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凱布訥山和萨米 (地区)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凱布訥山和萨米 (地区)之间的区别

凱布訥山 vs. 萨米 (地区)

凱布訥山 (Kebnekaise)(Giebmegáisi) 是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北部的一座山峰,位於瑞典北部的拉普蘭地區,靠近挪威邊境,為瑞典和薩米的最高峰。標高2103m。凱布訥山有南峰(sydtoppen)和北峰(nordtoppen)兩個高峰。其中南峰較北峰更高。 Category:瑞典山峰. 薩米是薩米人傳統居住的文化區域。薩米位於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北部,橫跨挪威、瑞典及芬蘭北部和俄羅斯科拉半島北部,大部分在北極圈之內,號稱“歐洲最後一塊原始保留區”、“聖誕老人的故鄉”,是芬蘭重要的觀光點,而每年吸引大批游客的夢幻之地“聖誕老人樹”就在這裏。此地區在薩米語中有不同稱呼,北薩米人稱之為Sápmi,Julev薩米人稱之為Sábme,南薩米人稱之為Saemie;在瑞典和挪威語也稱之為Sameland。薩米經常與瑞典拉普蘭混淆,但兩者所指的區域並非完全相同。 隨着國際化,跨國境的合作日益重要,對於當地的薩米族原住民和非薩米族居民而言,現存國界越來越不重要。薩米地區的居民中,以俄羅斯人和挪威人佔大多數,而薩米族人只佔小數的5%。雖然現時沒有爭取當地獨立的運動,但有組織提倡地區自治或當地原住民的民族自決。 薩米又稱為「拉普蘭」,意思就是「拉普人之地」,但由於此地的原住民薩米人覺得「拉普人」乃是對他們的侮蔑稱呼,於是此地正式改名為薩米了。 Sapmi_Lappland.jpg| Sarek_Skierffe_Laitaure_Rapadalen.jpg| Sarek_Skierffe_Rapadelta.jpg| Kebnekaise view from Tuolpagorni.jpg|薩米和瑞典的最高峰──凱布訥山 Category:挪威地理 Category:芬蘭地理 Category:瑞典地理 Category:俄羅斯地理 Category:薩米 Category:北极地区.

之间凱布訥山和萨米 (地区)相似

凱布訥山和萨米 (地区)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瑞典拉普蘭 (瑞典)

瑞典

典王国(Konungariket Sverige)是一个位于斯堪地纳维亚半岛的北歐国家,首都为斯德哥尔摩。西鄰挪威,东北与芬兰接壤,西南濒临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東邊為波罗的海與波的尼亞灣。即瑞典和與丹麦、德国、波兰、俄罗斯、立陶宛、拉脫維亞和爱沙尼亚隔海相望,於西南通过厄勒海峽大桥与丹麦相连。瑞典於1995年加入欧洲联盟。 瑞典面积为449,964平方公里,为北歐第一大国家,人口1000万,第三页 - 于2007年7月10日查阅。。64%的國土由森林覆蓋,人口密度低,只有都會地區人口密度較高,84%的人口居住在只佔国土面积1.3%的城市裡。瑞典是一个現代、自由與民主的高度发达国家,其公民享有高质的生活,政府亦非常注重环保。 瑞典是传统的铁、铜和木材出口国,其水资源也很丰富,但是石油和煤矿十分匮乏。隨著運輸以及通訊的進步,這些自然資源也能夠更大規模地從各地開採,尤其是木材與鐵礦。經濟自由與教育普及而讓瑞典開始歷經快速的工業化,並從1890年代開始發展製造業。20世紀瑞典成為一個福利國家。 1397年,瑞典與丹麦和挪威一起所組成了卡爾馬聯合(芬兰此時還是瑞典王國的一部分)。瑞典於16世纪初脫離卡爾馬聯合,並且與鄰國進行了多年的戰爭,尤其是與俄羅斯以及從未完全承認瑞典已經離開了卡爾瑪聯合的丹麥-挪威聯合。17世纪時瑞典藉由戰爭擴張領土,成為了強權國家,其領土面积為目前的兩倍之大。1809年瑞典失去了芬蘭,也不再具有強權地位。之后,瑞典沒有再參與過戰爭。 現今,瑞典被視為極力追求人权和平等的国家之一。瑞典二戰後設立許多社會福利的制度,並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类发展指数中通常名列前茅。.

凱布訥山和瑞典 · 瑞典和萨米 (地区) · 查看更多 »

拉普蘭 (瑞典)

拉普蘭(Lappland)是位於瑞典北部,諾爾蘭的一個舊省。與耶姆特蘭、翁厄曼蘭、西博滕、北博滕和挪威、芬蘭相鄰。拉普蘭占了瑞典陸地面積的近四分之一。後北半部被併入北博滕省,南半部則是被併入西博滕省。 Category:瑞典舊省.

凱布訥山和拉普蘭 (瑞典) · 拉普蘭 (瑞典)和萨米 (地区)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凱布訥山和萨米 (地区)之间的比较

凱布訥山有3个关系,而萨米 (地区)有2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8.33% = 2 / (3 + 21)。

参考

本文介绍凱布訥山和萨米 (地区)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