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T-70坦克和苏联红军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T-70坦克和苏联红军之间的区别

T-70坦克 vs. 苏联红军

T-70輕型坦克是蘇聯紅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輕型坦克,用來取代T-60的偵查與T-50支援步兵的用途。其2種衍生車一為T-80輕型坦克是一種更先進的T-70改裝車,裝有雙人砲塔,而它直到蘇聯放棄輕型坦克時,僅有少量被生產了出來。而另一種則為T-90自走防空砲,其以T-70的底盤和雙聯機槍結合而成的。 T-70裝載口徑45公釐的38型L/46坦克砲,並載有45發彈藥;以及一座7.62公釐同軸DT重機槍。該坦克共有2名乘員,一位為駕駛,另一位是車長,車長還要兼職裝填手與砲手的工作。該車砲塔前裝甲為60公釐、車體前方與兩側為45公釐、車體後部與砲塔兩側為35公釐,而砲塔頂與車頂部為10公釐。. 工农红军(Рабо́че-крестья́нская Кра́сная а́рмия,РККА;简称Красная армия,КА),通称苏联红军,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之后1922年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武装力量,其下包括陆军和空军。红军直接起源于1917年十月革命,俄国内战期间布尔什维克创立军队反击他们敌人的军事同盟(尤其是以白军之名组成的团体)。1946年2月起红军与苏联海军组成苏联武装力量(Вооруженные Силы СССР(ВС СССР)/Vooruzhennye Sily SSSR),它的官方名称改為蘇維埃陸軍(Советская Армия),直到1991年12月解体。 红军陆军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同盟国获胜作出了决定性贡献。在德蘇战争的军事行动中,击败了战争中75%-80%的納粹德国(德意志國防軍及武装党卫队)部隊。.

之间T-70坦克和苏联红军相似

T-70坦克和苏联红军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T-34坦克步兵

T-34坦克

T-34坦克是一款蘇聯於二戰前研發的中型坦克。早期T-34坦克出現時納粹幾乎沒有能夠有效對付這種坦克的武器,而它的76毫米火炮卻能夠輕鬆地擊穿德軍的所有坦克。它的出現一度對納粹德國造成很強衝擊(T-34的衝擊),迫使納粹德國加快豹式坦克的研發。隨着德軍對已有的坦克升級改造,加上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等新型坦克投入戰場,T-34的優勢逐漸喪失。爲了應對已發生變化的戰場環境,蘇聯將T-34/76坦克進行了火力升級,爲其裝上了一門85毫米火炮,這種新型的T-34坦克稱爲T-34/85坦克。T-34/85坦克在二戰中是盟軍最強大的坦克之一。截至二戰結束時,光是T-34/76和T-34/85坦克的總產量就已超過40,000輛,毫無疑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產量最大的坦克,二戰後也僅有T-54/55坦克的產量超越了T-34坦克。T-34坦克擁有爲數眾多的衍生型號,如SU-85、SU-100驅逐戰車,以及SU-122突擊炮等。 二戰後,蘇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並沒有停止T-34坦克的生產,還將T-34坦克的部分生產線轉移到了自己的衛星國中。北朝鮮、中華人民共和國、北越、埃及等多個國家都曾接收過蘇聯的T-34坦克,其中部分國家還對T-34坦克進行過改造。T-34坦克活躍於冷戰前期的歷次軍事衝突中。六日戰爭後,T-34坦克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但是一些第三世界國家時至今日都仍在使用T-34坦克。雖然T-34坦克存在乘員舒適性差、製造工藝粗糙等缺陷,但這並不影響許多將領及學者對T-34坦克作出極高的評價。T-34坦克對後世的坦克設計有着深遠而持久的影響。蘇聯於冷戰期間研發的一系列主戰坦克都在某種程度上繼承了T-34坦克的部分設計思路。.

T-34坦克和T-70坦克 · T-34坦克和苏联红军 · 查看更多 »

步兵

步兵,文意上指徒步行軍作戰的士兵。在冷兵器時代區別於車兵、騎兵等。但隨著科技的發展,近現代的普通步兵也需要依靠馬匹、自行車、卡車、火車、裝甲運兵車、直升機、橡皮艇等手段機動至戰場,除了落後與偏遠的地區,很少見到單純的徒步作戰了。 廣義來講,以單個士兵身體作為武器平臺進行作戰的部隊,統稱為步兵。狹義來講步兵是進行正規攻防的兵種,而特種作戰的部隊如:海軍陸戰隊、陸軍航空特戰(傘兵)等都不應屬於狹義的步兵部隊。.

T-70坦克和步兵 · 步兵和苏联红军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T-70坦克和苏联红军之间的比较

T-70坦克有18个关系,而苏联红军有13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1.34% = 2 / (18 + 131)。

参考

本文介绍T-70坦克和苏联红军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