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丁若镛

指数 丁若镛

丁若镛(),字美镛,号茶山、与犹堂,经常称为丁茶山,谥号文度公,朝鲜实学思想家,诗人,历任朝鲜文艺馆检阅、司宪府持平、司谏院正言、弘文馆修撰、京畿暗行御史、奎瀛府校书、谷山府使、刑曹参议等官职。他“自幼希学圣,中岁渐希贤”,留有1195篇著述和2263首汉诗,内容涉及经学、政治、经济、法制、历史、地理、医药等诸多领域,是位百科全书式的博学家、思想家和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茶山实学思想和文学创作在韩国和朝鲜学术界倍受关注,相关的研究則称为“茶山学”。 丁若镛是朝鲜王朝实学思想集大成者。他的茶山实学纵向继承了星湖李瀷、鹿庵权哲身等经世学派的实学传统,横向吸收了明清实学和朴趾源、李德懋、朴齐家等人的朝鲜北学派,以及天主教、西方科技等西学。他所生活的年代正处在朝鲜社会“转型期”的前夜。为“兴我旧邦”,“为天下国家”,他提出了包括等土地制度、行政制度、科学技术等各种社会改革方案。虽然他的改革方案最终没能得以实现,但其中蕴涵的“按劳分配”、“牧为民有”等平等思想对朝鲜半岛思想的近代化起到了启蒙的作用。茶山实学思想中的民权意识也使他在当今韩国学术界和民众中得到推崇。 丁若镛是朝鲜实学派具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续李奎报之后成就最高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从小就推崇“诗圣”杜甫,并有“杜甫还生诗人”的美誉。不过作为实学思想家,他的思想已经不再像杜甫那样是单纯的儒学,而是以实学思想为核心。这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在内容上与杜诗同中有异,在艺术追求上也有所差别。丁若镛反对盲目推崇中国文化,在朴趾源倡导“朝鲜风”之后,他明确提出“朝鲜诗”的宣言,呼吁朝鲜诗人摆脱格律的束缚,用朝鲜人的方式表现本民族哀乐与情绪,讴歌本民族事物。他说:“我是朝鲜人,甘做朝鲜诗”。.

73 关系: 华城千字文南人黨南楊州市司諫院司憲府均田制天主教孟子实事求是宜寧郡安史之亂宋明理學尹善道三吏三别京畿道康津郡庆尚道井田制弘文館 (朝鮮王朝)佃農地主医学刑部刑法和順郡唯物主义儒家农业商业全羅南道全羅道兩班科举種痘热河日记韩国西學首爾高麗 (918年-1392年)诗经谷山郡黑山島辛酉邪獄舊體詩蔚山广域市醴泉郡押海丁氏柳馨遠李奎報...李瀷杜甫正言 (官職)殉教漣川郡朝鮮實學朝鮮純祖朝鮮高宗朝鮮英祖朝鮮正祖朝鮮憲宗朝鲜王朝朝鲜文学朴趾源朴齊家朔宁郡按勞分配户部浦项市海南郡新安郡 (韓國)思悼世子晋州市 (韩国) 扩展索引 (23 更多) »

华城

华城(朝鮮語:화성)是韩国京畿道水原市中央的一座堡壘。 這個朝鮮堡壘由朝鮮王朝正祖從1794年到1796年建成,以紀念他的父親莊獻世子。莊獻世子在不遵守他的父親英祖自殺命令的情況下,被英祖命人關進米櫃內活活餓死。華城位於首爾以南的,圍繞水原中央的大部分地區,堡壘包括金正王宮宮殿。1997年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遺產。水原川是水原主要河川,會流經山城的中央。.

新!!: 丁若镛和华城 · 查看更多 »

千字文

《千字文》原名為《次韻王羲之書千字》,南朝梁(502年─549年)周興嗣所作的一首長韻文。它是一篇由一千個不重複的漢字組成的文章。據說是梁武帝取了王羲之寫的一千個字體,令其親人練習書法,而後覺得雜亂無章,於是又命周興嗣(470年─521年)編為一篇文章。 《千字文》全篇主題清晰,章句文理一脈相承,層層推進,語言優美,詞​​藻華麗,幾乎是句句引經,字字用典。出典包括《易經》、《淮南子》、《詩經》、《尚書》、《禮記》、《春秋》、《論語》、《孝經》、《孟子》、《史記》、《神農本草經》、《管子》、《韓非子》、《莊子》、《漢書》。《千字文》以儒家思想為主體,兼納自然、歷史、社會常識,寓意深刻、結構清晰、語言簡明優美,可以說是一首四言長詩。是用來教授兒童基本漢字之重要啓蒙讀物,和《三字經》、《百家姓》合稱“三百千”。《千字文》是其他幾篇也公認為不錯的訓蒙讀物不能比的。所以歷代書法家都競相書寫,如智永、懷素、歐陽詢、趙佶、趙孟頫、文徵明等都有留傳至今的帖本。同時在漢字文化圈各國也受到重視。.

新!!: 丁若镛和千字文 · 查看更多 »

南人黨

南人黨,是朝鮮王朝中期士林派朋黨。 南人黨是在1591年因反對李山海從東人黨中分裂出來,領袖是柳成龍。在1607年柳成龍死後,尹鑴在1675-1678年出任南人黨領袖。 他們支持張禧嬪成為皇后,但因後來仁顯王后復位被趕出朝廷,但他們仍生存至18世紀。 前左議政許穆是該派重要人物。 category:朝鮮王朝黨派.

新!!: 丁若镛和南人黨 · 查看更多 »

南楊州市

南楊州市()是大韩民国京畿道中东部的一个市,面积460平方公里,人口581,629人,有首爾外環高速公路经过。 行政區內有兩个校区,庆熙大学研究生院和庆福大学,並有15所高中、29所中学和55所小学。.

