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八堡圳和永靖鄉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八堡圳和永靖鄉之间的区别

八堡圳 vs. 永靖鄉

八堡圳,或稱八保圳,位於臺灣的彰化縣,最早建於1709年,1719年完工,是臺灣最古老的埤圳之一。由於該圳是由施世榜籌款所建,故原名「施厝圳」,又因取濁水溪之水灌溉八堡農田,所以也叫做「濁水圳」,但常被稱為「八堡圳」。 一般將八堡圳與嘉義道將圳和新竹隆恩圳,一起並稱為「臺灣三大古老埤圳」。. 永靖鄉(臺灣閩南語永靖腔拼音:Éng-tsēng-hiong, 國際音標:)位於台灣彰化縣中部偏東南,地勢平坦,無山岳、湖澤。北緣員林市、埔心鄉,東鄰社頭鄉,西濱溪湖鎮,南接田尾鄉。為台灣本島人口密度最高的鄉。.

之间八堡圳和永靖鄉相似

八堡圳和永靖鄉有(在联盟百科)9共同点: 台灣日治時期彰化縣員林市社頭鄉田尾鄉臺灣清治時期武西堡溪湖鎮濁水溪

台灣日治時期

臺灣日治時期()是指臺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由大日本帝國統治的時期,於臺灣歷史上又稱為日本時代、日治時代、日據時代或日本統治時期。 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經濟置於日本帝國主義支配之下,身為最後一個躋身新帝國主義的日本,其帝國主義型態具有後進性,和西方由資本主義引導國家海外殖民政策不同,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在臺灣從事大規模資本活動,因此日治初期,是由臺灣總督府主導殖民地的開拓規劃。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迫使臺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在殖民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臺灣做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南洋發展的基地。日本在臺灣實行特別法,以警察政治控制社會,臺灣人沒有平等的參政權,在日治初期的現代化教育程度也遠低於在臺灣的日本人,日後逐年普及,但教育制度上與日本人相比仍不平等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頁189-201,1999年,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自大正時期後,日本對臺灣統治已漸趨穩固以及大正民主化的政治風氣改變,於日治中後期日方改取較為柔和的內地延長主義統治方針以及改派任文官總督,臺灣亦在短時期內發展蓬勃的本土政治運動及社會運動,同時也其許多臺人出國前往中國東北的滿州國或到日本本土留學,如鍾理和等,甚至赴中國與國共合作抵抗日本統治。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方因應戰爭需要更進一步推行全面性的皇民化政策,以期將臺灣人同化於日本,不過儘管高砂族有志士、民間日籍台裔的志願兵力,仍有漢人赴中參戰抗日,日本政府在民族認同問題下,改派臺灣兵赴南洋即可看出官方與日籍臺灣人的煎熬,詳見臺灣抗日運動、高砂義勇隊。 基於日本殖民統治的需求,臺灣在日治時期於基礎設施、教育設施、公共衛生、農業以及工業等各方面得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化,但在對外經濟關係上則被日本化。而因為日本統治末期推行皇民化運動造成的低中國性,與戰後初期「陳儀政府」治理失政集負面中國性大成,並視當時臺灣人為「日本奴化教育下的劣等國民」,在臺灣本地人與戰後來臺大陸人之間形成族群隔閡。許多臺灣人因而感到過去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情況比較良善。部份臺灣史學者認為,此情結不僅影響許多在日治時期出生的臺灣人,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戰後臺灣對本土認同、臺灣主體性、族群意識觀念乃至臺灣獨立運動的興起。儘管戰後國民黨政府在臺灣推行中國導向的民族主義教育,強調日本殖民臺灣的負面影響,把日治時期臺灣的抗日運動與中國抗日戰爭做連結,並將日本領臺視為等同日本侵華歷史的一部分,但臺灣民間對日本大多仍抱持好感,不過也有其他不同於上述調查結果之民調。日本留在臺灣的基礎建設、文化政策所造成的影響亦於近年來不斷被各界重新檢視或評價。為東亞乃至於世界殖民史上少見的情形,時常引起學術界的興趣及研討。.

八堡圳和台灣日治時期 · 台灣日治時期和永靖鄉 · 查看更多 »

彰化縣

彰化縣(Tsiang-huà-kuān;Chông-fa-yen)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有「臺灣米倉」之稱,位於臺灣本島中部,東邊以八卦山脈與南投縣接壤,西邊濱臨臺灣海峽,南邊以濁水溪與雲林縣為界,北邊以烏溪與臺中市為界。彰化縣古稱「半線」,地形上以平原為主,北邊屬於彰化平原,南邊則是濁水溪扇狀平原。彰化縣是臺灣本島面積最小的縣,是臺灣人口第一大縣,也是臺灣設籍人口唯一超過百萬人的縣市。本縣常與臺中市及南投縣合稱中彰投地區,或與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等三縣市合稱彰雲嘉地區。.

八堡圳和彰化縣 · 彰化縣和永靖鄉 · 查看更多 »

員林市

員林市位於臺灣彰化縣中部偏東位置,建城於1728年(清雍正六年),2015年8月8日改制為縣轄市「員林市」,彰化縣政府民政局自治行政科,2015-08-09查閱。在改制成縣轄市前,其前身是「員林鎮」,因曾經多次成為臺灣人口最多的鎮,故有「全臺第一大鎮」名號。 員林市人口目前接近12.5萬人,就人口數而言,是彰化縣第二大行政區(僅次於縣治彰化市)、南彰化地區經濟及文化中心、全國第四大縣轄市(次於彰化縣彰化市、屏東縣屏東市、新竹縣竹北市)。.

