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Ü

指数 Ü

(带分音符的u或带曲音符的u)是爱沙尼亚语、佛罗语、匈牙利语、土耳其语、阿塞拜疆语、土库曼语、维吾尔语和鞑靼语的一个字母。这个字母在加泰罗尼亚语、法语、德语(ue)、西班牙语和巴西的葡萄牙语中,也作变音字母使用,德語中稱這個變音字母為元音變音(umlaut)。 在爱沙尼亚语、佛罗语、匈牙利语、土耳其语、阿塞拜疆语、土库曼语、维吾尔语和鞑靼语, 都是表示 音。 也是汉语拼音的韵母之一,并表示元音 ,即“鱼”字的发音,注音符號作“ㄩ”。汉语拼音的 是从德语借用的。 添加声调以后的字母形式:.

50 关系: 加泰罗尼亚语大寫字母字母小寫字母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佛罗语德语土库曼语土耳其语匈牙利语分音符周有光维吾尔语爱沙尼亚语韵母鞑靼语聲調西班牙语西里尔字母香港增補字符集阿塞拜疆语葡萄牙語英文字母附加符号GB 18030GB 2312GBKISO/IEC 8859ISO/IEC 8859-1ISO/IEC 8859-10ISO/IEC 8859-13ISO/IEC 8859-14ISO/IEC 8859-15ISO/IEC 8859-16ISO/IEC 8859-2ISO/IEC 8859-3ISO/IEC 8859-4ISO/IEC 8859-9Microsoft WindowsҮӰUUnicodeƯ汉语拼音注音符號法语日耳曼語元音變音拼音输入法拉丁字母

加泰罗尼亚语

加泰罗尼亚语(Català;國際音標:),又譯為加泰蘭語、加泰隆語,简称加语,是屬於印欧语系罗曼语族的語言,使用人口約一千兩百萬,主要分布於加泰罗尼亚、巴倫西亞自治區、巴利阿里群岛、阿拉貢、魯西永、安道尔以及薩丁尼亞島西岸的阿尔盖罗,其中大部分在加泰罗尼亚。在瓦倫西亞自治區又称為「瓦伦西亚语」(Valencià)。 以加泰罗尼亚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僅有安道尔,但在加泰罗尼亚、瓦伦西亚、巴利阿里群岛等西班牙自治區也具备官方语言的地位。.

新!!: Ü和加泰罗尼亚语 · 查看更多 »

大寫字母

大写字母或大写体是许多拼音字母的其中一种写体形式,例如A, B, C等。 大写体有时又称做上层字盘体(uppercase)。因为西方在过去活字印刷体期,凡大写字体都会放在检字抽屜的上层,故也有此別称。 大写体一般和小写体的字体高度觅度是有明显分別的,但在有些语言中也不分大小写,希腊字母、拉丁字母在发明初期,只有一种字体,即大写体。很多全音素文字与辅音音素文字的书写系统,如阿拉伯字母、希伯来字母、提非纳文字、传统蒙古文、谚文等均不区分大小写。 大寫體的用途多半是.

新!!: Ü和大寫字母 · 查看更多 »

字母

字母是字母系統中的字位,是書寫時最基本的單位。像希腊字母及英文字母等。一個字母系統基本會有二十多至三十多個字母,例如英文字母系統中共有26個字母。 字母組成了音位,而音位表示了口语中的語音。在輔音音素文字(例如阿拉伯文)中也有字母,但其中只有輔音字母,沒有母音字母。 其他不使用字母的文字系統有音節文字(例如日文),每個符號表示一個音节,或是語素文字(例如汉字),每個符號可以表示一個字,或是由多個符號表示一個詞。.

新!!: Ü和字母 · 查看更多 »

小寫字母

小写字母,亦作小写体,是罗马字母、希腊字母、西里尔字母等字母表中所存在的两种字母形式之一,如罗马字母表中第一个字母有两种形式,大写为A,小写则为a。在使用这几种字母表的语言当中,大写字母主要用于每一句开头的第一个字母、专用名词的第一个字母、以及需要特別强调的字句,小写用于其他情况。各语言也有各自特有的规则,如德语中每一个名词的第一个字母都用大写书写。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字母表只有大写字母,希腊字母及罗马字母的小写是在中世纪时期渐渐发展出来的。早期的小写体是大写体的手写体,由于其书写速度快,形状渐渐变圆(如ΑΒΓΔΕΖΗΜΞΡΣΥ变成αβγδεζημξρςυ),去繁从简(如ΑΝΣΥΩ变成ανςυω),但为了避免连笔字母之间发生混淆,也出现了一些附加符号,如 ΛΨ的小写λψ向上延伸的线。同时在书写过程中,很多小写字母的笔画开始向下延伸,突破大写字母的下限,如ΒΓΖΗΜΞΡΣΦΧΨ的小写体βγζημξρςφχψ。但也有一些小写字母除了较小以外,和大写并无分别(如ΘΙΚΟΠΤ变成θικοπτ)。 大小写的并用,源于把词首、句首字母写得较大的习惯,后来这些较大的字母便统一成古希腊、罗马时期所使用的字体,即我们现在所认知的大写字母,大小写字母使用的规则是近三百年才渐渐统一的,因此也造成各语言的大小写规则不尽相同。 Category:字母.

