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伊朗君主列表和萨非王朝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伊朗君主列表和萨非王朝之间的区别

伊朗君主列表 vs. 萨非王朝

不可伊朗君主列表和萨非王朝之间的差异。

之间伊朗君主列表和萨非王朝相似

伊朗君主列表和萨非王朝有(在联盟百科)21共同点: 卡里姆汗塔赫玛斯普一世塔赫玛斯普二世帖木儿帝国伊朗伊斯玛仪一世伊斯玛仪二世穆罕默德·科達班達纳迪尔沙白羊王朝萨珊王朝阿夫沙尔王朝阿里·本·阿比·塔利卜阿拔斯三世阿拔斯一世 (波斯)阿拔斯二世 (波斯)赫拉特薩非 (波斯)桑德王朝波斯撒馬爾罕

卡里姆汗

卡里姆汗·赞德(کریم خان زند,)是1760年到1779年伊朗的实际统治者,赞德部落首领。原为阿夫沙爾王朝沙阿纳迪尔沙的将军。1747年纳迪尔沙遇刺身亡后,伊朗陷入混乱。1750年,卡里姆汗与巴赫蒂亚尔部落首领阿里·马儿丹汗共同拥立萨非王朝的后代为伊朗沙阿,称为伊斯邁爾三世。卡里姆汗以设拉子为中心,建立了赞德王朝。但是他从未使用过沙阿的称号,而是采用“瓦齐尔·拉阿亚”(Vakil e-Ra'aayaa,意为“人民的代表”)这一称号。 卡里姆汗在1760年除去伊斯邁爾三世及其他異己,建立了新的王朝,控制著伊朗地區,只有東北部的呼羅珊仍由阿夫沙爾王朝的沙哈魯·阿夫沙爾統治。卡里姆汗對外討伐阿塞拜疆的阿扎德沙·阿富汗(Azad Shah Afghan)及美索不達米亞的奧斯曼人,鯨吞阿塞拜疆及巴斯拉。 卡里姆汗统治期间大力恢复伊朗国内秩序与经济,并改正了纳迪尔沙时期的宗教政策。1779年,卡里姆汗去世,伊朗又陷入混乱。.

伊朗君主列表和卡里姆汗 · 卡里姆汗和萨非王朝 · 查看更多 »

塔赫玛斯普一世

太美斯普一世(波斯语:طهماسب ;),伊朗萨非王朝的沙阿(国王)。1524年~1576年在位。 他是萨非王朝第一位沙阿伊斯迈尔一世之子,10岁继承王位,幼年时被奇茲爾巴什部落的首领们所控制。他在成人后不断与奇茲爾巴什人作斗争,抑制他们的一切企图,使波斯的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太美斯普一世于1538年兼并希尔凡汗国,又于1551年把舍基并入波斯。1544年,他帮助印度莫卧儿皇帝胡马雍恢复帝位。太美斯普一世因此得到坎大哈作为回报。约在1548年,太美斯普一世把王朝的都城从大不里士迁至加兹温。 太美斯普一世在位时期,波斯连续不断地与奥斯曼帝国和乌兹别克汗国(后改名布哈拉汗国)互相攻战。在初期的奧斯曼-薩非戰爭 (1532年-1555年)中,奥斯曼帝国最终取得了今天相当于伊拉克的那片土地,太美斯普只好在1530年代與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締結哈布斯堡-波斯同盟,共同在軍事上對抗奧斯曼帝國。1553年,太美斯普一世抵御了奥斯曼帝国苏丹苏里曼一世的进攻。1555年,太美斯普一世与奥斯曼帝国缔结了和约。 1565年,太美斯普一世取消关税。1576年死於加兹温。.

