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内华达级战列舰和布列塔尼级战列舰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内华达级战列舰和布列塔尼级战列舰之间的区别

内华达级战列舰 vs. 布列塔尼级战列舰

内华达级战列舰是美国建造的一种超無畏艦。 内华达级战列舰采用了当时颇具争议的被称为“All or Nothing Armor Scheme”的装甲防护设计(称为“重点防护”),因为美国海军认为战列舰传统防护体系的中等厚度装甲无法防御无畏型战列舰不断加大口径的主炮穿甲弹。这是美国海军战列舰防护设计上的重大革新。其主要设计特点是,战舰的非重要部位减少或没有装甲防护,而重要部位(主炮塔、轮机舱、指挥塔等要害部位)则得到最大限度的装甲防护。其设计思想被其他各国海军所借鉴。安装10门14英寸口径主炮,双联装和三联装主炮炮塔各两座,采用艏艉对称的布置形式。 同级舰两艘,首舰內華達號(BB-36)1916年3月服役。另一艘是奧克拉荷馬號戰艦(BB-37)。 1930年两舰进行中期改装,加宽舰体增加浮力和改善对鱼水雷的防护能力,彻底改造舰桥和前后主桅。改装三脚主桅并增设桅楼。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俄克拉荷马号至少承受了5枚鱼雷和數枚小型炸彈的攻擊,致使该舰倾覆沉没。而内华达号是港中唯一得以开动的战列舰,企图驶出港口,在日军第二波进攻中成为主要目标,为避免在港口出口沉没抢滩搁浅。其后在西海岸进行现代化改装,改建上层建筑,撤去全部旧式副炮,改装高平双用炮。战争中内华达号往来于太平洋和欧洲战区之间,参加了诺曼底战役、硫磺岛战役和冲绳岛战役。战争结束後,内华达号1946年参与比基尼岛原子弹的试验。1948年7月作为靶船被击沉。. 布列塔尼級戰列艦(Bretagne-class)是法國海軍首次建造的超無畏艦,本級艦共建造三艘,並以法国省份名称命名,其同型艦分別為布列塔尼号、普罗旺斯号、洛林号,三艘艦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陸續服役。在設計上,布列塔尼級參考自孤拔級戰艦,其主砲以10門口徑主砲代替孤拔級的12門口徑主砲。原本希臘海軍向法國方面訂購一艘布列塔尼級戰艦,但迫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停工。 三艘同型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皆編入法國地中海艦隊,主要任務為封鎖亞得里亞海,以避免奧匈帝國海軍突破,但奧匈帝國海軍較少活動而建樹較少。一次大戰後,本級艦經歷多次改裝,並分別在地中海進行巡航。西班牙內戰期間,由於法國奉行,布列塔尼級僅參與沿岸執行巡邏任務。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布列塔尼級主要執行艦隊護航與反護航襲擊任務,這些任務執行至法國在1940年6月向納粹德國投降為止。當法國投降後,英國擔心德國海軍會徵收法國艦艇來擴張勢力,因而在1940年7月3日發動凱比爾港海戰,首艦布列塔尼號在戰役中遭擊沉;普羅旺斯號則受到重創,並在戰後返回土倫。1942年,為避免德國海軍繳獲法國艦艇,法國海軍遂將所有停靠在土倫的艦隊全部鑿沉,其中包括普羅旺斯號。洛林號則在1942年前被英國扣留在亞歷山大港,1942年後才加入。隨後,洛林號參與龍騎兵行動,以砲火支援聯軍登陸法國南部。二次大戰後,洛林號成為本級艦唯一一艘安然度過2次大戰的戰艦,並在1950年代初轉為訓練艦與兵營艦,直到1954年才拆解報廢。.

之间内华达级战列舰和布列塔尼级战列舰相似

内华达级战列舰和布列塔尼级战列舰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戰艦

戰艦

戰艦(Battleship),美國軍規常用代號為BB。台湾稱為--,香港稱為--,日本稱為戦艦、中国大陆稱為--,是裝有厚重裝甲和大口徑主炮的大型軍艦,是人類創造的最龐大和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大艦巨砲主義時代的極致產物。19世紀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战列舰作為海軍中最大的武裝艦艇,是一個國家海軍力量的標誌,因此常被做為「主力艦」(capital ship)。隨著潛艇技術日漸成熟,空中優勢破壞戰力平衡和精确制导武器的開發,戰艦已不再被認為是建立海上優勢所必須的裝備,因此已經全部退役。 现代的“战列舰”這個名詞來源於历史上的風帆戰列艦(全称ship of the line of battle,简称ship of the line或line-of-battle ship),從17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主要排成戰列線進行戰鬥的大型軍艦。隨著蒸汽機、爆破彈和鋼鐵裝甲的發展,19世紀後期出現了稱為鐵甲艦(Ironclads)的蒸汽裝甲艦,即是後來戰艦和裝甲巡洋艦的前身。1906年服役的無畏號(HMS Dreadnought)標誌著戰艦“全裝重型火炮”的革命,後來所有按這個概念設計的戰艦都被稱為無畏艦,與之相對,之前的戰艦稱為前無畏艦。不久,出現了比無畏號更強大的戰艦,稱為超無畏艦。 海軍大國爭相建造戰艦引起了長期的軍備競賽。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爆發了戰艦對決的日德蘭海戰。戰後,各海軍大國通過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對締約國戰艦的數量和性能作出限制。條約生效期間被稱為“海軍假日”。條約失效後,出現了最後一波建造戰艦的熱潮,出現了大和号等排水量超過60,000噸的巨艦。即使如此,戰艦的價值一直受到質疑,更小、更廉價的潛艦、魚雷和飛機都能對戰艦造成嚴重傷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航空母艦取代戰艦成為海戰的主導力量。戰後,戰艦紛紛走上退役道路,原有的建造計畫被取消,只有美國海軍曾在幾次戰爭中重新將數艘戰艦投入使用。 美國最後两艘战列舰威斯康星號(BB-64)和密蘇里號(BB-63)參與1990波斯灣戰爭,是戰列艦最後參與的大型戰役。戰爭結束後,兩艦先後於1991年和1992年退役,並分别在2006年和1995年被除籍。现在只有美国和日本保留了数艘退役战列舰,作为浮动博物馆使用。.

内华达级战列舰和戰艦 · 布列塔尼级战列舰和戰艦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内华达级战列舰和布列塔尼级战列舰之间的比较

内华达级战列舰有18个关系,而布列塔尼级战列舰有5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1.47% = 1 / (18 + 50)。

参考

本文介绍内华达级战列舰和布列塔尼级战列舰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