新!!: Ü和小寫字母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供其出入國(边)境和在國(境)外旅行或居留時證明其國籍和身份的旅行證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分为外交護照、公務護照、公务普通护照、普通護照、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护照。普通護照的持有者应拥有中国户籍或者是居住在國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具有中國國籍的香港居民及澳門居民不得申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護照,應申領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護照。臺灣居民如符合一定条件,可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相关机构及驻外使领馆申请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 据中国公安部2012年统计,约3800万的中国公民持有普通护照,占当时全国人口的2.82%。公安机关年均签发普通护照的数量由90年代中期的100万本跃升至1000万本,且仍以每年近20%的增长率递增。在2014年,中国签发了1600万本普通护照,居世界第一,高于美国(1400万)和印度(1000万)。截止2016年,约1.2亿中国公民持有普通因私护照。.

新!!: Ü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 查看更多 »

佛罗语

佛罗语或維魯語(Võro kiil)是愛沙尼亞南部的語言,語言人口主要集中在沃魯縣,與芬蘭語及愛沙尼亞語一樣同屬於烏拉爾語系芬蘭-烏戈爾語族波羅的-芬蘭語支。與其他烏拉爾語系的語言一樣,維魯語亦存在元音和諧。 現時在維魯省有26家學校每周會有一課教授維魯語,而當地亦有一份用維魯語出版的報紙。.

新!!: Ü和佛罗语 · 查看更多 »

德语

德语(德语:Deutsch,)是印欧语系西日耳曼語支的一门语言。以使用國家數量來算是世界排名第六的語言,也是世界大國語言之一以及欧盟内使用最广的母语,德语拥有9000万到9800万使用者。德语标准共同语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马丁·路德对拉丁文《圣经》的翻译工作。大多数德语词汇源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语言,一些词汇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还有部分来自法语和英语。 德语母语使用者的主要分布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北部、列支敦士登和卢森堡。欧洲许多地区(如意大利北部、比利时东部以及波兰等地)和作为原德国殖民地的纳米比亚也有大量的德语使用者,主要为作为当地少数民族的日耳曼人。 德语书写使用拉丁字母。德文字母除去标准的26个拉丁字母外,另有三个带分音符的元音Ä/ä、Ö/ö、Ü/ü以及一个特殊字母ß。.

新!!: Ü和德语 · 查看更多 »

土库曼语

土库曼语(Тürkmençe)是土库曼斯坦的官方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烏古斯語支南支。土库曼语在土库曼斯坦约有 340 万人使用,另外在伊朗有 200 万使用者,阿富汗有约 50 万使用者。 土库曼语与土耳其语和阿塞拜疆语最為接近,三者可互通。 土库曼语曾使用阿拉伯字母或西里尔字母书写,但近年,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颁令土库曼语改用经修改的拉丁字母书写。在2002年,月份和星期的名称,根据《靈魂之書》(Ruhnama)的语义作出更改。.

新!!: Ü和土库曼语 · 查看更多 »

土耳其语

土耳其语(Türkçe;)是一种现有使用的語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語族,主要在土耳其本土使用,並通行於阿塞拜疆、塞浦路斯、希臘、馬其頓、羅馬尼亞、烏孜別克和土库曼斯坦,以及在西歐居住的數百萬土耳其裔移民(主要集中在德國)。土耳其語是突厥語族諸語中使用人数最多語言。 土耳其語起源於中亞,其最早期的文字紀錄可上遡至1200年前。隨着鄂圖曼帝國擴張,今日土耳其語的先驅鄂圖曼土耳其語的影響力亦一同往西擴張。早期的土耳其語文字採用阿拉伯字母紀錄,但在1928年,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土克建立共和国後著手改革國家的語言,用以標誌新國家與舊有鄂圖曼帝國的分別,於是改用拉丁字母,直至現今。伴隨這個改革的,還包括在新國語中去除舊有從波斯語及阿拉伯語借用的詞彙,改為從土耳其語原有的字根去重新組合出有關--詞所代表的意思。 土耳其語一個顯著的特色,是其元音和諧及大量膠著語的詞綴變化,句法採用主宾动詞序。土耳其语有着很强的尊称和敬语体系,但是词汇没有名词类别和语法性别。.

新!!: Ü和土耳其语 · 查看更多 »

匈牙利语

匈牙利语又称马扎尔语,是一種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乌戈尔语支的語言,为马扎尔人的语言。使用者主要分布在匈牙利,是该国的官方语言,也是欧盟24个官方语言之一。此外匈牙利语还分布在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乌克兰、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奥地利、斯洛文尼亚等国家。 由於沒有其他语言能夠与匈牙利语沟通,匈牙利语也视作世界上数一数二最孤立的语言。.