新!!: 丁若镛和南楊州市 · 查看更多 »

司諫院

司諫院是朝鲜王朝的一个国家机构,原稱郎舍,於太宗元年(1401年)七月正式改名,為正三品衙門,職掌諫諍、論駁等事。與司憲府合稱臺諫,亦稱言官、諫官。渊源为宋朝的諫院。 與司憲府,職司論奏,對國家重大情事,如欲影響國王,可兩司合議,稱「兩司合啟」,有時會聯合弘文館,稱「三司合啟」。未達目的,則三司官員闕門進伏,稱「合司伏閤」,而國王亦以聽從諫言為人君之德目。臺諫久未上言,被視為疏忽職守,甚至有遭處罰者。 因燕山君厭惡諫言,遂於燕山君十二年(1506年)四月將司諫院廢掉,中宗反正後,恢復該官衙。.

新!!: 丁若镛和司諫院 · 查看更多 »

司憲府

司憲府別稱憲府、臺官、相臺、柏臺、烏臺、霜臺,為朝鲜王朝從二品衙門,掌論執時政、糾察百官、正風俗、伸冤抑、禁濫偽等事。相当于中国的御史台、都察院。 與司諫院合稱臺諫,亦稱言官、諫官。兩司為言論之官,擁有強大之發言權,參與國家之政策與人事。雖然是將相大臣、宗戚貴近,亦敢糾彈,對國王亦極盡諫勸之本領。 監察的官位,雖然微小,負責臨檢朝廷之禮會,國庫之出納、祭祀、科舉等,犯則戒察,威風森嚴,其職權之大,可見一斑。.

新!!: 丁若镛和司憲府 · 查看更多 »

均田制

均田制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土地制度,产生于北魏,北魏分裂出来的东魏西魏及继之后的北齐、北周以及隋唐都承袭了这一制度。随着地主经济的发展壮大,土地兼并也随之日益严重。武周末年均田制形同虚设;到了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均田制永远的退出了中國的历史舞台。不過,這種制度在朝鮮中宗時卻又在趙光祖的建議下在朝鮮半島重新出現。.

新!!: 丁若镛和均田制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新!!: 丁若镛和天主教 · 查看更多 »

孟子

孟子()名轲,鄒國(今山東省鄒城市)人。東周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字號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但曹魏、晉代之後卻傳出子車、子居、子舆等三個不同的字號,字號可能是後人的附會而未必可信。生卒年月因史傳未記載而有許多的說法,其中又以《孟子世家谱》上所記載之生於周烈王四年(前372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89年)較為多數學者所採用。 孟子之弟子萬章與其餘弟子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亞聖」之尊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新!!: 丁若镛和孟子 · 查看更多 »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原指一种治学态度,始于汉代,流行于清代。后来毛泽东援引实事求是,并给予新的解释,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核心,直到现在实事求是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指导思想。 有不少学校的校训为“实事求是”,如原北洋大学、天津工商学院(津沽大学)(和毛泽东无关)、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和毛泽东有关)、含“实事求是”:河海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石油大学、宁波大学、湖南大学。“求是”,浙江大学,含“求是”:扬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

新!!: 丁若镛和实事求是 · 查看更多 »

宜寧郡

宜寧郡(),是大韓民國慶尚南道中部的一個郡,南界南江,東臨洛東江,兩河在郡的東南部匯流。面積416.80平方公里,2005年人口31,360人。 下為宜寧邑及十二面。.

新!!: 丁若镛和宜寧郡 · 查看更多 »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唐朝於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祿山與史思明向唐朝發動,同唐朝皇室爭奪統治權的內戰及动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也造成唐代藩鎮割據。由於反唐戰爭的發起者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亦稱天寶之亂。.

新!!: 丁若镛和安史之亂 · 查看更多 »

宋明理學

宋明理學,即為兩宋至明代的儒學。雖然是儒學,但同時借鑒了道家甚至是道教和佛學的思想。 北宋嘉祐治平年間(1056年—1067年),儒學發展形成了王安石荊公學派、司馬光溫公學派、蘇軾的蜀學等派。 後來談兼性理而著名者,有周濂溪的濂學、张载的關學、二程(程顥、程頤)兄弟的洛學。後來洛學由朱熹發揚光大,在福建創出閩學,成為居正統之位的程朱理學。濂、洛、關、閩四學派,人稱理學四派。 程朱理學,是宋明理學的一支流,有時會簡稱為理學,以便與陸象山(陸九淵)、王陽明的心學相對。但其實心學亦屬於宋明理學的一支。.

新!!: 丁若镛和宋明理學 · 查看更多 »

尹善道

尹善道(),字约而,号孤山、海翁,死后追谥为忠宪,17世纪朝鲜王朝时调大家,与郑澈和朴仁老并称朝鲜三大国语诗人,也是朝鲜山水田园文学的集大成者。。 尹善道出生于朝鲜王朝两班家庭,1612年进士及第后步入仕途,是南人党强硬派人物。由于其所处年代,朝鲜党争激烈,多次被革职、流放,在乡村或渔村度过人生大部分时间,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山水田园作品。他在盈德流配后,在故乡海南所写的《山中新曲》(包括《朝雾谣》、《夏雨谣》、《日暮谣》、《夜深谣》、《饥岁叹》、《五友歌》)、《山中续新曲》,以及老后隐退时所作的《渔父四时词》都是他的代表作。《海东歌谣》的编撰者金寿长这样评价他的作品:“此翁歌法,脱垢清高,吾观此,则难登万丈之峰。”.

