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仁化县

指数 仁化县

仁化县是中国广东省韶关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广东省北部,是粤、湘、赣三省交接地,东接江西省崇义县、大余县,北邻湖南省汝城县,南距韶关市区50千米。位于县城南面的丹霞山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

56 关系: 城口镇垂拱南越国南齐双峰寨大余县大桥镇大桥镇 (仁化县)始兴郡季风山地崇义县中國丹霞山丹霞山摩崖石刻丹霞地貌丹霞街道丘陵万时山平原平方千米广东省亚热带云龙寺塔仁化文峰塔土地周田镇周田镇 (仁化县)唐朝凡口铅锌矿石塘镇 (仁化县)矿产资源红山镇 (仁化县)韶州韶关市韶石山黄坑镇黄坑镇 (仁化县)赵佗闻韶镇董塘镇长江镇 (仁化县)梁朝森林毛竹氣候水力资源江西省汝城县...湘州湖南省澌溪寺塔旅游扶溪镇曲江县 扩展索引 (6 更多) »

城口镇

城口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仁化县内的一个镇,位于仁化县东北部,距县城38公里,面积322平方公里,镇内有人口9270人。 城口镇东与长江镇为邻,南接仁化镇,西边是红山镇,北面与湖南省汝城县接壤。 公元前207年,南越王赵佗在此筑城,便这里成为南越北端隘口,因此得名城口,沿用至今。 城口镇地处粤北山区,全镇以山地为主,主要的河川是两条锦江的支流:城口东河和城口西河。 镇 仁化县.

新!!: 仁化县和城口镇 · 查看更多 »

縣,在汉语中为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在中国先秦时代作为地名出现,至春秋战国时演变为行政区名称,并沿用至今。成为漢字文化圈传统意义上和法律地位上的地方行政單位名稱,歷史悠久。不過在今日的日本,縣是國家最高等級行政區。.

新!!: 仁化县和县 · 查看更多 »

垂拱

垂拱(685年正月—688十二月)是唐睿宗李旦的年号,但是实际上武則天操纵朝政,睿宗毫无实权。一般算作武則天的年号。.

新!!: 仁化县和垂拱 · 查看更多 »

南越国

南越国,又称为南越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或南粤班固:《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在越南又称为赵朝,是约前204年至前112年《史记》和《汉书》记载的时间为元鼎六年冬,元鼎六年换算成公元纪年应为前111年,但由于汉朝以十月为岁首,冬为一年开始,《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載為「元鼎六年冬十月,行东,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依《新编中国三千年历日检索表》,元鼎六年冬十月是儒略曆公元前112年11月14日—12月13日。存在于岭南地区的一个国家,国都位于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疆域包括今天中国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福建的一小部分地区,海南,香港,澳门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广东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广东百科全书》,第101页。王赓武主编:《香港史新编》(上),第28页。肖一亭:《珠海、澳门史前史的重建》,《东南文化》1998年第4期,第108页。。南越国是秦朝将灭亡时,由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併桂林郡和象郡后于约前204年建立。前196年,赵佗向西汉皇帝刘邦称臣,南越国成为西汉的一个“外臣”。约前183年,南越国与西汉交恶,赵佗开始称帝,其后,闽越、夜郎、同师等国皆臣属于南越国,南越国的势力影响范围扩张至顶峰。前179年,南越国与西汉修好,赵佗再次向西汉皇帝汉文帝称臣。前113年,南越国第四代君主赵兴因向西汉请求“内属”,而和丞相吕嘉发生争议。吕嘉杀死赵兴,立其兄赵建德为新君主,并与西汉对峙。前112年,西汉君主汉武帝出兵10万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并在同年将南越国灭亡。南越国共存在93年,历经五代君主。 南越国的建立保证了秦末乱世时岭南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使岭南免遭战乱之苦。来源于秦朝中原地区的统治者,带来了中原发达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使岭南落后于中原的政治、经济现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南越国君主推行“和集百越”的政策,促进了中原移民和南越国各土著部族之间的相互融合,并使中原文化和汉字得以传入岭南地区,使岭南文化既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又得到了发展。.

