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

指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

1654年至1667年间的俄波战争(Русско-польская война (1654—1667)、Wojna polsko-rosyjska (1654–1667)))亦称为十三年战争或第一次北方战争,这时沙皇俄國与波兰立陶宛联邦之间爆发的最后一场大规模冲突。1655年至1660年间,第二次北方战争也在波兰立陶宛联邦爆发,因此这几场战争在波兰并称为洪水之战。这场战争以俄罗斯的重大领土扩张结束,标志着俄国崛起的开始。.

49 关系: 加利西亚 (中欧)基輔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卢布林大洪水时代奥尔沙奥利瓦条约布列斯特布良斯克三十年戰爭平斯克乌克兰亚努什·拉齐维乌 (1612年-1655年)伊凡·维霍夫斯基利沃夫利沃尼亚别列津纳河哥萨克酋长国克里米亞汗國勢力範圍立陶宛大公国第一次北方战争第聂伯河约翰二世 (波兰)维尔纽斯维捷布斯克羅斯拉夫爾白俄罗斯韦利日鞑靼人阿列克谢一世赫梅尔尼茨基起义里加雷澤克內耶日·塞巴斯蒂安·卢博米尔斯基考那斯欧洲沃里尼亞沙皇俄国波兰立陶宛联邦波洛茨克明斯克斯坦尼斯瓦夫·兰茨科龙斯基斯特凡·恰尔涅茨基斯洛尼姆斯摩棱斯克斯摩棱斯克战争普里皮亚季河普斯科夫

加利西亚 (中欧)

#重定向 加利西亚 (东欧).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加利西亚 (中欧) · 查看更多 »

基輔

基輔(Kyiv ;Kyjev;Kiyev )位于乌克兰中北部第聂伯河中游,是烏克蘭首都、基輔州首府及第一大城市,人口達2,907,817(2016年)。 基輔是東歐重要的工業、科學、文化及教育中心,也是許多高科技產業、高等教育機構和歷史建築的所在地,擁有廣泛的基礎設施和高度發達的公共交通系統,如基輔地鐵。 基輔的名稱來自「Kyi」,傳說中這座城市的建立者之一(Kyi, Shchek, Khoryv三兄弟和姐妹Lybid)。基輔在5世紀時是一座交易所,後逐漸成為東斯拉夫文明的中心,並在10世纪至13世紀成為基輔羅斯的首都。1240年12月的拔都入侵徹底摧毀了這座城市,使基輔失去過去數個世紀所獲得的政治影響力。後來強盛鄰國的興起,使得這裡成為這些大国的邊境重鎮(立陶宛大公國、波兰立陶宛联盟、俄羅斯帝國)。 19世紀末,基輔因俄羅斯帝國的工業革命而再度興起。基輔在經歷1917年俄國革命引發的動盪時期後,自1921年起成為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重要城市,1934年後成為首都。苏德战争期間,基輔在1941年7月7日—9月26日的基辅战役中被纳粹德国国防军占领,1943年10月被红军解放,并迅速发展成為蘇聯第三大城市。1991年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基輔成為烏克蘭首都。.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基輔 · 查看更多 »

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

博赫丹·齐诺维伊·米哈伊洛维奇·赫梅尔尼茨基(Богдан Зиновій Михайлович Хмельницький;Bohdan Zenobi Chmielnicki;r,),哥萨克酋长国首任酋长,也是烏克蘭國父,又譯波格丹·赫梅利尼斯基。根据很多同时代犹太人的一手资料,他是迄今为止对犹太人最残忍的暴君之一。他领导了针对波兰立陶宛联邦权贵的赫梅尔尼茨基起义(或稱波蘭哥薩克戰爭、赫梅利尼茨基之亂,1648年-1654年),而这次起义也让哥萨克国家建立。1654年,他与沙皇俄国订立佩列亚斯拉夫条约,而这份条约让乌克兰最终并入俄罗斯帝国。.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 · 查看更多 »

卢布林

卢布林(波兰语:Lublin)是波蘭東部的一個大城市,及卢布林省的首府,2004年人口355,954人。.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卢布林 · 查看更多 »