新!!: 丁若镛和尹善道 · 查看更多 »

三吏三别

三吏三别是杜甫的杰作。这六首诗创作于乾元二年(759年)八月,真实地描写了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在战乱、黑暗、民不聊生的社会动荡时期所受的痛苦和灾难,生动地展现出平民凄惨的生活悲剧。杜甫目睹了这些人的苦难生活,对这些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同时对官吏给平民迫害、奴役深恶痛绝。但他拥护王朝的平定叛乱(安史之亂),希望人民忍受苦难。其矛盾而复杂的思想情感,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

新!!: 丁若镛和三吏三别 · 查看更多 »

京畿道

京畿道()是位于朝鲜半岛中部的一个韩国行政道,北隔着三八线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邻,东为江原道,南与忠清北道和忠清南道接壤,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隔海而望。京畿道环绕着韩国首都首尔和仁川广域市,总面积 10,175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300万,是韩国人口最多的地方自治团体,首府是水原市。 传说公元前18年温祚王在河南地区建立百济都城慰礼城。三国时期,京畿地区是百济、高句丽和新罗激烈争夺之地。高丽时期,“京畿”的名称开始被正式使用。朝鲜王朝时期京畿道是朝鮮八道之一。朝鲜日占时期,“京城府”被编入京畿道。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京城府改名首尔,与京畿道分离。1981年,仁川升级为直辖市与京畿道分离。 京畿道是韩国首都圈的一部分,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很早就韩国最大的工业地带。肥沃的汉江平原自古以来以出产京畿米而闻名。京畿道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属于首都地区,留有众多历史遗址。水原华城、南汉山城、朝鲜王陵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世界文化遗产。.

新!!: 丁若镛和京畿道 · 查看更多 »

康津郡

康津郡()是韓國全羅南道南部的一個郡,下设1邑9面。.

新!!: 丁若镛和康津郡 · 查看更多 »

庆尚道

慶尚道 (경상도)是昔日的朝鮮八道之一,位於朝鮮半島東南部,道府位於大邱。.

新!!: 丁若镛和庆尚道 · 查看更多 »

井田制

井田制是中国春秋以前土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井田就是方块田。“井田”一词,最早见于《榖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新!!: 丁若镛和井田制 · 查看更多 »

弘文館 (朝鮮王朝)

弘文館,是朝鮮的行政機關與研究機關,是正二品的衙門。也稱玉堂、(玉署/옥서)、(瀛閣/영각)。弘文館成立於1463年,以取代原本的集賢殿。 負責圖書的管理與幫助王宮保管書庫。 1907年,朝鮮的弘文館被廢止了。.

新!!: 丁若镛和弘文館 (朝鮮王朝) · 查看更多 »

佃農

佃農是指租用他人田地,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

新!!: 丁若镛和佃農 · 查看更多 »

地主

地主可以指:.

新!!: 丁若镛和地主 · 查看更多 »

医学

醫學是以診斷、治疗和预防生理和心理疾病和提高人体自身素质为目的的應用科學。狹義的醫學只是疾病的治療,但也有說法稱預防醫學為第一醫學,臨床醫學為第二醫學,复健醫學為第三醫學。醫學的科學面是應用基礎醫學的理論與發現,例如生化、生理、微生物學、解剖、病理學、藥理學、統計學、流行病學等,來治療疾病與促進健康。然而,医学也具有人文與藝術的一面,它關注的不僅是人体的器官和疾病,而是人的健康和生命。「生理、心理、社會模式」是廣為接受的理論,而其他如「生理心理靈性社會的照顧」、「全人、全隊、全程、全家的醫療」也都是現代醫學的重要理論。随着醫學模式的转变,醫學的人文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醫學倫理目前最廣為人知的是四初確原則方法論:「自主、行善、不傷害、正義」。 在人類社會中,醫學已經存在數千年之久。现代医学起源於17世紀科學革命後的歐洲,以科學的过程及办法來進行醫學治療、研究與驗證。研究领域大方向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檢驗醫學、預防醫學、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等等。在現代醫學興起前發展的醫學,稱為傳統醫學;現代則以替代醫學的形式在科学医学尚未普及的地区繼續存在。.

新!!: 丁若镛和医学 · 查看更多 »

刑部

刑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之一,相當於現代的司法部。其長官為刑部尚书,相当于司法部長。 受中國文化影響,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也設有刑部,其長官為刑部尚書。至朝鮮王朝時期,改稱刑曹,長官改稱刑曹判書。越南古代亦設有刑部的機構。.

新!!: 丁若镛和刑部 · 查看更多 »

刑法

刑法(criminal law、strafrecht)是與犯罪有關聯的法律,其目的在於保護生命、身體、財產、等相關法益,並懲罰違反規範且破壞或威脅這些法益的行為。不同於重視私人間損害賠償的民法 ,刑法是判斷何為犯罪,懲罰犯罪行為的法律。.

新!!: 丁若镛和刑法 · 查看更多 »

和順郡

和順郡(),是大韓民國全羅南道中部的一個郡,位於光州廣域市東南。面積787平方公里,2009年人口70,005人。下分1邑、12面。.

新!!: 丁若镛和和順郡 · 查看更多 »

唯物主义

唯物论(),哲學理論,肯定世界的基本組成為物質,物質形式與過程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持着「只有事实上的物质才是真实存在的实体」的这一种观点,并且被认为是物理主義的一种形式。该理论的基础是,所有的实体(和概念)都是物质的一种构成或者表达,并且,所有的现象(包括意识)都是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了意识,而意识则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生理反应,也就是有机物出于对物质的反应。因此,物质是唯一事实上存在的实体。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唯物主义属于一元本体论。但其本身又不同于以二元论或多元论为基础的本体论。 唯物主义是现实世界的一种解释。恩格斯及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立的。.