伊朗君主列表和塔赫玛斯普一世 · 塔赫玛斯普一世和萨非王朝 · 查看更多 »

塔赫玛斯普二世

太美斯普二世(),波斯萨非王朝的沙阿(國王)(1722年—1732年在位)。太美斯普二世是素丹侯賽因兒子。 1722年,侯賽因因為阿富汗人馬哈茂德·霍塔克攻入伊斯法罕而退位,並承認馬哈茂德成為新的波斯沙阿。漢達基王朝正式入主伊朗。 太美斯普王子希望繼位。他逃到大不里士建立了政权。得到了高加索地区逊尼派穆斯林和几个基兹爾巴什部落的支持(包括納迪爾沙為首的阿夫沙爾部落)。太美斯普最終得到了奧斯曼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的承認。至1729年,太美斯普已經控制了波斯的大部分國土,更反擊到阿富汗境內。1732年,他被納迪爾沙廢黜,被放逐到呼羅珊。纳迪尔扶立太美斯普二世之子剛出世的阿拔斯三世作為傀儡沙阿。1740年,太美斯普二世和阿拔斯三世都被纳迪尔的長子所殺。 Category:萨非王朝君主 Category:伊朗被杀害人物 Category:亚洲废君 Category:亚洲被杀害君主.

伊朗君主列表和塔赫玛斯普二世 · 塔赫玛斯普二世和萨非王朝 · 查看更多 »

帖木儿帝国

帖木兒帝國(1370年-1506年)是渴石地区的突厥化蒙古人巴鲁剌思氏之貴族帖木兒(1370年-1405年在位)所創之帝國,帖木兒為渴石地区的突厥巴鲁剌思氏的埃米尔后裔,后来迎娶了东察合台汗国王室黑的儿火者的女儿为妃。由於是黑的兒火者是成吉思汗的後裔,所以帖木兒获得了政权的合法性,而後發動侵略戰爭,帖木儿征战在亞洲大陸總共造成1,700万人死亡。 帖木兒帝國征服了东察合台汗国、河中地区、花剌子模、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高加索和大伊朗地区,並與奧斯曼帝國交戰,企圖復興蒙古帝国,但最後因帖木儿於東征中国明朝的期間(1404年11月27日-1405年2月18日)逝世而被迫中斷。帝國的鼎盛時期橫亙從小亚细亚到印度德里的西亞、中亞和南亞和费尔干纳盆地,北起锡尔河和咸海,南及阿拉伯海和波斯湾的大帝国。首都原為撒馬爾罕,其子沙哈鲁即位后遷都到今阿富汗西北部的赫拉特。 帖木兒家族信仰伊斯蘭教,除武功顯赫,還特別注重文教建設。在首都撒馬爾罕創立大學,漸取代巴格達的文化地位,成為穆斯林的學術中心。 1506年,帝國亡於突厥烏茲別克人部落。其後裔巴卑尔轉而去印度次大陆開創了蒙兀兒帝国,至第六代皇帝奧朗则布去世后开始衰敗。1857年,末任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被東印度公司罷黜,蒙兀兒帝國滅亡。帖木兒帝國和蒙兀兒帝国皆由帖木儿王朝统治。.

伊朗君主列表和帖木儿帝国 · 帖木儿帝国和萨非王朝 · 查看更多 »

