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M.I.A.

指数 M.I.A.

M.I.A.(本名:Mathangi "Maya" Arulpragasam,மாதங்கி 'மாயா' அருள்பிரகாசம்,),英國創作歌手、饒舌歌手及音樂製作人。生於英國。 M.I.A. 於2000年在西倫敦從事視覺藝術,製片及設計師工作。她於2002年展開了其音樂製作工作,之後於2004年憑單曲Sunshowers及Galang登上加拿大及英國的排行榜並登上美國 Billboard Hot Dance Singles Sales 的第11位。 M.I.A.曾獲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三項格林美及Mercury Prize提名。亦曾入選Time100及Rolling Stone Best of the Decade。 M.I.A.的首張和第二張專輯Arular及Kala分別發表於2005及2007年,兩張專輯都得到了大部份評論的肯定。收錄於Kala的Paper Planes更於Billboard Hot 100 中登上第4位。第三張專輯 Maya 於2010年隨受爭議的Born Free音樂短片後發表,Maya 登上了 Billboard 200 的第9位。 M.I.A.為其唱片公司N.E.E.T.的創辦人。第四張專輯Matangi 於2013年發表,第五張專輯 AIM 發表於2016年。.

21 关系: AIMArular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世界音乐伦敦嘻哈創作歌手社運人士音樂製作人饒舌視覺藝術葛萊美獎英国電子音樂電子舞曲KalaMaya水星音樂獎滾石 (雜誌)攝影師打击乐器

AIM

AIM可以指:.

新!!: M.I.A.和AIM · 查看更多 »

Arular

Arular是英籍斯里兰卡歌手 M.I.A.的首张专辑,于2005年发行。专辑以泰米尔猛虎组织领袖的父亲作为蓝本,歌词涉及恐怖主义份子和战争难民生活的内容,音乐融合了多种元素,如嘻哈,电冲,巴西放克,朋克摇滚,世界音乐等风格,广受各大乐评好评,05年入选英国水星奖候选提名名单,并被滚石杂志评为十年百大最佳专辑之52位。.

新!!: M.I.A.和Arular · 查看更多 »

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歌曲奖(Academy Award for Best Original Song)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AMPAS)颁发给致力于电影界的电影人的奖项之一。此奖颁发给特别为电影创作的最佳原创歌曲的曲作者。一般歌曲的表演者不参与评奖,除非此表演者参与了音乐或歌词的创作。 此奖项设立于1934年的第7届奥斯卡金像奖。是由金像奖身为词曲作家和作曲家的成员提名,并由金像奖全体成员最终选出获得者的。.

新!!: M.I.A.和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 · 查看更多 »

世界音乐

世界音乐,大致可分为两种:广义的世界音乐,泛指世界各国的民族音乐;另一种是狭义的概念,即民族音乐、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混合体。自1980年代以来,世界音乐的概念在流行音乐中不断的得到提升,慢慢地它变成了一种国际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

新!!: M.I.A.和世界音乐 · 查看更多 »

