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H-II運送載具

指数 H-II運送載具

H-II運輸載具(H-II Transfer Vehicle,HTV)也稱為白鸛號(KOUNOTORI),是一艘用來補給國際太空站的無人太空船。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自1990年代初期即斷斷續續的設計和建造HTV;最先預定於2001年首次發射使用,后延後至2009年9月发射。至後、日本已於日本時間2009年9月11日凌晨2時1分,由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HTV補給船,搭載於日本最新型H-IIB運載火箭一號機上,前往国际空间站進行運補物資任務。 此外,在二號機發射前,JAXA進行了名稱公募活動,最後於2010年11月11日發表結果,系列名稱定名為「白鸛」(こうのとり,KOUNOTORI,日本傳說中為送子與帶來幸福之鳥) HTV太空船長度約10公尺,直徑4.4公尺,最大重量16.5公噸,比俄國進步號太空船長度7.23公尺,直徑2.72公尺,最大重量7.2噸巨大;HTV的酬載量達6公噸是進步號酬載量的2倍以上。HTV本身具有28具姿態調整火箭引擎與4具軌道修正主火箭引擎,與國際太空船會合對接是採用日本在1997年ETS-7技術實驗衛星演進而來的會合對接技術,HTV利用裝置在電器艙的"近傍通訊系統(proximity communication system)"與"會合雷射雷達"(Rendezvous laser radar)來與國際太空站會合對接,被H2B火箭送進51.6度傾角的低地軌道後HTV經過三次軌道變動提升高度,一進入國際太空站23公里範圍內的"近傍通訊領域(proximity communication zone)"先跟希望號太空實驗室上的"近傍通訊系統(proximity communication system)"建立通訊連結,接著透過"­相對GPS航行(relative GPS navigation)"導引飛行,沿著V-BAR抵達國際太空站後方5公里的AI點(Approach Initiation point),再以拋物線飛行軌道飛抵國際太空站下方500公尺的RI點(Rendezvous Insertion point),之後轉換成"會合雷射雷達(Rendezvous laser radar)"導引,藉由太空船上的"會合雷射雷達(Rendezvous laser radar)"發出雷射至希望號下方的反射器(Rendezvous laser radar reflector)導引太空船沿著R-BAR接近國際太空站,太空船飛抵預先決定的"Berthing Box /Capture Box "區域時,也就是在接合處下方10公尺的位置,關閉所有主引擎與姿態調整引擎保持"自由飄移狀態(free drift)"的相對停止狀態讓加拿大機械臂捉住HTV太空船上的"抓固器"與國際太空站上的"共同接合機構(CBM)"對接,正因為它省去了俄國那種狹小直徑的對接裝置,直接透過口徑較大型的"共同接合機構(CBM)"接合,使得HTV太空船可以運輸大型艙內實驗裝置到國際太空站的艙室內以及具有非加壓艙運送艙外設備機器的能力。HTV太空船主要用於向國際太空站供應大型實驗設備與裝置也能進行食物、水的補給。HTV太空船在日本的種子島太空中心,由日本最大型的運載火箭H-IIB發射。 近傍通訊系統(Proximity Communication System / PROX): 三菱電機開發、安裝於希望號太空實驗室,由"PROX天線"、"PROX-GPS天線"、"PROX溝通設備(PROX communication equipment)"與"硬體指令面板(Hardware Command Panel / HCP)"構成;當太空船在V-BAR與拋物線軌道飛至太空站下方時的導引稱為『相對GPS航行(Relative GPS navigation)』。 會合雷射雷達與反射器(Rendezvous laser radar & reflector): 發出雷射光的傳感器安裝在太空船上,接收會合雷射的反射器則安裝於希望號加壓模組的下方,當太空船從R-BAR接近太空站時使用,此階段的導引又稱為『會合雷射航行(Rendezvous Sensor navigation)』。.

8 关系: 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国际空间站種子島宇宙中心無人太空船聯合報H-IIB運載火箭日本日本實驗艙

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縮寫:JAXA),簡稱宇宙機構、宇宙航空機構,為負責日本航空太空開發政策的國家研究與發展法人,包括研究、开发和发射人造卫星入地心轨道。其它任务包括探测小行星和未来可能的登月工程。 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隸屬於文部科學省,2003年10月1日由3個與日本航太事業有關的政府機構:文部科學省宇宙科学研究所(ISAS)、航空宇宙技術研究所(NAL)、宇宙開發事業團(NASDA)合組而成,總部設於原航空宇宙技術研究所總部。首任執行長為的川泰宣。.

新!!: H-II運送載具和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 查看更多 »

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Station spatiale internationale,缩写为SSI;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缩写为ISS;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косми́ческая ста́нция,缩写为МКС)是一个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科研设施,是人类历史上第九个载人的空间站。空间站的主要功能是作為在微重力環境下的研究實驗室,研究領域包括生物學、物理學、天文學、地理學、气象学等,目前由六个国家或地区合作运转,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发機構、加拿大太空局、巴西航天局和歐洲太空總署(成员国英国、爱尔兰、葡萄牙、奥地利和芬兰没有参加国际空间站计划,希腊和卢森堡则是在计划开始之后加入欧洲空间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曾表达参与国际空间站建设的意向,但由于美国担心中国获得美国的相关空间技术,最終被排斥在外。迄今为止,已有来自多国的宇航员登上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但均为美国或俄罗斯主导的太空计划,其中还包括七名太空游客。 从1998年11月15日国际空间站第一个部份曙光号功能货舱发射升空。到2010年6月,空间站已经在轨道上环绕地球运转了66000圈。国际空间站原计划在2020年后结束使命,脱离轨道,直接坠入大海。负责国际空间站与地面之间运输的太空船有联盟号、进步号、自动运载飞船、H-II運輸載具、龙飞船、发现号航天飞机、奋进号航天飞机等。目前国际空间站仍在建设之中,最多可承载六名乘员(長時間),大部分实验设施也已经投入使用。由于大气阻力和重新启动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空间站的轨道实际高度常发生漂移。.

新!!: H-II運送載具和国际空间站 · 查看更多 »

種子島宇宙中心

是日本最大的航太研究中心與太空發射中心,位于九州岛南方115公里的種子島上。1969年由發展建設,目前由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管理。主要任务包括人造卫星的组合、测试、发射和测控,也测试火箭的点火与发射。.

新!!: H-II運送載具和種子島宇宙中心 · 查看更多 »

無人太空船

#重定向 无人航天器.

新!!: H-II運送載具和無人太空船 · 查看更多 »

聯合報

《聯合報》(英語:United Daily News)是在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發行的中文報紙,由知名報人,前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王惕吾於1951年9月16日創立,是臺灣報業的主要業者之一。.

新!!: H-II運送載具和聯合報 · 查看更多 »

H-IIB運載火箭

H-IIB運載火箭(H-IIBロケット)是液體低溫的火箭系列,提供一個不可回收的發射系統,用來發射H-II運送載具至國際太空站。由三菱重工業為日本航空太空探險代辦處(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製造。發射將在種子島太空中心。第一次試飛於2009年(平成21年)9月11日發射成功。.

新!!: H-II運送載具和H-IIB運載火箭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H-II運送載具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日本實驗艙

#重定向 希望號實驗艙.

新!!: H-II運送載具和日本實驗艙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