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美国文理科学院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美国文理科学院之间的区别

中央研究院院士 vs. 美国文理科学院

中央研究院院士為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之榮譽頭銜,也是中華民國的最高學術榮譽,但並非職務。.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又译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美国文理科学院,英语: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简称 American Academy 或 AAAS )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院士机构及地位最为崇高的荣誉团体之一,也是进行独立政策研究的学术中心。自从约翰·亚当斯、约翰·汉考克、詹姆斯·鲍登、罗伯特·崔特·潘恩及其他的建国先贤于独立战争期间创立人文与科学院以来,当选为其院士一直被认为是美国的最高荣誉之一。 人文与科学院负有双重职能:从科学、人文、商业、政治、艺术等领域选举每个世代最优秀的学者及最具影响力的领袖成为其院士,以及针对社会的需要进行政策研究。 目前人文与科学院的主要研究计划聚焦于高等教育与科研、人文与文化研究、科学与技术进展、美国政治、人口与环境、儿童福利等。其主办的季刊《代达罗斯》被广泛的认为是国际最重要的学术刊物之一。 人文与科学院的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市。.

之间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美国文理科学院相似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美国文理科学院有(在联盟百科)28共同点: 吴健雄姚期智崔琦丁肇中中央研究院丘成桐何大一何炳棣徐遐生王佑曾王倬王瑞駪王赓武翁啟惠翁玉林翁文灝菲尔兹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錢煦胡玲胡適葉公杼李遠哲李文雄李政道朱經武朱棣文

吴健雄

吴健雄(Chien-Shiung Wu;),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在核物理学领域卓有贡献。在曼哈顿计划中,她参与研究了如何利用气体扩散法分离铀的两种同位素,铀-235与铀-238。其最著名的一项工作是利用实验方法验证宇称不守恒。这项工作令其同事李政道与杨振宁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并令其本人获授1978年首次颁发的沃尔夫物理学奖。吴健雄在实验物理学方面的造诣常令人将她与居里夫人相提并论。她常被人称作是“中國的居里夫人”、“物理研究的第一女士”、“核子研究的女王”以及“世界最傑出女性實驗物理學家”。.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吴健雄 · 吴健雄和美国文理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姚期智

姚期智(),中国计算机科学家,2000年图灵奖得主,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此奖项的华人。他目前是北京清华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兼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榮譽講座,以及國立臺灣大學特聘研究講座。.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姚期智 · 姚期智和美国文理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崔琦

崔琦(),生於中國河南省寶豐縣,美籍华人物理学家,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崔琦 · 崔琦和美国文理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丁肇中

丁肇中(Samuel C. C. Ting,),生於美國密歇根州安娜堡,山东省日照市人,擁有美國及中華民國國籍,為臺裔美國人,物理学家,中央研究院、美国科学院院士及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發現一種新的次原子粒子,並把那種新粒子命名為“J粒子”。.

丁肇中和中央研究院院士 · 丁肇中和美国文理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為中華民國最高層級的國家學術研究機構、台灣學術研究的最高殿堂。直接隸屬於總統府。其任務包括人文及科學研究,指導、聯絡及獎勵學術研究,培養高級學術研究人才,並兼有科學與人文之研究。現位於臺北南港舊庄,現任院長為廖俊智。中研院所屬之研究員、副研究員與助研究員,其位階相當於大學教授、副教授與助理教授,台灣的頂尖大學也經常藉由合聘與兼任的方式,聘請中研院研究員充實其師資陣容與指導研究生。.

中央研究院和中央研究院院士 · 中央研究院和美国文理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丘成桐

丘成桐(Shing-tung Yau,),美籍华裔数学家,曾獲數學界最高榮譽菲尔兹奖及沃爾夫數學獎,自小在香港長大並完成本科,後入籍美國。目前担任哈佛大學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

丘成桐和中央研究院院士 · 丘成桐和美国文理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何大一

何大一(),生於台灣臺中市,祖籍江西省新余市,美籍华裔科学家,是愛滋病雞尾酒療法的發明人。.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何大一 · 何大一和美国文理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何炳棣