大洪水时代

大洪水时代(Potop;Tvanas)是波兰立陶宛联邦17世纪中期的一个历史时代,其中包括一系列战役。广义上讲这个时代以1648年的赫梅利尼茨基起义为始,以1667年的安德鲁索沃休战为终,这样俄波战争与第二次北方战争中的波兰阶段便也处在这一时期。狭义上讲,大洪水时代指的是瑞典帝国对联邦的入侵与占领时的这一阶段,这样便只包括第二次北方战争中的联邦阶段(1655年-1660年),这也被称为“瑞典大洪水时代”(Švedų tvanas,Potop Szwedzki)。 波兰立陶宛联邦在战争中丧失了其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与大国地位。.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大洪水时代 · 查看更多 »

奥尔沙

奥尔沙(О́рша,Ворша)是白俄羅斯的一個城鎮,位於聶伯河與Aršyca河匯流之處。該城是莫斯科-明斯克鐵路與南北鐵路的重要交匯點,向北可通往維捷布斯克,向南可通往莫吉廖夫。.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奥尔沙 · 查看更多 »

奥利瓦条约

《奥利瓦条约》(德语:Vertrag von Oliva、波兰语:pokój oliwski、瑞典语:Freden i Oliva)也称《奥利瓦和约》,于1660年4月23日在波兰王国王家普鲁士省但泽附近的奥利瓦签署,签署方包括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勃兰登堡-普鲁士选帝侯腓特烈·威廉、瑞典国王卡尔十世和波兰国王约翰二世。 条约中,约翰二世宣布放弃对瑞典王位的要求,同时放弃利沃尼亚和里加,上述地区自1620年代后被瑞典控制。条约解决了自齐格蒙特战争(1598年-1599年)、波兰-瑞典战争(1600年-1629年)、北方战争(1655年-1660年)以来瑞典和波兰之间一直持续的战争状态。 条约还确认霍亨索伦家族拥有曾是波兰附庸的普鲁士公国的完全主权,但如果霍亨索伦家族被结束其统治,则普鲁士仍归波兰王室拥有。 《奥利瓦条约》和同年《哥本哈根条约》的签署代表瑞典帝国的实力达到顶峰。 Category:17世纪欧洲条约 Category:1600年代欧洲 Category:神圣罗马帝国条约 Category:德国条约 Category:波蘭條約 Category:瑞典條約 Category:領土變更相關條約 Category:波兰政治史 Category:瑞典帝国 Category:1600年.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奥利瓦条约 · 查看更多 »

布列斯特

布列斯特(白俄罗斯语:Брэст 或 Берасьце、Брест、Берестя、Lietuvos Brasta、Brześć)是白俄罗斯邻近波兰边境的一座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属于波兰),也是布列斯特州的首府,人口近290,000(2004年)。位于布列斯特的布列斯特中央车站是柏林-莫斯科鐵路中途站暨宽准轨换轮站。1918年苏俄与同盟国在此签订《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它是前蘇聯主要陸路關卡城市。1941年苏德战争首先在此爆发。現在,它連接了歐盟和獨立國家聯合體。.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布列斯特 · 查看更多 »

布良斯克

布良斯克 (Брянск)是俄羅斯布良斯克州的州府,位於傑斯納河 (第聶伯河支流)畔。面積186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431,526人。.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布良斯克 · 查看更多 »

三十年戰爭

三十年戰爭(1618年-1648年),是由神聖羅馬帝國的內戰演變而成的一場大規模戰爭。战争以波希米亞人反抗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為肇始,最後以哈布斯堡家族戰敗並簽訂《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結束。這場戰爭使日耳曼各邦國大約被消灭了25至40個百分比的人口;路德城維滕貝格四分之三人口陣亡,波美拉尼亚百分之六十五的人口陣亡,西里西亚四分之一的人口陣亡,日耳曼各邦國男性有將近一半陣亡。.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三十年戰爭 · 查看更多 »

平斯克

平斯克(白俄罗斯语:Пінск、Пинск、Пи́нськ、Pińsk、פינסק、Pinskas)是位于白俄罗斯北部布列斯特州普里皮亚季河畔的一座城市,人口150,000人。 城市所在的平斯克沼泽是欧洲最大的沼泽之一。 P.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平斯克 · 查看更多 »