新!!: 仁化县和南越国 · 查看更多 »

南齐

齊(479年-502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第二个朝代。为蕭道成所建。史称南齐(以与北朝的北齐相区别)或萧齐。 以齐为国号,源于谶纬之说。《谶书》云:“金刀利刃齐刈之”,意即“齐”将取代“宋”(因为南朝宋皇族为刘姓)。.

新!!: 仁化县和南齐 · 查看更多 »

双峰寨

双峰寨位于中国广东省仁化县城西19公里的石塘镇石塘村,该寨是乡绅李自胜为防范土匪抢掠,筹银三万,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动工,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建成。双峰寨原名石塘寨,后取寨门前门楣横匾“双峰保障”之意,改称为“双峰寨”至今,该寨1949年前已崩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修。 双峰寨外形为长方形,用石灰和青砖砌成,寨子的面积有4164平方米,有一座主楼和四个炮楼,主楼与炮楼之间有高9米,宽1.2米的城墙相连。寨外周围是宽13米,水深1.5米的护城河,是个少有的巨型寨堡。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石塘乡农会曾在里面办公。1927年后,石塘乡农会领导军民退居双峰寨内反抗当时的国民党右派的镇压,前后历时9个月。双峰寨现在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 仁化县和双峰寨 · 查看更多 »

大余县

大余县位于江西省西南端,为赣州所辖县级行政区。大余原名大庾,得名于“五岭”(南岭)之首——大庾岭。.

新!!: 仁化县和大余县 · 查看更多 »

大桥镇

大桥镇可以指:.

新!!: 仁化县和大桥镇 · 查看更多 »

大桥镇 (仁化县)

大桥镇位于仁化县南部,南面是曲江区、浈江区,距韶关市市区约20公里。该镇的西部是属丹霞地貌的红色石山群,现为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大桥镇历来属曲江县管辖,2004年中,韶关韶分行政区划作了调整,大桥和另外两个原属曲江县的镇黄坑、周田一起划到了仁化县。 镇 仁化县.

新!!: 仁化县和大桥镇 (仁化县) · 查看更多 »

始兴郡

始兴郡可能指以下其中一個地區:.

新!!: 仁化县和始兴郡 · 查看更多 »

季风

季風(又稱季候風)是週期性的風,隨著季節變化,并且盛行风向(40%以上风频)季节切变达120度以上(按照傳統定義,非全球性季風定義)。主要發生在季風亞洲(東亞、东南亚、南亞地區)、西非幾內亞和澳大利亚的北部沿海地带等地。北美、南美、阿拉伯半島及東南非亦有小範圍的季風現象,但未能形成大範圍且穩定的季風氣候帶。.

新!!: 仁化县和季风 · 查看更多 »

山地

#重定向 山.

新!!: 仁化县和山地 · 查看更多 »

崇义县

崇义县是中国江西省赣州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2197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为19.7万。1996年3月,国家林业部授予“中国竹子之乡”称号。2004年,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南酸枣之乡”称号。.

新!!: 仁化县和崇义县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仁化县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丹霞山

丹霞山位于中国广东省北部的韶关市仁化县,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丹霞山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古人取“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丹霞山是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2月13日,丹霞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新!!: 仁化县和丹霞山 · 查看更多 »

丹霞山摩崖石刻

丹霞山摩崖石刻位于中国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长老峰,1989年被列为仁化县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丹霞山摩崖石刻的年代上起北宋,下迄民国,其中宋刻8处,元刻9处,主要集中分布在锦石岩寺和别传寺老山门前,以及梦觉关、通天峡、洪岩、半寨、海螺峰、宝珠峰等区域。.

新!!: 仁化县和丹霞山摩崖石刻 · 查看更多 »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的定义为“有陡崖的陆上红层地貌”,1928年冯景兰等在广东省仁化县丹霞山考察时首先命名。形成丹霞地貌的是一种沉积在内陆盆地的红色岩层,这种岩层在千百万年的地质变化过程中,被水切割侵蚀,形成了红色山块群。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到2008年1月31日为止,中国已发现丹霞地貌790处,分布在26个省区。 2009年,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湖南崀山和万佛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和龟峰、浙江的方岩和江郎山共同组成的“中国丹霞”组合成为中国当年申报世界遗产的唯一提名项目。2010年8月,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決定將“中國丹霞”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成為中國第四十個世界自然或文化遺產。.