新!!: 丁若镛和唯物主义 · 查看更多 »

儒家

儒家,又稱儒學、孔孟思想、孔儒思想,是起源於中國並同時影響及流傳至其他周遭東亞地區國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與宗教體系。前5世紀由孔子創立,脫胎自周朝禮樂傳統,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重視五倫與家族倫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輕徭薄賦,抨擊暴政,力圖重建禮樂秩序,移風易俗,保國安民,富於入世理想與人文主義精神。 儒家尊崇孔子為聖人,以四書五經為經典,得孟子、荀子、董仲舒、韓愈、二程、朱熹、王陽明、顧炎武、朝鮮李退溪、日本山崎闇齋等等大儒加以發揚,歷久而猶新,對東亞政治文化與道德教育都有重大貢獻。20世紀中國內憂外患,國力衰弱,儒家普遍受到知識份子及一般民眾的批評和唾棄,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和破壞(如「打倒孔家店」、迂腐且「吃人的禮教」)。儒家失去可供託身的制度或組織,脫離於平民百姓的生活,僅獲新儒家等少數學者仍獻身和發揚。這也導致現代中國人在生活經驗中實際甚少接觸儒家價值,也很難有參與儒學的機會,使得相關教育沒有寄身之所,其價值觀也和日常生活越來越疏遠。海外華人接觸儒家,來自書本亦遠多於來自生活經驗。現代儒家趨向學術轉型,學者多著重探討儒家究竟屬於什麼形態的宗教或哲學,以及現代人怎樣才能在儒學中安身立命。學者一般推斷儒家在現代世界中勢必難以重拾昔日光輝,但其倫理思想對東亞乃至世界的文化教育經濟發展仍將有所貢獻。 主要負責推動執行教育 《漢書藝文志》記載:「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儒家初出現時聲勢微弱,起初僅是諸子百家中不甚起眼的學派,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自百家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學術思想主流和官方意識形態,逐漸滲透到專制政治的各個層面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此段說明正可代表其發展歷程。 儒家在秦代大受迫害,自漢代起卻得到朝廷獨尊,成為官學與國教,掌握文化教育與入仕之途,奠定儒家在中國歷史文化的崇高地位。在兩晉南北朝和唐代,儒家與佛、道二家並稱三教,儒學一度失去在哲理思想領域的領導地位,繼後經宋儒重新闡釋,形成理學,發展心性之學,儒家得以重振聲勢,倫理思想滲透到中國社會各個層面,並流傳到朝鮮、日本、越南、琉球等地,大受尊崇,成為東亞一大學術思想體系,在朝鮮尤其深入民心,其流佈較在中國本土更為普及。.

新!!: 丁若镛和儒家 · 查看更多 »

农业

农业是第一級產業,在現代有廣狹之分。廣義上的農業是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的總稱,而狹義上的農業則是純粹指種植業(而這亦符合中文裡「農」字的意思)。农業的產品一般會是食物、纖維、生物燃料、藥物或是其他利用自然資源而來,可以維持或提昇人類生活的物品。此專頁的內容為廣義上的農業。 農業屬初級生產,為人類最大和最重要之經濟活動之一。簡單地說是人類運用其智慧去改變自然環境,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繁殖來獲得產品,更進一步換取經濟收益的一種系統。農業是人類定居文明興起的關鍵因素,種植或養育馴化後的物種,可以增加食物,有助於文明的發展。有關農業的知識稱為農業科學。農業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農業的發展隨著不同地區的氣候、文化及技術有很大的不同。不過所有的農業都需要技術可以擴展及維持可以種植作物或養殖動物的土地。若是種植植物,一般就需要灌溉技術,不過也有些植物可以。動物畜養是個龐大的產業,約佔了地球不被冰或是水覆蓋的面積的三分之一。在已開發國家,一般是採取單一作物的集約農業方式,不過藥物與肥料使用量巨大,進入21世紀後可持續農業的比例也在漸漸提高,包括樸門(Permaculture)及有機農業,著重在生態平衡與就近百里飲食。 依據中華民國農業發展條例第三條第一款定義,農業:指利用自然資源、農用資材及科技,從事農作、森林、水產、畜牧等產製銷及休閒之事業。.

新!!: 丁若镛和农业 · 查看更多 »

商业

商业(Commerce),是一种有组织的提供顾客所需的商品与服务的一种行为。中文之“商业”含义指社会分工出现的有组织的贸易行为,现代概念指流通领域的所有产业,多与贸易合称“商业贸易”。大多数的商业行为是通过以成本以上的价格卖出商品或服务来營利,如微软、索尼、IBM、联想、通用都是營利性的商业组织典型的代表。然而某些商业行为只是为了提供运营商业所需的基本资金,一般称这种商业行为为非營利性的,如各种基金会,以及红十字会等。 一般認為商業行為成立的條件有以下幾點:.

新!!: 丁若镛和商业 · 查看更多 »

全羅南道

全羅南道()是一个位于朝鲜半岛西南端的韩国道级行政区,首府位于务安郡。全罗南道南与济州特别自治道隔海相望,北与全罗北道接壤,东与庆尚南道相邻,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隔黃海相望,东南隔着大韩海峡与日本相临,是位于朝鲜半岛最南端的东北亚与欧亞大陆的端点,也是韩国通往太平洋的门户。全道面积12,909.03平方公里,人口超190万,由5市17郡,297个邑、面、洞组成。 全罗南道依山傍海,海岸线曲折漫长,岛屿众多,有着独特的地质地貌。其境内分布有多座国立公园,包括韩国最南端的山岳型国立公园月出山国立公园,韩国面积最大的国立公园多岛海海上国立公园,以及闲丽海上国立公园、智异山国立公园、无等山国立公园。 全罗南道是韩国重要的粮仓之一,水田面积占到全国水田面积的16%,是韩国水田最多的地区,大米年产量为全国之最。潭陽郡是韩国竹子种植和加工中心,有“竹乡”之称。宝城郡是“韩国的绿茶之都”,并曾在2013年被美国CNN评为世界最美的31处风景之一。高兴郡是韩国唯一的航天发射场罗老宇宙中心的所在地,每年10月举行“宇宙航空节”。光陽市的光阳港是继釜山港之后韩国的第二大集装箱港。 另外,谷城郡是盘索里和韩国古典文学小说《沈清传》的发祥地。全罗南道的海域亦是昔日李舜臣朝鲜水军抵抗日寇入侵的海战战场,保留有鸣梁海战等著名海战的史迹。2012年,丽水市成功举办世界博览会。.