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波斯語: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拉丁字母转写:Jomhuriye Eslâmiye Irân),简称伊朗(波斯語:ایران ),1501年之前很长一段历史时间称波斯,位于亚洲西南部,為中东國家,其中北部紧靠裏海、南瀕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北部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以及國際上屬阿塞拜疆的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国土面积为1,648,195平方公里,国土主要位于伊朗高原上,气候较为干燥,伊朗人口约7868万人,为多民族国家,其主体民族为波斯人,约占总人口的66%(2011年),其余有阿塞拜疆人、库尔德人、阿拉伯人等。官方语言为波斯语。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十二伊玛目宗(信众超过全国人口的90%)为伊朗国教,宪法承认的其余教派有伊斯兰教逊尼派、祆教、犹太教、基督教等。首都為德黑兰。 伊朗古称波斯,在公元前28世纪建立的古埃兰王国和之后建立的米底王国是伊朗高原文明的发源地。到公元前550年,由居鲁士大帝建立了大一统的古代大帝国波斯帝国。公元7世纪中叶,波斯的萨珊王朝被阿拉伯征服,包括伊朗高原的中东地区开始伊斯兰化,而曾占统治地位的祆教则日渐式微。近代,波斯逐渐沦为英国和俄国的半殖民地,1925年,巴列維王朝建立,二戰后,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逐渐摆脱英、苏两国对伊朗的控制,奉行亲美政策,国家经济建设获得较大发展,在中东地区获得了较大的影响力。1979年初,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爆发,王朝政权被推翻,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同年底发生美国驻伊使馆人质事件,伊朗轉為反美的先鋒,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交恶。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伊斯兰教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最高领袖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由伊斯兰教神职人员组成的专家会议选举产生,霍梅尼为首任最高领袖,现任最高领袖为赛义德阿里·侯赛尼·哈梅内伊。伊朗政府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是继最高领袖之后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由全民普选产生,现任总统为哈桑·鲁哈尼。伊朗最高立法机构为伊斯兰议会,实行一院制,现任议长为阿里·拉里贾尼。司法总监是伊朗的司法最高首脑,由最高领袖任命,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则由司法总监任命,现任司法总监为萨迪格·拉里贾尼。 伊朗是亚洲和中东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实力较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485.9亿美元,居世界第21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07美元,居世界第76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石油产业是伊朗的支柱,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二大石油输出国。伊朗的货币名称为里亚尔,主要的贸易伙伴有中国、印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土耳其等。 伊朗奉行独立、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同時是联合国、不结盟运动、伊斯兰会议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创始会员国。.

伊朗和伊朗君主列表 · 伊朗和萨非王朝 · 查看更多 »

伊斯玛仪一世

伊斯邁爾一世()伊朗萨非王朝的创立者,沙阿(1502年—1524年在位)。库尔德人萨菲派首领海达尔之子,母系血统来自特拉布宗科穆宁家族的阿莱克修斯四世。 伊斯邁爾一世建立国家的主要支柱是突厥语族游牧部落(奇茲爾巴什)。他大约于1500年—1501年在奇茲爾巴什人的武力帮助下,在阿塞拜疆起兵反对土库曼人建立的白羊王朝。1502年伊斯邁爾攻克白羊王朝首都大不里士,定都于此,自立为沙阿。从此开始了萨非王朝在伊朗的统治(1502年—1736年)。 伊斯邁爾一世自登基之日起就致力于武力统一伊朗和向外拓展疆土。1503年—1508年经广泛战争几乎征服整个波斯、亚美尼亚和伊拉克大部。1510年,伊斯邁爾一世与另一位和伊斯邁爾一世共同滅亡了帖木兒王朝的中亚征服者,乌兹别克汗国汗昔班尼而激战于呼罗珊,伊斯邁爾一世靠著與帖木兒王朝的遺脈巴布爾結盟而获胜(昔班尼于是役阵亡)。伊斯邁爾一世向西推进的行为终于导致他与奥斯曼帝国的冲突。1514年在查尔迪兰战役中,伊斯邁爾一世被奥斯曼帝国苏丹塞利姆一世击败,他兩個妻子被塞利姆抓獲。对土耳其军事力量的共同担心使他向一些欧洲国家伸出橄榄枝(包括威尼斯、西班牙和匈牙利)。 伊斯邁爾一世宣布伊斯兰教什叶派为国教,并自任什叶派的领袖。他还是一位有学问、有教养的人,能够写诗。 Category:萨非王朝君主 Category:開國君主.

伊斯玛仪一世和伊朗君主列表 · 伊斯玛仪一世和萨非王朝 · 查看更多 »

伊斯玛仪二世

伊斯迈尔二世 Isma'il II(),伊朗萨非王朝的沙阿(1576年—1577年在位),太美斯普一世之子。 伊斯迈尔二世在与奥斯曼帝国苏丹穆拉德三世的战争中失败(1577年),失去了外高加索地区。 Category:萨非王朝君主.

