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亞歷山大·羅欽可

指数 亞歷山大·羅欽可

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羅欽可(Александр Михайлович Родченко),生於1891年12月5日 (儒略曆:11月23日),卒於1956年12月3日,是蘇聯美術家、雕刻家和攝影家,結構主義和蘇聯設計學派的創建人之一。 羅氏是十月革命後一位最全面的結構主義和生產主義美術家。他早期以繪畫和平面設計為主,後來轉至攝影和集成照相。他的攝影作品反映社會現實,在形式上尋求創新,反對畫家式的審美觀。為了配合他的分析—紀錄性攝影系列,他經常從出人意料的角度拍攝,通常是俯視或者仰望,為觀賞者帶來震撼,常令他們一時間認不出熟識的景物。他寫道:「一個人在攝影時要拍攝數張不同的照片,從事物的不角度不同的情況出發,應該像從周圍觀察而非像從同一個鑰匙孔看了一次又一次。」 Category:蘇聯美術家 Category:1891年出生 Category:1956年逝世 Category:20世纪画家.

7 关系: 十月革命平面设计儒略曆绘画結構主義蘇聯摄影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p),苏联文献中正式称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r),又稱紅十月、十月起義、列寧革命或布尔什维克政變,是1917年俄國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後的第二个阶段,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建立布尔什维克派领导的政府。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 这场革命跟随并且利用了发生于同年的二月革命,那场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并建立了以贵族和前贵族为主体组建的临时政府。此时城市工人开始组建委员会(俄语称「苏维埃」),其中革命者批评临时政府及其行动。发生于彼得格勒的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并给当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占据多数(俄语称「布尔什维克」)的派别控制的苏维埃赋予了权力。紧接着开始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宣扬社会主义的国家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随着这场革命未能得到彼得格勒以外地区的广泛承认,俄国内战(1917–1922)爆发并于1922年建立苏联。 这场革命由布尔什维克利用他们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中的影响力组建武装力量来领导。布尔什维克赤卫队武装在指挥下开始于儒略历1917年10月24日接管政府建筑。翌日,冬宫(当时俄国首都彼得格勒的临时政府所在地)被夺取。 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組織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派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推翻了以资产阶级的俄国临时政府,為1918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礎。而持有反对观点的学者认为,俄国临时政府实质上是由俄国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派等社会主义者为主要成员的政府,而并非“资产阶级政府”;“冬宫之夜”也并未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

新!!: 亞歷山大·羅欽可和十月革命 · 查看更多 »

平面设计

平面設計(Graphic Design),又稱圖形設計,定義泛指具有藝術性和專業性,以「視覺」作為溝通和表現的方式。透過多種方式來創造和結合符號、圖片和文字,藉此作出用來傳達想法或訊息的視覺表現。平面設計師可能會利用字體排印、視覺藝術、版面(page layout)等方面的專業技巧,來達成創作計畫的目的。平面設計通常可指製作(設計)時的過程,以及最後完成的作品。 常見的平面設計包括雜誌、廣告、產品包裝和網頁設計。舉例來說,一個產品的包裝可能包含商標或其他的圖像、經過整理排列的文字,以及純粹為了視覺設計考量的要素(例如幾何形狀、顏色)。構圖是平面設計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完整的構圖能夠讓不同的視覺材料和諧共存。.

新!!: 亞歷山大·羅欽可和平面设计 · 查看更多 »

儒略曆

儒略曆,是格里曆的前身,由羅馬共和國獨裁官儒略·凱撒采纳埃及亚历山大的希腊数学家兼天文学家计算的历法,在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取代旧罗马历历法的历法。一年设12个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闰,平年365日,閏年於二月底增加一閏日,年平均長度為365.25日。由于累積误差隨着時間越來越大,1582年后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改良,变为格里历,即沿用至今的公历。但大英帝國、北美十三州等直到1752年才從儒略曆改用格里历。現今儒略曆只有蘇格蘭昔德蘭群島之富拉島、阿索斯神权共和国和一些北非的柏柏尔人使用。.

新!!: 亞歷山大·羅欽可和儒略曆 · 查看更多 »

绘画

繪畫在技术層面上,是一個以表面作為支撐面,再在其之上加上顏色的行為,那些表面可以是紙張、油畫布、木材、玻璃、漆器或混凝土等,加顏色的工具可以时畫筆、也可以是刀、海綿或是等。 在藝術用語的層面上,繪畫的意義亦包含利用此藝術行為再加上圖形、構圖及其他美學方法去達到表現出從事者希望表達的概念及意思这样一个目的。.

新!!: 亞歷山大·羅欽可和绘画 · 查看更多 »

結構主義

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社會科學流派,側重對結構(交互關係)的認識,不甚講求對本質的了解,大前提是科與科學之間或多或少互通有無,提倡一種整體的科學,要透過表面的現象,尋求底層的關係,以期獲得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結構。結構主義是二十世紀下半分析研究語言、文化與社會的流行方法。.

新!!: 亞歷山大·羅欽可和結構主義 · 查看更多 »

蘇聯

#重定向 苏联.

新!!: 亞歷山大·羅欽可和蘇聯 · 查看更多 »

摄影

摄影(Photography)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數碼照相机进行靜態圖片摄影,靜態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而攝影機(攝像放像機)則可以動態攝影,例如電視、電影。目前部分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同時具有靜態攝影與動態攝影的功能。.

新!!: 亞歷山大·羅欽可和摄影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