新!!: 丁若镛和全羅南道 · 查看更多 »

全羅道

全羅道(전라도)是昔日朝鮮八道之一,位於朝鮮半島西南部,道府位於全州。.

新!!: 丁若镛和全羅道 · 查看更多 »

兩班

兩班(양반/량반)是古代朝鲜贵族阶级,雏形出现在朝鲜三国时代,主要形成于高丽国、李氏朝鲜时期。是古代高丽国和李氏朝鮮的贵族统治階級与学者官吏。 韩国中央研究院引用20世纪统治者日本驻朝鲜统监府(总督府)统计数据,截止到20世纪30年代,一共有1,685个家庭是两班贵族家庭,大部分为在地两班,即使没有做官依然控制所在地区的人口和土地,干涉地方行政。很多贵族家庭有500年或者500年以上贵族历史,大约50%以上的贵族家庭有300年到400年以上贵族历史,只有不到2%的贵族家庭成为贵族不超过一百年。日韩合并之后,很多贵族因为反抗日本统治,遭受统监府没收财产,部分贵族家庭进入中国,部分家庭进入日本。直到二次大战之后,大韩民国归还两班财产,但只限于韩国从日本统治者接收下的土地和财产。 朝鮮王朝時期,宗室之外的臣民分为良民和贱民。 良民也叫四民,共分成四個階級。良民中,两班最高:.

新!!: 丁若镛和兩班 · 查看更多 »

科举

科举是一種通過考试來选拔官吏的制度,源自中國,並傳播至漢字文化圈其他國家。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直接催生不論門第、以考试產生的“士大夫”阶层。除中國科舉外,鄰近中國的亚洲國家如越南、日本和朝鮮半岛也曾引入這種制度來選拔人才 。 科举始于605年时的隋朝,发展并成型於唐朝,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在1905年才被廢除;在越南更遲至阮朝末年的1919年才廢除,整个科举共持续1300多年。现代社会公務員的选拔制度亦是从科举制间接演变而来。.

新!!: 丁若镛和科举 · 查看更多 »

種痘

可以指:.

新!!: 丁若镛和種痘 · 查看更多 »

热河日记

《热河日记》是朝鲜实学派文学家朴趾源所作的长篇纪行文学作品。1780年,朴趾源的堂兄朴明源被任命为赴中国清朝祝贺乾隆70大寿的“入燕使节团”正使。他作为随行人员一同前往,归国后将其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写成《热河日记》。 《热河日记》共26卷有25万字,内容涉及中国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历史、医学、器用等方方面面。《热河日记》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7卷)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作者从1780年6月24日渡过鸭绿江开始到8月底到达热河,再回到北京的57天见闻。第二部分(8—26卷)主要采取以一件事或一个主题为中心展开的纪事本末体的记述方式。在这部分中有《班禅始末》、《杨梅诗话》、《玉匣夜话》、《铜栏涉笔》等名篇。.

新!!: 丁若镛和热河日记 · 查看更多 »

韩国

#重定向 大韩民国.

新!!: 丁若镛和韩国 · 查看更多 »

西學

西學是中國與朝鮮(西學於現代韓語寫作「서학」)在近代對西方文化與知識的通稱,包括了西方世界的宗教、技術、科學與哲學思想。.

新!!: 丁若镛和西學 · 查看更多 »

首爾

首尔(,官方英語拼法:Seoul,國際音標:),正式名稱為首爾特別市,為韓國首都,同時為韓國及朝鮮半島最大城市,位于韓國西北部的汉江流域,地處朝鮮半島中部。公元前18年,朝鲜三国时期的百济首先定都于此地,之後成為高麗王朝的南京和朝鮮王朝的國都,現今為韓國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截至2017年,全市人口約1千萬;以首爾為中心的首都圈人口則達2千4百萬。 首尔曾举办1986年亚洲运动会、198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與日本合辦)、2017世界棒球經典賽等国际体育赛事與2010年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国际会议,並獲選為2010年的世界设计之都。都會區內有昌德宮、水原华城、宗庙、朝--鲜王陵、南漢山城等5處古蹟列為世界遗产。.

新!!: 丁若镛和首爾 · 查看更多 »

高麗 (918年-1392年)

丽(918年-1392年),又称高麗王朝、王氏高丽,是朝鲜半岛古代王朝之一。918年泰封国弓裔王的部将王建推翻弓裔建立高丽国,定都于自己的家乡开京(即今开城)。高丽历史在朝鲜半岛维持了近500年,直到1392年朝鲜王朝的建立。 佛教是高丽国的国教。历经16年时间雕刻成的高丽大藏经是世界瑰宝之一。高丽国青瓷制作手艺精湛,闻名世界。部分观点认为,高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国家,但史學界大多數則認為中國在更早的時期已經發明了銅活字印刷術,並用於印製紙鈔。 高丽国都的开城在三国时代属于高句丽,所以王建以高丽为国号(“高丽”的名稱源于“高句丽”,高丽就是高句丽王朝后期通用的简称)。高丽被今天的朝鲜政府认为是朝鲜族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 但有些学者并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朝鲜的国家是新罗,如韩国学者李基白就表示:“毕竟是统一的新罗的领土和人民,在那里形成的社会文化构成了后来朝鲜历史的主流”。韩国前总统金大中也曾在文中提及统一的新罗为韩国历史的源头。.

新!!: 丁若镛和高麗 (918年-1392年) · 查看更多 »

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溯自西元前11到前6世纪,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题目分别是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和由仪),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遂也称之谓《诗经》,而正式使用《诗经》一名,应该起于南宋初年。早期诗经版本众多,其中最为著名也是流传至今的,是汉朝毛亨、毛苌注释的《诗经》,因此该版本又称为《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省西南,东至山东,向南也远及江汉流域。.