乌克兰

乌克兰(Ukrayina;),东欧国家,南接黑海、东连俄罗斯、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尔多瓦诸国相连。乌克兰是欧洲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人口约4285.41万(不包括被俄罗斯吞并的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爾,2015年9月8日)。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是欧洲联盟与独联体,特别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 在9世纪时,基辅罗斯作为东斯拉夫人的国家曾一度十分强盛,直至12世纪分裂。自14世纪中叶起,乌克兰被欽察汗国、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先后统治。在大北方战争(1700-1721年)后,乌克兰被其他势力瓜分。19世纪时,乌克兰大部归属于俄罗斯帝国,其余部分为奥匈帝国领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的混乱时期,乌克兰曾在1917年至1921年短暂独立。在乌克兰内战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1922年成为了苏联创始加盟共和国之一。随后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為波蘭統治的西烏克蘭併入苏维埃乌克兰。在1945年,乌克兰成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重获独立,作為独联体发起与创始国之一。但由於俄羅斯在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烏克蘭于同年宣布退出独联体。乌克兰在獨立後由於實行未成熟的市场经济方向改革,使得國家进入八年的经济衰退时期,不过其间也出现过高增长。乌克兰目前是世界上重要的市场之一,在世界上是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乌克兰继承了苏联的军事基础,並维持着仅次于俄国的欧洲第二大军事力量。 根据乌克兰的行政区划,乌克兰有24个州、一个自治共和国(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但2014年已另外建立克里米亞共和國並且实质由俄羅斯管治),和两个直辖市(首都基辅和塞瓦斯托波爾,后者實質由俄羅斯管治)。人口构成上78%为乌克兰人,其余有俄羅斯人和羅馬尼亞人等。乌克兰官方语言为乌克兰语,主要宗教为东正教。.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乌克兰 · 查看更多 »

亚努什·拉齐维乌 (1612年-1655年)

特兰比支系的亲王亚努什·拉齐维乌(Janusz Radziwiłł,也被称为“亚努什二世”或“小亚努什”,1612年-1655年),波兰立陶宛联邦著名的贵族和权贵。他曾担当国家政府中的多项职务,其中包括立陶宛宫廷侍臣(自1633年起)与立陶宛陆军指挥官(蓋特曼,自1654年起)。他也是维尔纽斯省省长,以及萨莫吉希亚、卡缅涅茨、卡齐米日与赛伊维的长老。 那时他是联邦最有权势的人之一,常被称为整个立陶宛大公国的实际统治者(藉由蓋特曼的權力與自家巨大的領土財產)。在大洪水时代,或瑞军入侵联邦时期他站在瑞典国王一方。但是这一举动让他与其他大多数贵族树敌,其中甚至包括他的家族成员。他的军队最终战败,而他自己也死在了蒂科钦一个被包围的城堡中。.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亚努什·拉齐维乌 (1612年-1655年) · 查看更多 »

伊凡·维霍夫斯基

伊凡·维霍夫斯基(Іван Виговський,Iwan Wyhowski,)是1654年至1667年间的俄波战争时的乌克兰哥萨克酋长,在位3年(1657年-1659年)。他是著名酋长与起义领导人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的继任者(参见乌克兰哥萨克酋长)。他在担任酋长时以其大体上的亲波政策而著称,但这也让他被亲俄哥萨克击败。.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伊凡·维霍夫斯基 · 查看更多 »

利沃夫

利沃夫(Львів;Lwów;Lemberg,中文译为“伦贝格”;Львов)是烏克蘭西部的主要城市,有獅城之稱,利沃夫州首府。人口860,000 (2006年),其中乌克兰人占88%,俄罗斯人占8%,波兰人占1%,另外每天有20万人从郊区进城上班。 该市是乌克兰西部主要的工业与文化教育中心,拥有许多大型工厂、乌克兰最古老的大学和著名的利沃夫歌剧与芭蕾舞剧院。利沃夫的舊城區拥有许多珍贵的建筑,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遺產。利沃夫是烏克蘭民族文化的中心都市。利沃夫市內也有著眾多的劇場和博物館。.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利沃夫 · 查看更多 »

利沃尼亚

#重定向 立窝尼亚.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利沃尼亚 · 查看更多 »

别列津纳河

别列津纳河(白俄罗斯语:Бярэ́зіна)位于白俄罗斯境内,是第聂伯河的一条支流。 别列津纳河沿岸主要城市有:博布鲁伊斯克、鲍里索夫和斯韦洛特戈尔斯克。 B.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别列津纳河 · 查看更多 »

