起来去实现他们的目标,推动他们的议程,或是在自己的组织内谋求高位。派别不局限于政党; 他们可以也常常有着其它的组织形式.

新!!: 分析评论和政治派別 · 查看更多 »

托马斯·潘恩

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英裔美国思想家、作家、政治活动家、理论家、革命家、激进民主主义者。生于英国诺福克郡,曾继承父业做过裁缝,后来做过教师、税务官员,后来投身欧美革命运动。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名称(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也出自潘恩,也被广泛视为美国开国元勋之一。37岁前在英国度过,之后移居英属北美殖民地,之后参加了美国独立运动。在此期间他撰写了铿锵有力并广为流传的小册子《常识》(1776)极大地鼓舞了北美民众的独立情绪,并在战争期间完成了系列小册子《》(1776—1783)。 后来受到法国大革命影响,潘恩撰写了《》,成为启蒙运动的指导作品之一。尽管不会讲法语,他依然于1792年被选入法国国民公会。由于吉伦特派视其为盟友,山岳党人,尤其是罗伯斯庇尔则将其视为敌人。1793年12月,潘恩被逮捕并投入监狱,1794年被释放。由于主张自然神论,在1793—1794年间他创作了《理性时代》一文,文中反对基督教教条,主张理性和自由思考;此文一出就被美国人所不齿,强大的反对之声使得潘恩变得恶名昭著。 拿破仑上台后,潘恩依然没有离去,但他却谴责拿破仑的独裁,称其为“前所未有的江湖骗子”。1802年在杰弗逊总统的邀请下,潘恩返回美国。 1809年6月8日,潘恩在纽约格林尼治村林苑路59号去世,享年72岁。由于忌惮他的宗教观点,只有6个人出席了他的葬礼。他被葬于1802年重归美国后的居住地,位于今天的新罗谢尔,也就是后来的。然而他的遗体却被一位名叫的仰慕者掘出,这位仰慕者期望将其骸骨重归英国故里荣誉下葬,但后来却不知所终。潘恩最后下葬地也因此成为了未解之谜。.

新!!: 分析评论和托马斯·潘恩 · 查看更多 »

托比亞斯·斯摩萊特

托比亞斯·喬治·斯摩萊特(Tobias George Smollett,1721年3月19日 – 1771年9月17日)是一位18世紀蘇格蘭詩人、作家。他以創作惡漢小說出名,代表作有《藍登傳》(1748)、《匹克爾傳》(1751)。他的作品影響了一批小說家,其中包括查爾斯·狄更斯和喬治·奧威爾。Kenneth Simpson, Smollett, Tobias George (1721–1771), 他曾在格拉斯哥大學獲得外科醫生行醫資格,後以《藍登傳》成名,晚年返回蘇格蘭創作了最後一部小說《汉弗莱·克林克历险记》,1771年因病前往意大利休養,然而在同年去世,葬在意大利里窩那古英格蘭公墓,《汉弗莱·克林克历险记》在他死後出版。.

新!!: 分析评论和托比亞斯·斯摩萊特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