新!!: 仁化县和丹霞地貌 · 查看更多 »

丹霞街道

仁化县丹霞街道地处仁化县城。辖区面积227平方公里,其境内的丹霞山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也是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 丹霞街道辖13个村委会,4个社区居委会,2个农场,总人口有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有2.2万人。现有耕地面积2.6万亩,山林面积26.9万亩。 街道 仁化县.

新!!: 仁化县和丹霞街道 · 查看更多 »

丘陵

丘陵或丘陵地是一种高度在平原和山地之间,並由眾多小丘連綿而成的地形。各地对丘陵的定义不十分一样。相对而言,比较平坦的地方高度差50米就可能可以被称为丘陵,而在山地附近可能在高度差100到200米以上才会被称为丘陵。.

新!!: 仁化县和丘陵 · 查看更多 »

万时山

万时山又名范子山、白云山,位于粤、赣、湘三省交界处,素有“一脚踏三省”称号。万时山海拔1559.3米,是广东省仁化县的最高峰,年平均气温17.8度,年降雨量1600毫米,冬天寒潮南袭时有时下雪。 山上有古山寨遗址,坐落于万时山主峰南面,相传唐末人民起义领袖黄巢曾在此屯兵扎寨。.

新!!: 仁化县和万时山 · 查看更多 »

平原

平原(plain)是海拔较低的平坦的广大地区,海拔多在0—500米,一般都在沿海地区。海拔0—200米的叫低平原,201—500米的叫高平原。.

新!!: 仁化县和平原 · 查看更多 »

平方千米

平方公里(符號為km²)是面積的公制單位(SI Unit),其定義是「邊長為1公里的正方形的面積」。.

新!!: 仁化县和平方千米 · 查看更多 »

广东省

廣東省,簡稱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省會廣州。廣東省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福建、廣西、湖南、江西接壤,與海南隔瓊州海峽相望。廣東省總面積約爲598,800平方公里,海洋及陸地面積分别爲419,000平方公里和179,800平方公里。 廣東是中國的人口大省,2015年該省人口約1.1億人,高居全國第一位,其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584人。該省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大量外來人口的移居地,使其擁有相對多樣的族群面貌,廣東的漢族居民,主要可分爲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民系,此外還有不同的少數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爲壯族。 該地區與廣西和海南同屬於嶺南文化圈,其語言、傳統風俗等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廣東人以其經商傳統著名全国,歷史上的「粵商」就是指在廣東一帶行商的人(廣肇帮,在海外又稱廣東幫,海外所講的廣東帮不包括潮州幫和客家幫),與徽商、浙商、晉商、蘇商一同合稱爲歷史上的“五大商幫”。作爲廣東省會的廣州有「千年商都」之稱,自漢代開始番禺城(廣州市古名)便是中國的重要商業都市,以清代的廣州十三行(廣東十三行)最爲著名。 廣東省2016年估計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爲73,290元人民幣,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位列第八,而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則位列全國第一、世界第五。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世界上大都會區和大都市之一。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東莞,這六個城市是廣東最富裕的地區;2015年,六個城市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可依國際匯率兌換為19,650美元。廣東省的水資源豐富,其水產品生產以近海養殖和海洋捕撈為主。位處珠江沿岸一帶的珠江三角洲被稱作南中國的「魚米之鄉」,是中國第二大水產品出產省份和第三大海產品出產省份。.

新!!: 仁化县和广东省 · 查看更多 »

亚热带

亚热带,又稱副热带,是地球上的一种气候地带。一般亚热带位于温带靠近热带的地区(大約23.5°N~40°N、23.5°S~40°S之间)。亚热带的气候特点是其夏季与热带相似,有时亚热带地区的夏天比热带地区更热更高温;但冬季受大陸高压影响,氣温明显比热帶寒冷。最冷月均温在摄氏0度到18度之間。.

新!!: 仁化县和亚热带 · 查看更多 »

云龙寺塔

云龙寺塔位于中国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董塘镇安岗村,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龙寺原称西山寺,清代改称云龙寺。云龙寺塔建于唐乾宁至光化年间,明代重修。塔为五层平座楼阁式实心砖塔,平面正方形,高13米。.

