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大帝和亞歷山卓·布西發拉斯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亚历山大大帝和亞歷山卓·布西發拉斯之间的区别
亚历山大大帝 vs. 亞歷山卓·布西發拉斯
其顿的亚历山大三世(Ἀλέξανδρος Γ' ὁ Μακεδών,其名字亚历山大意为“人类的()守护者()”;),世称亚历山大大帝( 或 ),古希臘北部馬其頓國王。生於佩拉,到16歲為止一直由亞里士多德任其導師。30歲時,已經創立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其疆域從愛奧尼亞海一直延伸到印度河流域。他一生未嘗敗績,被認為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军事統帥之一。 亞歷山大在公元前336年繼其父腓力二世王位成為馬其頓國王,并掌握王國的實際權力,因此有能力實現其父的擴土計劃。公元前334年,他向波斯帝國統治的小亞細亞地區發起進攻,開始長達十年的東征。他擊破波斯,并推翻大流士三世,征服整個波斯帝國。 為了尋找并抵達“世界的盡頭和大外海”,亞歷山大大帝在西元前326年侵略印度,但最終應軍隊要求不得不撤軍。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死於巴比倫,沒能來得及實現他入侵阿拉伯的計劃。在他死後,由於無繼承人,他的將領們互相不服,最終引發內戰,亞歷山大帝國也就迅速瓦解,分裂成四個國家。亞歷山大死後,部將卡山德為了稱王,謀殺了亞歷山大的兒子亞歷山大四世,與亞歷山大的私生子海克力斯,澈底斷絕了亞歷山大的血脈 亞歷山大的遺產包括他擴張領土導致的文化融合。他建起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最著名的就是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他將希臘文化一直向東傳播,導致希臘化時代的到來,直到15世紀仍然能在拜占庭帝國中發現這些痕跡。他以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阿喀琉斯為偶像,最終自己也成為一個近乎神話的人物。後世有許多軍事領導人和軍校都參照過他的戰術。. 亞歷山卓·布西發拉斯或布西發拉(Alexandria Bucephalous 或 Alexandria Bucephalus 或 Bucephala 或 Bucephalia),是亞歷山大大帝為了紀念他的愛馬布西發拉斯所建立的城市 。 這座城市建於前326年五月,位置可能於希達斯皮斯河岸(今傑赫勒姆河)的傑赫勒姆附近,當前326年希達斯皮斯河戰役之後布西發拉斯於此地死亡,亞歷山大為此建造一座城市,並命令希臘和伊朗的退役老兵居住於內,同時招納當地居民入住。城內設有大型船塢,可能希望此城可以成為當地的商業中心。亞歷山卓·布西發拉斯的對岸附近,就是亞歷山大為了紀念希達斯皮斯河戰役勝利所建的亞歷山卓·尼西亞 。兩城為同一時間建造。G.W.B. Huntingford認為亞歷山卓布西發拉斯位在傑赫勒姆西方的山丘邊。 亞歷山卓·布西發拉斯在一世紀的《厄立特里亞海航行記》(Periplus of the Erythraean Sea)被提起,也出現羅馬的《》(Peutinger Table)中,厄立特里亞海航行記提到.
之间亚历山大大帝和亞歷山卓·布西發拉斯相似
亚历山大大帝和亞歷山卓·布西發拉斯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希達斯皮斯河戰役,布西發拉斯。
希達斯皮斯河戰役(Battle of the Hydaspes),為亞歷山大大帝在前326年希達斯皮斯河附近對抗印度波羅斯的一場戰役,地點在今日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區,而波羅斯的王國疆域就包含旁遮普一部分。希達斯皮斯河戰役是亞歷山大大帝最後一場,也是代價相當高昂的一場大型會戰。波羅斯和他的大軍在這場戰役英勇抵抗入侵的馬其頓軍,儘管最後失敗,但贏得亞歷山大的讚賞和尊敬。 這場戰役由亞歷山大獲勝,但他疲憊的軍隊之後不久發生譁變,士兵們拒絕亞歷山大繼續往印度內陸深入的遠征計畫,亞歷山大不得不準備返回巴比倫,並往印度河口前進。雖然之後一路上還與一些印度部族起衝突,但依舊獲得勝利,亞歷山大最後在印度許多地方建立殖民城市來做為日後的據點和貿易中心,便離開了印度。.
亚历山大大帝和希達斯皮斯河戰役 · 亞歷山卓·布西發拉斯和希達斯皮斯河戰役 · 查看更多 »
布西發拉斯(古希臘語:Βουκέφαλος;Bucephalus 或 Buchephalas ;約前355年—前326年),牠是亞歷山大大帝的愛馬,名字 即「公牛」的意思, 即「頭」,合起來就是「牛頭」。 布西發拉斯是古代最令人知名的真實馬匹之一,古代記載布西發拉斯死於前326年希達斯皮斯河戰役後不久,埋葬於今日的巴基斯坦傑赫勒姆(Jhelum)。.
亚历山大大帝和布西發拉斯 · 亞歷山卓·布西發拉斯和布西發拉斯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亚历山大大帝和亞歷山卓·布西發拉斯的共同点。
- 什么是亚历山大大帝和亞歷山卓·布西發拉斯之间的相似性
亚历山大大帝和亞歷山卓·布西發拉斯之间的比较
亚历山大大帝有140个关系,而亞歷山卓·布西發拉斯有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1.35% = 2 / (140 + 8)。
参考
本文介绍亚历山大大帝和亞歷山卓·布西發拉斯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