新!!: 丁若镛和诗经 · 查看更多 »

谷山郡

谷山郡()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黃海北道東部的一個郡,位於南江和禮成江流域之間,東枕阿飛虎嶺山脈,鄰江原道。2008年人口120,693人。下分1邑、20里。.

新!!: 丁若镛和谷山郡 · 查看更多 »

黑山島

黑山島()是一座位於大韓民國全羅南道新安郡的大陸島。目前為多島海海上國立公園之管轄範圍。.

新!!: 丁若镛和黑山島 · 查看更多 »

辛酉邪獄

辛酉邪獄(신유박해、辛酉迫害)是發生在1801年,朝鮮純祖時期政府迫害天主教的事件。.

新!!: 丁若镛和辛酉邪獄 · 查看更多 »

舊體詩

舊體詩,中國以外又稱漢詩,是指是指用漢語和傳統格律創作的詩,廣義的包括可以包括各種文言韻文如賦、詞、曲等,最狹義則僅包括古體詩和近體詩。其影響整個漢字文化圈的文學創作,除中國外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都有不少舊體詩創作,是這些地區的傳統文學的構成部份。.

新!!: 丁若镛和舊體詩 · 查看更多 »

蔚山广域市

--山广域市(),簡稱蔚山,是大韩民国的广域市之一,东南部临朝鮮東海的著名工业城市,為韩国第二位企业集团现代集团的所在地,現任市長是-朴-孟雨。 蔚山广域市面积為1060.2 km²,人口1,172,925人(2016年)。 过去这里曾是韩国捕鲸业主要中心。该城拥有蔚山大学和K联赛足球俱乐部蔚山现代。.

新!!: 丁若镛和蔚山广域市 · 查看更多 »

醴泉郡

醴泉郡()是位於大韓民國慶尚北道西北部的一個郡。面積660.7平方公里,人口50,512人(2006年)。醴泉郡下轄有1邑11面,郡廳設於醴泉邑。.

新!!: 丁若镛和醴泉郡 · 查看更多 »

押海丁氏

押海丁氏(압해정씨)的本貫在朝鮮半島南部的全羅南道羅州押海,是羅州丁氏的分支。其始祖丁德盛是唐代文科进士翰林院大学士。根據韓國在1985年的人口統計,押海丁氏在全國有人口約14萬人,當中在羅州定居的有62,554人,在押海的有55,893人。.

新!!: 丁若镛和押海丁氏 · 查看更多 »

柳馨遠

柳馨遠(1622年一月二十一-1673年三月十九)是韓國李氏朝鮮的文臣和實學者,性理學者。字德夫,號磻溪,黨色的北人黨的黨員及許穆門人。.

新!!: 丁若镛和柳馨遠 · 查看更多 »

李奎報

李奎報(이규보;),字春卿(춘경),號白雲居士(백운거사)、白雲山人(백운산인),高丽现实主义诗人,有“朝鲜李太白”之称,与李齐贤并称“高丽汉诗双璧”,两人与崔致远一起被称为朝鲜汉诗三大诗人。.

新!!: 丁若镛和李奎報 · 查看更多 »

李瀷

李瀷()是朝鮮王朝后期的文臣,實學者兼性理學者,經濟理論家。字自新,號星湖,朝鲜实学“星湖派”(“经学派”)的代表人物。.

新!!: 丁若镛和李瀷 · 查看更多 »

杜甫

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一號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會寫實著稱。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的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都多自称为杜陵人,所以杜甫晚号杜陵。因其曾任左拾遺、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遺、杜工部;又稱杜少陵、杜草堂(曾隐居于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與李白并稱「李杜」,為了與晚唐的两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又稱作「大李杜」,明清以后也常被尊稱為“老杜”。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近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风格浑朴沉郁著称。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

新!!: 丁若镛和杜甫 · 查看更多 »

正言 (官職)

正言,宋代官名。 唐代有左右拾遗,杜甫即擔任過拾遺,宋時改拾遺為正言,擔任的工作是諫諍之職,《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載:“帝以补闕、拾遗多循默不修职业,二月乙未,改左、右补闕为左、右司諫,左、右拾遗为左、右正言。” 正言又分左右正言,分屬門下、中書二省,左高而右低。左正言因隸屬门下省,又称“左省”。 Category:中國古代官制.

新!!: 丁若镛和正言 (官職) · 查看更多 »

殉教

殉教,又稱殉道,意指为了宗教或信仰而不畏迫害和杀戮,以致牺牲生命。.

新!!: 丁若镛和殉教 · 查看更多 »

漣川郡

漣川郡()是大韩民国京畿道北部的一个郡。 面积675.22平方公里,人口45,708人,密度68人/平方公里。.

新!!: 丁若镛和漣川郡 · 查看更多 »

朝鮮實學

朝鲜实学是17世纪至19世纪朝鲜王朝盛行的崇尚实际、实效、实用和实事求是的思想流派。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的壬辰倭乱和丙子胡乱使朝鲜国力受到很大的破坏。朝鲜文人对程朱理学的清谈空论进行了反省,研究强国济民的“有用之学”。实学思想力求“学以致用”,强调儒学思想中的“经世致用”、“利用厚生”和“实事求是”的思想,以此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改革方案。朝鲜王朝后期的实学思想是朝鲜儒学思想发展的顶峰,同时也蕴含着“近代指向”的启蒙意识,是最接近近代社会的一种思想形态。 朝鲜实学最初是指与佛、道等出世宗教相对的入世学问儒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念相对于佛学、道学是现实而具体的。广义上的朝鲜实学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意义,有指儒学、程朱理学的实学,有指修身治人的学问或纯学术性的考据学方法。狭义上的朝鲜实学是指进入17世纪后,相对于“空理”、“空谈”的程朱理学,朝鲜出现的倡导经世致用、利用厚生、实事求是、救国济民的实学派思想。通常意义的朝鲜实学是狭义上的朝鲜实学。.