新!!: 仁化县和云龙寺塔 · 查看更多 »

仁化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中国广东省仁化县城南,是一座明代楼阁式砖塔,2008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据同治《仁化县志》载,文峰塔由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知县高应选始建,未竟,知县胡京球成之。塔平面八角,共九层,为楼阁式砖塔,高34.7米(不含塔刹)。塔基高0.9米,边长6.64米。塔身各层用菱角牙子和挑檐砖相间叠涩出檐,塔内木构已毁,塔腔成一空筒。.

新!!: 仁化县和仁化文峰塔 · 查看更多 »

土地

土地可以指:.

新!!: 仁化县和土地 · 查看更多 »

周田镇

周田镇可以指:.

新!!: 仁化县和周田镇 · 查看更多 »

周田镇 (仁化县)

周田镇位于广东省仁化县南面,距仁化县城约15公里,距韶关市区约30公里,东北面与始兴县相临,总面积达289平方公里,辖15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16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2.6万多人。 周田镇的西部是大片红色的石山群,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现在是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韶石山景区位于该镇的西南。 周田镇主要的河流有:浈江、黄坑河(漓水)、灵溪河等。.

新!!: 仁化县和周田镇 (仁化县) · 查看更多 »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新!!: 仁化县和唐朝 · 查看更多 »

凡口铅锌矿

凡口铅锌矿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韶关市北48公里,是中国最大的铅锌生产基地,属于层控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隶属于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凡口铅锌矿属铅锌银镓锗矿,1965年开始建设,3年后建成投产。目前,年产金属(铅、锌)达15万吨。 Category:广东矿业 Category:中国矿业的亚洲之最 Category:广东的亚洲之最 Category:韶关经济 Category:韶关地理 Category:鉛礦 Category:鋅礦 Category:仁化县.

新!!: 仁化县和凡口铅锌矿 · 查看更多 »

石塘镇 (仁化县)

石塘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仁化县和石塘镇 (仁化县) · 查看更多 »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可分为能源矿产(如石油、煤炭)、金属矿产(如铁和铜)、非金属矿产(如金刚石、石灰岩和粘土)和水气矿产(如地下水和二氧化碳气)四大类。.

新!!: 仁化县和矿产资源 · 查看更多 »

红山镇 (仁化县)

红山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仁化县和红山镇 (仁化县) · 查看更多 »

韶州

韶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九年(589年)改东衡州置。以州北韶石得名。治所在曲江县(今广东省韶关市南武水之西)。十一年废。唐朝贞观元年(627年)复置,仍治曲江县。辖境相当今广东省韶关、乐昌、仁化、南雄、翁源、始兴、乳源等市县地。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始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韶州。五代时南汉分南雄、始兴地置雄州,辖境缩小。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韶州路。为岭南军事戍守要地。.

新!!: 仁化县和韶州 · 查看更多 »

韶关市

韶关市(官方音译:Shaoguan,传统外文:Shiuchow、Shaokwan,粤音外文:Siu Kwa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北部,广东、湖南和江西的交界处。地理位置东经112°50'-114°45',北纬23°5'-25°31'。城市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广东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抗日战争中,日军占领广州后,韶关曾成为广东临时省会。.

新!!: 仁化县和韶关市 · 查看更多 »

韶石山

韶石山是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位于丹霞山风景区以南,东临浈江,锦江纵贯其南北,总面积约180平方公里。.

新!!: 仁化县和韶石山 · 查看更多 »

黄坑镇

黄坑镇可以指:.

新!!: 仁化县和黄坑镇 · 查看更多 »

黄坑镇 (仁化县)

坑镇位于仁化县东南面,距仁化县城约15公里,东接南雄市、始兴县,南与周田镇相连,西接仁化县城,北与闻韶镇相接,西面的石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现己被列为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 黄坑一直以来属曲江县管辖,自2003年,丹霞山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后,为便于对丹霞世界地质公园的保护和开发,与原属曲江的周田、大桥两镇一并划入仁化县管辖。 全镇面积16699公顷,主要以山地为主,其中有林地14256公顷,耕地1581公顷。黄坑镇全镇人口有1.4万人,下辖7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共有77个自然村。黄坑镇主要以林业、蚕桑、农业为主。黄坑狗颈白毛茶曾在中国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银奖,具有保健作用。 镇 仁化县.

