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京都议定书和安格拉·默克爾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京都议定书和安格拉·默克爾之间的区别

京都议定书 vs. 安格拉·默克爾

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又译《京都協議書》、《京都條約》;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的补充条款。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的國立京都國際會館所召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以保证生态系统的平滑适应、食物的安全生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已经预计从1990年到2100年之間,全球气温将升高1.4℃至5.8℃。目前的评估显示,京都议定书如果能被彻底完全的执行,到2050年之前仅可以把气温的升幅减少0.02℃至0.28℃,正因如此,许多批评家和环保主义者质疑京都议定书的价值,认为其标准設定過低,根本不足以应对未来的严重危机。而支持者们指出京都议定书只是第一步,为了达到UNFCCC的目标,今后还要继续修改完善,直到达到UNFCCC 4.2(d)规定的要求为止。 2012年12月8日,在卡塔尔召开的上,本应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被同意延长至2020年。. 安格拉·多羅特婭·默克爾(Angela Dorothea Merkel,),婚前姓卡斯納(Kasner),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籍女性政治家,现任德国联邦总理。2005年,她成为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性聯邦总理,她也是兩德統一後首位出身前東德地區的聯邦总理。 2015年12月,默克尔当选《时代周刊》2015年度风云人物,《时代周刊》总编赞扬她在欧洲主权债务、中东难民及俄罗斯干预乌克兰等危机期间所展现的非凡领导能力。近年,默克尔處理歐洲難民危機的表現受到爭議及批評。不少國家及政治人物批評德國總理默克爾為代表的難民政策,某些政治人物認為這樣的政策应证了右派民粹主義的預言,而造成了右派民粹主義的崛起。.

之间京都议定书和安格拉·默克爾相似

京都议定书和安格拉·默克爾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八大工業國組織美國联合国欧洲联盟

八大工業國組織

八大工業國組織(簡稱「G8」,2014年起因俄羅斯會籍被凍結而復稱七大工業國組織,亦稱「G7」),現代世界主要已發展國家所組成之政府首腦會議性質的國際組織,創始於1973年,目前成員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及日本,除日本以外均爲西方國家。 該組織源於法國舉行的第1届六国集团峰会。1976年,加拿大加入,改稱七大工業國組織。1997年,俄羅斯加入,於1998年起稱八大工業國組織。 2009年,在G20美國舉行的匹茲堡峰會上,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宣布,G20已取代G8的主要功能,成為協調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論壇。儘管如此,G8仍繼續舉行。 2014年,俄羅斯於克--里米亞危機中占領克--里米亞半島及介入頓巴斯戰爭,被凍結會籍至今,因而改稱為G7。.

京都议定书和八大工業國組織 · 八大工業國組織和安格拉·默克爾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京都议定书和美國 · 安格拉·默克爾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

联合国(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缩写作 ONU;United Nations,缩写作 UN 或 U.N.)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间國際組織,致力於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實現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聯合國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5年,取代國際聯盟以阻止戰爭並為各國提供對話平臺。聯合國下設了許多附屬機構以實現其宗旨。 到2018年中為止,聯合國共193個成員國,包括除梵蒂岡城國以外所有无争议的主權國是联合国会员国。在聯合國遍及世界的辦事處中,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通過全年舉行定期會議來決定實體和行政議題。聯合國由六大主要機構組成:聯合國大會(主要的審議機構)、安理會(以決定對和平與安全的某些決議)、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以協助促進國際經濟和社會的合作和發展)、秘書處(為聯合國提供所需的研究、資訊和設施)、國際法院(主要的司法機構)以及聯合國託管理事會(當前不活躍)。其他重要的聯合國機構還有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糧食計畫署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的行政首長是聯合國秘書長。聯合國的經費由會員國分攤和自願捐贈。聯合國現今有六種工作语言,分別為:阿拉伯语、汉语(聯合國中文日為每年的4月20日)、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京都议定书和联合国 · 安格拉·默克爾和联合国 · 查看更多 »

欧洲联盟

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Union européenne;Europäische Union),简称欧盟(EU;UE;EU),是根据1993年生效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也称《欧洲联盟条约》)所建立的政治经济联盟,現拥有28個成员国,正式官方语言有24种。規範歐盟的條約經過多次修訂,目前歐盟的運作方式依照《里斯本條約》。政治上所有成員國均為議會民主國家(2008年《經濟學人》民主狀態調查);经济上為仅次于以美国為首的北美自由貿易區的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实体,德国、法国及意大利為歐盟三大核心成員國;軍事上絕大多數歐盟成員國均為北大西洋公約组织成員。 歐盟的歷史可追溯至1952年建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當時只有六個成員國。1958年又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統合在歐洲各共同體之下,1993年又統合在歐洲聯盟之下,欧盟已经漸漸地从贸易实体转变成经济和政治联盟。同時,歐洲經濟共同體和後來的歐盟在1973年至2013年期間進行了八次擴大,成員國從6個增至28個。起初推動歐盟建立的動機,是渴望重建二戰后损失惨重的欧洲,以及擔憂欧洲會再度陷入战争泥潭。 歐盟的主要機構有歐洲理事會(成員國家首腦組成)、欧盟理事会(成員國家部長組成的欧盟的上議院)、欧盟委员会(欧盟的行政机构)、歐洲議會(欧盟的眾議院,唯一的直接民選機構)、歐洲法院、歐洲中央銀行等。此外,歐洲原子能共同體也在歐洲共同體的管轄範圍之內,但在法律上是獨立於歐盟的國際組織。 歐元由28個成員國中的19個採納為流通貨幣;《申根條約》取消了部分成員國之間的邊境管制,目前已有22個歐盟成員國和4個非成員國實施。 目前欧盟的主要议题有英國脫歐、欧盟的扩大、落實《里斯本條約》、全球暖化問題、非歐元區成員國加入欧元区、主權債務危機、移民危機等。 2012年10月12日,歐盟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京都议定书和欧洲联盟 · 安格拉·默克爾和欧洲联盟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京都议定书和安格拉·默克爾之间的比较

京都议定书有87个关系,而安格拉·默克爾有11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1.97% = 4 / (87 + 116)。

参考

本文介绍京都议定书和安格拉·默克爾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