新!!: Ü和匈牙利语 · 查看更多 »

分音符

分音符(diaeresis;)在语言学中表示发音的两个相邻的元音发两个单独的音节而不是作为一个双元音。举例来说就是前两个元音的联合(也可以是拼写的合写,或日期的合写)。相反的现象称为元音省略。.

新!!: Ü和分音符 · 查看更多 »

周有光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起先“周有光”是他的笔名,“有光”后来成为他的号。生于中國江苏常州,中国语言学家、文字学家。周有光青年和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当过经济学教授,1955年,他的学术方向改变,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曾参加拟定《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建立了漢語拼音系統,被若干媒体称作“汉语拼音之父”。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大陆的语文改革。作家沈从文是他的连襟。 周有光也是迄今無可爭議的記載中最長壽的中國人。.

新!!: Ü和周有光 · 查看更多 »

维吾尔语

维吾尔语(维吾尔文:;拉丁维吾尔文:Uyghur Tili;西里尔维吾尔文:Уйғур тили),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是维吾尔人所说的语言。现在中国境内官方的维吾尔文(UEY——Uyghur Ereb Yëziqi)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同时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拉丁维吾尔文(ULY——Uyghur Latin Yëziqi)作为补充。原苏联境内的维吾尔语使用以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的基里尔维吾尔文(USY——Uyghur Siril Yëziqi)。 維吾爾語与乌兹别克语差别很小,二者对话完全无需翻译。这兩種語種实际上是一种语言的两大方言,這兩個民族的文化也緊密相連。.

新!!: Ü和维吾尔语 · 查看更多 »

爱沙尼亚语

爱沙尼亚语(eesti keel)是爱沙尼亚的國语,2012年约有120万人日常使用,属于乌拉尔语系的芬兰-乌戈尔语族,最接近芬兰语,这两种语言近似到可以相通的地步——至少对于说北方方言的爱沙尼亚人是如此。同属乌戈尔语支的匈牙利语与其分别较大。其近邻立陶宛语与拉脱维亚语与爱沙尼亚语关联不大,但是爱沙尼亚语中有一部分词汇为立陶宛语与拉脱维亚语的借词。.

新!!: Ü和爱沙尼亚语 · 查看更多 »

韵母

韵母是一個音節中除声母外的部分。它必须包含響音,一般是元音。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称为单元音韵母,由多个元音构成的称为複元音韵母。.

新!!: Ü和韵母 · 查看更多 »

鞑靼语

鞑靼语(татарча)又称塔塔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是鞑靼斯坦地区使用的语言。鞑靼语本来用阿拉伯字母,斯大林时期改用西里尔字母,2001年鞑靼斯坦共和国政府决定改用土耳其式拉丁字母,2005年2月改用拉丁字母的决定被法院驳回,法院宣布鞑靼语将继续使用西里尔字母。中国境内的塔塔尔族使用阿拉伯字母。.

新!!: Ü和鞑靼语 · 查看更多 »

聲調

聲調(Tone)的完整意義是指音节在發音過程中的高低抑揚性(音調,或稱音高)及頓挫性(韻尾或閉塞音)。声调是依附在音节上的超音段成分。音調高低可以由阿拉伯數字的調值表示,模仿音阶1-5。調值55表示音節的調高相當於5(so),時長兩拍。要準確地確定一個聲調的調值,需要借助靈敏的電子儀器來記錄和分析。聲調不同會導致相同輔音和元音的音節和詞語含義不同,此即所謂的變調時所造成之語意歧異性,例如現代標準漢語的「買」與「賣」。 現代標準漢語不具備入聲韻尾,不具頓挫性,其聲調僅僅指音調的抑揚升降性。現代標準漢語包含四個聲調,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輕聲一般不當作是聲調。 粵語、閩南語、客家語、越南語、吴语、晋语等帶入聲韻尾,其聲調含義包括抑揚性和頓挫性。調值相同的兩個音節是否帶入聲韻尾會導致其頓挫性不同而決定其是否爲兩個不同的聲調,最典型的例子粵語,是“九聲六調”的粵語中:有九個不同的聲調: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中入、陽入,但只有六個不同的調值。.

新!!: Ü和聲調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语

西班牙语(Español),也称卡斯提亞語(Castellano),简称西语,是起源於西班牙卡斯提亞地方的語言,為罗曼语族的分支。除了發源地西班牙之外,使用者主要集中在拉丁美洲国家,约有4亿人使用。按照第一语言使用者数量排名,西班牙语为全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現代標準漢語,總使用人数排名則為世界第三,僅次於漢語及英語。 西班牙语是除英語、法語和阿拉伯語之外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同時為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全世界有超過五億人的母語或第二語言是西班牙語,另外有二千萬的學生將西班牙語當作外語學習。.