新!!: 仁化县和黄坑镇 (仁化县) · 查看更多 »

赵佗

赵佗(),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省正定县)人,秦朝南海龍川令 ,南越国创建者,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和皇帝。前204年,赵佗建立南越国。南越国的建立年代,無史籍直接记载,现代的研究文献均以《史记》的相关记载推算而得,所以目前对南越国建国年代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前204年,一说是前203年,一说是前207年在位至前137年,号称“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

新!!: 仁化县和赵佗 · 查看更多 »

闻韶镇

闻韶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仁化县和闻韶镇 · 查看更多 »

董塘镇

董塘镇位于仁化县城西南12公里,北邻红山镇,西邻乐昌市,南邻浈江区,总面积为192.8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5000人(2006年)。 董塘镇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有丹霞地貌,属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 镇 仁化县.

新!!: 仁化县和董塘镇 · 查看更多 »

长江镇 (仁化县)

长江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仁化县和长江镇 (仁化县) · 查看更多 »

梁朝

梁朝可指:.

新!!: 仁化县和梁朝 · 查看更多 »

森林

森林,是一个高密度树木的区域(或历史上,森林是一个为狩猎而留出的荒地),涵蓋大約9.4%的地球--面(或30%的佔總土地面積)。森林覆盖着全球面积的9.4%,全球陸地面积的30%(在工業化前約佔全球面积的15.6%,全球陸地面积的50%),森林对二氧化碳下降、动物群落、调节水文湍流和巩固土壤起着重要作用,是地球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生境之一。 森林中的生物量主要是以樹木為主,不同的文化會對森林有不同的定義,包括其規模以及其中有的生物。森林一般是指一塊有許多樹木的區域,但任何植物密度高的區域都可以視為森林,例如水底的植被(海藻林),甚至也包括真菌。 典型的森林會由林上(林冠)或是組成。林下可以再細分為灌木層,草本層和苔蘚層、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在一些複雜的森林中,也會有一些較低的樹木。森林提供人類許多不同的資源,對人類非常重要:包括儲存二氧化碳、調節氣候、淨化水源以及減輕像洪水等自然災害。森林中也包括地球陸地上90%的生物多樣性。.

新!!: 仁化县和森林 · 查看更多 »

毛竹

#重定向 孟宗竹.

新!!: 仁化县和毛竹 · 查看更多 »

氣候

气候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力、降水量、大气粒子数及众多其他气象要素在很长时期及特定区域内的统计数据。与气候相比,天气是指这些气象要素在近两周内的实时状态。 一个地方的气候是受该地的纬度、地形、海拔、冰雪覆盖情况、以及附近水体及其水流状况影响的。气候可根据不同气象要素的平均范围和特殊范围进行分类,最常采用温度和降水量,其中最普遍使用的分类系统是柯本气候分类法。1948年开始使用的桑斯维特费气候分类系统,在温度和降水量两个变量的基础上增加土壤水分蒸散量,该系统应用于研究动物物种多样性和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伯杰龙和空间天气分类系统侧重于通过气团的形成来确定某些地区的气候状况。 古气候学是对古代气候的研究和描述。由于19世纪前气候无法通过直接观察获得,因而古气候是通过代理变量推断得到的,这些代理变量包括非生物迹象如在湖床和冰核中发现的沉积物,以及生物迹象如树木年轮和珊瑚生物。气候模型是指包括古代,现代和未来的气候的数学模型。季節分配比較均勻。.

新!!: 仁化县和氣候 · 查看更多 »

水力资源

水力資源,是由水流體含有的能量天然資源,轉化為人類利用的能源,例如水力發電。自古以来,人类就使用各种形式的水车等工具利用水利资源里的可再生能源,进行农田灌溉和各种机械装置的操作,例如面粉厂,锯木厂,织布,码头起重机,升降机和矿石磨等。 从19世纪末期开始,人类开始建造水电站利用水利资源发电。在诺森伯兰郡的克拉格塞德是第一个住宅于1878年以水力发电供电,而第一个商用水力发电厂在尼亚加拉大瀑布于1879年建成。 在1881年,在尼亚加拉瀑布城的路灯是由水力发电供电。 自20世纪初,水力资源这个术语已被用于几乎完全结合水力发电的现代化发展。国际机构例如世界银行检视水电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而无需添加大量的碳到大气中,但在某些情况下有大坝的环境问题Nikolaisen, Per-Ivar.