哥萨克酋长国

哥萨克酋长国(Гетьманщина, Het’manshchyna; Військо Запорозьке, Viys’ko Zaporoz’ke)是乌克兰哥萨克国,由酋长国土地和扎波罗热哥萨克组成。该国存在于1649年至1775年间,位于乌克兰中部与东北部。酋长国成立于1648年的赫梅利尼茨基起义,第一位领导人是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统治时期为1648年至1657年间。 1654年的佩列亚斯拉夫条约(Pereyaslavska Rada)让乌克兰失去了独立性。而1667年的安德鲁索沃条约(Andrusiv)将该国分给了俄罗斯和乌克兰。这次瓜分也让乌克兰哥萨克内各派发生冲突,而这场内战持续至17世纪末。18世纪酋长国的领土就只剩下左岸乌克兰。1764年,哥萨克国与酋长职位皆遭叶卡捷琳娜二世废除。 该国最开始定都于奇吉林,随后迁都至巴图林,最后迁至格盧霍夫。 酋长国包括现在的乌克兰中部和现俄罗斯的一小部分。具体来讲,该国包括现在的切尔尼戈夫州、波尔塔瓦州和苏梅州(不包括东南部)、基辅州左岸和切尔卡瑟州,以及俄罗斯布良斯克州西部。而扎波罗热哥萨克地区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权,有自己的行政机关。.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哥萨克酋长国 · 查看更多 »

克里米亞汗國

克里米亞汗國,又名可里米亚汗国、克里木汗国(قريم خانلغى;Крымское ханство - Krymskoye khanstvo;Кримське ханство - Kryms'ke khanstvo;Kırım Hanlığı;Chanat Krymski),是一個1430年至1783年的克里米亞韃靼人國家,為金帳汗國衍生出的國家中國祚最長的一個。汗國不只是在克里米亞半島,而是延伸到北高加索與坦波夫及耶列兹一帶的钦察草原。金帳汗國的实际建立者拔都把汗國分成13分,克里米亞是禿花帖木兒封地。.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克里米亞汗國 · 查看更多 »

勢力範圍

勢力範圍是用以描述某一國家對某地區有的控制及影響力的词汇,例如: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使各國都有機會在中國確立勢力範圍。 當一個國家或地區淪為另一強權的勢力範圍時,通常即表示該國或地區成為強國的附屬國、衛星國,或在事實上成為殖民地。而這些國家或地區也許名義上擁有主權,但其主權實質意義不大。 在冷戰時期,西歐(亦包括北歐、希臘和土耳其)、日本、南韓、台灣、菲律賓及拉丁美洲(除了古巴)通常被認為是在美國的勢力範圍之下。同時期的東歐(除了南斯拉夫和希臘)、朝鲜、古巴、越南、蒙古國、南也门及部份非洲共產主義國家則被認為是在蘇聯的勢力範圍之下。 有時單一國家的不同地區會分屬一個以上的強國勢力範圍。在帝國主義時期,強國勢力的緩衝國,例如伊朗、泰國各自均有一個以上的強國勢力範圍。前者是英國與俄國的緩衝國,後者則介於英國與法國之間,此二國即被帝國的國際聯盟分別劃定勢力範圍。相似的還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被瓜分為四個佔領區,經過統整,即成為日後的西德與東德,前者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後者則參與華沙公約。.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勢力範圍 · 查看更多 »

立陶宛大公国

立陶宛大公国(Magnus Ducatus Lituania,Lietuvos Didžioji Kunigaikštystė)是一个存在于12世纪T.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立陶宛大公国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北方战争

一次北方战争,又称北方七年战争,1563年至1570年期间,发生在瑞典与丹麦、吕贝克、波兰立陶宛联邦之间的战争。战争的主角是瑞典和丹麦,战争的动因是争夺波罗的海海上霸权。瑞典发展为新兴海上强国,其过去的宗主国丹麦则图谋遏制瑞典,并于1563年联合吕贝克、波兰立陶宛联邦进攻瑞典。瑞典则打破封锁。1570年双方签订《什切青和约》。丹麦遏制瑞典的图谋失败。.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第一次北方战争 · 查看更多 »