新!!: 丁若镛和朝鮮實學 · 查看更多 »

朝鮮純祖

朝鲜纯祖(;),名李玜(),是朝鲜王朝‎的第23代君主,1800年至1834年在位。.

新!!: 丁若镛和朝鮮純祖 · 查看更多 »

朝鮮高宗

朝鮮高宗(;)是朝鲜王朝‎的第26代君主,1897年朝鲜正式宣布脫離清國,建国号为大韓帝國。高宗是大韩帝国開國君主。姓李,諱㷩 ()寫作「李㷩」。「㷩」字為「熙」字的異體字,故而許多中文書籍寫作「李熙」。(;具體详见右表),本名載晃,乳名命福,是兴宣大院君嫡二子,母为骊兴府大夫人闵氏。 1863年,因朝鲜哲宗无子而逝,奉翼宗神贞王后赵氏之命,李㷩入承翼宗大统,封翼成君,12月13日即位。高宗在位期間先後由生父興宣大院君、妻子閔氏等執掌大權,自己並無實權。此時朝鮮正在受到列強的威脅,岌岌可危。國內則因政見不同,分為事大黨和開化黨兩派,互相爭權。 甲午戰爭日本勝利之後,高宗在1897年宣佈朝鮮脫離清朝的朝貢體系,建立大韓帝國,改元光武,因此又別稱「光武帝」()。高宗試圖進行改革,且多次試圖擺脫日本人的控制,但都失敗了。最終在1907年因為海牙密使事件而被日本人逼迫退位,成為太上皇,軟禁於慶雲宮(改名德壽宮)內。 1910年,日本吞併大韓帝國,高宗被封為「德壽宮李太王」。1919年,高宗在德壽宮突然逝世。他的死是朝鮮三一運動的導火線。.

新!!: 丁若镛和朝鮮高宗 · 查看更多 »

朝鮮英祖

朝鲜英祖(;),名李昑(),幼名禧壽,字光叔,號養性軒。是朝鲜王朝‎的第21代君主,在位時期為1724年八月三十日至1776年三月五日。.

新!!: 丁若镛和朝鮮英祖 · 查看更多 »

朝鮮正祖

朝鮮正祖(;1752年10月28日(農曆9月22日)-1800年8月18日(農曆6月28日)),名諱李--(),朝鲜王朝‎的第22代君主,1776年至1800年在位。他的父親是朝鮮英祖的次子莊獻世子(高宗追尊為莊祖),生母是惠慶宮洪氏(高宗追尊為獻敬王后、獻敬懿皇后)。.

新!!: 丁若镛和朝鮮正祖 · 查看更多 »

朝鮮憲宗

朝鮮憲宗(;),李烉 (),是朝鲜王朝的第24代君主,1834年至1849年在位。廟號憲宗,諡號莊肅體健繼極中正光大至聖廣德弘運章化經文緯武明仁哲孝大王。憲宗為文祖(孝明世子)李旲之子,即位時年僅八歲。1837年立金祖根之女為妃,1839年,趙萬永弟弟趙寅永任領議政。 憲宗在位期間,朝鮮社會的封建身份制度開始崩潰,傳染病流行,百姓生活困難,流民急劇增加。;1844年,閔晉鏞也舉兵叛亂。雖然這些叛亂都失敗了,卻使朝鮮國王的權威大為削弱。 與此同時,西方列強的勢力也開始進入朝鮮,外國船隻在慶尚道、全羅道和黃海道的沿岸頻繁出沒,導致人心惶惶。1839年,憲宗對天主教教徒進行鎮壓,巴黎外方傳教會的傳教士Maubant以及劉進吉、丁夏祥等人信徒被殺,史稱己亥迫害。1845年,又處死了朝鮮籍神父金大建。.

新!!: 丁若镛和朝鮮憲宗 · 查看更多 »

朝鲜王朝

朝鮮王朝(,1392年-1897年),又称朝鮮国明太祖《皇明祖训·首章》:“今將不征諸夷國名,開列於後:東北:朝鮮國(即高麗。其李仁人,及子李成桂今名旦者,自洪武六年至洪武二十八年,首尾凡弑王氏四王,故待之)”明神宗《平倭诏》:“朕念朝鲜,世称恭顺”()、李氏朝鮮,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君主制王朝,歷经27代君主共五百馀年,国土大体上涵蓋整個朝鮮半島。 1388年,受高丽禑王之命进攻辽东的右軍都統使李成桂发动政变威化岛回军,并废黜王禑而立其子王昌为王,控制高麗王朝军政大权。1392年,李成桂废黜恭讓王,在松京(后改名开京,今开城)寿昌宫自立为王,并由明太祖定國號為「朝鲜」《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卷223闰十二月乙酉条:“高麗權知國事李成桂,欲更其國號,遣使來請命。上曰:‘東夷之號,惟朝鮮之稱最羙。且其來遠矣,宜更其國號曰朝鮮’”()。1395年迁都于汉阳,將國都更名為漢城。1398年,第一次王子之乱后再度迁都开京;1400年,第二次王子之乱后最终定都漢城。 朝鲜以儒教治國,儒家思想取代佛教成为国家统治理念。世宗大王时期,朝鲜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各方面都得到长足发展。谚文的发明也为朝鲜平民的文化普及提供条件。朝鲜为明朝的不征國之一。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朝鲜由于遭到后金和日本的攻击而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19世纪开始,朝鲜的内部纷争使国家日益衰落。甲午战争后,高宗于1897年称帝登基,改国号为大韩帝国,结束了与清朝的宗藩关系。1910年,大日本帝国侵吞朝鲜半岛,实行日韓合併,大韩帝国灭亡,李家王朝告終。.