伊斯玛仪二世和伊朗君主列表 · 伊斯玛仪二世和萨非王朝 · 查看更多 »

穆罕默德·科達班達

罕默德·科達班達(波斯語:شاه محمد خدابنده、英語:Mohammed Khodabanda;)又稱穆罕默德沙或蘇丹穆罕默德(波斯語:شاه محمد خدابنده)是伊朗薩非王朝第四任沙阿。他是塔赫瑪斯普一世的兒子,母親是土庫曼人。由於科達班達的視力幾近失明,當父親在1576年逝世時,他遭到忽略,由弟弟伊斯瑪儀二世繼位。伊斯瑪儀二世逝世後,奇茲爾巴什(什葉派土庫曼武裝)軍隊派系推舉科達班達為下任沙阿。科達班達為人溫和,但意識薄弱,他在統治期間捲入了宮廷與基齊勒巴什之間的鬥爭。波斯的死敵奧斯曼帝國乘機攻佔波斯領土,包括大不里士。科達班達最後被推翻,由兒子阿拔斯一世繼位。.

伊朗君主列表和穆罕默德·科達班達 · 穆罕默德·科達班達和萨非王朝 · 查看更多 »

纳迪尔沙

纳迪尔沙阿·阿夫沙尔(1688年10月22日-1747年6月20日,中文常譯為纳迪尔沙)是一位伊朗沙阿(即国王;1736年-1747年在位),阿夫沙尔王朝开国君主。 纳迪尔出生于呼罗珊的一个土庫曼阿夫沙爾部落农民家庭,在童年时被卖为奴隶,后来成功逃亡并成为一群英勇善战的亡命之徒的首领。他加入了东安纳托利亚的突厥语族武装部落“阿夫沙尔”(即“红头”部落),地位迅速升高,逐渐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 1726年,纳迪尔率军支持被入侵伊朗的阿富汗人废黜的萨非王朝沙阿太美斯普二世,后者给他赐名为太美斯普-古里汗。纳迪尔成功地赶走了阿富汗人,于1729年反击到阿富汗境内。他又击退了奥斯曼帝国的军事行动,在国内树立起超过沙阿本人的权威。他随即在1732年废黜了太美斯普二世,将其放逐到呼罗珊。纳迪尔扶立太美斯普二世之子阿拔斯三世为傀儡沙阿;1736年,在结束了与奥斯曼帝国的长期战争之后,阿拔斯三世的死为纳迪尔登上王位打开了道路,他于是自立为沙阿,建立阿夫沙尔王朝(1736-1796)。 纳迪尔沙是一个杰出的统帅和无情的征服者。他依靠红头部落和库尔德人的战斗力推行侵略政策,结果在中亚建立起庞大的帝国。他征服了阿富汗,击退了乌兹别克人的入侵,强迫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达吉斯坦、阿富汗、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的王公们向沙阿的权力称臣(有一些地区被直接合并)。 1737年-1738年,纳迪尔沙在对印度的远征中蹂躏了印度西北部诸省,并且攻占和洗劫了德里。他還偷走了蒙兀兒帝國沙賈漢的孔雀寶座。利用从远征中掠夺来的财富,他在伊朗大兴土木,鼓励文化,使伊朗又呈现出其在萨珊王朝统治的黄金时期的繁荣景象。 纳迪尔沙在其统治后期变成了一个暴君。他的政府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导致国内的叛乱层出不穷。纳迪尔沙于1747年在呼罗珊被一伙密谋叛变的封建主刺杀。由他建立的王朝阿夫沙尔王朝也称“红头王朝”。 Category:波斯国王 N N.

伊朗君主列表和纳迪尔沙 · 纳迪尔沙和萨非王朝 · 查看更多 »

白羊王朝

白羊王朝(土耳其語:Ak-kuyunlu,土庫曼語:Akgoýunly,亞塞拜然語:Ağqoyunlu,鄂圖曼土耳其語/波斯語:آق قوینلو,英語:Ak Koyunlu、Aq Qoyunlu 或 White Sheep Turkomans ),為1378年-1508年的土库曼人王朝,統治階層為今伊拉克北邊的土庫曼人,以白羊旗帜为标记。1378年-1508年之間,該王朝統治今伊拉克北邊疆土、阿塞拜疆、安納托利亞與伊朗國境等地,建都于大不里士。因旗帜为白羊标志,故名。与黑羊王朝长期对峙,并于15世纪后期灭黑羊王朝,击败帖木儿帝国,成为西亚强国。.