第聂伯河

聶伯河(Днепр、Дняпро、Дніпро,又譯德涅伯河、聶伯河)全長2290公里,為歐洲第四長的河流(僅次於伏爾加河、多瑙河與烏拉爾河)。它發源於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以西的瓦爾代南部沼澤,流經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出海口為黑海。在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已經有記載這條河流。.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第聂伯河 · 查看更多 »

约翰二世 (波兰)

#重定向 扬·卡齐米日.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约翰二世 (波兰) · 查看更多 »

维尔纽斯

维尔纽斯(Vilnius),立陶宛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位於北緯54度41分、東經25度17分。2013年1月,该市人口为537,152人(整个维尔纽斯县的人口为806,308人)。其舊城在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維爾紐斯也是2009年的歐洲文化首都。.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维尔纽斯 · 查看更多 »

维捷布斯克

维捷布斯克(Ві́цебск, Łacinka: Viciebsk,; Ви́тебск,; Witebsk, וויטעבסק)是位于白俄罗斯东北方边境、维捷布斯克州首府。距离俄罗斯斯摩棱斯克100公里左右。2014年人口363,061,是白俄羅斯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维捷布斯克 · 查看更多 »

羅斯拉夫爾

羅斯拉夫爾 (Рославль)是俄羅斯斯摩棱斯克州南部的一個城市。2002年人口57,701人。 1137年建立,以建城的斯摩棱斯克大公羅斯季斯拉夫一世·姆斯季斯拉維奇命名。1408年歸立陶宛管治,1667年讓予沙俄至今。 Р.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羅斯拉夫爾 · 查看更多 »

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共和国(translit;;bʲɪlɐˈrusʲ ),通称白俄罗斯,或稱白羅斯,是位于东欧的内陆国家,首都為明斯克,於1991年8月25日從苏联独立,於同年12月19日改稱“白俄罗斯共和国”。白俄罗斯东及北部与俄罗斯联邦为邻,南部与乌克兰接壤,西部同波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毗邻,国土面积達207,600平方公里,人口達968.98万人(2008年) ,大部分居住在明斯克或者其他大城市附近,將近80%人口為土生土長的白俄羅斯人,主要少數民族依次是俄羅斯人、波蘭人和烏克蘭人。1995年後,白俄羅斯語和俄羅斯語被設為官方語言。白俄羅斯憲法並無明確規定國教,大多數人信仰俄羅斯東正教,其次則為羅馬天主教,而基督宗教的不少節日(如復活節等)也被設為國定假日。.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白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韦利日

韋利日 (Велиж)是俄羅斯斯摩棱斯克州西北部的一個城市,位於西德維納河畔。2002年人口8,343人。 14世紀末期為立陶宛大公國邊境上的堡壘,1536年為沙俄所佔,但在俄羅斯空位時期被立陶宛奪回,直到第一次瓜分波蘭止。 В.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韦利日 · 查看更多 »

鞑靼人

--人,也音译为“达--”、“达旦”、“达达”、“达靼”等,是多个族群共享的名称,包括以蒙古族为族源之一的游牧民族、在欧洲曾经被金帐汗国统治的部份突厥民族及其后裔。其遊牧區域在歐洲人繪制的地圖裡稱之為鞑靼利亚。 中国今天的少数民族之一塔塔尔族和俄罗斯等地的鞑靼族都源自古代蒙古草原上的鞑靼人。.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鞑靼人 · 查看更多 »

阿列克谢一世

#重定向 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阿列克谢一世 · 查看更多 »

赫梅尔尼茨基起义

赫梅利尼茨基起义(或稱赫梅利尼茨基之亂、波蘭哥薩克戰爭,Powstanie Chmielnickiego,Хмельниччина)是一起从1648年起,到1657年(或1654年 )为止,发生在乌克兰的哥萨克起义,这次起义变成了乌克兰脱离波兰统治的独立战争。由博赫丹·赫梅利尼茨基领导的扎波罗热哥萨克与克里米亚鞑靼人和当地农民联盟,与波兰立陶宛联邦的正规军和準正规军爆发了几次冲突。这次起义根除了波兰贵族与他们的犹太调解人对乌克兰的统治,也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以及圣经派和其他“租赁人”)对全国的教会裁判权。 这次起义最开始只是哥萨克起义,但在其他居住在乌克兰的东正教徒(农民、市民、小贵族)加入他们后,这次起义的最终目的便变为成立乌克兰的主权国家。这次起义在终结了波兰对这些哥萨克地区的统治这一方面上,取得了成功,但这些土地最终落入沙俄手中。这些事,以及波兰的内政冲突,还有与瑞典和俄罗斯的战争,一起导致波兰在这一时期内国力日衰(在波兰历史中,这一时期被称为大洪水时代)。.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赫梅尔尼茨基起义 · 查看更多 »