新!!: Ü和西班牙语 · 查看更多 »

西里尔字母

西里尔字母(Кирилли́ческий алфави́т或Кири́ллица,转写:Kirilličeskij alfavit或者Kirillica),也译作基里尔字母,又称斯拉夫字母,是通行于斯拉夫语族大多数民族中的字母书写系统。2011年時在歐亞大陸約有二億五千萬人的國家語言是以西里尔字母為標準文字,其中有半數在前蘇聯疆域範圍內。 西里尔字母大部分是以安色爾體希腊字母為基礎,並包括一些來自格拉哥里字母的字母,還包括一些連字。增添的字母用於古教會斯拉夫語且希臘語沒有的輔音。其名稱出於對先前創立格拉哥里字母的來自拜占庭的聖西里爾和美多德兄弟的敬意。學者們認為西里尔字母是由聖西里爾和美多德早期的門徒發展出來並規範化的。 在2007年1月1日歐盟東擴後,由於新加入的保加利亞使用西里尔字母,因此西里尔字母成為繼拉丁字母及希臘字母後的第三種歐盟官方字母。.

新!!: Ü和西里尔字母 · 查看更多 »

香港增補字符集

香港增補字符集(Hong Kong Supplementary Character Set,簡稱HKSCS)是香港政府基於繁體中文電腦操作環境中最流行的大五碼(Big-5)之上擴展的字符集標準,是現時香港的中文資訊交換內碼標準。 字符集所收羅的字,主要包括香港的地名、人名用漢字、粵語漢字及異體字,也有小部份簡體字。除此之外,此字符集亦把倚天中文系統收錄的日語平假名、片假名及俄語字母包括在內。此字符集由中文界面諮詢委員會管理,仍在不斷擴編之中。最新版本為HKSCS-2016,收錄5,033個字符。.

新!!: Ü和香港增補字符集 · 查看更多 »

阿塞拜疆语

阿塞拜疆语(Azərbaycan dili, Azəri dil, Азәрбајҹан дили, آذربايجان ديلی, Azərbaycan-türkcəsi, آذربایجان-تورکجەسی)。属阿尔泰语系南支突厥语族,是阿塞拜疆的官方语言。其与土耳其语,土庫曼語和克里米亞韃靼語有很大的联系,可互通。在2.3至3千万阿塞拜疆语使用者中,大概1.6至2.3千万人在伊朗、7百万人在阿塞拜疆,在其他较少的社群也有约80万人使用阿塞拜疆语。 在伊朗使用的阿塞拜疆语,受到波斯语的影响,在《民族语》中称为“南阿塞拜疆语”,而阿塞拜疆用的被称为“北阿塞拜疆语”。.

新!!: Ü和阿塞拜疆语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語

葡萄牙語(葡语:Português,簡稱:葡語),是羅曼語族的一種語言。葡語以使用國家數量來算是世界排名第七的語言,使用地區包括葡萄牙、巴西、安哥拉、莫桑比克、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幾內亞比索、東帝汶和澳门,共計九個國家或地區。超過兩億人口以葡萄牙语为母語。 由於葡萄牙從15世紀和16世紀開始向外進行殖民擴張,建立了包括美洲的巴西、亞洲的澳門的殖民統治,葡萄牙語也成為某些地區最常用的第二外語,如西印度的達曼-第烏聯邦區,以及馬來西亞的马六甲州。 最古早的葡萄牙語,源於中世紀的加里西亞王國所使用的一支通俗拉丁語變體。今日的母語人口約為2.1億左右,若包含第二語言使用者則約為2.4億人,通常被列為母語人口世界第6或第7多的語言。葡萄牙語使用區域佔地相當廣泛,同時主要因為巴西眾多的人口,葡萄牙語也是南半球最多人使用的語言,和拉丁美洲僅次於西班牙語的第二大語言。 西班牙作家米格尔·德·塞万提斯曾把葡萄牙语称作“甜蜜的语言”,巴西诗人奥拉沃·比拉克则把葡萄牙语比作“última flor do Lácio, inculta e bela”,意即“拉齐奥最后一朵绚烂的野花”。 葡語界目前唯一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若澤·薩拉馬戈曾說:「世上沒有葡萄牙語這種語言,而是有很多語言使用葡語。.

新!!: Ü和葡萄牙語 · 查看更多 »

英文字母

英文字母,即現代英語所使用的二十六個字母。現在的二十六個英文字母也就是基本拉丁字母的二十六個字母。.

新!!: Ü和英文字母 · 查看更多 »

附加符号

加符号或稱變音符號(diacritic、diacritical mark、diacritical point、diacritical sign),是指添加在字母上面的符號,以更改字母的發音或者以區分拼寫相似詞語。例如汉语拼音字母「ü」上面的两个小点,或「á」、「à」字母上面的标调符。 变音符号可以放在字母的上方或下方,也可以放在其他的位置。但是注意,並不是所有這些符號都是变音符号。例如字母i和j上面的點是字母本身的一部分,而不是变音符号。另外,在一種語言中,一個符號是变音符号,但是在另外一種語言中則不是。例如,在加泰罗尼亚语、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中,「u」和「ü」是相同的字母,但是在德语、爱沙尼亚语、匈牙利语、土耳其语、波兰语、维吾尔语和阿塞拜疆语中,它們表示不同的字母。.