八堡圳和員林市 · 員林市和永靖鄉 · 查看更多 »

社頭鄉

頭鄉位於臺灣省彰化縣東南部。據耆老相傳,在明末清初,漢人自大陸入墾臺灣,稱番人聚落為「社」,「社頭」地名蓋因洪雅族大武郡社之頭首或頭人居住於此,以之得名。 目前以蕭姓為鄉內最大宗,古時候,常以同血緣關係而形成部落,故彰化地區流傳著「社頭蕭一半,鹿港施了了」。 在產業方面,社頭在織襪及芭樂產業之中,已獨佔鰲頭多年,在「家庭即工廠」的歷史背景之下,讓社頭有個順口溜,「芭樂多、襪子多、董事長多。」,同時奠定了襪子的故鄉,芭樂的寶地之美名。.

八堡圳和社頭鄉 · 永靖鄉和社頭鄉 · 查看更多 »

田尾鄉

尾鄉位於台灣彰化縣南部,為東西狹長農村,縱貫公路從中間通過,北緣永靖鄉、南接北斗鎮,以公路花園著名,為花卉生產專業區,1973年成立開闢公路花園園藝觀光區,以民生路與民族路沿路為主要觀光路線,田尾的花卉年產量與種類居全臺灣之冠,有花鄉之稱。.

八堡圳和田尾鄉 · 永靖鄉和田尾鄉 · 查看更多 »

臺灣清治時期

臺灣清治時期是指臺灣及澎湖由清朝統治的時期,在台灣歷史上又稱作清領時期、清據時期,從1683年清廷派施琅發兵攻滅南明勢力明鄭王朝起,至1895年《馬關條約》割讓予日本為止,共212年,為台灣歷史到目前為止持續時間最長的分期。 清朝初期繼承明朝的觀念,視台灣為化外之地,未入版圖,明鄭王朝末任君主鄭克塽降清以後,康熙對台灣棄守問題詢問朝中官員;而朝中官員對於台灣是否收入版圖,分成兩派。反對收入版圖的官員認為:台灣遠在海外,人口稀少,防守不易,不如放棄台灣,只保留澎湖做為東南諸省的軍事屏障,把台灣島上的移民全部遷回中國大陸;贊成收入版圖官員中,以征台將領施琅的意見最為有力,認為:台灣土地肥沃,從戰略的角度來看,可以擔負起防衛東南各省的戰略位置,避免台灣再度成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即使需耗用國家經費,也應保住台灣。1684年,康熙在統整思考兩派意見後,接受施琅等贊成派官員意見,決定將台灣納入版圖。 清朝將台灣納為領土後,最初劃為福建省的一部分,對台灣並不積極治理,導致台灣作為法外之地,動亂頻仍;清朝禁止人民移民台灣,然而偷渡者絡繹不絕,也禁止原漢通婚,但對平埔族人採取強制漢化的政策。平埔族人若不接受漢化,除了課以重稅之外,每年還必須強制勞役。在這種殖民政策之下,經過大約一世紀的1770年代,平埔族幾乎全部被漢化了,失去了自己的語言與文字,成為今日台灣人的祖先之一。1874年發生牡丹社事件後,使清廷體認到台灣的重要性,自此開始進行增設府縣、經濟現代化等積極建設,並於1885年將台灣建省。由於甲午戰爭的失敗,清廷在1895年4月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歷經臺灣民主國的短暫抵抗後,台灣在同年6月進入五十年的日本統治時期。.

八堡圳和臺灣清治時期 · 永靖鄉和臺灣清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武西堡

武西堡,是台灣中部自清治時期至日治初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其範圍包括今彰化縣的埔心鄉全部、溪湖鎮東南部、永靖鄉大部分、員林市西南端、社頭鄉西端及田尾鄉東部。 武西堡西邊為二林上堡,北邊為馬芝堡、燕霧下堡,東邊為武東堡,南邊為東螺東堡。.

八堡圳和武西堡 · 武西堡和永靖鄉 · 查看更多 »

溪湖鎮

溪湖鎮位於台灣彰化縣的地理中心,北為埔鹽鄉,西為二林鎮,南為埤頭鄉、田尾鄉、永靖鄉,東為埔心鄉。南北向有中山高速公路與省道台19線縱貫,東西向有縣道148號、縣道146號橫貫,交通便利。由於腹地廣大,土壤肥沃,為全台最重要的蔬菜產地及集散市場之一,其中尤其以韭菜花最負盛名 。另外葡萄和羊肉爐也是溪湖的特.

八堡圳和溪湖鎮 · 永靖鄉和溪湖鎮 · 查看更多 »

濁水溪

濁水溪,古稱螺溪,下游段稱為西螺溪,是位於台灣中部,屬於中央管河川,全長約186.6公里,是台灣最長的河川。流域面積達3,156.90平方公里,計畫洪水量為每秒24,000立方公尺,流域面積與河口百年洪峰流量皆僅略次於高屏溪。 濁水溪名字是因其溪水夾帶大量泥沙,長年混濁,因而得名。上游之山地集水區年降水量達2000~3000毫米,且所經地層多屬易受侵蝕的板岩、頁岩、砂岩,故含沙量高,尤以萬大溪、丹大溪為最高。.

八堡圳和濁水溪 · 永靖鄉和濁水溪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八堡圳和永靖鄉之间的比较

八堡圳有42个关系,而永靖鄉有7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9,杰卡德指数为7.89% = 9 / (42 + 72)。

参考

本文介绍八堡圳和永靖鄉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