伊朗君主列表和白羊王朝 · 白羊王朝和萨非王朝 · 查看更多 »

萨珊王朝

薩珊王朝或薩桑王朝(ساسانیان;Sassanid Empire),也稱波斯第三帝国,是最後一個前伊斯蘭時期的波斯帝國,國祚始自公元224年,亡於651年。薩珊王朝的居民稱薩珊王朝為埃蘭沙赫爾或埃蘭,在中古波斯語裡意指雅利安人的帝國。薩珊王朝取代了被視為西亞及歐洲兩大勢力之一的安息帝國,與羅馬帝國共存了超過400年。 在安息帝國衰敗及其末代君王阿爾達班五世陣亡後,阿爾達希爾一世建立了薩珊王朝。薩珊王朝一直統治到阿拉伯帝國入侵,伊嗣俟三世被迫逃亡為止。薩珊王朝統治時期的領土包括當今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亞、高加索地區、中亞西南部、土耳其部分地區、阿拉伯半島海岸部分地區、波斯灣地區、巴基斯坦西南部,控制範圍甚至延伸到印度。620年前后,萨珊王朝控制的土地面积达到约54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约1970万。 古典時代晚期的薩珊王朝被認為是伊朗或波斯最具重要性和影響力的歷史時期之一,它是在伊斯蘭對波斯的征服及伊斯蘭教流行之前最後一個伊朗大帝國。從很多方面來說,薩珊王朝統治時期見證了古波斯文化發展至巔峰狀態,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羅馬文化。薩珊王朝的文化影響力遠遠超出了它的邊界,影響力遍及西歐、非洲、中國及印度,對歐洲及亞洲中世紀藝術的成形起著顯著的作用。.

伊朗君主列表和萨珊王朝 · 萨珊王朝和萨非王朝 · 查看更多 »

阿夫沙尔王朝

阿夫沙尔王朝(سلسله افشار)是18世纪统治伊朗高原的一个土库曼人王朝。.

伊朗君主列表和阿夫沙尔王朝 · 萨非王朝和阿夫沙尔王朝 · 查看更多 »

阿里·本·阿比·塔利卜

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簡稱阿里(英語: Ali ibn Abi Talib;阿拉伯语:عليّ بن أبي طالب 约601年9月15日—661年1月28日)是先知穆罕默德(穆圣)的堂弟及女婿,在656年至661年間統治阿拉伯帝国。當穆罕默德受到真主默示時,阿里是首批接受神示的其中一人,他將畢生奉獻給伊斯蘭教。 遜尼派穆斯林視阿里為第四位,也是最後一位的正統哈里發;什葉派穆斯林視阿里為第一代伊瑪目,又視阿里及其後裔為穆罕默德的正統繼承者。阿里及其後裔都是穆罕默德祖系聖裔的成員。穆斯林社會因對阿里繼承人身分的問題發生分歧而分成遜尼及什葉兩派,遜尼派認定是穆罕默德的岳父阿布·巴克爾被任命為他的繼承者(什葉派則是認為穆罕默德的堂弟及女婿阿里·本·阿比·塔利卜被繼任者,也是第一個伊瑪目)。 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本·阿凡被刺殺後,阿里被穆罕默德的同行者選為哈里發,他在任內遇到反抗及內戰。661年,他在庫法的清真寺進行禮拜時被襲,數天後逝世。 在伊斯蘭文化裡,阿里因其勇氣、知識、信念、正直、對伊斯蘭教不屈的奉獻、對穆罕默德的忠誠、平等對待所有穆斯林及對敵人的寬容而受人尊敬。阿里是古蘭經注釋、伊斯蘭法學及宗教思想上的權威人士。阿里在幾乎所有蘇非教團裡的地位崇高,他的影響力貫通整個伊斯蘭教史。.

伊朗君主列表和阿里·本·阿比·塔利卜 · 萨非王朝和阿里·本·阿比·塔利卜 · 查看更多 »

阿拔斯三世

阿拔斯三世(شاه عباس سوم,),伊朗薩非王朝的末任(第十一任)沙阿(1732年—1736年在位)。阿拔斯三世為太美斯普二世的兒子。.