新!!: Ü和附加符号 · 查看更多 »

GB 18030

GB 18030,全称:“国家标准GB 18030-2005《--》”,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时最新的变长度多字节字符集。对GB 2312-1980完全向后兼容,与GBK基本向后兼容;支持GB 13000(Unicode)的所有码位;共收录汉字70,244个。 GB 18030主要有以下特点:.

新!!: Ü和GB 18030 · 查看更多 »

GB 2312

GB 2312 或 GB 2312–80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简体中文字符集,全称《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通常簡稱GB,又稱GB0,由中国国家标准总局发布,1981年5月1日实施。GB 2312编码通行于中国大陆;新加坡等地也采用此编码。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中文系统和国际化的软件都支持GB 2312。.

新!!: Ü和GB 2312 · 查看更多 »

GBK

#重定向 汉字内码扩展规范.

新!!: Ü和GBK · 查看更多 »

ISO/IEC 8859

ISO 8859,全称ISO/IEC 8859,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联合制定的一系列8位元字符集的标准,现时定义了15个字符集。.

新!!: Ü和ISO/IEC 8859 · 查看更多 »

ISO/IEC 8859-1

ISO 8859-1,正式编号为ISO/IEC 8859-1:1998,又称Latin-1或“西欧语言”,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内ISO/IEC 8859的第一个8位字符集。它以ASCII为基础,在空置的0xA0-0xFF的范围内,加入96个字母及符号,藉以供使用附加符号的拉丁字母语言使用。曾推出过 ISO 8859-1:1987 版。 ISO-8859-1的别名有: iso-ir-100, csISOLatin1, latin1, l1, IBM819.

新!!: Ü和ISO/IEC 8859-1 · 查看更多 »

ISO/IEC 8859-10

ISO 8859-10,正式编号为ISO/IEC 8859-10:1998,又称Latin-6或Nordic,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内ISO/IEC 8859为北日耳曼语支(斯堪的纳维亚)各语言而设的一个8位字符集。曾推出过 ISO/IEC 8859-10:1992 版。它设计来表示丹麦语、法罗语、格陵兰语、冰岛语、挪威语及瑞典语文字。 此字符集同时能支援以下文字:英语、爱沙尼亚语、芬兰语、德语、爱尔兰盖尔语(新拼字法)、拉丁语、立陶宛语、斯洛文尼亚语及萨米诸语言部分文字。 在上表中,0x20是空格、0xA0是不换行空格、0xAD是选择性连接号。 0x00-0x1F、0x7F、0x80-0x9F在此字符集中未有定义。(控制字符是由ISO/IEC 6429定义)。.

新!!: Ü和ISO/IEC 8859-10 · 查看更多 »

ISO/IEC 8859-13

ISO 8859-13,正式编号为ISO/IEC 8859-13:1998,又称Latin-7或Baltic Rim,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内ISO/IEC 8859为波罗的语族各语言而设的一个8位字符集。它加入了ISO/IEC 8859-4及ISO/IEC 8859-10所欠缺的字母及标点符号,用来表示爱沙尼亚语、芬兰语、拉脱维亚语及立陶宛语文字。 此字符集同时能支援英语、波兰语及部分丹麦语、德语、斯洛文尼亚语及瑞典语文字。 雖然這個字集和 ISO/IEC 8859-1 都有 Æ, æ, Ø, ø 字母,但它們卻安放在不同的位置上。 在上表中,0x20是空格、0xA0是不换行空格、0xAD是选择性连接号。 0x00-0x1F、0x7F、0x80-0x9F在此字符集中未有定义。(控制字符是由ISO/IEC 6429定义)。.

新!!: Ü和ISO/IEC 8859-13 · 查看更多 »

ISO/IEC 8859-14

ISO 8859-14,正式编号为ISO/IEC 8859-14:1998,又称Latin-8或Celtic,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内ISO/IEC 8859的其中一个8位字符集。它主要用以表示凯尔特语族的文字,包括布列塔尼语、加利西亚语、爱尔兰盖尔语(新拼字法及旧拼字法)、曼岛语、威尔士语等。 除此之外,阿尔巴尼亚语、巴斯克语、加泰罗尼亚语、丹麦语、英语、德语、格陵兰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卢森堡语、挪威语、葡萄牙语、里托罗曼斯语、西班牙语、瑞典语也可用此字符集显示。 在上表中,0x20是空格、0xA0是不换行空格、0xAD是选择性连接号。 0x00-0x1F、0x7F、0x80-0x9F在此字符集中未有定义。(控制字符是由ISO/IEC 6429定义)。.