伦敦

伦敦(London;)是英国的首都,也是英國和欧洲最大的城市。位于泰晤士河流域,于公元50年由罗马人建立,取名为伦蒂尼恩,在此后两个世纪内为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定居点之一。伦敦的历史核心区伦敦城仍旧维持其中世纪的界限,面积,2011年人口为8,072,为全英格兰最小的城市。自19世纪起,“伦敦”一称亦用于指稱围绕这一核心区开发的周围地带。这一城区集合构成大伦敦行政区(与伦敦区覆盖区域相同) ,由伦敦市长及伦敦议会管辖伦敦市长与伦敦市市长非同一概念;后者为伦敦市法团领导者,即伦敦城的管辖者。。 伦敦亦是一个全球城市,名列紐倫港世界三大國際都會之一。在文艺、商业、教育、娱乐、时尚、金融、健康、媒体、专业服务、研究与发展、旅游和交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地位,同时还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根据计算方式不同,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第五或第六大的都市区由于对城市界限的定义、人口的规模、汇率的变化及产出的计算方式不同,城市都市区GDP的排名可能有一定的差别。伦敦和巴黎在总经济产出方面大致规模相近,由此第三方的不同估计对于第五和第六大城市GDP的排列可能不同。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12年的报告估计伦敦全市2010年的GDP为US$7,518亿,巴黎则为$7,642亿,由此两市分别为第六和第五。普华永道2009年11月发布的报告称,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伦敦的GDP为US$5,650亿,巴黎则为US$5,640亿,分别为第五和第六。麦肯锡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1,490万,巴黎则为1,180万,而普华永道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859万,巴黎992万。伦敦亦是全球文化首都之一,还是全球国际访客数量最多的城市,根据客流量计算则拥有全球最为繁忙的城市机场系统。伦敦拥有43所大学,其高等教育机构密集度在全欧洲最高。2012年,伦敦成为史上首座三次举办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 伦敦的人口和文化十分多样,在大伦敦地区内使用的语言就超过300种。这一区域2015年的官方统计人口为8,673,713,为欧盟中最大城市,人口占全英国的12.5%。伦敦的城市区为欧盟第二大,根据2011年普查其人口达到9,787,426,仅次于巴黎。其都市区为欧洲最大,人口达13,614,409,而大伦敦政府则称伦敦都市区的总人口为2,100万。1831年至1925年间,伦敦为世界最大的城市。 有四项世界遗产位于伦敦,分别为:伦敦塔;邱园;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以及格林尼治历史区(其中的皇家天文台为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所经之地)。其他著名景点包括白金汉宫、伦敦眼、皮卡迪利圆环、圣保罗座堂、伦敦塔桥、特拉法加广场和碎片大厦。伦敦亦是诸多博物馆、画廊、图书馆、体育运动及其他文化机构的所在地,包括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泰特现代艺术馆、大英图书馆以及40家西区剧院。伦敦地铁是全球最古老的地下铁路网络。.

新!!: M.I.A.和伦敦 · 查看更多 »

嘻哈

嘻哈(Hip-hop),是1970年代源自紐約市南布朗克斯與哈林區的非洲裔及拉丁裔青年之間的一種邊緣性次文化,繼而发展壮大成為新興藝術型態,并席捲全球。嘻哈包含饒舌、DJ、地板霹靂舞及塗鴉四大要素。另外,亦衍生出節奏口技、嘻哈時裝、嘻哈俗語等次文化。.

新!!: M.I.A.和嘻哈 · 查看更多 »

創作歌手

創作歌手(英文:Singer-songwriter),现又称唱作人,指的是同时创作自己的歌词和音乐的歌手。和当代流行音乐歌手不同,这一词汇时常用于描述一类与民谣-原音乐紧密相关的艺术形式。創作歌手时常使用吉他或钢琴为整首曲目提供伴奏,创作曲目或改编曲目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承载具有主题性的题材,主题可以涉及政治、自省、情感问题。 創作歌手的歌曲时常不仅仅限于娱乐,还是表达政治性抗争的工具,典例包括皮特·西格、杰克逊·布朗和伍迪·盖瑟瑞。.

新!!: M.I.A.和創作歌手 · 查看更多 »

社運人士

#重定向 社會運動.

新!!: M.I.A.和社運人士 · 查看更多 »

音樂製作人

音樂製作人(亦稱唱片製作人或者專輯製作人)在唱片工業裡是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工作內容涵蓋控制錄音工程的排程、訓練和指導新的音樂家、組織調度製作預算和資源、監督錄音的過程、進行混音以及母帶後製的工作。 就某些方面而言,音樂製作人就像影劇導演,他的任務是製作、設計製作出符合整個專輯風格的歌曲,不同的是專輯製作人很少負責籌措經費,而是被一些擁有資金的人給雇用,通常是唱片出版公司或歌手本身。20世紀下半葉開始,音樂製作人也開始從事一些更廣、更具有創造性的工作。.

新!!: M.I.A.和音樂製作人 · 查看更多 »

饒舌

饒舌(Rapping)是一種帶有節奏與押韻的歌唱技巧。在美國1970年代興起的嘻哈文化中,说唱是主要元素之一,也叫作emceeing(司衆),最早是美國黑人在社區街頭表達政治和社會思想的途徑之一,其起源與口語詩有關,並且大量運用俗語、俚語等民間口語。作為表演藝術,它注重詞(content)、腔(flow)、吐(delivery)。作為音樂風格,以吐词为词、R&B及其他音樂取樣為曲的嘻哈樂在幾十年裏發展成了美國流行樂的一種主要風格,也影響到了包括亞洲在內的世界流行樂,許多流行歌曲都會加入说唱元素。.