伊朗君主列表和阿拔斯三世 · 萨非王朝和阿拔斯三世 · 查看更多 »

阿拔斯一世 (波斯)

阿拔斯一世(大帝)(شاه عباس بزرگ,),伊朗萨非王朝的沙阿(1587年—1629年在位)。在他统治时期,萨非王朝达到了国力的颠峰。 阿拔斯一世被称为大帝,其人也确实伟大。他特别重视巩固中央集权和发展经济力量,为此长期同有分裂倾向的土库曼游牧部落进行斗争,而这些部落曾是萨非王朝得以建立的武力支柱。阿拔斯一世将格鲁吉亚人、亚美尼亚人、阿塞拜疆人强行迁至伊朗内地,以发展那里的生产力。他无情镇压被征服民族的一切反抗企图。 在对外政策方面,阿拔斯一世的做法十分积极。他在即位后的第一年(1587年)向奥斯曼帝国和乌兹别克人割让了部分领土,1590年又与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和约,結束了奧斯曼-薩非戰爭 (1578年-1590年)。然而这只是为建立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装备着西方先进火器的正规军作准备;萨非王朝前期仰仗的土库曼游牧部族军队漫无纪律且时常反叛。他很快发起反击:1597年,他从乌兹别克人手中夺回呼罗珊;1601年占领巴林。与奥斯曼帝国的矛盾并未从此解决,从1603年起,阿拔斯一世三次对奥斯曼帝国作战(1603-1613年,1616-1618年,1623-1639年,前兩次合稱奧斯曼-薩非戰爭 (1603年-1618年))。战争的结果,萨非王朝获得对整个外高加索的统治权。1622年,阿拔斯一世还在英国舰队的帮助下从葡萄牙手中夺回了霍尔木兹。到1623年,阿拔斯一世已经统治着一个西至底格里斯河,东至印度河的庞大帝国。 作为一名贤明的君主,阿拔斯一世也鼓励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使国内出现自蒙古帝国入侵以来未有的繁荣。他的統治標誌著波斯藝術成就的一個高峰,特別是在繪畫、紡織和手稿插圖繪製等領域。他还是艺术品的大买主;不过他也维持着一个极为奢靡的宫廷。 在阿拔斯一世统治时期,波斯萨非王朝的都城从加兹温迁至伊斯法罕。阿拔斯一世对伊斯法罕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今天该城许多最壮观的建筑物就是在他统治期间完成的。 Category:萨非王朝君主.

伊朗君主列表和阿拔斯一世 (波斯) · 萨非王朝和阿拔斯一世 (波斯) · 查看更多 »

阿拔斯二世 (波斯)

阿拔斯二世(شاه عباس دوم,),伊朗薩非王朝的第七任沙阿(1642年—1666年在位)。在他統治時期,薩非王朝曾一度中興。阿拔斯二世為薩非的兒子。 阿拔斯二世於1642年5月15日即位,當時不足十歲。政權交由他的首相Saru Taqi,但是這位首相因打撃貪污而四面樹敵,最終於1645年10月11日被刺殺身亡。下一任首相Khalifa Sultan協助阿拔斯二世處理朝政直至1653年或1654年他逝世為止。 與其父親薩非相反,阿拔斯二世是一位有為的沙阿。他親政後勤於朝政,在位時相對和平,與西方的奧斯曼帝國和平共處。1648年,阿拔斯二世更在東方從印度莫臥兒帝國的沙賈汗手中奪回坎大哈。 1666年10月26日,英明的阿拔斯二世逝世,薩非王朝自此一厥不振。他的兒子蘇萊曼一世繼位。 Category:萨非王朝君主.