里加

里加(Rīga)是拉脫維亞的首都,北欧地区波羅的海國家中最大、最繁忙的城市,位於波羅的海岸邊,道加瓦河口。 里加是波羅的海國家主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工商業中心。里加是历史上汉萨同盟主要商业城市,其歷史中心被列入世界遺產名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別認為里加豐富的新藝術運動建築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欧盟欧洲电子通讯监管机构总部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战略通讯中心设在里加。里加是欧洲城市组织及欧洲首都联盟组织成员。2014年欧洲文化之都,世界合唱比赛,2006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峰会,2003年欧洲歌唱大赛,2006年世界男子冰球锦标赛,2003年世界女子冰壶球锦标赛等活动的举办地。.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里加 · 查看更多 »

雷澤克內

雷澤克內 (Rēzekne、Резекне)是拉脫維亞東部拉特加列地區的中心城市,位於首都里加以東242公里。2006年人口36,646人。 R R.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雷澤克內 · 查看更多 »

耶日·塞巴斯蒂安·卢博米尔斯基

亲王耶日·塞巴斯蒂安·卢博米尔斯基(Jerzy Sebastian Lubomirski,1616年–1667年)是波兰贵族、权贵、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指挥官。卢博米尔斯基是神圣罗马帝国亲王。他发动了卢博米尔斯基起义。 耶日·塞巴斯蒂安是省长与长老斯坦尼斯瓦夫·卢博米尔斯基和亲王妃索菲亚·奥丝特罗格斯卡之子。他在1641年与孔丝坦齐亚·利根扎结婚,后于1654年与芭芭拉·塔尔沃结婚。 他自1647年起担任克拉科夫长老与王室宫廷元帅,自1650年起任王室大元帅,自1658年起任王室陆军指挥官,他亦是新桑奇和斯皮什地区的长老。 卢博米尔斯基在1643年2月1日于华沙就任普通瑟姆瑟姆元帅,任至同年3月29日。.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耶日·塞巴斯蒂安·卢博米尔斯基 · 查看更多 »

考那斯

考那斯(立陶宛语:Kaunas)是立陶宛第二大城市和舊都(1922年-1940年)。人口361,274(2005年)。 位於立陶宛最大的两条河流尼曼河和涅里斯河匯流之處,毗邻立陶宛最大的水体考纳斯水库。.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考那斯 · 查看更多 »

欧洲

欧罗巴洲(Ευρώπη),简称欧洲,字源於希臘神话的「欧罗巴」(Ευρώπης),是世界第六大洲,面积,人口742,452,000(2013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洲,僅次於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0人,共有50個已獨立的主權國家。 欧洲东以烏拉山脈、烏拉河,东南以裏海、高加索山脉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西北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歐陸最北端是挪威的北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與亞洲合稱為亚欧大陆,而與亞洲、非洲合稱為歐亞非大陸。 通常,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或实际考虑,欧洲的边界线并不总是一样的。这就使得人们产生了几个不同“欧洲”的观念。.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欧洲 · 查看更多 »

沃里尼亞

沃里尼亞(Волинь)是位於烏克蘭西部的一個歷史地區。相當于現在烏克蘭的沃倫州和羅夫諾州全境,日托米爾州西部、捷爾諾波爾州和赫梅利尼茨基州的北部。有時白俄羅斯的布列斯特州南部和盧布林省西部也被包含其中。波蘭也統治過沃里尼亞的部份地區。.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沃里尼亞 · 查看更多 »

沙皇俄国

沙皇俄国或沙俄可以指:.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沙皇俄国 · 查看更多 »

波兰立陶宛联邦

#重定向 波蘭立陶宛.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波兰立陶宛联邦 · 查看更多 »