何炳棣(),浙江金華人,出生于天津,旅美華裔史學家。.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何炳棣 · 何炳棣和美国文理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徐遐生

徐遐生(Frank Hsia-San Shu,),籍貫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美籍華人天文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其父親為徐賢修,父子皆曾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徐遐生 · 徐遐生和美国文理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王佑曾

王佑曾(Eugene Wong,),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王佑曾 · 王佑曾和美国文理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王倬

王倬(James C. Wang,),出生於中華民國江蘇省,生物化學家,曾經當選1982年中央研究院院士與1986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86年至1987年間的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所所長。.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王倬 · 王倬和美国文理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王瑞駪

王瑞駪(Jui Hsin Wang,),化學家。.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王瑞駪 · 王瑞駪和美国文理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王赓武

王赓武(),中国历史学家及教育家,研究現代中國史、國族主義、海外華人、華人移民的權威。 做為海外华人研究的主要奠基开拓者,王赓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具有影响力。 在國際關係理論研究中,王赓武認為中國天下观念更有包容性,中国版图的问题、主权的问题非常复杂,為避免狭隘民族的概念及政策的問題,主張古代中国向来有的天下观,與民族国家的概念是矛盾的,但可以和理想的国家之间互相照顾、互相支持秩序結合。澳大利亚首任驻华大使费思棻曾半开玩笑地说,王赓武可以当好中国总理。.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王赓武 · 王赓武和美国文理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翁啟惠

翁啟惠(),出生臺灣嘉義,台湾化學家,專長生物化學、有機及合成化學。現任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研究員、中研院特聘研究員、國立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亦為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14年在有關醣分子合成及醣蛋白的傑出研究獲得沃爾夫化學獎。 2006年擔任中央研究院第9任院長、2011年獲提名連任,2016年捲入浩鼎案請辭獲准,2017年1月士林地檢署依貪污罪起訴,目前仍在司法釐清階段。.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翁啟惠 · 美国文理科学院和翁啟惠 · 查看更多 »

翁玉林

翁玉林(Yuk-ling Yung,),美籍華人大氣、行星科學家,現任教於加州理工學院地球與行星科學系。.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翁玉林 · 美国文理科学院和翁玉林 · 查看更多 »

翁文灝

翁文灝(),譜名存璋,字詠霓,又字永年,號君達,又號愨士。浙江省鄞縣石塘(今寧波市海曙區高橋鎮石塘村)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著名學者,輔仁大學教授,是中國最早期的地質學家之一。對中國地質學教育、礦產開探、地震研究等多方面有傑出貢獻。翁文灝曾以名學者之身份在國民政府內任事,在抗戰期間主管礦務資源與及生產。1948年更擔任行憲後首任行政院長。不過在任期間推出金圓券,引起金融混亂和惡性通脹,聲名大壞而下台。1948年12月被中共列为第12号战犯。1951年從歐洲回到中國大陸,後曾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等職。1971年病逝北京。.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翁文灝 · 美国文理科学院和翁文灝 · 查看更多 »

菲尔兹奖

費尔兹奖(Fields Medal),正式名称为国际杰出数学发现奖(The International Medals for Outstanding Discoveries in Mathematics),是一個在国际数学联盟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頒發的獎項。每四年评选2-4名有卓越贡献且年龄不超过40岁的数学家。得奖者须在该年元旦前未满四十岁。 奖项以加拿大數學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的名字命名。菲爾兹筹备设立该奖,并在遗嘱中捐出47,000元给奖项基金。 費尔兹奖被认为是年轻数学家的最高荣誉,和阿贝尔奖均被称为為数学界的諾貝爾獎。奖金有15,000加拿大元,约合13,767美元。而阿贝尔奖的奖金有600万瑞典克朗,约合100万美元,更接近诺贝尔奖。.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菲尔兹奖 · 美国文理科学院和菲尔兹奖 · 查看更多 »

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Nobelpriset i kemi)是诺贝尔奖的奖项之一,由瑞典皇家科学院從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每年于12月10日,即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颁发。 根據诺贝尔的遺囑,化学奖是为了表彰「在化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诺贝尔化学奖 · 美国文理科学院和诺贝尔化学奖 · 查看更多 »