新!!: Ü和ISO/IEC 8859-14 · 查看更多 »

ISO/IEC 8859-15

ISO 8859-15,正式编号为ISO/IEC 8859-15:1999,又称Latin-9,俗称Latin-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内ISO/IEC 8859的其中一个8位字符集。 这个字符集于1998年制定,藉以加入在ISO/IEC 8859-1字符集缺少的法语 Œ œ 字母和 字母,及芬兰语 字母。同时,它亦把 ¤(通用货币符号)换成 €(欧元符号)。 此字符集同时能支援以下文字:阿尔巴尼亚语、巴斯克语、布列塔尼语、加泰罗尼亚语、丹麦语、荷兰语、英语、爱沙尼亚语、法罗语、芬兰语、法语、弗里斯语、加利西亚语、德语、格陵兰语、冰岛语、爱尔兰盖尔语(新拼字法)、意大利语、拉丁语、卢森堡语、挪威语、葡萄牙语、里托罗曼斯语、苏格兰盖尔语、西班牙语、瑞典语。 在上表中,0x20是空格、0xA0是不换行空格、0xAD是选择性连接号。 0x00-0x1F、0x7F、0x80-0x9F在此字符集中未有定义。(控制字符是由ISO/IEC 6429定义)。.

新!!: Ü和ISO/IEC 8859-15 · 查看更多 »

ISO/IEC 8859-16

ISO 8859-16,正式编号为ISO/IEC 8859-16:2001,又称Latin-10或“东南欧语言”,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00年制定的ISO/IEC 8859 8位字符集。 这个字符集设计来涵盖阿尔巴尼亚语、克罗地亚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波兰语、罗马尼亚语及斯洛文尼亚语等东南欧国家语言。对比其他ISO/IEC 8859字符集的特点,是透过移走符号腾出空间尽量容纳字母,亦把 ¤(通用货币符号)换成 €(欧元符号)。 罗马尼亚语有以下四个字符 Ș、ș、Ț、ț(s及t下面加逗號)。最初这四个字符被统一码组织以 Ş、ş、Ţ、ţ(s及t下面加軟音符)取代,而罗马尼亚语則使用ISO/IEC 8859-2。但因罗马尼亚标准内,指明其為逗號而非軟音符。最后统一码组织收录了这四个字符,而国际标准化组织在2001年推出ISO/IEC 8859-16以供罗马尼亚语及其他东南欧国家语言使用。 除以上七种文字外,此字符集同时能支援以下文字:英语、芬兰语、法语、德语、爱尔兰盖尔语(新拼字法)、拉丁语。 在上表中,0x20是空格、0xA0是不换行空格、0xAD是选择性连接号。 0x00-0x1F、0x7F、0x80-0x9F在此字符集中未有定义。(控制字符是由ISO/IEC 6429定义)。.

新!!: Ü和ISO/IEC 8859-16 · 查看更多 »

ISO/IEC 8859-2

ISO 8859-2,正式编号为ISO/IEC 8859-2:1999,又称Latin-2或“中欧语言”,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内ISO/IEC 8859的其中一个8位字符集。曾推出过 ISO 8859-2:1987 版。 此字符集主要支援以下文字:克罗地亚语、捷克语、匈牙利语、波兰语、斯洛伐克语、斯洛文尼亚语、上索布语、下索布语。而阿尔巴尼亚语、英语、德语、拉丁语也可用此字符集显示。 芬兰语只有于外来语才有 å 字符;若不考虑此字符,ISO/IEC 8859-2也可用于芬兰语。 罗马尼亚语有以下四个字符 Ș、ș、Ț、ț(s及t下面加一逗號)。以前当储存罗马尼亚语文字时,一般都会以ISO/IEC 8859-2储存,但此字符集只有 Ş、ş、Ţ、ţ(s及t下面加一軟音符)。在200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ISO/IEC 8859-16,加入了这四个字符以供罗马尼亚语使用。 在上表中,0x20是空格、0xA0是不换行空格、0xAD是选择性连接号。 0x00-0x1F、0x7F、0x80-0x9F在此字符集中未有定义。(控制字符是由ISO/IEC 6429定义)。.

新!!: Ü和ISO/IEC 8859-2 · 查看更多 »

ISO/IEC 8859-3

ISO 8859-3,正式编号为ISO/IEC 8859-3:1999,又称Latin-3或“南欧语言”,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内ISO/IEC 8859的其中一个8位字符集。曾推出过 ISO 8859-3:1988 版。 它原先设计来表示土耳其语及马耳他语文字。但土耳其语已改用ISO/IEC 8859-9显示。现时只有世界语及马耳他语仍使用此字符集。 此字符集同时能支援以下文字:英语、德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及葡萄牙语。 在上表中,0x20是空格、0xA0是不换行空格、0xAD是选择性连接号。 0x00-0x1F、0x7F、0x80-0x9F、0xA5、0xAE、0xBE、0xC3、0xD0、0xE3、0xF0在此字符集中未有定义。.