新!!: 仁化县和水力资源 · 查看更多 »

江西省

江西省,简称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东界浙江与福建、北邻安徽和湖北,西连湖南,南毗广东。境内最大河流为長江支流赣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注入中国目前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全省总面积166946.58平方公里,2016年底人口4592.00万人江西省统计局:〈〉。省会为南昌。.

新!!: 仁化县和江西省 · 查看更多 »

汝城县

汝城位于中国湖南省郴州市东南部,隶属郴州市管辖,属县级行政区域,汝城在文化上屬於客家地區,通行客家話。 汝城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又因县境内的江河水分别流入湘江、赣江和珠江,故有“鸡鸣三省,水注三江”之称。面积为2401平方公里,人口约36万(2002年)。县治卢阳镇。.

新!!: 仁化县和汝城县 · 查看更多 »

湘州

湘州,中国古代的州。 西晋永嘉元年(307年)分荆、广两州的衡阳、建昌、湘东、临湘、邵陵、营阳、桂阳、零陵等8郡置,治所在临湘县(今湖南省长沙市境)。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湘、资两水流域和湖北省陆水流域。 东晋以后屡有废置,湘州辖境亦有增减。南朝宋、齐时陆水流域割属郢州,增辖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江上游、漓江和贺江流域以及广东省北部北江流域大部。梁、陈时南部地区分置衡(治今广东英德市西北)、东衡(治今广东韶关市南)、桂(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等州,辖境缩小。东晋、南朝时为上流重镇。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改为潭州。.

新!!: 仁化县和湘州 · 查看更多 »

湖南省

湖南省(湘语长益片新派长沙话:;湘语娄邵片双峰话:),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级行政区,全境位于长江中游以南地区,因大部在洞庭湖以南得名“湖南”,又因湘江贯穿全境而简称“湘”,;境内广植芙蓉(木芙蓉),古诗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故有“芙蓉国”之誉。湖南的省会长沙市,省政府驻地位于长沙市天心区湘府路。湖南大部分地区的汉语方言以湘语为主,在湖南省內的其他地区则主要使用西南官话、赣语、湘南土话、瓦乡话以及客家话等其他汉语方言。此外,苗语、土家语、侗语、勉语(瑶族的主要语言之一)等少数民族语言在湖南省西部和南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使用。.

新!!: 仁化县和湖南省 · 查看更多 »

澌溪寺塔

澌溪寺塔位于中国广东省仁化县董塘镇澌溪山瑶族村,是一座宋代楼阁式砖塔,1979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澌溪寺塔在澌溪寺旁,原名秀宝塔。现寺已不存。澌溪寺塔平面四角,边长3.46米,七层,为穿心绕平座式仿木楼阁式砖塔,残高23.14米。塔身各层置假平座,各层用菱角牙子和挑檐砖相间叠涩出檐,角柱置砖砌仿木一斗三升斗栱,各面正中置丁头栱一攒。据建筑风格分析,应为宋代遗构。.

新!!: 仁化县和澌溪寺塔 · 查看更多 »

旅游

旅遊就是旅行遊览活动。泛指為旅客提供休閒設施與服務的產業。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法律等各个社会领域。旅遊也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具有异地性和暂时性等特征。一般而言,旅游具有观光和游历两个不同的层次,前者历时短,体验较浅;后者反之。.

新!!: 仁化县和旅游 · 查看更多 »

扶溪镇

扶溪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仁化县和扶溪镇 · 查看更多 »

曲江县

曲江县是广东省韶关市已撤消的一个县,2005年5月曲江县改為曲江區。地处粤北中部,北江上游,东经 113°06′30″至113°59′57″和北纬 24°27′18″至25°08′12″之间,撤消前,全县总面积为318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0万,辖23个镇。.

新!!: 仁化县和曲江县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仁化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