诺贝尔物理学奖

| title.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诺贝尔物理学奖 · 美国文理科学院和诺贝尔物理学奖 · 查看更多 »

錢煦

錢煦(Shu Chien,),中華民國與美國雙國籍科學家。今於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惠特克生物醫學工程研究院(Whitaker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UCSD)任職院長,兼任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生物医学协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力行,《遠見雜誌》第001期,1986年7月號.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錢煦 · 美国文理科学院和錢煦 · 查看更多 »

胡玲

胡玲(Evelyn Hu,),出生于美国,祖籍中国上海,女性微电子技术专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数理科学组院士、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电机及电子计算机工程系教授、加州奈米系统机构(CNSI)的共同负责人。.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胡玲 · 美国文理科学院和胡玲 · 查看更多 »

胡適

胡適,原名嗣穈,行名洪骍,字希彊,后改名適,字適之,笔名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生于上海浦东川沙),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長、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私立南开大学校董会董事等職。胡适興趣廣泛,著述豐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紅學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主張少談主義,主張先疑後信,主張科學佐證,盡信書不如無書。.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胡適 · 美国文理科学院和胡適 · 查看更多 »

葉公杼

葉公杼(Lily Yeh Jan,),原籍台灣的美國華裔生物物理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舊金山加州大學教授,以完成鉀離子通道的分子選殖的工作而最為知名。曾師事於馬克斯·德爾布呂克。.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葉公杼 · 美国文理科学院和葉公杼 · 查看更多 »

李遠哲

李遠哲(Yuan-Tseh Lee,),生於新竹州新竹市,化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日本學士院名譽會員。曾任中央研究院院長(1994-2006年),國際科學理事會會長(2011-2016年)、名古屋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會長。 1986年,因首先以分子角度來研究化學反應的動力學而與達德利·赫施巴赫及約翰·波拉尼共獲諾貝爾化學獎,是首位獲得該獎的華人及臺灣人。.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李遠哲 · 李遠哲和美国文理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李文雄

李文雄是個人名,可以指.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李文雄 · 李文雄和美国文理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李政道

李政道(Tsung-Dao (T. D.) Lee,),美國華人物理學家,主要知名於宇稱不守恆、李模型(Lee Model)、相對論重離子(RHIC)物理、量子場論的非拓撲性孤立子和孤立子星。他曾擔任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教授,於1953年至2012年間講學。 1957年,31歲的李政道與楊振寧一起因弱作用下宇稱不守恒的發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理論由吳健雄的實驗証實。 李政道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此一紀錄直到馬拉拉·優素福扎伊獲得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才被刷新。他也是歷史上第4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僅次於威廉·勞倫斯·布拉格(25歲,1915年)、维尔纳·海森堡(30歲,1932年)以及馬拉拉(17歲,2014年)。李政道和楊振寧是最初的中國人諾貝爾獎得主,即使在1962年歸化美國籍之後,他也仍是最年輕的美國人諾貝爾獎得主。.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李政道 · 李政道和美国文理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朱經武

朱經武(Chu Ching-wu,),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曾擔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2012年底以第一志工之精神擔任臺灣綜合大學系統首任校長。.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朱經武 · 朱經武和美国文理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朱棣文

朱棣文(Steven Chu,),美國華人物理学家,籍貫江苏太仓,生於美國聖路易斯;因「發展了用雷射冷卻和捕獲原子的方法」而獲得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前任美國能源部部長。2013年2月1日宣布即将离职,但將留任至續任者獲得同意上任為止。 當朱棣文被任命為能源部長時,他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學和分子和細胞生物學教授,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主任,他的研究關心的主要是研究在水平的生物系統。而在此之前,他曾在斯坦福大學教授物理學。他積極主張進行更多對於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研究,他认为從化石燃料轉變出來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Sarah Jane Tribble, Oakland Tribune, 2007-06-18.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朱棣文 · 朱棣文和美国文理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美国文理科学院之间的比较

中央研究院院士有341个关系,而美国文理科学院有13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8,杰卡德指数为5.92% = 28 / (341 + 132)。

参考

本文介绍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美国文理科学院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