新!!: Ü和ISO/IEC 8859-3 · 查看更多 »

ISO/IEC 8859-4

ISO 8859-4,正式编号为ISO/IEC 8859-4:1998,又称Latin-4或“北欧语言”,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内ISO/IEC 8859的一个8位字符集。曾推出过 ISO 8859-4:1988 版。它设计来表示爱沙尼亚语、格陵兰语、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及萨米诸语言(Sámi)部分文字。 因其他有些北欧语言无法以此字集显示,故后来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了供斯堪的纳维亚各语言使用的ISO/IEC 8859-10及供波罗的海各语言使用的ISO/IEC 8859-13。 此字符集同时能支援以下文字:丹麦语、英语、芬兰语、德语、拉丁语、挪威语、斯洛文尼亚语及瑞典语。 在上表中,0x20是空格、0xA0是不换行空格、0xAD是选择性连接号。 0x00-0x1F、0x7F、0x80-0x9F在此字符集中未有定义。(控制字符是由ISO/IEC 6429定义)。.

新!!: Ü和ISO/IEC 8859-4 · 查看更多 »

ISO/IEC 8859-9

ISO 8859-9,正式编号为ISO/IEC 8859-9:1999,又称Latin-5或Turkish,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内ISO/IEC 8859的其中一个8位字符集。曾推出过 ISO/IEC 8859-9:1989 版。它主要用以表示土耳其语及库尔德语文字。 这个字符集由ISO/IEC 8859-1演化而来,它把原属冰岛语的 Ð、ð、Ý、ý、Þ、þ 字母移走,换上 Ğ、ğ、İ、ı、Ş、ş 六个土耳其语字母。 除土耳其语及库尔德语外,阿尔巴尼亚语、巴斯克语、布列塔尼语、加泰罗尼亚语、丹麦语、荷兰语、英语、弗里斯语、加利西亚语、德语、格陵兰语、爱尔兰盖尔语(新拼字法)、意大利语、拉丁语、卢森堡语、挪威语、葡萄牙语、里托罗曼斯语、苏格兰盖尔语、瑞典语也可用此字符集显示。 在上表中,0x20是空格、0xA0是不换行空格、0xAD是选择性连接号。 0x00-0x1F、0x7F、0x80-0x9F在此字符集中未有定义。(控制字符是由ISO/IEC 6429定义)。.

新!!: Ü和ISO/IEC 8859-9 · 查看更多 »

Microsoft Windows

Microsoft Windows(中文有时譯作微軟--,通常不做翻译)是微軟公司推出的一系列操作系统。它問世於1985年,起初是MS-DOS之下的桌面環境,其後續版本逐漸發展成為主要为個人電腦和服务器用户設計的操作系統,并最终获得了世界个人电脑操作系統的垄断地位。此操作系統可以在几种不同类型的平台上运行,如个人电脑(PC)、移动裝置、服务器(Server)和嵌入式系統等等,其中在个人电脑的领域应用内最为普遍。在2004年國際數據資訊公司一次有关未来发展趋势的会议上,副董事长Avneesh Saxena宣布Windows拥有终端操作系统大约70%的市场份额 www.linuxworld.com.au。 Windows操作系統目前最新的穩定版是於2015年7月29日發佈的 Windows 10。Windows Server目前最新的穩定版是2016年9月26日發佈的Windows Server 2016。.

新!!: Ü和Microsoft Windows · 查看更多 »

Ү

Ү, ү(Ue;斜體:Ү ү)是一个在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鞑靼语、巴什基尔语、图瓦语、雅库特语、维吾尔语、蒙古语、布里亚特语、卡尔梅克语和东干语使用的西里尔字母。另外,阿塞拜疆语和土库曼语在苏联时期也使用这个字母。.

新!!: Ü和Ү · 查看更多 »

Ӱ

Ӱ, ӱ(帶分音符的U;斜體:Ӱ ӱ)是一个在阿尔泰语、嘎嘎乌孜语(Gagauz)、哈卡斯语、汉特语(Khanty)和马里语使用的西里尔字母,由 У, у 加上分音符号而成。.

新!!: Ü和Ӱ · 查看更多 »

U

U, u 是拉丁字母中的第21个字母。 U 本來是 V 的變體,只在手寫小寫字母時出現。拉丁語字母本身並沒有 U 和 W,拉丁語的 V 同時表示元音和輔音。(參看 V) 在北约音标字母中,Uniform用来表示字母U。.