新!!: 丁若镛和朝鲜王朝 · 查看更多 »

朝鲜文学

朝鲜文学是朝鲜文化的一部分,是朝鲜历史、社会、语言、艺术,以及民族性、风俗民情等的体现。最广义的朝鲜文学指“朝鲜民族在各个时代的历史生活空间所创作的文学之总合”。朝鲜民族以朝鲜半岛为主要居住地,从古至今经历了古朝鲜、三国、统一新罗、高丽、朝鲜王朝、近代,直至发展到如今的韩国和朝鲜。虽然韩国和朝鲜这两个国家在民族和血缘上同根同源,但由于各自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两国现代文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不过两国共享古典文学(史前至19世纪末)和近代文学(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 朝鲜文学可以分为口头文学、国语文学和汉文文学三大领域。从朝鲜文学的形成到19世纪印刷业的发达,以民众作为创作和接受主体的口头文学一直是朝鲜文学的根源与基础,是国语文学和汉文文学的发展土壤和根基。朝鲜民谣、国语诗歌、盘索里等都是用来唱的,而不是用来读的。公元前后,汉字传入朝鲜半岛后,古朝鲜人创造出利用汉字的音和义来标记本民族语言的乡札标记法,促进了国语文学的发展。15世纪中叶,《训民正音》的发明使朝鲜国语文学的发展有了一个全新的起点。 朝鲜古代文学深受中国文学的影响。汉字的传入为中国文学在朝鲜半岛的传播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也开拓出朝鲜汉文文学这一新的领域。朝鲜汉文文学形成于公元5世纪之前,直到19世纪末仍然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就像中世纪欧洲一些国家创作的拉丁文作品属于其本国文学一样,古代朝鲜人利用汉字创作的汉文文学是朝鲜古代社会产物和意识形态,属于朝鲜文学,是朝鲜文学史上的珍贵遗产。.

新!!: 丁若镛和朝鲜文学 · 查看更多 »

朴趾源

--趾源(박지원;),字仲美,號燕石,谥号“文度公”,朝鮮王朝後期的著名文学家,朝鲜实学北学派的代表人。本貫潘南朴氏,祖父是朴弼均。他的一家在當時的朝鮮是名門世臣。曾于清朝乾隆年间出遊中国,并以此为素材著有《热河日记》,弟子有朴齊家、柳得恭、李德懋等人。 --趾源一生著述甚丰,但他的著作受禁,许多佚失不传,除《热河日记》外,还有书函、墓志铭、诗等,一并收入《燕岩集》。.

新!!: 丁若镛和朴趾源 · 查看更多 »

朴齊家

朴齊家(박제가、),字次修、在先,号楚亭,苇杭道人,晚年号贞蕤,朝鲜实学北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诗人,与李德懋、柳得恭、李书九被誉为朝鲜“四家诗人”。 朴齐家一生著述较丰,撰有《贞蕤阁诗集》(4卷)、《贞蕤阁文集》(5卷)、《》、《进疏本北学议》等,以及收录他与中国中国学者往来书函的《缟苎集》。这些著作全部被收录于《楚亭全书》。.

新!!: 丁若镛和朴齊家 · 查看更多 »

朔宁郡

朔宁郡()是李氏朝鲜曾设置过的一个郡,位于京畿道。1914年并入该郡西南的京畿道涟川郡及东北的江原道铁原郡朝鮮総督府令第111号(조선총독부령 제111호)(1913年12月29日)。现该郡境大部属北朝鲜铁原郡及黄海北道长丰郡,仅有小部属韩国,包括京畿道涟川郡及江原道铁原郡笃俭里。.

新!!: 丁若镛和朔宁郡 · 查看更多 »

按勞分配

按勞分配(英文:To each according to his contribution)或按勞取酬是社會主義社會實行之後,但未到達物質生產力極大化的共產社會之間的社會狀態。 社會主義者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由於生產資料由少數人佔有,普通工人被剝削,故報酬並不和勞動成正比。.

新!!: 丁若镛和按勞分配 · 查看更多 »

户部

户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其長官為户部尚书。 起源於三国,时设有度支尚书,掌财政。隋代以度支尚书为民部尚书。民部即户部前身,唐代以避太宗李世民名諱改称户部辭海編輯委員會編:《辭海》(1989年版),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年9月,ISBN 978-7-5326-0083-0。为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历代相沿。 明清时期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 、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比如戶部江南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钱粮外,亦兼管其他衙门的部分政务,职责多有交叉。清还设有掌管八旗事务的八旗俸饷处及现审处。隶属于户部的机构有:掌铸钱的钱法堂及宝泉局;掌库藏的戶部三库;掌仓储及漕务的仓场衙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宣布“仿行宪政”,将户部改为度支部。户部遂废。 受中國文化影響,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也設有戶部,其首長為戶部尚書。至朝鮮王朝時期,改稱戶曹,首長改稱戶曹判書。越南古代亦設有戶部的機構。.

新!!: 丁若镛和户部 · 查看更多 »

浦项市

浦项市()是韩国庆尚北道的一个市,东临日本海,人口51萬9907人(2011年)。面积1127.24平方公里。 浦项是世界最大的钢铁公司之一—浦项钢铁的总部所在。1970年代初浦項製铁所誕生以来是韓國有数的工業都市。.

新!!: 丁若镛和浦项市 · 查看更多 »

海南郡

海南郡(), 是大韓民國全羅南道南部的一個郡,位於朝鮮半島最西南端的海南半島和花源半島。面積887.47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89,756人。下分1邑、13面。940年始稱海南。.

新!!: 丁若镛和海南郡 · 查看更多 »

新安郡 (韓國)

新安郡()是位於大韓民國全羅南道西部的一個郡。面積653.13平方公里,人口53,150人(2001年)。新安郡下轄有1邑13面,郡廳設於智島邑。.

新!!: 丁若镛和新安郡 (韓國) · 查看更多 »

思悼世子

#重定向 莊獻世子.

新!!: 丁若镛和思悼世子 · 查看更多 »

晋州市 (韩国)

晉州市(),是韓國的一個城市。.

新!!: 丁若镛和晋州市 (韩国)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