新!!: M.I.A.和饒舌 · 查看更多 »

視覺藝術

視覺藝術(Visual Arts),簡稱視藝,是一種藝術形式,是指本質上是以視覺目的為創作重點的作品,例如素描、繪畫、攝影、版畫、燈光和電影。而牽涉到三維立體空間物件的作品,例如雕塑、建築及陶艺則稱為造型藝術(plastic arts),但有時也視為是視覺藝術的一部份。許多其他的藝術形式也會包含視覺藝術的成份,因此在定義上並不是非常嚴格。許多的藝術形式(像表演藝術、概念藝術及)包括視覺藝術的概念在內,但也包括其他的藝術概念。許多应用艺术也列在視覺藝術中,例如工業設計、平面設計、服裝設計、室內設計及裝飾藝術等形式。 現今「視覺藝術」一詞的含义包括了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摄影,和各种与艺术有关的设计。在十九世紀下半葉工藝美術運動(Arts and Crafts movement)於英國等地興起之前,「視覺藝術家」僅指從事繪畫和雕塑創作的藝術家,而不包括從事手工藝(handicraft)的工藝美術藝術家。 在西方藝術中認為繪畫的藝術價值是視覺藝術中最高的,在東方藝術中也有類似的情形。在兩種文化中繪畫都是極高度依靠畫家的想像力,而且畫家最不需參與日常的勞動。在中國畫中評價最高的是「文人畫」,理論上是不太參與勞作的文人所畫。西方的藝術分類也有類似的情形。.

新!!: M.I.A.和視覺藝術 · 查看更多 »

葛萊美獎

格萊美獎(Grammy Award),美國音樂界的權威獎項之一,由美国国家录音艺术科学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Recording Arts and Sciences)負責頒發。學院由音樂界的專業人士所組成,目的在於獎勵過去一年中成就出眾的音樂藝術家。格萊美獎是美國四個主要表演藝術獎項之一,相當於電影界的奧斯卡金像獎(Academy Award)、電視界的艾美獎(Emmy Award)以及劇場界的東尼獎(Tony Award)。 獎項肇始于好莱坞星光大道計劃,為的是推選出音樂界的傑出表現人士于好莱坞大道上留下星光紀念章而起,爾後獲得唱片工業的重視,成立了美国国家录音艺术科学学院,並于1959年5月4日正式頒發第一屆格萊美獎以表揚前年于音樂界有傑出表現人士。.

新!!: M.I.A.和葛萊美獎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M.I.A.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電子音樂

電子音樂,亦簡稱電音,是使用電子樂器以及電子音樂技術來製作的音樂;而創作或表演這類音樂的音樂家則稱為電子音樂家。一般而言,使用電子機械技術與使用電子技術製作的聲音是可以區別的。"The stuff of electronic music is electrically produced or modified sounds.

新!!: M.I.A.和電子音樂 · 查看更多 »

電子舞曲

電子舞曲,英文多稱為EDM(Electronic Dance Music),是一種主要與舞蹈相關的娛樂活動中播放所製作的電子音樂,但很多也是當作流行樂出品或將流行曲當做素材,與流行電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此類型的音樂大多是為了讓DJ(disc jockeys,中文又稱唱片騎師)於連續播放的「DJ set」中使用而創作,在DJ set中,DJ會使用混音等技巧讓不同歌曲或唱片之間能夠滑順的銜接起來。 由於電腦可以很輕易的統合各種音樂風格,使得電子舞曲是一個廣義的名詞,一般來說用來描述各種以迪斯可、浩室、鐵克諾(techno)和嘻哈為骨幹製作的混合性音樂類型。電子音樂是在1980年代從各地的夜店誕生並開始流行,其後經歷了1980年代後期的倉庫派對場景,以及之後的銳舞和迷幻浩室(acid house)風潮。到了1990年代中期,電子舞曲已經大量的出現在當代文化中,其在社會中的角色也開始在各種歷史、文化和社會科學的研究文獻中被分析探討。電子舞曲是利用各種如合成器、擊鼓機和音序器等電子樂器所創造,並刻意強調這些樂器的獨特聲音效果,有些電子樂器也會模仿傳統共鳴樂器的聲音。電子舞曲有時也包括以舞曲風格為創作基礎,但並非是完全為了使用於舞蹈中所製作的音樂。.

