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佛羅倫斯大公會議和托马斯·德·托尔克马达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佛羅倫斯大公會議和托马斯·德·托尔克马达之间的区别

佛羅倫斯大公會議 vs. 托马斯·德·托尔克马达

佛羅倫斯大公會議是羅馬天主教的第十七次大公會議,也以三個舉辦地點合稱巴賽爾-費拉拉-佛羅倫斯大公會議。本次會議原是會議至上主義者與教宗首席權的爭執的一部分。此外也因為拜占廷帝國希望藉由教宗的影響力獲得援軍以抵抗奧圖曼土耳其軍隊,因此派遣使節討論解決東西教會分裂的情況,因此本會議也造就許多東方禮儀教會和天主教的共融,產生了許多東儀天主教教會。 本次會議的招開是由於上一次召開的康士坦斯大公會議(會期1414年到1418年)中決議在五年後再度召開一次大公會議。但由於當時的戰亂情況時任教宗瑪定五世雖已打算在1423年於帕維亞召開會議,但是能夠與會的人員實在太少了,才又決議再延七年。 最後終於在1431年1月召開了巴賽爾會議。在1437年以方便當時拜占庭皇帝約翰八世所派使節轉移到費拉拉,又於1439年為了躲避當時流行的瘟疫而移到佛羅倫斯,在這段時間中許多基督正教會受教廷之邀派代表與會,1445年會議宣告結束。. 托马斯·德·托尔克马达,黑衣修士(Tomás de Torquemada, O.P.,1420–1498年9月16日)也译多玛斯·多凯马达,15世纪西班牙天主教多明我会僧侣,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天主教会决议处理宗教犯罪的法庭)首任大法官。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的忏悔者。在15世纪末西班牙驱逐穆斯林摩尔人完成收复失地运动后,旨在恢复基督宗教在西班牙的地位,托尔克马达说服天主教双王发布阿兰布拉诏书宣布驱逐犹太人。托尔克马达作为敕令的主要拥护者则自1492年起负责驱逐当地的异教徒,或逼迫他们改宗天主教。自1480至1530年间,通过信仰审判(Auto-da-fé)并最终以火刑处死的异教徒达数千人。托尔克马达关于裁判所的指示手稿直到1576年才公开印刷,出版于马德里。在现代,他的名字经常与宗教迫害、教条主义和盲信等联系在一起。.

之间佛羅倫斯大公會議和托马斯·德·托尔克马达相似

佛羅倫斯大公會議和托马斯·德·托尔克马达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教宗

教宗

教宗(Papa)是羅馬主教,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国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天主教會使用「教--宗」为中文譯名,部分華語圈教外人士、日本、韓國、越南則譯為「教--皇」。現任(第266任)教宗為方濟各,於2013年3月13日當選。.

佛羅倫斯大公會議和教宗 · 托马斯·德·托尔克马达和教宗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佛羅倫斯大公會議和托马斯·德·托尔克马达之间的比较

佛羅倫斯大公會議有10个关系,而托马斯·德·托尔克马达有3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2.17% = 1 / (10 + 36)。

参考

本文介绍佛羅倫斯大公會議和托马斯·德·托尔克马达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