伊朗君主列表和阿拔斯二世 (波斯) · 萨非王朝和阿拔斯二世 (波斯) · 查看更多 »

赫拉特

赫拉特(هرات),中亚古城,又称哈烈、黑鲁、海里、哈利,是阿富汗西部哈里河流域赫拉特省的一个城市。位于赫里河中游右岸。人口约35万,居民以波斯人、塔吉克人为主。在11世纪—1220年之间,赫拉特发展成为中西亚的金属品制造业的中心,尤以镶金银的铜器闻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现为赫拉特省首府。是中亚与西南亚、南亚交流的重要枢纽。.

伊朗君主列表和赫拉特 · 萨非王朝和赫拉特 · 查看更多 »

薩非 (波斯)

薩非(شاه صفی,),伊朗薩非王朝的沙阿(1629年—1642年在位)。在他統治時期,薩非王朝開始衰落。薩非為阿拔斯一世的長子Mohammed Baqir Mirza的兒子。 阿拔斯一世有三位長大成人的兒子,長子成為皇儲,後因流言蜚語,阿拔斯一世捕風捉影,認定長子準備取而代之。1615年,阿拔斯一世命人於拉什特的土耳其浴中將皇儲殺死。阿拔斯一世即時感到後悔,但是仍然是多疑。終於,阿拔斯一世於1621年及1627年分別殺死與刺盲他的次子及幼子。當1629年阿拔斯一世病逝前,他立了身為孫兒的薩非為繼承人。 薩非為人殘暴而內斂,有人說因為他的父親的被阿拔斯一世派人謀殺,所以他極之厭惡他的祖父。 薩非於1629年1月28日即位,當時年僅十八歲。他無情地淘汰任何一個能威脅他權力的人,幾乎處決所有的薩非王室的王子,以及功績顯赫的朝臣和將軍。他甚少留意政事,又無文化或學術興趣,甚至有閱讀和書寫的困難。他長期酗酒及吸食鴉片,但是意外地與他的祖父一樣憎惡煙草,甚至以熔化的鉛澆在那些在公共場合被發現吸煙的人嘴中。 奧斯曼帝國的穆拉德四世看見薩非的昏庸無能,於1630年及1634年,入侵伊朗西部,並於1638年重奪巴格達。1639年,奧斯曼帝國及薩非王朝簽署和約,雙方從始再沒有戰爭,而巴格達自始在奧斯曼帝國的版圖下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另外烏茲別克人及土庫曼人皆曾騷擾伊朗東面邊境,而印度莫臥兒帝國的沙賈汗更於1638年奪取坎大哈。 薩非於1642年5月12日逝世。由他的兒子阿拔斯二世繼位。 Category:萨非王朝君主.

伊朗君主列表和薩非 (波斯) · 萨非王朝和薩非 (波斯) · 查看更多 »

桑德王朝

桑德王朝(波斯語:سلسله زندیه;英語:Zand dynasty)是18世紀統治伊朗南部和中部的一個王朝。.

伊朗君主列表和桑德王朝 · 桑德王朝和萨非王朝 · 查看更多 »

波斯

在的伊朗在世界上的位置 波斯是伊朗在欧洲的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旧称译音,是伊朗歷史的一部份。历史上在这一西南亚地区曾建立过多个的帝国。全盛時期領土東至印度河平原,西北至小亚细亚、欧洲的马其顿、希腊半岛、色雷斯,西南至埃及或也门。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

伊朗君主列表和波斯 · 波斯和萨非王朝 · 查看更多 »

撒馬爾罕

撒马尔罕(Samarqand Самарқанд;سمرقند;Самарканд)是中亞地區的歷史名城,也是伊斯蘭學術中心,現在是乌兹别克斯坦的舊都兼第二大城市、撒马尔罕州的首府,首任總統伊斯拉木·卡里莫夫生於此城。“撒马尔罕”一词在粟特语中意为“石城”或“石要塞”、“石堡垒”;另根据耶律楚材说:“寻思干者西人云肥也,以地土肥饶故名之。”.

伊朗君主列表和撒馬爾罕 · 撒馬爾罕和萨非王朝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伊朗君主列表和萨非王朝之间的比较

伊朗君主列表有218个关系,而萨非王朝有12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1,杰卡德指数为6.21% = 21 / (218 + 120)。

参考

本文介绍伊朗君主列表和萨非王朝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