新!!: M.I.A.和電子舞曲 · 查看更多 »

Kala

Kala 是英籍斯里兰卡女歌手 M.I.A.的第二张专辑。在首张专辑Arular获得相对的成功之后,M.I.A.原本计划前往美国录制第二张专辑,但是由于长期工作签证被美国大使馆拒签,M.I.A.改变计划旅行至印度,牙买加,澳大利亚,利比里亚,特立尼达等世界各地收集音源灵感,以身为斯里兰卡逃避内战的英国难民的母亲为蓝本,歌词涉及广大第三世界人民的生活,融合印度宝莱坞,加勒比索卡舞馆,非洲节奏鼓,澳洲原住说唱,英国电子锐舞,美国嘻哈,另类摇滚,巴尔地摩舞曲等诸多风格,广受乐评好评,入选各大乐评年度前十,并被滚石杂志评为07年年度专辑第一名,十年百大最佳专辑第九名,并获得美国金唱片认证。.

新!!: M.I.A.和Kala · 查看更多 »

Maya

Maya(或譯作瑪雅)是相當高階而且複雜的三維计算机圖形软件,被廣泛用于電影、電視、廣告、電腦遊戲和電視遊戲等的数码特效創作。曾獲奧斯卡科學技術貢獻獎等殊榮。.

新!!: M.I.A.和Maya · 查看更多 »

水星音樂獎

水星音樂獎(Mercury Prize,又稱Mercury Music Prize、Nationwide Mercury Prize),是英國一年一度的音樂獎,表揚對象是英國或愛爾蘭的年度最佳專輯。水星音樂獎由英國唱片業協會(BPI)及英國唱片商公會(BARD,the British Association of Record Dealers)於1992年創辦,作為全英音樂獎之外的音樂獎項選擇。水星音樂獎原是由現已倒閉的水星電信公司贊助,1998年、2002年分別改由Technics、Panasonic贊助,2004年起則是由全英房屋抵押貸款協會(Nationwide Building Society)贊助。評審團是由英國及愛爾蘭的音樂家、音樂企業高層、記者等唱片工業人士所組成,並且通常於七月公布提名專輯、九月舉行頒獎典禮。.

新!!: M.I.A.和水星音樂獎 · 查看更多 »

滾石 (雜誌)

《滾石雜誌》(Rolling Stone Magazine)是美國的權威音樂雜誌,創辦於1967年,由Jann Wenner與Ralph J. Gleason兩人共同創辦。滾石雜誌是目前對於西洋樂壇影響力最大的文化刊物之一,它雖然不像告示牌雜誌(Billboard Magazine)有設立常態性的排行榜和獎項,但是該雜誌不定期發表的各項排名資訊,仍受到業界相當重視,尤其是該雜誌對於各項音樂作品的樂評,精闢獨到見解嚴苛,這些都使滾石雜誌成為具有公信力的權威音樂性雜誌。.

新!!: M.I.A.和滾石 (雜誌) · 查看更多 »

攝影師

攝影師泛指所有從事相機攝影以及影像紀錄工作的人。以全職、兼職者牟取報酬有別於業餘玩家,純為興趣者則稱呼為攝影玩家。 依拍攝機器的不同,一般可區分為平面攝影及影像攝影兩種攝影師。.

新!!: M.I.A.和攝影師 · 查看更多 »

打击乐器

打擊樂器,又名敲擊樂器,是一種以打、搖動、摩擦、刮等方式產生效果的樂器族群。打擊樂器可能是最古老的樂器。有些打擊樂器不僅僅能產生節奏,還能作出旋律和合聲的效果。 而打擊樂器是來自世界各地,而鼓棒還有分軟棒還有硬棒。.

新!!: M.I.A.和打击乐器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Mathangi Arulpragasam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