新!!: Ü和U · 查看更多 »

Unicode

Unicode(萬國-)是電腦科學領域裡的一項業界標準。它对世界上大部分的文字系統進行了整理、編碼,使得電腦可以用更為簡單的方式來呈現和處理文字。 Unicode伴隨著通用字符集的標準而發展,同時也以書本的形式對外發表。Unicode至今仍在不斷增修,每個新版本都加入更多新的字符。目前最新的版本為2018年6月5日公布的11.0.0,已經收錄超過13萬個字符(第十萬個字符在2005年獲採納)。Unicode涵蓋的資料除了視覺上的字形、編碼方法、標準的字符編碼外,還包含了字符特性,如大小寫字母。 Unicode發展由非營利機構統一碼聯盟負責,該機構致力於讓Unicode方案取代既有的字符編碼方案。因為既有的方案往往空間非常有限,亦不適用於多語環境。 Unicode備受认可,並廣泛地應用於電腦軟體的國際化與本地化過程。有很多新科技,如可扩展置标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簡稱:XML)、Java程式語言以及現代的作業系統,都採用Unicode編碼。.

新!!: Ü和Unicode · 查看更多 »

Ư

(u-horn)是越南語所使用的字母,是越南語字母表的第25個字母,表示元音 ;加上符號以後還可以表達越南語中五個不同聲調,加符號以後的形式:.

新!!: Ü和Ư · 查看更多 »

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Hànyǔ Pīnyīn),簡稱为拼音,是一種以拉丁字母作普通话(現代標準漢語)標音的方案,為目前中文羅馬拼音的國際標準規範。汉语拼音在中国大陆作为基础教育内容全面使用,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海外,特别是常用現代標準漢語的地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美国唐人街等,目前也在汉语教育中进行汉语拼音教学。臺灣自2008年開始,中文譯音使用原則也採用漢語拼音,但舊護照姓名和部分地名仍採用舊式威妥瑪拼音。 汉语拼音同时是将汉字转写为拉丁字母的规范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汉语普通话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转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无论是中国大陆的规范还是国际标准,都明确指出了汉语拼音的性质和地位,即汉语普通话的拉丁拼写法或转写系统,而非汉语正寫法或汉语的文字系统。汉语拼音字母只是对方案所用拉丁字母个体的称谓,并不意味着汉语拼音是一种拼音文字(全音素文字)。.

新!!: Ü和汉语拼音 · 查看更多 »

注音符號

注音符號,原名注音字母,簡稱注音,是標準漢語標音系統之一,以章太炎編創的「紐文」、「韻文」為藍本,1912年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制定、1918年正式發佈,1930年改為現名。經過百年演變,現有37個字母(聲母21個、介音3個及韻母13個)。中華民國以此為國語(現代標準漢語)的主要拼讀工具,也是小學國語教育必修內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58年在中國大陸推行漢語拼音方案後停止使用注音,《新華字典》等標準漢語工具書虽然也会使用注音符号进行標音,不過基本上仍以汉语拼音为主流。.

新!!: Ü和注音符號 · 查看更多 »

法语

法語(le français 或 la langue française)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法語是除英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之外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也是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法語也是聯合國、歐盟、北約、奧運會、世貿和國際紅十字會等的官方語言及正式行政語言。法語在11世纪曾是除了中古漢語以外,當時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現時全世界有約一億人将法语作为母语,另有2.8億人使用法语(包括把它作为第二语言的人);这些数字目前仍在增長中,尤其是在非洲大陸。法語被广泛使用,其程度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英語。法国法语和魁北克法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法语分支,尽管它们從同一法语方言分化而成,但以两者互相溝通时则会有障礙,这是因為兩者在發音以及少数语法上有所区别。.

新!!: Ü和法语 · 查看更多 »

日耳曼語元音變音

元音變音(umlaut,來自德語 um-“around”/“the other way” + Laut“sound”),在語言學中是元音發音變得更像隨後的元音或半元音的過程。術語 umlaut 最初鑄就於並主要用於日耳曼語族的研究。在日耳曼元音變音(也叫做 i-變音或 i-變異)中,當隨後音節包含 、 或 的時候,後元音變更為有關的前元音或者前元音變得接近於 。這個過程從公元450年或500年開始獨立的發生在各種日耳曼語中,並影響了除了哥德語之外所有的早期語言。 元音變音應當明確的區別於其他歷史性元音現象比如更早的印歐元音變換(ablaut,元音等級),它可查見於日耳曼強動詞變位如“sing/sang/sung”之中。.

新!!: Ü和日耳曼語元音變音 · 查看更多 »

拼音输入法

拼音輸入法是指依據漢字的發音進行編碼的輸入法,包括使用普通話(又称国语)發音的漢語拼音輸入法和注音輸入法,和一些地区使用的方言输入法,例如使用粵語發音的各類粵語拼音輸入法等。.

新!!: Ü和拼音输入法 · 查看更多 »

拉丁字母

拉丁字母(也稱為罗马字母)是多數歐洲語言采用的字母系统,是世界上最通行的字母文字系統。拉丁字母作為羅馬文明的成果之一,隨著征服推廣到西歐廣大地區。.

新!!: Ü和拉丁字母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ǗǕǛǙ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