波洛茨克

波洛茨克(白俄罗斯语:По́лацк)是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州的一座城市,位于道加瓦河畔。该地在历史上是白俄罗斯的中心地带,也是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击溃以后唯一一个不向金帐汗国纳贡的罗斯公国。但不久以后,波洛茨克公国被立陶宛吞并。直到500年后的叶卡捷琳娜大帝时代才和已经统一了的东北罗斯(即俄罗斯帝国)合并。 P.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波洛茨克 · 查看更多 »

明斯克

明斯克(ipa;Минск)是白俄罗斯的首都也是明斯克州的首府,约有180万居民,位于白俄罗斯的中心,斯维斯洛奇河畔。明斯克是白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多个高等院校,包括白俄羅斯國立大學。此外还有著名的马戏团、歌剧院和芭蕾舞院。.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明斯克 · 查看更多 »

斯坦尼斯瓦夫·兰茨科龙斯基

斯坦尼斯瓦夫·兰茨科龙斯基(约1597年-1657年)是波兰立陶宛联邦权贵、政治家与军事指挥官。 斯坦尼斯瓦夫自1641年起担任斯卡瓦长老、自1646年起担任哈利奇城主、曾担任卡缅涅茨城主、自1649年起担任布拉茨瓦夫省省长与王室大团长、自1652年起担任鲁塞尼亚省省长、1654年至1657年2月19日期间担任王室陆军指挥官、亦曾担任斯托布尼采与迪米尔斯克长老。 Category:波兰贵族 Category:1590年代出生 Category:1657年逝世.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斯坦尼斯瓦夫·兰茨科龙斯基 · 查看更多 »

斯特凡·恰尔涅茨基

斯特凡·恰尔涅茨基(Stefan Łodzia de Czarnca Czarniecki,),是波兰立陶宛联邦将军和贵族。波兰王国王冠领地陆军指挥官。他被视为波兰民族英雄。他在波兰历史中的地位因波兰国歌有提及他的名字而得到认可。.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斯特凡·恰尔涅茨基 · 查看更多 »

斯洛尼姆

斯洛尼姆是白俄羅斯的城市,位於格羅德諾東南143公里,由格羅德諾州負責管轄,海拔高度156米,始建於1102年,是熱門的旅遊地點,2004年人口51,600。 Category:白俄羅斯城市.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斯洛尼姆 · 查看更多 »

斯摩棱斯克

斯摩棱斯克(俄语:Смоленск)位于俄罗斯西部第聂伯河畔,距离莫斯科360公里,是斯摩棱斯克州的首府。斯摩棱斯克得名于树脂(Смола),因为当地的松树林很茂盛,过去一直都是松香(Канифоль)的出产地。 2010年4月10日,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的座机在斯摩棱斯克机场降落失败坠毁,机上包含总统夫妇、波兰国家银行总裁、波兰陆军司令在內共132人全数遇难。.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斯摩棱斯克 · 查看更多 »

斯摩棱斯克战争

斯摩棱斯克战争(1632年–1634年)是一起发生在波兰立陶宛联邦和沙俄之间的武装冲突。 1632年10月,沙俄为了重夺曾经是俄罗斯属地的斯摩棱斯克而发起了这场战争。虽然在这次战争里的各场小战役中,双方互有胜负,但最终俄军主力部队在1634年2月投降并签署了波尔亚诺夫卡条约。条约中俄罗斯承认波兰立陶宛联邦对斯摩棱斯克的主权,但实际上这一条约只维持了20年,随即爆发了新的波俄冲突,并导致波兰立陶宛联邦再次丢失对斯摩棱斯克的控制。.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斯摩棱斯克战争 · 查看更多 »

普里皮亚季河

普里皮亚季河(烏克兰文:Прип'ять、白俄羅斯文:Прыпяць,又譯普里佩特河)是第聂伯河的支流,流经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全长约710公里。 P Category:切爾諾貝爾核事故 Category:基輔州河流 Category:羅夫諾州河流 Category:沃倫州河流.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普里皮亚季河 · 查看更多 »

普斯科夫

普斯科夫(,俄语拉丁字母拼写:Pskov)是俄罗斯西北部的一个古城,位于圣彼得堡西南约250公里处。它有约20.7万居民,是普斯科夫州的首府。.

新!!: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和普斯科夫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俄波戰爭(1654年–1667年)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